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Vol. 2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7

────────── 收稿日期:2007-06-05

作者简介:赵献涛(1975-),男,河北邯郸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 14 -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赵献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摘 要: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关键词:鲁迅;杂家;杂学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6-0014-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鲁迅,总是人们回顾的对象,通过对鲁迅的反思性回顾,找到解决现实思想文化问题的路径。为此,人们赠予了鲁迅各种各样的徽号或谥号。其中尤其以毛泽东的论述具有较大影响:“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1]这种观念因为毛泽东的政治权威和特殊的历史境遇曾强有力地支配着人们对鲁迅的认识。新时期以来,人们解放思想,冲出牢笼,开始了对鲁迅新的思考。“鲁迅逝世时,正值抗战前夕,于是他的葬礼便成了民族团结的标志;而他的精神,也就适时地成了鼓舞民族斗志的伟大象征。应当说,这是对于鲁迅的最大范围的一次集体利用。从此,鲁迅的名字,作为文化的一个符码,便开始被广泛使用了。毛泽东在延安,以及以后发表的有关鲁迅的评论,都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对鲁迅的这种肯定,是一种名义上的肯定,抽象的肯定,整体象征性的肯定。鲁迅思想中许多重要成分,实质性的东西,却被忽略了,甚至被轻易地给否定掉了。”[2]“实际上,鲁迅无意去摘取任何一‘家’的桂冠:若为文学家,他就不会在后期放弃纯文学创作而专注杂文;若为思想家,他就不会处处与人针锋相对,对事一针见血,他应该去对宇宙人生做抽象的玄想;若为革命家,他就不会连自己都觉得只是和‘无物之阵’鏖战,皱着眉头品尝孤独。”[3]

进入新的世纪,翻译家鲁迅、编辑家鲁迅、国学家鲁迅、教育家鲁迅、美术家鲁迅等名目层出不穷,这些观念固然发掘了以往不被人注意的鲁迅的一面,有利于对鲁迅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过犹不及,倘若以其中任何一种名目来笼盖鲁迅,其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鲁迅不拘一格的思想、

不主故常的文体、不宗一家的学术研究和不限一门一类的文学活动不是上述任何一“家”所能囊括的。鲁迅,无论从其思想之错杂而言,还是从其文化构成之“杂烩”而言,无论从其文体之驳杂而言,还是从其一生文化活动之庞杂而言,鲁迅是一个博闻而宏富的“杂家”。杂家,含括诸多“家”,诸多所谓“家”只是杂家之一端而已。杂家,也完全摒弃了诸多附加在鲁迅身上的“符码”意义,还原一个真实而本色的鲁迅。

二、为杂家、杂学正名

提及杂家,我们都有一种鄙视的情绪,杂家不过是旁门左道、芜杂不堪、杂七杂八、杂乱无章而已。首先,我们必须为杂家正名。

杂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列其为先秦诸子之一家:“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4](P1376)杂家,“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4](P1378)班固视杂家为六经之支流,可以看出还是对杂家相当肯定的。杂家,在《四库全书》中隶属于子部,基本上仍延续班固的观点:“杂义之广,无所不包,班固所谓‘合儒、墨,兼名、法’也。”[5]张之洞《书目答问》在对杂家的归类上也没有跳出四库之樊篱,仍将其隶归于子部。至今为止,人们对杂家的认识,归纳之为两点:“①先秦时期融会各家学说而成一家之言的学派。②指知识面广,什么都懂一点儿的人。”[6]

杂家,在我看来,近似于张之洞所谓“学术不纯宗一家者”[7],即“不专为一家之言”

、不守门户之见、不墨守陈规、博采众长、渊博宏富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鲁迅即是

赵献涛:“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 15 -

这样一个兼采众家之长并进行融化创造的杂家。

构成鲁迅杂家之称谓的是其旁涉杂览而得来的“杂学”。 杂学,在四库馆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的分门别类中,是子部杂家类中的一类:“今从其说,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辨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细者谓之‘杂品’,类辑旧文、涂兼众轨者谓之‘杂纂’,合刻诸书、不名一体者谓之‘杂编’。”[5]在封建科举时代,杂学对那些一心扑在“举业”即应科举用的八股文的人看来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8](P20)《儒林外史》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可以看出封建士子们对“杂览”及“杂学”的不屑一顾之态度。卫体善对匡超人谈论文章法则道:“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个一定的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

随手乱做的”。

[9](P172)

在卫体善看来,杂览和杂学是一味胡闹。在吴敬梓更早之前,清朝初年王晫所作的《今世说》里,具有同样鄙视杂学的记载:“梁苍岩教子弟,家法醇谨……自理学经济诸书外,稗官野史,都不令流览。”[10]而不读稗官野史的梁苍岩被作为“德行”一门的人物所标举,可见世人对杂史之偏见何其深固。

