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化学十大热点

2018年高考化学十大热点

2018年高考化学十大热点
2018年高考化学十大热点

2018年高考化学十大热点

热点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热点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热点三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热点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热点五离子共存

热点六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热点七氧化-还原反应

热点八电化学

热点九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定律

热点十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热点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原子结构

1.几个量的关系(X)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位素

(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3).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4.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4).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5).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二、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几个量的关系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负价|=8

2.周期表中部分规律总结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2).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分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

(3).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二种情况:①第ⅠA、Ⅱ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该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同期元素的原子序数;②第ⅢA~Ⅶ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4).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左下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

(5).对角线规则: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一规律以第二、三周期元素间尤为明显。

3、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常用方法

(1)、结构简图法

本方法常用于原子序数小于20号元素或已知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其步骤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例1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1 某主族元素的X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变形2 某主族元素的离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 )

(A)第六周期,第ⅡA族(B)第六周期,第ⅣA族

(C)第七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ⅥA族

(2)、区间定位法

对于原子序数较大,若用结构简图法,较复杂且易出错,可采用区间定位法。其原理是:首先,要牢记各周期对应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零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其次,要熟悉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的序数。

族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 ⅧⅠB ⅡBⅢA ⅣAⅤA ⅥA ⅦA 0族

纵行1 2 3 4 5 6 7 8-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零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零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零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已找出邻近的零族元素中较小的序数,所得差值即为该元素的族序数。

确定时要注意以下二点:

①短周期中因无副族元素,故所得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11-17纵行数的个位数与族序数相等,差值超过18时,差值再减去14后,按照上述方法即可确定族的序数。

例2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其中116号元素的应位于周期表中

的(B )

(A)第六周期ⅣA族(B)第七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Ⅷ族(D)第八周期ⅥA族

(3)、相同电子层结构法

主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主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要求掌握氦式结构、氖式结构、氩式结构等三种。

(1)氦式结构(2电子结构)

第一周期H-He

第二周期Li+Be2+

(2)氖式结构(10电子结构)

第二周期N3- O2- F- Ne

第三周期Na+Mg2+Al3+

(3)氩式结构(18电子结构)

第三周期P3-S2-Cl- Ar

第四周期K+Ca2+

例3 (1996年高考题)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4)、特殊位置法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特殊位置,如周期表中的第一行,第一列,最右上角,最左下角等来确定。

例4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下图。

(1)X元素的单质其分子式是,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单质的摩尔质量。

(2)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含Y的天然矿物的名称为

(3)Z单质的晶体类型是属于,Z与钠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答案:He 4g/mol 萤石分子晶体

针对性练习

1.N和Ne的原子半径前者与后者相比( B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2.178O和16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前者与后者相比( C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3.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

A.111 B.161 C.272 D.433

4.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 m+、bY n+、cZ n-、d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6.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 (A)XY(B)XY2(C)XY3(D)X2Y3

7.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

8.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D )

A .16

B .26

C .36

D .46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0.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

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该粒子不显电性

B .该粒子质量数为4

C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 .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11.A 、B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B 放出的能

量;C 、D 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 吸收的能量大于C 吸收的能

量。若A 、B 、C 、D 间分别形成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C )

A .D 2A

B .

C 2B C .C 2A

D .D 2B

12.一些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114个质子和184个中子的原子,它位于元素

周期表的第七周期IVA 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七周期元素共有50种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是184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8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13.某元素R 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

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AC )

A 、(m-n )/14

B 、(n-m )/14

C 、(2m-n )/28

D 、(n-2m )/28

14.已知一个32O N 分子质量为a (kg ),一个52O N 分子的质量为)(kg b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6

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 A .a b a b -+)(8 B .a b a b -+)(16 C .a b a b +-)(8 D .a

b a b +-)(16

15.+A 、+

B 、-

C 、

D 、E5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

下转化关系:①E D C A +→+-+;②D C B 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_。

