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视听语言 自考知识点教学资料

动画视听语言 自考知识点教学资料

动画视听语言 自考知识点教学资料
动画视听语言 自考知识点教学资料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

识点

高纲083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江南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

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摄短片,并可独立对剧本进行分镜头创作。视频编辑主要使自学应考者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影视后期编辑的基本流程。综合设计要求自学应试者能够综合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设计制作完整、系统的动画作品。要完成好以上课程都需要动画视听语言课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知识。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发展简史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

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发展简史:

2、掌握:

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动”是动画之本更具有主观性和表现意味。

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实验动画叙事动画(文学性叙事方式戏剧性叙事方式纪实性叙事方式)

3 熟练掌握:

动画视听语言的构成元素:影像(单位:镜头)·声音(包括三个方面:语言音响和音乐)·剪辑(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从剪辑的技巧上分:光学剪辑和无技巧剪辑)

构成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动画片的剪辑工作通常在设计画面分镜头的时候就已经确定,然后再设计,绘制及拍摄的过程中完成。

第二章影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影像部分。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影像所包含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的各元素的特点及作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掌握:

动画影像的形成:(二维动画——1.分镜头设计2.画面设计3.场景设计4.角色设定5.原画6.动画7.色彩设定8.色指定9.上色10.上色检查11.摄影12.后期特效编辑)(三维动画——1.绘制分镜头画面2.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3.角色设定4.

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5.渲染画面)

2. 熟练掌握:

(添)镜头的三种典型类型:1.关系镜头2.动作镜头3.渲染镜头

景别的概念: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及有效的造型手段。景别还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是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一种视觉结构。

意义:1.景别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2.景别是镜头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3.景别体现场景(环境)中人物的具体构成关系和构成风格。

(添)景别的种类: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景别的作用:(例题)

构图的目的:在无限的空间中寻找具有视觉价值的点,用形·光·色的方式汇集与画面之中,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激发观众产生共鸣由视觉快感上升为心理快感。(添)构图的视觉元素:几何中心视觉中心地平线位置透视关系角色位置背景关系角度:角度决定三种关系——距离关系方向关系高度关系

角度处理:以人的视线为基点。(三个角度:平角度仰角度<低角度> 俯角度<高角度>)

运动的构成:(电影的运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表现三种情况:1.被摄对象运动2.摄影机运动3.综合运动)

(添)摄影机的运动形式:纵向运动横向运动垂直运动

(添)光线三要素:强度方向和色调

光线的作用:1.完成摄影画面曝光工作,实现影响确立2.突出强调人物和景物的造型特点3.帮助画面构图4.戏剧作用(描写渲染环境·表现人物的心境·塑造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添)色彩心理效应的三属性:写实写意写情

色彩的作用:色彩具有一定精神作用,色彩具有情感象征,色彩渗透了主观意念,色彩会产生某种激情

第三章声音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声音部分。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声音的元素及制作。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

音响的特点及意义——音响在电影中的作用:1.增加银幕的真实感2.渲染画面的氛围3.突破画面的局限,扩展空间,增加银幕的信息量4.声画组接5.表现人物的心境6.塑造人物7.隐喻·象征,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2、掌握:

声音的制作:1.人声及音响的制作(人声:<同期配音后期录音>,音响:<录制动效录制资料音响>)2.电影音乐的制作(电影音乐的来源电影音乐的录制) 3.混合录音(通过三个方面去衡量声音制作的艺术水准:声音的空间感·运动感·色彩感)

3、熟练掌握:

声音构成的元素:人声音响音乐

声画关系:声音担当了部分叙述功能声音成为重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声音可以用来把握电影的节奏,形成特殊的表现力

第四章剪辑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剪辑部分。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动画视听语言中剪辑的基本概念、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

剪辑的目的、意义

(添)剪辑的内容:选择镜头指定剪辑方案确定剪辑手段选择剪辑点把握剪辑基调

(添)剪辑的艺术作用:剪辑创造节奏 ~运动 ~思想 ~时空

2、掌握:

