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

一、对号入座。

1、35:()=20÷16==()%=()(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

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

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

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 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

B、2:1

C、1:20

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

B、Y

C、一样大

3、如果A×2=B÷3,那么A:B=()。

A、2:3

B、3:2

C、1:6 D 6:1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A、1:3

B、3:1

C、1:6

D、6:1

6、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5%,盐与水的比是()。

A、1:20

B、1:21

C、1:19

四、破解密码。

:=X:36 =

五、解决问题。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部分与未修部分的比是5:3,又知已修部分比未修部

分长6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

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3、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2000本,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

5、每条男领带20元,每支女胸花10元,某个体商店进领带与胸花件数比是3∶2,共值4000元。领带与胸花各多少?

【参考答案】

一、对号入座

1、35:(28 )=20÷16 = =(125 )%=(1.25 )(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8 ):(1 ),X和Y成(正)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6 : 5 )。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25 )%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33.3 )%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3 ),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9 )。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

例是(1.2:0.6 = 10:5 )。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250 )。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

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6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 2000000 )。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2:8=:)。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108 )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12:23 )。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

是4:5。(× )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D )。

A、1:2

B、2:1

C、1:20

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A )。

A、X大

B、Y

C、一样大

3、如果A×2=B÷3,那么A:B=(C )。

A、2:3

B、3:2

C、1:6 D 6:1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A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A )。

A、1:3

B、3:1

C、1:6

D、6:1

6、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5%,盐与水的比是(C )。

A、1:20

B、1:21

C、1:19

四、破解密码。

:=X:36 X = 72 =X = 0.15

五、解决问题。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部分与未修部分的比是5:3,又知已修部分比未修部分长6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600 ÷ (- )= 2400(米)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

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5.4 ×= 3(厘米)3 × 200 = 600(厘米)= 6(米)

5.4 ×= 2.4(厘米)2.4 × 200 = 480(厘米)= 4.8(米)

6 × 4.8 ÷ 2 = 14.4(平方米)

3、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2000本,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12000 × ÷ = 6000(页)

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

15 ÷ (- )= 100(页)

5、每条男领带20元,每支女胸花10元,某个体商店进领带与胸花件数比是3∶2,共值4000元。领带与胸花各多少?

领带:4000×÷ 20 = 120(条)

胸花:4000×÷ 10 = 160(支)xjlet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 1、淮光化肥厂要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432吨,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540吨,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 2、某工程大队计划30天挖水渠375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5米,实际只用多少天完成? 3、某工人制造一个机器零件所用的时间由40分钟减少到24分钟,原来需要8小时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4、有一本书,每页16行,每行36个字,共有150页,现在要改为每页18行,每行24个字。该书应有多少页? 5、一项工程,25人每天工作8小时,36天可以完成;现在增加5人,限40天完成。每天应工作几小时? 6、一间教室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3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7、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40个齿,从动轮有30个齿,如果主动轮每分钟转180转,从动轮每分钟转多少转? 8、电视机厂试制一批新产品,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3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实际多少天完成? 9、农机厂的配件车间,生产每个配件的时间,由原来的7分钟减少了4.5分钟,原来每天生产140个配件,现在每天可生产多少个? 10、电扇厂计划20天生产电扇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11、兄妹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兄走完全程需2小时,妹走完全程需3小时,两人相遇时,兄比妹多走2.4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12、某人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7里,又从乙地回到甲地,每小时走4里,已知去时比回来时少用4.5小时,求甲乙两地距离? 13、两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们速度的比是10∶9,如果第一辆汽车用2小时,第二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正比例和反比例(8)-苏教版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学内容: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与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 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正,反比例的理解。 2.提高学生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顾再现,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先请大家判断下

因为: (此处学生若遗漏,师补充。) 所以:钢材质量和钢材体积成正比例关系。 生2: 生3: 二.知识点归纳: 1.说一说,如果用χ和y表示成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那么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χ×y=k(一定) 2.想一想,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3.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学生交流 三、练习与实践 1. 生1: 生2: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

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投影学生作业) 3、在数量、单价和总价 (1)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2)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3)如果一定,和成反比例 4. 如果x=3y ,那么x和y成( )比例; 如果4x=5y,那么x和y( )比例。 如果 8÷X =Y,所以X与Y( )。 如果ab+3=12,则a与b成( )比例 5.完成部分课堂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 7 2 ,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 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 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 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 10. 甲数比乙数多 4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 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 重量占盐水的(—)。

