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一大连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1.1地形地貌

大连地区位于千山山脉西南延伸部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濒临黄海、渤海之间,形成碧海环抱、低山丘陵起伏的地形。由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新地质构造活动和海水动力对陆地的长期作用影响,本区地貌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滨海岩溶地貌形态较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并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下:(1)侵蚀构造低山

大连市区地形制高点大黑山,主峰海拔633.1米,主要由震旦系石英岩组成,是断块上升长期遭受侵蚀的山体。凸形山坡,尖圆状山顶,锯齿状山脊。由于受运动的影响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及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山高谷深之地貌景观。地形中度切割。山谷多为“V”型。山体上部陡峭,基岩裸露,中下部坡度变缓,植被覆盖较好。主峰周围有逐层降低的山峰依附,标高在500-250米间,标志着该山体为不同期构造上升所致。

(2)构造剥蚀地形

①高丘陵

区内分布较广,为主要分布地形。分布在大连老虎滩地区。标高在200-500米间,丘顶多为浑圆状,局部尖顶状,连绵起伏,丘坡多为凸形坡面,上陡下缓,坡度在10-30度,最陡段可大于30度。岩性由变质岩类、震旦系桥头组石英岩、长岭子组板岩、千枚岩、甘井子组白云岩组成。沟谷多呈“U”型,少量呈“V”型,切割深度100-200米。丘陵上部基岩裸露,下部被坡积物或植被覆盖。由于受构造运动和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局部分布有剥夷面。标高均在200-400米间,可视为本区内较高的三、四级剥夷面,形成时间相当于第四纪前,为间歇性抬升之遗迹。充分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的特点。风化壳厚度约在0.2-0.4米间。

②低丘陵

区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甘井子-周水子以北,革镇堡等地区。标高在50-200米间,丘坡较缓,约5-10度。众多馒头状丘顶形成了漫岗地形,坡麓上冲沟发育,切割深3-5米。高部位基岩裸露,低部位坡积物覆盖较多,部分地段被辟为梯田。有的丘顶覆盖一层冰碛泥砾,该区岩性组成:鞍山群片麻岩类,震旦系甘井子组白云岩,南芬组、营城子组灰岩。区内100-200米与60-80米标高的丘顶连续地段,可视为一、二级剥夷面,这级剥夷面相当于第四纪初期冰期来临,气候变暖后,冰川融化,赶往间冰期,辽南山地长期上升,剥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故此种剥夷面保存下来极少,即这级剥夷面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在低丘的边缘地段地形中,见有零星分布的标高在24-80米的剥蚀残丘,丘顶平缓,表面多被较薄的残积层和植被所覆盖。

③剥蚀台地

大连市区广泛分布,台面较平缓,微波状起伏,略向海倾斜,坡度在0.5度左右,觉基岩风化壳,裸露岩性为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薄层灰岩,标高在20-40米。

(3)剥蚀堆积地形

①冰碛垅岗

零星分布在大连市区西南部等地,大部分在由灰岩和板岩组成的低丘顶部出现。标高60-80米间,局部标高略低,覆盖厚度一般在4-5米,形如长梁垅岗状,岩性为泥砾层。

②坡洪积扇裙

呈扇状、舌状及裙带状绕山前分布,表面平坦,微起伏,标高在30-60米间,宽度不等,由几十米至几公里。松散堆积物的厚度较薄,在0.5-1.5米间,且不均一,局部可达

2米以上。由后缘向前缘微倾斜主,坡度在2-5度间,其上树枝状冲沟发育。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含砾、碎石,黄土状亚粘土含碎石。

③山前坡洪积倾斜平原

见于周水子-大辛寨子一带,呈东西向分布,由坡洪积扇裙组成了山前倾斜平原,标高在7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地面微起伏,略向海倾斜,坡角3度左右,靠近山麓地势较高,在周水子一带,平原的后缘见有断块状阶梯陡坎呈断续状环丘分布。前缘与海漫滩呈陡坎接触,纵观该地貌,树枝状冲沟发育其上,有季节性小水流。岩性为亚粘土混碎石,黄土状亚粘土。该地貌现已辟为大片生活区、厂矿及农田等。

(4)堆积地形

①山前冲洪积平原

分布于营城子、土城子一带,主要由牧城驿等八条季节性河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开阔,后缘与低丘接触,地势略高,前缘低平,与海积阶地相接触,规模较大,最大宽度可达3公里左右,其上发育断续的一阶阶地及季节性水流。岩性具双层及多层结构,上部黄土状亚砂土含砾,粉细砂,剖面见底部为石灰石砂砾卵石层,厚度大约在10-60米。

②冲洪积谷地

呈长条状分布于丘间,自上游至下游由窄变宽,一般宽度在300-800米间,最宽可达1000米左右。一级阶地及漫滩在局部发育,规模小,一般有季节性水流通过。有些沟口已被人为履行而平坦开阔。沟谷形态多为浅“U”型,谷底较平坦,微向沟谷口倾斜,沟谷底局部基岩裸露。堆积物厚度较薄,岩性由亚砂土含碎石,亚砂土及砂砾石组成。

