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喉科4个病种

耳鼻喉科4个病种

耳鼻喉科4个病种
耳鼻喉科4个病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

行手术治疗(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手术:

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

2.术中植入耗材:听骨植入。

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4.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

5.术腔填塞。

6.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伤口换药。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

行手术治疗(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声带息肉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声音嘶哑。

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手术:

(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

(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声带息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喉镜检查。

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

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

3.适当声休。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把舌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诊断客观化领域近30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实现了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和标准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精确度较高、稳定强,适用于临床、教学与研究的辅助诊断,将有力推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科学与中医学的交融。中医舌象分析仪已在多家医院试用,采集并分析了几千例舌图像,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 中医舌象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适用范围:供医疗机构进行舌象诊测信息采集及辅助体质辨识;供中医辨证参考用。 [工作原理] 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采用照相机获得患者舌像信息,运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先进技术,对舌体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舌象分析结果。 1、计算机控制内部相机进行自动对焦拍摄,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完全实现舌象采集自动化。 2、采用数字化舌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象真实再现。 3、内部摄像采用模拟自然光源并能进行光线调节,使采集环境保持稳定。 4、由计算机自动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并进行判断。 5、可以随时查询病例报告并打印舌诊报告功能书。 6、可以分析舌质颜色、舌苔颜色、舌形状、舌态。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470mm*470mm*500mm重量:12KG工作电压:220V频率:50HZ 【光源参数】 环形光源系列-RI12045 产品特点:高密度LED列阵,高亮度,配漫射板导光。 白色DC:5.8~16.8V功率:19.0~22.5W亮度5000mcd色温5600K 材质:合金树脂led 使用环境:-25TO+85度 保存环境:-40TO+100度 【相机配置】 数码相机(佳能:机身特:APS-C规格数码单反有效像素:800万显示屏尺寸:2.5英寸约20.7万像素液传感器尺寸:22.2*14.7mmCMOS高清摄像:高清(720P)产品重量:约450g(仅机身)存储卡类型:SD/SDHC/SDXC卡机身颜色:干练黑色,金属灰色续航能力:使用取景器拍摄:23连拍功能:连拍速度JPEG:快门速度:1/4000秒至1/60秒) 配置情况 工作台:一台 数码相机:一台 定制光源:一只 USB数据线:一根 电源线:一根

耳鼻喉科手术分级

耳鼻咽喉科一类手术 1、耳前瘘管摘除术 2、鼓膜穿刺/鼓膜切开/ 3、外耳道良性肿瘤切除术 4 5、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 6 7、上颌窦穿刺术 8 9、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囊肿摘除术10、间接喉镜下会厌小囊肿摘除术 20、上颌窦根治术 21、间接喉镜下咽异物取出术 +异物取出术 1、单纯乳突凿开术

2、鼓膜修补术 3、外鼻肿块切除术 4、萎缩性鼻炎相关手术 5、环杓关节复位术 6、环甲膜切开术 7、甲状舌骨囊肿/ 8、颈外动脉结扎术 9、乳突根治术 10、改良乳突根治术 11 12、鼻内镜下鼻腔良性肿瘤摘除术13、鼻侧切开术 2、鼓室探查及鼓室成形术(Ⅱ、Ⅲ、Ⅳ、 Ⅴ型) 12、外鼻、前鼻孔成形术

13、鼻咽、口咽狭窄/闭锁成形术14 除术 15 16、面中部掀翻术 17 18、 19、喉外伤清创缝合术 20 21、腮裂囊肿/瘘切除术 22、甲状腺肿瘤切除术23、颈部巨大肿块切除术 32、咽瘘修补术 33、喉部良性病变激光手术 6、电子耳蜗植入术

7、耳内镜下中耳探查及成型术 8 9 化纤维瘤等)切除术 10、 及颅内外) 11 颅窝) 12 索瘤、颅咽管瘤等) 13、下咽肿瘤切除术+ 种皮瓣) 14、下咽、食道上段肿瘤切除术(咽胃吻合、游离空肠代食道) 23、头皮冠状切口颅面骨折复位、固定术 24、头皮冠状切口颅面肿瘤切除术 (三)主治医师可担当二类手术的术者,

或在副主任医师的帮助下,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的助手; (四) 者; (五)主任医师可担当三、 术质量、安全。 六、手术批准权限 (三)三类手术由主任医师或由副主任医师兼行政正副科主任审批;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情况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手术: 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图文并茂 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一. 舌神( 一) 有神( 荣舌)【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二) 无神( 枯舌)【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