蒙太奇的基本含义:在电影的制作中,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

动画视听语言(全)

动画视听语言 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 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1924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 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 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 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个镜头组成。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音响、音乐。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 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格(也叫做“帧”)是电影镜头画面的基本分割单位,一格即一个电影画面,电影的标准播放速度要求每秒24格。 用透视区分镜头: 1.短焦距镜头也称广角镜,焦距少于35mm的就是广角镜 2.标准焦距镜头,焦距是35mm-50mm 3.长焦距镜头,经常用于拍近景和特写 镜头的三种类型: 关系镜头:又称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 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景别往往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渲染镜头: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前后剪接镜头视觉上的变化要求。 熟练掌握: 景别概念: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景别的作用: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的一种极有效的造型手段。景别还是画面构图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是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一

动画视听语言自考知识点

高纲083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动画视听语言的主要特点及创作技巧、手段与表现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动画视听语言的含义、基本规律、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分类以及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着重介绍作为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像”,认识和运用其中的镜头、景别、构图、角度、运动、光线、色彩等构成元素;第三章为声音,主要介绍作为视觉语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声音”的构成与制作;第四章为剪辑,主要介绍了剪辑的基本概念、轴线、蒙太奇以及如何连接好前后两个镜头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述技巧及处理方法,让自学应考者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理论; 2、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相互关系; 3、掌握基本的动画视听语言规律及经验。 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视听语言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语言,一种独具魅力但又需学习的语言,所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视听语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影视编导、视频编辑、综合设计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编导主要是掌握导演的基本创作技巧,建立影视时空观念和思维习惯,能够运用基本的视觉语言解读和拍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 A.<小鹿斑比> B.<幻想曲> C.<人猿泰山> 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 A.梦工场公司 B.迪士尼公司 C.米高梅公司 D.皮克斯公司 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 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 B. 加里耐特 GaryKnight 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 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 A. 感官知觉 B. 触觉 C. 视觉滞留 D. 认知 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 A.华纳 B. 梦工场 C. 皮克斯 D. 迪斯尼 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 A. 1900年 B. 1872年 C. 1906年 D. 1972年 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 A.梦工场 B. 皮克斯 C. 迪斯尼 D. 环球 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 A. <阿基拉> B. <借物 少女> C. 《三个和尚》 D. 《蓝精灵》 二多项选择题 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 影有( ABC ). A.<人猿泰山> B.<小鹿斑 比> C.<花木兰> D.<猫和老 鼠> E.<龙猫> 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 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 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 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 种. A.喜剧片 B.故事片 C. 新闻纪录片 D.动作片 E.科学教育片 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 CD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 称为视听语言. A.美术 B.表演 C.画面 D.声音 E.剧作 三名词解释 1 卡通片: 一种由报连载 纸的多格漫画转化成的动 画形式. 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 面的组接产生新的含义. 四简答题 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 区别简述早期二维动画的 制作特点. 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 电影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拍 摄方式.二维动画的制作采 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现. 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义 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 之连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 的影像和鲜活的角色的技 术.早期动画电影要求动画 师把每一张绘画稿绘制完 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 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 早期动画电影的制作不仅 需要动画师具有扎实的绘 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工 作量. 五论述题 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 例阐述视听语言的不同风 格. 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 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导 演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有 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 的影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 作方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格 画面不能都像绘画作品那 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 就了动画作品的不同视听 风格.就拿美国动画电影和 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动 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 变化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 张的人物动作造型,角色的 造型生动,饱满却不乏亲和 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 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 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 画面风格普遍较平面化,不 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还原. 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 线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 的方式绘制而成.出于东方 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日本 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的 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 那样鲜艳凝重.所以,日本 动画在人物造型和画面张 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折迷 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 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 宝.

