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专业:土木工程)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地质现象。本文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指出防治不良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不良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

引言

不良地质现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掌握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发生、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减少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崩塌

崩塌是指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陡峭的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路堑边坡上。崩塌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它来势迅猛,常可摧毁路基和桥梁,堵塞隧道洞门,击毁行车,对公路交通造成直接危害[1]。

1、崩塌形成条件及因素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一般高度大于

30m,坡度大于45°,多数在55°-75°之间。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

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

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崩

塌现象。

(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如岩层层

面、断层面、错动面、节理面等或软弱夹层倾

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

附面。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久雨或强震后。

(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防护、不当爆破等。

2、崩塌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崩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建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危害。

3、崩塌的防治[2]

(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洞、棚洞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2)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

臵拦截构筑物。如设臵落石平台、落石槽、落实网以积集崩塌物,修建挡石墙拦截坠石。

(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

(5)镶补沟缝:对岩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

(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臵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二、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滑坡分为工程滑坡和天然滑坡。

滑坡一般都具有滑坡体、滑坡面、滑坡床(滑坡面下伏未动的岩土体)、滑坡壁、

滑坡周界、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体前

缘伸出部分)、滑坡鼓丘、滑坡裂缝这几

个要素。

1、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形成条件: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

环,即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之比。

2、影响滑坡的因素[3]

(1)地形地貌斜坡的高度和坡度与斜

坡稳定性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开挖

的边坡越高、越陡,稳定性越差。

(2)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

物质基础。坚硬完整岩体构成的斜坡,一

般不宜发生滑坡;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

和一些软弱岩层中,当存在有利于滑动的

软弱面时,在适当条件下才会形成滑坡。

(3)地质构造埋藏于土体和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基岩顶面、古剥蚀面、不整合面、层间错动面、断层面、裂隙面等,一般都是抗剪强度较低的软弱面,当斜坡受力情况突然变化时,都可能成为滑坡的滑动面。

(4)地下水的作用地下水进入滑动体,到达滑动面,使滑动体重量增大,使滑动面抗剪强度降低,再加上对滑动体的静、动水压力,都成为诱发滑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5)人为及其他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工程活动不当引起的滑坡;其他因素中主要应考虑地震、风化作用、降雨、列车震动等因素可能引起的滑坡或对滑坡发展的影响。

3、滑坡的危害[1]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4、滑坡的防治

(1)排水: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范围以外的地表水流入滑体,使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排出滑体。地表排水工程可采用截水沟和排水沟等。排除地下水是用地下建筑物拦截、疏干地下水以及降低地下水位等,来防止或减少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地下排水工程可采用截水盲沟、支撑盲沟和边坡渗沟等。

(2)力学平衡:主要是刷方减载的措施,这种方式施工方便、技术简单,在滑坡防治中广泛采用。主要做法是将滑体上部岩、土体清除,降低下滑力;清除的岩、土体可堆砌在坡脚,起反压抗滑作用。

(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主要是内部灌浆加固。

(4)修建支挡工程:其作用主要是增加抗滑力。常见的支挡工程有挡土墙、护坡桩、抗滑桩、锚固工程和土钉等。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

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

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

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一)泥石流的分类及形成条件[4]

1、泥石流的分类

1)按其流域的地质地貌特征可分为:

a.标准型泥石流:流域呈扇状,面积一

般为十几至几十平方公里,能明显地区分出

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b.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有狭长条形,

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c.山坡型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一般不超过一平方公里。流域呈斗状,没有明显的流通区。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去相连。

2)泥石流按其组成物质分

a.泥流:所含固体物质以粘土、粉土为主(占80%~90%),仅有少量岩屑碎石,粘度大,呈不同稠度的泥浆状。

b.泥石流:固体物质由粘土、粉土及石块、沙砾所组成。

c.水石流:固体物质主要是一些坚硬的石块、漂砾、岩屑及砂等,粉土和粘土含量很少,一般小于10%,主要分布于石灰岩、石英岩、大理岩、白云岩、玄武岩及砂

岩分布地区。

3)按物质状态分

a、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

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

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

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

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

坏力大。

b、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

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

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由泥石流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形成泥石流的必备条件:(1)地质条件。包括风化与地震引起地表松动,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2)水文气象条件。形成泥石流的水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地形条件。一般是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及流域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等区域。另外,除自然条件外,人类的活动也是引发泥石流的一个因素,具体体现在不合理的开挖,乱砍乱垦,不合理的开采等。

