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

2011“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2、日本占据台湾以前,台湾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对象是福建,台湾素有“福建谷仓”之称。

3、福建、台湾的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种丰富;二是务求新鲜;三是不生食蔬菜;四是调料独特。

4、泉州孔子庙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5、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特别在闽

台道教主要教派,更是关系密切。

6、妈祖信仰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和佛教特点与色彩。

7、王审知治闽期间,开通甘棠港,对闽台经济交往起到促进作用。

9、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10、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

11、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台办(简称“两部一办”)又将其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2、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蛇崇拜;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树木崇拜。

13、早在1971年,惠安崇武港接待了前来祖国大陆停靠的第一艘台轮后,即成为大陆第一

个开放的台轮停靠点。

14、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

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闽台航路表。

15、台湾与福建距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左右,

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这边的高山上,就可以隐约望见台湾岛上那高耸挺拔的山峰。

16、198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东澳港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立平潭县

台湾渔民接待站。

17、厦门成为大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18、南宋年间(1165—1173年),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

19、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台湾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

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20、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有福州与台湾、厦门与台湾两条航线。

21、台湾民歌主要有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两种支脉,这两种支脉与福建关系最为密切。

22、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了台湾,直到1945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23、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

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24、1989年以来,中央先后批准福建成立了马尾、海沧、杏林、集美 4个台商投资区,这是祖国大陆惟有的4个台商投资区。

25、闽台两地寺与寺之间关系密切。台湾不少寺院,除了在寺院名称、建筑布局、寺院制度等方面与福建寺院相近外,其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许多寺院是福建寺院的分支,有香火联系。

26、春节是闽台人们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保留的古代遗风也最浓郁。

27、祭灶,即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其习俗主要是拂尘、送灶。

28、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即讲究食补。

30、对郑成功的礼敬,表现了闽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福建有不少纪念郑成功的庙堂,其中以南安石井的郑成功纪念馆规模最大。

31、台湾文学大约在19世纪中叶开始,兴起创作,它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

32、隋朝时,台湾被称为“瀛州”,《隋书》出现我国历史上对台湾位置的第一次明确记述。

33、商周时期闽台原始住民已经生息繁衍出一支大的族群,即闽族或“七闽”。

34、王审知在位期间,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号称“闽王”。

二、选择题

1、台湾汉族民间音乐与福建音乐有不同程度关系的有( D )

A、民歌

B、南管系音乐

C、北管系音

D、杂乐

2、秦汉之际百余年间,对闽台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障碍的政策是(B)

A、尽去繁苛,招徕蛮夷商贾,纵其交易

B、“虚地迁民”

C、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D、大面积垦殖

3、闽台贸易的主要特点( A )

A、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B、贸易结构日益多元化

C、贸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D、贸易量非常大

4、( A )现已成为台湾南部佛教中心,为台湾最大的佛寺。

A、大仙寺

B、开元寺

C、竹溪寺

D、法华寺

6、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征表现为(ABC)

A、间接贸易迅速发展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B、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是闽台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C、经济互补性是闽台经贸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

D、台商大规模投资福建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7、三明市发展对台经贸关系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通过以下方面可以体现(ABCD)

A、投资环境得到较大的改观。

B、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C、工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D、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

8、(C)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佛寺、道观遍布大街小巷、山野村头,举凡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过去的栖息地,其中大多至今香烟氤氲,信徒甚众。

A、厦门

B、福州

C、泉州

D、漳州

9、我省最早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在(AB)

A、福州

B、漳州

C、厦门

D、泉州

10、旅游业是闽北的战略产业,也是闽北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在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的名牌效应,打好“武夷”牌,突出(ABD)特色。A、绿 B、旅 C、大 D、新

11、能够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闽台两地关系的是(A )

A、“左镇人”与“北京人”有近亲关系

B、福建昙石山文化和台湾凤鼻头文化

C、福建的壳丘头文化和台湾的大岔坑文化

D、福建“清流人”、“东山人” 与台湾长滨文化主人

12、闽台之间人口第一次交流发生在( A )时期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朝

D、明朝

13、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 C )

A、发展农业

B、发展工业

C、发展海上贸易交通

D、兴修水利

14、清代,“台运”可分( BD )