2016年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领会:发展史(看另一份上的) 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4)视听 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 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名族风格 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掌握: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1)“动”是动画之本。 (2)实验动画。1924 年,瑞典画家维京·伊格林完成《斜线交响曲》。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其形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 富复杂,声音不再单纯作为动作的伴奏。 (3)叙事动画。 以视听语言的语法系统为原则可以分为 1.文学性叙事方式 2.戏剧性叙事方式 3.纪实性叙事方式 从播放媒介看,动画片可以分为电影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 从画面效果和制作手段来看,动画片又可分为二维动画片和三维动画片。 熟练掌握: 视听语言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般一部故事片由400-800 个镜头组成。声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 内容:语言、音响、音乐。剪辑包括影像的剪辑和声音的剪辑。 相互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首先是“视”(影像),然后是“听”(声音),这些“视”、“听”(影像、声音)最后通过剪 辑,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章影像 掌握:二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通常二维动画电影中影像的构成因素是分镜头设计、画面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定、原画、动画、色彩设定、色指定、上色、 上色检查、摄影、后期特效编辑等。 三维动画中影像的形成 绘制分镜头画面、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角色设定、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渲染画面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 个镜头组成。格(也叫

《视听语言》重点

题型: 1、单选 15题(15分) 2、填空 10题(10分) 3、名词解释 5题(15分) 4、简答 5题(30分) 5、论述题 2题(20分) 6、案例分析 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⑴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着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 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 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 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着配乐提名。 ⑤1942年《小鹿斑比》首创渲染式水彩概念画法。 ⑥1995年《玩具总动员》——电影史上首部全计算机动画长片,获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最佳原着剧本提名,最佳音乐配乐提名及最佳歌曲提名。 (注意P7—P8中出现的作品,年代及出品公司) ⑸世界各国动画:(P8) ①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1943年成立。 1)理想——改革动画既定的风貌,作品注重平实的、风格化、当下流行的线条设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复习题参考资料

电大动画视听语言期末重点复习题参考资料 一、选择题 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 A.影院动画 B.实验动画 C.电视动画 D.叙事动画 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 A.温瑟·麦凯 B.迪斯尼公司 C.埃米尔·雷诺 D.宫崎骏 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 A.动接动 B.头部原理 C.轴线规则 D.三角形原理 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 A.镜头 B.景别 C.色彩 D.灯光 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 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 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 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 6.以下哪项不属于通常影片营造的气氛() A.恐怖气氛 B.悲剧气氛 C.壮观气氛 D.喜剧气氛7.通过视听介质有效的引导,观众的心理会产生连续性的认同感,这就是() A.库里肖夫效应 B.记忆表象 C.心理认同 D.视觉心理补偿8.下列关于变形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写实片夸张幅度较小,就不必过于变形 B.变形的幅度要与夸张的幅度相吻合 C.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动作,必须变形 D.变形可以自由地变形9.拉片记录单一般不包含() A. 焦距 B.拍摄方法 C.声音内容 D.景别10.以下不属于音效类别的是() A.动作音效 B.自然音效 C.有源音乐 D.特殊音效 11.以下不属于镜头拍摄角度的是()镜头拍摄角度可分为平拍、俯拍、仰拍。 A.斜拍 B.平拍 C.俯拍 D.仰拍 12.以下不属于动画纸的是() A.素描纸 B. 原画纸 C. 傍形纸 D.