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2017年1月20日实施日期:2017年1月30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有效防范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根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制定本预案。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3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本公司所属区域内的所有可能发生职业危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由职业危害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和各种场所应急处置方案构成。(见下图)

1.5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2.职业危害风险描述

2.1 公司概况

四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由中航工业集团控股的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工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为主业,代表性产品是中高档轿车的侧围、顶盖、车门、翼子板等大型、高档次的外覆盖件模具。

2.2职业危害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噪声:主要来自于机加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生产辅助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造成职业性噪声聋;

(2)其他粉尘(金属粉尘、纸粉尘)、砂轮磨尘:产生的粉尘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修型打磨等生产过程。造成职业性尘肺;

(3)铝合金粉尘:对铝合金工件机械加工、打磨时,会产生铝合金粉尘。造成职业性铝尘肺;

(4)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焊接作业时会产生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考虑到焊接时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将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作为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电焊工尘肺病;

(5)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焊接作业时,焊接点与周围空气反应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职业性氮氧化合物中毒(6)由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公司成立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室,发生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任总指挥;若副总指挥不在公司时,则按排名顺序授权工段长、班组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工段长、班组长

指挥部职责:

(1)分析判断事故的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组织进行救援行动;

(3)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集团,通报事故、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救援;

(7)监督应急救援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人员的安全;

(8)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应急抢救;

(9)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3.2.现场救援组

组长:设备部部长

成员:设备部维修人员

职责: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及时、有效的对事故现场的人员、设备进行应急救援处置,严防事态扩大;将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3.3生产调度组

组长:各制造部部长

成员:各制造部工段长、班组长

职责:负责事故处置时设备的开停车调度工作;同时负责事故现场联络和对外联系工作。

3.4安全保卫组

组长:安全环保室主任

成员:安全员、物业保安人员

职责:协助对事故现场实施救援;对事故现场进行取证、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及检测工作。

3.5 医疗救护组

组长:行政部部长

成员:行政部人员

职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根据不同类别的伤害,对受伤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现场紧急救护和处置,迅速护送伤员转院治疗。

3.6 善后处理组

组长:副总经理

成员:安全环保室、行政部成员

职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员工善后安抚、协调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 监控方式: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的监控,由各部门负责进行,监控方式要坚持技术监控为主,人工监控为辅的原则。凡能够采用仪器、仪表等技术监控措施的危险源,要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掌握和控制危险源运行参数,保证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不具备技术监控手段和措施的危险源,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4.1.2监控方法:要根据职业病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特征确定主要监控的方法、参数、指标,危险源须登记建档,定期监测、检查和评估,并如实做好记录。

4.1.3 预防措施

4.1.3.1 采用密闭设备和密闭式的储库、降低物料转运的落差,工艺过程中设置除尘器对各点产生的含尘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定期进行地面以及平台的清扫,以免产生“二次扬尘”。

4.1.3.2 根据岗位特点,配备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防护眼镜、绝缘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并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4.1.3.3 建立建全各项职业卫生管管理制度和高危作业许可工作票。

4.1.3.4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4.1.3.5 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之劳动者;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1.3.6落实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每年至少一次检测和三年一次现状评价。

4.2预警行动

4.2.1 现场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值班长汇报。

4.2.2 值班长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4.2.3 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应随时向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汇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施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5.信息报告程序

5.1信息报告与通知

本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87455333转6271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值班长汇报,值班长在快速开展救援的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由部门负责人立即启动本部门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直接报告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向各救援小组下达赶赴现场指令。

5.2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采取分级上报原则,根据事故紧急情况和发展趋势,由公司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初步掌握的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已采取的措施;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批准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等。事故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5.3 信息传递

发生事故的单位要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资料,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事故前监督检查的有关资料,为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制定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6.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6.1.1一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甚至需借助地方应急资源的介入的紧急情况。

6.1.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本公司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

6.1.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事故发生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6.2 响应程序

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值班长,值班长在快速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工段长汇报,工段长向调度室及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启动处置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如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后无法控制事态,应立即请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扩大应急,直至地方应急资源介入。

6.3处置措施

6.3.1当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时,现场人员根据事故发生性质,积极组织自救控制事故,以防止事态扩大。采取一切措施控制、隔离危险源,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

6.3.2当工作现场发生不可处理的意外事故,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工作地点。

6.3.3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穿戴安全防护服装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进行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现场监控、人员疏散等工作。