(二)泥石流的防治

1、预防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固土保水,治理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修筑防护工程等。

2、治理措施:排导、滞留与拦截等措施。

四、岩溶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溶蚀,产生特殊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现象作用的总称[5]。

1、岩溶的主要形态

包括了溶沟溶槽、漏斗(溶槽扩大)、

溶蚀洼地(漏斗扩大)、坡立谷(暗河坍

塌)和溶蚀平原(独立谷扩大)、落水洞

和竖井、溶洞、暗河、天生桥(溶洞、暗

河局部洞道塌陷直达地表形成的桥)、土

洞等。

2、岩溶的发育条件

具有可溶性岩层,溶解能力和足够流

量的水和水的四季流动性

3、岩溶的发育规律

(1)垂直循环:包气带中水的垂直渗透,造成落水洞;

(2)季节循环:季节性水水平垂直交替渗透,水平溶洞与垂直溶洞并存;

(3)水平循环:位于地下水最低水位以下的饱水带中,地下水水平流动引起近水平的溶洞或暗河;

(4)深循环带:以溶隙、溶孔为主。

4、岩溶的防治措施

可采用疏导、加固、堵塞、钻孔充气和跨盖等方式。

五、结论

通过对不良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的概念,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发展情况的论述,我们从中了解到,不良地质现象有自然因素,同时也有人为因素。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随时都会发生不良地质灾害,通过对其特征,影响因素的了解掌握,结合具体的防治措施,对其科学合理的治理,让我们结合所学,为我所用,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发生。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李青善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崩塌;青海交通科技 2009年第06期

[3] 史翔汪文俊土木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几种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中南大学土木建

筑学院,《才智》2010年23期

[4] 孔思丽工程地质学 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2011年3月重印)

[5] 中国工程地质学 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对策

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对策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地质现象。若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处理措施,并指出防治不良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处理措施; 0前言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掌握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发生、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减少不良地质作用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崩塌 崩塌是指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陡峭的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路堑边坡上。崩塌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1]。 1.1崩塌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或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附面;(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久雨或强震后;(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防护、不当爆破等。 1.2崩塌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崩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建

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危害。 1.3崩塌的防治[2] (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 (2)拦截:即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 (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 (5)镶补沟缝:对岩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 (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 (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滑坡分为工程滑坡和天然滑坡。 2.1滑坡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环,即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之比。2.2滑坡的危害[1]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2.3滑坡的防治 (1)排水: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范围以外的地表水流入滑体,使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排出滑体; (2)力学平衡:主要是刷方减载的措施; (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主要是内部灌浆加固; (4)修建支挡工程:其作用主要是增加抗滑力。