动画纸 二、填空题 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的动画片被称为______。 2.在一部影片中,______景别所占的比例较大。 3.焦距越______,视角越宽阔。所以广角镜头能够在较近的距离,拍摄比较大的范围。 4.将摄影机转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称为________。 5.取景范围至少要包括到人物足下,因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是________景别。 6.当我们用极广的镜头近距离拍摄建筑物的时候,建筑物上垂直线条会因为透视的关系而被弯曲成弧线,这就是我们说的广角镜头的________。 7.“闪摇镜头”就是指________,指速度极快地摇摄镜头。 8.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叫做________。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第一章概述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三、动画本质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第一章概述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一)静止画面的成像二)动画时代来临三)动画的黄金时期三、动画本质一)动画的物质性二)动画的美学层面 三)电影语言对动画片的影响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二)水墨动画三)材质动画四)合成动画五)电脑动画 * * 学习目标:了解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和发展过程;理解动画本质的两个层面;了解动画影像的特性和形式分类。学习重点:动画本质的两个层面。动画是一门集视觉与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从远古开始萌芽,一直到现在发展出丰富的视听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章就是从动画视听语言的概念入手,讲述视听语言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动画本质分析动画影像的特性和形式分类。动画是电影的孪生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是一门艺术。在动画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用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这是动画建构的基础,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如图1-1、1-2 。图1-1 动画片《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造型①图1-2 动画片《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造型②“动画视听语言”借鉴了电影的视听语言,把动画的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形成的一般规律以综合的方式告诉观众,力求使观众能够欣赏、理解并鉴赏动画片,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动画视听语言和文字语言、音乐语言一样,有语言元素和语法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影像与声音是视听语言的语言元素,剪辑或蒙太奇是它的语法结构。有了这两个重要元素,我们才能很好地分析这个“语言”。用这两幅画来做对比,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明白电影表现与动画表现之间的关系。当然,从两幅图上我们看到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前者具有很强的卡通感,后者则接近真实,是另外一种风格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卡通版影响着真人版,这体现了动画对于电影的影响,反之亦然。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听语言的发展过程。动画是一门集视觉、听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在19世纪末飞速发展,是科技与绘画技术结合的产物。早在文艺复兴的时期,人类就已经发现了摄影的原理,用一个完全不透光亮的密封暗箱让光线从上面开的小孔中穿过去,以便在对面的壁上出现一个倒转的像(如图1-3 。后来,达??芬奇又在暗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题型: 1、单选15题(15分) 2、填空10题(10分) 3、名词解释5题(15分) 4、简答5题(30分) 5、论述题2题(20分) 6、案例分析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身体媒介;?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课程说课搞 说课人: 一、课程定位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将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动画语言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通过视听方式来进行叙事,表达情感,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视听语言主要是影视动画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 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规律,掌握分镜头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 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 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本课程的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是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

