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提问相关地理知识与讲故事两个环节导入新课。

②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表演历史短剧,再现“隋灭陈、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过程。

③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④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这一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化难为易。首先,教师可设置一些可操作性强、指向性强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并与教师精当的讲解相结合。

难点:①隋初经济的繁荣。这一内容教材写得比较概括,学生较难感受和理解,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史料和数据,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繁荣表现”的基础上对“繁荣原因”进行理性分析。②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初一年级学生要辩证、全面地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问题的设置、史料的提供、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引导、到位的总结等途径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阅读、讲述、表演、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课前导学

①复习上学期所学南北朝的历史。

②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统一和大运河的文字资料。

③准备历史短剧的表演。

教学渗透点

①通过对“大运河的开通”的学习,与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渗透。

②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历史剧的表演,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及表演能力。

③根据史实联系现实,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④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教学资源

①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②自制多媒体课件。

③网站资料。

板书设计

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运河吗?最长的运河又是哪一条呢?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补充说明:

运河的开凿,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据史料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修建运河。隋朝时期更是耗费巨资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在本课的“导入框”中有一个故事,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讲一讲?

对学生的讲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一步设疑: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老师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学习新课:

一、南北重归统一(多媒体显示)

1.隋朝的建立(多媒体显示)

复习旧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谁能简单概述一下?

导入:那么,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哪个吗?它又是怎样建立和统一的?

讲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多媒体显示)

设疑:在今天的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有一口“胭脂井”,谁知道它的来历?(请学生表演)多媒体演示“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过程。

提问: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提示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统一的条件)

3.隋初经济的繁荣(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隋书》中的一段史料:

他“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提问:①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②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隋文帝顺应历史发展,采取许多开创性的措施。他在位20多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二、大运河的开通(多媒体显示)

导入: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有过这样的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多媒体显示文字和图片)强大的隋王朝仅37年、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追溯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1.目的和条件(多媒体显示)

提出讨论问题: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归纳:①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②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③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那么隋朝具备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条件吗?(结合课本中“动脑筋”1及已学过的第一个大问题思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隋朝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2.概况(多媒体显示)

讲述: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

多媒体演示《隋朝的大运河》:

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显示)

讲述: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不仅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多媒体显示以下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问题2: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提示学生注意: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小结: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运河的作用:“京杭运河曾是封建王朝调控南北、维系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全课总结:

1.引导学生“释题”,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总结:隋唐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隋朝,从杨坚581年夺取北周政权称帝开始,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结束,历时38年。隋朝存在的时间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它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则与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

布置课后探究题:

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的绝大部分渠道都是延用了京杭大运河的河段,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京杭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你认为它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哪些新的贡献?

回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京杭大运河。最长的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请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其他学生边听故事,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概述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

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掌握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等基础知识。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下收集的资料,通过表演,再现隋灭陈、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过程。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分析得出:

统一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主观条件是隋朝的强大。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70余年的“大一统”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西晋之后第三次由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隋朝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表现有: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食丰实。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西汉初年的历史(“文景之治”),从课本、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不是专为看琼花,而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完成条件”:①“隋文帝利用已有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以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随着教师的演示,学生回答出大运河“三点”、“四段”及连通的五条河流和流经的主要地区。并用歌诀记忆,填图巩固(多媒体显示):

隋朝开通大运河,

古代世界属最长。

全长四五千里地,

路线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六省,

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赖此河,

永通邗江记心上。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寻找到以下论据,做好讨论的准备:①阅读理解教材第4页的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思考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小字内容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其次,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也可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

学生“释题”,多媒体显示:

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

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回答,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为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做铺垫,同时突出本课重点。

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温故而知新,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当堂识记住基本史实。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并形成准确的空间观念。

帮助学生学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产生原因的方法。

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实现知识的迁移。

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由“已知”引出“新知”,培养学生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和歌诀,使学生当堂掌握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同时把本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不准确,通过教师小结,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空间,使整堂课自始至终体现师生互动。

根据史实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以致用。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f17628486.html,/Health/qi/33305.htm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导学案(共5课附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 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581年,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统一南北和度量衡制度;加强,提高行政效率。 4.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5.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四、课后反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单元第一节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 【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同学们难以感受和理解。 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 ①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 ④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河是。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 【展示点评归纳提升】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 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问题导学】 根据方法自学: 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 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 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