与传统的士大夫不同,鲁迅自小喜欢杂览。“豫才从小喜欢‘杂览’,读野史最多,受影响亦最大。”[8](P123)在矿路学堂的时候,“他就用余暇来看别的古书,这在正经用功赶考的人说来是‘杂览’,最是妨碍正业,要不得的。鲁迅看了许多正史以外的野史,子部杂家的笔记。”[8](P50)鲁迅的杂览自有其特别的方法:“鲁迅对于古来文化有一个特别的看法,凡是‘正宗’或‘正统’的东西,他都不看重,却是另外去找出有价值的作品来看。”[8](P51)而鲁迅之所以能够如此别致而裕如地杂览与杂学,与其幼年宽松的家庭教育的小环境及浙东学术风尚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博采众家之长,不

守门户之见,确实是浙东学术一个最大的特点。”

[11](P3)

同样,鲁迅杂学之庞杂,与其终生不懈的“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当别人惊讶于鲁迅之博学时,他夫子自道:“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12](P136),随手翻翻陈年账簿、旧历本、宋人明人笔记,都会开卷有益,即使“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倘有机会遇见,不要皱起眉头,显示憎厌之状,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用一样的办法。”[12](P137)这么一来“有些正经人是反对的,以为这么一来,就‘杂’!‘杂’,现在又算是很坏的形容词。但我以为也有好处。”[12](P137)

我们都知道,周作人常常“称自己的读书为‘杂览’……欣欣然自喜他乃是一个‘杂家’。”[13](P1)“周作人的‘杂览’,自中土的八股、散文、小说、笔记,到西洋的神话学、人类学、生物学、医学、性心理学乃至妖术史,还有日本的民俗学、浮世绘、川柳、俗曲与玩具等等,真是洋洋大观,其广博与芜杂之程度,均令人叹为观止。”[13](P2)这一句形容周作人的话,移用于鲁迅,同样是恰当而合适的。

鲁迅的杂学虽然汪洋无涯,细细分析,还是可以以“三四之学”来统而率之的。所谓“三四之学”是杨义先生创造的一个术语,意指“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鲁迅的独特存在,在于他扎根于四野之学,援引四洋之学,以破解四库之学的价值结构,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造中显现了他的学术文化方式的强大的生命力。”[14](P13)

三、鲁迅的四库之学

四库之学是指以四库全书的修纂为标志而建立起来的正统的官方之学。鲁迅对四库之学主要采取消解的策略,因为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一方面是对中国古籍的整理过程,同时是主流话语对众声喧哗的话语形态的一次整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包含着深深的权力支配关系。作为一个“权力思想家”,其消解四库之学的策略之一是对四库全书直接抨击:“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15](P182)“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15](P185)。其策略之二是将四库本与宋元本进行对照,从而发掘四库本的删改。“最初启示了我的是《琳琅秘室丛书》里的两部《茅亭客话》,一是校宋本,一是四库本,同是一种书,而两本的文章却常有不同,而且一定是关于‘华夷’的处所。这一定是四库本删改了的;现在连影宋本的《茅亭客话》也已出版,更足据为铁证,不过倘不和四库本对读,也无从知道那时的阴谋。”[15](P182)

鲁迅对四库之学不仅是消解,还包含着对四库之学的利用。鲁迅对四库全书史部之杂史类、目录类、地理类,子部之杂家类、小说家类、类书类及集部多是积极利用的。之所以说是积极利用,因为这些部类基本上给予鲁迅正面的影响:杂史类、杂家类使得鲁迅更加看到了历史的真实,有益于鲁迅“野史思维”的形成,地理类有助于鲁迅对乡邦文献的重视,目录类之金石学与鲁迅终身相伴随,小说家类与类书类对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帮助更是无穷尽。而鲁迅对经部、史部之正史类、子部之医家类多是消极利用的。之所以说是消极利用,是因为这些部类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是鲁迅社会批判和文明批评的对象或资源。即以正史而论,鲁迅“正史方面有一部明刊十八史,以备查考,也不曾好好读过。”[8](P63)不好好读,是因为装腔作势的正史有过多的粉饰而使人看不清历史真面目。医家类的著述因为充满了荒诞离奇的谬论更是成为鲁迅愤怒批判的对象。

四、鲁迅的四野之学

四野之学,在鲁迅的世界里主要指民俗智慧与原生态民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 16 -

