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哪种特性? ()

A.广度B.强度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

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

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

种情绪状态? ()

A.心境B.激情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顶叶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

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

规律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

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大教

学论》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

于人类特有的______。欧洲奴隶

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斯巴达教育和_雅典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

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

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

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

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

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

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

______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

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

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

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

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

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

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

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

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

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

动作结构的_____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

康应包括生理、__心理____和__

社会适应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

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

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

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

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

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

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1.C2.D3.A4.A5.D

6.C7.D 8.C9.D10.B

11.B12.A13.D14.B

15.D16.C17.D18.A

19.C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大教学论》22.生

产劳动雅典23.壬寅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合格新生

25.对象主体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个别28.德

育要求品德基础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第二信号系统31.判

断推理32.注意的稳定注

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

限34.多血质粘液质35.抽

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37.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38.心理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

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

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

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

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

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

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

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

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

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

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

教。(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

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

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

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

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5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

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

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

的班风。(1.5分)(4)组织多

样的教育活动。(1.5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的规律。(1.5分)(2)教师主导

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

律。(1.5分)(3)掌握知识和发

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

统一的规律。(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

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

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

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

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

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

模仿(1分);(3)操作整合(1

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

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

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

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

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

(4)因果律(4分)。规律部分无

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

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

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

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

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

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

题13分,共26分。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

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

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

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

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

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

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

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无分析说明扣4~5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

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

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

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

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

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

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

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

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

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

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

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哪种特性? ()

A.广度B.强度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

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

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

种情绪状态? ()

A.心境B.激情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顶叶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

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

规律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

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大教

学论》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

于人类特有的______。欧洲奴隶

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斯巴达教育和_雅典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

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

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

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

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

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

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

______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

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

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

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

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

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

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

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

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

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

动作结构的_____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

康应包括生理、__心理____和__

社会适应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

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

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

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

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

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

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1.C2.D3.A4.A5.D

6.C7.D 8.C9.D10.B

11.B12.A13.D14.B

15.D16.C17.D18.A

19.C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大教学论》22.生

产劳动雅典23.壬寅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合格新生

25.对象主体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个别28.德

育要求品德基础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第二信号系统31.判

断推理32.注意的稳定注

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

限34.多血质粘液质35.抽

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37.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38.心理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

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

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

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

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

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

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

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

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

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

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

教。(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

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

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

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

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5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

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

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

的班风。(1.5分)(4)组织多

样的教育活动。(1.5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的规律。(1.5分)(2)教师主导

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

律。(1.5分)(3)掌握知识和发

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

统一的规律。(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

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

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

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

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

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

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

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

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

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

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

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

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

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

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

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

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

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

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

合;(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

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

别;(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

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

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

要点3分。无分析说明扣4~5分

特岗练习试卷

(山香内部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

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2.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瓦龙

C.韦特海默

D.弗洛伊德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4.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

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

以选取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

发现不足。这一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即时评价

C.同行评价

D.总结性评

5.新知识的学习会对已学知识产

生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

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

C.杜威

D.夸美纽斯

7.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

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

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

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

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8.将学生按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

分成不同班组,根据不同班组的

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这种形式被

称为()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复试教学

9.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

()

A.权威者

B.告状者

C.指导者

D.协商者

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

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

A.模仿

B.认知

C.期待

D.强化

1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

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

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

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

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

种教学形式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1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

13.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

的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A.运动技能

B.智力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14.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

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5.“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

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个学生”这

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

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

16.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

素是()

A.目标和规范

B.学生人数

C.班主任

D.班干部

17.小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

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的

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意志力

不够

18.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

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

的时候,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19.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

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

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

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教育心理

调查法

2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练习

2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

的发音

B.“角”的掌握影响“直角”、“平

角”等概念得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

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

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2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

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

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23.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

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

24.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

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

25.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形式

是()

A.比较

B.抽象

C.概括

D.变式

26.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

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

27.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

张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

C.《孟子》D.《苟子》

28.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

位的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工作

29.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

动机强度是()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

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

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31.在教育主体中,最基本、最主

要的教育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2.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心理现象

是()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表象

33.头脑中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

的思维过程叫做()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34.“谈虎色变”与“望梅生津”都是()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绕

C.第二信号系统

D.无法判定

35.因材施教的实质在于()

A.抓好尖子生

B.使每个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C.抓好后进生

D.既抓好尖子生,又抓好后进生

36.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

A.社会干扰

B.群体影晌

C.群体一致性

D.责任扩散

37.弗洛伊德在他的无意识假说中的个性结构不包括()

A.本我

B.非我

C.自我

D.超我

3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9.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

A.选修课

B.必修课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40.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A.忧愁感 B.无助感

C.抑郁感

D.无趣慼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的教育机智有()

