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教案[整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教案[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神农”的传说

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

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

“火耕”→“耜耕”→“铁犁牛耕”

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

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

2、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教师可以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

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

1、介绍泰半之赋和徭役的含义

2、投影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分析《石壕吏》,使学生感受古代农民所承受的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劳役。

3、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导因。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

1、投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2、投影资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严峻,无数小农破产。虽然许多开明政治家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未成功。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古代中国水利建设成绩卓越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2、引导学生归纳水利建设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综合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教后感:

本课内容涉及到古代史内容,学生并不是很熟悉。在课前我设置了课前探究,由学生课前分组合作找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设置出一些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授课的重点放在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上,做到了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

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然后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

一、田庄手工业

首先使学生明白本部分内容总体上是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介绍《四民月令》的基本内容,得出结论:田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并打出自给自足的含义。然后结合教材中几个实例(如牛郎织女),理解庄园手工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处于辅助性地位,是副业。

二、“工官”制度

1、原因:汉武帝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行业。

2、含义:政府将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3、生产状况:产品归官家和皇家私用的物品;生产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政府征调各类匠户服徭役。

4、历史影响: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

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5、匠籍制度: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三、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

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3、汉代:花色品种多,有起绒锦,丝织品出口到地中海地区。

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大,收取的民间纺织品多。

5、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

6、明代:出现雇工和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打出相关的中国纺织品图片。同时可适当增加古诗词中的史料,如《诗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等一些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情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四、先进的冶金技术

1、青铜冶铸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商周时代,青铜器达到很高造诣,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养方尊;秦代出现青铜镞,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防锈膜。

2、冶铁炼钢

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大体与之同期;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使用煤炭做燃料;杜诗发明水排。

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有关青铜器、冶炼厂、铁器等有关实物和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到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五、陶瓷业的成就

1、远古陶艺

黑陶、彩陶

2、由陶器到制瓷

早期的瓷器是釉陶,即原始青瓷,商周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高超的制瓷技术

打出各朝代的瓷器,尤其是青瓷和白瓷。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提高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总结:

归纳教材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解题关键:与世界手工业发展相比较。

思路引领:从部门与分工、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地位等角度即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

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4、技术不断进步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教后感:

我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如果不了解基本史实,谈何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教材内容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教学中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相应的预期效果。我欣喜地看到,采用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上图书馆查资料,怎样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初步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发挥了应有的引导作用。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导入新课:

由《乔家大院》剧照,引出明清时代的晋商,引入本节内容。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本子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乡村的商业活动和古代商人的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内容,使学生明白在乡村中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对于“古代商人的活动”这部分内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如唐代《贾客乐》、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动。

在讲明清时期的会馆和商帮时,可以适当提及电视正在热播的《乔家大院》,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市”的发展

本子目内容主要讲述了古代“市”的发展。需要按照教材顺序整理出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过程。在讲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商业都会的发展情况,,介绍从战国到清代商业都市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清《盛世滋生图》”,向学生介绍清代苏州城的商业繁荣情况。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市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如卞京,可以介绍《清明上河图》。

5、明清时期:南方富庶,如苏州。

教后感:

困惑和展望:开放式的历史教学,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课中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目前学生的配合尚嫌不足。新课程的教学提倡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转变为以师生之间的谈话、讨论等教学形式为主,这会不会导致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变得薄弱起来?还有,搜集材料所必需的图书和网络等设施的不够完善,也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些困难。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否长期坚持仍是一个未知数。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导入新课:

据说在明朝中后期著名的丝织业城市苏州附近有一个水乡小镇叫盛泽镇,那时你一走进这镇子,听到的全是织绸机的响声,镇上一座石桥上还刻有这样一幅对联:“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晴天时本无浪,可织机声音之大就好象翻起千尺波浪似的,风把巨大的织机声送向远方。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丝织业生产繁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繁忙的景象?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极大发展,促进了对产品的需求。于是许多手工业者门纷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就出现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则是“重农抑商”政策。

一、重农抑商

1、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2、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

结合教材以及“学习思考”,简单介绍即可。

3、历史影响

虽然开始时,一度促进农业发展,但是这一措施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最后补充一道历史材料题,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室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倾,或数百倾。——李文治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雍正帝提倡重本抑末政策。他认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动。(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课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可依据教材讲清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重点阐述秦朝和西汉的具体政策。在讲述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东南移时,注意补充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资料。

