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ICS

P

备案号: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 ××××-201×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总结以往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践基础上,根据水资源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共分15章28节和1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标准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规划编制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水平年设定、引用标准等作了规定;

——对基础资料及有关成果的收集和资料要求,水质评价、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评价、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入河排污口评价、水生态及重要生境评价、监测管理等现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主要评价结论及问题分析的要求等作了规定;

——对水功能区复核与调整、水功能区补充划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总体布局的原则和要求作了规定;

——对污染物入河量预测、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制定、入河排污口布局及整治方案、水源涵养及水源地保护、生态需水保障、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面源控制与内源治理、地下水保护的内容、技术方法和要求作了规定;

——对水资源保护监测、综合管理、投资估算、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作了规定。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审查人: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3)

3调查与评价 (4)

4水功能区复核与划分 (8)

5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 (9)

6水域纳污能力与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10)

7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12)

8水源涵养及水源地保护 (13)

9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4)

10面源控制与内源治理 (16)

11地下水水资源保护 (17)

12水资源保护监测 (18)

13综合管理 (20)

14投资估算 (21)

15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评价 (22)

附录 (23)

标准用词说明 (25)

条文说明 (26)

1 总则

1.0.1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明确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任务、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流域(区域)大江大河、重要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中小河流以及其他湖泊、水库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可参照执行。

1.0.3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遵循可持续发展、水质水量和水生态并重、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前瞻性等原则。

1.0.4水资源保护规划应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相适应,与有关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规划相协调,合理制定规划目标,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1.0.5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提高规划水平与成果质量。

1.0.6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

1开展综合调查和基本资料收集、整理与现状评价工作。

2划分水功能区,复核与调整水功能区划成果。

3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总体布局。

4核算水域纳污能力,提出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5提出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水源涵养及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面源控制与内源治理、地下水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监测、综合管理等规划内容。

6 估算规划实施所需投资。

7提出规划实施意见,明确近期工作安排,并分析规划实施效果。

1.0.7规划应确定规划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规划水平年可分近期水平年和远期水平年,以近期水平年为重点。水平年宜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时段相一致。

1.0.8本规程主要引用以下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25173)

3《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

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

5《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

6《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

7《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SL/Z 479)

8《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SL204)

9《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

10《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报批稿已报,正式颁布后补充标准号)

1.0.9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为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水源枯竭和水生态破坏,而采取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措施,其核心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饮用水水源地drinking water sources

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公共服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地下水、水库、湖泊、河道等,其范围根据水源地水质要求进行划定。

2.0.3水生态系统water ecosystem

主要指淡水生态系统,在淡水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主要由河流、湖泊等淡水空间和水、陆生物群落交错带组成,是与流域水文循环密切相关的动态系统。

2.0.4入河排污口pollution discharge orifices of rivers

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的排污口。

2.0.5污染物入河控制量the control pollution load entering water body

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结合预测的进入该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拟定的规划水平年内分年度或分阶段的允许排入该水功能区的某种污染物总量。

2.0.6生态基流base ecological flow

指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即防止河道断流,避免河流水生生物群落遭受到无法恢复破坏的河道内最小流量。

2.0.7敏感生态需水ecological water demand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s

指维持河湖生态敏感区正常生态功能的需水量及过程;在多沙河流,一般还要同时考虑输沙水量。敏感生态需水一般只考虑生态保护对象在敏感期内的生态需水;在非敏感期,以及非敏感区只需要考虑生态基流。

2.0.8面源控制nonpoint pollution control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田、村镇与城区场地上各种污染物质。面源控制主要是指从清洁小流域角度,提出面源控制的示范工程体系,同时提出面源控制相关要求。

2.0.9内源治理endogenesis pollution control

内源治理主要包括污染底泥、水产养殖、流动污染线源及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蓝藻爆发等形成的间接污染治理。

2.0.10水资源保护监测monitoring for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服务而实施的针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水资源各相关要素的监测的总称,是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3 调查与评价

3.1 现状调查

3.1.1水资源保护规划应收集规划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功能区及水污染、有关发展规划等基本资料。具体包括:

1自然环境资料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生物、矿产、水土流失、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2 社会环境资料包括人口、工业、农业、林业、渔业、航运、乡镇企业、景观、文物、人群健康等。

3 水资源资料包括水资源量及其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状况、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及其运行方式、取水口、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等。

4 水生态资料包括重要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习性等,河道地形、河岸植被、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5 水功能区及水污染状况资料包括水功能区划、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支流口、水域水质、河流底质状况、水污染事故等。污染源资料可依各地具体情况取舍。