(2)+A 和+B 的电子式+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3)-C 、D 、E3种粒子结合质子)(+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粒子的化学式

表示)____________;这一顺序可用以下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NH 、+O H 3;-OH (2);

(3)O H NH OH 23>>-;①O H NH OH

NH 234 +↑+-+; ②O H NH O

H NH 2433 ++++

热点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水的离子积

1.定义

H

2O H++OH- △H >0,K W=[H +][OH -]

2.性质

(1).在稀溶液中,K W 只受温度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

(2).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 W 增大,反之则减小。

(3).溶液中H2O 电离产生的CH+=COH-

(4).酸溶液中CH +=CH +(酸)+ CH + (水)≈CH +(酸),CH +(水)=COH -;碱溶液中C OH -=C OH -

(碱)+C OH - (水) ≈C OH - (碱),C OH - (水)= CH +;盐溶液显中性时CH += COH -= CH + (水)= C

OH- (水),水解显酸性时CH+= CH+ (水)= C OH- (水)>COH-,水解显碱性时C OH-= C OH-(水)= CH+ (水)>CH+。

二、溶液的pH

1.定义

pH=-lg[H+],广泛pH的范围为0~14。

注意:当溶液中[H+]或[OH-]大于1mol/L时,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pH、C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改变溶液pH的常用方法

4.有关pH的计算

(1).酸溶液中,K W = CH+ COH-≈C H+ (酸) C OH- (水) =C H+ (酸)C H+ (水);碱溶液中,K W= CH+ COH-≈C OH- (碱) C H+ (水) = C OH- (碱) COH-(水)。

(2).强酸、强碱溶液稀释的计算

①.强酸溶液,pH(稀释)= pH(原来)+lg n (n为稀释的倍数)

②.强碱溶液,pH(稀释)= pH(原来)-lg n (n为稀释的倍数)

③.酸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pH只能接近于7,且仍小于7;碱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时,pH 只能接近于7,且仍大于7。

④.pH值相同的强酸(碱)溶液与弱酸(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碱)溶液pH 值的变化比弱酸(碱)溶液pH值的变化幅度大。

(3).强酸、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

酸过量→CH+→pH

判断过量→恰好完全反应, pH=7

碱过量→C OH-→CH+→pH

针对性练习

1.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摩/升甲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毫升1摩/升甲酸恰好与10毫升1摩/升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 D ) 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3.将pH= l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l份加适量水,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C ) A.9 B.10 C..11 D..12

4.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AG的定义为AG=lg([H+]/[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5.用0.0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

的是( C )

A.盐酸B.硫酸C.高氯酸D.醋酸

6.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B )

A.10:1 B.5:1 C.1:1 D.1:10

7.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新氯水制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8.已知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反应:

①NaHB==Na++HB-,②HB-H++B2-,③HB-+H 2O H2B+OH-

且溶液中c(H+)>c(OH-),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C )

A、NaHB为强电解质

B、H2B为强酸

C、H2B为弱电解质

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

9.25℃时,若体积为V 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否,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2)否,若a=5,c(H+)a=10-5mol·L-1,则b=10,c(OH-)b= 10-4mol·L-1,V a/V b=c(OH-)b/c(H+)a >1, 不符合题意,故a≠5 (3)7/2

热点三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 = △c/△t

2.单位:mol/(L·s) ;mol/(L·min);mmol/(L·s)。

3. 相互关系:4NH3 + 5O2 4NO + 6H2O(g)

v(NH3):v(O2):v(NO) : v(H2O) = 4:5:4:6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浓度: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机会增加,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变化相同倍率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倍率与正、逆反应反应物的分子数有关。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但吸热反应速率加快程度更大,反之,亦然。)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压强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速率变化(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反应物分子数多的一侧反应速率增加更快,反之,亦然)。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

特点:

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O。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3.“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4.“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