俗伎艺,“鲁迅的独特处是不止于山歌野曲的民间文学层面,而是更为深刻地进入到融合着歌、舞、剧多重表演仪式的民

俗伎艺原生形态。”[14](P21)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四库禁毁书籍

和四库未收书籍同样应作为鲁迅四野之学的一部分。这些书籍,因为其内容的非正统性和异端性而被官修的四库全书所排斥、压抑,从而散佚于四野。虽然它们流落四野,不被正统的主流话语所容纳,但仍然执拗地、侥幸地被保留下来,从而在历史的罅隙之处构建着与道统、庙堂相抗拒的话语形态。“决不跟着正宗派去跑”[8](P44)的“鲁迅寻求知识……差不多专从正宗学者们所排斥为‘杂览’的部门下手,方法很特别,功效也是特别的。”[8](P42)为此,四库禁毁及其外的书籍成为鲁迅大量阅读、备受关注的对象。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多次引用《蜀龟鉴》、《蜀碧》和《安龙逸史》有关张献忠、孙可望剥皮的材料,而这些书籍均可视为四野之学的一部分。因为《蜀龟鉴》目前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安龙逸史》和《翁山文外》收入《四库禁毁书丛刊》,它们均遭受四库馆臣所代表的庙堂之学的排斥。

《安龙逸史》的作者岭南派诗人屈大均,因为其反清复明的决心至死都不改变,其著作具有效忠亡明的一面,所以为清廷之所忌,雍正、乾隆二朝都严厉禁毁其诗文著作,《安龙逸史》也难逃禁毁之厄运。鲁迅在其杂文和书信中多次提及《安龙逸史》一书。1934年12月所作《病后杂谈》就大量转述、摘录此书中内容。《安龙逸史》以时间为线索,起于崇祯十六年桂藩移驻粤西,止于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缅酋杀永历行在文武诸臣,以永历为主线,记载了南明王朝的灭亡,可谓是一部断代性质的野史。它对永历一朝的文武诸臣多有涉及,而鲁迅独独重视孙可望剥皮这一节并着重论述之,是与鲁迅特定的思想、境遇分不开的。

《蜀龟鉴》为清刘景伯撰写的一部杂史性质的笔记。《四库未收书辑刊》所收为清咸丰刻本。共七卷,卷首一卷。《蜀龟鉴》作者的“论曰”虽然陈腐,但由此却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的心态与思想。《病后杂谈》在谈及满清遗老“为遗老而遗老”时候,就引用《蜀龟鉴》之“论曰”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论据,借此,鲁迅嘲讽了标榜“为艺术而艺术”中立姿态的第三种人在强大的武力压迫面前也只能以取媚统治者的方式而存在,从而也深刻地批判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及当代知识分子顺风转舵般的无操守和不彻底性。

在三十年代林语堂大力提倡性灵、闲适并寻根问祖地标榜晚明小品的时候,在国民党统治日益残虐、风沙扑面和阶级斗争日益紧迫的时候,鲁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独挖掘出被所谓“大传统”所压抑的野史传统,以此抗拒闲适、性灵的风行,以此对抗统治者的残酷。《蜀龟鉴》、《蜀碧》和《安龙逸史》无疑赋予鲁迅清醒的目光和批判的锋芒,与其它野史共同参与鲁迅野史视野的形成和鲁迅野史传统的构建,鲁迅杂文中也深深地留下了这些野史笔记的痕迹,回荡着这些野史的回响。

四野之学的浸润和涵养,自然养成了鲁迅难以羁縻的野性,也培育了鲁迅对抗正统观念的意志,同样影响着鲁迅自由主义者性格的形成。

五、鲁迅的四洋之学

四洋之学是国外文化的另一称呼。从鲁迅购书账目上可以看出,鲁迅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他对四洋的文化可谓旁采杂收:植物学的有《植物之惊异》等,美术学有《美术百科全书(西洋篇)》、《川柳漫画全集》等,历史学有《西洋史新讲》等,民俗学有《世界地理风俗大系》,此外,四洋之解剖学、外交史、动物学、版画、玩具、电影等等都在鲁迅的视野之内,文学更是题中应有之义。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就积极介绍了尼采、施蒂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易卜生等哲学家和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支奇、裴多菲等浪漫派诗人。与此同时,鲁迅和周作人一起翻译东欧、北欧和俄罗斯文学,以图疗救国民性,显克微支、安德烈夫等均是其翻译的对象。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开始挤出时间关注苏联和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并亲自动手翻译。由此看出,鲁迅是一个视野何其开阔、胸襟何其豁达、魄力何其雄大的“拿来主义”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自我提倡的“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16](P200)的主张。