A、租谷内运

B、官运

C、商船贩运

D、民运

15、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福州设立( B )面积1.8平方公里。

A、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B、福州台商投资区

C、福州保税区

D、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6、“九·八”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年在福建省(D )举行。

A、福州

B、泉州

C、漳州

D、厦门

17、福建商人特点主要有(ABCD)

A、从商历史悠久,人数众多

B、以血缘为核心,以家族为凝聚力,家庭经营较为普遍

C、不同区域商人特点不同

D、商人有着独特的地位

18、龙岩市台资企业的主体和龙头是( C )

A、以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心的企业

B、资源开发型企业

C、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D、石化企业

19、( ABCD )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

A、道教

B、佛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

20、距今约300万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有一条(A )

A、东山陆桥

B、大陆架

C、界缘山脉

D、海峡

21、在榕的台资企业包括( AC )

A、冠捷电子

B、华阳电厂

C、中华映管

D、灿坤电器

22、龙岩市台资企业的主体和龙头是( B )

A、以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心的企业

B、资源开发型企业

C、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D、石化企业

23、台湾建省时,闽台两省沿海几乎所有的进出口大宗贸易都为外国资本主义所垄断。但是除了官办的招商局轮船往来于台湾基隆、淡水到厦门运送米、盐、茶、煤等货物外,民船贸易仍十分活跃。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ABC )

A、民船机动灵活

B、木船开销小运费低

C、民船有到大陆航程短的优势

D、台湾设常关

24、闽南人和台湾同胞都很讲究礼尚往来,但赠物有几样东西送不得,包括(ABCD )

A、手巾

B、扇

C、剪

D、伞

25、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 ABD )的对策。

A、“海禁”

B、坚辟清野

C、开海

D、“迁界”

26、“九·八”贸洽会至2003年底为止举行了( D )届。

A、16

B、6

C、5

D、7

27、( D )是众多木构寺庙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其特点是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大胆突破创新,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A、台北龙山寺

B、泉州孔子庙

C、台北保安宫

D、泉州开元寺

28、闽台婚嫁风俗一般要经过的程序有( ABCD )

A、提亲、合婚

B、相亲、定亲

C、送聘、送日子

D、送嫁、迎亲、婚礼

29、关于闽台民间神祗描述正确的有( AC )

A、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B、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

C、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D、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上帝、开漳圣王等。

30、集市贸易与城市贸易互补互促,推动了福建经济贸易的发展,福建集市贸易的形式多样,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可以分为(ABCD )

A、墟市

B、店肆

C、山市

D、草市、庙市

31、在荷据38年间,(A)势力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A

A、殖民主义

B、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

D、资本主义

32、为了有效吸引台商,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B )。

A、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B、福州台商投资区

C、福州保税区

D、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33、在厦的台资企业包括( ABC )

A、东龙陶瓷

B、三德兴工业

C、正新橡胶

D、冠捷电子

34、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的地方是(A )

A、厦门

B、福州

C、泉州

D、漳州

35、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ABCD )

A、区位优势

B、港口优势

C、亲缘同胞优势

D、信众优势

36、南平市在发展对台农业合作时应突出两个方面(BD )

A、资源开发型产业

B、绿色食品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生态旅游农业

37、闽台贸易的主要特点( ABC )

A、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B、贸易结构日益多元化。

C、贸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D、

贸易量非常大

38、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C )

A、闽台两地道教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

B、闽地道士入台定居弘法。

C、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

D、台湾区域性的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大陆(特别福建)传去。

39、王审知治闽期间,采取以下措施发展福建海外贸易(ABCD)。

A、减税

B、命众人开凿黄崎镇海口甘棠港(就是今天的福安黄崎甘棠),使之成为福建良港。

C、加强对外贸易事务的管理。

D、鼓励海外贸易。

40、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A)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A、新石器

B、旧石器

C、商周

D、战国

41、闽台经贸合作有何发展趋势?(ABD)

A、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

B、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资。

C、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五角模式”。

D、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42、闽台岁时佳节的意义有(ABCD)

A、这些岁时佳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生产相关,其节庆活动表现了闽台人民勤劳勇敢、奋发进取的精神及渴望征服自然、期盼丰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节庆祭祀活动,虽各有侧重,但都不外乎保平安、求健康的主题,表现了闽台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

