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通风排烟窗控系统简介

建筑通风排烟窗控系统简介

建筑通风排烟窗控系统简介

工程技术 Project technique

建筑通风排烟窗控系统简介

王 欢 陈玉波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110027)

摘 要排烟排热窗控系统和自然通风窗控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介绍。

关键词通风;排烟;自动控制

一、系统简介

通风排烟窗控系统按功能分为排烟排热窗控系统和自然通风窗控系统两部分。排烟排热窗控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烟排热,排除使人窒息的有毒有害气体,配合消防工作,为人们能够争取逃生时间,满足消防优先的原则;自然通风窗控系统能够利用风压和热压效应,通过窗扇的开启达到自然通风换气,节约能源,补充新鲜空气的作用。

1、排烟排热窗控系统

排烟排热窗控系统可与消防系统连接,实现联合控制,并且本系统有自己独立的供电装置,可在断电后72小时内依靠自身的后备电源供电,确保系统正常工作,保证建筑及时排烟排热。系统与建筑的楼宇控制系统相连,实现实时监控。

1.排烟排热窗控系统工作原理

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浓度达到烟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或消防联动中心的消防信号发送到控制箱,系统驱动排烟窗开启,浓烟和高温燃气通过排烟散热系统排到室外,降低了室内烟雾的浓度,同时延缓了温度的迅速升高,使建筑物不会倒塌,给逃生者逃生赢得时间,有利于消防工作的进展。

2.排烟排热窗控系统的优点

a.通过火灾自动预警系统及早进入工作状态

b.通过监视系统和紧急情况伺服系统保证可靠的工作性能

c.稀释烟雾,帮助逃生

d.及时排出热量,使建筑保持结构稳定

e.随时可以进行功能设置

f.亦可以进行日常通风

3.排烟排热窗控系统的组成

排烟排热窗控系统主要由消防排烟控制箱、紧急按钮和开窗器组成。消防排烟控制箱监测来自手动和自动报警器的信号并控制开窗器开启窗户。

4.排烟排热窗控系统的使用

在日常室内进行温度调节时,消防排烟控制箱通过通风按钮、定时器或温度感应器等对建筑物进行自然通风控制。火警时,消防排烟控制箱确保开窗器的开启。

2、自然通风窗控系统

随着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进一步的要求:大规模玻璃幕墙的使用以及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使用导致了建筑物内部热量载荷的上升。同样的,由于建筑物的外壳隔热性能越来越好,也阻碍了自然的空气交换。为了清除室内污浊的空气,自然通风窗控系统解决了此问题。通过BU S技术,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可以和各个工作单元(如进风、排风设备)方便的连接起来并协调工作。

1.自然通风窗控系统的组成

自然通风窗控系统由通风控制箱、通风按钮和开窗器组成,或由通

风开关和开窗器(220V AC或24V DC与变压装置)组成。

2.自然通风窗控系统的使用

进行日常室内温度调节时,通风控制箱通过通风开关、定时器和温感器等对建筑进行自然通风控制,或者直接由通风开关控制开窗器的开启进行自然通风。电力驱动的窗可能对人们的身体纯在挤压的危险,当窗的安装位置在人们的活动范围之内时(例如一扇安装高度为2.5米外悬窗),应该在主锁紧侧和副锁紧侧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由于意外产生的挤压危险。

3、通风排烟窗控系统辅助设备

通风排烟窗控系统辅助设备包括风雨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时间控制器、光学烟雾探测器、楼宇控制系统BM S等。风雨感应器进行与天气相关的通风调控,窗户在下雨及刮风时可以自动关闭。温度感应器的作用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通风调控。时间控制器可以自行设定窗户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光学烟雾探测器发现火灾烟雾时,会根据散射光原理自动进行激活程序。它还兼具温度差异探测器的功能。

