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对外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2006年
语言学
解释术语 1-10理论方向回答,1-5和11-15对外汉语方向答
1世界语2屈折语3语法范畴4区别特征5语言结构二层性6语境7亲属语言8重位
9方言10语素11中介语12 复迁移13语言习得14hsk 15结构功能教学法
简答题1-4 理论4-7对外
1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观点?
2语言结构的两中根本关系是什么?
3 任意性和约定性是对立的吗?
4 在言语交际的领域里,看人下菜碟是正确的吗?
5 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是什么?
6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联系的区别
7 我见面老师,这一病句的原因分析
论述
1 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语音研究就是研究具体的“话”吗?
3 有人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普及了,意味着全世界各民族可以用一种工具进行交际,英语取代汉语,其实只是一种工具的改变而已,谈谈你的看法
现汉古汉综合卷
1解释术语
语气顶针排比多重复句儿化韵基本义轻声停延字体类义词
2 汉语拼音方案由哪几部分组成?
3 谈谈现代汉语词根和典型词缀的区别
简答
1 写出下列句子的变换式
我弟弟打破了王老师的杯子
2 说明各结构的语义关系
编柳条躲高利债考研究生吃苹果去北京
古汉
1谈谈你对《经籍攥诂》的理解
2《礼记.大学》“所谓诚意。。。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鸟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切反,下如字”请问这个注解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解释加点字
1隧 2宠 3戎行 4上 5烈 6培 7同 8为 9凌 10班
3翻译
4标点翻译
2005
语言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语言融合2语言的谱系分类3文字4 孤立语5态6调位7语言的线条性8词汇9变换10 特鲁别茨柯依
二简述题
1 简述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2 从纯声学指标看,不同的人在说出同一个音节时都会有差异,但人们一般都会忽略这种差异,为什么?
3 有人说词类是词的形态分类,有人说是词的意义分类,也有人说是词的语法功能分类,请你谈谈词类的本质
三,论述题
1 有一个命题说:语言是在社会中存在的。请阐述一下命题的意义。
2 以词为例,形式和意义,形式和形式,意义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现汉和古汉
一简答题
1 轻声词的类型和轻声的作用。
2 谈一下汉字属性研究包括的内容
3 谈一下词缀“儿”的功能
4 举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5 写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以“守温字母”为准﹚
二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 射其左右,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2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3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而非邦也者
4 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
5 恒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为逼乎
6 令尹曰:“杀之。”以为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
7 女执懿筐,遵鄙微行,爰求柔桑
8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闾汉王使俪食已说下齐
9 所赖君子见几,
10 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
三分析论述题
1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词组
咬死了猎人的狗
送了一个月的粮食
五个中学的学生
2 谈一下句子的特殊成分
3 动词和动词的组合能形成几种结构关系?动词和形容词组合成几种结构关系?
五将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六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2004
语言学
一请解释下列术语
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浊辅音 3语流音变 4组合关系
5 格 6粘着语7社会方言 8语言融合 9分布 10合作原则
二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矛盾的吗?
2 一个人善于表达,我们称之为“会说话” 那么,会说话意味着什么?
3 汉语|a| 音位的变体有几个?为什么?
4 评书下面的说法
一种语言只能用一种文字记录,并且一种文字只能记录一种语言
三阐述下列问题
1 以一种语言为例,阐述词的音义关系
2 论述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及意义
现汉和古汉
1“佞”是形声字,应分析为从——,——声
2 “自”本义是——,古书中多用来表示自己,还可用做介词,这是——用法
3 “发” 有两个想对应的繁简字,一个是动词——,另一个是名词——,在古书中二者意义毫不相干
4 对比现代新名词,重唇音即——音,齿头音即——音
5 “五音”是根据——来分的;清浊是根据——来分的
6 《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偏义复词是——
7 破读和“如字”相对。凡字,用本义,本音读出来的就叫——;用变义读音读出来的就叫——8古汉语中常出现”达到的“是”,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语
9 在否定句中的——宾语,在——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一般都要放在谓语前
10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句中“亟” 读为——意思是——
11“数”作为副词应读——主要用法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