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第五章不良地质现象 举例认识不良地质现象,了解其危害 第一节崩塌 一,崩塌发生的条件 1.坡面条件---临空面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50°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凸形陡坡及阶梯形山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2.岩土类型---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3.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裂隙面,岩层层面,断层面,软弱夹层等软硬互层的坡面. 坡面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4.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 (1)地震 (2)融雪,降雨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地下水 (5)风化作用 (6)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崩塌的稳定性分析 第一阶段,初勘 第二阶段,对经上阶段分析认为是不稳定的边坡进行详勘,取得包括岩土或软弱结构面强度,地下水流和水压等方面的资料后,经定量分析对边坡稳定性作出判断. 至于新设计的大型边坡,其稳定性分析也分两阶段进行,每阶段需按地质构造分区,根据建筑设计对边坡的要求及边坡的荷载情况,分别预选2一3个坡角并按坡高段(如10一30m为一坡高段)进行稳定性验算,作出包括开挖,支护费用在内的技术比较,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的坡角,坡形.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崩塌体的边界特征决定崩塌体规模的大小.崩塌体边界的确定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 首先,应查明坡体中所发育的裂隙面,岩层面,断层等结构面的延伸方向,倾向和倾角大小及规模,发育密度等,即构造面的发育特征.通常,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易构成崩塌体的后部边界;垂直坡体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或临空面常形成崩塌体的两侧边界;崩塌体的底界常由倾向坡外的构造层或软弱带组成,也叮由岩,土体自身折断形成. 其次,调查各种构造面的相互关系,组合形式,交切特点,贯通情况及它们能否将或已将坡体切割,并与母体(山体)分离. 最后,综合分析调查结果,那些相互交切,组合可能或已经将坡体切割与其母体分离的构造面就是崩塌体的边界面.其中,靠外侧,贯通性(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较好的构造面所围的崩塌体的危险性最大. 四,我国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 以防为主的原则 1,预防措施 对有可能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工程地质学——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第五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第一节 崩塌、落石与岩堆 一、崩塌: 1、崩塌定义:陡峻斜坡上的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发生崩落和倒塌的现象。 ????????? ? ???地震坡脚)人为因素(爆破、开挖水的作用 倾向坡外的结构面 坚硬或软硬相间的岩性最易崩塌)-陡峻的斜坡( 、崩塌的形成条件:75552 ????? ?? ??错断-崩塌 拉裂-崩塌鼓胀-崩塌 滑移-崩塌倾倒-崩塌、崩塌的类型:3 4、崩塌防治措施: (1)大型崩塌:绕避 (2)中型崩塌:明洞、棚洞 ????? ? ?清除危岩支护、镶补、插别拦石墙、拦石桩 线路外移)小型崩塌:(3 (4)排水:天沟、封堵裂缝 二、落石:斜坡上个别岩块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坡体掉落的现象。 三、岩堆: 1、岩堆定义:陡峻斜坡上,因崩塌、落石、剥落等原因形成的岩块和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滚落至坡脚平缓处堆积而成的锥体。

????? ? ?形态上多为锥形易沿原地面产生滑动表面坡角为天然休止角 为松散堆积体、岩堆的特点:2 3、岩堆防治原则; (1)对于正在发展的岩堆:绕避 (2)对于停止发展的岩堆: ? ????? ?? ???过均可用上、下挡土墙通薄层岩堆:任意位置:注意排水 下部:允许通过路堤上部:允许通过路堑厚层岩堆:

第二节 滑坡 一、滑坡概述 1、滑坡定义: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内某一滑动面(或带)作整体下滑的过程。 2、滑坡形态特征: 滑坡体: 滑动面: 滑床: 滑坡周界: 滑坡壁: 滑坡台阶: 封闭洼地: 滑坡舌: 滑坡鼓丘: 主裂缝: 拉张裂缝: 剪切裂缝: 鼓张裂缝: 扇形张裂缝: ????? ? ?马刀树:醉林:双沟同源: 圈椅型构造:其它特征: 二、滑坡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形成条件: (1)有贯通的滑动面 (2)下滑力大于抗滑力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如下: 已知:γ?βα、、、、、 c BC AB ?

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区别

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现象的区别?分别是何?都是何种机理? 地质灾害与不良地质作用大同小异,不良地质作用指的是作用形式,地质灾害指的是结果。如采空区,不是地质作用的形式,而是结果,所以只能称地质灾害。 ①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行规范规定地质灾害有6种: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②不良地质作用:指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库岸浸没、冻胀与融陷、活断层、场地地震效应、地下采空区变形塌陷、岩溶和土洞、隧道开挖中的瓦斯、突水、突泥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③不良地质现象:由地球的内外营力造成的对工程建设具有危害性的地质作用或现象。 现行规范规定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9种,有断裂、地震、岩溶、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冲刷、潜蚀等等。 形成的机理: 山体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雨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程。 地裂缝:是指在一定地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浅谈一种常见地质现象—断层

浅谈一种常见地质现象—断层 论文提要 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对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它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认识各种断层,研究它的性质、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成因,有助于利用它有利于人类的一面,避开它不利于人类的一面。断层除了找矿物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有密切关系外,和石油地质也有紧密的联系,它的一方面可以起到聚集油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会破坏已经形成的油气藏。 野外观测是研究断层的主要途径,它包括发现和判别断层存在的标识;确定断层的性质和类型;测量断层的产状要素;查明断层的发育和形成时期;研究断层和矿产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正文 一、断层的定义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地壳中岩石的断裂。地壳的挤压力或张力使断裂两侧的岩块发生相对位移。断层的长度可由几公分到数百公里,沿断裂面(断层面)的位移也可由不到1公分到数百公里。位移往往分布在由无数单个断层组成的断层带内,断层带可宽数百分尺。断层分布不均匀,在某些大区域内一个断层也没有;而一些地区则被各样大小的无数断层所切割。断层有直立的、水平的,或向任何角度倾斜的。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 二、断层存在的标识 (一)断层的重复与缺失 由于断层作用破坏了地层的正常层序,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它一般是走向正断层或逆断层造成的(如图1所示)。