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有哪些? 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的建立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 (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 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 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原 因: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方法前引:回顾:初一上学期学过的治世局面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分析隋代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 明确要求 、熟记隋朝建立及统一;2、了解隋朝繁盛的表现3、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状况。 学习重点、难点:隋朝大运河;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练习 (二)自主学习充分准备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 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隋文帝。 年,隋朝军队灭掉南朝最后一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2.隋朝经历了 、 两位皇帝的统治。 3. 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 结合《隋朝大运河》图表,回答填写知识结构图示: . 目的 2. 时间: 年, 统治时,开凿了大运河。 3.中心 ;

规模:起止点:北达 (今 )南至 (今 ) 长度: 。 地位: 作用: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上学期所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状况,并绘制南北朝的结构图表 2.你认为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请你指出隋朝的特点。

3.隋朝的统治同历史上哪些王朝相类似? 四.师生小结 五.当堂达标 (一)单选题 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81年 B87年 89年 D618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在A北京 B西安 洛阳 D南京 3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A秦汉B东汉 西汉D隋朝

4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唐高祖 D唐太宗 隋朝的都城是在A洛阳 B开封 长安 D建康 6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统一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运河的作用 B唐朝南北交通之发达 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驾驭式自助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资料补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秦代以前:世官世禄制;秦:军功爵禄制;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灭亡的情况,分析其兴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路线,作用及评价。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情况、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 4、比较秦朝与隋朝的异同。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三、巩固诊断 1、隋朝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它的都城在() A 北京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意义是:()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3、隋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经由大运河到洛阳经商,他不必经过() A 江南河 B 邗沟 C 通济渠 D 永济渠 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5、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四、学史感悟: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驾驭式自助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3、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4、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讲授者:金晓兰 一、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南北重归统一”,主要介绍了隋文帝实现南北统一,此后励精图治,使隋朝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第二目“大运河的开通”,讲述了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三、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了解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教学法,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料和信息,以大运河为核心,层层设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条件及其作用。通过《隋朝大运河》图,帮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通过历史短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2.教学难点: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图表形式,列出隋文帝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让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史料的讨论、分析,认识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利用历史短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六、教学策略 1.情境式教学:利用语言、图片、史料等手段,创设出历史教学的环境,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启发式教学:使用图表启发、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注重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3.讨论法教学: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围绕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

七年下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组别:教师评价: 课题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自学验收(二)[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 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知识点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2、隋朝的统一: (1)统一的时间: (2)统一的原因: (3)统一的意义: 3、隋朝的繁荣(社会经济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2)表现: 知识点二:隋朝大运河: (1)目的: (2)时间: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 (5)五大河流: (6)地位: (7)作用:知识超市: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589年灭南朝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隋统一南北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两个重要历史条件:(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这些民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于史册。南北政权使节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2)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双方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局面。。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一是隋初经济的繁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2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四、学习程序: 1、独学: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75%。 2、对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85%。 3、组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4、展示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五、导学内容: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北朝: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裂为和,东魏被取代,西魏被取代,历史上将、、和统称为北朝。南朝:383年淝水之战后,年东晋大将称帝,国号“”,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南朝。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 通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当 时隋朝为什么修筑运河?当时具备哪些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 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 隋朝大运河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隋朝大运河简图 2. 隋文帝.了解他统治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 体会我国封建社会的治世评价标准. 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 投影魏晋南北朝简表 (二).导入新课 :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 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引导学生学与交流:(我的课堂,自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年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在今陕西西安);年,隋灭掉,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名叫) (1)措施:改革,发展,注重,减轻; (2)表现:国家,繁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 (1)开凿目的:加强,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 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2、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 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 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说明: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是隋文帝统治时期,而不是隋炀帝时期。 二、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时的皇帝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史实。 2、培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3、认识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对隋朝的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的原因。(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发展,注重,国家出现了统一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在位时,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别为、为、、,为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的“阅读文字”(第2-3页),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①陈朝腐朽:陈后主整天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大臣昏庸,自以为是。守江将士战备松弛等。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奠定了灭陈物质基础。隋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③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 2、分析下列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万人?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①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第 1单元 第一节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学会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 3.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二. 【重、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 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实现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 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 ④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河是。作用:大运河 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 1.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繁荣景象? 2.穿越时空、回到隋朝,假如你要从余杭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怎么走才省钱省 时?(提示要乘船) 3.认识大运河,依据材料来回答