淡者胃之气。”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精血耗竭、脱血夺气、舌失充养,故见舌枯白无华。提示病情危重。 淡白舌▽ 枯白舌▽(三)红舌【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者,称为红舌。【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内热。【机理分析】血得热则行,热使血管扩张、血行加速,热使气血沸涌,致使舌体脉络充盈而舌色鲜红;或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络而舌红。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多提示外感表热证初起。舌尖红赤破碎,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赤,多为肝经热盛。舌色红而有苔者,多属实热证;舌色鲜红少苔或有裂纹、舌体瘦小多为虚热证。《辨舌指南》说:“舌色鲜红,无苔点,舌底无津,舌面无液者,阴虚火炎也。”

耳鼻喉科岗位职责

耳鼻喉科岗位职责 主任岗位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开展好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定本科室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遵守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及时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和指令性任务。 四、领导全科人员,对病人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六、组织全科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经验,开展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并及时总结。 七、保持我科的专科特色,提高科室的整体水平,加强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 八、负责科室进修实习医师的安排、教学及考核工作。 九、负责教育科室人员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室一定范围内的医疗、

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搞好病房管理; 二、参加并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工作; 三、定期参加门诊和科室值班任务,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及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工作; 四、负责填写和督促住院医师填写医嘱、化验单、临床检查单和会诊单等; 五、负责填写和督促住院医师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和每日病程记录; 六、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审查出院病历; 七、担任适量的临床教学任务; 八、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中的具体工作 一、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二、参加并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工作;

眼科、耳鼻喉科工作制度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眼科工作制度 1. 眼科工作的目的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认真贯彻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通过临床医疗、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解放盲人。 2. 全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热情、耐心,又要坚持“三严”(严肃、严格、严密);认真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 临床工作,认真执行眼科诊疗常规所规定的各项措施,认真执行各级医师“三级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执行交接班、查房、值班、病历书写制度及护理制度。 4. 门诊工作,坚持主治医师以上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5. 科室工作程序,应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6. 科室工作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足之处。 耳鼻喉科工作制度1. 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在院长的领导下,由科室副主任和护士长协助对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实行全面统一领导,并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2. 全科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3. 科室各级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4. 科室门诊工作: ①实行主治、副主任医师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门诊负责制; ②门诊医师实行每半年一次的轮换制; ③坚持首诊负责制,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

染病卡片; ④危重病人和老干部优先就诊,门诊护士要随时巡视候诊病人情况,做好妥善安排。 ⑤门诊医师必须仔细询问病人,书写门诊病历,三次门诊要做出确诊。 ⑥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遵守作息制度。 5. 病房工作: ①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分级护理制; ②病房医师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制。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医师负责急诊病人的接诊和处理。 ③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房制度。 科主任每周大查房一次,负责检查各级医师的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决定病人的出院、转院、转科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处理等。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随时修正住院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处理日常业务问题。住院医师每日上、下午查房2次,并对危重抢救病人负责到底。一线医师处理有困难时,立即向二线值班医师请示。值班医师每晚8时查房一次,病人病情临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 ④认真执行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 ⑤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及护理工作。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二0一九年十月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鼻科学 (1) 第一节鼻骨骨折 (1) 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 第三节鼻前庭炎 (2) 第四节鼻疖 (3) 第五节急性鼻炎 (3) 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 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 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 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 第十节鼻硬结病 (7) 第十一节鼻结核 (8) 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 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 第十四节鼻息肉 (10) 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 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 第十七节鼻出血 (12) 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 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 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 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 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 第二章咽科学 (17) 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 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 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 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 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

眼科、耳鼻喉科工作制度

眼科工作制度 1. 眼科工作的目的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认真贯彻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通过临床医疗、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解放盲人。 2. 全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既要热情、耐心,又要坚持“三严”(严肃、严格、严密);认真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 临床工作,认真执行眼科诊疗常规所规定的各项措施,认真执行各级医师“三级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内容;认真执行交接班、查房、值班、病历书写制度及护理制度。 4. 门诊工作,坚持主治医师以上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5. 科室工作程序,应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6. 科室工作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足之处。

