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摩及实践活动

观摩及实践活动

观摩及实践活动
观摩及实践活动

我院历史系教研室座谈活动成功举行

2012年11月6日下午,我院历史系三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老师在学校红瓦宾馆举行了教研室座谈会议。座谈由教学院长李德英教授主持,主要围绕下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及2013级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

李德英副院长首先传达了学校相关教学精神,为努力实现把我校建成“中国

一流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构建具有四川大学特色的本科

“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将对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遵循学校相关文件精神,随后三个教研室老师进行分组讨论,各教研室老师围绕着教学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安排畅所欲言,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并落实了新的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综合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本次教学计划的修订,我院将与时俱进,开出更多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课程。

历史文化学院与成都市中和场关于《口述中和》座谈会顺利举行

2013年3月15日,受中和场当地政府部门的邀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德英副院长、中国近代史教研室范瑛副主任和2012级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张杨到中和场参加《口述中和》的座谈会,参与此会的还有中和街道办事处党委周书记、办公室蒋主任以及前任双流县文化馆馆长和社会代表。

近三十年在中国发生的快速城市化现象使许多关心和依赖农村生活环境的人颇感恐慌,守住城市扩张地区的乡土本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共识。成都中和场位于成都市南郊,是老成都重要的水运码头和交通要道,工商业发达,1944年美国人类学家脱鲁岱曾在此做田野调查,并写了《The Men and Women of Chung to chang》一书。近年天府新区的开发使中和场的市镇格局、经济结构、民俗文化等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当地政府部门意识到城市建设不能缺少传统的文化因素,结合当地实际,亟需对了解中和场过去的老一辈中和人进行口述史采访。

座谈中,中和场的领导同志希望借助即将建立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口述史实验室,对中和场的老一辈进行口述史采访,历史文化学院也希望通过口述史采访获得更多的历史研究材料。经双方商议:口述中和的采访对象主要是七十岁以上的中和人,由中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在其辖区内组织;历史文化学院负责培训学生的口述史采访能力,力争做规范、有用的口述史。口述的内容不限,可以是政治、社会变迁、民俗文化、工商业发展等各个领域,材料由双方负责整理、双方共享,经整理研究后出版《口述中和》系列书籍。双方定于2013年四月份签署合作协议,将中和场建成历史文化学院口述史基地,历史文化学院于六月、七月利用实践教学周派学生到中和场集中进行口述史采访,双方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中和场的过去,力图还原中和场历史的真实面貌。

最后,李德英副院长代表历史文化学院向中和街道办事处赠送了礼品,中和办事处向历史文化学院赠送了反映中和历史的书籍。此次座谈在和睦、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衷心希望《口述中和》项目顺利进行,为我院历史研究提供更多材料。

我院师生参观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

2012年7月2日上午,我院09级历史学基地班学生在09级辅导员齐有明、教务老师李建艳带领下,参观了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

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前身为货币与证券陈列研究室,建于1998年,2003年10月成立了货币证券博物馆,位于学校光华校区文献中心。博物馆通过征购、接受捐赠的方式收集各类藏品五万余件,涵盖中国历代货币、证券、票据、保单、供应票证等,较全面地展示中国经济、金融产生、发展、演变过程,成为普及公众钱币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后为师生一行讲解了我国证券的产生、发展情况,我国历代货币演变,中外现代货币概况和我国供应票证使用情况等专题,我院师生也就感兴趣的问题向工作人员请教,气氛十分融洽。由于时间原因,参观在11点结束。同学们认为货币证券的历史现场感极强,大大加深大家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并对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博物馆工作人员则欢迎同学们在时间充裕时对藏品进行更为细致的参观,并从历史专业角度做些研究。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历史中的实物,是我院在“实践与国际教学周”推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历史学专业实习的有益补充。加深对历史的现场感和代入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热爱所学专业,在实践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博物馆专业实践周参观观摩建川博物馆活动圆满落幕

为丰富我院师生“实践周及国际课程周”学习,贯彻实践周创新学习方式。我院于2012年6月29日在博物馆专业周静、代丽鹃老师带领下,2009级及2010级博物馆专业同学共同参观了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通过近距离接触国内优秀博物馆,帮助同学们掌握和丰富了相关专业知识。

观摩参观活动于6月29日上午10:00正式开始。同学们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分成“红色年代”“民俗文化”“抗战记忆”等数个小组进行参观。建川博物馆布展中渗透的创新意识,宣传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数不胜数的藏品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都令参观的同学们啧啧称奇,纷纷拿出相机与纸笔记录。同学们在了解藏品所反映的时代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对博物馆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

本次的观摩参观活动,改变了同学们对于传统博物馆的看法。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博物馆专业学习的兴趣,接触到当前最新的博物馆学理念,对于日后学习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我院历史专业师生参观成都体育学院博

物馆

2012年6月26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09级、10级历史专业全体学生参观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本次活动由李德英教授、李建艳老师、齐有明老师和沈爱平老师全程带队负责。

同学们刚刚抵达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就受到了馆长郝勤教授的热情接待,郝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成都体院博物馆建馆渊源和历史,并盛赞川大历史系和成都体院博物馆的校际友谊。李德英教授向成都体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动员同学认真参观、加强交流,力求有所收获。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综合体育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反应中华传统体育的珍贵展品,生动展示了当代体育史的研究成果。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仔细听讲、认真观察、躬行实践,对中华体育文化有了更直观认识,并与成都体院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最后,我院师生与成都体院博物馆代表合影留念。

本次参观是我院落实学校“实践与国际交流周”要求,着力加强学生对外交流的重要活动。在接下来两周中,我院还将组织学生赴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参观,并组织专题讲座、师生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院历史系教研室老师赴成都市档案馆观摩

2012年11月6日上午,我院历史系三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老师赴成都市档案馆调研观摩。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有李德英教授、王东杰教授、粟品孝教授、刘世龙教授、周斌教授、杨民老师、周鼎老师、谯珊老师、查晓英老师、吕和应老师、齐有明老师、李建艳老师、李世佳老师。老师们一行受到档案馆领导的热烈欢迎。

档案馆赵建强副局长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档案馆展览厅。近期档案馆展览的

主体是“成都与世界”,在40多分钟的讲解中,老师们随着讲解员的指引,重温

成都2000多年的对外交往历史,感受成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领略成都深厚

独特的文化底蕴,了解成都主动融入世界的历程。

随后,老师们一行又参观了档案馆查询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舒适的查阅环境

及便捷的查询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完毕,老师们都对展览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觉得深受鼓舞和启发,并针

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刘世龙老师提到了档案查询当中的自由度、开放

度问题;王东杰老师建议展览可以增加一些更日常、更普通的因素;周鼎老师提

议可以将一些档案材料尽快整理出版;周斌老师主要从档案的保护、使用、整理

及研究等角度提出一些建议;杨民老师说档案馆应注意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谯

珊老师认为要慎重使用旧照片;查晓英老师建议展览可适当增加一些关于抗日战

争的内容……

最后,李德英老师总结:感谢成都市档案馆的热情招待,希望成都市档案馆

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档案馆领

导对此也作出了积极回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