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深圳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

切换算法研究

姓名:

专业:

学院: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 年月日

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1.绪论 (1)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

1.2切换技术 (2)

1.2.1 切换控制的方式 (2)

1.2.2 切换技术的分类 (2)

1.3 异构无线网络发展对现有蜂窝网络规划理念的影响 (3)

2. 越区交换的基本分类 (3)

2.1 硬切换 (3)

2.2 软切换 (4)

2.3 更软切换 (4)

2.4 接力切换 (4)

2.5 垂直切换 (4)

3. 典型的越区切换方案 (5)

3.1 非优先的跨区切换方案 (5)

3.2 信道预约的跨区切换方案 (6)

3.3 信道预约和切换请求排队相结合的越区切换方案 (7)

4. 越区切换算法的建模 (8)

4.1 中继和服务等级 (8)

4.2 信道模型 (10)

4.3 同频干扰 (11)

5. MATLAB仿真 (14)

5.1 簇的大小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14)

5.2 仿真说明及参数设置 (15)

5.3 仿真 (16)

6. 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Abstract (Key words) (23)

附录程序 (24)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算法研究

学号: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同时存在2G、3G、LTE等不同移动通信系统重叠覆盖的情况下,终端移动时,从系统整体角度考虑选择适当的通信系统进行越区切换的问题。相比于以往单纯考虑一个系统的场景,综合考虑多重覆盖,能够更好的利用无线资源,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异构系统覆盖传输特性的分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WIFI和LTE 无线接入技术,提出了在此场景下用户越区切换的原则和算法。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和分析,得到了该模型各参数的关系曲线。

【关键词】异构无线网络;切换;算法

1.绪论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正在2G系统技术持续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上开始议论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前景,既要尽量采用可预见的先进技术,又要照顾现已装置的系统设备,再要订定全世界都认可的标准,普遍称为IMT-2000,设备采用2000MHz频谱,于2000年起开始试用[1]。这种3G 系统不仅保持移动电话,还要十分重视开展数据通信,使无线系统和有线通信网一样重视数据传输,包括Internet/互联网规约IP和宽带业务,以至数据速率为2Mb/s的多媒体通信。国际标准组织已经评审各国提交的无线电传输方案,包括我国的方案,有频分双工FDD CDMA、TDMA,还有时分双工TDD的CDMA。总是没法使无线通信在性能、成本和容量等方面都显出优势。

在无线数字式移动通信,为了充分节约利用频谱,话音编码技术非常重要。这与有线通信大不相同,有线数字电话利用脉码调制PCM, 每路电话64kb/s,或自适应脉码调制AD -PCM,每路32kb/s,对通信网络容量没有困难[2]。无线通信的话音编码,从早期的“线性预测编码”,至80年代开始的“码激励线性预测”,每路话音的数字速率降至 5~13kb/s。同时,在编码过程中还要考虑克服无线电波传播过程引起损害和背景噪音,保证通话质量。到了3G系统,还要考虑多媒体通信所需的音频和视频的编码技术,既节约频谱、又保证通信质量[3]。

无线移动通信网有时为了公共安全的原因,需要相当精确地测定某一移动终端或个人在某一时间移动至地理上的位置,称为定位技术。现在已有一种独立的手持机能够附带设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在室外测定移动个人自己的位置。将来进入3G时代,个人移动无线手机本身可能附有定位功能,它在得到网的协助下进行定位工作,不必另外携带独立的GPS手持机。就是说,新式的移动通信手机附装协助的AGPS, 测定自己在室外,甚至室内的地理位置。通信手机于需要时由网提供情况,不必由通信手机本身连续跟踪GPS卫星。

蜂窝网3G[4]系统向未来的分组交换有线网看齐,着重于提供尽量高速率的数据通信。蜂窝网也要提供不对称数字传输。象有线网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那样,无线电基台至

用户的方向提供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有线网是在交换局设置多载波离散多音调装备,而无线网是在基台设置多载波正交频分多路装备,这对于移动用户接上Internet索取大量信息时非常需要。

1.2切换技术

1.2.1 切换控制的方式

切换过程控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移动台控制切换(MCHO)

移动台控制切换是通过移动台持续监视通信端口的信号强度和质量,当满足切换条件时,移动台选择一个最好的切换候选项并发出切换请求。目前欧洲的增强型数字无绳技术(DECT)和北美的太平洋地区通信系统(PACS)均采用这种切换控制。