二、系统执行标准

1、产品检验标准

a.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

SGS:开窗器:10000次寿命测试

SGS:开窗器:300!高温下工作30分钟驱动器高温测试

T U V:产品性能测试

b国内产品防火检测: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

2、国内设计及验收标准

电工术语G B/T2900?1994

消防基本术语G B/T5907-198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 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50045-9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303-2002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DG J08-88-2006和J10035-2000(注:上海标准)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0820-2006(注:北京地方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 B50166-92

建筑防火规范G B5001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强制系统G B16806-2006

3、国际设计及验收标准

a.德国标准

排烟排热控制系统DI N1823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DI N EN60335-1

烟和热控制系统DIN EN12101

旋转电机系列标准DI N EN60034

b.英国标准

烟气和热控制系统组件BS7346

三、市场前景分析

伴随着国家对安全及能源越来越重视,一些地区分别发布了通风排烟的地方规范,如上海出台了#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DGJ08-88-2006和J10035-2000,北京出台了#自然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0820-2006,这些规范对该地区内的建筑具有强制要求,以便确保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令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2]李世震.排烟性能化设计[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

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

123?

建筑防排烟设计说明

建筑防排烟设计 作者:

--------------- 日期: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摘要: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诸多环节予以探讨,提出了完善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设计注意要点。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要点、技术环节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就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信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信道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暖通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控制等相关专业工程有效的协调配合,笔者认为:防排烟设计首先是一门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的消防科学技术,设计人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经济合理地运用现代消防技术,全方位地完成此项工作,笔者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提出一些想法建议,以供参考交流。 一、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及水平防火分区两类,暖通消防设计应充分体现防火分隔这一基本的概念,在普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必然与防火分隔物如楼板、窗、门、卷帘等相对应一致,规范中涉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则须是防火单元,否则风管穿越隔墙,楼板处设防火阀就

失去意义,事实上空调通风机房如何合理设置防火阀的问题,目前存在一刀切现象,即凡是穿墙均设置防火阀,笔者认为在具体设计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讨。 在排烟系统设置方面,原则上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事实上排烟系统管路穿越防火分区的情况往往不可避免,比较常见的是多层排烟共享竖井,(穿越垂直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处理方法也较简便,排烟井壁耐火时限,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均可按规范执行,而排烟系统管路穿越水平防火分区的情况则显得相对复杂些,往往超大型地下车库等区域会出现此类情况,排风排烟竖井在某些特定的防火分区内无法设置而出现排烟管路水平穿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的情况,较为妥善的作法是将排烟管道耐火时限提高为 2 小时,其支吊架系统亦作有效的防护,即将水平排烟管道作有效防火分隔,缺点是造价较高,目前设计往往在排烟管路水平穿越防火隔墙处设置280 C常开排烟防火阀,其理论基础是我们设计依据的规范标准大多仅限于单点火灾,不考虑两个以上防火分区同时着火的可能性,事实上该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 防烟分区较防火分区而言,在建筑消防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事实上,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墙)等形式来实现,在具体防烟分区的划分,挡烟手段的确定在设计人员中存在误识,在以往的无吊顶的商(市)场、地下车库排烟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习惯于将大于

四十五个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

45个关于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问题研讨 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审查中遇到开窗面积合适,自然排烟距离满足要求,是否可以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答:不可以不设机械排烟系统。超过2000平米的地下车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可开启外窗可作为排烟补风口。 2、高层住宅地下室为自行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时,地下一层前室和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装置,地下一层中超过20m的内走道是否要设排烟系统。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条:一类高层住宅及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住宅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系统。 3、底层外门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吗?(①某七层公共建筑,二层以上均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一层有一个58米长的无外窗内走道,内走道两端各有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外门,外门开启后满足内走道排烟面积要求,一层内走道是否需设机械排烟.②商场、超市等建筑的一层入口的大门是否可计入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③自然排烟口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2-4规定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对于长走廊,走廊尽头的门是否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如何计算,最底高度从多少开始算。 答:外门为安全出口,为有利安全疏散,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某些场合,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可以兼作排烟用,但有效面积应该折算。 4、超过50m的一类高层建筑,地上部分采用机械防烟措施,只有一层地下室,地下防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以采用吗? 答: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1条处理。 5、建筑高度在100米以内,层数34层的住宅楼(或商业网点),地下一层为汽车库或自行车库时。分段设计正压送风比较困难,包括地下层在内是否可以合用一个正压送风系统,不进行分段设计。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3.3条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 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 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 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0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勺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 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C ,补风管 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C。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 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 烟方式。

