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反思

整个部分教学内容的最大特征是知识综合性强,概念内涵的包摄性大。包括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正比例和反比例等几部分内容。如何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使大家能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脉络?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会讲很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我决定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复习课我该给学生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因此我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课堂练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

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因此,我告诉学生分组比赛复习这部分内容,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对比和比例已经进行了复习,而以前我布置的复习作业往往是无效的,难得有学生自己去复习数学,现在是他们自己把这部分知识分成四部分,然后抽签决定每一组的提问范围,在我的要求下设计五个问题,为了想好这几个问题,他们小组聚在一起讨论、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设计的问题被采纳了,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课堂的学习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复习,而课堂上的问答便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时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最难的地方,更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学生自己,他们就很在意别人的回答,在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理解和掌握了比和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上课以后我感觉到了,被提问到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后进学生,这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用这种形式上课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后进生会得到帮助,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合作才能成功,互助才能胜出,合作成为了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也许我只是借鉴了一种形式,但同组间的合作与不同组之间的竞争让这种形式为他们学习设置了一个积极自主的机会,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喜欢这样的学习内容,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也是我尝试的一种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比和比例的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89内容,复习比和比例意义与性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5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重点: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

5、难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好课题

小黑板出示“导学提纲”

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设计意图:导学提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拟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导学提纲的有效运用,能实现课堂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把面向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学提纲,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自学的结果。

同学们课前已经根据“导学提纲”的要求整理成表格

(一)比和比例

小组交流第一个问题的表格,评出最好的交给老师。

师展示其中有代表性的,问:你是怎么整理的?从哪些方面进行整理的?

1、比和比例的意义

2、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举例说明

这几份表格,谁整理得更好些?(加上2颗星或3颗星。)

用表格来显示这么繁多的内容有什么优点?

补充、完善自己的图表。

(设计意图:复习课重在对知识结构的系统整理,采用“加星”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示成果又让学生们能互补互学,达到最优化。)

(二)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展示学生的表格。评议。

举例说明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表格,互相补充,完善表格。

1、一般方法

2、结果

3、举例说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设计意图:课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学,积极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想、说、问、归纳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参与意识。)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

什么样的两种量才能成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都成比例?能举例说明吗?(收入一定,结余和支出不成比例等)

你会比较这两种关系吗?

板书出公式

正反比例的知识要点:

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若比值和积都不一定,则不成比例。

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既加深了对自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又体验到了自学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例4

独立审题并写答案

评议时注意引导学生明白:

(1)题比的前后项不能随意调换;

(2)题两个比的比值表示工作效率,比值相等说明工作效率相同;

(3)题多种解法,但要注意符合题意。

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要先判断两种相关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这两种相关的量的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分发测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你觉得哪道题有一定的困难,请记得做上记号,等下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巡视,批改,已完成好的学生帮忙批改。

小组内订正,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从最基本的开始然后由浅入深,尽量从生活中寻找题源,选择学生熟悉而喜欢的数学练习内容,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亲近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练习形式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灵活变通地运用知识。)

五、总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在以后的复习中将怎样做?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黎塘实验小学龙福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对比和比例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请大家回忆,在比和比例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随着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导学提纲:(课件展示) 1.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3.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 4.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5.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6.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7.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应注意的事项。 8.什么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课件展示表格: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举例说明)、基本性质、作用,学生在小组内整理梳理 2.汇报交流。 (一)学生思考: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有几种方法?(引导

学生从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中去感知总结。) (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看两个比值是否相等。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看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练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15 和8:20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判断。)(课件演示) (二)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课件出示表格: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并进行交流。 交流完后从比和比例的作用入手,进行化简比和解比例的知识复习。对化简比应从三方面进行教学:化简整数比、化简小数比、化简分数比,让学生发现过程,总结规律。 (三)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组内整理: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课件展示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的表格,让学生感知表格整理的优越性,简洁性。 在小组内用表格整理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①简洁表示三者联系。 ②具体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五)重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具体叙述) 讨论:三者有哪些相同点?(都是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的相同的数、结果都是不变的) 小结:是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在讲解三者联系时,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知识点复习。(课件展示)

(完整word版)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k x y (一定)

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 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按比例分配问题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

一)”,再用“一份的量 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活动吗?今天我们一起举行一个比赛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 二、展开活动,自主复习 1、师:今天的活动我们有个主题,出示:比和比例。为了在这次活动中玩出水平,赛出成绩,我们各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复习,在提问和被提问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们有信心夺取冠军吗? 2、请各小组自我介绍。 3、师:希望各小组成员正如你们组的名字一样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赛出风格。 4、老师宣布:比赛现在开始。多媒体出示比赛规则,请一位同学宣读。 第一回合的比赛: A、回收各小组的问题,再由各小组长抽签决定要回答的题目。 B 、小组讨论5分钟。 C、各组轮流答题。答对得5分,答错可以给本组其它成员一次补答的机会,如果补答正确可得5分,如果答错则由其它小组的成员补答,答对得5分。