(2)网络控制切换(NCHO)

网络控制切换是通过通信端口监视信号强度和质量,当信号恶化到低于某阈值时,网络就安排切换到新的通信端口[5]。在此过程中,网络要求所有端口监视由移动台来的信号,并将结果报告结网络。当网络选择新端口后,它同时通知新、旧端口完成切换,移动台在切换过程中是被动的。目前的TACS及AMPS系统均采用这种切换控制,即由基站检测,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当前基站监视并测量所有通信链路,移动交换中心(MSC)命令周围基站不时地测量各自的通信链路,基于这些测量,MSC决定何时何地发生切换。

(3)移动台辅助切换(MAHO)

移动台辅助切换可以说是网络控制切换(NCHO)的一种演化,网络要求移动台测量周围端口的信号强度并报告给旧端口,然后由网络来判断是否切换和切换到哪个端口[6]。因此MA-HO是通过移动台测量通信链路,而由网络控制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和网络同时参与切换,移动台负责测量,网络负责判决,目前的GSM及CDMA系统均采用这种切换控制。

1.2.2 切换技术的分类

当用户接入时,系统根据所测量得的信号强度和各小区的容量为某一呼叫选择最恰当的小区(宏小区、微小区或微微小区)[7]。发生切换时有两种切换方式:相同层次小区之间的水平切换和不同层次小区之间的垂直切换[8]。

(1)水平切换技术

水平切换就是普通的小区切换(包括: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通常情况下,移动速率没有较大的改变、相同小区的容量未饱和都只需要水平切换即可。可以这样来概括水平切换:移动节点在相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称为水平切换。

(2)垂直切换技术

垂直切换是移动节点在不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垂直切换分为两种类型:下行垂直切换和上行垂直切换。下行垂直切换指MT 从覆盖范围较大的网络切换至较小的网络,相反,上行垂直切换指MT 从覆盖范围较小的网络切换到较大的网络。通常,下行垂直切换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Time-Critical),而上行垂直切换则是时间严格要求的。如果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快速减弱,则MT 必须尽快执行上行垂直切换。而MT则不必立即执行下行切换,因为MT 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的过程通常分为三步:1)MT 必须知道哪些无线网络是可达的,这一过程被称为网络发现;2)MT 将评价所有可达的网络,然后做出切换的决定,该过程被称为切换判决;3)MT 垂直切换到新的无线网络。

1.3 异构无线网络发展对现有蜂窝网络规划理念的影响

异构无线网络规划目前指在2G、3G、LTE、WLAN等多种接入技术共存的背景下,立足于融合和协同,结合用户行为和业务特征,引入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和规划理念,做到无线资源的异构协同和异构融合,形成资源管理科学、运行机制高效的异构网[9]。

鉴于我国通信产业的实际情况,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发展过程,不会是产生全新的网络,而是不断融合新的接入网。在现有多制式共存的基础上发展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接入网、核心网、规划优化、维护管理四个层面。结合异构无线网络发展出现的问题,从四个层面分析问题对现有网络规划和运营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每个问题解决的思路建议,服务于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实现[10]。

智能终端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加速了宽带无线通信局域化趋势[11]。由于无线网和移动网在技术体制上差异较大,在融合初期可优先考虑两者的协同覆盖,为全面融合做准备。协同覆盖要求新型终端根据APN或业务分类表识别业务类型,结合网络特性,选择不同的路由策略,将不同的业务承载到不同的网络中去,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用户感知的目的[12]。

2. 越区交换的基本分类

当一次切换被触发后,一个新的信道将被建立,通信将转接到新的链路,同时,原来的信道被释放[13]。切换处理过程可以根据新链路的建立途径(旧链路的释放是发生在新链路的建立之前、之中或之后)来分类。

2.1 硬切换

硬切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移动台在硬切换情况下,同一时刻只占用一个无线信道,它必须在一个指定时间内,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调谐到新的频率上,再与新基站取得联系,在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通信短时中断。硬切换主要是不同频率的基站和扇区之间的切换。在硬切换中,为了使中断时间尽量短,在网络中要预先建立新的链路。硬切换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同一时刻,移动台只占用一个无线信道。硬切换的缺点是通信过程会出现短时的传输中断,因此硬切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通话质量。而且如果在中断时间内受到干扰或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当硬切换区域面积狭窄时,会出现新基站与原基站之间来回切换的“乒乓效应”,影响业务信道的传输。硬切换主要用于GSM系统中[14]。