建筑用通风百叶窗技术要求

建筑用通风百叶窗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年月 一、标准编制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号《关于下达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负责国家标准《建筑用通风百叶窗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本标准由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雄略顾问有限公司、敬思丝网有限公司、广东创高幕墙门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智赢门窗系统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项目背景及标准编制意义、原则 项目背景: 通风百叶的通风性能指标是开口率、压降或通风系数 国内对百叶的通风性能要求很片面,基本仅有开口率一项,并不能准确描述百叶的通风性能。建筑和机电设计对百叶性能不了解,经常提出错误或片面的技术要求。比如过高的开口率要求,没有压降或通风系数要求等。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开口率的计算没有标准。大多数的开口率计算是错误的。 百叶的防雨性能没有量化的指标和标准。大量的普通铝合金百叶都号称防雨百叶。 市场上有大量的百叶生产厂商,对通风百叶的性能知之甚少,理解并不充分 百叶是许多空调系统和建筑物的基本和简单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往往被忽视或没有给出足够的设计时间和恰当的考虑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国外应用比较普遍的性能百叶在国内仅有国外设计公司的项目才会使用。 大量的建筑采用普通百叶后面再砌墙做百叶的做法解决防雨问题。增加建筑成本,占用建筑使用面积。本可以直接把风机管道接到防雨百叶上的。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出现过因为选用通风性能不足的百叶造成空调系统风机工作问题的项目和选择普通百叶作为防雨百叶造成漏水的工程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防虫网等附件对百叶的通风性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本标准的编制意义: 通风百叶窗在建筑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次将其编制成国家标准,使其成为国际、国际市场上该类型产品的权威性、指导性文件。能够对国内产品拓展国外市场,以及促进产品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编写规定及其他相关要求。 . 积极采纳、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参考国内相关标准。 . 编制目的明确,内容科学、严谨、准确、可行。 . 在编制过程中保证标准内容的完整性,按需编写,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全面;. 标准条文清楚、准确、简明易懂,避免标准使用者误解;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 .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和发展余地。 编制目的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如下:

通风及防排烟施工方案

通风及防排烟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二管理机构设置 三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第三章工程质量、安全组织措施 一工程质量组织措施 二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三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五章业务能力及售后服务承诺 第六章工程维修保养服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依据xxxxxxx通风及防排烟工程招标文件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标准、规范及标准施工图集、施工预算进行编制的。 2、为确保“xxxxx”安排的顺利进行,以优质的工程交付建设单位使用。在满足设计、符合国境现行规范、法律要求的前提下,为本工程编制了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 2、工程地址:xxxxxx 3、施工内容:xxxxxxxxxxx工程招标图纸范围内全部的通风工程。 三、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人员进场后,组织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解决建筑结构和水电暖

施工图中的管路走向、坐标、标高与通风管道之间跨越交叉出现的问题。 1.2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和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风管的制作尺寸,采用的技术标准、咬口及风管的连接方法进行明确。 1.3对选好的预制加工场地进行布置,根据风管制作的工序合理布置风管加工设备。 2、材料准备 材料要求:本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采用玻璃钢风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风管和配件的壁厚及法兰规格。当设计无规定时,玻璃钢风管的材料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原材料应有合格证书。所有材料进场后要堆放整齐,并作好相应的标识。 表1 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板材厚度 表2 中、低压系统无机玻璃钢风管玻璃纤维布厚度与层数

