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3. 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 虚像的概念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准备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均相同)的蜡烛两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王后与魔镜引发的思考

1. 魔镜的诚实

播放《白雪公主》动画经典片段:

王后与魔镜的最后一次对话、镜子碎成无数片……

教师:魔镜的回答使王后的嫉妒之火无法熄灭,最终,她造成了自己的毁灭.问题是:王后为什么那么相信

魔镜?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相信镜子的理由吗?

学生讨论:从镜子中看到的都是和物体一模一样的、很真实.

板书课题:平面镜.

教师:我们从平面镜中感觉到的“一模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感觉到的“真实”是真的存在吗?我们看到的东西好像就在镜子背后,它又到底会在哪一处呢?这些曾经迷惑着我们的问题就在眼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求答案吧.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演示实验

教师准备一张白纸,两支长度相等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支记号笔,一个打火机.上课之前在白纸上已经标记好了平面镜的位置以及在一侧标出距离平面镜8.0 cm和12. 5 cm的位置.

请一位学生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点燃一支蜡烛,学生的任务是用另一支蜡烛去找玻璃板前点燃的蜡

烛的虚像并作下标记

2. 分析实验

把实验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测量虚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PPT协助进行实验分析.

学生可总结岀平面镜成像的三个特点:①等大;②等距;③垂直.

3. 小游戏

游戏介绍:一位同学做教师的像,教师连续做一些动作,全班同学以像的方式随之做动作,在座的同学做评委.

4. 拓展实验:镜子中有几根蜡烛

实验器材:两个平面镜,一根蜡烛.

(1 )取两个平面镜正面相对,你观察镜子会看到奇怪的现象一一一个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岀现

原理揭秘:正面相对的两个镜子甲、乙,甲相对于乙是个物体,可以在乙中成一个像,这个像相对于甲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在甲镜子中成像,在甲镜子中成的像相对于乙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再次在镜子乙中成像,如此不断地有“物”岀现就有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像岀现在镜子中,因此,在甲、乙镜子中都能看到无数个镜子.

(2)改变镜子的位置,成不同的角度(例如:135°、90°、60°、45°等),观察蜡烛的数目,总结规律.

(二)、平面镜成虚像

1. 演示“水火相容”实验介绍:两支蜡烛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点燃,另一支放在一个烧杯中置于玻璃板后,透

过镜子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也是点燃的,往烧杯中注水火苗浸没于水中.

2. 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成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

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1) 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你们知道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其实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所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⑵解释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分析可知:

①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

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岀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3)由上可知:

①S'是S发岀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岀

光线的点所以S'叫虚像.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

而成的.

(三)、平面镜的应用

教师提问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会回答很多例子.

教师对学生所举的例子进行总结,根据平面镜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

①用来成像

教师根据同学举的例子进行讲解一一从古代到现代的日常生活,医学,室内装潢上.

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教师讲解军事方面,核潜艇上应用到的潜望镜.

③光污染

教师介绍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平面镜虽然用处广泛,但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光污染.

三、课堂小结

四、检测反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虚”或“像,,鸟在向下俯冲

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 (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课前回顾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的表面时,被返射回原来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 ,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2、光的反射分反射和反射两种,人眼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 为。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定律。 3、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都是倒立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倒影”,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 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在镜子里的物体叫做像。照镜子时,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像在平面镜的哪一面?。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改变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改变吗?你的像到镜面距离怎样改变?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过程。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原理。 3、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或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学习过程 探究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有什么想法? 1、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相同吗? 2、眨眨你的左眼,镜中的像会眨哪只眼呢? 【假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和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完成探究: 器材:坐标纸、___________、支架()、两个一样大的物体()、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坐标纸平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支架竖立在纸上,并以其中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玻璃板标有“M”面为镜面,并与直线MM重合 ②把其中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有贴纸一面朝向镜面 ③拿另一个物体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物体的像的位置;观察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同; 从玻璃板正前方观察 ④以物体底部某一点()在纸上做好标记,同时在像对应的位置做标 记; 在纸上留下记号 ⑤移动物体,重做2次实验,并做好标记。 ⑥用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不经过玻璃板,直接看纸上是否有像; ⑦用虚线把每次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在纸上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 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物距和像距),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 直?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由于光的反射,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 以后,射入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觉好像是_____(S或S’)发出的光 射入我们眼睛的,我们就说_____(S或S’)是_____(S或S’)在平面镜 中的虚像。由此可见,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的。说明:像这样,不是实际光斑形成的像,叫___________。 【评估、交流合作】分析数据,交流讨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②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_相等;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④像和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____。 想一想:为什么使用半透明的玻璃板,并且要与所在平面垂直? 跟踪练习 选做题1如图所示为一只小熊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 中的哪一个?() 必做题 2、小明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这时镜中小明的像高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_____m。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B.山的实像C.山倒立的虚像D.山正立的虚像 探究二、平面镜成像作图应用: 1、利用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关系作图:(如右图) ①过S 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截取一点使其到 A.B.C.D. 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 2 3 --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学案