2.2 软切换

在软切换过程中,两条链路及相对应的两个数据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同时被激活,一直到进入新基站并测量到新基站的传输质量满足指标要求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连接。软切换是同一频率下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不管是从移动台的角度还是从网络的角度看,两条链路传输的是同一个数据流,保证了通信不会发生中断。在软切换中,移动台只有在取得了与新基站的链接之后,才会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不会影响通话质量;软切换由于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交界处,移动台同时与多个基站通信,起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的路径分集的作用,因而可大大减少切换造成的掉话。而且在软切换中移动台和基站均采用分集技术和反向功率控制,能很好的提高系统的性能。但是软切换同时也存在需要占用的信道资源较多、信令复杂导致系统负荷加重、增加下行链路干扰、增加设备投资和系统背板的复杂性等的缺点。软切换主要用于CDMA系统中。

2.3 更软切换

在CDMA 系统中,移动台在扇区化小区的同一小区的不同扇区之间进行的软切换称为更软切换。实际上是相同信道板上的导频之间的切换。这种切换是由BSC 完成的,并不通知MSC。

2.4 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流程接力切换是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切换方案。接力切换是利用精确的定位技术,在对移动台的距离和方位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台方位和距离作为辅助信息来判断移动台是否移动到了可进行切换的相邻基站临近区域。如果移动台进入这个切换区,则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该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从而实现快速、可靠和高效切换。这样既节省信道资源、简化信令、减少系统负荷,也适应不同频率小区之间的切换。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TD-SCDMA中采用了接力切换。实现接力切换的必要条件是:网络要准备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包括移动台的信号到达方向以及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15]。

2.5 垂直切换

上面介绍的几种切换方式按照切换的方向来分都可以归为水平切换,而与此相对应,还存在一种切换方式,即垂直切换。可以这样来概括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移动台在相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称为水平切换,而移动台在不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就称为垂直切换。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在宏蜂窝下引入微蜂窝从而形成分级小区结构,从而解决网络内的“盲点”和“热点”,同时也针对用户的不同运动状态,用不同级别的小区提供通信能力。宏蜂窝主要满足以高速移动的移动终端或由于缺乏信道而不能由微蜂窝服务的移动终端,因此可以降低切换的速率并同时增加系统的容量[16]。移动终端通话时,它同时保持与宏蜂窝、信号最强的相邻微蜂窝的连接。并不断地测量宏蜂窝和相邻的微蜂窝的信号强度,报告基站系统控制器,基站系统控制器调整移动台与它自己相邻的微蜂窝的连接。当移动终端低速移动发生切换时,基站根据移动终端测量的信号强度,优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信号最强的微蜂窝,由于移动终端一直都保持与信号最强的微蜂窝的连接,所以切换

速度很快,切换完成后才调整移动终端与微蜂窝的连接。当然移动终端快速移动发生切换时,基站根据移动终端的速度,优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宏蜂窝,这样移动终端连续经过微蜂窝的时候都不会发生切换,减少了切换的发生;当移动终端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基站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信号最强的微蜂窝,保证用户得到最好的通信质量与提高系统的容量。

3. 典型的越区切换方案

在介绍几种典型的越区切换算法之前,我们对系统的参数做如下规定:在这些系统中,整个服务区被很多小区所均匀覆盖,每个小区的基站中有C个信道。小区中新呼和越区切换的呼叫请求的到达过程均为泊松过程,其到达强度分别为λo和λH。话音信道占用时间

T是服从均值为E[T]=的指数分布的随机变量。

3.1 非优先的跨区切换方案

在该方案中,小区中所有的C个信道均被新呼和越区切换的呼叫所共享。基站处理一个具有越区切换请求的话音呼叫的方法与处理一个新呼请求的方法完全相同。不论是新呼还是越区切换的呼叫,如在其到达的时刻基站内没有空闲信道,那么到达的呼叫都将被系统阻塞。图1中给出了系统的模型框图。