(完整word版)《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教学理念: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是一门关于影视动画的课程。但它并不是一门严谨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影视动画艺术的入门课程。称它为入门,一方面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影视动画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听课者的学生也是初次接触。这门课将主要通过对影视动画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影视动画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启发,使有兴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 3.视听语言的特点 4.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 教学难点: 1.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

2.视听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节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概念 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门艺术的手段和技巧,这种吸收不是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经过改造而兼收并蓄,从而使电影具备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质,成为一种音响与画面相结合的视听艺术。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电影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它们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性。 ◆文学艺术元素 ◆造型空间艺术元素 ◆音乐艺术元素 ◆戏剧艺术元素 2.电影艺术的视像性 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主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具体表现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下述哪一项开始的?( ) A.影院动画 B.实验动画 C.电视动画 D.叙事动画 2.下列哪位人物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 ) A.温瑟·麦凯 B.迪斯尼公司 C.埃米尔·雷诺 D.宫崎骏 3.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 A.动接动 B.头部原理 C.轴线规则 D.三角形原理 4.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 A.镜头 B.景别 C.色彩 D.灯光 5.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 A.让演员随心所欲地移动 B.让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 C.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 D.让演员和摄影机都随心所欲地移动 6.以下哪项不属于通常影片营造的气氛() A.恐怖气氛 B.悲剧气氛 C.壮观气氛 D.喜剧气氛 7.通过视听介质有效的引导,观众的心理会产生连续性的认同感,这就是() A.库里肖夫效应 B.记忆表象 C.心理认同 D.视觉心理补偿 8.下列关于变形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写实片夸张幅度较小,就不必过于变形 B.变形的幅度要与夸张的幅度相吻合 C.有时为了强调某一动作,必须变形 D.变形可以自由地变形 9.拉片记录单一般不包含() A. 焦距 B.拍摄方法 C.声音内容 D. 景别 10.以下不属于音效类别的是() A.动作音效 B.自然音效 C.有源音乐 D.特殊音效 11.以下不属于镜头拍摄角度的是()镜头拍摄角度可分为平拍、俯拍、仰拍。 A.斜拍 B.平拍 C.俯拍 D.仰拍 12.以下不属于动画纸的是() A.素描纸 B. 原画纸 C. 傍形纸 D.动画纸 二、填空题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1.名词解释 视听语言的定义:长期以来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被拉曾把电影艺术譬喻为一种语言,法国电影理论家亚历山大·阿尔诺认为:"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行变化、省略、规律和文化。"法规印象派电影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让·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2.简答: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信息单位) (4)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3.摄影机是依靠直接摄取光而产生影像的,对于摄像机而言,是靠光波刺激感光胶片产生化学变化再通 过洗印、拷贝、放映等产生影像的;对于摄影机而言是将光波转变为电信号从而产生影像的;录音机是靠捕捉声音的振动即声波并引发电场的变化而直接产生声音的。接受过程只不过是摄取的反过程而已。因此,我们将光波和声波看作是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 4.动画(电影)的故事开始于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 5.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6.动画家温瑟·麦凯1905年《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漫画集1914年代表作《恐龙葛蒂》动画 纪录片20分钟的《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7.1919年加菲猫《猫的闹剧》首次登台,是在米老鼠之前美国动画中最重要的角色;1928年迪斯尼推 出以米老鼠为主角的《蒸汽船威力》是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老磨坊》;1937年《白雪公主》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原声音乐电影、多层次摄影机拍摄、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荣获第11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奥斯卡最佳原著提名 8.迪斯尼:1940《木偶奇遇记》《幻想曲》;1941《小飞象》;1942《小鹿斑比》;1946《音乐与我》《南 方的歌》;1950《仙履奇缘》;1951《爱丽丝梦游仙境》;1953《小飞侠》;1959《睡美人》;1961《101忠狗》;1963《石中剑》;1964《欢乐满人间》;1967《森林王子》;1973《罗宾汉》;1977《救难小英雄》;1991《美女与野兽》;1992《阿拉丁》;1993《圣诞夜惊魂》;1994《狮子王》;1995《风中奇缘》《玩具总动员》(首部电脑动画片皮克斯制作);1996《钟楼怪人》;1997《大力士》;1998《花木兰》《虫虫特工队》(皮克斯);1999《泰山》;2001《失落的帝国》《怪物公司》P;2003《海底总动员》P; 2004《超人特工队》P; 华纳公司:《兔宝宝》《蜘蛛侠》《超人》《僵尸新娘》; 福克斯:《真假公主》、《国王与我》; 梦工厂:《埃及王子》、《小鸡快跑》、《蚁哥正传》、《恐龙》、《勇闯黄金城》、《怪物史莱克》 9.1958安日田拍摄了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白娘子的传说》,手冢治虫将电影手法以及蒙太奇技巧引进 了连环画的创作,并且将他的新型漫画改编制作成电视系列动画《原子小金刚》、《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地》等;1984年宫崎骏的《风之谷》在国际上引起注目,此片可以说是国际动画领域的一个创举—传早了动画影像的新景观;1986,《天空之城》;2001,《千与千寻》

浅析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语言

浅析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语言 在动画视听语言中,要分析和认识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人们就要分析出动画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视听语言是动画电影中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而视听语言主要从动画的预设性与剪辑性两方面来展现。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视角来探析《飞屋环游记》,主要阐述了动画视觉元素和视听语言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动画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法,通过将里面的元素进行拼接,最后组成一个整体。视听语言是动画电影的核心内容。动画电影的特殊性在于需要人们对动画进行预设分析,同时将其中的人物布景进行虚拟化。最后制作出的动画电影成片往往会跟人们预设的差别不会很大,前期人们已经计算好,所以成本可以大概预算。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动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理念,人与机器的配合显得更加重要。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过去单一的拍摄手法,动画工作者要以原手法为基础不断创新。本文通过解读《飞屋环游记》,说明动画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对当代影视传播的影响。 一、动画的预设性分析 动画电影的导演通过提前绘制脚本,后期分析镜头、景别、大中小场景,连音乐与运动轨迹也是根据脚本用文字提