③河流一级、二级阶地

冲海积一级阶地主要分布在马栏河河谷两侧,呈不对称的条带状分布,高程在2-8米间。位于马栏河下游的一级阶地由于地势平坦,而建有众多的建筑群。岩性为:上部黄褐色亚砂土含砾石,下部砂砾石混土。在马栏河上游见有二级基座阶地呈断续不对称出现,相对高程在8-16米,阶面一般宽14-17米,局部大于100米。三级基座阶地在马栏河大西山水库上游有零星分布,阶面窄,阶地坎高2-2.5米。基座阶地的上伏岩性为冲洪积卵石混土,厚度为1-5米,下部为石英岩。区内二级基座阶地上的砾卵石混土层的形成是洪水泛滥所致,形成时期可追朔到全球性的玉木-里斯冰期。在玉木Ⅰ、玉木Ⅱ期两冰期之间,本区发生了大规模海侵,当时陆地上洪水泛滥,堆积了大量的砾卵石混土,形成了二级基座阶地结构。

④河床漫滩

见于马栏河等较大河流,河身浅且窄,河曲变化小,宽度不等,一般在50-250米间,河床与漫滩没有明显的接触界线。而河身较窄的季节性河流,河床与漫滩呈不连续、不规则的交替延伸。岩性为亚粘土、粉细砂、中细砂、砂砾石。厚度小于2米。

⑤湖沼洼地

见于周水子机场。地势经人工改造而开阔低平,呈椭圆形分布,地面标高在5米以下。周水子湖沼洼地出露面积约1.75平方公里。堆积物岩性为亚砂土、粉细砂、草炭层等。

⑥人工堆积地形

人工堆积地形分三种形态出现,一为人工海岸,见于大连市区北部海岸,呈长条状分布,人工辟为良好的深水不冻港码头及居住区,地势较平坦,微具起伏,略向海倾斜,上部岩性为灰土、杂填土、素填土,下部为淤泥质粘土、碎石、板岩风化壳。二为矿潭堆积,见于南关岭三道沟石灰石矿区,主要为采矿后的废矿戴盆望天弃而成。三为人工回填,见于大连香炉礁、甘井子、大连钢厂海湾等。其回填岩性为素填土、碎石、磕头、煤灰潭及生活垃圾等。人工回填将凹陷地填平而改变了原来的地貌形态。在大连沿海地区回填面积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5)风成地形

黄土台地

在大连市区的寺儿沟、南山均有分布,而且均分布在山麓的北侧,呈悬挂式或附式出现在山前,顶部较平坦,冲沟直柱状节理发育,并具有小孔。有的形成了黄土陡崖耸立的山前,高度在4-20米间,有的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沿垂直节理呈柱状出现,或被冲沟切割成独立的个体。由于降水的冲刷,使局部地段形成了黄土台地。

(6)海成地形

①海积陆连岛

见于大连小平岛,分布在低丘陵或高丘陵之间,宽度约100-500米,以海积一级阶地的砂砾卵石形成的砂堤相连接,形成陆连岛地貌。

②冲海积一级阶地

区内见于较大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湾部位。在马栏河口等地有分布,标高在2-5米,宽度150-500米,局部大于600米,地势平坦,见有海相贝壳。局部见有小泻湖及沼泽湿地分布。地表岩性为中粗砂含砾,厚度一般3-5米,最厚可达20米。

③海积一级阶地

在沿海地带呈条带状、新月状分布在海湾,标高在1.5-5.0米间,阶地面微倾斜,阶地前缘坎高一般在1-2为间,局部见有小泻湖及洼地积水。岩性为淤泥质粘土、粉细砂含砾、砂砾石。

④海高漫滩

见于沿海,呈长条状、新白状分布在海湾的低平地形处,高出海面1-2米,分布规模变化大,多以砂坝、砂咀、盐田的开工出现。砂坝高度可达4米,海水只有在涨大潮时才能淹到。宽度在12-50米间,一般为缓坡状,直角为15-20度,顶部平坦。岩性为砂砾卵石、淤泥质亚粘土,其上发育基岩海蚀柱。

⑤潮间带

分布于沿海岸的高、低潮之间的带状地带。微向海倾斜,在海湾部发育,最大宽度可达2公里以上,在岬角及岩岸突出的部位多以岩脊滩的开工出现,在海湾部多以现代砂砾石滩为主。岩性为淤泥质粉细砂、砂砾石。海蚀现象明显,其上发育海蚀洞穴,海蚀柱、海蚀牙等。

1.2气象与水文特征

1.2.1气象

大连地处北温带,三面环海,同时受季风影响,属温暖季风气候,同时又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太阳年总辐射量135-140千卡/米3,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年日照率达62%左右,年平均气温10.4℃,八月份温度最高,多年平均气温24℃,历史最高达38.1℃,一月份温度最低,多年平均气温-4.8℃,最低气温为-21.1℃,无霜期170-190天,霜期始于11月份,终至4月份上旬,多年平均降水量687.7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60%左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6%,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8.1毫米,最大冻土深度0.93米,最大风速28-30米/秒(10-11级),本地区季风明显。