A.随机应变

B.因势利导

C.掌握教育方式

D.掌握教育分寸

2.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

A.超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E.后习俗水平

3.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

A.努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能力

E.外界环境

4.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有()

A.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

B.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C.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D.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E.是为了适应环境

5.教师效能感包括()

A.低级效能感

B.高级效能感

C.自我效能感D一般教育效能感

E.个人教学效能感

6.知识的学习过程所包括的几个阶段是()

A.知识的准备

B.知识的感知

C.知识的理解

D.知识的巩固

E.知识的应用

7.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E.强化过程

三、填空题

1.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

有、、。

2.奥苏贝尔从学习内容的性质上

把学习分为和。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

在。

4.研究表明,比较简单的活动其最

佳动机水平,比较复杂的活

动其最佳动机水平

,中等难度的活动其动机水

平。

5.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6.对教师的评定主要

从、、

三个角度进行。

7.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的

质量分析主要包括

和。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

盾。

9.教师的基本职责

是。

10.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好的三项

工作

是、、

11.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

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

除以再乘100。

12.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

______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

是______。

13.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

___________差异和_______差异

两个方面。

14.学生知识应用的形式主要是

______,_______。

15.对教师评定的方式主要有:教

师的_______、同伴或同事的评

定、_________、。

1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和。

17. 、是教学过程的

中心环节。

18.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_______。

19.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

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

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

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

有。

20.“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反映

了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___。

四、判断题

1.学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

而出现的。

()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

手段将逐渐代替教师的劳动。

()

3.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

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

4.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所以各种

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具备成为品学

兼优的人才的可能性。()

5.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

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

6.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

()

7.机械识记是一种无用的识记。

()

8.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常常使人

想入非非,以想象代替现实,因

此应竭力避免产生幻想。()

9.在阶级社会教育被打上了阶级

的烙印,所以,阶级性是教育的

本质属性。()

10.“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

说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完全

同步的。()

11.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

是对输入的信息的编码、存储、

提取的过程。()

1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

其责,互不相干的。

()

1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

心理现象。

()

14.美国心理学家盂禄认为:教育

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

识的模仿。在教育史上,该理论

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

15.知识可以随年龄增长而直线上

升,智力的发展则是呈抛物线形

状。()

16.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

式教学。

()

17.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

也是神秘莫测的。

()

18.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教

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学生和书本。

()

19.奖励和惩罚是学校德育不可或

缺的教育方法。

()

五、简答题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

生的学习迁移。

2.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3.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思维是一种

过渡性思维,即从具体形象思维

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思维带

有很大的具体性。根据小学儿童

思维特点,如何进行教育与教

学?

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

品德?

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哪些

角色?

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7.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应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它包括

哪些方面的能力?

8.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层

次。

9.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的主要内容。

10.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表1.巩固复习与知识的保持

巩固复习情况保持知识的数量

(%)

过一天过3-4天过1

个月过2个月过6个月

无巩固复习77 66 58

48 38

有巩固复习88 84 70

62 60

表2.三种识记方式的对比效果

组别识记方式实际效果

1 视觉识记70

2 听觉识记60

3 视听结合识记86.3

表 3.三种复习方式与识记成效比

识记方式效果

所需时间(分钟)20天

后重现时平均所需提醒次数(次)

整体识记8 4

部分识记16 7

综合识记 6 1.5

问题:

(1)根据表1回答,学生对知识的

遗忘与时间有什么特点?

(2)根据表1、表2、表3回答,在

教学中如何正确组织复习?

(3)结合实例,试述教育实验研究

的一般程序。

六、分析题

1.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

基本素养。

2.简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

望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

确运用它?

七、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材料:

对于学习,古人云:“善学者,师

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

半。”

对于教书,古人云:”有教无类”。

要求:结合上面两句古语,自拟

题目,写一篇关于”教和学”的

议论文。1200字左右古

一、单项选择题

1-5 BDBBC 6-10 CBBDD 11-15

ADBAB 16-20 ACBDB

21-25 BAAAD 26-30 BACDC

31-35 CACCB 36-40 DB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BDE

3.CD

4.ABCD

5.DE

6.CDE

7.ABCD

三、填空题

1.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

动2.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3.对

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4.高;低;

适中5.游戏6.政治思想;业务水

平;工作态度与效果7.信度;效

度8.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

教育者现有水平9.教书育人10.

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

11.智龄;实龄12.顿悟;完形13.