前写好,以规范动画最后的实现。提前预设好镜头数、场景数、舞台搭建和演员人数等,后期可以让拍摄更加有效率,同时避免浪费时间,人们要最大程度地规划好一切,节约成本。动画电影的预设性分析主要存在于前期的工作?时福?如录音录像、人物分析、场景布置、摄影方向、灯光使用和位移轨道镜头。动画电影前期脚本的绘制,除了平面的画面,还要考虑后期拍摄时镜头的拼接、景与人的配合。动画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非常庞大,但又必须是细致的。人们不仅要完成前期重头戏脚本的绘制与调整,也要准备开拍的各项工作。其主要包括动画的前期准备、中期后期原画、中间帧的衔接、原画表达、人物运动以及后期的配音调色剪辑。 《飞屋环游记》开头用了一系列蒙太奇手法,突出老夫妻的恩爱,为以后老先生实现妻子的愿望埋下伏笔。这里多次重复使用领带的特写镜头。这是一个预设的重复蒙太奇片段。《飞屋环游记》以其独特的画面语言被观众所认知。“递进”是指以多个镜头的连续呈现或交叉组合方式,并常常以逐步加速的节奏,强化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意念的修辞手法。该电影通过细腻的情节递进整个故事,为后面的故事情节烘托气氛,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将观众带入故事情节中,使人们与其产生共鸣。 二、动画剪辑分析 在动画分镜头设计脚本中,对于所有的动作,摄像机跟

动画视听语言主要知识点

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手法和组合方式(最早源于建筑术语,意为组合、组接)他的理论基础是库里肖夫效应(讲不通镜头组合在一起,会出现镜头以外的的效果)蒙太奇原理:通过记忆表象和心理认同 大卫·格里菲斯: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运用剪辑。该片开创“一分钟营救”的交叉蒙太奇手段。 蒙太奇分类:叙事蒙太奇:严格按照故事线性发展的顺序连接 理论蒙太奇:镜头按照相似性安排,将相同的事物连接在一起的组合方式 蒙太奇形式:平行蒙太奇:同一时间地点,不同人物、故事的镜头在一部电影中交替出现, 彼此没有交集。 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地点,不同人物、故事,在一个电影中出现交集。(典 例:一分钟营救) 蒙太奇结构手法:线性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状结构(首尾相接)、多轨结构 蒙太奇理论的奠定者: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库里肖夫、普多夫金。 电影发明者:爱德华·幕布里奇(拍摄马的奔跑活动影像,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专利。)24/s 史都华·布雷克顿:1906 《滑稽脸的幽默相》16/s 中国电影的诞生:1905年任庆泰、刘仲伦拍摄的《定军山》 中国动画开山鼻祖:1961~1964万籁鸣《大闹天宫》 动画的基本原理:视觉滞留 剪辑率:一秒钟内镜头的数量。按构成一部影片的镜头数目来计算,当镜头长时,剪辑率就慢,反之则快 剪辑的任务与目的:都以在选择和安排上为基础(如镜头的长度、数量等的安排)剪辑的根本任务是‘怎么接’的问题。 剪辑方式:平剪:声画同时切入切出 串剪:声画非同步 电影标点法:直切、淡化、叠化、圈入圈出、帘入帘出、淡入淡出。 匹配:动作匹配、形状匹配、声音匹配、色彩匹配、情绪匹配、视觉心理补偿。 轴线关系:骑轴镜头、正反打镜头、过肩镜头 合理越轴:人物情绪越轴、骑轴镜头越轴、反应镜头越轴 动画电影定义:除真实动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创作的活动影像,即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动态影像。 长镜头:20世纪50年代法国新浪潮导演巴赞提出的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根本对立。它指用一个镜头记录某一动作或事件的完整过程。长镜头讲究场面的调度,讲求事 件发生的真实性和连贯性。 摄影方向:正拍、侧拍、倾斜拍摄 镜头运动:推、拉、摇、移、升、降、跟、甩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后)

