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word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word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word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word版

期末复习题

考试题型说明:

单选15道15分,多选10道20分,判断10道10分,计算6道55分,考试知识点涵盖大纲要求的每一章节。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

2.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学派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及表现

C.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规律

D.社会经济调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

4.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 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

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 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

5.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为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居民,这个方法在统计上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7.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8.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9.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的所有企业

C.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10.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11.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 C.变异度D.变量

1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

A.数量标志

B.质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数量指标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产值

B.职工人数

C. 电视机台数

D.设备数量

14. 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15. 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6. 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7.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

18. 某学生统计学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A.某学生 B.统计学成绩 C.75分 D.某学生的成绩

19、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

20、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二、多选题

1. “统计”一词的含义有()

A.统计活动

B.统计资料

C.统计机构

D.统计学

E.统计软件

2.收集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关数据常用的方法有()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通讯法 E.实验设计调查法

3.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指标法 C.统计推断法

D.统计比较法 E.统计应用法

4.统计研究包括的基本过程有:()

A.抽样调查

B.收集数据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E.编制统计表

5.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

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

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E.不同研究目的下,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机床数量

B.学生人数

C.耕地面积

D.粮食产量

E.汽车产量

8.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所有制 B.生产能力 C.职工人数 D.增加值 E.企业名称

9. 考察全国的国有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E.年产值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11.要研究某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与福利情况,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数据有()

A.老王年工资收入3万元

B.某市国有企业人均年工资2.5万元

C.李大妈年工资收入1万元

D.某市国有企业职工人数140万人

E.某市国有企业职工年工资总额350亿元

12. 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B.全市工业产值1. 2亿元

C.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

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

13. 以下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钢材年产量

C.生产能力利用率 D.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

E.资产收益率

14.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均产值 B.平均工资 C.工资总额

D.社会总产值 E.产品合格率

15、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选题

1.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A.资料是否齐全

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

2.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A.报告法

B.直接观察法

C.采访法

D.实验法

3. 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为主体的。

A.周期性的普查

B.专门的典型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

D.经常性的抽样调查

4. 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

A.周期性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5.对某品牌电视机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6.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各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7.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

种调查方法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9.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 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1.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12. 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13. 为了对公路上途经的车流量进行调查,应采用()

A.直接观察法

B.口头询问法

C.开调查会

D.通信法

14.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5.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16.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

A.调查的范围不同

B.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组织方式不同

D.作用不同

17.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项目

18.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各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9.统计调查对象是()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

C.现象总体

D.统计指标

20.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

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

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

C.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

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21.调查时间是()

A.调查工作的期限

B.标准时间

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D.调查登记的时间

二、多选题

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2. 非全面调查包括()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E.统计年报

3.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连续性调查

C.不连续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点,以下应计算在人口总数内的有()

A.2010年11月1日12 点出生的婴儿 B. 2010年10月31日8 点出生的婴儿C.2000年10月31日22 点死亡的人 D.2010年11月1日2 点死亡的人

E.2010年10月31日23 点出生,24小时后死亡的婴儿

5.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A. 全面调查

B. 不定期调查

C. 定期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一次性调查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指()

A.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的单位

B.是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单位

C.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

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

E.其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单位

7.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E. 典型调查

8.下列应该采用经常性调查的有()

A.年末人口数

B.人口死亡数

C.人口增长数

D.人口出生数

E.人口迁移数

9. 抽样调查( )。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

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

10.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1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人口按年龄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12.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B.零售商店调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企业普查

E.某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13.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

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

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5.统计调查表的表式一般有()

A.一览表

B.单一表

C.综合表

D.明细表

E.汇总表

三、分析题

1.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

a. 企业产品的知名度;

b.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c. 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

要求:(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选题

1. 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统计分组和()

A.数据审核

B.统计指标

C.数据整理

D.编制统计表

2.统计分组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3.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 D.另立一组

4.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品质分组

5.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次数的多少

B.变量的多少

C.组数的多少

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

6.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对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A.品质分组

B.复合分组

C.混合分组

D.变量分组

7.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8.对离散型变量()

A.只能标志分组数列

B.只能编制单项数列

C.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D.根据变量值个数和变动范围大小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

9.

10.

A.性别

B.男.女

C.文化程度

D.性别和文化程度

11.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等距数列中的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为:()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

12.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各组变量必须相等

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均匀分布

D.各组必须是闭口组

13.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

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4.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5.某企业对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正确的分组()

A.80%—89%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 80.1%—90% 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 110%以上 105%—115%

16.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

A.1500元

B.1600元

C.1750元

D.2000元

17.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57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690

B.610

C.620

D.630

1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最末组组中值为()

A.185

B.215

C.230

D.2605

19.某地区职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8600元,最低为3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800 B.700 C.5600 D.500

20.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

A.正态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统计分布

21. 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22.分布数列反映()

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

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

23.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不包括有()

A.钟型分布

B.S型分布

C.U型分布

D.J型分布

24.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A.钟型分布

B.正J型分布

C.U型分布

D.S型分布

25.在次数分布数列中,频率是指()

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各组次数相互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26.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

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

二、多选题

1.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是()

A.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

B.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C.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择

D.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

E.要根据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的不同来选择

2.下列分组中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年龄分组

3.下列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5.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变量值的大小

B.变量性质的不同

C.选择的分组标志

D.组距和组数

E.组限和组中值

6.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的频率大于0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7.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最常用的形式,从构成形式上看,它一般包括:()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计量单位

E.指标数值

三、计算题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车间人工生产情况。

2. 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

(2)绘制直方图,并分析本班学生的考试情况。

3.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67 90 66 80 67 65 74 70 87

85 83 75 58 67 54 65 79 86

89 95 78 97 76 78 82 94 56

60 93 88 76 84 79 76 77 76

要求:(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成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

3、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名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要求:(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

(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

一、单选题

1.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实物量指标

D.相对指标

4. 为了反映全国农产品总量,应该采用()。

A.实物计量单位

B.标准实物计量单位

C.货币计量单位

D.劳动计量单位

5.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产值资金占用率 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

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7.以下相对数中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

A.劳动生产率

B.人均消费水平

C.人均耕地面积

D.婴儿性别比

8.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9.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性别比为 1.063:1,这个数是()

A.比较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