6 有关规划包括各流域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土整治规划、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3.1.2 水资源保护规划资料调查可通过收集有关部门的文档资料进行。环境现状资料可通过当地水利、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收集。规划资料也可通过3S等新技术和方法进行收集。

3.1.3 调查资料的时效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然环境资料和环境监测应为基准年或近3年内的资料。

2 社会环境资料应采用近期统计分析资料。

3.1.4 应检查基本资料是否符合规划任务要求,并了解资料来源,检验基本资料是否相互协调,基础是否一致,以及分析数据的合理性、规律性。动态资料系列长度应满足规划工作的需要。若重点区域、重点河(湖)水域资料不能满足规划要求,应进行必要的补充监测和调查。

3.2 现状评价

3.2.1 现状评价应包括水质评价、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评价、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入河排污口评价、水生态及重要生境评价、监测管理等。

3.2.2 水质现状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水质现状资料应由具备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资质的监测机构提供,使用前应进行可靠性、代表性、合理性及完整性分析。若不能满足规划需要,应按《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的要求,由具备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资质的监测机构的进行补充监测。

2 应按河流和湖泊两种水体类型分别进行评价,湖泊除进行水质评价外,还应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水库应根据其水力特征和蓄水规模等因素区分为河流型水库(或水域)和湖泊型水库(或水域),分别按河流和湖泊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评价方法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评价结果可根据规划需要按月、水期(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分别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水域水质进行总体评价。

4 湖泊和湖泊型水库还应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总磷、总氮、叶绿素(α)、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共5项,其中叶绿素(α)为必评项目。

5 对进行了水功能区划的区域,应在水质(或营养状态)评价的基础上,分全年、汛期和非汛期进行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参照水功能区管理目标(水质目标或营养状态目标)进行,水质类别(或营养状态)符合或优于该目标的为达标,劣于该目标的为不达标。

6 重点城市河段、主要边界河段、重要干支流河段和重要(湖、库)水源地近5-10 年实测水质资料,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法进行水质趋势分析。

3.2.3 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对于生态基流,其满足程度可用河道内最枯月流量与生态基流的百分比以及长系列生态基流保证率等来表征。

2 对于敏感生态需水,其满足程度可用敏感期内实际流入生态敏感区的多年平均水量Q年均与保护区生态需水量Q生态之比表征。

3.2.4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和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

2 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依据饮用水的功能特征,将GB3838项目分为有毒类污染项目、一般污染项目、营养化状况三类指标,并对应GB3838五类水体水质标准,将具体水质监测指标换算为1、2、3、4、5级水质指数,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劣不同水质状况。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可采用综合评价和一票否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①对非一般污染项目,采用一票否决的方法确定水源地的水质指数;②对一般污染物(氨氮、COD为必评项目),采用最差5项进行算术平均计算评价指数;③对于湖泊和水库型水源地,补充营养化评价指标,同样划分为5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最终评价指数为上述3类指标评价的最高(最差)指数。水质指数为“4、5”的水源地为水质不合格水源地,相应的水源地供水量为水质不合格供水量。

3 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是衡量水源地水量保障程度,分析影响水量保障的原因。水源地水量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目标层反映水量是否满足水源设计水量要求,指标层反映水源地水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任一评价指标为不合格,则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为不合格。评价指标及标准可见表3-1。

表3-1 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指标

3.2.5 污染源及入河排污口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污染源评价应包括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及流动污染源评价,点污染源对河流局部河段或湖库局部水域的污染影响突出,以点污染源评价为主。

2 采用等标排放量及等标率对污染源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进行评价。按不同污染源统计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量,确定重点控制的污染源;按不同区域统计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量,明确污染源控制的重点区域;按不同行业统计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量,明确污染源控制的重点行业。

3 面污染源调查评价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在对流域(区域)的水土流失过程及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大量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对面源污染物的输出、迁移转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流域(区域)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总量和空间动态变化;

(2)根据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资料等实测资料,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估算流域(区域)的总降雨径流量和平均径流污染物浓度计算总污染负荷量;

(3)根据汛期、非汛期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及点源负荷调查数据,反推估算面源污染负荷总量。

4 入河(入库、入湖)排污口评价,应分析收集的有关排污口监测资料,若不能满足评价要求,宜作必要的补充监测。监测时间应为无降雨产流阶段,监测项目包括流量,COD、BOD5、TP、TN、NH3-N、SS等的排放浓度。生活污水排放口选择用水高峰时段进行监测,工业污水排放口选择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监测,一般要求连续监测2天,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