第四章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并表述平面镜成像特点。 2、难点:领会“等效替代法”实验思想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探究发现】 一、平面镜定义:_____的、_______的、能_________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二、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两个_________的物体,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用_________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板尽量_____(薄/厚),反射面以玻璃板的_____面(前/后)为准。 2、实验步骤 1)纸上中线处垂直放置玻璃板,描出反射面; 2)放物体A, 眼睛在玻璃板前观察像A'; 3)移动物体B, 与像A'重合,此时B的位置是像A’所在位置; 4)描出物、像位置,测量到镜面的距离 5)观察镜子后的光屏(白纸)能否接到像A' 3、实验结论 1)成大小________、左右________的_____像; 2)像距________物距; 3)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且________。 总之,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__ !

[跟踪练习] 1、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_____m。当他后退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后成像正确的是()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____相交而成,_________用光屏承接。 四、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判断题 1)月亮在2m深的水池中成的像距水面不超过2m。() 2)人离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 2.右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好;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堂试题:4.2 平面镜成像(沪科版)[含答案]

精品资源教育学院 2021年同步课堂帮帮帮 姓名: 学号: 班级:学号:

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在实验探究中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3. 会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镜面反射及生活相关现象。 4. 理解等效替代法的含义。 1.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及其应用。2.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知识梳理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有何异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像比物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量角器及火柴。 (2)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纸平铺在水平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 (5)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4)。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正倒关系 /cm 11010等大正立 21515等大正立 32020等大正立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 (1)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①。 (2)像与物体的大小②。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③。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④。

【导学案】4.2《平面镜成像》01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版本上海科技版 课程标题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要求学习目标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像与虚像理解理解平面镜成虚像; 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应用理解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1. 对虚像的理解;2. 平面镜作图。 知识梳理: 一、知识脉络图 二、知识点拨 (一)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思考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分析:有光射入人眼,人眼沿光线的逆方向确定物体的存在及位置。 思考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分析:如图所示,我们取烛焰上的一点 S来研究,S点会发出很多光线,其中有一部分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感到光线是由'S点发出的,'S就是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烛焰上的其他点与S点一样,在镜后也有一个像点,无数的像点便组成了烛焰的像。

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谓虚像,即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2.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站在镜子前面时,总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时, 像的位置、大小跟物 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物体越近,成像越近;物体越远,成像越远;像与物 体大小相等,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直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 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 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竖立 着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 烛关于平面镜形成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 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②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③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④把一个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从侧面观察在光屏上会不会出现一个像。 序号像与物体的 大小关系 物体到平面 镜的距离 (单位:cm) 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 (单位:cm) 像和物体的连 线与平面镜的 关系 正立 还是倒立 实像 还是虚像 1 相等10 10 垂直正立虚像 2 相等20 20 垂直正立虚像 3 相等25 25 垂直正立虚像 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说明:(l)实验中要使用半透明的薄玻璃板,一是容易确定像的位置,二是可以排除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形成重像的干扰。 (2)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便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应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实验,可以较清楚地看到镜中的像。 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大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而与镜面的大小或物体离镜面的距离无关。 思考:为什么离镜子越远,会感觉到所成的像越小?是不是像比物体小? 分析:这是人的视觉造成的,同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远,我们的眼睛对物体的边缘所张的视角就越小,也就感觉物体越小。我们离平面镜越远,感觉到所成的像越小,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图析两平面镜成像个数的规律

图析两平面镜成像个数的规律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一个物体放在一块平面镜中只能成一个像,当两平面镜构成夹角不同时,能成几个像呢?关于角镜成像个数计算的公式问题,有的杂志中的论文这样表述: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公式把物体成像的数目表示出来”。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及作光路图进行简易推理、归纳总结出两平面镜放置夹角不同时成像个数的规律,供大家参考。 例1:把点光源放在夹角为90°的两块平面镜之间, 如图1所示,能成几个像? 例析:本题作图法,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和像的对称性两种方法并作,可达到直观、简易性。依题意作图,点光源S放在垂直放置的两平面镜前,据光的反射定律或平面镜成像规律,由于点光源S在两平面镜M1、M2中成像,见图2中S1、S3两点。此外,由于一些光线分别射到M1、M2镜面,反射后又分别射到M2、M1两个镜面上,被M1、M2两个镜面二次反射的光线是发散的(见①线、②线),但它们反向延长相交到一点S2, 如图2所示,这个点也是点光源的像,可见互成90°的两平面镜可成三个像,其中角顶的一个像S2是两块平面镜所成的重合像。也可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对镜面相互对称,把像与物连接起:S→S1→S2→S3→S作图2中虚线所示;S1是S在M1的像,S3是S在M2中的像,S2是S分别在M1、M2所成的重合像。从图中很明显看出物与像组成了一个正方形,物在角的平分线上。 例2:在例1中,当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改为60°时,点光源可成几个像? 例析1: 1.像的位置

