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人体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09:00-脾经人体活动力提升,痛感最低。

10:00-精力充沛,记忆力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脾经走到心经。

11:00-经络走心经,心脏易工作,不易疲劳。

12:00-全身总动员的时候,此时不宜立即进食,可延后点,对酒精比较敏感,心经到小肠经。

13:00-经络走小肠经,所以午餐应吃的营养,肝脏休息。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人体经络走向

胆经—肝脏—肝经—肺经—大肠—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

用基因组技术研究经络

阴阳是基因组分析的主导,在脱氧核苷酸的运动联系中体现了阴阳。在有序的化学结构的阴阳属性qt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基因由阴阳属性和排列不同的脱氧核苷酸)J.ff构成,而调控和联系也是由阴阳属性不同的小分子所构成。总之,阴阳是用来解译基因组的基本手段。阴阳学说与DAN基因组中A、T、G、C密切相关,可是A、T、G、C并不代表阴阳。在整体作用下完成了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完成了基因组对信息的整体反应。DNA缠绕结构、构象变化、复制转录、结构组成以及复制元不体现了阴阳的作用。在基因的调控、转录、表

达研究中,启动子、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等等无不是阴阳的体现,无不是在阴阳的整体作用下进行的。

基因组微观经络出是在阴阳的作用形成的,在脱氧核苷酸的运动联系中形成的。脏腑基因组是构成相应脏腑的所有基因的总和,是结构性基因的功能综合。经络基因组学是在基因组微观经络系统的假说上提出的,它认为基因组整体是在微观经络系统的联系和作用下形成的,基因是基因组整体的联系外的腧穴,微观经络是基因组整体部功能活动的信息传递路线;人体整体是微观基因组整体的指导,而基因组整体是人体整体信息的集中表现,所以有理由认为宏观经络系统与微观经络系统是相应的。研究微观经络系统的基因构成与运行规律的科学就称之为经络基因组学。

经络基因组学研究的是基因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作用路线的科学,微观经络系统是基因组的气的运行、联系脏腑基因功能模块的通道,微观经络系统与脏腑基因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基因组整体,而经络基因组学与脏腑基因组学共同构成了基因组学。

经络为什么能治病

经络疗法对疾病十分有效。

这已经得到许多人一致的肯定。事实上,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不乏借针灸、指压等治好病,或使病情好转的例子。此外,因自己亲身体验它的效果,而热衷于经络疗法的人也不少。关于它的医疗方法,不在此多言。但可肯定的是,经络疗法绝不是骗术,而且很明显地,对于疾病可发挥莫大的助力。

那为何会这么有效呢?

这么一问,就是极力夸耀经络疗法效果的人,也会突然结巴起来。因为,虽然很多人知道非常有效,但并不清楚其真正原因。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经络疗法的效果。在《黄帝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经络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经络”,经络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经络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经络疗法的目的了。

但遗憾的是,无论听过多少这类的说明,身为现代人的我们,仍然无法总结出经络疗法为何有效。听到这些不明原由的气血等名词时,反而觉得十分不科学,甚至怀疑经络的疗效。这也许因为经络疗法是中国医学的神秘之一吧!

经络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这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了,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结论,简单地说,就是:经络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经络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上述的自律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某个脏一有异常,支配脏的血管便会紧,而其异常表现于皮肤表面上会有压痛(按压皮肤所感到的痛感)等反应,这称为“脏皮肤反射”。以医学的观点来看,会出现脏皮肤反射之处,则是经络。

人类的皮肤无法简单地通电,但交感神经的紧一增强,就容易通电。这种容易通电之处,被医师命名为“良导点”。而这种良导点和自古以来传统经络的位置完全一致。

那么,如果刺激这些经络,又会如何呢?经络一受刺激,呈紧状的交感神经会受抑制,可恢复自律神经的平衡,调整不正常的脏作用。所以,经络疗法非常有效。

什么是人体经络学

什么是人体经络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科学。古人对于人体经络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感性的认识和临床的的实践上,对于经络的本质并没有多少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现代医学的技术和试验方法也被引入到经络的研究中,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经络的存在,但是对于经络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对此穷究细考,提出不少见解。遗憾的是,他们大都囿于《经》的框框、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本世纪50年代伊始,经络传感现象的重新发现,激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此后不久,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震惊世界医坛。针灸疗法很快便风靡全球,经络研究空前活跃,新学说、新观点层出不穷。

日本学者大久保运斋最早提出经络活动是植物神经活动,尤其是交感神经活动的观点。他在一百多年前写的《针治新书》中指出,针术是通过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而起治病作用的。这个观点后来得到西方不少研究者的支持。但是,有人指出,大久保适斋在思辨基础上