消防排烟和通风工程界线划分

消防排烟和通风工程界线划分 一、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防排烟子分部工程属于通风空调分部工 程。施工内容包括:风管与配件制作,部件制作,风管系统安装,防排烟风口、常闭正压风口与设备安装,风管与设备防腐同,风机安装,系统调试。 (1)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排风机,送风机,补风机的区别; 送风机=正压风机=补风机,叫法不同而以,多种用途,输送气体温度80℃以下 排烟风机,用于消防排烟,要求280℃下运行30min,也可用于厨房排油烟 排风机,多种用途,输送气体温度80℃以下 排烟风机: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会有很多浓烟,其作用就是将这些浓烟排出室内。高层建筑都有,(什么多用在地下室!)。 正压送风机:当室内发生火灾时,风力阻挡烟气蔓延。(会缺氧,其作用是给一些消防疏散通道送氧,那不是给火增加氧气吗,助燃!!!)。 (2)70度防火阀和280度防火阀与上述风机的关系消防排烟管道上使用280度防火阀,其余按防火分区配70度防火阀 防排烟系统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正压送风机)、机械排烟设施(排烟风机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排烟窗)及相关风管、部件(风口、风阀等)组成的系统, 新风系统是指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的设施(新风机)及相应的风管、部件(风口、风阀)所组成的系统, 两者的区别是:防排烟系统是发生火灾时使用的,平时不使用;新风系统正好相反,平时使用,火灾时关闭 暖通工程里的3个分项,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系统。3个怎么划分 1.首先说防排烟风管。防排烟风管包括防烟风管(一般指加压风管,如楼梯间加压、前室加压风管和其他加压风管)和排烟风管,这个并不是以是否保温为定义的,在某些工程上,排烟风管也可以设计保温。防排烟风管严格地说,属于防排烟系统的风管就是防排烟风管,这可以从设备(加压风机和排烟风机)来确定,这一类设备两端连接的,都属于防排烟系统,也就是防排烟风管。 2.空调风管,通常是指的运送经过处理的空气的风管,这一类风管也可以从设备(空气处理机、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等)来区分,与这一类设备连接并且送向末端的风管包括回风风管,都是空调风管。 3.送风风管,一般是指除上面几种情况以外、向室内供应空气的风管,如新风风管等。排风风管不只包括卫生间排风,也会有其他的排风风管,一般指向室外方向排出空气的风管。总的来说,是以系统确定分类名称,如空调系统的风管,一般统称为空调风管。而不是以颜色区分,颜色只是为制图显示更方便。

防排烟设计规范

防排烟设计规范 (09年最新修订)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中庭; 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汽车库。 1.4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 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

高层建筑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f4443397.html, 高层建筑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探讨 作者:陈志惠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快速的发展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其建筑结构使用功能性、建筑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建筑使用功能中的相关隐患也在增加,例如火灾隐患等,极易造成重大的损失及人员伤亡现象。基于此,本文以高层建筑为例,重点分析了其消防设计中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注意要点,为开展系统化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通风;防排烟设计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背景下,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而其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消防结构使用规范化也应引起各方重视。近几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较多,由此显现出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等消防安全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创新,同时出现了较多设计问题。高层建筑中,由于火灾引发的死亡事故等,经调查主要是由于火灾烟尘导致的人员窒息,在高层火灾中,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导致建筑内部人群缺氧。因此,加强高层建筑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提升设计思路,构建良好的设计体系,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简介 本文选择项目为高层建筑,主要使用功能为音乐学院教学楼。地上共11层,建筑总高度为47.45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地下室结构为两层,总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23.32m2。其中地下负一层建筑为地下停车场,还含有消防水池及水泵房等建筑结构空间。地下二层建筑与地下一层建筑布局大致一致。其中地上一层结构为多功能教学厅、展示展览厅及变配电室等建筑结构;二层结构中主要为校史办公室、练琴房、录音室及对应音乐器材室等;三层及往上全部为教学办公室、教室、厕所、各层变配电室等建筑结构。 二、高层建筑通风设计要点分析 (一)车库排风系统设计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地下停车场中的排风机处于低速运转的状态,主要功能为对车库通风。而当火灾发生的过程中,由于火灾报警的联动系统作用,使得排风烟机高速运转,并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高温现象,当烟温温度高达280℃时,对应的排烟防火阀会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使得联动风机停止运行。 (二)火灾发生时排风系统设计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中庭; 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本人从事暖通设计十多年,根据新的标准及结合工程实际对标准进行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往指正。《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文中简称为《标准》。2018.8.12 1.《标准》3.1.3中的第2条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当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时需满足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送风口设置在顶部是想形成风幕隔断烟气,设在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想通过送风阻止烟气侵入前室,这个前室入口是指从走道或房间进入前室的那个口,而不是从前室进入楼梯间那个口,这个住宅较难满足,一方面有的住宅开向前室的门多,另一方面住宅层高小于3m而不能设置顶送式风口,所以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楼梯间也需加压送风。 2.《标准》 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这条有别于之前的做法,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在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墙上加余压阀的做法不适用于地下了。因此强调了地下部分的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也需加压送风。 3.《标准》3.1.5中的第1条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