动画视听语言复习资 料 第一章动画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 迪士尼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A ) A.<小鹿斑比> B.<幻想曲> C.<人猿泰山> D.<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2 <埃及王子>是哪个公司出品的( A ) A.梦工场公司 B.迪士尼公司 C.米高梅公司 D.皮克斯公司 3 1872年,在美国摄影师( C )的试验中,在1秒内连续播放24张照片时,马似乎动了起来,这便是动画的基本雏形. A.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 B. 加里耐特GaryKnight C. 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D. 约翰·贝利John Bailey 4 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一样,都是利用了人类天生所具有的( C )特性. A. 感官知觉 B. 触觉 C. 视觉滞留 D. 认知 5 <小鹿斑比>是哪个公司的动画片( D ) A.华纳 B. 梦工场 C. 皮克斯 D. 迪斯尼 6 <滑稽脸的幽默像>是英国漫画家史都华.布雷克顿在哪一年制作的( C ) A. 1900年 B. 1872年 C. 1906年 D. 1972年 7 <幻想曲>是哪个公司的动画( C ) A.梦工场 B. 皮克斯 C. 迪斯尼 D. 环球 8 下面由中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C ) A.<阿基拉> B. <借物少女> C. 《三个和尚》 D. 《蓝精灵》二多项选择题 1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有( ABC ). A.<人猿泰山> B.<小鹿斑比> C.<花木兰> D.<猫和老鼠> E.<龙猫> 2 动画电影特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即胶片摄影及以24格/S的速度逐格拍摄并放映出来的电影,它与( BCE )合称电影的四大片种. A.喜剧片 B.故事片 C.新闻纪 录片 D.动作片 E.科学教育片 3 狭义的电影语言是指( CD ), 所以电影语言又被称为视听语言. A.美术 B.表演 C.画面 D.声 音 E.剧作 三名词解释 1 卡通片: 一种由报连载纸的多 格漫画转化成的动画形式. 2 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 接产生新的含义. 四简答题 1 以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区别简述早 期二维动画的制作特点. 真正区别二维动画电影与电影的 关键在于它们的拍摄方式.二维动 画的制作采用逐格拍摄技术来实 现.(2分) 动画技术比较严谨的定 义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后使之连 续播放,从而形成运动的影像和鲜 活的角色的技术.(4分) 早期动画 电影要求动画师把每一张绘画稿 绘制完成后,放置在动画逐格拍摄 台上进行逐一拍摄,所以,早期动画 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动画师具有 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承受巨大的 工作量.(4分) 五论述题 1 以美国和日本动画为例阐述视听语 言的不同风格. 视听语言是构成影片风格的 主要因素,不同的导演由于地域,文 化的差异,所使用的视听语言也各 有不同,最终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影 片风格.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决定 了它的每一格画面不能都像绘画 作品那样精雕细刻.但不同国家,不 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却造就了动画 作品的不同视听风格.就拿美国动 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来说,美国 动画电影惯于用硬朗且富有变化 的线条勾勒出具像,夸张的人物动 作造型,角色的造型生动,饱满却不 乏亲和力,而浓郁的色彩基调更给 人以厚重,沉稳的视觉感受.相比之 下,日本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普遍 较平面化,不太注重对角色的真实 还原.角色造型往往是由简单的线 条画出形体后,加以平涂的方式绘 制而成.出于东方传统美学思想的 继承,日本动画的画风追求淡彩般 的质朴与清秀,不像欧美动画那样 鲜艳凝重.所以,日本动画在人物造 型和画面张力上都略显薄弱,但曲 折迷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却是 日本动画电影的制胜法宝. 第二章动画电影制作 的前期准备 一单项选择题: 1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 的画面范围,着重表现角色面部表 情,心态的景别是( C ) A.全景 B.特写 C.近景 D. 中景 2 拍摄角度处于与常人视线等 高的位置,一般代表人物的主观视 点的角度为( C ) A.仰拍 B. 俯拍 C.平拍 D. 正拍 3 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 左右,旋转的运动的拍摄方式称为 ( B ) A.升降 B.摇 C.推 D.移 4 主要以展现大环境和气势为 主,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的景别是( B ) A. 全景 B. 远景 C. 中景 D. 大特写 5 表现被摄主体角色胸部以上 的画面范围的景别是( B ) A. 特写 B. 近景 C. 全景 D. 长镜头 6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运动 的拍摄的运动叫( B ) A.推 B.拉 C.摇 D.移 7 用来展现角色全身范围的景 别( C ) A.中景 B.远景 C.全景 D.近景 8 摄影机沿水平面上作各个方 向移动拍摄( D ) A.推 B.摇 C.拉 D.移 二多项选择题 1 色彩的属性包括( ABCD ) A.色温 B.色调 C.明度 D.纯 度 E.融合度 2 以下由我国制作的动画片有 ( BE ) A.<风中奇缘> B.<大闹天空> C.<幻想曲> D.<阿拉丁> E.<三个和尚> 3 光的三原色是( ACD ) A.红 B.紫 C.蓝 D.绿 E.粉 4 属于我国早期动画片的是 ( CD ) A.<花木兰> B.<阿拉丁> C.<大闹天宫> D.<哪吒闹海> E.<风中奇缘> 三名词解释 1 景别: 被摄主体在镜头画面中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全书考试笔记复习课程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笔记)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视听语言 一、视听语言的存在和概念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二、视听语言的特性 (1)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符号编码方法。 视听语言主要是依赖于类似性的编码原则,而不是按日常语言中随意性的编码原则。 (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3)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一般的语言学中由音调、字词、语素、等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4)视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第二节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和特点 一、实验动画片 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也称艺术性动画片。 包括形式上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 实验动画片的叙事结构是被简化了的动画片结构和形态。一般来讲是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 二、叙事动画片 叙事动画片都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 叙事动画片中的影像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是大众化的。 其样式有:文学性叙事方式、戏剧性叙事方式、纪实性叙事方式。 三、影院动画片 四、电视动画片 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拥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 第三节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发展史 一、动画电影的起源 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这是人类试图用笔(或石块)来捕捉动作的尝试。