C、祭祖和会飨是所有传统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了闽台人民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崇德报功,尊老爱幼;亲近邻里,团结族人;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等种种美德。

D、所有节庆活动都是集体的娱乐活动,具有劳逸结合,苦中作乐;促进团结,加深友谊;惩戒邪恶,鼓励向善;传播知识,展示文化等多种功能。

43、厦门市对台经贸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有(ABCD)

A、经济“外引内联”活跃,对台口岸地位日呈突出,成为引进台资的“窗口”。

B、台商投资区发展前景良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投资布局将从厦门岛内向岛外和闽南三角地区辐射。

C、台商在厦投资逐年增长,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注重法制建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44、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有(ABCD)

A、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增强台胞同根意识。

B、优化投资环境,为现有台资企业服务,实现以台引台。

C、积极发展对台出口贸易,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D、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弘扬妈祖文化,争取实现湄台直航。

45、继续加强漳台农业合作,加快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的对策有(ABCD)

A、加大以农业科技园和市场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更加良好的农业合作环境,提高自身发展后劲。

B、积极探索农业合作新形式,使合作形式多样化,要积极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入漳台农业合作领域,同时还要吸引更多的台商,外商参与实验区建设,广辟招商渠道。

C、加快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重点放在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及茶叶等六大类18个品种上,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D、扩大以鲜活产品为主的对台贸易,稳步抢占台湾农副产品市场。

46、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ABD)的对策。A、“海禁”B、坚辟清野C、开海D、“迁界”

60、闽台金融合作中福建应采取的策略有(ABCD) A、利用加入WTO的机遇,扩大闽台两地金融合作的规模。B、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C、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D、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1、两岸三通指的是两岸(BCD) A、通电B、通航C、通商D、通邮

62、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的密切关系的有(ABCD)A、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B、台湾佛教的派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C、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D、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68、(D)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A、春节B、中秋C、

端午D、中元

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闽文化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 答:闽文化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极为密切的关系: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遗风;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 答:有:①多广性(也称碎状性)闽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②难融性,闽地民俗各异;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 答:闽学特点有:包容性,注重节义,勤政爱民,勤于著述并轻训重义理,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深远的影响。而从地域上看闽学的产生属于闽地,其核心是物须皆为闽人。从时间上看,闽学萌芽产生于北宋,从哲学上看,闽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在封建理论思潮的主要代表。从影响上看闽学内地域上升到全国性并为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 答:北宋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北宋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南宋绿绍兴至康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时代由于统治者提倡朱熹传说,在全国普及盛行,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 答: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 答: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这就是史学兴盛的原因。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答: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其它区域文化研究相比,闽文化研究显然还较为沉寂,还不是那么热火,也没有形成某种阵势,但九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闽文化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闽文化遗产,抢救一些濒濒失传的文化现象,由此推进学术研究,丰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 2、试述为什么在学《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答:学习这门课,能对《闽文化概论》有个别深刻的理解,能对早在福建开发时期,对问南始为主的中原人亡现状在批分期进入闽地,对福建的发展有了一些肤浅的限解。学了这门课后,对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探讨,它有美闽文化特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我想,闽文化与其它区域文化有不同之处,是它的影响已仅仅在福建,在国内而是步出国门,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增进福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友谊,使华侨人能千方百计返回故里,从而研究闽文化。 《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 1、简述福建文学的特点? 答:特点如下:长于文化,是福建文学第一特点,擅长写山水诗,是福建文学的第二个特点。 2、简述福建历代作家创作情况? 答: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魏庆文的《诗人珏屑》是研究宋代诗论不可少的诗话集。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与陶孙的《陶器文诗话》元代的扬载的《诗法家教》《诗学正源》等。 3、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答:①产生于本地的劳动生活中;②外地传入;③脱胎于戏曲;④宗教的影响;⑤多方面的影响。 4、简述福建五大地方戏剧种名和所在区域? 答:福建最主要的五大剧种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①闽剧俗称福州戏,流生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②莆仙戏主要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及邻县的兴化方言区;③梨园戏流行于泉州等闽南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社会公共权力 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C)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凯恩斯 B科斯 C亚当•斯密 D穆勒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二、判断题 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A) A正确B错误 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广义的政府。(B) A正确B错误 3、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B)A正确B错误 4、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先于国家产生的。(B)