图1 呼叫模型框图

从切换策略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用一个具有C+1个状态的一维Markov链来描述一个小区的状态变化。每一个状态由目前被占用的信道数i(i=0,1,2,……C)表示。状态转移图如图2所示。可见该模型是一个典型的M/M/S/S排队模型。

图2 系统状态转意

设P(i)为平衡状态下系统处于状态i的概率。从图2,可以得到系统平衡状态方程组

(1)

附加条件:

(2)可以得到新呼的阻塞概率为:

(3)新呼切换请求被阻塞的概率为:

(4)越区切换请求被阻塞的概率为:

(5)(5)式即为著名的Erlang-B公式。

3.2 信道预约的跨区切换方案

在信道预约的越区切换方案中,系统专门为越区切换的呼叫请求在S个信道中预留了S r个信道。剩余的S c=S-S r个信道则由新呼和越区切换的呼叫所共享。当—个新呼到达小区时,如果基站中剩余的信道数小于或等于S r那么该新呼请求将被系统阻塞。当—个越区切换的呼叫请求到达小区时,如果基站中没有空闲信道,那么该切换请求将被系统阻塞。系统的模型如图3所示。设P(i)为平衡状态下系统处于状态i的概率。

图3 系统模型

同样,我们可以用一个具有S+1个状态的一维Markov链来描述一个小区的状态变化。每一个状态由目前被占用的信道数i(i=0,1,2…)来表示。状态转移如图4所示。

图4 状态转移图

3.3 信道预约和切换请求排队相结合的越区切换方案

该策略假定:具有切换请求的移动用户,将在相邻小区间的“越区切换区”内逗留一段时间。如果当移动台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小于越区切换的门限,同时又大于接收机的接收门限,我们说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区”内。在这段时间内,移动台既可以同目标小区的基站通信,也可以同原小区中的基站通信[17]。

在这个方案中,除了允许暂时未获得信道的越区切换请求在队列中排队等待以外,其他的信道分配方法同“信道预约”方案中的方法。对于新呼来讲,不提供等待队列。当一个新呼到达小区时,如果基站中剩余的信道数小于或等于Sr=S-Sc,那么该新呼请求将被系统所阻塞。当一个越区切换的呼叫请求到达小区时,如基站中没有空闲信道,该呼叫请求将在目标小区的队列中排队等待。这里假设队列的容量为无穷大。如果在该移动用户离开“越区切换区”之前,未能获得信道,那么,该呼叫将被强制中断。系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模型框图

另外,移动台在“越区切换区”中驻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系统的某些参数,如移动台的运动速度、方向以及小区的大小等等。这里我们将移动台在“越区切换区”中驻留的时间视为—个随机变量Thd。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我们假设Thd为服从指数分布且均值为E[Thd]的随机变量。定义状态i(i=0,1,2,...,∞)为被占用的信道数与排队等待的切换请求数的和。从以上假设可见,整个系统可用一维Markov链来描述,如图6示出系统状态移动图。

图6 系统状态转移图

根据系统的状态转移图可以得到系统平衡状态方程组。

新呼的阻塞率:

(6)

切换呼叫的阻塞率:

(7) 其中,——队列中第k+1位置排队等待的切换请求失败的概率。

4. 越区切换算法的建模

4.1 中继和服务等级 与固定电话系统相似,蜂窝系统使用有限的资源(这里指可用的无线频谱或可用的信道),依靠中继概念为大量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由于用户的统计特性,中继技术是可能的。用户的统计特性主要描述包括: (1)单个用户随机的接入系统,即随机地发出一个呼叫请求。同一用户的两个连续呼叫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τ服从指数分布。对应的pdf (概率分布函数)为

p ()exp()u u ττλλτ=- (8) 其中,u λ是单个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呼叫请求的平均次数(单位时间呼叫数)。我们假设有u 个用户,由任意两个用户发出的两个连续呼叫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服从指数分布,呼叫请求的平均次数是