1.2.2水文

区内河流属黄渤水系,多数独流入海,为流程短小的季节性河流,较大的河流主要有凌水河、马栏河、夏家河、牧城河、周水子河等,其基本情况见表2.1,主要河流基本情况一览表。区内水库主要为中、小型水库,有大西山水库、牧城驿水库等,见图2.1河流水系图。

1.3.1地层

调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鞍山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白垩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分布见图2.2。其中各期侵入岩与混合岩简述如下:

(1)侵入岩

辉绿岩(

)3(2

5

主要分布于革镇堡、甘井子、南关岭等地。主要以岩脉侵入,脉宽100~300m,延长达数km,方向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个别的近东西向,为晚侏罗世侵入岩。

m

图1.2 大连市区地质图

1.3.2地质构造

调查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的复州台陷,Ⅳ级构造单元包括城子坦断块和复州—大连凹陷,构造形态复杂,具地台型二元结构特征,见图2.3。

m

图1.3 大连市区构造体系图

(1)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盖层中。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了区内东北部城子坦断块,其褶皱形态单斜化,片麻理走向北东-东西向,向南倾斜。晚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褶皱复杂,多为

紧密线型的同斜、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在区内盖层中广泛发育,其规模大小不等,褶皱线理与拉伸线理及矿物生长线理一致,走向多为110°-170°。

(2)断裂构造

本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可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两种。本区盖层中脆性断裂发育,按性质可分为逆掩断层、逆断层、正断层和平移断层,按其展布方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此外还发育有环状断裂。区内发育有三条韧性剪切带(韧性断裂)为大黑山韧性剪切带、尹家村韧性剪切带和信台子韧性剪切带。

1.4第四系地质

区内第四纪地层的分布严格地受着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以及古气候、古水文网变迁的影响与古地貌条件的约束,致使空间分布局限,形成时代不一,堆积厚度变化大。由于受冰川、流水风化剥蚀等外动力地质综合作用,便利第四纪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多变,见表1.2。

本区在挽近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长期处于间歇性、继承性、差异性上升阶段,这和地表运动方式对第四系空间分布及特点起着明显控制作用。区内第四纪以来虽均有堆积,但目前尚存的地层组成均以中、晚更新统为主,厚度较大,分布亦广,而全新统厚度则较薄,分布亦局限。形成第四纪堆积物以松散陆相碎屑沉积为主,海滨及沿海地段超覆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畏的“半岛型”沉积景观。

1.5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1.5.1新构造活动

区内的构造运动比较显著。表现为整体运动和局部间相对运动特点。

(1)整体运动特点

挽近期以来,本区陆壳整体表现为抬升。据大地水准测量结果:大连地区自五十年代以来,相对下辽河平原平均上升了60.0毫米。区内没有较大面积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分布以及海蚀洞、冲洪积阶地等的普遍发育,也说明了这一整体抬升运动。在陆壳整体抬升过程中,南北两侧的上升幅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即南强北弱。表现为:南部海岸地段海蚀洞的最大高程为75-80米,如小平岛等。而北部的海蚀洞或海蚀台(阶)地的最大高程为10-20米。北部松散地层的分布面积和厚度都比南部明显的大。从河流阶地、海蚀(积)阶地及海蚀洞分布的层次和高程对比来看,自晚更新世以来,南部海岸的抬升幅度至少为75-80米,北部则为10-20米。

(2)局部运动特点

区内陆壳在整体运动的同时,存在明显的局部差异性升降运动,即基岩丘陵(或低山)区的持续缓慢上升和丘间地块的缓慢沉降。

全区缺失第三纪-早更新世地层,说明在这一地质时期内,陆地处于整体上升阶地,遭受剥蚀。差异性升降尚未有所表现。中更新世早期接受冰碛或冰水沉积,晚期,丘陵和丘间

地块之间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开始显露出来,在一些地段沉积了2

Q粘土。晚更新世早期,这

2

种差异性升降表现得成为突出和普遍。断裂活动控制了差异性运动的幅度和,形成了区内的几个主要沉降盆地,如营城子沉降盆地等。盆地的范围无不受断裂所控制,沉降幅度亦不同。

到晚更新世后期,差异升降运动受构造控制表现得更加明显。典型地段如大连市区南山和夏家河子等地段。在大连市区寺儿沟、周水子南山及夏家河子等晚更新统上段黄土状土地层中,冲沟非常发育,最大切割深度达20.0余米。说明这些地段在全新世时期表现为相对抬升。按下限一万年计算,上升速率至少为2毫米/年。

纵观全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在山川地势沿着老构造展布和活动断裂对现今地表形态的改造,现今的山势走向、河流发育和海岸线的延伸均沿着构造展布。

1.5.2地震活动

本区地震区划属华北地震区的郯庐断裂地震带。区外,西临郯该带,南部为蓬莱—唐山渤海北西带,东侧为蓬莱—丹东北东带,北部为地震活动较强的大洋河北西带。本区地震主要分布在一个集中区和三条地震带上。历史上共发生有记载的地震100余次,其中3级以上16次,5级以上强震3次。三条地震带为:

(1)金州—营口地震带

该带大连地域历史上曾发生3次强烈地震,即1855年金州5.5级地震、1856年金州5.25级地震和1861年金州6.1级地震。

(2)东岗—登沙河地震带

该带共发生地震100多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2次。

(3)北海—龙王塘地震带

该带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历史上共发生4.3级地震1次,3.5级地震1次,2级左右地震多次。

区域地震对本区也有明显影响。如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距本区200多km,金州光明街、二十里堡、石河一带出现房屋倒塌等破坏现象,地震烈度6—7度;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大连受害房屋837间,金州受害房屋845间,地震烈度5—6度;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大连地区普遍有感,有房屋倒塌、院墙倒塌等破坏。

根据国家地震总局全国地震烈度表及区划图,大连市区为Ⅶ度烈度区。

1.6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调查区内的岩土体按不同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岩体与土体两类。

1.6.1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岩石成因特征、岩层组合、岩体结构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将岩体划分为四类十三个工程地质岩组,见表1.3岩体工程地质类型表。

(1)岩浆岩工程地质岩类(Ⅰ)

①坚硬的整体块状花岗斑岩岩组(Ⅰ1)

岩体由晚侏罗世呈脉状浅成侵入太古界鞍山群中的均一花岗斑岩岩脉组成。岩体完整,风化程度中等,风化壳厚度2.0~7.2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34.7~66.1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28.0~60.0MPa,弹性模量2.3~3.1×104MPa,软化系数0.80~0.86。岩体原生及风化节理裂隙少,稳定,整体性强度高,均质,变形特征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易风化。

②半坚硬的碎裂块状辉绿岩岩组(Ⅰ4)

分布于夏家河子、南关岭等地,岩体为晚侏罗世浅成辉绿岩岩床或岩脉,侵入于震旦系、寒武系及奥陶系地层中。岩体构成单一,抗水性较好,风化剧烈,风化程度强到中等。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21.7~31.1MPa。岩体整体完整性差,岩石具弹性,稳定性明显降低。

(2)变质岩工程地质岩类(Ⅱ)

①极坚硬的裂隙块状石英岩、石英砂岩岩组(Ⅱ1)

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岩体由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永宁组、细河群钓鱼台组震旦系桥头组的石英岩、石英砂岩,间夹有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等软弱岩石组成。中厚层、巨厚层的裂隙块状岩体,抗水性抗风化性好。风化程度中等—微风化,风化壳厚度小于1.0m。岩体单

轴干抗压强度91.9~167.2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85.8~143.2MPa,弹性模量3.9~7.2×104MPa,软化系数0.90~0.95。岩体节理发育,透水性差,不易溶蚀,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各向同性,整体强度高,基本稳定。

②坚硬的整体块状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岩组(Ⅱ2)

岩体由太古界鞍山群城子坦组马家沟组的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变粒岩、线粒岩等区域变质岩组成。均一整体块状岩体,抗水性较好。风化程度中等—微风化,风化壳厚度3.0~15.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80.0~128.6 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98.2~104.3MPa,弹性模量2.7~5.4×104MPa,软化系数0.91~0.97。岩体节理裂隙稀少,构造结构面多闭合,无充填,岩石整体接近各向同性,强度高,岩体稳定。

③坚硬的整体块状混合岩岩组(Ⅱ3)

岩体由太古界均质混合岩组成。整体块状岩体,抗水性较好,风化程度中等—微风化,风化壳厚度 3.0~5.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62.2~110.0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54.5~98.0MPa,软化系数0.90~0.95。岩体节理裂隙少,结构面多闭合无充填。岩石隔水性好,不溶蚀,均质各向同性,整体强度高,岩体稳定。

④坚硬的块状大理岩岩组(Ⅱ4)

岩体由上元古界青白口系细河群南芬组大理岩、绢云大理岩组成。巨厚层的块状岩体,微风化,风化壳厚度小于0.5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55.9~87.2MPa。岩体节理不发育,裂隙多闭合或钙质充填,胶结良好,无软弱结构面。岩石化学稳定性较好,溶蚀性较弱,岩体强度较高,易受层面及岩性控制,基本稳定。

⑤软弱的层状碎裂千枚状板岩、板岩岩组(Ⅱ5)

岩体由震旦系桥头组中的板岩夹层与长岭子组的千枚状板岩、板岩用千枚岩、片岩组成。薄层及板状碎裂岩体抗水性及化学稳定性差,风化程度强—微风化,风化壳厚度2.0~15.0m。岩体由软弱面切割呈层状碎裂结构体组成。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3.4~17.5 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7~9.8MPa,软化系数0.24~0.60。岩体完整性及稳定性差,力学强度低,遇水易软化,易崩解。

(3)碎屑岩工程地质岩类(Ⅲ)

①半坚硬的层状碎裂砂质页岩、砂岩岩组(Ⅲ1)

零星分布于区内中部及北部丘陵地带,岩体由震旦系崔家屯组、兴民村组、大林子组和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的砂质页岩、砂岩夹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组成。层状碎裂岩体,抗水性差,风化程度中等,风化壳厚度小于2.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26.4~44.9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9.0~23.5MPa,弹性模量0.05~0.32×104MPa,岩石软化系数0.24~0.54。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存在构造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岩体完整性差,强度低,抗滑稳定性差,岩体稳定性差。