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 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前,埃米尔雷诺绘制了第一部动画片《一只小鹿》。该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幽默风格及人情味表现方面至今还无人能相匹敌。 二、叙事动画的开端 利用动画手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从温瑟麦凯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艺术家。 三、动画电影的成熟 四、动画电影的各种流派 第二章镜头 第一节镜头的基本概念 一、镜头的职能和概念 镜头是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 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 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讲,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 二、平面动画中镜头的形成 1.分镜表 将脚本以动画的表现方式分解成一系列可摄制的镜头,大致画在纸上。 2.背景设定 以美术导演为中心,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中的空间环境。 3.人物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造型、身材比例、服装样式、不同的眼神及表情,并标示出角色的外貌特征、个性特点等。 4.画面设计 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又可称为“设计稿”。负责绘制用来表达镜头影像基本构成的设计图,即将分镜表进行加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并由导演标注上完整的指示告知原画如何工作,是原画和背景设定的基础。 5.原画 负责根据分镜表或设计稿将设计好的镜头影像绘制成精细的线条稿,是动画制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又被称为“关键动画”。 步骤为:由分镜表上的指示与时间长度,把画面中活动主体的动作起点与终点画面以线条稿的形式画在纸上,前后动作关系线索、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时以彩色铅笔绘制。6.动画 绘画形象通过连续动作可产生活动效果的所有画稿(包括原画)的总称。 7.色彩设定 决定画面中出现的物体应使用哪一张色彩。 8.色指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