而与达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即被打破,在新的条件不再改变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均与原平衡不同。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五.等效平衡

1.等效平衡概念: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后,各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体系就称为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建立的条件

(1).在定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在定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3)在定温、恒压条件下,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针对性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

A.C生成的速度和C分解的速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摩A,同时生成3n摩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气)+5Q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

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 )

A.2B.3C.4D.5

3.反应4NH3(气)+5O2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C )

A.V(NH3)=0.0100mol.L-1.s-1B.V(O2)=0.0010mol.L-1.S-1

C.V(NO)=0.0010mol.L-1.s-1D.V(H2O)=0.045mol.L-1.s-1

4.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

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 ) A.0.5mol·L-1·min-1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5.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

A.H2(气)+I2(气) 2HI(气)

B.3H2(气)+N2(气) 2NH3(气)

C.2SO2(气)+O2(气) 2SO3(气)

D.C(固)+CO2(气) 2CO(气)

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C )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7.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

的措施是(D )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

8.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A(g)+3B(g) 2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体系的总压恒定 B.B的浓度不变

C.C(A):C(B)=1 : 3 D.2V(B)正=3V(C)逆

9.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g) (CH3COOH)2(g) △H<0,欲测定单个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条件是( A )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10.可逆反应aA(s)+bB(g)

cC(g) +dD(g),△H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Q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

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9-2

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 BD )

A .T 1>T 2,Q>0

B .T l

C .P 1>P 2,a+b =c+d

D .P l <P 2,b =c+d

1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12.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g)进行过程

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的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C )

A.升高温度

B.加大X 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3.等物质的量A 、B 、C 、D 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 A (?)+

b B (?

c C (固)+

d D (?)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得A 减少n mol ,B 减少mol 2n ,C 增加mol 2

3n ,D 增加n mol ,此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系数为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

集状态是: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是_

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1)2、1、3、2(2)A为气态,B为固态或气态,D为气态(3)放热14.某温度下1 L密闭容器中加1 mol N2和3 mol H2,使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N2、H2、NH3物质的量分别为m mol、n mol、g mol。如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加入的物质的量,而要求m、n、g的值维持不变,则N2、H2、NH3加入的物质的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条件:

(1)若x=0,y=0,则z= 。

(2)若x=0.75 mol,则y= ,z= 。

(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含x和y,另一个只含y 和z) 。

(1)2 (2) 2.25 0.5 (3) y=3x 2y+3z = 6

15.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 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HBr (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①~③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答案:

热点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常见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反应:

(1)Fe+HCl—FeCl3

(2)Na2SO3+HNO3—Na NO3+SO2↑+H2O

(3)NaClO+ SO2+H2O—HClO+ Na2SO3

(4)Cu+HNO3( 浓)—Cu(NO3)2+NO↑+H2O

(5)FeCl2+H2S—FeS↓+HCl

(6)Cu+H2SO4—CuSO4+ H2↑

(7)Mg+HNO3( 稀)—Mg(NO3)2+ H2↑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拆写为阴、阳离子的形式;微溶性的强电解质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为溶液,拆写为阴、阳离子的形式,若为浊液,则用化学式表示;其它,难溶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⑴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a mol/L(a>7或a<7)的溶液等。

⑵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⑶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⑷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⑸注意题目要求“一定

..

..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

..大量共存”还是“可能

不能大量共存”。

⑹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二)常见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类

1.强电解质:大部分的盐类,强酸(H2SO4、HNO3、HClO4、HCl、HBr、HI),强碱(ⅠA除LiOH,ⅡA除Be(OH)2、Mg(OH)2),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非电解质:非金属的氧化物、绝大部分有机物(除羧酸、酚类、羧酸盐)。