A正确B错误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指市场处在(C)的状态下。 A不完全竞争 B竞争失灵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B)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A不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B)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A信息的不对称性 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C市场的完整性 D收入公平分配 4、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C)的政府经济决策。 A更注重经济公平 B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并举 C更注重社会公平 D盲目的

5、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D) A供电、水、电 B邮政通信 C移动通信 D微软的office系统 6、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政府干预,比较典型的市场有资本市场和(A) A保险市场 B钢材市场 C电信市场 D木材市场 7、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C)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8、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 A国家公共安全 B公共医疗卫生 C法律与道德秩序 D个人生活用品 二、判断题 1、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 A正确B错误 2、市场机制本身可以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所以政府最好不要干预。(B)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电大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排序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A 按照预算作用的时间,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B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基层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的基础。(√) C 偿债率是从还债的角度考察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还本付息能力,主要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检验。(√) 从价计征税收的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数量等。(×)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课征的税种。(×)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从各国政策实践来看,征收环境保护类税收是矫正负外部效,应常用的手段.(√ )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国家往往采取公共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策略√ D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降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对部分公共物品合理定价,进行收费,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12年电大 闽台论述题答案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三、问答题 1、2008.12.25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终于实现了。请联系2009年以来两岸三通的实际进展,谈一谈三通的意义。 两岸基本“三通”最直接的实质意义是船舶、飞机等航行器,不必在人为限制下停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时间;依据国民党智库内部的换算,台湾民众一年将可因此节省新台币310 亿元的支出,转换用于实体经济,至少可贡献经济成长率0.01个百分点。 今天启动的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而言,实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它代表了不再凡事负面思考的直观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逻辑,选择于己有利的对策与作为,让长期受制于两岸枷锁而畸形发展的台湾经济,终得以正常伸展,探触各种可能。 在实体经济层面,两岸直航不只是让两岸间的往来截弯取直,更是打通了台湾经济的血路;因为经济快速全球化、也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让两岸航路限制所制约的,不只是两岸间的客货往来,也一起限制了台湾与世界经济舞台的链接,结果是台湾既未完全搭上大陆经济快速起飞的顺风车,更深陷经济边缘化危机。因此,今天打开了两岸通道,形同一并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关卡;一如众多外商所言,两岸关系不仅不再是台湾经济的减分,还将是产出红利的加分。 但是,两岸渠道虽通,水到亦可预期,却非绝对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现,关键将在于齐心经营。一如前述,两岸“三通”可以省下很多工本,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当前既有的人货往返需求,“三通”的效益也就不过尔尔;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及台当局能在政策思维松绑及既有的产业优势下,运用刚刚打开的两岸通路,创造出更多样、更巨大的市场。 上海台北间的空运直航,最快只要82分钟,比坐高铁往返台北、高雄还短,这个时间就创造了空间,对两地间的人员往返、家庭形态、生活环境、人才训用带来巨大改变,而非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湾而已;又如两岸邮政网络的结合,将提供邮购、网购的发展空间;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湾科技产业,除了强化既有的全球运筹角色,面对彼岸竖排分工上行的压力,如何借用两岸直航掌握优势,可能是更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还可考虑通过快速设置营运特区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业进驻而扩大。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过程,直航只是台湾发展这条新经济之路的开端。 2、请谈谈闽台文化交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 答: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闽台文化同

闽文化概论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A. 宗教 B. 手持藤牌 C. 甩彩球 D. 头戴面具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剪纸在()被称为铰花,它以鸳鸯、龙凤、牡丹、鱼草、蝙蝠、鹿等组成鞋花、肚围花、猪头花,表示吉祥如意。 A. 泉州 B.

漳浦 C. 柘荣 D. 浦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宋代一首诗描写当时()佛教兴盛时称:潮田种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A. 福州 B. 泉州 C. 南平 D. 三明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A. 晋江 B. 龙海 C. 厦门 D. 东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

B. 真德秀 C. 朱熹 D. 黄道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临汀志》为赵与沐于开庆元年(1259年)编撰,共15卷,是一部研究宋以前()社会的珍贵史料。 A. 闽西 B. 闽南 C. 闽北 D. 闽东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7题(已答). (),字意洞,闽县人,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长于著述,通外文,写有小说、散文等,其参加起义前夕写给爱妻的《绝笔书》最为后人所推崇。 A. 林觉民 B. 郭柏苍 C. 刘存仁 D. 林文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8题(已答). 同安一带盛行在迎神赛会上进行套宋江游艺。套是模仿、表演的意思,这是一种()的表演。 A.