5、学生活动开始。 (1)小组长抽签。 (2)小组讨论交流,做好答题的准备。(5分钟的准备时间) (3)开始答题。 A、抽到“比和比例的意义”的小组先作答,其他小组成员当裁判。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比和比例的意义 请答题: 1、说说比和比例的意义,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2、举例说明: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举例说明: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题时,请一位同学充当记分员,每答对一道题就把笑脸帖到该小组的小旗上面,老师边板书,答题完毕由这位同学宣布成绩。) B、抽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小组接着作答。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答题: 1、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3、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C、抽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小组接着作答。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恭喜,你们组抽到的研究主题是: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和化简比 请答题: 1、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 复习课对学生而言没有多少新鲜感,自己上复习课或听其他毕业班老师的上复习课,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把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练习,讲解很随意,学生学习也无趣,课堂效率当然不会高。 教过多个毕业班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与不断的学习反思,逐渐感知到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不再是知识、技能在低层次上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认知结果得以拓展和延伸,综合知识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不再把不同层次学生再次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的过程,而是要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的发展与提升的一个过程。 简而言之用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复习课一定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没有按教材安排教学,而是把教材进行了整合,把比、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的复习单独进行一课时教学,正反比例另设为一课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本节课我设计三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练习,把知识点串成串,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由点→线→网。比如在设计活动2: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及与比进行对比时,从活动一的练习“化简比并求出比值”引入,让学生观察,问发现了什么?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比有几项?比例呢?让学生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式子叫做比例”,“比有两项,而比例有四项(两个内向与两个外向)”。此时,学生既运用了比的基本性质、理解了比例的意义,又把比与比例进行了对比,可谓是一箭多雕。接着又出示:

“填数组比例:已知2、和0.8三个数,请你补一个数组成比例。要求:①先独立完成;②然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组成比例的?组成比例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要复习了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还要进行解比例,并且把比与比例的含义、性质都进行了对比,在整个数学活动中,各个知识都串了起来,基本技能得到了提升,系统的知识网络在头脑中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把各知识点在头脑中内化成知识网络,不再仅仅是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的网状的知识结构。其关键在于运用,因此,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重在于数学活动的设计。通过设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把知识点串成串,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运用的过程中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综合知识能力得以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提升、发展。 2017. 4. 25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六年级五班钟兴学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89-90页“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 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呢?(生答)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人数的关系?(生答师板书)谁能说一个和它相等的比?(生答师板书)如果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叫什么?(比例)那么现在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整理复习什么内容了吗?(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关于比和比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要求: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d、时间为5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整理。 2、汇报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得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结合课开始的男女的人数比来让学生说说。a:b=a÷b= a/b (b不等于0) 3、区别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简比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是最大公约数为1的两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六年级谭德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十二册p84“比和比例” 一、教材分析《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比例尺及其应用,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二、学情分析: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教学目标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本节课学生对比和比例、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和求比值等知识点容易混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加强对比和比例这节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使之系统化。 2、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复习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 、培养复习总结的好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新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4,讨论交流,填写课本表格 1、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a:b=a÷b= a/b (b不等于0) 联系区别 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后项前项比号6 : 3=2 比 除法6 ÷3=2 6=2 分数32、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要求: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学反思《比例》是六下数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实践证明,本单元教学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注意点,可以收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联系旧知,做好教学衔接 1.通过化简比,求比值引出比例 比例与比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可以联系《比的意义》。通过求比值、化简比,比较二个比是否相等,从而组成比例,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比较异同点,区分比和比例 内容 区分点 比 表示二个数相除。有二个项。是一个式子 比例 表示二个比相等。有四个项。是一个等式 二、利用基本性质,做好教学拓展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进一步进行教学拓展,培养学生思维。

1.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判断二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4和: 2.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填写内项或外项 6:8=3:() 4:()=10:2 二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8,另一个外项是() 3.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将比例改写为乘法等式 :=:()×()=()×() 4.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将乘法算式改写为比例 (1)因为4x=5y 所以x:y=( ):( ) (2)因为甲的2/3等于乙的4/5,所以甲和乙的最简比是():() 三、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方程 (1) X:8=: (2)树高和影长的比 四、注意公式书写,判断正反比例 比值一定的二个量成正比例。乘积一定的二个量成反比例。在教学生判断正反比例时,注意教学生书写公式进行判断,这样正反比例一目了然。 1.圆柱底面积(一定)=体积/高, 圆柱底面积(一定)就是体积和高的比值一定,所以体积和高成正比例。