1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15.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写出两个 比值是8的比()、()。 16.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 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7.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比 例。 二、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4.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2:7 B、6:21 C、4:14 3.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例7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两者 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判断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同桌互相说 一说.)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3)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3.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和反比例关系,但发现有的`同学判断时不是很准确.正比例关系和 反比例关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怎样才能正确判断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把它们进行比较(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1.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电脑出示例7.) (1)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9页的两个表中所给的数量,分别在课本上填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互相检查,电脑出示正确 答案,集体校正. (2)讨论:从两张表中,你是怎样发现谁是一定的?怎样判断 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分小组充分讨酆螅选派代表发 言?/P> (3)你发现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 =时间 这三个量中,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他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比例关系呢?你们能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吗? 归纳:当速度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也就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速度的比值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随着学生的归纳总结,电脑依次将结论打出.) 2.正、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 (1)通过上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说 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逐步完成板书.

正比例和反比例判断精选习题

.判断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1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1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1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1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1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

成反比例.() 1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1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1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19. 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正比例() 20. 圆的面积一定,圆周率与半径成反比例() 21. 出勤率一定,实际出勤人数和应出勤人数成反比例() 22. 小明跳高的高度与他的身高成反比例() 23. 铺地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反比例() 24. 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25. 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成正比例() 26. 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成反比例()。 27. 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成正比例()。 28. 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29. 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 30.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正比例()。 31. 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车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 1、填空。 ⑴、一根竿直立在地面上,竿高2米,影长80厘米,影长与竿高的比是 (),比值是()。 ⑵、如果6a=5b,那么a:b=():(). 2、选择。 ⑴、在x=9y中,x和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⑵、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式子是() A、2a=5b B、7a= C、a×=1 ⑶、圆的半径和周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⑷、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解比例。 X :14 =0.5 :0.1 0.9:x =1.2 :3.6

4、作图题。 1、按3: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5、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是120,其中一个外项是15,另一个外项是多少?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6、在一个10千米的越野赛中,小明的参赛方法是:前半段路程以2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后半段以15千米/时的速度到达终点;小亮的参赛方法是:一直保持地1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 (1)计算小明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计算小亮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3)完成统计表。

时间(分) 6 10 15 25 30 35 小明跑的路程(千米) 2 小亮跑的路程(千米) 1.6 (4)根据上表在下面图中画出小明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 7、一列火车匀速行驶,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千米)90 (1)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2)火车行驶的路程与所需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对号入座。 1、35:=20÷16==%=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 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 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 间的实际距离是 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 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 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是。 A、1: B、2:1 C、1:20 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 B、Y C、一样大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或不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 3、圆的面积一定,圆的半径与半径。 4、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 5、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7、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平方。 8、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9、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 10、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1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1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13、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边长。 14、梯形的面积一定,上底与下底的和与高。 1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16、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 17、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18、正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19、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棱长与棱长。 20、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侧面积和底面积。 21、圆柱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22、圆锥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3、小花从家到学校,速度和时间。

24、一堆煤总量一定,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25、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26、买同一款式的电脑,购买的台数与总价。 27、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 28、小明从学校回到家,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29、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与看的天数。 30、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31、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 32、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33、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34、六年级排队,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35、比的前项一定,比值与比的后项。 36、被除数一定,除数与商。 37、甲数与乙数互为倒数,甲数与乙数。 38、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39、做同一批零件,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40、商场某商品打七折,原价与现价。 4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 42、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与所需块数。 43、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44、小明的身高与体重。 45、一捆电线,每次用的长度和所用的次数。 46、一捆电线,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 47、考试合格率一定,合格人数与总人数。 48、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学案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学案 学习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学习要求: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 学习重点:能判断正、反比例。 预习内容: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新知: 学习补充例题 出示表1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 路程 =时间 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判断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3)、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5)三角形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6)、梯形上底和下底一定,面积和高。 (7)、完成一项工程,如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参加的人数与需要的天数。 (8)、圆的周长和直径。 (9)、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转数。 (10)、被乘数一定,乘数和积。 (11)、后项一定,前项和比值。 (13)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定,和成比例。 (14)前项一定,和成比例。 (15)后项一定,和成比例。 (16)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总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再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2、填空: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3,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9,这个比例是()。(2)、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两个外项就一定()。 (3)、12:2=18:3,如果内项2增加4,外项3应增加()。 (4)、甲数是乙数得3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数与乙数成()比例。(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种量缩小到原来的1/3,这两种量成()比例。 3、思维训练:小明坐在火车的窗口位置,火车从大桥的南端驶向北端,小明测得共用时80秒,爸爸问小明这座桥有多长,于是小明马上从铁路旁的某一根电线杆计时到第十根电线杆用时25秒,如果路旁每根电线杆的间隔为50米,小明就算出了大桥的长度,那么大桥长为多少? . .