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住宅的前室一般是一个以上的户门不满足此条,所以前室也得加压送风而不能采用之前的通过余压阀向前室送风。 4.《标准》3.1.5中的第2条和第3条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解读:下图这种做法均不适用于以上两条,即不能采用通过余压 阀向前室送风,这样就增加了竖井面积。 5.《标准》3.1.6中的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解读:这个比之前规范更细化了,只有地下一层的楼梯间可采用开门或开窗的方式就不需要做机械加压送风来防烟了,门或窗面积不小于1.2㎡。

建筑-排烟通风施工工艺

1.12 排烟通风工程 (1)通风管道安装 1)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①一般排风机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安装,要在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完,障碍物已清理,地面无杂物的条件下进行。 ②对空气洁净系统的安装,应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部件的地面做好,墙面已抹灰完毕,室内无灰尘飞扬或有防尘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③一般除尘系统风管安装宜在厂房的工艺设备安装完或设备基础己确定,设备连接器、罩体方位已知的情况下进行。 ④检查现场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每边比实际截面大100mm。 ⑤作业地点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梯子、架子、安全防护、消防器材,并有施工员的技 术、质量、安全交底。 2.材料要求 ①各类板材、管材等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等)和产品清单。 ②风管成品不允许有变形、扭曲、开裂、孔洞、法兰脱落、开焊、漏铆、漏打螺栓孔等缺陷。 ③安装的阀体消声器、罩体、风口等部件应检查调节装置是否灵活,消声片、油漆层有无损伤。 ④安装使用的材料:螺栓、螺母、垫圈、垫料、密封条、自攻螺钉、拉铆钉、电焊条、各种帆布、无纺布、射钉、膨胀螺栓等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3.施工机具 手锤、电锤、手电钻、手锯、电动双刃剪、砂轮锯、角向磨光机、台钻、电气焊具、扳手、改锥、手剪、倒链、高凳、大绳、尖冲、射钉枪、刷子等 2)施工工艺 1.制作吊架及高吊点 ①标高确定后,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吊架形式。 ②风管支、吊架的制作图参照《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91SB6)的用料规格和做法制作。 ③在砖墙上埋设支架:根据风管的标高算出支架型钢上的表面离地距离,找到正确的安装位置,打出80mm×80mm 的方洞。洞的内外大小应一致,深度比支架埋进墙的深度大30~50mm。打好洞后,用水把墙洞浇湿,并冲出洞内的砖屑。然后在墙洞内先填塞一部分1:2水泥砂浆,把支架埋入,埋入深度一般为150~200mm。用水平尺校平支架,调整埋入深度,继续填塞砂浆,适当填塞一些浸过水的石块和碎砖,便于固定支架。填入水泥砂浆时,应稍低于墙面,以便土建工种进行墙面装修。 ④在楼板下埋设吊件:确定吊卡位置后用冲击钻在楼板上打一透眼,然后在地面剔一个300mm长、深20mm的槽。将吊件嵌入槽中,用水泥砂浆将槽填平。 2.安装吊架 ①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以按托盘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 ②吊杆根据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挂在吊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电动开启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电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第二节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第三节机械防烟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3.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3.2-1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 h) <20层 25000~30000 20层~32层 35000~40000