(三)常见物质溶解性

1.氢氧化物:除K+、Na+、NH4+、Ba2+易溶,Ca(OH)2微溶,其它都难溶。

2.硝酸盐:均易溶

3.盐酸盐:AgCl、Hg2Cl2难溶,PbCl2微溶,其它都易溶。

4.硫酸盐:BaSO4、PbSO4难溶,Ag2SO4、Hg2SO4、CaSO4微溶,其它都易溶。

5.硫化物: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6.亚硫酸盐:除K+、Na+、NH4+盐易溶,MgSO3微溶,其它都难溶。

7.碳酸盐:除K+、Na+、NH4+盐易溶,MgCO3微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8.硅酸盐: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或遇水分解。

9.磷酸盐:除K+、Na+、NH4+盐易溶,其它都难溶。

10.含氧酸:除硅酸难溶,其它都易溶。

(四)定量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2NaHCO3+Ca(OH)2—H2O+CaCO3↓+Na2CO3

2 1 2 1 1

2.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NaHCO3+Ca(OH)2—H2O+CaCO3↓+Na2CO3

1 1 1 1 1

3.0.1molFeBr2溶液中通入0.1molCl2

FeBr2+ Cl2—FeCl3 +FeBr3 +Br2

6 6 4 2 3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HSO4+ Ba(OH)2—BaSO4↓+H2O +Na2SO4

2 1 1 2 1

2H++ SO42-+ Ba2++2OH-==BaSO4↓+2H2O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42-+Ba2+= BaSO4↓

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NaHSO4+ Ba(OH)2—BaSO4↓+H2O +NaOH

1 1 1 1 1

针对性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D)

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NH3+H+=NH4+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起反应Al3++3AlO2-+6H2O=4Al(OH)3↓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D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 H2O +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 H2O=2Na++2OH-+H2↑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 H2O +CO2==CaCO3↓+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 +SO2=NH4++HSO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 ==Fe(OH)3↓+3 NH4+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 )

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CO3-+H+= H2O +CO2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2+2 H+=Ca2++2H2O

C..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 + H+= NH4++ H2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 H+=Ca2++ H2O +CO2↑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 )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Ca2++HCO3-+OH-=CaCO3↓+ H2O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OH-+CO2=CO32-+ H2O

D.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 H+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

A.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 OH-=AlO2-+H2↑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

Cu+NO3-+4 H+=Cu2++NO↑+2 H2O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B )

A.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按溶液混合

Ba2++2OH-+NH++HCO3-=BaCO3↓+NH3·H2O+H2O

C.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Mg2++2HCO

+Ca2++2OH-=CaCO3↓+2H2O+MgCO3↓

3

D.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2OH-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3++S2-=2Fe2++S↓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4H++NO3-====3Fe3++2H2O+NO↑

热点五离子共存

【必备知识规律总结】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PO43-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Ag+与I-、Cl-、Br-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C6H5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SiO32-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 _、_____(填标号)。 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 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 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J·mol? 1,O=O键键能为______J·mol?1,Li2O晶格能为______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正四面体sp3AB5204982908 【解析】分析:(1)根据处于基态时能量低,处于激发态时能量高判断; (2)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判断化学键; (4)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据此计算;根据氧气转化为氧原子时的能量变 化计算键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据此 解答; (5)根据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结合密度的定义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电离能、晶格能,化学键类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但整体难度不大。难点仍然是晶胞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晶胞中原子的数目往往采用均摊法:①位于晶胞顶点的原子为8

2018年高考化学二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 、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 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 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 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4ClO - 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 223CO - +C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1-3章 含解析