(二)构造的不连续 主要表现为岩层、岩脉、矿层、褶曲轴线等在延伸方向上突然中断或错开,这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 (三)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 1、擦痕:是断层两侧的岩块相对滑动和摩擦留下的痕迹,是断层运动过程中由被压碎的岩石细颗粒在断层面上碾磨划而成的。 2、破碎带及构造岩:断层破碎带是由于断层两盘岩石的相互挤压、错动中常使断层面附近的岩石被挤压搓碎,形成与断层面平行的破碎带。构造岩又称动力变质岩,他是断裂带原岩在不同性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有时还伴有新生矿物)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3、牵引构造:是在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沿断层面产生摩擦力,使断层两 侧附近的地层受摩擦力的倒拖拉神,从而形成的弧形弯曲现象(亦叫牵引褶曲)。 4、断层的派生现象:主要指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诱导出的局部应力作用 下所产生的剪节理和张节理等,它们是断层的派生产物,不论在平面上的平移断层,还是剖面上的正或逆断层两侧都可以出现。 5、其他标识:这里主要指地貌、水文方面的间接标识。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 防治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崩塌:是从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 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 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与外界的诱发因素:1.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1) 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3)地形地貌.江、河、湖(岸)、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 度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2.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1)地震.地震弓l 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 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3)地表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2)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钎及纲丝等编制钢轨或钢钎棚栏来栏截这些措施,也常用于铁路工程。(3) 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5) 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技术放缓边坡。(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 “垮山” “地、、滑” “土溜”等。、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 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1.什么是滑坡?野外识别和防治措施? 答:斜坡上大量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野外识别:(1)地形地物标志。如圈椅状地形、双沟同源、醉林和马刀树等。(2)地层构造标志。滑坡范围内的地层整体性常因滑动而破坏,有扰乱松动现象;层位不连续;岩层产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构造不连续等。(3)水文地质标志。如潜水位不规则、无一定流向,斜坡下部有成排泉水溢出等。 防治措施:(1)排水(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2)力学平衡法(如在滑坡体下部修筑挡土墙、抗滑片石垛、抗滑桩等)。(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如焙烧、电渗排水、压浆及化学加固等)。 2.简述影响滑坡的因素。 答:影响滑坡的因素:岩性、构造、水、风化作用、降雨、人类不合理的切坡或坡顶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以及地震等。 3.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与流域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地质条件,凡是泥石流发育的地方,都是岩性较弱,风化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平繁的地区;(2)地形条件,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大;(3)水文气象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泥石流活动的基本动力和触发条件;(4)人类活动的影响,良好的植被可减弱剥蚀的过程,延缓迳流汇集,防止冲刷,保护坡面。相反,乱砍滥伐、矿山剥土、工程废渣处理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4. 简述泥石流的发育特点及基本防治措施。 答:发育特点:(1)周期性;(2)区域性。 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2)跨越(3)排导(4)滞流与拦截。 5.何谓岩溶?岩溶作用的发生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及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 答: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

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描述剖析

地质资料要点 1.变质核杂岩 目录 概念: 特征: 变质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是构造上被低角度正断层(剥离断层)拆离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其剥离上盘是年轻的沉积岩系,往往出现在造山带的核部。 编辑本段概念: 由于岩石圈的伸展拆离基底隆升和地表的剥蚀作用使地壳深部的变质岩和深成岩逐渐上升而出露地表,这套深部岩石称为变质核杂岩。也称为火山侵入杂岩。 编辑本段特征: (1)形态特征:外形近圆形或椭圆形 (2)结构特征:上拆离盘,拆离断层,下拆离盘。 (3)拆离断层特征:分隔上拆离盘与下拆离盘,由下之上断层岩由糜棱岩变为断层角砾岩 (4)变质特征:下拆离盘岩石变形变质程度深,上拆离盘岩石基本未变质变形相对较弱 (5)地层缺失:盖层底部缺失部分地层或地层厚度减薄 开放分类: 2.剪切带 剪切带shear zone