四洋之学首先为鲁迅提供了反省中国文化的参照系:借国外医学的科学性批判中国医书的草率和含混[15](P165);借西洋史教程的简明可靠反省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可怜[12](P138-139);借西方性学观念的健康批评中国性学道德的龌龊和肮脏[16]。其次,四洋之学赋予鲁迅开阔的视野,给予鲁迅丰富的艺术滋养,有助于鲁迅世界性视域的形成。对异域薰香的艺术经验和艺术理论的借鉴、吸收和融化,使得鲁迅的文学创作时时与东亚文学及世界文学保持着同步性,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推动着世界文学的发展。最后,四洋之学成为鲁迅重构中国新文化的重要支援力量。鲁迅始终在思考中国人性的改造和中国文化的重塑问题,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绍介四洋文化的诸多形态,并不是把它们当作西洋镜好奇地浏览一番、把玩一下就不了了之的,而是在根本上为了重新组合中国的文化形态、使之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而做的一番准备性、基础性而又富有前瞻性的工作。

结语

鲁迅的思想肖像不是任何一种名目的“家”所能勾勒出来的,因为任何一种“家”的桂冠都是对鲁迅整体性思想的盲人摸象,顾此失彼。正因为其阅读书籍之庞杂、其知识图式之繁杂、其创作文体之夹杂、其思想状态之错综复杂,鲁迅的文学、思想地图不是一种颜色所能描绘的出的。如果一定要用一种颜色来渲染鲁迅的思想地图,那么这种颜色绝对不是单色,而是一种混合色,即“杂色”;如果一定要用一

赵献涛:“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 17 -

个词汇来涵蕴鲁迅的精神肖像,那么这个词绝对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家”,而是“杂家”。杂家鲁迅,如此定位鲁

迅,不是对鲁迅的拔高,也不是对鲁迅的贬低,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尽最大力量地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

[2] 林贤治.也谈鲁迅研究之谜[A].谢泳.胡适还是鲁迅[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21-22.

[3] 王吉鹏,陈秀云.论鲁迅的人生哲学[A].王吉鹏,李春林.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散论[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 [4]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1563.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64. [7] 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答问补正[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80. [8]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 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86. [10] 王晫.今世说[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

[11] 仓修良.浙东学术史序[A].管敏义.浙东学术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 鲁迅.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 张丽华.周作人的杂学与文章[A].周作人著,张丽华编.我的杂学[C].北京出版社,2005. [14] 杨义.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J].文学评论,2006,(5).

[15]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6] 鲁迅.坟·看镜有感[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1.

Lu Xun as an “Eclectics” and “the Variety Knowledge”

ZHAO Xian-ta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ASS,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In the different of the times, Lu Xun was called by all kinds of names, such as litterateur, thinker, revolutionist, translator, educationist, artist, editor, the expe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so on. But each item is only relative to one side of the Lu Xun’s thinking images, not to the whole map of his thinking. The whole map of his views can only be named “eclectics” because of his knowledge composed of “the variety knowledge”. “The variety knowledge” wa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namely, the knowledge of “Si Ku Xue”, “the unofficial culture” and “the foreign culture”.

Key words: Lu Xun; “the eclectics”; “the variety knowledge”

责任编辑、校对:张东焱

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2011-09-22 20:58:13作者:张梦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浏览次数:73 网 友评论0 条 中国鲁迅学是与五四运动所开创的人的精神解放同步展开的。 1918年5月,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一篇格式别致、忧愤深广、署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月刊四卷五号上发表了,这是鲁迅这个光辉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出现。8个月之后,在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了一篇署名记者的《书报介绍》,向广大读者推荐《新青年》杂志,称“《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的(Symboism)旨趣,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 这位记者是傅斯年,他对《狂人日记》的这次评论,应该看做是中国鲁迅学史的发轫。 鲁迅自《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阿Q正传》等一系列小说和杂文、散文,出版了《呐喊》、《彷徨》、《坟》等集子,《阿Q正传》还翻译到国外,受到大文豪罗曼·罗兰的赞许,在中国文坛确立了权威地位。1927年11月10日,茅盾以方璧名义在《小说月报》18卷11期上发表了长篇论文《鲁迅论》,成为中国鲁迅学史上的里程碑。

