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五行与松花粉

中医五行与松花粉

中医五行与松花粉
中医五行与松花粉

从五行学说看松花粉的保健功能

一五行学说简介

1物象五大类

我们的祖先把纷繁复杂的宇宙万物万象,高度概括为五大类;用大家熟悉的五个简单的汉字:金、木、水、火、土来表示,并由此形成既管天文,又管地理,指导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及中医中药学科的基础理论——五行理论(五行学说)

这五大类物质各具色泽:木青、火红、土黄、金白、水黑。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统一,构成了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大自然大宇宙。见示意图。

水火

金土

2五行关系图

木生火燃木为火

火生土火灭成土

土生金土里藏金

金生水金融成水

水生木水浇木长(互助)

相克

刀劈斧砍金伐木,木林茂盛土变瘦

烈火融金,运土筑坝挡洪水,泼水灭火免成灾。(互制)

对于相生相克的关系,先人们又把他人格化,譬如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互生互助,互为母子。

对人体小宇宙来说,从生理学、病理学的角度看五者关系为:母壮子健,子健母安。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五行学说的实质性内涵。

说到五这个吉祥的数字,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比如五字头的成语,大家随口道来就是一串: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业兴旺、五谷丰登、五体投地、、、、、、、。

二人体五行学说

五体投地,表明人体组成是五大部分:头颈体连接四肢。头上有五官、五窍,手足各有五指。从体内看更符合五行学说:五脏、五腑、五大系统,又及五体、五志组成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的关系——对应关系好下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色青红黄白黑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相关器官脑血管胰气管肾上腺

甲状腺及旁腺十二指肠支气管性腺

五大系统免疫内分泌消化呼吸循环

五体指甲筋脸面血脉唇肌肉毛皮发骨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志怒喜思悲恐

列表说明

1 五脏心肝脾肺肾对人体健康起决定性作用

2五腑中医称肝胆互为表里,脾胃互为表里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3与脏腑相关连的器官,列入表中,他们与相关脏腑构成了免役、内分泌、消化、呼吸、循环五大系统。他们互助、互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平衡运行,则人体气血充盈,容光焕发,精气、神足。

人健运行轻度失衡:人感不适,面失光泽,乏力。

人健运行重度失衡:出现相应病症。

4脏腑有病,体表必有反映:因为根据《内经》的阐述,五脏与形体各部的关联是: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实在筋。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华在血脉。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华在肌肉。

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其华在皮。

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华在骨。

这就是表中五窍五体的内容。学习到此,我终于明白了我孙女的病根,皮肤奇痒,挑食厌食,烦躁好哭,吃不好,睡不好,当然又黄又瘦,病根在肺。

4表中最后两则:五味是五脏健康的需求,研究指出肝喜微酸,心喜苦,脾好甜,肺好辣,肾脏需要些咸。人健康就需要五色五味的均衡营养。

最后一则对健康的关系更大,这喜、怒、愁思、悲、恐惊五种情志影响健康的四大基石的中心,心态不平衡,不稳定,会引起有关脏器相关系统的疾病。

三松花粉的保健功能(两个问题)

1历代名医论松花。

松花粉是指中国特有的马尾松松树的花粉。秦汉时代,咱们的先祖就把它做为食品(松花饼、松花糕、松花团子、松花酒)和药品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双向调节肠胃功能),利小便(防治前列腺炎及肾病综合症),消淤血(消除淤积于血管中沉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久服轻身(减肥)益气力(抗疲劳)延年(抗衰老)》“短短四句话,32个字,阐明了松花粉的全部性能与功效。两千四百多年的神农氏,真是太神了,他为炎黄子孙留下多么宝贵的财富,松竹文化,源远流长。

一千多年后的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十四卷记述“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比之于神农氏的叙述有继承有发展,多了温字和除风止血,亦可酿酒,说名明朝人们对松花粉的认识更全面,应用更广泛。

清代名医叶桂在《本草经解要》卷三中分析的更清晰,更透彻:“松花气温味甘无毒,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松花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得地中在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外阳也。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入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这里我仅谈谈对我前两句的理解:

〈1〉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肝经,白天指时间和空间,春和之木气:马尾松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吸收春天清新的雨露,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凝聚了春风(气氧)春雨,春光等大自然的能量,制造了蛋白质、氨基酸、叶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单糖、多糖、酶与辅酶,等等活性营养物质,入肝经去营养调理肝胆及免役系统,结果:增

强了免役功能。

〈2〉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脾经,气味俱外阳也。

马尾松扎根大地(土里藏金)从土中吸取了对它的生长有益、有用的中正之土味——2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中有我们较熟悉的钾、钙、钠、镁、磷、铜、铁、锌,也有存在于80多种酶中,被誉为“生命之花”的锌,且含量相当高,相当于猪肝中的含量,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防治多动症,有公认的好处。还有被誉为“抗癌之王”的硒,以及保护心脑血管促进生长的钼等等。叶桂先生把这些无机物称为中正之土味,入脾经,其实入脾经的也应该包括前一句所说的气。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把松花粉中200多种活性营养物质不仅输送到五脏五腑,随着血液循环,也送到四肢百骸全身各部,调理滋养全身。“气味俱升阳也”,气味的物质含义,我们已初步了解,俱升阳就是都扶正。扶正,必然抑邪,这就是促进新陈代谢!

2五行运转看功能

结合五行图看〈1〉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肝经,有前面的分析看出,肝得到了生命力强,抗病力强又长寿的马尾松传宗接代的精华——松花粉的滋补,调养是免疫系统强壮了,母壮子健,则心脑血管关联的内分泌系统也的得调理、滋养、也增强了。对肾来说,肝为肾子,子健母安,强壮的免疫系统促进了循环系统的功能的改善。

〈3〉从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脾经,和松花味甘益脾两方面看,松花粉对脾的补益最大,脾为后天之本,它的强弱对人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脾好、胃好、消化好(吃什么香)就能吸收更多的营养,滋补调理全身。在五行中脾为心子,又为肺母,叶桂先生说:“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这说明脾即“孝顺”心母,又“关爱呵护”肺子,用松花粉的200多种活行营养物质,滋润肺,营养肺,调理呼吸系统使呼吸系统疾病减轻了,消除了。这就是我家两个哮喘病人(老的77岁,小的8岁)能在40多天后病情好转的道理。分析到此我们可以把松花粉的保健功能归纳如下:

1保肝护肾,增强免疫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

2健脾开胃,强化消化功能。

3消淤血,润心脏,增强内分泌功能。

4润肺益气,调理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5防治前列腺疾患,改善男性功能。

6助消化,促造血,有利儿童生长。

7抗辐射,抗氧化,防治癌变。

8抗疲劳,抗衰老,益寿延年。

9治腹泻,治便秘,调理肠炎。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doc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一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五行相生 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 生木。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 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称为母子关系。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 母。 2.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 克木。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 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克我”者为

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 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五行制化 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 的动态平衡关系。《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相生太过,就必 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 为害。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 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 )五行的反常生克 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 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 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常见的有 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相生太过 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 为害。例如水气盛,生木特旺,木偏亢,若为金气及时有效 制约,必导致过克与反克,也就是乘土侮金。同时,木气偏 旺,生火也偏亢,导致火气上炎。 2.相生不及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何谓“五行相生”? “生”就是相生,含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意思。“克”就是相克,含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五行的生克,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联系的、整体相关的。在人体,主要用以反映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的互相资生、助长、兴奋、促进等的运动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类。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各自具有“生我”、“我生”的两个方面,人们把这种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即:“生我”的是我母,“我生”的是我子。 以金“行”为例,因土生金,故土是金之“母”;但金生水,故金又是水之“母”,也就是说,水是金之“子”。这就是五行相生中的母子关系。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具体联系到人身来说,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如把前述的五行相生的关系改成五脏相生,,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如把它联成一个“相生线”,五脏(五行)通过“相生”把人身联成一个整体,