(完整版)正比例反比例

知识要点 一、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正比例(正比例好脾气,同缩同扩好兄弟,比值永远不变异) 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 x =k(一定)。 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两种量相关联。(2)它们的比值一定。 备注:可以将两个量的关系写成y x =k(一定)的形式,再进行判断。 三、反比例 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1)两种量相关联。(2)它们的乘积一定。 经典例题1 例题1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一定,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解答:(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 理由:大米的总质量随袋数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大米的总质量/袋数=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所以它们成正比例。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不成正比例。 理由:一个人的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但身高在不同年龄段增长幅度不同,且到了一定年龄后便不再增长,即两种量的比值不固定,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含试题和答案)

1、仔细观察每张表格,思考表格中两种量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表格1 表格2 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 2、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25页,可以装订400本。如果要装订500本,每本有X 页。 题中()量一定,关系式:()○()=()(一定),()和()成()比例。 3、一间会客室地面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需要640块。如果改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Y块。 题中()量一定,关系式:()○()=()(一定),()和()成()比例。 4、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当底面周长一定时,()与()成()比例; 当高一定时,()与()成()比例; 当侧面积一定时,()与()成()比例。 5、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 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 6、当a ×b =c(a、b、c 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 )一定,()与()成()比例; ()一定,()与()成()比例; ()一定,()与()成()比例; 7、判断。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7)订阅《小学数学评价手册》的份数与所需钱数成正比例。( ) (8)在400米赛跑中,跑步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 (9)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 (10)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1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12)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 8、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装配一批电视机,每天装配台数和所需的天数()。 (2)、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3)、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4)、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铺砖的块数()。 (5)、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6)、在一定时间里,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9、思考:明明三岁时体重12千克,十一岁时体重44千克。于是小张就说:“明明的体重和身高成正比例。”你认为小张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0、某造纸厂每小时造纸1.5吨,2小时、3小时┈┈各造纸多少吨? (1)把下表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造纸时间和造纸吨数对应的点,再把它们连起来。 1 2 3 4 5 6 7时间/时 (3)造纸吨数与造纸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4)根据图像判断, 5小时造纸多少吨?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2分) 1、表示( )叫比例,在0.5﹕4=3﹕24中,两内项是( ),两外项是( )。 2、因为X=2Y ,所以X 和Y 成( )比例。因为XY=2,所以X 和Y 成( )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 4、() 35 =20÷16==( )﹕4=( )(填小数)=( )% 5、在A ×B=C 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比例,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 6、31 ﹕5=( )﹕6; 2.5﹕8=a ﹕4,a=(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7、写出两个比值比值是3 2的比组成的比例( )。 8、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dm ,高是3dm ,它的体积是( )dm 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dm 3. 9、从2:8、1.6: 0.4和 1: 4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 )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 11、如果a ×4=b ×6,那么a ﹕b =( : ) 1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向是( )。 二、判断。(10分)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 2、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 3.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 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 5.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 6.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 ) 7.一个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 8.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 9.正方体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 10.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 三、选择题(12分) 1、( )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正比例和反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这部分教材是教学正比例的意义。 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到常量、变量(当然不必 出现这样的名词),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2)教材创设了文具店出售彩带的情境 来引出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对应关系。单价、 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又揭示 了正比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教材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和三个问 题,揭示了正比例关系的要点:第一,有两 个量,而且是相关量的量,其中一个量随着 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两个量之间 的比值不变。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认识 了什么是变化的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哪 些是不变的量,理解并掌握变中有不变的数 学思想。 (4)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先通过总价、数量、单价这一特殊的数量关系,利用具体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关系,然后再进行抽象的概括,最后利用数学化的字母符号来表征这一变化规律,使学生体会抽象和模型的数学思想。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主探索。 正比例关系描述的是一个量变化导致另一个量跟着变化的一种关系,较为抽象。而学生在此之前涉及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数量(如归一问题)而不是抽象的变量。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时,要利用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和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函数”的眼光去理解数量关系中量与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个变量背后的不变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2)重视观察与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量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概括。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表格里有哪两种量?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单价不变就是总价与数量的什么不变?你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写出来吗?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使学生借助具体实例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本质。 (3)逐步抽象,构建模型。 在学生理解了具体实例中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以后,可以让他们尝试脱离情境,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实现由具体数量关系到一般化抽象模型的转化。 编写意图 (1)在理解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之后, 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图象,并会利用图象 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 的思想。 (2)学生之前已经具备了数对与平面上 的点一一对应的知识基础,在这儿,进一步 扩展,把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 数都看作是一个数对。在方格纸上把与这些 数对相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射线;反 之,该射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就是正比例 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某一组具体值。 (3)正比例关系图象与折线统计图有本 质的区别。虽然描点的过程与方法相同,但 前者描述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两个 量都是连续的,即射线上的点有无数个;而 后者描述的是一些离散的数据。 (4)在认识了正比例关系图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直接利用图象,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找到另一个量的值,体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5)通过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找到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关系的理解。 教学建议 (1)加强数形结合,使学生经历生成正比例图象的过程,自主探索图象的特征。