智力;性格14.课堂应用;实际应

用15.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定

16.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7.感知教

材;理解教材18.壬寅学制19.永

恒性20.示范性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13.×14.√15.×

16.×17×18.×19.√

五、简答题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2.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理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归因训练;表述合理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提供明确,及时反馈。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直观感知规律;讲授知识时,注重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4.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5.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做学生的朋友

6.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7.(1)基本教学能力:

教学信息输出能力,如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体态语表达等;

教学信息输入能力,如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教学信息反馈能力;(2)综合教学能力:备课的能力;上课的能力;布置作业;辅导能力

或参照教材P48

8.(1)横向结构包括: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2)纵向结构包括:第一层级是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是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是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是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是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是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

9. 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第三条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第五条是“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第六条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P141 10.(1)知识以往先快后慢,不均衡

(2)正确组织复习:

表1:及时复习

表2: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识记材料

(3)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

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六、分析题

答案要点:

1.(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3)教师能力素养;

(4)教师心理素养。

2.“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革

马利翁效应”,是把教师的期望传

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

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

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行为的培

养。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

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

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

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

现在__、____、__、_

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

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

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

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

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

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

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

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

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

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

面:

______、______、

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

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

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

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

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

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

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

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

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

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

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

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

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

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

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

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

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

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

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

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

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

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

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

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

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

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

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

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

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

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

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

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

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

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

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

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

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4、陶冶教育

5、《学记》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20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

些?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

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是什么?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

盾是什么?

六、论述题(共22分)

1、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

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

育工作的要求。(10分)

2、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

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

式教学?(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

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

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

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

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

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

导作用吗?)

《教育学原理》第一套试卷参考

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社

2、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之中;教育具有平等性、普

及性;教育水平低

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

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

重要手段;教育能生产新的科学

知识;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重要手段

4、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深化的教

育理论知识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美国;六、三、三

7、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

学手段

8、孔子;苏格拉底

9、思想认知方面;道德品质方

面;道德能力方面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2ABCD3B4D5

ABC6ABCD7B8D

9C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

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

的活动。

2、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

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

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

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

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

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

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

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

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

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

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

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

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

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4、陶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方法。

5、《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崐

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六、论述题

1、答:提示: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①统一性: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②矛盾性: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

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

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

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

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

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

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2、答:提示: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

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

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

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

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

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

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

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

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

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

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

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

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

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

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

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

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

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

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

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

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

___、_____和____。

2、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

生___、___、___、_

___统一的发展过程。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

____年,称为_____学

制。

4、我国的教学内容具现体现在

各级学校的_____、___

___和_____里。

5、据代经典记载,我国最早的

学校有____、____和_

____等名称。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

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_

___,第二次_____,第

三次______。

7、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的_

___,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

的_____,是学校向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的_____。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

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

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

__和____等三方面的工

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__

_问题。是教育工作的____

和_____。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

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

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

以____的《大教学论》为标

志的。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

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

教学过程的活动。_____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

业D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______。

A顺序性与阶段性B特殊认

识过程C发展不均衡性D个

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

有______。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

课D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

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___

_。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

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

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

班斯基D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

动力是______。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

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___

___。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

也。”这话是____说的。

A周恩来B毛泽东C蔡元

培D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

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

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___。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

10分)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

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

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

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

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

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

5分)

1、课堂教学

2、学制

3、遗传素质

4、讲授法

5、美育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

分)

1、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2、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它是

由什么决定?

3、考试的命题要注意哪些问

题?

4、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具备

哪些条件?

六、论述题(22分)

1、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1

0分)

2、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相结合的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原

则?(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

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

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

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

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

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

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

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

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

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

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

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

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

务。

《教育学原理》第二套试卷参考

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2、知、情、意、行

3、190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

5、痒、序、校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

青春期(14、5岁)

7、纽带、桥梁、骨干力量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

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

10、萌芽阶段、独立形成阶段、

科学教育学建立和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1B2C3AD4CD5A6C7A8A9B10C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解释名词

1、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2、学制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5、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

五、简答题

1、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更具体地讲教师要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负责,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全面完成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崐的来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崐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

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

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3、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对基础

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

求,不出偏题怪题。

②试题内容要全面,要有理解性

的,记忆性的,技能性和创造性

的;即要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又检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

尽可能扩大知识的复盖面,又要

突出重点。

③试题既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出发,又要注意体现发展方向。

好的试题能够启迪儿童的智慧,

诱发儿童锻炼,提高自己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的自觉性。

4、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所必须具

备的条件是:统一的行动目的,

相应的组织结构,维护集体所必

须的纪律、形成舆论等。

六、论述题

1、提示:教师是“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专门的教育者。

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所处

的地位,肩负的责任,使教师在

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

学生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教

师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主导作

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

的,是不相矛盾的。教师的主导

作用体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2、提示: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

想崐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和严

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尊重信任的

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使

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好地转化为学

生的自觉行动。正确贯彻尊重信

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最

基本的要求是:

①教师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教

育对象,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

生。

②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

进行管理教育---严格要求,

启发诱导。

七、实例分析

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

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

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

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

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

发展。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三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