使脏腑都具有相关的资生、助长、促进或兴奋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肝生心”就是肝能“真正”将心“生”出来。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也确实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脏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都有赖于其它脏器的资生、促进,如一个脏器有病,则相关的脏器就要受到影响和损害。单从相生的关系来看,如脾(土)有病,由对肺(金 )的资生减弱,故有些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也常易得肺病或其它呼吸道病。类似这些现象,中医多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解释的。 可能会有人问,木能生火,但木能不能生土、生金,甚至生水呢?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我们可看出,木生火是直接相生的母关系,而其它则属于间接相生的作用。至于能否实际“相生”,还得参照其它条件(如相克)的影响才能反映出来。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 (一)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太上化道度世仙经》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万物之精华者也。” (二)五行的特性 《尚书_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先天五行顺序:金、水、木、火、土,概取自河图。 后天五行顺序:金、木、水、火、土,概取自洛书。 (三)五行的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象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 (四)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反侮,反过来欺侮。 (五)五天五方五色五帝 古时把天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天。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中医基础-五行

第一课:五行理论(一) 中医的起源,一个是阴阳学说,另一个就是五行理论,今天我们来开始了解五行。那什么是五行?很多人都知道:木、火、土、金、水叫做五行。如果这样回答,只能说答对了一半。最正确的答案是:指的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的运动的状态。这中间有什么区别呢?我来跟大家讲一讲:以木为例,这个木指的是树木、木头,那现在假设在我们面前有一张桌子,它是木头做成的,我们能不能说它属于五行之一呢?很显然,不能。为什么不能呢?这个桌子只能说具有木头的属性,但不在五行之中。 那么什么东西才能叫做五行的这个“木”呢?我们去看春天的树木,枝上开始发芽,随风飘摇,向四周伸展,根也开始向下去延展。这种状态,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木”。也就是说,五行的这个木,指的是向四周延展的这种状态,而不是被砍倒的那棵树。另外,跟大家举个例子,大家来思考一下:早上起床,伸一伸懒腰,这个动作是不是属于“木”呢?;是的,这个动作属于伸展的,有“木”的运动气机在里面。所以,五行的概念大家一定要理解,不要去死记“木火土金水”这5个字,它更重要的是在“运动状态”这4个字里边。 我们接下来来看关于五行的一张表:这个表格非常的重要,这样的一个表格把大自然和人体通过五行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世界上大自然有很多跟“5”相关的。 比如: 5个方位:东,南,西,北,中, 5个季节:春,夏,秋,冬,长夏 5种颜色:青,赤,黄,白,黑色 5种味道:酸,苦,甘,辛,咸 5种情志:怒,喜,思,悲,恐 5个脏器:肝、心、脾、肺、肾。 他们之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一下,我们在看这张表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静态的。因为五行是动起来的,不是静止的。如果我们只是把这表格死记下来,还是不能很好理解这里面深层次的内容。这个五行实际是把大自然所有的规律都高度浓缩在这个表格里面了。我们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所有的运动的东西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有的要发散、有的要向上、有的稳定、有的往里收、有的向下。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违背这个规律,所以说,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五行之中。 我接下来来讲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通常讲“怒则伤肝”,那么发怒为什么伤肝呢?这是由于五行里面,肝对应着怒,所以发怒的时候,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肝脏。;在春季,对应于五行当中的木,这个木当然指的是有生命力的树木,它的气机是从中间向四周散发的。所以我们看春天来了,树木就开始向外向四周生长,同时它的根是往底下去延展的,这是春天的象,这个象就用“木”来代替。 “木”在五脏中对应的是肝脏,肝脏的特点要生发,要舒展,喜条达。我们中医认识的这个肝脏不是肉质的那个肝脏,更多的是在说功能这块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要想养好肝脏,就得让我们的身体舒展开来,要像春天的树木那样生发起来,肝脏最怕郁堵,如果堵住了,肝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 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称为母子关系。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克我”者为

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 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 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 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为害。例如水气盛,生木特旺,木偏亢,若为金气及时有效制约,必导致过克与反克,也就是乘土侮金。同时,木气偏旺,生火也偏亢,导致火气上炎。 2. 相生不及