耳鼻喉科工作制度 1. 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在院长的领导下,由科室副主任和护士长协助对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实行全面统一领导,并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2. 全科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3. 科室各级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4. 科室门诊工作: ①实行主治、副主任医师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门诊负责制; ②门诊医师实行每半年一次的轮换制; ③坚持首诊负责制,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染病卡片; ④危重病人和老干部优先就诊,门诊护士要随时巡视候诊病人情况,做好妥善安排。 ⑤门诊医师必须仔细询问病人,书写门诊病历,三次门诊要做出确诊。 ⑥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遵守作息制度。

5. 病房工作: ①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分级护理制; ②病房医师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制。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医师负责急诊病人的接诊和处理。 ③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房制度。 科主任每周大查房一次,负责检查各级医师的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决定病人的出院、转院、转科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处理等。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随时修正住院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处理日常业务问题。住院医师每日上、下午查房2次,并对危重抢救病人负责到底。一线医师处理有困难时,立即向二线值班医师请示。值班医师每晚8时查房一次,病人病情临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 ④认真执行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 ⑤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及护理工作。 6.由科主任安排和组织全科人员积极参加、完成科学研究及教学任务。 7.严格考勤制度,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

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制定本制度。 2.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3.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2)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4.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本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5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经上级医师批准,可主持三级手术。 (5)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8)资深主任医师:主持四级手术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和一般科研项目手术,经主管部门批准主持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9)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临床医学耳鼻喉科临床医学耳鼻喉科规培考试试题三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临床医学耳鼻喉科临床医学耳鼻喉科规培考试试题三 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鼻旁窦囊肿中最为常见的是 ( ) A.上颌窦含牙囊肿 B.上颌窦牙根囊肿 C.鼻旁窦黏液囊肿 D.鼻旁窦黏膜囊肿 E.滤泡囊肿 2、治疗备注病所致的鼻出血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烧灼法 B.鼻腔可吸收物填塞 C.血管栓塞法 D.血管结扎法 E.输血 3、扁桃体恶性肿瘤常见( ) A.双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黄色分泌物覆盖, 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B.小儿双扁桃体二度肿大,无不适,双扁桃体光滑,呈淡红色 C.颈部肿大呈“牛颈”状,双扁桃体有灰白色假膜,广泛分布,不易擦去 D.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伴溃疡,无明显疼痛 E.患者感咽喉部有异物梗阻感,无疼痛及吞咽障碍,查体咽喉部未发现异常 4、脑脊液鼻漏伴单侧嗅觉丧失,提示瘘孔位于: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A.鼻窦 B.额窦后壁 C.筛板 D.颅中窝 E.鞍结节、蝶窦或后组筛窦 5、扁桃体周脓肿表现为() A.咽不痛,扁桃体肿大,表面坏死,覆盖灰白色假膜,伴有口腔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 B.咽痛剧烈,微张口流涎,言语含糊 C.烦躁不安,lA.鼻后孔 B.外鼻骨部 C.鼻腔内侧壁 D.鼻腔顶壁 E.鼻腔底壁 9、筛窦的前壁由() A.有上鼻甲和中鼻甲附着的鼻腔外侧壁上部 B.由泪骨和纸样板构成的眼眶内侧壁 C.与筛板和眶顶连接的筛顶 D.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构成 E.筛泡、钩突和筛漏斗等中鼻道外侧壁结构 10、突发性聋的听力急剧下降我发生在() A.1天内 B.2天内 C.3天内 D.4天内 E.5天内 11、鼻腔后 2/3的呼吸区粘膜上皮为() A.鳞状上皮 B.移行上皮 C.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耳鼻喉科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试行版)

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主要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 主要体征:鼻黏膜肿胀,色淡白或色红,鼻腔可有清稀分泌物。 病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变应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病史及症状:具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间具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 2.检查: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以上。有条件者可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外变应原(花粉)为主;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1年内半数以上的日子里有上述症状,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主要以室内变应原(螨、室内尘土等)为主。 (二)证候诊断 1.肺气虚寒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脾气虚弱证 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弱。 3.肾阳不足证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清长,神疲乏力,腰膝痠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4.肺经伏热证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 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 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 1.麻醉医师级别 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 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3.麻醉分级标准 手术(麻醉)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

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急诊手术的麻醉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麻醉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麻醉。若属高风险麻醉或预期麻醉超出自己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科主任汇报。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临床症状 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 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 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 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 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 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 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 3.2.1 幻听 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 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 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 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3.2.5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常出现耳鸣,听力学检查为神经性聋,影像学检查可见内听道占位性病变。本病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 4 辨证 4.1风邪侵袭证 耳鸣骤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4.2痰湿困结证 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淡无味,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