材料—:.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问题:(1)材料一对大运河的评价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材料二对大运河的评价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态度?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四、【复习巩固当堂检测】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的是秦始皇时开凿的( )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都江堰 2.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0年 3.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业 5.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 7.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 执笔:朱大新审核____________ 使用者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隋朝大运河。 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 度。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法与建议 1、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2、教法:采用讲述法与诱思法相结合。 五、学法与要求 1、学生通读本课,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历史进程。 2、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六、教、学、练、评活动程序 【活动1】、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 渠、、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活动2】、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活动3】、精讲点拨: 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活动4】、形成性评价: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三维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维度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 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6.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7.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④江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二、填空题:

9.公元__________年,杨坚夺取_______________的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____。之后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_____________,重新统一南北。 10.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__公里。 【维度B】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填图 请依据《隋朝大运河图》,填出下列地区: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南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隋炀帝之前的商人一般都是选则陆路运输,但在隋炀帝以后江南余杭地区的商人在把粮食运往涿郡时,通常都选择水路。请问他们为什么弃陆路而选择水路?(简要说明理由即可) 13.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新课程重要目标,所谓探究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隋朝虽然是历史的短命王朝(581—618),但是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请你仔细阅读下列表格,看你能否探究出隋朝经济繁荣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主备课人:杨祝福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史实。 2、培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原那么和方法。 3、认识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对隋朝的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进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以下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以下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确实是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 ①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 大运河以___为中心,北起___〔今北京市〕,南至_______(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 ④地位和作用: 地位:大运河是。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以下问题〕 活动一:分析以下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表达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缘故有哪些? 特征: 因素:

湖北省华一寄宿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班级: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能简单归纳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 通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法指导】 学习“南北重归统一”一目,可从人物、时间、都城等来熟知隋朝建立的情况,找一个线索来梳理隋统一的史实。学习“大运河开通”一目时,结合《隋朝大运河》图示了解大运河,并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理解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知识连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历史王 朝吗?看看这几幅图,你能简单的描述一 下隋朝之前的历史吗?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励精图治的隋文帝 1. 年,建立隋朝,定都。 年,隋朝灭朝,统一。 2.具体施政:政治上;经济上。 3.创造局面:国家,经济。 知识点二: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1.目的: 2.全程:以为中心,北达 ,南及 ,全长。是。 3.开通的影响: 探究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隋朝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耕地面积大量增加,隋初为一千九百多万顷,二十多年以后,增加到五千五百多万顷。农作物的产量增长较快。隋文帝即位之初,府库空虚。十多年以后,政府的府库已容不下各地征调的绢帛,而需要建立新的府库。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用尽。正如《贞观政要·辩兴亡》里所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朝仓库的丰实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 材料二: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最终导致了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七年级历史第二课 回答:A级(1)阅读材料一,你获得了一个什么信息?你能结合课本归纳一下隋文帝的功绩吗?(归纳出一点即可) A级(2)结合课本,请你分析,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 B级(3)隋炀帝能够开通大运河,与材料一有关系吗?(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这些,隋炀帝从何而得?) 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隋朝大运河图》,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汴河,亦即通济渠) 请回答: A级(1)请你注意右图中空格的位置,依次写 出相应的地名。 广通渠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导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目标】 ①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②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③明白隋朝灭亡带来的启示。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一、隋的统一 你知道右图是哪位皇帝吗?他建立了什么朝代?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治国 措施?成效如何? 1.建立:581年,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__为都城,________就 是隋文帝。 2.统一: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巩固 (1)措施:①经济上:编订____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上:加强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____________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__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________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1)创建:________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确立: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_______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 (1)________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初一历史 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整理

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整理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陈后主骄傲自大 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 (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图) 3、意义: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评价: 积极方面:意义 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7、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同之处: (1)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3)都兴建了重要工程(4)都只有2个皇帝,存在时间很短 (5)都因为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 8、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