提出的观点,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也有调查表明,针刺得气时,循经传感的行径与神经干走向不同,而基本上是沿古书记载的经络路线行走。1958年,日本的间中喜雄就说,植物神经受到刺激时是否按照经络传感路线传导,还要加以考虑。

1977年,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根据对青蜻的观察提出,经络是机体中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它既非神经、又非血管,而是与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以及一些感受器密切相关的“自身原位丛”。四年后,他还一步指出,“自身原位丛”是人体生物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迹。针刺原位丛,局部会产生啡素、血管活性物质等化学物质。他预言,人类有朝一日能够应用啡素抗体免疫荧光技术,直接看到人体经络。高等动物乃至人类是否存在“自身原位丛”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态学的证明。

我国学者孟昭威将经络传感速度与神经、分泌调节机体的反应速度比较分析,提出第三平衡学说。他认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约每秒1至100米,调节机体快速平衡和脏活动的平衡;分泌的调节速度以分计算,担负全身慢平衡;而经络的传感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是协调体表与脏之间的未知系统,它与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协作,共同完成全身平衡调节的功能。孟氏第三平衡说从新的角度探索经络本质,它虽然有一定的生理根据,但与托马斯特殊结构论一样,缺乏形态的研究基础,至今未得到公认。

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系统并不是人体的特殊结构或系统,只不过是大脑皮层中的循行性立体反射系统而已。临床试验发现,在先天缺肢患者身上用针刺激发传感,均能引出幻肢的幻经络,即患者会感到早已不存在的肢体上有线状传导扩延的幻觉。这些幻觉径路与古代经络图的线路大致相同。显然,只有通过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反射,针刺患者健侧的感传才会形成大脑中的幻经络。我国学者薛崇成和美国学者宗宁也都持经络在脑的观点,认为体没有经络实体,经络效应是在脑形成的。

现代科学技术在经络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生物学在阐述来自外周结构的传入信息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人认为目前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只有10%,甚至更少。有鉴于以上各种情况,在“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样完整的思路指引下。坚持功能与结构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一方面从细胞分子水平,乃至更深的层次弄清经络的物质基础,阐明循经感传的机理,阐明经脉--脏相关的机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临床和人体上的研究以求疗效,利于针灸的传播和提高。还应该在研究中创造更新的方法,测试和治疗仪器。虽然经络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距完全阐明其本质还任重道远,相信中外研究者的努力必将解决这一重大生命课题。

国外学者有关经络实质的种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反映经络实质某一侧面。多种学说的共存,把经络研究推向更高层次。可以期望,不久将来,经络之谜定能揭开。

人体经络示意图

人体经络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神秘而又高深莫测,因此学习和运用都有困难,在此用通俗的比喻显示人体经络示意图,以期便于理解人体经络。

无源之水是不可能长久的,河水之所以能够千年万年川流不息,就是因为有源头,而人体经络的源头就是存在于人体肾脏的先天元气。它保护人体不受病邪侵害,温煦人体脏腑,肢节,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没有了元气,那么人体的气血就会停止活动,生命就因此而终结。

河流上的大水库——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大型的水库在河流上的租用举足轻重,他能调节水流的流量,为干枯的河道提供充足的水源。人体的脾胃通过对食物的运化,为经络这条“大河道”提供营养人体的气血。因此气血是否充足,是由脾胃的功能所决定。

河道——经络

河道就是河水的通路,人体的经络正式运行气血至脏腑、肢节的主要通道。

河水——气血

河水在流经的地域滋润万物,养护生命。而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同样会滋养所流经的人体肢节与脏腑。

河流上的小水库——人体经络上的穴位

河流上的小水库可以调控河流中的水量,在干旱枯水的时节,可以补充河道中的流水。人体经络上的穴位也同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人体经络中的气血衰微时,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百病丛生。此时如果增补元气,加强脾胃功能,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费时较长,不能解决眼前救急的问题,启动经络上的穴位,补充并推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河流周围环境——五脏六腑、四肢

河流周围的生态环境要维持正常与平衡,那么河流的运行必须是正常的,河流中的河水必须是充足的,河道必须是畅通的,如果生态环境出了问题,那么河流的运行就出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全面治理整条河流。人体的元气充沛,气血充足,经络畅通,那么人体脏腑四肢就会非常健康。如果脏腑、肢体出了问题,就说明人体经络这条大河出现了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对经络进行全面治理,补充元气,充盈气血,打通经络。

综上,经络是一个通道结构,它运行气血,使人体营养、调控、修复脏腑与肢节的唯一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