经历了_____阶段、___

____阶段和_____阶

段。

2、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

两个典型:____和____。

3、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

______、一是_____。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

素是___、___和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

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

部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

7、1922年通过了“___

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

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

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

时间最长的学制。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

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也

就是_____与____的关

系。

9、品德评价是思想品德教育的

一种辅助方法,它有_____、

______和______三

种方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

抓好______的转化工作。

1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__

___,它包括了解_____

和______两个方面。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为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

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

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

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

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

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

容的制定()。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

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

实际水平

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

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

是()。

A《论语》B《理想国》C《学

记》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

是()。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

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

教学过程的活动()。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

业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

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

式是()。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

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

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

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

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

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

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

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

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

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

5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启发式

4、榜样示范

5、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

共2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什么?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

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

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

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

2为什么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

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

展过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

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10

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

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

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

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

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

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

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

则“泯然众人矣”。

《教育学原理》第三套试卷参考

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独立、发展

2、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

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教育、发展

9、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10、优秀生、差生

11、基础、集体、个人

1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不定项选择

1AC2B3ABCD4ABCD5D6C7C8A9AB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4、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5、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

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

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

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

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

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

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

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

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

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

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

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

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

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

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

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

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

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

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

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

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

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

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

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

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

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

系决定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

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

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

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

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

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

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

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

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

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

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

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

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

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

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

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

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

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

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

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

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

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

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

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

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

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

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

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

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

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

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

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

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

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

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

统一。

2、提示: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

质上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

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

思想品德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转

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

矛盾运动,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

育的作用。这种心理内部矛盾就

有受教育者对当前道德要求的反

映与现有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

盾。

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思想品德发展

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受教育者

对外界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当

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接

受的态度时,外部的要求就会转

化为受教育者自已的动机。并选

择行为的方式,在活动中,这种

动机就转化为行动。对外界教育

影响采取中立或排斥的态度,外

界影响也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

留下痕迹,或者使原来的道德心

理结构更加巩固,或者引起对原

有结构作某些调整。所以,思想

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

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

化工作,教育者要注意做到:

(1)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

性、积极性,自觉地运用内部矛

盾运动规律,启发、引导、促进

受教育者的“自我运动”发挥自

我教育的作用。

(2)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

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

一把锁”。

(3)要善于抓住思想矛盾转化

的契机。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

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

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

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

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

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

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

所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四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

5分)

1、《_____》是教育史上最

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

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

______》约早___年。

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

观点,培养学生_____、_

_____和______的教

育。

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

地看,是由______、__

_____、______三方

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

方面合力的结果。

4、教育是人类社会_____

_、普遍的现象。

5、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有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五部

分。

6、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

要有_____、_____、

_______等三种。

7、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_____、_____、

______。

8、教师应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包

括_____、_____、_

____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9、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三

个组成部分,即_____教育、

______教育、_____

__教育。

10、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

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

三方面工作是______、_

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

10分)

1、组织教学是()。

A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B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C教学

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

课程属于()。

A学前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

C高等教育学D职业教育学

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

A教学为主B教育为主C

学习为主D开发智力为主

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和影响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

前提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

供了可能 C 遗传素质决定了人

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

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

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

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

《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6、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

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

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

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

性D长期性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

的()。

A主体B客体C即是主体

又是客体D即不是主体也不是

客体。

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

普及()。

A初中教育B小学教育C初等教育D中等教育

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A教师B学生C学校D社会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2、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3、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4、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

5、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校教育

2、德育过程

3、教育目的

4、教学大纲

5、班级授课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答教育与生产力的作用与关系?

2、教学要完成哪些任务?

3、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4、德育过程具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22分)

1、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如何上好一节课?(12分)

2、如何认识和处理“知、情、意、行”的关系?(10分)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教育学原理》第四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三百年

2、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4、永恒的

5、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会

7、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六种中任三种都为正确)

8、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教师集体9、政治、思想、道德

10、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不定项选择

1B2B3A4ABD5D

6AC7C8C9C10A

三、判断并改错

1、错。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

指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

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

2、错。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

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是思想

品德形成过程。

3、正确。

4、正确。

5、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

指导思想。

四、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

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

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

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

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

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

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

思想品德的过程。

3、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

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或标准,是教

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

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

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

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

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

一种组织形式。

五、简答题

1(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

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

重要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重要手段。

2、(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

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技巧。

(2)发展学生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

它积极心理品质。

3、(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和辅导。

(4)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1)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

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

(2)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和交

往的过程。

(3)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斗争发展的过程。

(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

提高的过程。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具有正确的教学内容。

(3)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4)综合贯彻教学原则。

(5)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6)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