中央电大《政府经济学》历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自然垄断 2.行政规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10分)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6.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8.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10.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地域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地域文化1总共28题, 第1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 发生在()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B. 大陆人民 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参考答案】D 第2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 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 B. 华侨大学 C. 龙岩学院 D. 厦门大学 【参考答案】A 第3题(已答). 至(),福建居民对台湾居民的民风习俗、生产技术和规模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经济交往也进一步密切。此时台湾已成为中央王朝的羁属,但是中央王朝对台湾的管辖还是松散而不得力的。 A. 秦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参考答案】B 第4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 () A. 福州与台湾航线 B. 厦门与台湾航线 C. 泉州与台湾航线 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 【参考答案】C 第5题(已答). 历经10多年倾力打造,()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 “海博会”)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两大展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参展、参观的境外企业和客商比例逐年递增。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莆田 【参考答案】C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第6题(已答). 龙岩市利用

2013秋闽文化概论作业1答案

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 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 B . 漳州 C . 福安 D . 福鼎 正确答案: B .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 B . 郑穆 C . 陈烈 D . 周希孟 正确答案: A .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 蔡元定 B . 黄干 C . 陈淳 D . 真德秀 正确答案: A . 4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 A . 上官周、华嵒 B . 上官周、黄慎 C . 华嵒、黄慎 D . 翁陵、华嵒 正确答案: C .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郑思肖 B . 林希逸 C . 章友直 D . 吴激 正确答案: A .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A . 何秋涛 B . 陈梦雷 C . 李光地 D . 林侗 正确答案: B .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边景昭 B . 李在 C . 吴彬 D . 宋钰 正确答案: C .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 . 郑鸿逵 B . 王忠孝 C . 黄景昉 D . 谢杰 正确答案: C .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神父和主教为福安人(),1634年由方济各会西班牙籍传教士利安当施洗入教,后赴马尼拉在多明我会主办的圣多玛斯学院半工半读,之后偕西班牙籍传教士多人回闽传教,并曾任南京教区主教。 A . 罗文藻 B . 张赓 C . 李嗣玄 D . 黄子玉 正确答案: A . 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 福州 B . 漳州 C . 泉州 D . 厦门 正确答案: C . 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闽西十班因其中由十个人掌握()组成班子而得名。 A . 六件乐器 B . 八件乐器 C . 十件乐器 D . 十二件乐器 正确答案: C . 1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闽越人图腾() A . 蛇 B . 鸟

福建省电大在线作业闽文化概论第一次答案

福建省电大在线作业闽文化概论第一次答案 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 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各种木偶头中,以( )最为出色。 A . 泉州木偶头 B . 石码木偶头 C . 漳州木偶头 D . 龙岩木偶头 正确答案: A .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宋代福建作家(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著有《乐章集》。 A . 王迈 B . 萧德藻 C . 黄公度 D . 柳永 正确答案: D .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唐代高僧长乐人( )在《禅院规式》(又称《丛林清规》、《百丈清规》)中

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在中国 禅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A . 慧海 B . 怀海 C . 希运 D . 灵祐 正确答案: B .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A . 《福州府志》 B . 《八闽通志》 C . 《闽大记》 D . 《全闽记略》 正确答案: B .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 )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洞”。 A . 太姥山

B . 霍童山 C . 武夷山 D . 冠豸山 正确答案: C . 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 清代福建作家( )山水诗尤佳,著有《左海诗集》、《左海文集》等。 A . 陈梦雷 B . 叶娇然 C . 黄任 D . 陈寿祺 正确答案: C .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全真道南宋五祖之一为闽清宋代人( ),他提出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内丹理论,将内丹与雷法并传,强调“内炼成丹,外炼成法”,被后世学者称为“道教 南宋正统,丹鼎派中最杰出之才”。 A . 黄舜申 B . 白玉蟾