课时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2018备考·最新考纲]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层次A →自学、识记、辨析)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说明:可以和其它物理量及单位对比讲解。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x mol H 2SO 4 ↓ ↓ ↓ 数值 单位 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 例如:0.2 mol H 2,3 mol H 2O 等。 提醒:①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 氢(不确切)和1 mol 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②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指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已知物理量――→计算物质的量――→依据组成 计算微粒数目 2.摩尔质量 提醒:(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摩尔质量也等于N A m 0(m 0为单个粒子的质量)。 (3)注意掌握气体摩尔质量的求算:①标况密度法:M =22.4 L ·mol -1×ρ g ·L -1 。 ②相对密度法:例如M r =ρ(对空气)×29。 教材 VS 高考 1.(RJ 必修1·P 17)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离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 A .1.5 mol 0.5 mol B .1.5 mol 2 mol C .0.5 mol 4 mol D .1 mol 2 mol 解析 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Na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SO 2-4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5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 。 答案 B 2.(LK 必修1·P 21迁移应用改编)填空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高考化学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2】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二】高考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价态归中规律)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 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 )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2-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Word版 含详细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真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018全国卷Ⅱ-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A. 碳酸钠溶液因碳酸根水解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餐具的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A正确; 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而胃液中有盐酸,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可用硫酸钡,D错误。 【考点】碳酸盐的水解;漂白粉的用途;氢氧化铝的两性;胃酸的成分;碳酸盐的溶解性。考点紧靠教材。 [2018全国卷Ⅱ-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A.雾的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颗粒,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A正确; B.依示意图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 C. 依示意图知NH3是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的反应物,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 氮肥会释放出氨气,而NH3参与形成雾霾中无机颗粒物,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考点】依题中信息(转化关系示意图)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催化剂的概念。 [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卷)(全国卷3)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化学键数相同3.(6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6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6.(6分)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2018年江苏化学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 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 CO 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 CO 2含量上升的是 A .光合作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2 .用化学用语表示 NH 3+ HCI^=NH 4C I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n-N-H I C . NH 3的结构式: H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Na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 SiO 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绝密★启用前 Fe 56 B .自然降雨 D .碳酸盐的沉积 8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O B . HCl 的电子式: ' D . Cl -的结构示意图:

2020高考 化学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13物质结构与性质 1、[2019全国Ⅱ]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 ?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s与N同族。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其沸点比NH3的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__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111 ),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22 MgCu微小晶2、[2019全国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2 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Ne] B.[Ne] C.[Ne] D.[Ne] H NCH CH N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2)乙二胺(2222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2) (2)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B.C.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l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3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7.(6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 0.4000mol?L﹣1的 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 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8.(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知识讲解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4. 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7.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1.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_____。 (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______(填“a” 或“b”)移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1分) C2H5OH+16OH--12e-=2CO32-+11H2O 空气中的CO2会与KOH溶液反应,降低溶液的碱性,同时反应中也会消耗KOH O2+4H++4e-=2H2O a O2+2CO2+4e-=2CO32-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为正极,其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阳极(也是负极)电极a移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2.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1)O点导电能力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CH3COOH的电离度最大的是________;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a=________。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 B.加入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入固体KOH D.加水 E.加入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4)在CH3COOH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 B.H+的个数 C.CH3COOH的分子数 D.c(H+)/c(CH3COOH) (5)下列有关CH3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H+)=c(OH-)+c(CH3COO-) B.向0.10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c(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H3COO-)>c(H+)>c(OH-) D.常温下,c(H+)=0.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c(OH-)=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答案】无水醋酸不能电离成离子 c b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 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一、现代仪器 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 2.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 4.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 5.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 6.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 7.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8.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 9.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 10.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 11.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12.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 二、化学史 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2.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 4.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5舍勒:发现氯气; 6.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7.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三、材料及成分 1.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 2.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 3.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 5.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 6.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7. 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 8.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 9.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 10.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 11.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 1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四、能源问题 1.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 +D(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为a%。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A.3molC和1molD B.2molA、1molB和3molC C.4molC和1molD D.1.9molA、0.95molB、0.15molC和0.05molD 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建立如下平衡:H 2 (g)+I2 (g) 2HI(g),测得HI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HI,待平衡建立时HI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 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4.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SO 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充入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2的百分含量为ω%,若再充入1mol SO3,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时,SO2的的百分含量为() A.大于ω% B.小于ω% C.等于ω% D.无法确定 5.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 A、B的起始量均为2mol;II. 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 和6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和途径II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II密度的1/2 6.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往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恒温下再度达到平衡后压强变为P2,则P1与P2的关系是() A.2P1=P2B.2P1>P2C.2P1<P2D.P1=2P2 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 ―1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L 涪液 按组成元素 P 2O 5 (V )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知识精讲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滉合物 L (伺种威两种亠胶体 以上物质} 2 ?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金属氧化物:如 K 2O 、CaO 、Fe 2O 3 , ---------- 非金属氧化物:女口 SO 2、CO 2、SO 3、 <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 氧化物t 成盐氧化物J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按性质R [两性氧化物:如AI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 CO 、NO ? 特殊氧化物:如 Fe 3O 4、Na 2O 2、H 2O 2 3 ?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X ) (2) 强碱- -定是 离子化合物,盐也- -定是 离子 化合物 (X ) (3)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V )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 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 -定 是碱 (X ) (6) 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X ) (7)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 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V ) 「金屈单质 亍-非金属单庫 1 -稀有气体 的竹:用 化合物 *-{网种或两种 口上元亲) 「离:Ht 舍物 ?共价化合物 「強电解质 「电解质最嵐 颐—L 非电解质 「讯化剂 -还原剂 pm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X )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X )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X )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8) 水煤气:CO、H2 (9)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10) 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 为主 (11) 裂解气:以C2H4 为主 (12) 水玻璃:Na2SiO 3的水溶液 (13)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 : 1) ⑺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04和Ca(0H)2 (1) 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2) 碱石灰:Na0H 、Ca0 (3) 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4)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I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 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X ) (2) 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X ) (3)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X) (4)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HF 分子数为0.1N A(X)