②软弱的层状碎裂页岩、砂岩、泥岩岩组(Ⅲ2)

岩体由石炭系本溪组与白垩系普兰店组的页岩、砂岩、泥岩,间夹可溶性碳酸盐岩石组成。层状碎裂岩体,抗水性差,中等风化,风化壳厚度 2.0~5.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3.0~9.0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5~5.0MPa,岩石软化系数0.20~0.40。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差,强度受层面、软弱面控制,电水易软化、崩解,岩体稳定性差。

(4)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类(Ⅳ)

①坚硬的裂隙块状石灰岩、白云岩岩组(Ⅳ1)

广泛分布在大连北部等地段,岩体由震旦系南关岭组、甘井子组、营城子组,寒武系碱厂组、张夏组与上寒武系、奥陶系的石灰岩、白云岩,间夹有板岩、页岩等非可溶性岩石组成。中厚层裂隙块状岩体,强风化—微风化,风化壳厚度小于2.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29.4~96.0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26.1~55.7MPa,弹性模量2.1~6.8×104MPa,岩石软化系

数0.70~0.90。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钙质充填,整体强度较高,溶蚀性强,岩体稳定性较好。

②半坚硬的层状块裂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岩组(Ⅳ2)

岩体由震旦系十三里台组与马家屯组的石灰岩夹泥质灰岩,间夹页岩、砂岩等岩石组成。层状碎裂岩体,风化程度中等,风化壳厚度2.0~4.0m。岩体单轴干抗压强度13.0~64.8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7.0~40.0MPa,岩石软化系数0.50~0.60。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整体强度较差,溶蚀性强,岩体稳定性较差。

1.6.2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按土体的粒度成分、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结构类型划分为四类十八个土组(见表1.4)。

(1)砾石类土(Ⅰ)

①单层结构砾质土(Ⅰ1)

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土体由上更新统坡洪积砾质土组成,微含粘土质石英岩砾石。孔隙度较小,粒度极不均匀,透水性差,厚度5.0~35.0m,无软弱夹层。无不良地质现象。土体天然含水量5~10%,天然容重1.8~2.1g/cm3,低压缩性,地下水无侵蚀性,是浅基础设计较为理想的持力层。

②单层结构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Ⅰ2)

分布于丘间谷地及丘陵沟谷地带,土体由上更新统冲洪积、坡洪积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层组成,微含粉土质石英岩、灰岩及板岩等砾石。土体胶结好,孔隙度较小,粒度不均匀,透水性差,厚度5.0~25.0m,无软弱夹层。天然含水量13~30%,天然容重1.97~2.02g/cm3,

低压缩性,地下水位较高,丘陵沟谷低洼地段易产生或遭受洪水及泥石流的危害,稳定性较差。

③双层结构泥砾、红粘土(Ⅰ3)

分布在丘陵顶部及坡麓较高部位,土体岩性为中更新统冰碛的石英岩漂砾、巨砾、砂砾与粘土混杂堆积的泥砾层,下伏坡洪积或残坡积的红粘土层,构成双层结构土体,厚度2.0~20.0m,土体胶结密实,孔隙度小,透水性极差。土体天然含水量24.5~45%,天然容重1.6~1.9g/cm3,低压缩性。土体表层溶蚀较强,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局部人工边坡可能不稳定。

(2)砂类土(Ⅱ)

①单层结构砂砾石(Ⅱ1)

广泛分布于滨海的砂堤、砂坝等地带,土体由全新统冲洪积、海积的砂砾石层组成。土体厚度3.0~10.0m,天然含水量5~20%,天然容重1.95~2.05g/cm3,低压缩性。地形起伏变化大,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位高,易受地下水及海水浸没与侵蚀,边坡不稳定,不宜选做地基。

②双层结构粉细砂、砂砾石(Ⅱ3)

分布于牧城驿一带丘陵坡麓近海处,土体岩性为全新统风积粉细砂层,厚度2.0~10.0m,下卧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层,构成双层结构土体,其粉细砂的天然含水量15~25%,天然容重1.90~2.05g/cm3。下伏砂砾石层,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粒径粗大。地形平坦,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斜坡较稳定。

(3)粘性土(Ⅲ)

①双层结构亚粘土、砂砾石(Ⅲ1)

分布于丘间谷地诸河谷的河流冲洪积堆积阶地,土体岩性为上更新统冲洪积、全新统下段冲洪积亚粘土层,下伏大砂砾石层,具有双层结构,厚度5.0~10.0m,具中等压缩性。其亚粘土层的天然含水量13~28.2%,天然容重1.74~2.07g/cm3。地形坡度变化大,由平坦到起伏,地面切割强烈,斜坡常不稳定。

②单层结构红粘土(Ⅲ2)

分布于丘陵坡麓,土体由中更新统坡洪积粘土、亚粘土夹砾石、碎石粘土层组成,直接覆盖于可溶性碳酸盐岩之上,厚度2.0~20.0m。红粘土天然含水量大,几乎与塑限相等,孔隙大,压缩性小。地面地形起伏,下伏碳酸盐岩岩体岩溶发育,地面侵蚀切割较强烈。土体网状裂隙发育,浸水后软化,可产生不均匀沉降或造成斜坡失稳。

