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心得体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心得体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心得体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心得体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X省社科规划项目《X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战略重点研究》项目调研组在我省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X、X和X展开了为期5天的调研。近期,项目组又赴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及省外事办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通过此次调研,使我们对X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基本情况

1.政策环境正在完善

今年2月,我省印发实施《X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明确了我省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并细化了责任分工。到目前为止,初步建成我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项目25个,总投资9912亿元。

2.交通设施正在改进

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重点推动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西延至德国汉堡,并列入国家“中欧班列”规划。截止去年底,合福、宁安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商合杭、合安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阜、安九铁路、合安高速公路改扩建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已开通了港澳台、新加坡、泰国、德国等13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3.经贸水平有所提升

X年我省对“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进出口110.6亿美元,占同期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8.9%。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进一步加强。今年1-6月份,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2946万美元,1-8月,对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74亿美元。

4.人文交往成效显著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合作交流。X 年广泛接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和文

化交流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经贸、文化、教育等合作项目30余项。加强友好省州合作,X年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协议7个。

5.重点国别合作深化

目前我省主要和俄罗斯、德国等重点国别合作。借助“两江地区”合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我省已与伏尔加河沿岸12个联邦主体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与下诺夫哥罗德州结为友好省州。在中德两国总理来皖期间,达成8项重要合作成果,并制定出台了《X省推进与德国交流合作工作方案》,重点开展经贸、金融、科教、城镇化、农业、旅游、人文等领域合作。

二、存在问题与思考

1.地方企业“走出去”缺乏国家和省里支持

我省企业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沿线国家大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很难有大项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尚未有明确的专项资金支持,虽然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举措,但这些合作基金主要服务央企走出去,地方企业要获得支持相对比较困难。省里方面也没有明显的政策支持。

2.优势产能“走出去”“引进来”存在瓶颈制约

我省优势产能皖江集中在汽车、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皖南集中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存在瓶颈制约。一是投资信息获取困难。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和省外事办都无专门业务部门收集海外产能合作信息,无法做到知己知彼,相应地也就无法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及时的信息。二是企业语言、法律人才缺失。有企业表示由于语言问题丧失了发展机会。三是融资渠道不畅。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服务需求;中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倾向有国家信用担保的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对于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大;部分企业缺乏融资理念,对融资政策了解不足,加之海外融资渠道匮乏、跨境抵押难等因素,难以获得“走出去”资金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限。

3.合作机制不健全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单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构想,虽然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但需要各国的参与和合作才能真正落实。到目前为止,这一构想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合作机制,特别是省级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规范,国家层面也没有统一规则和合作模式,容易引起同质竞争。从我省沿江口岸调研情况来看,口岸数量不少,但存在发展滞后、开放程度低、监管信息不畅、发展同质化等突出问题,服务水平不高,行政区域间竞争无序,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4.合作区域和和形式单一

就整个X省来讲,除合肥外,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和企业参与度较小,没有充分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上来。X市仅有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俄资家纺企业,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X市和俄方既无“走出去”项目,亦无“引进来”项目。X与俄罗斯贸易总体规模不大,发生贸易的金额波动较大。X虽完成外经营业额2.47亿美元,但郑蒲港优势未充分发挥,物流竞争优势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上看,我省的“走出去”“引进来”项目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机会不多。

5.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地环境不佳

我省境外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越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区,各种宗教冲突依然存在,不同民族种族冲突问题层出不穷。大多国家处于政治转制、经济转轨、政局动荡、汇率不稳、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时期,宏观政策环境变化莫测,经济政策的持续性难以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极其不稳定。这些因素致使项目推进困难重重,企业积极性受挫。俄罗斯等国家对外国投资者限制多,门槛高。近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援蒙古水电站项目被俄罗斯叫停、中国企业投资美国高铁项目受挫等,都使企业对“走出去”市场更加谨慎。

三、几点建议

1.国家和省里应加大支持

从统筹协调层面,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我省实施方案要求,建议我省尽快成立“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部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协调我省“一带一路”工作;从政府层面,帮助地方政府加强与沿线国

家政府间合作。我国对外合作的实践说明,一些大项目的签订和实施,需要从政府层面加以推进。建议我驻外经商参处帮助地方政府与沿线国家政府及部门间加强合作,建立“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联动机制,通过政府间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创造参与建设的机会。从民间层面,鼓励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及优势产业企业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的研究,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对企业走出去制定“走出去”合作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补贴资金。

2.尽量减少或消除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制约

建议在高校等机构设置专门部门收集海外产能合作信息,让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做好准备,在了解海外信息基础上进行战略布局,依托产业链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走出去”产业联盟,鼓励企业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抱团发展,带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挥我省海外华侨华人侨商组织、我省驻外贸促机构和商(协)会等作用,为我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提供信息服务和法律保障,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风险,依法维护我省企业在外投资的合法权益。建议我省高校、行业协会、商会与国际投资促进机构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法律、市场、劳工等专题研究,为“走出去”

企业提供法律、会计、税务、投资、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服务。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国际平台培养人才。

3.健全合作机制

国家层面要加强领导和统筹,制定“一带一路”建设产业布局规划和“一带一路”国别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有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避免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搭建国家、省级合作平台,建议将地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遇到的重大问题纳入多双边合作机制中统筹考虑,支持地方企业更多参与多双边合作机制。定期或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关于境外承包工程所涉及的各专业培训、讲座等交流活动,这样才能知己知彼,避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布局上产生重复。

4.充分利用各地市资源,开展多领域合作

利用X市的保税物流中心,规划俄罗斯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能源、木材、纺织服装和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开展合作;利用天柱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借助天柱山国际武术交流大会的契机,打造俄罗斯风情小镇,引进酒店俄式餐饮

服务、风情表演及俄语培训企业等。X市可在有色、化工、电子、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加强交流,特别是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上,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求“高档次、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合作。建议X有色到俄罗斯开展矿产资源和冶炼企业兼并重组,建立稳定的全球铜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利用X郑蒲港的物流竞争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5.建立健全企业“走出去”风险防控机制

对外投资企业对投资经营项目可能面临的经济技术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等进行客观深入的评估,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构建“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利益保护体系,综合运用外交、法律等手段,为我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投资经营提供保障。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警示和通报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风险,提出应对预案和防范措施,妥善应对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