6.3.4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首先现场抢救组和事故单位技术专业人员一起查明险情,对事故现场救援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处置方案,进行职业危害源的排除工作,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防止扩大污染。

6.3.5事故现场周围要立即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对事故现场原始状态作出记录和标志。

6.3.6现场救援组在排除继发性危险的情况下,与医务人员配合及时抢救伤员,搜索被困和人员,并护送伤员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

6.3.7环保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检测,结合气象条件,确定危害因素污

染区范围,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6.3.8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和设备恢复工作,积极消除危害后果。

6.4应急结束

6.4.1当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达到上述条件后一般事故以下由公司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下达指令,一般事故以上由政府部门宣布应急救援终止,应急结束。

6.4.2应急结束后由安全环保室将事故情况上报至地方主管部门,上报事项包括:发生事故部门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6.4.3公司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有关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及其他应移交的资料,包括:事故报告人情况;事故发生前和救援过程中有关的影响资料;事故初步上报情况及报告内容。

6.4.4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4.5总结事故教训、补充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6.5信息公开

6.5.1信息发布的部门

由公司安全主管副总负责发布事故信息和有关事故抢险救援的信息发布。

6.5.2应急信息发布原则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报道事故发生、发展、应急处置的过程。

6.5.3应急信息发布程序

所有对外发布的报道,需经应急救援指挥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在媒体上发布。

6.6后期处置

6.6.1现场监测和恢复

应急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相关监测机构对事故现场的安全、环境污染有毒有害因子进行检测、评估,彻底消除事故及其救援过程留下的安全隐患,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进行恢复或生产。

6.6.2善后及赔偿

善后处理由公司安全环保室负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员工善后安抚、协调工作;赔偿由办公室负责联系保险公司。包括: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等。

6.6.3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修订

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召开公司内部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处理意见,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整改措施,指定主管部门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由安全环保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对应急救援执行情况进行评审,对应急预案的符合、有效、适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认真总结应急处置经验,修改完善公司应急预案有关内容。

6.7保障措施

6.7.1通信与信息保障

由信息联络组负责保证正常通讯联系,确保指挥部成员、公司各部门通讯方式的有效性,如发生变化,及时更新、发布。

6.7.2应急队伍保障

各生产部门必须建立各自的现场自救队,成员由部门负责人、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组成,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6.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配备各种装备器材,各部门平时要安排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有效使用。

6.7.4经费保障

公司应急救援专项经费在上一年年末提取,独立帐号,专款专用。

6.7.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

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操作规程等。同时要做好: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6.8应急预案管理

6.8.1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为保证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效运作,安全环保室负责对全体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应急知识培训,并组织考试。

公司应急指挥部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应急演练,对演练过程、效果、经验和存在问题等做好记录、总结和评估,并对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做出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附件:演练流程。(见下页图)

6.8.2应急预案修订

应根据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当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安全规程出现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联系时;当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装置时;当出现不可预见的安全生产事故,通过事故的调查、分析,属于新衍生出的不可预见的安全

生产事故时,均应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6.8.3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发布后报当地安监局备案。

6.8.4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救援预案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工艺、设备、安全管理等部门分析公司各部门危险源后制定,解释权由安全环保室负责。

6.8.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是0.967,毒性很大。它是固体燃料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色素的结合力较氧大200~30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使血色素丧失运输氧的能力,以致全身组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发生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要根据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呼吸时间的长短,人的体质强弱而定。轻度中毒时,表现头痛,眩晕、耳鸣、有时有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等。中度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迅速发生意识障碍、嗜睡,全身显著较弱无力。重度中毒时,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呼吸微弱而浅表,有时呈潮式呼吸,很快因呼吸停止而死亡。一氧化碳中毒时,全身皮肤常呈鲜红色。中毒时间长者,也可有发绀,心机功能发生障碍,甚至有出现各种皮疹现象。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焊接区,焊接作业时,焊接点与周围空气反应会产生一氧化碳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聚集,引起操作人员中毒。

1.3事故危害程度

一氧化碳中毒,严重者造成人员死亡。

1.4事前征兆

1.5.1焊接作业未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1.5.2移动式电焊烟尘净化器故障,或未开启。

1.5.3从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主任

成员:事发部门段长班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机械伤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段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中毒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1、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的时候,迅速向工段值班领导汇报,工段值班领导迅速向应急处理小组及调度室汇报,报告时尽可能说明位置、毒源及人员中毒情况。

2、汇报完毕后值班段长立即组织人员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开展救援和排查中毒原因,如有泄露情况发生迅速关闭泄漏点控制开关。