u u λλ= (9) (2)呼叫周期(duration )也服从指数分布的随机变量,因此短呼叫比长呼叫发生的次数要多。呼叫周期用s 表示,则s 的pdf 为

f ()exp()s s s μμ=- (10) 其中,其中,1/H μ=是平均呼叫周期(单位时间)。 基于这个统计特性,大量用户可以共享信道库(channel pool )中数量较少的信道数。对蜂窝系统中的每一个基站,可供其覆盖范围内所有用户使用的中继信道数为C 。因为单个用户不需要在所有的时间内接入蜂窝系统,因此可以仅在呼叫期间给用户分配信道。呼叫一旦终止,信道将返回到可用信道库。因为基站可用的信道有限,所以可以很直观地预测到单个用户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接入到基站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信道都在为其他的用户提供服务,信道变得繁忙,于是新的呼叫请求被阻塞。根据对用户的统计特性、信道库中可用的信道数、中继系统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确定由于缺乏空闲信道而阻塞用户呼叫的概率。这个概率通常称为阻塞概率,是中继系统的“服务等级”的一个度量。单个用户的统计特性可以概括在用户产生的话务量Au 中,用爱尔兰做单位可以定义为

u u A H λ= (11) 一个包含着u 个用户的系统中,总流入话务量为

u A UA H λ== (12) 为了确定中继系统提供的用户服务质量,一个重要考虑是系统怎样处理呼叫阻塞。有两个基本的处理策略。第一个策略是:呼叫请求在找不到可用的信道时就被阻塞和清除,这时的中继系统称作阻塞呼叫清除系统。第二个策略是:将阻塞呼叫保持在一个队列中,当有可用信道时再提供服务,采用这种策略的中继系统称作阻塞呼叫延迟系统。我们主要讨论前者,因为实际中这种类型的系统更常见。

因此,若假设:

阻塞呼叫清除系统。

呼叫到达无记忆,曾被阻塞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发出请求。

无限多个用户。

可使用的中继信道数为C 。

则阻塞率B P 可以用爱尔兰B 公式表示 爱尔兰公式能将中继信道数C 、阻塞率B P 以及话务量A 关联起来。其中话务量A 可以是流入话务量(offered traffic ),也可以是承载话务量(carried traffic )。在前

一种情况下,所有用户为包含C 个信道的中继系统产生流入话务量A ,B P 则是这些用户所经历的阻塞率;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包含C 个信道的中继系统在阻塞率

B P 时的最大

承载话务量是A 。中继系统的承载话务量也是系统容量的一个量度。 通过爱尔兰B 公式,可以估算蜂窝系统中小区簇的大小对系统容量(以用户数表示)的影响。 4.2 信道模型 接收信号(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主要牵涉到两个重要的传播效应:小尺度衰落和阴影(大尺度衰落)。其中小尺度衰落是由局部区域的多径所造成的,而阴影则是由诸如树木、建筑物、地形等因素引起本地平均信号的随机衰减造成的。测量表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本地平均电平可以用对数正态随机变量精确地建模。当用分贝表示时,本地平均信号电平服从正态分布,由面积均值(area mean value )和标准差来刻画。面积均值是发射机或接收机分隔距离(T-R )、发射机功率级、天线增益的函数,而阴影的标准差取决于物理环境[18-19]。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阴影是性能变差的主要

原因,但在一般的系统设计和仿真中,必须同时考虑小尺度衰落和阴影的影响。例如,空间分集、扩频、编码与交织技术等已被广泛用于抵消小尺度衰落的影响,因此接收信号主要取决于大尺度信道变化。在本论文的分析中,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平均掉了小尺度衰落的影响,因此仅考虑阴影和路径损耗。

假设平均掉了小尺度衰落的影响,而有用信号或单个干扰信号的本地平均功率级(这里一般性地用ρ表示)呈现出对数正态变化。如果用dBW 形式,则本地平均功率级可以建模为

10lg X X m ρχ==+ dBW (14) 这里,m X 是用dBW 表示的区域平均功率级(或换种说法,是用dB 表示的大尺度传播路径损耗);χ是标准差为X σ(用dB 表示)的零均值正态随机变量(也用dB 表示),这是由于大尺度障碍造成的阴影。区域平均功率X σ通常建模为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分隔距离d 、路径损耗指数γ、发射功率T P (dBW 表示)及发射和接收天线增益T G 、R G (二者均用dB 表示)的函数。具体来说,

(,)(,)10lg X T T T T R R R m P G G K d θφθφγ=++- dBW

(15) 式中的常数K 由模型中所有不改变的项组成;T θ和T φ是信号发射端到接收端的发射俯仰角和方位角;R θ和R φ是信号到达接收天线的到达俯仰角和方位角;角度T θ、T φ、R

θ

和R φ取决于移动台和基站天线的相对位置。 从实际测试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对于宏蜂窝系统,蜂窝的半径大于1km ,收发距离T-R 远大于基站和移动台天线之间的高度差时,可以假设

90T R θθ≈≈?