5 入河(入库、入湖)排污口的评价采用等标排放量及等标率,评价标准采用GB3838 Ⅲ类水标准。

3.2.6 水生态状况评价一般应根据评价区域所在的水生态类型及其生态功能,识别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及关键生态问题,分别针对河湖生态需水满足状况、水环境状况、河湖生境形态状况、水生生物存活状况以及水域景观维护状况等内容进行评价。

3.3 主要问题分析

3.3.1 根据水质现状评价结论,分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2 根据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的评价结果,结合主要控制断面水量的变化情况,从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基本水量需求和水生态保护的水量要求,分析主要控制断面水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3.3 根据水生态状况的评价结果,重点分析水文过程的变化是否满足珍稀水生生物保护的生态需求,以及重要水生生境(产卵场、栖息地、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水生态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

3.3.4 根据水资源监控的评价结果,分析监控体系、站网布设、监测项目和频率、监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5 根据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评价结果,分析监督管理的法规体系、制度、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完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3.6 水资源保护监测管理问题分析是对水资源保护监测体系是否健全、监测体系是否稳定有效运行进行的总体分析及评价。

4 水功能区复核与划分

4.0.1 根据规划范围确定需进行复核水功能区划的水域。

4.0.2 以国家确定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划成果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以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成果为复核对象。

4.0.3 复核内容包括:水功能区主导功能、水功能区名称、功能区起止断面、长度,规划水平年水质管理目标、水质代表断面等。并复核相邻水功能区之间的水质是否衔接。

4.0.4 因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发生重大改变的区域,或在水功能区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和矛盾的水域,可依照相关规划提出局部调整建议。

4.0.5 水功能区划复核与调整的程序和方法应符合GB/T50594的要求。

4.0.6 对于规划范围内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应进行补充划分。划分程序和方法应符合GB/T50594的要求。

5 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

5.1 规划目标与任务

5.1.1 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应针对流域特点与保护治理开发现状,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流域的保护与治理的原则、方针和任务,提出流域水资源保护治理开发目标和总体布局。

5.1.2 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目标,应按下同规划水平年,根据保护治理任务的轻重缓急,结合考虑各方面条件,经分析论证分别拟定水功能区水质、水量、水生态目标。

5.1.3 在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价基础上和综合考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拟定流域内干支流各河段的水资源保护规划任务。

5.2 总体布局

5.2.1 流域水资源保护总体布局,应按照水功能区划,水质现状,水功能区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目标,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确定布局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各规划水平年,提出规划的时空布局和措施布局,并突出重点规划区域和重点措施。

5.2.2 流域总体规划布局,应按拟定的水资源保护治理目标和任务基础上,重点研究干流和主要支流的上中下游各段的入河排污口整治、水源涵养与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面源治理、内源治理、地下水保护等战略措施布局,通过方案比较分析选定。选定的方案应尽可能满足各部门、各地区的基本要求,并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

5.2.3 根据水功能区划、水域纳污纳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重点规划区域,提出流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城市(镇)发展规模意见。

6 水域纳污能力与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6.1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

6.1.1 水域纳污能力的计算应以水功能区为单元,并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分河流(水域)统计纳污能力计算成果。

6.1.2 河流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污染物项目应主要考虑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湖泊和水库的纳污能力计算还应考虑总磷和总氮。如对水域有特殊要求,可根据情况计算特征污染物的纳污能力。

6.1.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应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或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对于北方冰封河流或者季节性河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水期(如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或者其他保证率(如75%等)的水量条件作为设计水文条件。

6.1.4 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执行GB/T25173的规定。水域纳污能力一般应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计算,对于现状水质达标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还可根据水功能区划定时的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确定纳污能力。

6.2 污染物入河量预测

6.2.1 污染物入河量应通过调查和预测确定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

1 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可采用实测法、调查统计法或者估算法确定,具体方法可参照GB/T25173的规定。

2 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等相关规划预测各种途径的污染物排放状况,确定污染物入河量。

6.2.2 通过排污口进入水域的污染物量,可根据现状年污染物排放量与入河量之间的关系,推求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

6.2.3 通过支流进入水域的污染物量,可根据规划水平年支流的纳污状况及其降解作用,求出支流口的污染物浓度,再根据水量计算污染物入河量。

6.2.4 规划水平年某水域的污染物入河量,应为排污口、支流口输出污染物量之和。

6.3 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6.3.1 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应依据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和水域纳污能力拟订。

1 对于现状水质达到管理目标的水功能区,应以现状污染物入河量或水域纳污能力作为污染物入河控制量。

2 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超过水域纳污能力的水功能区,应以水域纳污能力作为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并拟定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内分年度或阶段的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方案,并根据情况拟定入河污