六上-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练习(20210120073134)

第三章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1. 将a 与b 相除叫3与b 的比,记作a : b,读作&比b 2. 求&与b 的比,b 不能为零 3. &叫做比例询项,b 叫做比例后项,前项&除以后项b 的商叫做比值 4-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做比 5.比值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练习: 1、 比的前项是73,比的后项是3 7 ,它们的比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支铅笔长23厘米,一根绳子长4.6米,它们的比是 3.100米的赛跑中,若甲用了 12秒,乙用了 14秒冲乙的速度之比是 _________ 4、把10克盐完全溶解在11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 3.2比的基本性质 1. 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2.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华为最简整数比 3. 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 三项连比性丿贞是:如果a : b=m : n, b : c=n : k,那么定b : c^m : n : k a b c 如果 kHO,那么心 b : c=ak : bk : ck=^: 丄 5. 将二个整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就是给每项除以最大公约数; 将三个分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先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给各项乘以分母的最 小公倍数; 将三个小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先给各项同乘以10, 100, 1000等,化为整数比, 再化为最简整数比 6. 求三项连比的一般步骤是: (1) 寻找关联量,求关联量对应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根据毕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中关联量化成相同的数 (3) 对应写出三项连比 练习 5、化成最简整数比 6、如果d :b = 2:3、b :c = 6:5,那么 a\b\c = 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7天完成,那么 甲乙 丙三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比例 (1) 0.75:1.5= ____________ (3) ―-一=9:5 ( ) (5) 48 分:0.4 小时= ______________ (2) 76g : 19g (4)-= (6) 1.125:51 = ____________ 2

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95—9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教师给大家两个数字2和3,让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学生说出很多,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板书:2:3 2/3 和2÷3,教师再出示6和9,请同学们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生说出2:3=6:9,教师由此引入:比和比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成果,教师提出要求:(1)把你整理的方法告诉同学(2)讲解清楚,语言简洁(3)在别人讲解时要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质疑。 2、全体交流

让部分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其他学生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3、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的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整理完后,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结合课始处的2:3、2÷3和2/3让生说一说。 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引入化简比。 师: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一回事吗?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师板书4:2/5分别让学生化简比和求比值。通过计算让学生说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不同。 师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想用你们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

《正比例意义》教学反思.doc

《正比例意义》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单从教材的量来看,书本从第11页至13页,满满的三页纸,要比一般的语文课文还要长,从这点上让我感受到教学难度相当大。从内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他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时还要理解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正比例关系,要渗透给学生一些函数的思想,为以后初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和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师生互动,以教师的“引”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概念。首先,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去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学生看了表中之后,发现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是一样的,都是90。这时,教师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450÷9=50,从反面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都是90,从而突破了正比例关系的第二个难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会一定。把学生对成正比例量的意义的理解成一系统。由于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之后,例2的学习还是让学生对比着例1来自己理解数量和总价的正比例关系。最后,再两个

和时间、数量和总价推广到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单从教材的量来看,书本从第11页至13页,满满的三页纸,要比一般的语文课文还要长,从这点上让我感受到教学难度相当大。从内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他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时还要理解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正比例关系,要渗透给学生一些函数的思想,为以后初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和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师生互动,以教师的“引”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概念。首先,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去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学生看了表中之后,发现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是一样的,都是90。这时,教师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450÷9=50,从反面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都是90,从而突破了正比例关系的第二个难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会一定。把学生对成正比例量的意义的理解成一系统。由于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之后,例2的学习还是让学生对比着例1来自己理解数量和总价的正比例关系。最后,再两个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xx吾元中心校刘x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呢?(生答)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人数的关系?(生答师板书)谁能说一个和它相等的比?(生答师板书)如果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叫什么?(比例)那么现在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整理复习什么内容了吗?(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关于比和比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要求: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d、时间为5分钟。