3、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员工一氧化碳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联系与公司距离最近的医院做好救治工作的准备。同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现场处置采取边抢救、边调查、边核实、边开展宣传教育的方式,以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急救方法

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昏迷。急救方法有以下5点:

1、迅速将中毒者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按以下方法施救:

2、检查中毒者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其自主呼吸。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每分钟14至16次。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或明显的死亡征象为止。

3、做好中毒者的身体保暖,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如果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就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5、对于中毒程度重的病人,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并应注意在运送病人途中不可中断抢救措施。

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1.1在高温、高湿、通风差的车间内作业。

1.1.3在高温辐射环境(干热环境)境)中作业。

1.1.4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1.1.5作业人员穿着紧身透气性差的工作服,导致散热障碍。

1.2中暑类型

类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射病)。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现场窑头、窑尾、窑中、篦冷机、预热器等各作业现场在夏季高温作业时均可发生中暑。

1.4事故危害程度

中暑如发现或处理不及时,会出现昏迷及抽搐,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1.5事前征兆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主任

成员:事发部门段长班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中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副工段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

作。

2.2.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 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人员中暑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做急救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3.2.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3.2.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3.2.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3.2.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2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4.1在降温过程中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4.2再给伤着补水时,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4.4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1.1未制定受限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受限空间作业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

1.1.2未确定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

1.1.3未在受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受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1.1.4未在当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可以准入并作业。

1.1.5未提供合格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1.2事故类型

受限空间事故类型:急性中毒、缺氧窒息。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区域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收尘器、回转窑、预热器、磨煤机、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受限空间。

1.4事故危害程度

当工作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但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或违章操作等进行工作时,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1.5事前征兆

工作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如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先兆表现可以表现但不局限为以下症状: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等。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工段长

成员:事发部门副工段长班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副工段长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症状时,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并将受伤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

3.2.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受伤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

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3.2.2.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2.2.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2.2.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3.2.3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

3.2.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3.2.

4.1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3.2.

4.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2.

4.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4.1对于存在有毒气体的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4.2对于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4.3如事发地点属高空作业,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坠落的安全措施。

2021年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结合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四类: 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防治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所通风设备及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

开或减少热辐射;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的休息地方 (4)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7)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酷热天气警告 2、有毒物品的危害:生产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用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防治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丰原马鞍山生化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 噪声、振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5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三、法定职业病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10大类115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

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部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煤矿所属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职业病危害危险因素引发或可能引发各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一)粉尘危害 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其中煤尘、岩尘、水泥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同时煤尘有强爆炸危险性。 1.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运输、转载中皆可产生大量粉尘。 2. 在井上皮带运输、转载过程中过程可产生大量粉尘。 (二)有毒有害气体危害 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接触人员窒息、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甲烷还具有爆炸危险。 1.甲烷涌出主要来源是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及采空区、地质破碎带涌出。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煤炭自燃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3.硫化氢主要来源是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水解、氧化、自燃及老空积水涌出。