耳鼻喉科练习3

耳鼻喉科练习 一 . 单选题(共55题,每题1分) 1 .有关慢性肥厚性鼻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 鼻塞呈持续性 B . 对麻黄碱收缩反应良好 C . 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D . 下鼻甲黏膜增厚呈桑葚样 E . 可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治疗 2 .梨状窝位于 A . 鼻咽顶后壁 B . 软腭下方 C . 会厌游离缘以下 D . 咽腭弓之后 E . 杓状软骨及杓会厌壁外侧 3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因素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不大 A . 家庭遗传 B . 青少年 C . 变应原的刺激 D . 环境因素 E . 个体体质差异性 4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A . 咽鼓管功能障碍为主要的发病原因 B . 可有耳闭塞感等症状 C . 鼓室内可有积液 D . 可与鼻咽部病变有关 E . 鼓室置管术适合于各种患者 5 .咽痛剧烈,吞咽困难,会厌水肿如球,可诊断为 A . 急性喉炎 B . 急性会厌炎 C . 急性咽炎 D . 急性扁桃体炎 E . 扁桃体周围脓肿 6 .急性上颌窦炎头痛的特点是 A . 晨轻午后重 B . 晨重午后轻 C . 头痛无明显时间性 D . 晨起即头痛,渐加重,午后减轻

E . 头痛无固定的部位 7 .下列哪项不是梅尼埃病诊断依据的必备项目 A . 间歇或持续性耳鸣,眩晕发作前后多有变化 B . 耳胀满感 C .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D . 至少有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E . 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 8 .女,25岁,发现颈部肿块2天来就诊。体查发现颈前区气管左侧可扪及一结节,质硬,随吞咽上下移动,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扪及一个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 颈淋巴结核 B . 甲状腺瘤 C . 颈淋巴结炎 D . 甲状腺癌 E . 恶性淋巴瘤 9 .鼻咽癌首发症状最常见的是 A . 耳部症状 B . 脑神经症状 C . 涕中带血 D . 颈深上群淋巴结肿大 E . 远处转移 10 .鼻窦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A . 乳头状瘤 B . 血管瘤 C . 骨瘤 D . 混合瘤 E . 纤维瘤 11 .一妇女孕3个月,诉近来呼吸困难来诊,查体见甲状腺体较大,脉搏105次/分,两手颤动,则对该患者治疗以下列哪项为宜 A . 无需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发展 B . 口服治疗甲亢药物如甲亢平 C . 口服碘剂 D . 做术前准备,手术治疗 E . 放射治疗 1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过程中症状加剧咽痛集中一侧,语言含糊,张口受限,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扁桃体实质化脓 B . 扁桃体周围脓肿 C . 咽后脓肿 D . 急性会厌炎 E . 咽旁脓肿

手术分级标准汇总

妇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 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3.后穹窿穿刺 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 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 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 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 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5.简单尿瘘修补术 6.后穹隆切开术 7.附件切除术 8.异位妊娠手术 三级手术 1. 尿瘘、粪瘘修补术 2. 一般宫腔镜手术 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 4. 单纯外阴切除术 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 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 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 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 5. 外阴阴道成形术 6. 外阴重建术 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 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 3. 古典式剖宫产术 4. 引产术 5. 胎头吸引术 6.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子宫裂伤修补术 2. 臀位牵引术 3. 人工胎盘剥离术 4. 臀位助产术 5.低颈剖宫产术 6.古典剖宫产术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 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 4. 毁胎术 5.产钳术 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 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 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 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4. 子宫翻出复位术 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 6.剖宫产术 生殖医学科 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4. 人工流产吸刮术 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 6. 羊水穿刺术 7. 绒毛采取术 二级手术 1. 输卵管吻合术 2. 输卵管造口术 3. 输卵管成形术 4. 人工授精 三级手术 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 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 3. 腹腔镜下取卵术 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四级手术 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 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 3. 卵巢移植术 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耳鼻喉科 一级手术 1 扁桃体切除、挤切 2 咽部脓肿切开术 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 4 常规气管切开术 5 鼻甲切除术 6 声带息肉摘除术 7 鼓膜切开术 8 单纯乳突凿开术 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 二级手术 1 乳突根治术 2 鼓室成型术(Ι型) 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 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 5 上颌窦根治术 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 7 鼻侧切开术 8 副鼻窦开窗术 三级手术 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 2 外耳癌手术 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 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 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 6 喉气管成形术 7 鼻成形术 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 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鼻疔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鼻疔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鼻疔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指导意见。 本指南适用于鼻疔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耳鼻咽喉科、治未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疔Bi ding ,nasal furuncle. etc 鼻疔(Bi ding)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等部位,以局部红肿疼痛、呈粟粒状突起、或有脓点为特征的鼻部疾病。若因邪毒雍盛,正气虚弱,以致邪毒内陷,可转为疔疮走黄之重症而危及生命。西医学的“鼻疖”属于本范畴。 3 诊断 3.1病史[1,3] 多有挖鼻、拔鼻毛等鼻部损伤史,部分病人可有消渴病史。 3.2临床症状[1,3] 以鼻部疼痛为主,成脓时有跳痛。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周身不适症状。若疔疮走黄可出现头痛如劈、憎寒壮热,或神昏谵语、烦躁呕恶等。 3.3局部检查[1,3] 鼻前庭、鼻尖或鼻翼处可见丘状隆起,周围红肿发硬,触之疼痛,疖肿成熟后,顶有黄白色脓点。若疔疮走黄则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等。 3.4 实验室检查[2] 血象:感染严重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5 需与鼻疔鉴别的病种[1-3] 鼻疳 4 辨证[1-3] 4.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