茅盾认为鲁迅的价值在于使读者由阿Q等“老中国的儿女”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中开出反省的道路。这其实是鲁迅在中国最为重要的价值。指出这一点,并加以生动的描述和简明的概括,道出其中的意义,茅盾是第一人。其实质正是点中了“人的精神解放”之穴位。 瞿秋白于1931—1933年期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与鲁迅结下了亲密的友情。他认真研读了鲁迅杂文以后,编成《鲁迅杂感选集》,选收1918 至1932年间具有代表性的鲁迅杂文75篇,并加长篇序言,于1933年7月以何凝名义由上海青光书店出版。这篇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就正式问世了。 《序言》把鲁迅的思想发展概括为“从进化论到阶级论”,指出:鲁迅最根本的精神是“为着将来和大众牺牲的精神”,“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纵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就当时来说,还是把中华民族对鲁迅的认识推向高峰,是前一时期鲁迅研究成果的精神总结。 1935年5月29日起,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开始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和《国闻周报》上连载,每隔一周左右就有整版大文刊出,其阵势和影响都是空前的。1936年1月,结集成书由北新书局正式出版,中国鲁迅学史上第一部鲁迅研究专著问世了。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此书遭到贬斥,作者李长之先生也为之遭了一辈子罪。 鲁迅本人其实是希望听到“入木三分”的深刻批评,反对“搔痒不着”的浮浅赞谀的。《鲁迅批判》一书最为可贵之处,正是其科学的批判态度,开辟了鲁迅研究领域的学理化道路,象征着鲁迅研究界学理精神的勃兴,也兆示着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科学精神的崛起与挣扎,预示着坚持独立精神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的周年祭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鲁迅论》,称赞鲁迅“在艺术上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具有

走进鲁迅读后感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 六(3)李颖鲁迅,2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之魂。在我想象中,他应该穿着中山装,一脸愤世嫉俗,这才符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直到今天翻开这本《鲁迅》我才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了解了他艰苦朴素、奋斗追求的一生。 打开书,清澈的文字如幽泉般徐徐流淌,流入我心中。1881年9月25日,在绍兴城内新台门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就是后来伟大的文学巨人——鲁迅。 鲁迅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且不提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书香扑面的三味书屋,也不说祖母美丽的民间传说,玉田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课,光是一本本《花镜》、《山海经》、《鉴略》就让小鲁迅如痴如醉。正是这些带有插画的图书、故事,陶冶了鲁迅的情操,培养了他的审美能力,打实了他的艺术功底。 18岁那年,遭遇父亲病故的鲁迅离开了家乡,到南京求学。几年后,鲁迅东渡日本学医,后来又毅然弃医从文,决心推选文艺,用手中的笔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改变他们的思想,打倒封建主义。于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一篇篇优秀文学作品的发表,终于确立了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文学家。 鲁迅一生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但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百页的书,不算太薄,可我一下午就读完了。合上书,心中的火焰已被这慷慨激昂的文字所点燃。是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骨头最硬,对形形色色的敌人,看得清,恨得深,斗争得最坚决;他甘当人民大众的牛,在培养文艺青年方面,更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书静静地放在桌上,我却心潮澎湃。这时我才猛然发觉书的封面上有一幅鲁迅的肖像。画中,鲁迅深邃的双眼望着远方,粗浓的眉毛,黑密的胡须,眉头紧锁,神情深沉而坚毅,一看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 从《鲁迅——名人传记》中,我真正读懂了鲁迅。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及文中内容)对。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碰壁 帮助黄包车车夫 关心佣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教案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 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语文组3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解说。 (首先是)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初识鲁迅”作为编排意图,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群众与广大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下的一篇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之情。 根据小学语文第三阶段的学习目标,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求会写。另外,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点: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 结合本课叙事性作品描写人物细节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的方法。 针对六年级学生年龄层次较低,认知水平较浅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优秀品质。 二、关注学生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但如何透过文字体会课文包含的思想感情,这种学习方法有待教师的指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讲究实效说教法,以生为本说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创设情景,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引导者。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鲁迅选集读后感

鲁迅选集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鲁迅选集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从小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意识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还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写的文章,那个时候还试着背过几个小段,感觉挺有韵味的。 高中的时候,看过鲁迅先生的《祝福》,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给震撼到了,细微的描述与引人入胜的讽刺,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情绪,我不愿相信旧时代的黑暗与欺压,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明角色,让我不得不承认了现实,之后陆陆续续就开始更加关注他的作品了,鲁迅的选集故事很多,题材很多,人物很多,原本我以为我会将他们混淆,可是我记住了他们。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

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我认为鲁迅先生作品最具价值之处,就在于其改造“民族灵魂”和中国社会的思想。鲁迅先生为现代文学刻划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既疯狂又格外清醒的“狂人”;作为国民弱点象征的“精神胜利法”的体现者阿Q;带着滴血的灵魂走向地狱的祥林嫂;还有闰土、华老栓等等。他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来”,而且表现出人物“灵魂的深”。 在这其中,我最感到震撼的还有《狂人日记》,它是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狂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他人对他的“迫害行为”,在《狂人日记》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 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给生子直呼音节并组词。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为自己想得 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学习课文,讨论交流 1、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读读课文,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几件事?用小标题的方式注在旁边。 2、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一下,看谁的小标题更简洁更合理。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小结后相机板书: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自悟。选自已最感兴趣的一件或两件事读读,圈画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画出来一会儿交流。【在初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或两件事”进行精读训练,体现了因材(才)施教。这样处理教材(不求所有学生全面解读教材),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比较充