发育在岩石圈中具剪切应变的强烈变形带。这一变形带可以是应变不连续的面状构造(断层),或者在露头尺度上见不到几何不连续性而呈连续应变的韧性剪切带。自然界存在不同尺度的剪切带,可以从微观的 剪切带 剪切面到几十米、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长的巨型剪切带。小者仅见于岩石薄片中,大者可延伸上千千米。 按照剪切应变发生时的岩石的力学行为不同和应变速率的差异,剪切带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脆性剪切带。即断层。一般在不高的温度、压力和高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形成,碎裂岩系列代表地壳7~10千米以上脆性剪切带的产物。②韧性剪切带。产在较深部位的剪切应变带,其伴生的长英质糜棱岩的形成深度通常不小于15千米。③脆-韧性剪切带。宏观上在一韧性剪切变形带内,但可见到把剪切带岩石错开或带内出现羽状拉张裂隙。一般认为,此类剪切带的形成环境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内。对这类剪切带发育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脆-韧性的转化及地震带和非地震带的存在边界等问题的认识。 通常认为,从脆性到韧性剪切带是不同构造层次之间剪切滑动的表现。1977年R.H.西布森提出剪切带双层模式,将剪切带自上而下划分为脆性域和准塑性域,两域之间也就是地 3.剪切应变 shear strain 剪切时物体所产生的相对形变量。即指在简单剪切的情况下,材料受到的力F是与截面A0相平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在此剪切力作用下,材料将发生偏斜。偏斜角θ的正切定义为剪切应变γ:即 γ=tanθ。当剪切应变足够小时,γ=θ,相应地剪切应力为τ=F/A。 4.夷平面 夷平面 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专业:土木工程)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地质现象。本文论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指出防治不良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不良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 引言 不良地质现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掌握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发生、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减少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崩塌 崩塌是指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陡峭的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路堑边坡上。崩塌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它来势迅猛,常可摧毁路基和桥梁,堵塞隧道洞门,击毁行车,对公路交通造成直接危害[1]。 1、崩塌形成条件及因素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一般高度大于 30m,坡度大于45°,多数在55°-75°之间。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 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 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崩 塌现象。 (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如岩层层 面、断层面、错动面、节理面等或软弱夹层倾 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 附面。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久雨或强震后。 (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防护、不当爆破等。 2、崩塌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崩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建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危害。 3、崩塌的防治[2] (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洞、棚洞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第七章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七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七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一节崩塌 一、概述 1、崩塌的定义: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 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2、发生位臵: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坡。 3、种类: 山崩:规模巨大的崩塌称为山崩, 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岩屑顺坡滚落的现象, 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称为,。 4、形成崩塌的条件 oA、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一般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oo多数55-75之间。 B、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坡坏~产生崩塌现象。软硬互层,相间,构成的陡峻斜坡。 C、构造条件 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消弱岩体内部的联结。 D、其他自然因素 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 大规模的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久雨或强震后。 降雨形成软化层、产生静水压力、动水压力,

流水冲击坡脚~消弱支撑。 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防护、不当的爆破、弃方堆弃不当等。 二、崩塌的防治 1、防治原则 1,选线时~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优先采用绕避方案,当 绕避有困难时~应离开崩塌一段位臵~尽量减少防治工程、或采 用其他方案,明洞、隧道,通过。 2,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切大挖。 维持山体平衡。 2、防治措施 1,清除坡面危石, 2,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灌浆、勾缝、镶嵌、锚 拴。 3,危岩支顶混凝土作支垛、护壁、支柱、支墩等】 4,拦截防御落石平台、落石网、拦石堤。 5,调整水流修筑截水沟、堵塞裂隙、排水沟渠 6,防护设施明洞、棚洞、悬臂式棚洞 第二节滑坡 一、概述 1、定义:斜坡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2、形态: 滑坡体:斜坡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土体或岩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