(三)高温危害 由于受地质、气象条件及设备运转发热等影响,有些场所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采掘工作面、室内场所及其它温度异常地点温度可能会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工作人员身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四)噪音危害 噪音主要产生于矿井主通风机、压风机房、主井绞车房、局部通风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工作时。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后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二、防治职业危害事故措施 (一)预防尘肺病及煤尘爆炸措施 1.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各部门明确分工,落实防尘措施。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粉尘的危害。 3.井下作业场所的定点总粉尘及呼尘浓度要每月测定两次。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面每三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六个月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六个月测定一次,变更工作地点时要测定一次。 4.设置完善齐全的防尘供水管路,保证防尘水量充足,水质清洁,各防尘地点水压充足。 5.煤层掘进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煤层短壁注水,放炮前后必须洒水、冲洗巷帮;转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设完善的喷雾装置并实现自动化;按照规定定期冲刷巷道。 6.岩石掘进工作面巷道必须安设净化水幕,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煤层短壁注水;放炮时实现自动喷雾降尘,放炮前后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在 发生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 展,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职 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 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项目工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健 全各级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抢险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降低负面影响。 1.4 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 (Ⅲ级)三个级别。 1.4.1 重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Ⅰ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 或死亡5人以上; 1.4.2 较大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Ⅱ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 50人以下,或死亡5人以下; 1.4.3 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Ⅲ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无死亡。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 成。 2.1.1 指挥部职责 (1)研究制定、修订公司应对职业病危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指挥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公司 各部门、项目部开展较大、一般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 (3)分析总结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 度工作计划; (4)承办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2.1.2 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其职责 (1)总指挥 总指挥由公司主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 部的领导工作,对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公司分管职业卫生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公司职业病 防治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工作。受总指挥委托,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 现场处置的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2.1.3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公司 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部门经理担任。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避免或减轻职业危害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所属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职业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危险性分析 施工现场作业,施工人员可能会受到如下职业伤害: ①尘肺:开孔、祛毛边、打磨等产生的粉尘可能引发矽肺病; ②声:液压机、光氧机等产生的噪声可能引发噪声聋病; ③高温:夏季工作可能引发中暑; 3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贯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技、实事求是”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对职业危害进行防治,防止事故扩大。 4应急预案控制程序 4.1定点医院检查和救治 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联系距离工地较近的城市医院进行救治。 4.2检测 根据职业危害事件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建立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依照本预案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4.3报告和存档 1、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力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职业危害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应急领导小组及上级单位举报,不得对职业危害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3、各部门发现职业危害事件,应在1小时内向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安办、总务部报告。安办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山东凯艾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领导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4、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职业病。 2、适用范围 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危害的状态一般有:尘危害、毒气危害、噪声危害、辐射危害、高温危害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的根源主要来自:粉尘作业、化工生产、各种有机物的接触性作业、燃烧过程、机械性振动、危险品操作、电磁辐射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吸烟、使用热水器和采暖不当、非环保家庭装修、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与本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如下:防尘 生产车间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的石棉尘、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材料试验工、平刨机工、金

属除锈工、电(气)焊等工种。 主要除尘防护措施如下: (1)在车间内设置淋浴设施,供下班工人等及时清除身体外部的粉尘; (2)石棉尘、电焊烟尘的除尘措施:在主要工作区域内安装吸尘装置,将飞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吸走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滤尘器内的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中进行沉淀,并定期进行清理。 (3)木屑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械的粉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储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 ,并对储料仓进行定期清理。 (4)金属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机械上尘源部位加吸尘罩,用抽风机或通风机将粉尘抽至集料袋中,统一集中处理。 (5)提高车间内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设计合理,通风良好。(6)消除二次尘源,即及时对地面、机械设备的积尘进行清扫、擦洗,不宜水冲时,采用真空清扫的方法,真空清扫装置有集中式和移动式两种。 防毒毒害物质在其生产、储运、加工、使用过程中,在失控状态下,若其数量超过临界值时,就可能酿成突发性恶性事故,而在通常情况下,因防护不力或长时间危害接触者,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乃至造成死亡或遗害后代。车间生产性毒物主要包括铅、锰、苯、二氧

(完整版)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 、职业中毒 a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池,油漆、喷漆等 ) 。 b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焊)。 c、硫化氢中毒 ( 下水道作业工人 ) 。 d、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e 、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f 、二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g 、汽油中毒 ( 驾驶、汽修、机修等 ) 。 h 、氯乙稀中毒 ( 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 。 2 、尘肺 a 、水泥尘肺 ( 水泥库、装卸 )。 b 、电焊工尘肺 ( 电焊、气焊 )。

3 、物理因素职业病 a 、中毒 ( 露天作业 )。 b 、局部振动病 ( 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 。 4 、职业性皮肤病 a 、接触性皮炎 ( 中国漆 )。 b、电光性皮炎 ( 紫外线 ) 。 5 、职业性眼病 a 、化学性眼部烧伤 ( 酸、碱、油漆 ) 。 b 、电光性眼炎 ( 紫外线、电焊 ) 。 c 、职业性白内障 ( 含放射性白内障 ( 激光)) 。 6 、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 、噪声聋 ( 铆工、校平、气锤 ) 。 7 、职业性肿癌 a 、苯所致白血病 ( 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 。 8 、其它职业病 a 、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 ( 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 。 b 、金属烟热 ( 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 。 c 、职业性哮喘 ( 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主要危害次要危害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丰原马鞍山生化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生产性毒物。 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异常气压。 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电离辐射。 如α、β、γ、X射线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

相适应的作业。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如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三、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年月日正式实施。 、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我国卫生部于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大类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种职业中毒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种职业性皮肤病种职业性眼病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种职业性肿瘤种其他职业病种。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引发职业病的条件:有害物质的性质、作用人体的量(剂量浓度接触时间)、设备防护条件、个人健康状况。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ISO45001-2018)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三、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硫化氢 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气管周围炎,意识障碍等;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机损害、心脏衰竭;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硫化氢接触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及时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防化学品手