如图3所示,点光源S在平面镜OM1和OM2之间,以两镜交点O为圆心,以OS为半径作圆。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对镜面对称:像S1,S5分别跟平面镜OM2,OM1与点光源S对称,S2与S3跟平面镜OM1对称,S3与S4跟OM2对称。因为S3到O点的距离与O到S的距离相等,所以S1,S2,S3,S4,S5也分布在以O点为圆心,以SO为半径的此圆周上。连接圆的内接线,把图中的像与物组成一个正方六边。而且除镜面内是光源外,其余每等分角内均有一个像。 2.像的个数 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作得点光源S在平面镜OM1、OM2的两个夹角之间可成5个像:即S1是S在OM2中的像,S5是S在OM1中的像,S4是S1在OM1的像,S2是S5在OM2中的像,其中角顶的一个像S3,是S分别在OM1,OM2两镜中所成的重合像,而S3重合像不能再在OM1,OM2中成像。 例3按例2,当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改为30°时,点光源可成几个像? 例析:按例2方法作图1~4,从图可知,该点光源可成11个像。其中角顶的一个像S6是M1、M2两块平面镜所成的重合像。物与像可组成一个正十二边形,除物点外,其余像点均分面在等分角内。 从上述三例可看出,物与像之间组成了一幅对称图形,有直接相邻的对称,也有间接相邻的对称和轴对称,为此我们可总结出这样一个成像规律。若用n表示成像个数,α表示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则有:n=■-1(0°≤α≤180°情况下成立) 上式是从三个特殊事例中总结出来的,而且360°均能被a整除得到偶数,其重合像为1个。因此它只能适用于360°被整除的一系列夹角。 上述还包括以下二个特例: 1.当a=180°时,即是两块平面镜M1、M2拼合成一个平面镜,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2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新版)沪科版及答案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5分) 1.(5分)《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A.相等 B.较小 C.较大D.无法比较 2.(5分)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 B.镜中像是越来越大的 C.镜中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 D.镜中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3.(5分)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1m B.1.5m C.2m D.2.5m 4.(5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5.(5分)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A. B. C. D. 6.(5分)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7.(5分)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8.(5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三《平面镜成像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分居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样的像是虚像。和小孔成像比较,看两者的像是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虚像实际上是____________,而实像是_________,如果把一光屏放置在镜子后面或小孔的后面,哪一个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答: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应用平面镜成像解释一些现象,同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初步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三、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光在传播过程中是__________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______介质。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________。 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两侧;等于。 4、做图。 (二)新知识学习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按照表格要求写出所用的器材、实验过程、测得的数据及得出的结论。 结果在全班中交流。 做出反射光线 线竖直照到画出平面镜的位

(2)参照书43页图2.3-2绘制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2、探究虚像和实像 (1)回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蜡烛的火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出现在光屏上。这说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如果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 )出现物体的像,这和小孔成像所成的像 (填“一样或不一样”),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样的像叫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 A 、8点20分 B 、4点20分 C 、3点40分 D 、3点20分 (2)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3)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4)在两个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之间有一发光点,则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5)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1m B .2m C .3m D .4m 4、阅读书44页科学世界: (1)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___________。 (2)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 四、综合练习 1、雨后晴朗的夜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________ A 、平面镜的大小; B 、平面镜的放置;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有一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________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镜面转过θ°,则反射光线的方向 将 转过________ A 、θ°/2; B 、2θ°; C 、θ°; D 、无法确定。 5、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 A 、2米; B 、4米; C 、7.6×105米; D 、3.8×105千米。 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反射面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 射到平面镜NP 上,光线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与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 与平面镜的夹角是:_______ 在此画图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练习 1、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 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 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 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 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3).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14).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15).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将蜡烛靠近(或远离)镜面,移动后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16).怎样证明成的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 (17).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18).实验结论是什么: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什么?棋子不是光源,看不到棋子的像如何改进?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八年级物理全册 4.2平面镜成像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学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1)__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__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光的反射__。 问题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器材:__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光屏、火柴、方格纸、刻度尺等__。 (2)猜想与假设:利用桌面上的平面镜,观察镜中蜡烛的像,改变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你认为像的大小和位置怎样变化?说出你的观点:__像的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讨论:①把蜡烛放在平面镜前,观察镜中的像,你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吗?__不能__。 ②再借助一支相同的蜡烛,能把它放在镜后和像比较大小吗?__不能__。 ③换用玻璃板,你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如何测量?__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记下像和物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进行比较__。 ④将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__不能__。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①比较第2、3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__; ②比较第2、4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像和物的大小相等,且与物距无关__。 ③用一张白纸能承接到玻璃板所成的像吗?____不能__。 (6)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虚__像,像与物的大小__相同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相等__,像与物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学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阅读教材P59~P60,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平面镜的应用:__成像__、__改变光路__。 问题2:使用平面镜的危害:__城市里许多大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这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__。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教案.doc