分的阅读时空,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与习惯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2、集体交流:你学习了哪件事?你的体会是什么? 3、交流:谈《水浒传》 (1)谈《水浒传》这件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3)伯父鲁迅先生送书给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4)鲁迅先生关心的仅仅是我吗?他关心的是--(青少年) (5)小结: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 4、交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1)文中还写了他对谁的关心?(车夫、女佣)(2)他是怎么救助车夫的?圈画出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词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找出描写鲁迅神态的句子,说说你从鲁迅严肃的表情中你又体会到什么?(3)适时渗透读相关的语句。 (4)他又是怎么关心女佣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鲁迅先生关心的仅仅是“我”、车夫、女佣吗?他关心的是--(劳动人民)他关心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以读为本平等对话真切感人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笔者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受益匪浅。于老师以真诚的爱,真挚的情,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使笔者对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一、导入新课,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广泛阅读、搜集信息的能力。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每个字的写法,学生书空),请读课题,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生:周晔。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书都留下了痕迹吗?(检查同学们的书本,表扬了在书上做记号的同学,并就做规范记号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侄女。 师:周晔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弟弟。 师:鲁迅先生原名叫什么?生:周树人。 师:他的两个弟弟叫什么?生:周作人,周建人。 师: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预习,生字能掌握吗?能读准生字,是很重要的事。 于老师一开始就出示所学课文,简练明白,并且把认真、规范地书写汉字,准确、规范地朗读等基本要求突出来,引起注意。有关作者的对话,既是对“伯父”一词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善于搜集信息,养成良好的预习、读书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师: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课文,在你认为不认得的字、不懂得的词句、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学生齐读。) 师:请各人读各人的,放开声读。(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做记号。老师巡视,收集学生划出的词句,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追悼囫囵吞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pdf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鲁 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所写。文章主要通过回忆有关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 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来反映 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 生的无比怀念、热爱、敬仰之情。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也可以按事 件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围绕结尾处中心句“他为自己想 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展开,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是: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三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指导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质疑、讨论、小组合作学 习等形式的学习,达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练习的方法,学习掌握作者抓住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 质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3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 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 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 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主要采取的教法 有:创设情境法、讲解法、朗读法等;准备让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品 句子——谈感受——悟写法”五步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几件事板书: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自悟。选自已最感兴趣的一件或两件事读读,圈画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 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画出来一会儿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产生旺盛 的探究欲。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 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结果或新生的产物。。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只有对其进行整体性关照并予以多义性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接近其思想本质。本文将选取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是非论:“科学”与“救国” 鲁迅对发端于西方的科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这在此前的《中国地质略论》、《说鈤》等文已有所体现。他认为,科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已经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交通贸迁,利于前时……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他还指出,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以知真理为唯一之仪的,扩脑海之波澜,扫学区之荒秽,因举其身心时力,日探自然之大法而已”,而不是为了追求实利,所以他们“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在此意义上,科学成为人的精神、智慧和道德的统一体,也便具有了“人性之光”。同时,青年鲁讯并不迷信国人所热衷的科学之于救国的各种学说,他审慎地指出:那些“抱残守阙之辈”,却“耳新声而疾走”,而“借口科学,怀疑中国古然之神龙” 的人,实际上却不知“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其真实的心理是“见中国式微,则虽一石一华,亦加轻薄,于是吹索抉剔”。对于“汝其为国民”、“汝其为世界人”、“破迷信”、“崇侵略”、“尽义务”、“同文字”、“弃祖国”、“尚齐一”的论调,鲁迅将其斥之为“伪士”的“恶声”。而对那些“取经”的留学生,鲁迅讥讽道:“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对那些“竞言武事”和“辁才小慧之徒”,鲁迅形象地描绘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对那些倡导发展工业、商业、制定宪法、召开国会的人,鲁迅批判他们“多数常为盲子,宝赤菽以为玄珠,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为此鲁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可见,青年鲁迅在科学与救国的态度上,是非立场是鲜明的。 二、取舍论:“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 在对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的态度上,青年鲁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追溯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后,认为19世纪宗教革命、政治革命之后,“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结果形成“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的现象;”在对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考察后,他认为“多数相朋,而仁义之途,是非之端,樊然肴乱;惟常言是解,于奥义也漠然”,苏格拉底、耶稣、布鲁诺等被残害的事例就是明证。所以“治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 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 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 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浅析鲁迅“立人”思想与《故事新编》