正比例的性质和反比例的性质分析

正比例的性质和反比例的性质 正比例的性质和反比例的性质,是相反的两个性质,在学习和运用时,由于表述形式近似,只是个别关键词语的不同,极容易相互混淆,必须正确地加以区分。 正比例的性质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对应的两个数值的比。 例如:一列火车的速度每小时60千米,如果所行时间与所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那么所行时间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必须与对应所行路程的两个数值的比相等。 如下表: 从顺向看:时间上2小时与4小时的比为2∶4=0.5;路程上2小时所行的千米数与4小时所行的千米数的比120∶240=0.5。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具备了正比例的性质。 具备了正比例的性质。 反比例的性质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对应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例如:完成1200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每天生产的台数和完成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每天产量中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所对应完成天数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如下表: 从逆向看:台数上400台与200台的比为400∶200=2;其对应天数比的反比为6∶3=2。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具备了反比例的性质。 在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中,反比、反比例和反比例关系也是容易混淆的。 不正确区分三者的确切含义,就会在凭借概念进行判断和依据性质进行计算

上,产生“后遗症”,最后还得溯本求源,从基本概念上进行澄清。因此,从防微杜渐的角度上,一开始就结合教材进行正确区分,是非常必要的。 “反比”是与正比相对而言的,它们都不属于比例的范畴。在两个比中,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另一个比的后项和前项,这两个比就叫做互为反比。 例如:3∶4的反比是4∶3;反过来,4∶3的反比是3∶4。 “反比例”是对两种相关联的量对应数值组成比的顺序而言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据此写出的比例式称为反比例。 例如:有一堆煤,每天烧煤2吨,可烧12天,如果每天烧煤4吨,可以烧6天,每天烧6吨,可以烧4天。从条件中的规律可见,煤的总重量一定,每天烧煤量与烧得天数成反比例。 “反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用字母x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积(一定),其关系式为:x ×y=k (一定),在这个式子中,x 与y 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在八年级数学中,学生第一次遇到了函数――正、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碰到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困难。如:函数图像和性质不能很好匹配,即学生对于函数解析式和图像性质不能熟练转化;不知何时要分类讨论,导致漏解;不会用反比例函数的“面积不变性”;不能完全解读题目中蕴含的信息,找不到或不理解图像语言;对于综合题不知如何入手解题。解决这些困难,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形结合,使学生能够逐一突破函数学习中的难关。 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正、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突破“数形结合”认识关。传统的教学中通过画一画特殊的正比例函数图像,如2y x =,得到一般情况下正比例函数图像,这里的画一画是特殊情况,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不同,往往整节课的重点偏移到画图的操作细节上。如:如何找点,如何用平滑曲线连线等,而忽略了解析式与图像性质对应关系的探知。如何来解决呢?教学中①首先可以通过“猜一猜”,看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 kx =(k ≠0)能不能用图像表示,它的图像是怎样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函数中每一对x 、y 的值与坐标系中的点坐标的联系。②然后通过“想一想”,思考2y x =当x 的值大于、等于或小于0时y 值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解析式对图像分布与增减性的影响。③再通过“画一画”,利用画图验证猜想,从图像上形象地认识性质。通过这三步的探究,得出一般情况下正比例函数图像是过点(0,0)和(1,k )的一条直线。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函数图像的形态发现图像的性质,进而归纳函数的性质,建立起数学符号与图像性质之间的联系。同样地反比例函数图像也可以通过“猜一猜”,得出一般情况下的图像。再通过“想一想”和“画一画”,逐步认识函数图像和性质。以此类推,在后面的函数学习中,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教学。 在教学中,得到函数性质后,要把函数解析式、图像和性质用各种不同的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作者:————————————————————————————————日期:

2018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2. 每平方米种植玉米的棵数一定,土地的面积和种植玉米的总棵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 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5000 1,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4. 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5. 在等式c b a =?(a 、b 、c 均不等于0)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 从甲地到乙地,客车和货车所用的时间比是4:5,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5:4 B. 41:51 C. 4:5 二、填空。 1.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2. 6的4个因数组成的比例是( )。 3. 3:4=6:8,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加3,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 )才能使等式成立。 4.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5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如果b 6a 2=,则) ()(a b ,)()(b a ==。 6. 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 )比例。 7. 把6 1 41、、12、18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 )。 8. )(12)(24)(83=÷==(填小数)=(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时间和速度成比例。( ) 2. 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00 1。( ) 3.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4. 2千克:5吨的比值是 5 2千克。( ) 5. 一个等式的左边是20和a 相乘,右边是20,则a 等于1。( ) 6. b 5a 4=,所以5 4b a =。( ) 7. 1.2:0.4和0.75:0.25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8. A :B=311时,那么3A=4B 。( )

正比例与反比例

正比例与反比例 知识梳理 1、比:两个数相除可以写成比的形式,如2÷3,可以写成2:3。 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3=4:6,其中2和6叫做比例的外项, 3和4叫做比的内项。 3、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和后项都乘于或除于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的关系: 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解比例。 5、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形式。 比例尺是比的一种形式。 6、正比例与反比例。 用字母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如果(一定),那么和就是成正比例;如果(一定),那么和就是成反比例。 重点导引: 例1、先化简,再求比值: 分析与解答: 化简比就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公因数只的1的两个数,最后的结果要用比的形式来表示,求比值就是还求这两个数的商,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因此:) (1)化简比: 求比值: (2)化简比:(不能写成4) 求比值:

例2、解比例方程: 分析与解答: 解比例方程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乘积的形式,再进行解,如果能约分的就先约分,再解。在解比例的时候,不要忘了要检验哦。 (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不把右边的结果算出来是为了方便约分) 说明:在检验时,我们可以把的值代入原来的比例检验,也可以的值代入乘法的算式中。看结果是否正确。 例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小数) 解答: 例4、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是18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分析与解答: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我们可写出题目中所求的比量(注意单位要一致)1800千米=180000000厘米 6:180000000=1:30000000 注意:在求比例尺时我们要小心千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例5、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与B城的距离是8厘米,A、B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我们知道比例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因此:算式是: (厘米)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例6、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关系是不是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 1、圆柱的底面半径一定,它的体积和高。 2、,和。 3、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分析与解答: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doc

马西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二 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二、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二.选择题 (1)根据表格判断数量间的比例关系。 时间(小时) 2 3 5 7 8 路程(千米)100 150 250 350 400 时间与路程 (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 2)圆柱体底面积与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 例 C.不成比例 圆柱体底面积 300 200 150 120 100 (平方分米) 圆柱体高 2 3 4 5 6 (分米) (3) 年龄与身高 (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 例 C.不成比例 年龄(岁) 2 3 4 5 6 身高(厘米)94 110 119 125 131 三.看图表填空 ( 1)根据规律判断比例关系,并填空。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张勇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12册)P47例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正反比例的图表,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3、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的量。 4、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那么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间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还需要我们通过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进行深入地了解。 揭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因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所以这节课的比较应该是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讨论,每人都要争取有表现的机会,行吗? 1、第一次整理。 (1)根据刚才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回忆,请大家想一想,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必须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2)请观察下面表格中的两种量。 ①每张表格中的量中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吗?为什么? ②每张表格中两种量都成比例吗?为什么? ③板书:成比例 不成比例 ④在成比例的两张表格中的两种量,分别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板书: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⑤想一想,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根据是什么? 2、第二次整理。 (1)刚才同学们是通过观察表格中具体数据的变化辨析了正比例和反比

例的辆。其实,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还可以通过图来观察。 (2)正反比例图像比较。 ①完成正比例图像的描点和连线。正比例的图用手势比划一下是什么样的?(一条直线)这说明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②正比例关系的图都会是一条直线吗?请看这里的两种量。 ③完成反比例图像的描点和连线。反比例的图用手势比划一下是什么样的?(一条曲线)这说明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④那么不成比例的这两种量的图,会是一条直线吗?会是一条这样的曲线吗?会是什么样的图呢?想看一看吗? ⑤比较:与正比例图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反比例图比一比呢?(3)通过图像的观察,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变化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