五行相生相克及与万物对应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及与万物对应关系(图) 金,木,水,火,土,几乎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这五种东西,并不是五种物质,也不是五种事物,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五行有一种的误解,认为五行就是五种事物,而且对于五行的相生相克学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根本就是歪理,五行里的木不是我们看到的树木,水也不是我们喝的水,火也并非我们所见到的火。 一物克一物 这句话总是在我们看到一个特别伟大的东西被一种不可想像的小东西所征服的时候发出的感叹,如果你愿意去研究的话,这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有另一样东西与之相克,包括人在内,科学解释不了到底哪些东西需要哪些东西来配合(相

生),需要哪些东西来克服(相克),也许五行能解释这一切。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克的运算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这些演算法就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里说一切事物,以我现在的水准还看不到这种境界,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认识阶段,所以也解释不出啥来,等有一天我研究的深入一些在解释。 在中国的古文化里,五行,中医,数术,易经,奇门遁甲都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些并不是迷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知识,只是古人说的话隐义很深,让我们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入了门,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东西奇乐无穷,而且还可以为你解决很多你现在用科学手段理解不了的问题。 五行与万物对应联络图 木火土金水 方位东南中西北

节气春夏长夏秋冬气候风热湿燥寒 星宿岁荧惑镇太白辰生成数八七五九六品类木火土金水 畜鸡羊牛马猪 谷物麦黍稷稻豆 音乐角征宫商羽 颜色苍赤黄白黑 味道酸苦甘辛咸 嗅觉臊焦香腥腐 内脏肝心脾肺肾 五窍目舌口鼻耳 体筋脉肉皮毛骨 声音呼笑歌哭呻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曹县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主讲人:冯春英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五行相生相克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五行相生相克自然界的五行有相生和相克,在中医理论上,我们人体的五行也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在此了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应用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五行系统结构论的哲学范畴。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 (1)木的特性——“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从革”,是指金属具有刚柔相济并能变革之性。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润下”,是指水具有润泽、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1)取象比类法: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进行类比而确定其五行归属。 (2)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相关事物的五行归属。 (3)中医学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从而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五行之间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 (2)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五行之间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 (2)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 相生关系: 1、木(肝胆)生火(心、小肠),〔木材可以做火的燃料。肝藏血,肝系统好了,血液充足, 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火(心、小肠)生土(脾、胃):形象的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 比喻。心循环系统好,血液可运行全身,促进脾的正常运转。 3、土(脾、胃)生金(肺、大肠):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脾有运输全身气血的功能 脾功能好,则气血可正常运行至肺,可以促进肺系统正常运转。 4、金(肺、大肠)生水(肾、膀胱):自然界中发现,有石就有水。石头机构的山可以长 树,因为岩石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之说。而图机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主气,肺系统好,气则足,气足可推动水液的正常运转,促进肾系统正常运转。 5、水(肾、膀胱)生木(肝胆):树木生长要靠水。肾控制水,肾循环系统好,可带动血 液的运行,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相克关系: 1、木(肝胆)克土(脾、胃):树木的种子破土而出。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 进入异常状态,如肝胃不和等。 2、土(脾、胃)克水(肾、膀胱):土能阻挡水运行。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 进入异常状态,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水(肾、膀胱)克火(心、小肠):水能灭火。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 异常状态,如肾性心脏病等。 4、火(心、小肠)克金(肺、大肠):火可融化金。心循环系统不好,肺系统循环系统逐 渐进入异常状态。 5、金(肺、大肠)克木(肝胆):金属可伤木。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 常状态,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五行相生相克 五脏六腑

五行五脏六腑 ――五色五味五位四季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五脏: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气”, 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六腑: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五行是怎么来的: 伐木取材,金克木;然后把木头点燃,木生火;火就可以熔化金属,火克金;可是熔化金属不是把一块铁,往或火里面一扔,了事了,而是要有一个范,有一个土作的盛器,火是隔着这个土烧的。固体的金属熔化成液态了,这就叫金生水;这个土做的范就会把水承载住,而且土是什么形状的,水就是什么形状的,这叫土克水。 从这个金属冶炼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 东南西北:五行的方位: 东方:木,早上太阳从树木中升起 南方:火,南方火热 西方:金,西方人有钱,多金,或者西方多矿藏 北方:水,水再多水位冰,北方多冰,多水 中:土,中间为王土,为自己的土地 东西南北:

五行与五脏对应的记忆 东- 木- 肝,东方人吃动物肝脏。(西方人是不吃动物肝脏的)南- 火- 心,南方人有心眼,会做生意 中- 土 - 脾,中原人脾气大 西- 金- 肺,西藏地势高,需要好的肺功能 北- 水- 肾,北方多喝水,对肾好 超级秘诀: 注意按东南中西北这个次序看,五行的次序就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天干本身每两个字就是用来说明五行的。,一个表阳,一个表阴。 另外大家注意五行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和其他四行发生直接的关系。 例如木被水生,而生火,但被金克,而克土。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xx 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通过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论述,说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唯物 辩证观的哲学,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贯串于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严重组成部分。 两者的例外侧重点 阴阳学说留意于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均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则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界亦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 五行学说则留意以“5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亦认为自然界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等都可以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因而也是一个整体。 两者的综合应用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然各有特点和侧重,是两种学说,但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关联的法则为理论指导,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较好的阐述。故《类经图翼》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在五行,言五行则必须涉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行相生相克及保健养生

一、金——主西方,秋天,燥,白色、鼻孔、皮毛、肺脏、大肠。 二、木——主东方、春天、风、青色绿色、筋、眼睛、肝、胆。 三、水——主北方、冬天、寒、黑色蓝色、骨、耳朵、肾脏、膀胱。 四、火——主南方、夏天、暑、红色紫色、脉、舌头、心脏、小肠。 五、土——主中央、长夏、湿、黄色啡色、肉、嘴巴、脾脏、胃。 五行相生的秩序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五行相克的秩序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四季养生: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要知道颜色与经络的关系。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建议肺经虚的人,即平时经常感冒的人多穿白色衣服;心经虚的人,即心慌、心悸的人多穿红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就是平时胆子小,容易被惊吓的人要多穿青色衣服;脾经虚的人,即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多穿黄色衣服;肾经虚的人,即平常怕冷,小便次数多的人多穿黑色衣服。 心经、夏天、红色在五行里都属于火,所以中医提出红色的衣服应该为夏季着装的首选。不少人认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因为红色的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保护皮肤的效果,所以夏天穿红色衣服可保护皮肤不受伤害,能推迟机体的老化。这个结论说明了中医理论的无比正确,也印证了它的博大精深。 有一位针灸大夫坐诊,他的医术高明,在当地颇有名气。有一次,一位穿着青色外衣的女患者,走进他的诊室。这位女士脸色发黄,想请大夫帮她调理一下,大夫诊治完后嘱咐她以后不要穿青色的衣服,而要多穿黄色衣服。当时在场的人大惑不解,女士走后,大夫就给他们解释,正常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无所谓,但这位患者本来脾经就很弱,而青色属木,旺肝经,肝经一旺就克脾经,患者的脾经太虚了,经不起肝经的一点旺盛,所以不能穿青色衣服。大家听完后,不觉恍然大悟,不得不钦佩大夫医道深厚。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的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五味功用性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五味选择性作用于经络,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地作用于脏腑。每个人对味道都有偏好,有的人喜欢吃甜,有的人喜欢吃酸,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但这种偏好不能太过。如果这个人很喜欢吃酸的,但已经有胃痛了,那就要少吃了,因为酸属于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经是属于土的。 当人体某个经络功能下降时,人对某些滋味就感觉不到;当某个经络功能亢奋时,即使没有吃东西,口中也会感觉到某种很重的滋味。比如肝火重时口发苦,脾阳上亢时口发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敲相应的经络,直到把这条经络调理正常,这种异常的味觉就会消失。 中医就是这样用传统知识解释我们的身体,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知道一些传统医学中的幽微、精湛之术,并试着用它们来思考、调理我们的身体,这未尝不是人生中有趣、有益之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