(4)特殊类土(Ⅳ)

①双层结构黄土状亚砂土、红粘土(Ⅳ1)

零星分布于丘陵坡麓地带,土体岩性为上更新统风积—坡洪积黄土状亚砂土,局部夹亚粘土含砾石薄层,下卧红粘土层,为双层结构,厚度5.0~15.0m。其黄土状亚砂土层土质均匀,结构稍密—中密,孔隙大,垂直节理发育。其地形起伏,地面侵蚀切割,局部强烈切割,天然斜坡陡且不稳定。

②多层结构黄土状亚砂土、红粘土、砂砾石(Ⅳ2)

分布于大连市区等山前地带。土体岩性为上更新统风积—坡洪积的黄土状亚粘土,局部夹亚粘土含碎石薄层,下卧坡洪积红粘土与砂砾石层,构成多层结构,土层厚度3.0~35.0m。其黄土状亚砂土层均匀,结构稍密—中密,孔隙大,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地段表层土体具中等湿陷性。其地形较平坦,地面侵蚀切割中等,天然斜坡陡且不稳定,下伏可溶性碳酸盐岩岩溶沟、槽发育。

③双层结构淤泥质土、砂砾石(Ⅳ3)

分布于丘间谷地诸小河口与海湾地带,土体岩性为全新统海积、冲海积、冲湖积的淤泥、

淤泥质亚粘土与淤泥质砂层等,下卧全新统砂砾石层,土层厚度5.0~10.0m,其淤泥质土具有高压缩性,低透水性,流变性,不均匀性工程地质特性。

④多层结构淤泥质土、亚粘土、砂砾石(Ⅳ4)

分布马栏河等丘间谷地等较大河流的河口溺谷与滨海地带,土体岩性为全新统海积、冲海积、冲湖积的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与淤泥质砂层等,下卧砂砾石层,具有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厚度5.0~15.0m。其淤泥质土具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工程地质特性。其地形较平坦,地面侵蚀切割较轻微,地下水位埋藏浅,排水条件差,一般不宜工程建设。

⑤单层结构杂填土(Ⅳ5)

零星分布于凌水河河口等地,土体由生活与工业垃圾等组成,厚度 2.0~5.0m。土体具高压缩性,强度低,变形大,湿陷性等工程地质特性。

⑥多层结构杂填土、淤泥质土、砂砾石(Ⅳ6)

分布于大连市区等沿海地带,土体岩性上部是生活、工业垃圾等,下卧淤泥质土与砂砾石层,厚度5.0~10.0m。土体压缩性高、强度低、变形大、湿陷性等工程地质特性。

⑦单层结构素填土(Ⅳ7)

零星分布于大连老虎滩、周水子等地,土体岩性为碎石、亚粘土等单一成分素填土,下伏基岩,厚度 2.0~5.0m。土体结构疏松,密实度差,压缩性中—高,强度低,一般浸水具湿陷性。

⑧双层结构素填土、淤泥质土(Ⅳ8)

零星分布于大连老虎滩等地,土体岩体为碎石与粘性土,下卧淤泥质土层,厚度

2.0~5.0m。土体组成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密实度较差,具中—高压缩性,强度低。

⑨单层结构矿石废渣(Ⅳ9)

分布于矿山周围,由废矿石与矿渣土构成,厚度 2.0~5.0m,土体结构疏松,一般不宜工程建设。

1.7地下水类型与水文地质特征

大连市区内的地下水按储存性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三种类型,其赋存条件除受地质、地貌、构造条件控制外,主要受气象、水文及人为因素的制约。

1.7.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埋藏于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河谷两侧,山前倾斜平原及沿海漫滩地层中。主要分布在大辛寨子—周水子,营城子—牧城驿及夏家河子等地。含水层厚度2—10米不等,上部岩性主要为棕黄、黄褐色亚砂土,亚粘土夹碎石透镜体,下部砂砾石/卵石等。地下水埋藏浅,多为2—6米。见图(3—16)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为住,季节性河流的侧向补给以及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补给为辅。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以氯化物钙钠和氯化物重碳酸钙钠为主,矿化度0.5—2克/升,水量较小,单井涌水量为100吨/日左右,是本区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区。

1.7.2基岩裂隙水

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之特点。主要分布在市区沿海诸岛以及旅顺—大连铁路以南的低山丘陵区。按其含水岩组的结构构造特征可划分为层状岩类裂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

(1)层状岩类裂隙水

分布在本区的大连市内低丘陵区。主要含水层岩组地层有震旦系砂岩、石英岩、千枚岩、板岩和石炭系的页岩及侏罗系的安山质集块岩。各种岩石裂隙发育程度极不均一。质硬性脆的石英岩、砂岩裂隙发育程度好于质软性柔的板岩、千枚岩等。如大连石道街石英岩裂隙大部分未被粘土等物填充,同一深度往往发育着几组不同走向的裂隙。从现已掌握的钻孔资料来看,板岩地层单井涌水量均小于100吨/日,石英岩、砂岩地层单井涌水量均大于100吨/日。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和氯化物重碳酸钙钠型。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排泄多以泉的形式溢出,根据十六个泉点统计,泉的涌水量一般在1吨/日—2000吨/日,较大的泉位于小南村东龙泉,涌水量为2000吨/日,较小的泉位于红旗柳树沟,涌水量为0.12吨/日平均为146.08吨/日。