浅析鲁迅“立人”思想与《故事新编》 09现当代文学方璐 摘要:人所共知,“改造国民性”思想贯穿于鲁迅文学创作的始终。但其深层意蕴则是为了“立人”。鲁迅为此坚韧求索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立人”思想与文学创作的融合升华了鲁迅小说的品位。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开始了正面创造和构建新的文化精神的尝试。如果说《呐喊》、《彷徨》的立意和主旨在“破”,在批判,在鞭挞——批判和鞭挞专制主义“吃”人的秉性,那么《故事新编》的缘起和最初兴趣却是“立”,是建构,是模塑——建构和模塑活生生的可见可感的具体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人物。 关键词:“立人”思想、故事新编 一、“立人”思想的渊源 鲁迅的“立人”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自觉省察与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他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他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得不到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因此,鲁迅提出“立人”思想附和了一个时代的呼声。20世纪初,中华民族阽危,国民不争,令无数志士焦心沥血。梁启超忧虑中国人“无血性”,决意“振刷国人的精神。邹容作《革命军》,坦言四万万中国人并不是真正的国民而是奴隶,奋力疾呼“吾愿我同胞……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之国民”;另一志士陈天华为唤醒昏睡的国民,竟不惜蹈海以警世。与当时许多先驱者相比,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更切肤、更深邃,他从西方世界的发展中看到人的精神之潜力,看到人的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物质更新的原动力。“欧美之强……根柢在人。”【1】中国的孱弱根病在国民。因此,在中国培养理想人性是当务之急,“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自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2】鲁迅正是在“立人”的视点上构思了具体操作“国民性”改造的理路,在思想领域里改造国民精神,剔除非人的奴性,兑现人的价值,以达到“立人”的终极意义。然后再通过具有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来振兴我们的民族与国家。这也就是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写到的“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尊个性”、“张精神”是鲁迅“立人”的“道术”,也是

鲁迅祝福读书笔记

鲁迅祝福读书笔记 鲁迅祝福读书笔记 《祝福》由“我”的口吻介绍了鲁四老爷家曾经的仆人祥林嫂的悲惨的一生。祥林嫂先后失去了两任丈夫,儿子被狼叼走,使得她精神出现了问题,手脚也不在麻利,变得迷信。一系列的行为使其被赶出了鲁家,以乞讨为生。最终,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 祥林嫂是可怜的。两任丈夫,儿子先后去世,有这样遭遇的人,她一定是可怜的,但同时她也是可恨的。她不应该把自己的遭遇一遍遍的讲述了别人,以求博得对方的一声叹息、一声安慰、或者是对方的一个可怜的眼神。是她自己一直在自讨没趣,用自己血淋淋的痛苦来作为别人的谈资,自己破灭了自己的希望,自己让自己变得廉价。她一直活在过去的世界中,沉浸在痛苦中,不懂得万事向前看,一直在痛苦中沦陷。 另外便是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的冷漠。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与冷漠无情,使其将祥林嫂赶走了,断了祥林嫂的物质来源。柳妈则是断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撑,给祥林嫂的死亡加上了最后一把火。失去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吃撑,祥林嫂的死亡似乎也是必然的。 我觉得祥林嫂的死亡在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种解脱,毕竟“地狱的事谁也说不清”,死了最起码不在受折磨! 今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后我深有感受。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礼法的迫害。蹂躏下牺牲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形象——祥林嫂。祥林嫂一生非常悲惨:二十六七岁就成了寡妇,给“四叔”当女工,后来又被强行嫁给贺老六,结果贺老六也死了,孩子阿毛又被狼叼了去。她又被迫给“四叔”当女工。在四叔家,她又受到歧视被逐走,最后饥寒而死。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充分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奴役和歧视。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鬼神迷信和封建道德观念对人 民的虐杀。 小说多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例如:“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啊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伤了香案的角,头上碰了一个 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了几层布还止不住血呢。 直到把她捆在床上,和她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这一段 中“撞”“碰”“流血”“骂”写出了祥林嫂的反抗精 神;“捆”“关”等写出了封建道德观对人民的迫害。 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当我看完了鲁迅先生的《祝福》之后,心十分的沉重,本文讲了祥林嫂因为自己的两个丈夫和孩子都死了,而被大家所鄙视,尽管 她捐了一个门槛,但还是没有改变大家对她的鄙视,最后她在新年 中死去。 因为当时的人都相信好女不嫁二男,因此对于祥林嫂便充满冷淡,鄙视,那时的人们多么愚昧,无知。不光是他们,连祥林嫂也相信 好女不嫁二男这一句话,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祥林嫂·用自己的血汗钱,买来了门槛·,让成千上百的人从上面跨过,为的就是赎罪,不让自己死后被砍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夫,可是人们还要那样对待她,四婶打发她走,不让她在这工作,让她 成为了乞丐;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便变成了渣滓,不但不给予她同情,反而让人觉得厌烦。 看完了这本书,我厌恶当时的封建社会思想,但又感到十分幸福,因为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今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后我深有感受。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礼法的迫害。蹂躏下牺牲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形象——祥林嫂。祥林嫂一生非常悲惨:二 十六七岁就成了寡妇,给“四叔”当女工,后来又被强行嫁给贺老