2、答案要点

(1)什么是“知、情、意、行”。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情:即思

想道德情感。意:即思想道德意

志。行:即思想道德行为。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四者关系。

①知、情、意、行各因素在思想

道德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

互影响的。知为行为和意志自觉

性的基础,而知最终必须转化为

行,意是克服内外阻力,促进思

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情是伴

随知、行、意的内部体验对思想

品德的发展起强化和抑制作用。

②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

中,每个因素都可视学生的具体

情况和当时教育的要求成为教育

的起点,但其结果都应落在意志

行动上。

七、实例分析

提示:达尔文大器晚成的事例,

说明儿童时代智力表现迟钝的

人,只要在后天良好的环境和教

育条件下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

下,也是可以有成就的。先天的

遗传素质仅是给发展提供一种可

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

现实性。

山东新闻网曲阜讯,2009年6月

25日上午9时,曲阜市教师招考

在杏坛中学开考,根据参加本次

考试的网友回忆,现提供本次教

师招考部分题目。

一、选择题

1. 关于教育规律的定义

2. “教育既是成长,学会既是

社会”是那个教育家提出的?

3. 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4. “不能拔苗助长”违背了儿

童身心发展的_____原则?

5.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讲

究发展个性是个人本位论还是实

质教育?

6. 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7. 循序渐进原则的定义

8. 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9. 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

标志

10. 班主任工作基础

11. 可食的果实和不可食的果

实进行比较运用了什么教学方

法?

12. 学习策略中的圆认知策略

包括什么

13. 发散思维的特征

14. 品德的心理结构

15. 态度和品格形成的过程

16. 学生害怕社交是什么症状

17. 心理健康中依据得的资料

对行为进行评鉴已确定心理水平

的诊断叫做什么?

18. 课堂上人际关系融洽,双

方亲近,认知协调,行动一致,

叫做____人际关系?

19. 不能遵守儿童行为规范,

不能正常交往和学习的症状叫做

心理障碍

20. 义务教育的定义

二、填空题

1. 心理发展的定义

2. 信息存储的形式

3. 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

4. 阅读能力的增加对于写作

技能的提高叫做技能的____迁移

5. 看到主语句子,就认为主语

意思就是整句话的意思,叫做

____概括

6. 艾宾浩斯认为学习后隔多

久复习是最佳复习时间

7. 心智技能培养激发学生的

_____

8. 二十四节气歌用的是_____

记忆术

9. 问题解决的过程

10. 教师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

的影响

11. 《礼记》中的______说明

儒家学派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教育

思想

12.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3. ______决定教育的规模和

速度

14. ______是科学教育再生产

的途径

15.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6. 少年期的特征

17. 我国教育目的建立在

______学说上

18. 教师禁止体罚和_______

学生

19. 课程的定义

20. 班主任领导方式

三、简答题

1. 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2. 20世纪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包含哪些内容

4.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5. 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6. 教学的一般任务

四、论述题

1. 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

的意义

2. 怎样上好课?什么样的课

才是好课?

山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选择试题

及答案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

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迁移也

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

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

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

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

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D。

5.()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

的是()。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答案与解析:选D。影响学习迁

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

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

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

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

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

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

因此,答案为D。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

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答案与解析:选C。定势指既先

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

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

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

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

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

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因此,

答案为C。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

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C。陈述性知识

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

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

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

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

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

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

描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C。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

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

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B。根据新知识

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

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

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

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

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

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

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

又非总括关

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因此,答案

为B。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B。陈述性知识

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

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

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

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

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B。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

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

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与解析:选C。所谓模像直

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

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

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片、

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

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

像直观。因此,答案为C。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

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C。儿童在知道

“苹果”、“葡萄”和“香蕉”等

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

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

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

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

的意义的。因此,答案为C。

13.()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

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

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

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答案与解析:选A。组合律表明,

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

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

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

地感知。因此,答案为A。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

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

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

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

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

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

的心智技能。因此,答案为B。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

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答案与解析:选C。操作技能本

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

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

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

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

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

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

为C。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

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技能按

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

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

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

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

械来进行的。因此,答案为D。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

动是()。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答案与解析:选B。连续动作技

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考&试大

$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

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

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

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

因此,答案为B。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

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智力技能也

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

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

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因此,答案

为A。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答案与解析:选D。练习是学习

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

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

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

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因此,答案为D。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

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

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

的()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的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

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

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

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

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

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答案为A。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因此,答案为B。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因此,答案为B。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

答案与解析:选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答案为A。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

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

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

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

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

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

略。因此,答案为B。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

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

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

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组织策略是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

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

结构。&考&试大$在学完一篇逻

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

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

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

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因此,答

案为B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加涅B.布鲁纳

C.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

答案与解析:选B。认知策略这

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著名的

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

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著名

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

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

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因

此,答案为B。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

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2)

单项选择题

1.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

式和水平的个人特点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2.气质的特点决定于()。

A社会生活条件B人的活动目的

C.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

D.活动的内容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

特征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4.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