学生分小组合作整理。 2、汇报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可以,整理得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xx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意义比 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内项 2:3=6:9 外项 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之积。 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结合课开始的男女的人数比来让学生说说。 a:b=a÷b= a/b (b不等于0) 3、区别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简比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是最大公约数为1的两个整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各部分名称0.9:0.6=1.5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5-9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2.理解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会求比值、化简比。 3.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知识梳理(一) 李阿姨是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纸;节假期间,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比。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三、知识梳理(二) 1.把下面的比化简。 2 0.7:0.25 4: 5 2.求下面比的比值。 2 0.7:0.25 4: 5 3.想一想,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梳理(三) 1.填空。 ()()()3:4:9920==÷= 五、尝试练习。 1.判断题。 (1)把36:3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 ) (2)2:3的前项和后项都乘6 5,它们的比值不变。( ) (3)因为5a=7b ,所以a:b=5:7。( ) (4)25,10,1.6,和6.4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2.填空。 (1)把1g 药放入100g 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 )。 (2)6:3 2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3)如果a ×3=b ×5,那么a:b=( ):( )。 如果a:4=0.2:7,那么a=( )。 (4)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 (5)4:15=12:( )=(4+8):(15+ )。 六、拓展思维。 如果5 43c b a ==,那么a:b:c=( )。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 … 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 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 k x y =(一定) 2、 ~ 3、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

4、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按比例分配问题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 3、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4)解比例。(5)检验并写出答语。精讲典型题 例题1填空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分析:(1)要求甲乙的工作效率比,关键是要根据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出甲、乙的工作效

比和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听课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化简比、求比值和解比例。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三、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师生共同回忆已学知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和比例)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1)你能举出一个比和一个比例的例子吗 举例:比:: 比例:80:84=20:21 ①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是什么 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比和比例各部分名称是怎么样的 比: 比例: ③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这些性质分别是什么的依据 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简比的依据)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解比例的依据)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比例

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结合上述表格,你能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和比的基本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吗 我们在应用这些性质和规律时,都是将各部分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结果不变。 2.求比值和化简比:

(1)先求下列各个比的比值,再化简比。 18:12 5.1:5.0 05.021: 5331: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 比例尺 一副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 比。 4.正、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比和比例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43-27 0.25×40 5.65+0.5 4.8÷0.4 1.25÷100×1%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讨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巩固练习. (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8∶2 (二)求比值和化简比.【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1.求比值:4∶ 化简比:4∶ 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求比值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3.巩固练习.(1)求比值.45∶72 0.6∶3 (2)化简比. 0.7∶0.25 (三)比例尺.【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1.出示中国地图. 教师提问: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比例尺是)

最新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最新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 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 系.正比例的关系式: k x y =(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 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 的关系式:k xy =(一定) 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 就不成比例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按比例分配问题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4)解比例.(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 例题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例题2 汉江码头第一货场有750吨货物,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到另一货场.甲队有载重6吨的汽车6辆,乙队有载重8吨的汽车3量,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队各应运货多少吨?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数下第三单元《比例》教学反思 《比例》是六下数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实践证明,本单元教学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注意点,可以收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联系旧知,做好教学衔接 1.通过化简比,求比值引出比例 比例与比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可以联系《比的意义》。通过求比值、化简比,比较二个比是否相等,从而组成比例,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比较异同点,区分比和比例 二、利用基本性质,做好教学拓展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进一步进行教学拓展,培养学生思维。 1.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判断二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0.8:4和0.02:0.1 2.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填写内项或外项 6:8=3:()4:()=10:2 二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8,另一个外项是() 3.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将比例改写为乘法等式 0.3:0.6=0.1:0.2 ()×()=()×() 4. 利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将乘法算式改写为比例 (1)因为4x=5y 所以x:y=( ):( ) (2)因为甲的2/3等于乙的4/5,所以甲和乙的最简比是():() 三、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方程 (1)X:8=1.6:0.2 (2)树高和影长的比 四、注意公式书写,判断正反比例 比值一定的二个量成正比例。乘积一定的二个量成反比例。在教学生判断正反比例时,注意教学生书写公式进行判断,这样正反比例一目了然。

1.圆柱底面积(一定)=体积/高, 圆柱底面积(一定)就是体积和高的比值一定,所以体积和高成正比例。2.路程(一定)=速度×时间 路程(一定)就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3.注意隐藏的一定量 (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它们的比值是∏(一定) (2)圆的周长和半径正比例,它们的比值是2∏(一定) (3)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正比例,它们的比值是边数4(一定) (4)互为倒数的二个数成反比例,它们的乘积1是一定量 (5)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它们的乘积(路程)一定 (6)书籍的册数和总价成正比例,它们的比值是单价(一定) (7)铺地砖的块数和每块的面积成反比例,它们的乘积(房间的面积)一定。(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棱长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比值(一定) (9)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困为它们的比值一定。 4.注意自定义的一定量 A×b=c a一定,b和c成()比例。C 一定,a和b成()比例 4.注意不成比例的二个量 (1)已经修的路程和未修路程。(2)身高和体重 (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4)圆的面积和半径 5.注意正反比例的图像表示法 要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图像和反比例图像 6.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判断二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6=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6=3: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习题: 一、填空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在5:4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