电大-秋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答案复习过程

2011“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2、日本占据台湾以前,台湾对外贸易的最主要对象是福建,台湾素有“福建谷仓”之称。 3、福建、台湾的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种丰富;二是务求新鲜;三是不生食蔬菜;四是调料独特。 4、泉州孔子庙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5、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特别在闽 台道教主要教派,更是关系密切。 6、妈祖信仰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和佛教特点与色彩。 7、王审知治闽期间,开通甘棠港,对闽台经济交往起到促进作用。 9、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10、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 11、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台办(简称“两部一办”)又将其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2、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蛇崇拜;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树木崇拜。 13、早在1971年,惠安崇武港接待了前来祖国大陆停靠的第一艘台轮后,即成为大陆第一 个开放的台轮停靠点。 14、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 了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闽台航路表。 15、台湾与福建距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左右, 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这边的高山上,就可以隐约望见台湾岛上那高耸挺拔的山峰。 16、198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东澳港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立平潭县 台湾渔民接待站。 17、厦门成为大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18、南宋年间(1165—1173年),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 19、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台湾增设彰化县及淡水厅。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 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20、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有福州与台湾、厦门与台湾两条航线。 21、台湾民歌主要有福佬系民歌、客家系民歌两种支脉,这两种支脉与福建关系最为密切。 22、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了台湾,直到1945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23、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 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2018电大-闽文化概论

客观题共50 题(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2 分) 第1 题(已答). 清代上杭人华嵒()描绘一只画眉鸟栖止在秋树干上,引吭高鸣,表现出不畏秋霜的气派,下面的坚石和劲竹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这种豪迈气氛。小鸟和秋树以“没骨法”画成,别有一种柔和、蕴藉、闲逸的韵味。 A. 《鸟鸣秋树图》 B. 《山水图》 C. 《春水双鸭图》 D. 《红叶画眉图》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 题(已答).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 泉州 B.

福安 D. 福鼎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 3 题(已答). 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繁荣 B. 人民生活安定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 D.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 4 题(已答). 漳州 C. )。

明代()其因独特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贸易港口。民间海商用多种方式隐蔽走私,参与走私者与日俱增,大小商船穿梭月港,该地一时成为闽南的一大都会,被誉为“小苏杭”。 A. 福州港 B. 泉州港 C. 厦门港 D. 龙海月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第5 题(已答).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 真德秀 B.

D. 黄道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明代长乐人()的《五杂俎(十六卷)》记录了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材料,是研究明末社会的重要史料。 A. 谢肇淛 B. 蔡保桢 C. 宋端仪 D. 余文龙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 题(已答). ()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地域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1总共28 题, 第1 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发生在()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B. 大陆人民 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 【参考答案】D 第2 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 B. 华侨大学 C. 龙岩学院 D. 厦门大学 【参考答案】A 第3 题(已答). 至(),福建居民对台湾居民的民风习俗、生产技术和规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济交往也进一步密切。此时台湾已成为中央王朝的羁属,但是中央王朝对台湾的管辖还是松散而不得力的。 A. 秦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参考答案】B 第4 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 A. 福州与台湾航线 B. 厦门与台湾航线 C. 泉州与台湾航线 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参考答案】C 第5 题(已答). 历经10多年倾力打造,()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两大展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参展、参观的境外企业和客商比例逐年递增。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莆田 1

【参考答案】C 第6 题(已答). 龙岩市利用台资的企业以()企业为多。 A. 资源型 B. 技术型 C. 资金型 D. 互补型 【参考答案】A 第7题(已答). ()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人民祖籍地有许多源于此地,两地人民情同手足。 A. 福州 B. 厦门 C. 泉州 D. 漳州 【参考答案】B 第8 题(已答). 古代,闽南和台湾都出现了经营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业组织是() A. 榷货务 B. 郊行 C. 巡检司 D. 市舶司【参考答案】B 第9 题(已答). ()对台小额贸易量一直稳居大陆县级第一,年贸易额约占福建的三分之一,为福建最大的对台贸易港之一。 A. 霞浦 B. 杏林 C. 福清 D. 东山 【参考答案】D 第10 题(已答). ()成立“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商投资区等,通过举办两岸林博会、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两岸特色乡镇交流会等,加强两地的经贸关系。 A. 福州 B. 南平 C. 三明 D. 龙岩 【参考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共8 题,每题 5 分) 第11题(已答). 以下关于明代闽台经济关系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明朝中央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完全阻止了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澎湖的趋势 B. 颜思齐、郑芝龙集团,他们在那里辟垦土地,建立部落,大大推动了台湾本岛的开发,从而也促进了闽台之间的经济交流 C. 明朝中、后期,由于倭寇横行、海盗窜扰、殖民者侵入,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 D. 王审知在位期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福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 贡献,号称“明王” 【参考答案】BC 2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东山陆桥 “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 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 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 “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 1万多年。 3、台湾文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