外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继而丘状隆起,状如粟粒,根脚坚硬,焮热疼痛。疖肿成熟后,疮顶现黄白色脓点,顶高根软。可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4.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 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头痛如劈。可伴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烦渴引饮、大便燥结等症。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 5 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消肿为原则。 5.2分证论治 5.2.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方: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推荐级别:E)[4-9]热毒明显,可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推荐级别:E)[7,9] 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若恶寒发热,可加荆芥、防风等以疏风解表。 5.2.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 治法:泻火解毒,清营凉血 主方: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合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加减。(推荐级别:E)[7,9,10] 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生地黄、芍药、丹皮等。如出现神昏谵语,可加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若病情日久,气阴耗伤,脉象虚弱,宜用生脉散,以补益气阴。 5.3中成药 5.3.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六神丸、三黄丸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推荐级别:E)[9] 5.3.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安宫牛黄丸等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推荐级别:E)[9]

耳鼻喉科学试题(三) - 广西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耳鼻喉科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0分) 1、鼓室积液 2、嗅沟 3、眩晕 4、声阻抗 5、黎氏区 6、喉阻塞 7、鼻-鼻咽呈氏静脉丛 8、EB-VCA-IgA 9、声门 10、咽峡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属_________,主要有三个环节_________和_________ 。 2、前组鼻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口位置在_________,后组鼻窦有_________、_________,开口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 3、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均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5、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7、气管异物的三大典型体征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食管异物的严重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9、鼻咽癌的治疗通常以_________为主,手术适应症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10、鼻咽癌的病因线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问答题(50分)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开和鉴别如何?(15分) 2、试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0分) 3、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5分) 4、喉阻塞呼吸困难的分度和处理原则如何?(10分)

耳鼻喉科医生个人总结

本人于xxxx年毕业于xxx专业,后分配到xxx医院,轮转半年后定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至今。经历了见习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年余。现将本人业务自传介绍如下: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xxxx”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以“xxxx”的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耳鼻喉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有关耳鼻喉科理论基础,同时记录读书笔记。抓住机会尽量参加全家及市内外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先后参加...医院的免疫学习班、于...医院风湿科、免疫实验室、...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等学习,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如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检查(psg)及综合治疗;频谱语音分析系统(ussa)对正常及异常嗓音的分析;osas患者手术前后其嗓音学分析的对比研究等。能熟练诊断处理本科急诊、疑难杂症等及其并发症,熟练本科各类中小手术及一般大型手术操作。如全喉切除、ⅰ期发音重建术;ⅱ期发音重建术;垂直半喉切除、颈部皮瓣ⅰ期喉成型术;中耳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型术;foley氏管水囊应用于颧-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鼻窦内窥镜开展鼻腔、鼻窦的微创手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颌下腺切除术及腮腺肿瘤切除术;呼吸水面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等。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并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大程度给于患者精心治疗,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及同事的肯定,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科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目前仍有相关课题工作。并能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临床资料,先后在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工作以来,认真顺利完成...大学、...医学院、...医学院等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则,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科内新人完成学习诊治工作,并负责教学三基培训,讲课.等,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报考资格,今后更会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各项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