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A.才能B.一般能力

C.天才D.特殊能力

5.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正常的条件

下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且

表现出先后有序.不可逆向.不

可逾越的()。

A.连续性B.间断性

C.定向性D.顺序性

6.当某儿童看到一只小花猫而说

“这是一只猫”时,他所进行的

理解活动是()。

A.对语言的理解

B.对事物类属的理解

C.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D.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7.当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语

言来叙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时,

他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属于()。

A.字面的理解B.创造的理解

C.解释的理解D.批判的理解

8.某为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

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

的图示◣来说明,还用◤、◢、

◥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

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摸象直观

C.变式D.比较

9.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的

最可靠的标志是()。

A.概念属性的认识

B.概念例证的区分

C.概念分类根据的理解

D.概念的正确运用

10.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

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

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

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

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11.对于培养学生智力技能最具

有现实意义的途径是()。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

思维力等能力

C.结合教材知识教学训练学生掌

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D.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而不侧重思维的结果

12.关于智力发展基本过程,从

生物学的角度加以加以论述的是

()。

A.期腾伯格B.桑代克

C.维果茨基D.皮亚杰

13.皮亚杰认为,个体对环境的

适应方式是()。

A.刺激与反应B.同化与顺应

C.知识与智力D.尝试与顿悟

14.一般性解决问题阶段的第三

阶段是()。

A.提出假设B.分析问题

C.检验假设D.发现问题

15.元认知是思维的()系统。

A.动机B.联想

C.发生D.监控

16.经过动机斗争,道德的动机

战胜非,道德的动机这主要是()

的过程。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7.作为教育心理学一部分的体

育心理研究()。

A.体育运动中一切心理活动规律

B.体育过程中一切中学生与心理

品质的形成心理活动规律

C.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

规律

D.体育竞赛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18.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

A.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C.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D.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

体质

19.儿童的整体发育规律和行为

成熟的程序是()。

A.从认识能力逐步成熟开始的

B.从动作能力逐步成熟开始的

C.从一般能力逐步成熟开始的

D.从特殊能力逐步成熟开始的

20.人体美是()。

A.外在美B.内在美

C.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D.生理美

21.动机以直接.肤浅.不稳定

和尝试性为特征,是中小学学生

体育运动动机的()。

A.开始从事运动阶段

B.准备从事运动阶段

C.专项运动提高阶段

D.高度运动水平阶段

22.动作间的联系加强,多余动

作减少,有意识的视觉和动觉联

合控制动作,注意过度集中和情

绪紧张减弱,属于运动技能行成

中的()。

A.运动知识与肌肉动作初步结合

阶段

B.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C.运动技能形成阶段

D.运动技能熟练阶段

23.一个运动技术学习向另一个

运动技术学习迁移,是()。

A.两侧性运动迁移

B.左右性运动迁移

C.语言——运动迁移

D.运动——运动迁移

24.男女青少年除外表有差异之

外,体内()。

A.没有差异B.差异不大

C.有显著差异D.差异不显著

25.中学生体育活动动机的发展

趋势是()。

A.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发展

B.从间接动机向直接动机发展

C.直接动机随年级增高而发展

D.两种动机均随年级增高而发展

26.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A.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

B.具有深刻性但缺乏广泛性

C.既无广泛性又缺深刻性

D.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深刻性

27.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

的心理因素是()。

A.感知B.记忆

C.思维D.情感

28.在审美活动中,利用头脑中

的表象把艺术形象转化为直观性

的心理形象,主要依靠()。

A.感知力B.记忆力

C.想象力D.思考力

29.在审美教育中,对促进个体

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化具有突出意

义的是()。

A.美学知识B.操作技术

C.审美能力D.审美观念

30.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艺

术,它所凭借的.对人的心理发

展有重要作用的特殊的审美手段

是()。

A.色彩B.动作C声音D语言

31.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主要是一种()。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32.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33.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济”是()。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介

C.积极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34.“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

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35.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功能。

A.选择功能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D.陶冶功能36.金兹伯格认为从11岁到17岁是职业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将这一阶段称为()。