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远离战乱年代,生活在开明的社会环境中,不容易对鲁迅时代产生切身体会,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由文字联想时代背景,这样对文章能理解更到位。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鲁迅相声是怎样的人,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掌握综合概括的方法。 3.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进一步巩固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鲁迅相声是怎样的人,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掌握综合概括的方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编排的目的是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实回忆,展示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文章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有五段。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追悼鲁迅”是果——写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二至五段先后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从这四件事的叙述中回答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文章最后总结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编者编排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而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22个词语;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当下的意义 ————我们今天怎样读鲁迅 把握住“小我”与“大我”、“个性觉”与“群之大觉”的内在同一性,从而以中西文化的撞击为条件,以先觉者的“个性觉”为突破口,唤醒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摒弃其自身劣根性,确立新型民族性格,促成传统中国人向现代中国人的根本转变,由单个中国人的自立,达到全民族的自立,同时也由此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产生有益的影响,这是鲁迅在几十年来为改造中国人的不懈奋斗中所形成的“立人”思想,也是他终生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精神价值的实质所在。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他置身于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大潮中,对中国人如何最终摆脱奴役和贫困,迈进“世界人”行列这一严峻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是他面对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人类及人类个体的存在意义,这一具有终极性意义问题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它不仅对中国人的自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人类和人类个体的自立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鲁迅的“立人”思想既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同时又具有十分明显的超越性。 一 所谓现实性,实际指的是作家在其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生活反映的真实程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倾向,它与真实性、深刻性、准确性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凡具有较强现实性的作品,都在真实、深刻、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价值判断与思想倾向。对于鲁迅来说,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符合这些要求的,而作为他作品核心内容的“立人”思想则无疑也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要立人,必须首先要弄清所立之人的生存现状,必须“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①,这样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才能根治其痼疾、立出“新人”来。鲁迅的立人正是从这里起步的,他“立人”思想的现实性也就首先在这点上,即在他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国人现实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并剖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上得到了体现。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是鲁迅对几千年来,当然更包括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形象描绘与准确概括。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窘态生活,中国人身上积淀下了相当多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不仅妨碍了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活,同时也妨碍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真正的民族而“自立”。为扫除这一“立人”障碍,鲁迅开始了终其一生的揭示并剖析国民劣根性的事业。从他留日时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起,到辛亥时期的《怀旧》、五四时期的《灯下漫笔》、《阿Q正传》,再到晚年的《运命》、《病后杂谈》,鲁迅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了揭示与批判,综观他一生的创作,无论是前、后期的杂文,还是小说与散文,改造国民性始终是其基本主题之一。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与剖析是全面而深刻的,从由“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目光短浅、卑怯贪婪、趋炎附势的奴性,

《鲁迅传》读后感范文

《鲁迅传》读后感范文 《鲁迅传》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鲁迅的同乡挚友许寿裳所著。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一起来看看读后感,欢迎读者参考! 臧克家曾为了纪念一个人作了这样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 最近,我就读了一本关于鲁迅先生的书籍,书名就叫做《鲁迅传》。书本主要将鲁迅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圆里,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认识鲁迅这位伟人一个用爱国心点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的人。 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一生铁血丹心,呼唤光明,为的是能使祖国振兴,人民得到解放。他赶赴日本学医,梦想通过学医医治国人,当发现救治身体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时,毅然弃医从文,拿起笔唤醒沉睡在铁笼的麻木的国人。遭遇各种迫害时,他辗转各地,用韧的战斗精神来继续为国家服务。就这样,他一生永不停歇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方。为国家,为人民,百折不挠,殚精竭力。

叶圣陶是这样评价鲁迅先生的: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撒到大众心里。虽然我们与他相隔几十年,时代也已然不同,但今天的我们依然在传颂他,热爱他。《鲁迅传》这本书让我们更懂得鲁迅先生,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在当今社会如何做一个像鲁迅先生一样的真正中国人!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发现,鲁迅先生就是那个永远的中国魂啊! 纵观历史,从古到今,像鲁迅这样的为中国的发展付出毕生精力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1910年年仅14岁的 __在校长的问题下,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给国防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xx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的亩产首次突破900千克。这一颗颗爱国之心,不都是铸造成现代强 __的重要因素吗?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的民族之魂! 柏拉图曾说过: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即使社会风气变了,人们的思想变了,但我们的这种民族之魂永远都在,我们的这种家国情怀始终没有变过。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家才是个人与家庭最大的梦工场,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唯有同频共振才能奏出最美的乐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