三、工商业的管理

首先使学生明白这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然后介绍从秦代开始的各朝具体措施,重点阐明秦汉时期措施。在讲述明清“海禁”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材料二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闭关锁国反映出统治集团极力防范域外新事物的传入,防范民众视野的开拓,实际上暴露出虚弱和无能,它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使学生明白这种“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挫,加速了中国落后与西方。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代: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清代: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3、政府采取压制的措施限制其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教后感:

本节内容主要讲到了中国古代经济,学生了解的很少,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一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但是学生对随堂练习做的情况不理想。所以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与练习结合。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远远超过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的意义;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导入新课:

以黄梅戏《天仙配》音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逐渐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经济

可引导学生回忆专题一农业和田庄手工业的内容,理解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然后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可以找一段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材料。但是需要指出此时,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的经过

①鸦片战争

回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内容),指出,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中国土布土纱无法与之竞争,最终,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引导学生回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指出外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自然经济解体进一步加快。

3、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让学生看书,找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②表现:

③影响: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归纳指出本子目之间内在关系: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外商企业刺激

C、洋务运动诱导

D、资本主义萌芽

介绍“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区:沿海地区

(设问):为什么会分布于沿海地区呢?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

4、产生途径:

5、代表性企业:

可以打出一些相关图片,增强学生兴趣。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A、外国入侵,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

B、“实业救国”和“设厂自救”的浪潮;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概况:同时通过幻灯片打出于张謇、周学熙以及荣氏兄弟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的认识。

(3)近代民族企业的特点:

打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和与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相关的资料,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自然和社会(或地理、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

1、分布地区和部门不平衡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小

教后感:

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本节课与传统历史课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基本不同,课前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和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由学生自由发言。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初步形成了自觉的、主动的和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求知的欲望与激情也被激发起来了;让学生学习了用心去感知历史,而不是单单用脑去记历史,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历史走出课本、走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通过本次活动探究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困惑和展望:一是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部分学生参与度远远不够;二是我们尚未从真正意识上摆脱主控课堂的行为方式,教学仍是在我们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框架中套行;三是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情况没有能够真正在课堂上清晰地反馈出来;四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课上尚无法清晰地判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等史实。理解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主客观因素、币制改革的影响和导致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因素。认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出现的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从分析“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的这两项改革举措。学会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待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的原因,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全面了解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民族工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近代化是从什么时候、什么领域起步的?(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民族工业是何时产生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力量的源泉,也成为支撑整个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动力。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先分析子目,从整体上介绍本节内容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战间—短暂春天;抗战前夕—短暂发展;国民党后期—陷入困境。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是本课重点,“春天”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导入。

1、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还可适当增加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和《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此外还需教师补充一点,北洋军阀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使民族工业得以继续发展。

②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掀起了抵制日货和爱用国货的运动。

展示一些抵制日货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揭示反帝爱国运动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讲外部条件时,需阐明这是“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

2、发展概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教师可简单介绍荣氏兄弟和简氏兄弟及其企业的发展,(幻灯片展示)。

3、特点

A、重点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无从发展。

B、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C、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币制改革”

重点介绍“法币政策”,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评价这一政策。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抵制洋货和爱用国货运动

2、发展概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即可。

最后,需要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道路曲折而又艰难。

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教材中没有介绍,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知识链接”中“民族工业的西迁”,指出抗战中民族工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认识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通货膨胀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在讲述时,可以补充材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弥补严重的财政赤字,一方面加紧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另一方面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因此,随着内战的扩大和财政赤字的激增,法币的发行量也迅速增长.抗战前,法币的发行额为十四亿元,到1946年已增加到八万二千多亿元,1947年增至四十万亿元,1948年8月猛增至六百六十万亿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引起物价飞涨.法币100元,在1937年能买两头牛,到1947年买一个煤球(或1/5根油条;或1/3盒洋火); 1948年买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1949年买五十万万分之一两大米 .上海米价,1月初每担价格为六万元,6月便涨到50万元;12月中旬,更上涨到110万元.1947年一年内,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六次大涨风,人民生活惶惶无主. 1947年7月物价上涨了六万倍,到年底更上涨至十四万五千倍,有的地方上涨得更高.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又促使通货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破产,把国统区经济推向总崩溃的边缘。

最后,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做一个归纳总结,如下:

19世纪70年代前后:夹缝中产生

19世纪末: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发展较快

抗战前期:沉重打击

抗战后:陷入绝境

教后感: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

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具体表现)

①限制机器进口

②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

③直接摧残中国的民族工业

④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可以补充一些材料来增加学生对此认识,如:

材料1、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2、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具体表现)

①受清政府的压迫

可以补充材料:

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②军阀官僚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主义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

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其作用。可给学生概述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产生

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不仅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为新民主主义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条件。

教后感:

本节课内容比较枯燥些,而且比较难理解,学生很难懂,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打出许多与教材相关的资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首先从整体上认识本专题,让学生明白本专题的历史阶段: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前一时期的内容,包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个时期,其中前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20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20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后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过

渡时期 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底)

三大改造(1953—1956)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

十年文革(1966.5—1976.1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至今)

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让学生看目录,明白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三个历史时段的经济,即过渡时期、曲折发展的十年,以及文革十年。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条件

(1)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2)国营企业的壮大;

(3)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控制能力的加强;

(4)政府倡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向集体化过渡的开端。

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1)制定:1953年。

(2)内容:“一化三改造”。

(3)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3.内容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形式: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②政策:赎买。

③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2)对农业的改造

形式: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改造

形式: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4.结果

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评价

是最深刻的变革,但遗留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先从整体上梳理本框节内容,教师可设问助其梳理: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探索。

2.《论十大关系》——开始

(1)发表:1956年4 月。

(2)内容: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意义:

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3.中共八大——一次成功探索

建议教师利用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的意识。并明确: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

(1)召开:1956年9月。

(2)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4.曲折和失误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老一辈人应该是记忆深刻,所以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时,应该获得了不少感性的信息,课上建议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交流一下所获得的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获取启示。(可由学生分组讨论)(1)原因

由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和思想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思想指导。

(2)表现:“大跃进”在全国迅速展开;人民公社一哄而起。

(3)影响:

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纠正

(1)措施: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成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6十年成就

(1)特点:两头好,中间差。

(2)成就:钢铁基地、基础行业、新修铁路、石油自给。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1)原因

“文革”的“全面夺权”扩展到经济领域,造成中国经济建设大混乱。

(2)表现:

①经济计划被废置;

②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

③交通运输阻塞,工矿交通企业混乱;

④市场供应紧张等。

2.调整时期:经济起色。

(1)原因:周恩来主持工作。

(2)措施:整顿企业,恢复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3.全面整顿时期:经济复苏。

(1)原因:邓小平主持工作。

(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整顿。

4.“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1)造成极大的破坏;

(2)失去经济发展机遇。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教后感:

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我在讲述之前,先将本节内容时间段给学生,使学生先总体上认识本节内容。本节的要点:三大改造、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我都阐述的较清楚,而且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还补充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非常感兴趣。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认识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及对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

②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③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②课上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

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通过改革开放十年初期1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②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政策。

③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带领学生融入历史,走进历史。

或者让学生看一组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四组图片。设问:是什么带来了这些变化呢?引导由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打出邓小平的图片,以及他的一句明言,让学生感受历史。

一、工作重心的转移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历史背景

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②“文革”的结束;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可以利用课件展示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

(2)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北京。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

(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改革开放决策: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方式;肯定权力下放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三个历史性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两个标志: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可以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面临哪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呢?

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

问题都没解决。

(2)历程:

①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秘密尝试:包产到户;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文件,对做法肯定;③中共中央推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

(3)意义

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结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投影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抛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解决之策。

2.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起步:农村改革的推动。

(2)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要求:

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地位:改革重点

(4)国企改革

①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②内容: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③作用:增强国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3.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导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展示动态的对外开放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进程,最后总结出对外开放的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上以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这一目内容,可设问如下:

第一组: A、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B、何为经济特区?

C、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组: A、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开辟的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B、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第三组: A、浦东开发的目的?

B、浦东开发的条件?

C、浦东开发前后的变化?

第四组: A、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B、有什么特点?

教后感:

本节内容学生初中了解的比较多,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发挥自主性,回答有关于外国侵华史的史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利用多媒体设施,放映相关的小影片(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总之这节课比较成功。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没有让学生成分了解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准备下节客以复习的形式加以强化和巩固。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②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③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②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十五大则是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③引领学生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树立向伟人学习的志向和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认为会有哪些障碍?应如何突破这些障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

背景。

导入新课:

10年前,“手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到2002年底,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使用手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6亿户,居世界第一位。10年前,要想装一部固定电话,不但要批条子、找关系,交上几千元钱,还要等上半年,甚至一两年;现如今,不但初装费免了,而且包括农村在内,一般装机时间都在10天以内,到2002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2.14亿户,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巨大的变化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和不断完善。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历史性的跨越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背景: 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十分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强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四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93年11月。

(2)内容

①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②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2、十五大

(1)召开:1997年9月,北京。

(2)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义

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