A.幻想阶段B.尝试阶段

C.现实阶段D.探索阶段37.从中学生的升学类型看,凡是独立性强、有目标、有追求、有献身精神的学生可称为()。A.志向型B.现实型

C.依附型D.随意型

38.何种程度的焦虑可以成为考试的内驱力()。

A.轻度B.适度

C.重度D.都不可能

39.汽车司机应当具有动作灵活敏捷、注意稳定并善于转移等特点,这说明职业对人的哪一种心理品质有一定要求()。

A.兴趣B.能力C性格D气质40.霍兰德的理论强调的是哪一种心理品质与职业选择之间的适应关系()。

A.职业兴趣B.个人能力

C.个性特点D.自我意识4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

42.下列各项属心理不健康表现的是()。

A.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

B.乐于和同学交往C.自尊自爱.奋发向上

D.心理治疗

43.着重从心理方面启发学生自

助,特别强调关系平等、来访自

愿、价值中立,这是()的特点。

A.家庭教育B.班主任工作

C.心理咨询D.心理治疗

44.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

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领导批评

C.家长意见D.社会舆论

45.“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

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

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良

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

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

教师的()。

A.教育B.教学才能

C.社会交往才能D.组织才能

46.教师威信的维持和发展主要

靠()。

A.自然威信B.教育机智

C.人格影响D.专业知识

47.在教师所处的众多关系中,

最普遍、直接、经常作用与个体

的,且易出现矛盾、引起冲突的

是()。

A.生产关系B.意识形态关系

C.物质利益关系D.人际关系

48.所谓客观测验,主要是指()。

A.出题客观B.回答内容客观

C.评分客观D.鉴别学生水平客

49.测验题目对所测属性的鉴别

能力是测验的()。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50.信度是指测验的()。

A.正确性B.可靠性

C.真实性D.适合性

参考答案:

51-55 BCBAD 56-60 BCCDC

61-65 CDBCD 66-70 CBDBC

71-75 ACDCA

76-80 DDCCD 81-85 ACCBD

86-90 BABDC 91-95 CDCAB

96-100 CDCDB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

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

多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

A.生理唤醒B.对事物的反映

C.态度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2.Y理论把人看作是()。

A.为钱而工作B.负责任的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D.有创造力的E.有协调性的

3.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

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

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

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这属于()。

A.注意的起伏现象

B.生物节律现象

C.机体“生物钟”的表现

D.日节律现象

E.知觉节律现象

4.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A.认知性操作B.操作复杂性

C.目标指向性D.问题空间性

E.操作系列性

5.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

下含义()。

A.成员间较多的情感联系

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C.成员间彼此喜欢

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

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6.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A.链状推导

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

D.左脑优势

E.言语操作性强

7.锥体细胞()。

A.能够反应颜色

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

C.不能分辨颜色

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8.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

容易形成()的人格特征。

A.消极

B.依赖

C.惟我独尊

D.懦弱

E.不诚实

9.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A.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B.认知功能

C.角色功能

D.目标功能

E.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10.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11.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

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

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12.人的表情可以分为()。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动作姿势

E.腺体变化

13.注意的特点主要有()。

A.指向性B.集中性

C.有意性D无意性E.稳定性

14.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

种?()

A.内容效度B.直接效度

C.构想效度D.间接效度

E.预测效度

1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

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B.知觉

C.注意D.思维E.意识

16.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A.新颖性B.离奇性

C.生动性D现实性E形象性

17.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

A.记忆力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

18.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

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9.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E.理解性

20.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

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

E.怎样骑车

21.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

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

几个方面()。

A.经验B.准备状态

C.认知D.性格E.环境

22.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23.皮肤觉通常包括()。

A.感觉B.触觉C.痛觉

D.温度觉E.痒觉

2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

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2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

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B.知觉C.注意

D.思维E.意识

参考答案:

1.ADE 2.BD 3.CD 4.ACE

5.ACD 6.BC 7.ADE 8.ABD

9.ABE 10.AD 11.ABCDE

12.ABC 13.AB 14.ACE 15.ABE

16.AE 17.ABC 18.ACD

19.ABCE 20.ABCD 21.ABCE

22.CDE 23.ABC 24.AB 25.AB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

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4)

多项选择题

1.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A.新颖性B.离奇性

C.生动性D现实性E形象性

2.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记忆力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

3.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

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

A成就B包容C.情感D.支配

E.生存

4.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

()

A.由上到下B.由内到外

C.由轻到重D.由脚到头

E.由简单到复杂

5.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

学习分为()。

2018年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题

2017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2. 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 “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3. 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 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 特点是() A. 连续性 B. 整体性 C. 不均衡性 D. 高速度 4. 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 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 转移法 B. 自我说服法 C. 反思法 D. 冷却法

5. 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 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 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 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普及性 B. 长期性 C. 终身性

D. 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信息加工 B. 人本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 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合作法 C. 实践法 通这种

D. 行动研究法 9.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 式是() A. 常规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民主管理 10.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生的学习方法 11. 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2017年河南濮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濮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2015年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 年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30,分数:30.00) 1.《礼记?学记》中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具有_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V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解析:“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体现了教育对国家政治的作用,说明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2.对“狼孩儿”进行的补救教育很难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V 解析: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狼孩儿” 的故事表明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影响发展的水平,甚至失去发展的可能。 3.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依据的是 A.社会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其他国家经验V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次,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再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 教育目的还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4.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V D.壬戌学制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 5.中国最早使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V C.毛泽东 D.黄炎培解析:杨贤江是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6.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该教育目的论为