4.3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 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 (1)平面镜如何放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4)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 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2、实验步骤: (1)如上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 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

(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思考: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一)成像原理: 虚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 ..的。(正立、等大、虚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2)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 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激光演示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刻度尺一把、平板玻璃一块、木块支架两个、白纸。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木块支架、刻度尺、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由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引入课题:教师在手中拿一块平面镜,背对着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并讲出某某、某某同学的一举一动。 师问:我没看大家,怎么会知道你们的表现呢?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请学生提出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并记录在黑板上: 生:1、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物体在镜前前后左右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像到镜的距离是否跟物到镜的距离 有关?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所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并提出猜想,并把学生的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二、新课教学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7实验内容,思考问题) (1)此实验是研究的与的关系。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3)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4)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为什么要这样放置? (5)图2.3-1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 。 【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组实验,记录现象) (1)观察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 (2)用直线把图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起来看一看这条线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8内容,思考问题) (1)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 (3)况且,由图可知,S是 S1是光线的延长线,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 归纳结论: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思维拓展】(阅读课本P79内容) (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检测达标】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 (“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 物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 离. 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像到镜面的距离 M,人与像的距离为 M. 3.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互成角度的两个平面镜成像

精心整理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研究 一、从教学中引出的问题及思考 题1 M2 题2 因此,我反复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和研究。 二、对两平面镜组合成像规律的研究

通过实验发现,当两镜面夹角θ在0°到180°间变化时,θ越大,像的个数越少。对此,我曾试图应用《平面几何》有关边角关系、利用《平面解析几何》知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两直线垂直关系求垂足坐标等方法来研究本问题,结 0°≤θ≤ =R 1 的射线、……. M 1所成的像点,用偶数下标表示的像点S2、S4、S6、S8、……为通过平面镜M 2 所成 的像点)。 1、各像点的位置 由图可以看到,物点S和各像点S1、S2、S3、S4、……都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各像点的位置可以用极坐标的极径和极角确定,各像点的极角如下表(表中n

OS8 7 大整 置而 °时, (5).当θ=180°时,m=2,即成像为2个,实际看到的像是1个,相当于单块平面镜成像的情况。 (6)当两镜面的夹角大于180°时, 内时则成两个像(否则只是单个平面 镜成像),因为此时从物点发出的光 线经其中一平面镜反射后不能再射到 另一平面镜上(如图8)。

图8 三、两平面镜组合成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得出上述规律之后,我为培优小组的学生讲解这个规律及推导过程,他们对这个规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应用这个规律来解决课外练习上的同类问题。例如,学生在末掌握两平面镜组合成像的规律之前采用作图法讨论两镜面成30°角时的成像个数,有的成10个像,有的成11个像,有的成12个像(最后两个像不重合),到底应成多少个像呢?学生觉得不可思议,当学生掌握这一成像规律后,就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此,学生的体会是:把作图法和计算法结合起来,解答这类问题便更加简单、准确。 (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 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 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 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 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主要探究的是像与物的哪两方面内容? 2、日常生活照镜子的经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 ________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你是怎样找到像在平面镜里的具体位置的?(点拨: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离平面镜越来越远(越来越近)时,物体的像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2、大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1)把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间画一条直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竖立在这条直线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并记录下此蜡烛的位置。 (3)找到蜡烛的像的具体位置,并记录下蜡烛的像的位置。 (4)比较蜡烛与蜡烛的像的大小关系,将其填入位置1的相对应表格中。 (5)将蜡烛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或是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2次),然后重复2、3、4步的实验过程,并将其结果填入位置2、3的相对应表格中。 4、分析与验证: 由以上表格所记录的内容,你能够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我们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用_______方法找到像的具体位置,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学以致用: 一个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像高。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米,这位同学的像高变为________。 探究二: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1、大胆猜想: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 2、实行实验、收集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