染物削减量的实施意见。

6.3.2 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应按水功能区和行政区分别统计。按照行政区拟定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时,对于跨行政区的水功能区,排污总量应按其长度和面积比进行分配,或者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比例分配。

6.3.3 入河污染物削减量方案应按水功能区和行政区分别统计,并与区域污染物减排目标相协调。

6.3.4 根据入河量控制方案,提出污染源治理和控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7 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7.1 一般规定

7.1.1 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应按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入河控制量要求,并结合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防洪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开展。

7.1.2 结合规划区域的供排水现状,以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保护或调水水源地保护区为重点,提出禁止和限制要求。

7.1.3 对限制设置水域和允许设置水域,提出排污口布局及整治的原则。

7.2 入河排污口布局

7.2.1 结合河段区位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水功能区要求,按行政区域或水资源分区提出入河排污口布局的总体安排,提出新建、扩建排污口的原则与限制条件。

7.2.2 根据重点地区或水域排污口基本特征,分析预测排污对敏感对象的影响,提出入河排污口禁止设置水域、限制设置水域和允许设置水域。

1 对生态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域范围,应划定为禁止设置水域。

2 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城市水域景观等水域应划定为限制设置水域。

3 对排污控制区、水质要求不高的农业用水区可划定为允许设置水域。

7.3 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

7.3.1 根据入河排污口布局,以现状划分的水功能区为基础,根据水质达标状况、水功能区排污现状量是否超过规划水平年入河控制量,明确排污口需整治的水域。

7.3.2 根据水质达标状况和排污负荷,对水质不达标的水功能区和入河量超过控制总量的功能区,判别对功能区水质和污染物入河量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排污口。

7.3.3 分析所在河段现有排污口的基本特征,判别对饮用水源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排污口。

7.3.4 对现有入河排污口优化整治方案包括回用优先、入管网集中处理、搬迁、归并、调整入河方式,以及入河排污口综合治理与管理措施。

8 水源涵养及水源地保护

8.1 水源涵养

8.1.1 水源涵养主要针对江河源头提出涵养林保护及水土流失防治的有关要求。

8.1.2 根据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状况调查和评价,明确开展水源涵养的范围,提出涵养林草植被类型选择及保护要求。

8.1.3 水土流失防治主要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大型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源头区开展,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和自然修复措施。

8.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8.2.1 水源地保护重点是饮用水为主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和调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保护。

8.2.2 根据水源地现状水质水量调查评价,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明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

8.2.3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在水源地保护区内采取隔离防护、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

8.2.4 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应提出入河废污水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要求。

9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9.1 一般规定

9.1.1 应根据规划河流、湖库的区域分布特点和主要生态功能,分析规划河湖的水生态系统的状况及主要保护对象,识别关键水生态问题和主要生态胁迫因子。

9.1.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主要包括生态需水保障、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等。

9.2 生态需水与保障

9.2.1 说明流域水资源总体配置状况,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基本需水量、生态环境汛期需水量,提出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及水资源可利用率控制要求。

9.2.2 确定规划范围内主要生态需水对象,提出河道内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目标要求;对于重要湖泊湿地,还应提出适宜生态水位要求。

9.2.3 生态基流一般应针对规划河段的重要控制断面提出,在基础数据满足的情况下,应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生态基流,结合生态需水对象,对比分析各计算结果,选择符合流域实际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9.2.4 敏感生态需水应主要针对规划范围内的生态敏感区及其敏感期提出,当涉及两种以上生态需水敏感区时,应分别计算该规划或工程控制断面的敏感生态需水量及过程,取各生态需水过程线的外包线确定总的生态需水量及过程。

9.2.5提出生态需水保障方案,主要包括生态基流保障、敏感生态需水保障等。生态基流保障主要包括闸坝优化调度,设置必要的生态泄流和流量监控设施等;敏感生态需水保障主要包括闸坝优化调度及生态补水等。

9.3 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

9.3.1 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天然生境保留、河湖连通性维护、生境形态维护与再造、生境条件调控等措施。应针对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提出各类措施实施的实施范围、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9.3.2 天然生境保留主要指为保护特有、濒危、土著及重要渔业资源,需特殊保护和保留的限制或禁止开发河段。

9.3.3 河湖连通性维护分横向联通性、纵向连通性和垂向联通性维护等,主要措施包括:

1 优化堤防布置、调整涵闸运用方式,维持或逐步恢复江河湖泊之间的生态联系。

2 对重要江段,根据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及影响特点,合理布置水电梯级开发方案,并设置适宜的过鱼设施。

3 对于城市河段河道宜铺选取适宜的衬砌材料,多使用大石块和薄水泥浆块石等生态透水材料

等。

9.3.4 生境形态维护与再造主要是维持河流天然形态多样性或者建造仿自然的水生生境,主要包括:

1 在进行河道整治时,采用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机械装置和作业方式,建设生态堤岸,维持或者恢复滩地湿地系统,充分发挥河道的多项功能。

2 在整治后的河流中重建深潭、浅滩镶嵌分布格局,重现蜿蜒曲折的仿自然水流形态,营造适宜于鱼类产卵、栖息及觅食的水流条件。

3结合各河段的供水、防洪、航运、生态保护及景观营造等功能要求,建设河湖滨带生态过滤带及生态景观廊道等。

9.3.5 生境条件调控主要通过控制性枢纽的优化调度及相应工程措施,减缓气体过饱和及低温水下泄等对下游河段水生生境的影响。

10 面源控制与内源治理

10.0.1 面源控制应根据流域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状况,从进入水体的氮、磷负荷,提出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及流失的相关要求;从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粪便治理的相关要求。

10.0.2 遵循清洁小流域的理念,从源控制、传输阻断、汇处理等方面,提出小流域治理及示范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和相关技术要求。

10.0.3 内源治理应根据流域或区域内河流、湖库底泥的污染状况、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水产养殖状况、流动污染源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内源治理的相关要求。对内源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区域,提出内源综合治理的示范措施及相关技术要求。

11.1 地下水功能区划

11.1.1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状况,地下水补给和开采条件,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结合近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水资源综合规划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要求,划分地下水功能区。

11.1.2 地下水功能区按二级划分,其中一级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保留区3类;在一级功能区框架内,划分8种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开发区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分散式开发利用区,保护区划分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保留区划分为不宜开采区、储备区和应急水源区。

11.2 地下水保护措施

11.2.1 地下水资源保护重点针对具有重要供水及生态保护意义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地下水一般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和应急水源,应严格控制开采。

11.2.2 地下水功能区划是地下水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地下水水资源保护主要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根据其功能状况,提出分区分类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主要保护措施包括水资源量保护、水质保护和治理修复、管理与监测措施等。

11.2.3 对地下水超采的区域,要通过节约用水、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联合调度等措施,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实现地下水的补排平衡,修复与保护地下水。

11.2.4 对地下水遭到污染的区域,要控制污染源,加强保护与治理修复,根据水质状况和用水户的使用要求,合理安排开发利用。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8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1)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 (2)城市人口资料: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构增长的情况等;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二○一六年八月

前言 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地貌自西向东突变,山区到平原过渡带短,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貌类型,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人口分布密集,生产活动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2.2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我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万km2。其中“十二五”期间,我省牢牢把握水利发展新机遇,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抓手,以创建生态文明工程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持续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00 km2,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一大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扶贫工程,为抗御水旱灾害、保护水土资源、推动“生态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

作用。 然而,我省山丘区、革命老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全省贫困人口中相当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严峻;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仍需加强;同时,水污染影响加剧、水生态退化严重等新老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我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面推进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号)精神,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等有关部门成立了《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2 年正式启动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编制完成了《河南省水土

最新常用规范版本

目前采用的最新常用规范版本: 1)《防洪标准》(GB50201-1994); 2)《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1997); 3)《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 45-2006); 4)《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DL/T5089-1999); 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1995); 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 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8)《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导则》(SL 441-2009); 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 290-2009); 1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 442-2009)。11)《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1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2008));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HJ 582-2010);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

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2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 2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1994); 2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2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2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8)《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14); 2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 3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 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5-2008); 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 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 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需收集以上基础资料; (一)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二)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至小类; (三)人口分布现状; (四)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五)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六)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七)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包括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八)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第二十九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一)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二)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1、各种使用性质用地和适建要求; 2、建筑间距的规定; 3、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4、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5、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6、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7、有关名词解释; 8、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三)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四)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者,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1)用地性质; (2)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3)建筑控制高度; (4)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5)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6)交通出入口方位; (7)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2、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1)人口容量(人/公顷); (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3)建筑色彩要求; (4)其他环境要求。 第三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一)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二)用地现状图。 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共设施现状,必要时可分别绘制; (三)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四)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五)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1、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2、规划保留建筑; 3、公共设施位置; 4、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5、停车场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必要时4、5两项可单独绘制。 (六)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会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精心整理 上海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1.规划编制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特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层级往往较一般城市更为复杂,规划的门类与内容也更加丰富。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在行政分级管理体制背景下展开的,既要保证市、区县、乡镇几级政府在规划管理上的独立性,也要确保各级政府所执行的规划具有高度的衔接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规划编制体系势必呈现多层次的特征,以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的延伸关系,战略部署与实施安排之间的衔接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地域大,规划管理涉及的覆盖面大、地区多,那么为了使规划便于实施管理和突出地区特色,规划的编制也会在横向上进行细分和针对性处理,加强网1.1结构。横向的1.2第三层面是中心镇总体规划、市级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新城、国家级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四层面是一般镇(含乡)总体规划和市级产业园区、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五层面是按经批准