(2)块状岩类裂隙水

本区诸岛零星分布着块状岩类裂隙水,但由于地貌形态是影响,如小平岛,海拔高度80余米,大气降水主要以面流形式直接入海,渗入地下微乎其微,单井涌水量均小于100吨/日,是东区地下水资源最为贫乏区。

区域地理环境

28、工业污染控制模式(就工业与自然关系而言划分的工业发展三种模式)。答:工业污染控制模式: 1.不顾环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20世纪50—60年代) 工业生产的原始模式:“资源—产品—废物 工业系统内部的高度经济性和外部的高度不经济性,在相当程度上加深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污染末端控制”的发展模式(20世纪70—80年代) 末端控制污染”模式(“排放管理”)对于控制局部地区的工业点源污染是有效的,对遏制工业污染的迅速扩大也有其历史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3.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工业界所倡导的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管理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工业系统的生态化。基于生命周期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的工业发展战略是当今工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29、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与发展途径。 答: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只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2)再利用(Reuse)原则: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3)再循环(Recycle)原则:以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 减量化是首要原则。“3R”原则的顺序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一顺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上由过去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减少废物的污染预防方向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 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入手: (1)部门层面(小循环)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gis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GIS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不管是部门自然地理学还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分科特点和研究对象,都决定了它与其它技术学科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GIS也正是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制图手段更为先进,管理科学逐步重视,地球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资源及环境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GIS在全球性研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无论是全球变化,还是全球监测,都不同程度地属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GIS与RS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模拟分析和动态研究.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持续发展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倡采用新技术,把GIS的应用放到一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建立持续发展信息系统(SDIS),充分说明了GIS已成为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保障.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而在现阶段,GIS、RS及GPs等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推动着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领域的变革,特别是信息的应用,在GIS技术中得以极大的体现,势必影响着人们对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问题的认识.归根到一点,GIS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及工具,自然地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又为GIS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源及研究对象,两者相互结合,并将开拓出新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孕育着新学科领域的诞生·GIS研究自然地理学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GIS是一种管理与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它如果脱离了应用对象或数据来源就失去了作为信息管理与分析的本质特征.在自然地理学涉及的各学科领域,由于各种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但GIS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中,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目的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一般说来,自然地理学任何一门分支学科,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必须收集前人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测试,上述数据,则是GIS信息管理分析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同时,遥感(RS)技术的发展,也渗透到了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每一个研究领域,各种遥感数据是GIS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又一个重要数据源;而通过各种方法编制的自然综合体的专题图件,则是直接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字化过程与GIS结合起来,图件所提供的数据是GIS三大数据源之一因此,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不管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有何差异,三种类型的基本数据是利用GIS进行管理与分析的必要条件;然后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可以应用GIS进行专题图件的编辑处理,或者应用GIS数据库资料及相应的数据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GIS应用于自然地理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和功能 3.1 3S一体化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一体化技术,即为三S技术,它与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的结合将在资源环境与区域性的信息管理等众多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GPS与RS的结合是GIS数据采集和数据及时更新的主要技术手段,而GIS的应用,又理所当然地为自然地理学各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途径.GIS的不断发展,它既离不开地理学、测绘学、统计学等一些基础学科,又取决于象计算机硬、软件技术,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的进步与成就,GIS与地学应用及相关技术学科发展密切相关.三S一体化正是适合于地学研究,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的,三S技术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将推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标要求:l 了解区域的含义。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 4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2 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 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1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2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1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方面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来说明。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发展成长阶段、发展转型阶段、再生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人地关系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区域也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之中。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种而来,为此,区域需要通过转型以寻求新发展。那么一个区域是怎么发展的,可以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呢?每个阶段的特征怎么样呢?下面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为例,来了解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 板书课题: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区域的发展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四个阶段,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方面: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可以说是地球表层一个片段,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边界。 (2)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域环境差异特征。”由于地理圈的不均一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地球表层难以找到性质或功能绝对相同的地段,因此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从主观认识出发1划定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或边界,形成一定的区域,例如亚洲、中国、东北地区。 (3)区域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指标。”区域的特定性质或功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愿望去发现的,例如我国柑橘适宜栽培区,沿海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等,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定区域的范围界线,有的按单一指标划分,如干湿地区、高原区、热带雨林区;有的按综合指标划分,如自然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区。 2、“区域的特征” (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又如佛山市既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等。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也就越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 3.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 方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利用地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存 在哪些差异,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结合教材内容,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明确千差玩别的地理环境,就会造就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2.养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区域的特征;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四、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教学法图示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我们还听说过东北平原、黄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齐鲁文化区等地理名词。你了解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么划分的?又有哪些特征呢?好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主题。 【板书】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点拨】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就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区域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这个怎么理解呢?区域的客观性体现在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而主观性则体现人为的划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题组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广西贵港月考)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答案 A 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的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2.(2019广西贵港月考)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答案 D 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答案 B 在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答案 C 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下面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关于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答案 C 从阶段Ⅰ到阶段Ⅲ,耕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小,城市面积增加。由于林地面积减小,其对水源的涵养功能下降,同时城市中地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因此河流丰水期径流量增加。图示区域乡村数量增加,城市从无到有,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训练卷(一)