套;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汽油 危害:高浓度吸入汽油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引起灼伤,个别发生急性皮炎;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脑病、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高浓度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手套。 3、液化气 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有冻伤皮肤的危险。 应急处理:液化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皮肤冻伤者,先用温水洗浴再外涂冻伤软膏,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防护措施: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的防护手套;工作现场避免高浓度吸入,进罐、限制空间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4、一氧化碳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20页)

目录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预防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生物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有些企业在进行原料破碎、过筛、搅拌装置等过程中,常常会散发出大量微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很久而不落下来,这就是生产性粉尘。 二、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大量吸入粉尘,使肺组织发生弥漫性、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尘肺病,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有些粉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细胞瘤,可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铅、砷、锰等中毒。 另外,粉尘还会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鼻炎、咽炎、喉炎。 三、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隐匿性比较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四、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1.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湿式作业:如果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 2.卫生保健措施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送审稿)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送审稿)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目前尚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用人单位编制预案缺乏纲领性导则指导,故制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是可行且必要的,该导则具有较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指导我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需求,为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保护劳动者健康,特制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本标准由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起草制定。 2、起草单位情况和主要编制过程 2.1起草单位情况 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是经省编办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监控预警技术研究;承

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技术鉴定与分析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与推广;开展安全评价与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中心现有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两个—江西省非矿山安全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江西省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江西省工业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还承担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2.2主要编制过程 1、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在起草前期调研了大量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赴多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企业调研,且对用人单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对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和条款进行了深入推敲。 2、2017年1~3月,起草了标准草案,并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 3、2017年4月,列入省质监局2017年第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4、2017年5月~2018年8月,组织江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相关专家进一步研究、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专家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 1. 原则性

职业病防治培训内容

职业病防治知识 一.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接触粉尘,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化验监测中心的特点是接毒接尘,其职业病预防与防治有其自身特点。 在化验室的生产过程当中,职业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生产性毒物中毒,如刺激性气体对人体鼻、眼、嘴、呼吸道的伤害,金属中毒,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中毒等一系列在化验分析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即称为职业中毒。;②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破碎、筛分、细磨及球磨磨样等操作环节中所引起的粉尘、噪音对人体呼吸道、肺部及听觉上的伤害。 二.几类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1.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褶处。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经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中毒后的自救互救 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3.刺激性气体中毒处理 对眼和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或蒸气称为刺激性气体。其品种很多,有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硝酸及氮氧化物、盐酸、氟化氢、氯、光气、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氨、溴甲烷、氯化苦、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氯甲基甲醚、甲醛、丙烯醛、臭氧、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等。其中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等。预防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大多数刺激性气体中毒是由于意外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另一方面。设备跑、冒、滴、漏也是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结合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四类: 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防治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所通风设备及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的

休息地方 (4)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7)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酷热天气警告 2、有毒物品的危害:生产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用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防治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3)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程序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4年5月11日9:00-9:40 演练地点:打砂平台 9:00矿长杜芝伟(兼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所有参加演练人员就位,车辆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就绪。 9:01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执行! 9:02下达演练开始的指令 打砂平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二、模拟事故情景 打砂平台噪声2014年5月11日9时05分因噪声超限,发生头痛、耳鸣、惊慌职业危害事故,当班在该工作时的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该工作时带班班长立即向该矿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报告,职业卫生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下达人员撤离无噪声区域,并向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立即向县安监、公安环保、晴隆县人民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9:07该工作班长立即向职业卫生办公室报告: 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

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救援。 9:09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马上撤离至无噪声区域。 9:10 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指示 9:11 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到职业卫生办公室集结。 9:13主要负责人到职业卫生办公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9:15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发布两道命令: 1、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响应级别为三级。 2、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分别向打砂平台工作人员下达救援命令。 9:17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 打砂平台工作人员,我是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现在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抢救。 9:19打砂班组组长沈鑫带领4名队员,应急增援。 9:21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向晴隆县人民医院报告主要负责人杜昌鹏:晴隆县人民医院吗?我碧痕镇牛栏冲三砂石场发生1名员工噪声职业危害事故,症状表现为头痛、耳鸣、惊慌等,我砂石场正将1名人员送至贵医院,请做好接诊准

职业病种类制定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当多的建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与低气压作业、化学毒物等。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爆破作业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油漆、涂料作业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铅、汞等重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较大。 二、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应从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方面: (一)在施工前辨识。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示范文本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 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 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直接接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工种的 本公司员工,以及在本公司从事相关职业病防治、安全生 产的管理人员。 3.职责和权限 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