所示。 2. 2.1 1 用、 安排。 2.2 1 总量, 每个分区面积约为100-150平方公里。6个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将宏观发展目标的原则转化为中观层次规划要素的规定性控制,使局部地区的规划建设更好地贯彻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实现整体目标与局部利益、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统一。2)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依据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原则,结合行政单元、市政社会服务设施网络,合理划分规划单元,中心城进一步划分为242个控制性编制单元,一般一个街道分为2-3个规划单元。按编制单元进一步分解人口与建筑的控制总量,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建筑总量、建筑密度和高度、公共绿地、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内容,作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城市设计、规划策略等指导性原则,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3)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所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原则,对编制单元内的土地使用强度、空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为强化规划的全覆盖,对编制单元进行整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3郊区规划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2010年3月

目录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1) 附件公路网规划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4) 附录公路网规划研究主要技术方法 (12)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公路网规划编制,加强公路网规划工作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公路网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编制公路建设五年规划的依据,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基础。公路网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 第四条编制公路网规划必须贯彻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制度,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生产力布局、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公路网现状,研究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明确公路发展目标,确定路网规模、布局和技术标准,提出公路网建设总体安排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第六条公路网规划按公路行政等级划分,可分为国道规划、省道规划、县道规划、乡道规划,以及专用公路规划;按区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各级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和特定区域的公路网规划。 第七条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

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编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专用公路规划应与其他公路规划相协调。 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由该行政区域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规划编就后,报该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跨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可由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行政区域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应服从上一级公路网规划。 第八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及规划实施情况,适时组织规划调整。当出现重大调整时,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九条编制公路网规划要广泛征询公众、相关部门和相邻行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发改农经〔2011〕170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补助地方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2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程根据经批准的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强化管护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实施。 第四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共同承担。各地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组织受益区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第五条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对中央补助地方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的小型水土保持项目,实行中央切块下达投资规模计划、地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管理办法,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衔接平衡、项目审批、投资计划审核下达和建设管理综合监督等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文件审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具体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有关流域机构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水土保持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前期工作文件组织实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前期工作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 办法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建城[2010]1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

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海南省水土保持规划

海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海南省水务厅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前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流失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性气候特色的地方,良好的植被覆盖,举世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相对较低的水土流失面积,使水土流失通常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海南省热带特色农业、旅游业及房地产等生产建设项目的大量建设,水土流失面积和危害有扩大趋势,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海南省有水土流失面积2116.04km2。 为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1年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号),决定在全国开展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海南省水务厅成立了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具体编制工作由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2015年7月31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了《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的组织和实施主体,预防、治理的主要办法和重点对象。 规划着力贯彻《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生态立省总体要求,系统分析了全省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存在问题,认真研究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分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布局和措施体系,提出了预防、治理、监测、监管和近期重点项目规划,为海南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维护生态系统、促进江河治理、保障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海南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据。到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重点防治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km2;到2030年,全省实现全面预防保护,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0 km2。努力将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而奠定坚持的生态基础。 规划工作经过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等阶段,于2015年底初步完成规划编制工作。2016年4月,海

水土保持规划综合大纲

目录 目录 (1) 水土保持规划综合大纲 (2) 规划编制说明 (2) 规划提纲 (2) 1规划概要 (2) 2基本情况 (4) 3规划原则与目标 (6) 4水土保持分区 (7) 5预防监督规划(与监测)预防保护规划 (8) 6监测规划(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监督管理规划 (9) 7综合治理规划(治理措施规划) (10) 8科技示范推广 (12) 9投资估算 (13) 10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14) 11近期、远期实施意见 (15) 12组织管理 (16)