高考 文科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 .划分指标多样 C .区间界线明确 D .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第1题,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选A 正确。第2题,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 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选C 正确。 【答案】1.A 2.C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此 卷只装订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卷:第一部分 专题9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四川德阳一诊)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南极地区D.温带大陆内部 答案B 解析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 2.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 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B.水体面积逐渐减少 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 答案C 解析大气湿度下降、大风天气增多均会加大水面蒸发量,排除A、D两项;水体面积减小,干旱加剧,水面蒸发量增大,排除B项;大气云量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导致水面蒸发量下降,故C项正确。 3.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 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 答案D 解析水面蒸发量下降,区域水循环活跃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B两项错误;农作物收获期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与水面蒸发量关系不大,排除C 项;水面蒸发量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项正确。 (2019·河北保定摸底)有“世界花王”美誉的大王花(见下图)是一种腐生寄生草本植物,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全年均可冒芽。大王花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花径最高纪录可达1.4 m,重10多千克,花期最多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3.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 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 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5~6题。 5.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6.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 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9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8.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9.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大连市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怀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德雷克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A. 印度洋、亚洲 B. 北冰洋、南极洲 C. 大西洋、非洲 D. 太平洋、大洋洲 (3)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疏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4)③处分布着因纽特人,他们属于()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1)A (2)D (3)C (4)B 【解析】【分析】(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故选A。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选D。

(3)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图中人口稀疏的是③处北冰洋沿岸地区,故选C。 (4)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理解答题。 2.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中国 C. 巴西 D. 印度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结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 气候湿热 B. 地形平坦 C. 交通闭塞 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 A. 甲地--海上明月 B. 乙地--炊烟袅袅 C. 丁地--小桥流水 D. 戊地--激流飞瀑 【答案】(1)A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2017版课标)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定稿) 设计者:李志磊 使用时间:2018年9月3—7日 一、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业要求 1.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归纳不同区域的异同(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2.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现状,分类思考和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及原因(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区域的特征;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课的类型 授新课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区域的含义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我们还听说过东北平原、黄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齐鲁文化区等地理名词。你了解什么事区域吗?区域是怎么划分的?又有哪些特征呢?好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主题。 【板书】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课时区域的含义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讲述】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就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区域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这个怎么理解呢?区域的客观性体现在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而主观性则体现人为的划分上,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同等级其他区域的根本所在,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标聚焦】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分析区域的类型及一般特征。 2.以实例的形式探讨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探究区域内整体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形成原因。 3.分析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认识到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人地关系,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运用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寻求相应的策略,从而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 第一节认识区域 【考纲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举例说明区域的含义、特点,能够叙述出区域的类型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的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本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重点难点】 1.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基础梳理】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是人们在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区域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的差异,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内部分布的状况可将区域划分为

区和区)。 2.均质区(又称同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是指那些要素具有性或相对性的区域。有的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 3.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功能区由区域的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如城市经济区。 三、区域的特征 1.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别。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性。一般说来,区域等级愈高,区域内部愈复杂,同一性就小,差异性也愈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则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差异性小。 2.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即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青藏高原为例,由于地势高,必导致空气,太阳辐射;气温,冰川冻土广布;植被且以耐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地带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许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3.开放性:每个区域并非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要点突破】 1.从四方面理解“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其基本属性是: (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区域界线有时是明显的,但大部分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检测与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1~4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7题。 5.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②土质疏松③开矿④植被被破坏⑤垂直节理发育⑥地壳活动剧烈A.①④B.①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6.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 C.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 7.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冬小麦水稻B.春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D.谷子水稻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8~9题。

8.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 9.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09·重庆文综,10~11)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A.①B.②C.③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2~13题。 1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B.干湿季分明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与图②地区相比,图①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D.地势平坦 15.图中①②两地区在环境整治方面应重点 做好的共同工作是( ) A.治理水土流失B.防治土地沙漠化C.改良酸性土壤D.整治盐碱地 16.①地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 A.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鱼塘—台田模式农业 C.小流域综合治理D.低湿地、盐碱地综合治理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其改变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 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 ①矿产:是指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 ②有利影响:发展经济需要开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形成了许多产业部门,这些产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A.有利于加快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C.供给各地充足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矿产资源的开采 D.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A.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③不利影响 B.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破坏地表和地下生态平衡,诱发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水、土地和大气不断被污染,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D.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④措施 A.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B.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①主要的调水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引栾入津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②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a.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 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对调入区 b.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 (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 c.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不利)导致灌溉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进行建设的典例)③影响d.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 B.对调出区:增强了对洪涝灾害的防御;变自然优势为经济 C.对沿途地区:解决了沿途缺水问题;带动经济发展配套工程建设 1 /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