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二、简答 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 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200千米,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米至100米。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 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台湾被称为“浮福建”,表示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 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 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您认为闽南人与台湾人有哪些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闽南人与台湾人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1、闽台人均有族群迁徙为主,以地缘、血缘关系聚居,较为完整地保持了祖籍的风俗习惯、语言的传统。2、闽台人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戏曲、生活习俗,对人生价值的总的、根本的看法近似,乐于在拚搏中体会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安土重迁,认为改造命运的主动权在 自己,不惜以生命作代价,换取财富与新境界。3、闽台人的情感敏感外露、

电大闽文化概论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 答: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从总体上看,它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传入;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 答:闽文化的独特形成过程使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多元性;②难融性;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 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 答:闽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①闽学从其产生到终结,始终是呈动态,是不断发展的;②包容性;③注意节义,勤政爱民;④勤于著述,并轻训重义理;⑤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 答:闽学是福建最大的哲学学派,北宋仁宗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如: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等“闽中四先生”注重对儒学经典研究。北宋末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代表人物如“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彥,李伺。此阶段洛学入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阐发。南宋绍兴至康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明代,由于统治者提倡和推崇,朱熹学说在全国曾极为盛行,嘉靖初年出现王明阳学说后,朱熹学说由盛趋衰。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还有创造性的发展。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曾称福建为理学之乡。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 答:闽籍史学家著述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 答:原因是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宋代福建藏书家多集中在闽中和闽北。闽中以莆田为多,闽北以建安、崇武、邵武、建阳、顺昌等为多,这与闽北印刷业繁荣和理学兴盛有关,明代福建藏书家喜欢筑楼藏书,并多给书室取名,一时成为风气。清代福建藏书人数剧增,藏书者以此为乐,如侯宫人冯缙一赴礼闱,即不复出,家藏书万卷,日以自乐。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答: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其它区域文化研究相比,闽文化研究显然还较为沉寂,还不是那么热火,也没有形成某种阵势,但九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闽文化研究的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掘福建民间工艺。如德化瓷业科研人员将古瓷重放异彩,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推出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专业。如“93福建山水风光游”,“94福建文物古迹游”,“95福建民俗风情游”等。第三,有利于进一步采撷福建民风。如建瓯排幡等曾被称为“华夏绝艺”“天下第一”。第四,有利于开发闽地精神文化资源。如近代侯宫文化中敢为天下先,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五,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闽地艺术优势。如文化部曾先后任命福建的龙海、同安、晋江、莆田、漳平新桥、诏安、建瓯等为“书画之乡”,可由此推动书画在农村的普及。第六,有利

2018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复习题考试小抄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考试小抄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 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 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 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 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 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 “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 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 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 断,即不完全竞争。 5、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 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 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 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 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 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 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 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 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 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 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 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 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 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 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 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 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 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 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 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过程中的这 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 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 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 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 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 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 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 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 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 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 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 (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 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 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 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 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 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 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 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 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捉出 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5、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 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 外部性。这一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科斯提出来的的,所以被称为“科斯定 理”。 16、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 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 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 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 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 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8、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 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 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 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 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 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 最后获胜的方案。 19、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 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 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 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 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 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 的方案。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 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胜,B和 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 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 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 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0、阿罗不可能定律: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 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 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 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 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2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 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 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 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 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 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 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 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 重要调控作用。 2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 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 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 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 标。 24、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 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公 共定价的具体方法有:单一定价法、二部 定价法和高峰负荷定价法。 25、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 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 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 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 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6、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 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 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 前提与基础。 27、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 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 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 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 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 同于一般商业贷款。 28、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及其职能的需要,审核、汇总所属基层预 算单位的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经 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涵盖 本部门各项收支的财政计划。 2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 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 手段。 30、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 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 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 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