需经费并监督实施,由公司安环部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4.教育培训内容 公司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体包括: ①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③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职业病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3) 1.4应急预案体系 (3) 1.5应急工作原则 (4)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 2.1粉尘 (5) 2.2噪声 (5) 2.3有毒有害气体 (5) 2.4高温 (6)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 3.1 应急组织体系 (6) 3.2指挥机构与职责 (7) 3.2.1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8) 3.2.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8) 3.2.3六个救援组职责 (9) 3.3应急职能部门职责 (9) 4 预防与预警 (13) 4.1危险源监控 (13) 4.2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3)

4.2.1综合防尘措施 (13) 4.2.2噪音防护措施 (13) 4.2.3高温防护措施 (14) 4.2.4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14) 4.3 预警行动 (14) 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15) 4.4.1信息报告 (15) 4.4.2处置措施 (15) 4.4.3事故报告内容 (15) 5 应急响应 (16) 5.1 响应分级 (16) 5.2 基本应急程序 (17) 5.2.1 五级应急响应 (17) 5.2.2 应急行动 (18) 5.2.3 事态控制与评估 (24) 5.3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5) 5.3.1现场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5) 5.4应急结束与后期处置 (26) 5.4.1应急结束条件 (26) 5.4.2应急结束程序 (26) 5.4.3现场清理恢复程序 (26) 5.4.4善后处置及恢复生产 (27)

5.4.5事故调查程序 (28) 5.4.6救援工作总结程序 (28) 5.4.7 保险 (28) 6 信息发布 (28) 7 保障措施 (29) 7.1 经费保障 (29) 7.2 其他保障 (29) 8 培训与演练 (29) 8.1培训 (29) 8.2演练 (30) 9奖惩 (30) 9.1奖励 (30) 9.2惩处 (30) 10 附则 (31) 10.1制定与解释 (31) 10.2应急预案实施 (31)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复习过程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二)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一、有机溶剂类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多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同类者毒性相似,如氯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等。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有笨、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 (一)苯 染料、合成橡胶、农药生产中,以及油漆制造、建筑喷漆、制鞋厂、家具厂、箱包加工厂,是苯中毒高发领域。 苯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患有血液系统疾患、肝肾疾病以及哮喘患者均不宜从事苯作业。 急性苯中毒症状:轻度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欢快、步态不稳,重度时烦躁不安、幻觉、震颤、抽搐、昏迷、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 (二)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的生产多从煤焦油或石油裂解产生,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油漆、涂料、胶水的有机溶剂,也可制造糖精、染料、药物和炸药等。 生产中甲苯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皮肤吸入人体,对皮肤、黏膜、染料和炸药等。 甲苯、二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较严重,吸入后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黏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疱疹等。重度甲苯重度后,或呈躁动不安、哭笑无常的兴奋状,或呈嗜睡、木僵等压抑状,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长期

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等慢性中毒症状。 (3)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在工业上被用作化学合成、工业溶剂和黏合剂,金属件的清洗剂,纺织、石油、电子工业的脱脂剂。 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接触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乏力等症状,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还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晕厥现象,恶心、呕吐等肠胃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 重度中毒会出现意识模糊,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四)正己烷 正己烷主要作为有机溶剂,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洁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的油污等。 正己烷可经呼吸道、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引起中毒,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短期麻醉,但无后遗症。长期接触能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从接触到发病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 高浓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 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疼痛、触觉减退,进一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库完整

职业健康培训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 (√) 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不适合煤矿地面作业场所。 (×)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 4、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 5、采煤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防尘、机采工作面防尘等。 (√) 6、尘肺病的发生与工人接触矿尘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 7、尘肺是长期吸入生产性无机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类全身疾病的统称。 (√) 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9、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 10、对患有职业禁忌、未成年人、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 (√) 11、对已确诊的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赔偿。 (√) 1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 (√) 1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产整顿,经治理后获得允许,方可重新作业。 (×) 1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可导致肺组织纤维化,最终导致尘肺病。 (√) 15、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中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 16、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悬浮粉尘。 (×)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 18、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19、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正式生产和使用。 (√) 2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 21、进行爆破时,使用水炮泥可以有效的达到防尘的目的。 (√) 22、井下防尘的主要措施是以湿式作业,并加强通风。 (√) 23、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 24、掘进机的内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得低于4MPa,外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低于1.5MP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