2018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冲刺热点演练热点7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指导

热点7 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指导 【解法指导】 1.掌握规律、注意特殊。 (1)电离能和电负性:在周期表中,电离能、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从上往下逐渐减小。但同周期主族元素,第ⅡA族(n s2)全充满、ⅤA族(n p3)半充满,比较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第ⅢA族和第ⅥA族元素。 (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书写时3d在前4s在后,失去电子时,先失4s电子,再失3d电子。能级交错(先排4s,再排3d);②24号元素Cr及29号元素Cu价电子层特殊分别为3d54s1、3d104s1,所以Cr原子内有6个未成对电子。 2.根据题目类型总结解题方法 (1)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方法:①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②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的是配位键,如在NH+4、[Cu(NH3)4]2+、Ni(CO)4、[Ag(NH3)2]+中。 (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和价层电子对数的判断方法: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 (3)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的判断方法:对于通式AX n±m中心原子(A)上的孤电子对数 =A的族序数-X的化合价绝对值×m-(±n) 2 。 (4)要注意运用孤对电子进行判断如下:①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均是极性分子;②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因为孤对电子的排斥力大,所以键角均小于无孤对电子的分子键角,如第ⅣA元素Sn的化合物SnBr2分子中的键角小于平面三角形的120°,NH3、H2O分子中的键角小于正四面体的109°28′。 3.晶体类型的判断及计算 (1)判断晶体类型时,应紧紧抓住题中所给信息如:①用类比法,如氮化铝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即可推出氮化铝晶体的立体结构与晶体类型,所以我们要记住几种常见晶体的类型及结构,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氯化钠等。②熔沸点法: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及硬度很高、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及硬度低。③从组成分析:如金属单质一定是金属晶体。 (2)物质熔沸点判断时,除了要注意晶体类型外:①分子晶体还要注意氢键,能形成氢键的元素为第二周期中的后三种元素:N、O、F,所以凡是含有N—H、O—H、F—H键的化合物均可以形成氢键,如NH3、氨基酸、NH2—NH2、H2O、醇、HF等。氢键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如熔沸点、溶解性等,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②氢键分为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对熔沸点几乎没有影响。③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