水土保持规划综合大纲 规划编制说明 1.适用范围:大、中流域水保编制,省、地、县级水土保持编制,专项工程规划,区域性规划 2.编制重点: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调查研究 3.规划期:省级10-30年,不超过50年;地、县级为10年 近期水平年(重点),远期水平年;水平年宜与国民经济计划及长远规划的时段尽可能一致。 4.规划编制的任务: ○1.进行综合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 ○2.研究规划区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和规律; ○3.确定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区; ○4.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 ○5.拟定近期和远期的治理进度; ○6.估算规划区的治理总投资; ○7.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价; ○8.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措施。 规划提纲 1.规划概要 2.基本情况 3.规划原则、目标与总体布局 4.水土保持分区 5.预防监督规划(与监测规划可单独列为一章) 6.治理措施规划(综合治理规划) 7.科技示范推广(技术支持) 8.投资估算 9.经济评价(效益分析) 10.近期、远期实施意见(进度安排) 11.组织管理 1规划概要 综述规划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状况和分区,规划的目标、依据和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投资、进度、经济条件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大纲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组 二○○三年五月

批准:谢熙曦审定:郑永良计划处:孙继栋技术处:牟广丞水工处:武永新规划处:孙建峰编制:许学伟

一、修订的目的及必要性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由建设部、水利部于1993年2月8日以建标[1993]72号文发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该规范执行以来,对指导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98年长江大水以来,各地修建了大量城市防洪工程,从治水政策到工程实践,对城市防洪工程的认识在逐渐深化,同时在执行规范过程中,也发现原规范有些内容需要增补或修订。本次拟补充或修订的内容如下: 1.对原规范“总体设计”一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主要补充以下内容: (1) 补充城市防洪总体安排。城市防洪工程是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城市要达到预定的设计防洪标准,需通过合理、有效运用该城市(或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来实现。因此,合理确定各项治理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并从调度上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确保城市防洪目标的实现。总体设计一章,需从宏观上阐明城市防洪工程的总体安排。 (2) 城市防洪需考虑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的作用,增加城市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规划安排及汛期控制运用的内容。 (3) 总体设计一章中,增加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内容。 结合环境保护,增加城市防洪工程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绿化、美化等内容; 加强工程管理,增加工程实施后,工程运行管理的有关内容; 2.增加城市排涝工程设计的内容 3.增加城市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内容。 4.对其它章节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订。 5.鉴于防潮工程的特殊性,将“海堤工程”一章单独列出。 通过对规范的补充或修订,使规范在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二、修订依据与原则 (一) 修订依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2]15号文“关于下达2002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二)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区域整体出发,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3、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4、适应科技、信息业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交通、通讯工程建设。 5、加强居住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四)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并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3、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要严格管制,防止乱占滥用。 4、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城市规划统一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 1、把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要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2、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对耗水量高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4、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采。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搞好旧城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疏散中心区人口。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紧张、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建设。 2、城市布局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要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市区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关停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含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二日经第十四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部长(签名章):侯捷 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

(整理)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大纲

新疆市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工作大纲 1.总则 1.1 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市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属于自治区经济最发达的县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土流失的危害已严重的制约着市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善市的生态环境条件,加快全县的经济发展,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防止土壤侵蚀、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是合理利用和开发水土资源的基础。 2. 风沙危害及土地沙化,已对市的“灌溉农业,荒漠绿洲”构成严重的威胁。据当地资料,市北部荒漠植被区,串珠状沙堆多分布于农田边缘,高度一般3—5米。 3.风蚀结果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减退,危及农业生产。尤其是市北部风蚀严重,造成土壤表土层的流失,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肥力降低,耕作土壤板结,微生物活动受阻,农作物生长期间,水肥供应失调。根据1996年市土地详查资料,水土流失造成耕地中低产田达57.2万亩,土地肥力普遍降低。 4.水蚀、风蚀结果切割、蚕食、淤积埋压良田,破坏土地

资源。淤积库区,影响水利工程寿命。暴雨或洪汛期间,径流汇集于侵蚀沟或河川,致使侵蚀沟发育,河川向两岸的侵蚀扩张,使原有平坦的土地支离破碎,使大量耕地遭到蚕食。防旱抗旱修建的池塘、水库以及灌溉渠道,经常被泥沙淤积,降低了工程效益,缩短了寿命,甚至完全失效。据资料,市1996年洪水受灾面积达几多亩,冲毁水利工程、农田、房屋损失近亿元,渠道淤沙近万方。 5.威胁城镇,破坏交通。河床淤高威胁公路、铁路及桥梁的安全。 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是促进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必须大力加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加强水利建设,合理配置、节约、利用和开发水土资源,加强各级防护林建设,种草植树,增加地面覆盖率,促进全市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使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1.2规划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 鄂尔多斯市博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技术规程 (试行) 概念: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 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任务: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并为 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性质、适用范围:本规程为我公司基本技术规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应达到本 规程的要求。 在特定情况下,经院长负责人任可,项目组可以对规划成果形式做必要的改变或调整,但必须满足本规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实施步骤: 1、组合人员 2、收集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 ① 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② 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③ 调查规划场地周围环境; ④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⑤ 现状市政工程设施及管线资料; ⑥ 建筑现状资料; ⑦ 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⑧ 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以上基础资料由编制该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单位负 责搜集,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和协助) ⑨ 设计任务书; ⑩ 准确反映现状的地形图(比例尺1/500~1/2000)。