45个关于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

45个关于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 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审查中遇到开窗面积合适,自然排烟距离满足要求,是否可以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答:不可以不设机械排烟系统。超过2000平米的地下车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可开启外窗可作为排烟补风口。 2、高层住宅地下室为自行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时,地下一层前室和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装置,地下一层中超过20m的内走道是否要设排烟系统。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条:一类高层住宅及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住宅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系统。 3、底层外门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吗?(①某七层公共建筑,二层以上均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一层有一个58米长的无外窗内走道,内走道两端各有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外门,外门开启后满足内走道排烟面积要求,一层内走道是否需设机械排烟.②商场、超市等建筑的一层入口的大门是否可计入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③自然排烟口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2-4规定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对于长走廊,走廊尽头的门是否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如何计算,最底高度从多少开始算。 答:外门为安全出口,为有利安全疏散,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某些场合,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可以兼作排烟用,但有效面积应该折算。 4、超过50m的一类高层建筑,地上部分采用机械防烟措施,只有一层地下室,地下防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以采用吗? 答: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1条处理。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施工统一说明 设计依据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建筑气象参数》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六级人防通风采光窗井通用图集》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空调通风设计计算按惠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 设计范围 1. 防排烟系统;2?通风系统。 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设置 1.1地下室 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房, 按防火分区设通风和排烟共用系统,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机 械排烟。车库排风及排烟量均按换气次数不小于 6次/h 确定,对不能由车道进行补风的防 火分区,设机械送风机补充新风,送风量为排烟量的 50% 1.1.1地下一二层,分别为两个防火分区。 1) 地下停车库,两个防火分均区划分为多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500m 2。每个防烟分区选用一台消防柜式离心排烟风机,变频控制,防火分区均为自 然进风补充新风系统。 2) 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用各设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 时对设备排烟。 3) 配电房用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火后 通风。 4)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独立设置一台防爆型排风机 ,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汽车库、候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划》 GB50067-2014 GB50243-2002 JGJ75- 2012 GB 50189-2015 GB 50176-93 GFC15-1-90 GB/T50114-2001 GB 50038-94 GJBT — 342 GB50981 — 2014

遮阳百叶窗的特性与优势

常州阿诺克邦遮阳材料有限公司 遮阳百叶窗的特性与优势 百叶主要用于对阳光的调节作用,是建筑顶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装饰构件。百叶在顶部展开:百叶作为屋顶的一种形式。把屋顶装扮的更好看了。 而提到百叶,很容易便想到那些把结构、机电部份外露的高科技建筑,谈到建筑与构造的关系。百叶以水平的方式展开,百叶组群的水平展开:建筑的外立面因素中,构成纯洁的水平线条。百叶组群的交错排列:住宅和公建中都有这种百叶的布置方式。使得外立面活泼而富有生气。百叶组群的垂直展开:百叶组群在竖直方向展开,构成挺拔的竖向线条。 遮阳百叶根据不同环境的要求,再通过对遮阳系统的设计来限制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和环境表面反射辐射对室内温度及光线的影响。 而百叶窗相对较宽,一般用于室内室外遮阳、通风。现在越来越多人认同的百叶幕墙也是从百叶窗进化而来。百叶幕墙功能优点多,而且非常美观,一般用于高楼建筑。遮阳百叶窗帘通风透气性能好、可调节室内光照强度,尤其适用于简洁明快的室内空间。塑铝百叶窗因其不易褪色、不变形、隔热效果好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新型遮阳百叶优点在于:转轴转动时,带动固定其上的翻转轮旋转,从而带动百叶窗的叶片转动,由于翻转轮受到底座的二个方向的限制,因此百叶窗的叶片旋转到位后不再旋转,避免了叶片的过度翻转。整个叶片翻转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遮阳百叶的作用: 1、遮阳、采光,遮阳和能源,降温、节能、环保。 2、舒适性:体感舒适、温度舒适、视觉舒适、适应舒适;装饰性;私密性;对建筑表面的保护性作用。 百叶窗的特性: 1.良好的遮旋光性及现代流线感的视觉享受; 2.叶片表面光亮,边孔设计,遮光率高达98%; 3.防潮不发霉,可置于潮湿环境中; 4.使用抗UV材料制作,室内节能更有效; 5.不含甲醛,防水隔热,不助燃,不退色,耐热不变形。 百叶窗的优点: 1.建筑外遮阳功能:通风百叶窗有效抵搞阳光对室内的辐射热能,可以达到夏季降低室温的功效。同时强度好,不易被破坏。可以通过调节通风百叶窗的开启的角度,使室内不但能控制光线的角度,同时也可以增加安全性,隐秘效果相对较好。 2.大型建筑高窗,大面积排风:通风百叶窗配置电动开启设备能有效的解决厂房。难开启部位的窗,通风时的要求。全部开启时(90度)通风量达到99%,优良的通风功能:下雨天也可进行通风的工作。根本不用考虑开窗后下雨进水或防盗的问题。民用的遮阳防盗,各场所通用型:厂房的排烟通风。建筑外部立面表现,防台风设置,改善通风设置,学校的防护设置都能通过通风百叶窗的不同的设。