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生学到的,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的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马斯洛此亨批判的是()。 A、内在学习 B、外在学习 C、认知学习 D、经验学习 【答案】B 【解析】对学生来说,外在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只是由外在影响加给学生的一些片段的习惯与行动而已。学生所学到的,顶多也不过像是在他口袋里装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故选B。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对教育对象具有()作用。 A、调节 B、教育 C、评价 D、引导 【答案】B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故选B。 3、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学习 B、交往 C、思考 D、实践 【答案】D

【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追求,这种师德修养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这样才能内化为自身人格品质的一部分,才能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精神力量和行为依据。故选D。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体现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故选B。 5、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因此,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故选A。 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一门科学。 A、自然规律 B、经济规律 C、教育规律 D、政教规律 【答案】C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故选C。 7、“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 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过程 B、经验获得 C、社会改造 D、预期的学习结果 【答案】D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师范生收集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采集者退散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7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连续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高速度 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 B.长期性 C.终身性 D.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合作法 C.实践法

D.行动研究法 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生的学习方法 1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 A.比较 B.抽象 C.概括 D.变式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教师招聘《通用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答案】C 2、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答案】C 3、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D 4、学前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孕育阶段是()。 A、十六世纪后 B、十五世纪前 C、十八世纪后期 D、二十世纪初期 【答案】B 5、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B 6、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答案】A 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C 8、幼儿教育启蒙性含义是()。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答案】A 9、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不包括()。 A、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幼儿心理出现异常情况的 B、故意不完成保育教育任务给保育教育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幼儿,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答案】A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 根 D. 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 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 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C ) 。 A.美德是否可教 B. 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 教育即生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 。 A.《雄辩术原理》 B. 《康德论教 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书院和社学并存 D. 官学与私学、

5.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 C ) 时期 A.奴隶社会 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要求工人的文化 程度越来越高,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提出了 “普及教育”的口号。 6.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D )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甲午 学制 D. 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我国近 代学制的情况: 1902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 年, 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7.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 了 ( B ) 的教育目的观。 A. 教育无目的论 论 D. 个人本位论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 要教化人民, 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 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 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 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 B ) 的特征进行。 A.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 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平衡性 9.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 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 教育应当建立 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 A ) 教育目的论。 A. 神学的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 B. 封建社 C. 资本主义社会 B. 社会本位 C. 科学本位论 B. 儿童身心发展的分 D.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教育综合考试试题及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1951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2017 年河南省长垣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誠“X”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 3. 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成绩。() 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常考) 5. 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人本位论。()()()() 6.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 教学中的引导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特征的教学方法。 8. 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 9. 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10. 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要比归因于努力产生的情绪体验更大。()() 11. 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12. 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 小明放学

后骑自行车闯红灯出了交通事故,责任方是学校。()1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灵活性。()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9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5. 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相对独立性 C. 继承性B.历史性 D. 永恒性 16.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提出的。 A. xx C. xx培林B. xx森 D. xx 17.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C. 布置作业B.上课 D. 课外辅导 18. 进入中学后,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怎么样等,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 .信任感 C. 主动感B.自我同一感 D. 勤奋感

北京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 单项选择题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 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单项选择题 A、25% B、50% C、75% D、100% 3:放映幻灯片时,如果要从第2张幻灯片跳到第5张,应使用()。单项选择题 A、自定义幻灯片放映 B、从当前幻灯片开始 C、自定义动画 D、隐藏幻灯片

4: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单项选择题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5: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道德品行 B、学习 C、身心健康 D、劳动 6:()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单项选择题 A、学习需要 B、学习准备 C、学习目标 D、学习期待

7: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派生类属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下位学习 8: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单项选择题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10: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教书育人。()判断题 对 错 11: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单项选择题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2: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13: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大全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六)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传统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 )。(濮阳清丰)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卢梭 2.“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教师必备的( )。(濮阳清丰) A.职业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人格素养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洛阳市直) A.有领导的认识 B.有差异的认识 C.有个性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4.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信阳) A.以人为本 B.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D.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信阳) A.榜样学习 B.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理论学习 6.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洛阳)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7.(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洛阳) A.拓展型课程 B.实践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8.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洛阳)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谈话法 D.书面材料分析法 9.“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信阳)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兴趣 10.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所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信阳)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信阳)

最新漯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漯河市教师入职招聘考试 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2016年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真题

2016年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20,分数:20.00) 1.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康德√ 解析: 康德是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在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确立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贝尔 解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 3.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赫尔巴特√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深刻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解析: 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解析: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解析: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7.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解析: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8.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解析: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比喻急于求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以“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解析: 五四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制度。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行的实验。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