3、对现状和区位等资料的分析 主要是对区位,土地利用、建筑分布、交通组织、绿地等现状分析。 4、场地规划结构,布局设计阶段 通过对区位、现状、周围环境分析,并按上位规划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规划场地 用地功能布局、路网结构、绿化景观、公建布置等提出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初步方案应进 行多方案比较,征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建设单位的意见。本阶段以图纸分析为主,文字 分析为辅。 5、规划设计方案阶段(需要报规划局、规划委员会) 经过征求意见后,确定了方案。需做总平面布局、道路规划、竖向规划,还需要做采 光分析、做出具有代表性的公建、住宅等的建筑单体造型,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鸟瞰图等。本阶段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 6、规划设计成果阶段(成果以规划委员会批准方案和会议纪要为准,不得擅自修改 方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审批,图纸需该本单位的规划设计资质章)。本阶段成 果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 成果要求: 1、成果形式 (1)规划成果由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组成。 (2)成果形式为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① 纸质文档采用A3幅面装订。 ② 电子文档采用通用的文件存储格式。其中规划说明书可采用DOC、PDF等文本格式 或图形格式,图纸文件应采用JPG、CAD、PDF等文件格式存储。 2、规划说明书大纲 第一章项目概况 简要说明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的区位以及在城市中的地位,阐述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的主要目的。 明确项目规划用地的四至范围和总用地面积。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数字统计精确度应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另有研究范围要求的重要项目,应同时说明进行规 划研究的四至范围和用地面积。 所列出的规划设计依据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城市规划与土规的衔接完整版

城市规划与土规的衔接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规划是实现土地优化配置和引导城市建设管理协调发展的关键,指导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有两个规划,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这两个规划都是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为原则编制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两个规划相互脱节的状况由来已久。关于这两个规划的关系,早在1989年底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就有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近年来,国家出于强化土地管理、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的需要,接连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均涉及到了两个规划要相互协调的问题,即“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切实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国发[1996]18号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发[1997]11号文);可见,国家对于两个规划的工作均高度重视,有关的法规和政策也要求这两个规划相互协调,而这两个规划的有何异同点主要分歧在哪里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比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我国起步时间一样,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运用上,均落后于城市总体规划,其权威性和约束力也不及城市总体规划。 (一)两个规划的成熟程度不一样 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均是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面学习前苏联时期引进来的,两者均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土地规划在80年代才真正起步,1988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在1991和1994年,国土局相继发布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规划进展缓慢;1996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国土局又于1997年10月出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由于规划依据、方法并不成熟、且涉及的规划层次多,至今土地规划的成熟程度仍然不高。 城市规划虽然也几经波折、不尽完善,但总的来说,理论和实践均较土地规划成熟。尤其是在1978到1988年这十年中,城市规划走过了最富有探索性的十年,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确立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1991年建设部通过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有关城市规划法规和条文的相继出台对于城市规划工作取到了有力的推动和规范化作用。从1980年至今,各地已按照五年一修编的周期,进行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或修编工作。 (二)两个规划的法律地位不一样 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和约束力未能在法律上充分体现。《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都简单地讲各级政府应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规划应对哪些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如何保证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无法律约束力,违反了规划如何处置等均未能明确。相形之下,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作为法律保障,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违反规划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城市规划法》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三)两个规划的审批权限不一样 根据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第二十六条,“评审合格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综合平衡和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依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这种规定不及城市总体规划的明确,“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这一点就比较含混,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惯例,常规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限在上级人民政府,这样仅直辖市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是国务院,地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是省级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权限,根据《城市规划法》和国发[1996]18号文的规定,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及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城市总体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06-4-6 发布机构:建设部文号: 建规[1995]333号实施时间: 1995-06-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现状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一)市(县)域基础资料 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 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 3、资源条件: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 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 8、三废污染状况; 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 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 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3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气象资料; (2)水文资料; (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 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