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汽车库、候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划》 GB50067-201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建筑气象参数》 GFC15-1-9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50114-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94 《六级人防通风采光窗井通用图集》 GJBT—34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空调通风设计计算按惠州市夏季室外气象参数 设计范围 1.防排烟系统; 2.通风系统。 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设置 地下室 地下室为车库和设备房,按防火分区设通风和排烟共用系统,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机械排烟。车库排风及排烟量均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对不能由车道进行补风的防火分区,设机械送风机补充新风,送风量为排烟量的50% 地下一二层,分别为两个防火分区。 1)地下停车库,两个防火分均区划分为多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500m2。 每个防烟分区选用一台消防柜式离心排烟风机,变频控制,防火分区均为自然进风补充新风系统。 2)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用各设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对设备 排烟。 3)配电房用一台消防轴流排烟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火后通风。 4)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独立设置一台防爆型排风机,平时对设备房排风,火灾时不排烟,灭 火后通风。 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 1)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风机放在电梯前室。 2)风机的选择以能保证防烟楼梯间余压为40~50Pa,前室余压为25~30Pa为原则;防烟楼 梯间设常开送风口,前室设一个常闭电动送风口,电动送风口与系统相应加压送风机联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光华 摘要: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诸多环节予以探讨,提出了完善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设计注意要点。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要点、技术环节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就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暖通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控制等相关专业工程有效的协调配合,笔者认为:防排烟设计首先是一门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的消防科学技术,设计人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经济合理地运用现代消防技术,全方位地完成此项工作,笔者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提出一些想法建议,以供参考交流。 一、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及水平防火分区两类,暖通消防设计应充分体现防火分隔这一基本的概念,在普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必然与防火分隔物如楼板、窗、门、卷帘等相对应一致,规范中涉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则须是防火单元,否则风管穿越隔墙,楼板处设防火阀就失去意义,事实上空调通风机房如何合理设置防火阀的问题,目前存在一刀切现象,即凡是穿墙均设置防火阀,笔者认为在具体设计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讨。 在排烟系统设置方面,原则上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事实上排烟系统管路穿越防火分区的情况往往不可避免,比较常见的是多层排烟共用竖井,(穿越垂直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处理方法也较简便,排烟井壁耐火时限,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均可按规范执行,而排烟系统管路穿越水平防火分区的情况则显得相对复杂些,往往超大型地下车库等区域会出现此类情况,排风排烟竖井在某些特定的防火分区内无法设置而出现排烟管路水平穿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的情况,较为妥善的作法是将排烟管道耐火时限提高为2小时,其支吊架系统亦作有效的防护,即将水平排烟管道作有效防火分隔,缺点是造价较高,目前设计往往在排烟管路水平穿越防火隔墙处设置280℃常开排烟防火阀,其理论基础是我们设计依据的规范标准大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