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社会学视野看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

从社会学视野看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

从社会学视野看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
从社会学视野看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

从社会学视野看学前儿童教育中的责任侵犯

■内蒙古民族大学郭猛

【摘要】【摘要】责任侵犯是指原本由儿童有兴趣或有能力承担的社会责任,却由成人出于某种顾虑而代替儿童承担的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中,这种责任侵犯现象屡见不鲜。在社会学的关注“关系”和“转向背后”的研究视野中,儿童的责任侵犯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将责任心还给儿童?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

【期刊名称】当代学前教育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责任侵犯可塑性过度保护完美主义期待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将“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确定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1989 年该组织将“学会关心”确定为“面向21 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呼吁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可以说,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然而在当下的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中,谈及有关儿童的责任,大多只会追究侵犯儿童者的责任,鲜有人将儿童作为独立的责任主体,重视儿童本该履行的责任。

一、何谓儿童责任侵犯

在心理学中,责任心被界定为能够自觉地把分内应该完成的各项事务要做到更好的心理状况,用以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等方面的人格维度。社会心理学对责任扩散现象给予了恰当解释:责任扩散是指个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