并省略式中的T θ和R θ。于是得:

(,)()

(,)()T T T T T R R R R R G G G G θφφθφφ?? (16) 4.3 同频干扰

考虑接收机收到来自N 个同频发射机的N 个干扰信号。第i 个信号的本地平均功率电平i I

呈对数正态变态,使用分贝作单位,本地平均功率级可建模为 10lg i i i X i X I m χ==+ dBW (17) 这里的i m X 是区域平均功率(area mean power ,或者是说,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i χ是以dB 为单位的零均值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且具有标准差i X σ(dB ),它是由大型障碍物引起的阴影所造成的。区域平均功率

i m X 常被建模为以下参数的函数:收发器间距i d ,路径衰减指数n ,发送功率

,T i P (dBm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天线增益,T i G 和,R i G (dB )。可以得到:

,,,10lg i X T i T i R i i m P G G n d =++- dBW (18) 基于接收到的单个干扰信号仅受阴影和路径损耗的影响这一假设,总的同频干扰可以建模为单个干扰信号的复合。他们的本地平均功率级服从对数正态变化。通常假设每一个干扰的相移因散射而变化显著,于是我们可以假设相位是随机的,因而在本地区域作平均时,信号是非相干叠加的(如他们的功率相加)。因此,给定位置的总同频干扰可以建模为N 个对数正态分布信号之和,即

1N i

i I I ==∑ (19)

数学理论上,对数正态分布变量的和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另一个对数正态分布。已经有人提出了几种用dB 来计算所得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两种最流行的方法是Wilkinson 方法和Schwartz 与Yeh 方法。在本文的工作中,在知道了i I 的均值

i m I 和标准差i I σ后,采用Wilkinson 方法来计算中的干扰的均值I m 和标准差I σ。接下来将简要的介绍Wilkinson 方法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步骤。

首先,讲I 的分布用另一个对数正态分布来近似,或者,等效地

10lg X I = (20) 服从正态分布。假设总和I 呈对数正态分布,则接下来我们用Wilkson 方法来计算均值X m 和标准差X σ。

定义随机变量i Y

为 i ln i Y I = (21) 其均值i Y m 和标准差i Y σ分别由下式给出:

i i Y m m X λ= 和 i i Y X σλσ= (22)

这里ln(10)/10λ=。注意i

i Y X λ=。 考虑到假定单个信号i I 之间相关会有利于提高通用性。这种相关可能是由于特定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物理障碍(如植被或建筑物等)引起的阴影衰落所造成的。因此即使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也有可能会被同样的障碍物所衰减,造成接受信号之间的这种相关性。考虑干扰信号相关的情况,我们可以定义i Y 和j Y 的相关系数,i j Y Y r 为

由于i Y 是由i X 按比例缩放而成的,因此,i j Y Y r 也是i X 和j X 之间的相关系数。

使用式(4.12)和式(4.14),并且使用一个对数正态分布来近似I 的分布,可得

12/1010N Y Y Y Z X I e e e e =++???+== (24)

这里的Z (对数单位)和X (分贝单位)是正态分布,且Z X λ=。

根据Wilkinson 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匹配I 的第一、二阶矩和12N I I I ++???+的第一、二阶矩来求式(4.17)中Z 的均值和标准差。第一阶矩为

}{}

{12N Y Y Y Z E e E e e e =++???+ (25)

式(4.18)中的各阶矩可以基于如下观察来估算:对均值为u m 和方差为2u σ的正态分

布随机变量u 及任意整数l ,可以推导出

这里l 表示正态随机变量u 的矩的阶次。因此要估算exp (Z

)的第一阶矩,这里假定Z 为高斯随机变量,我们可以证明

将式(

4.20)和式(4.21)带入式(4.18),我们可以得到

式(4.22)的和式是被加数i Y 的均值i Y m 和标准差i Y σ的函数,可以假设通过测量或者使用传播模型让这些量已知。通过匹配I 和12N I I I ++???+的第二阶矩,我们有

}{()}{122

2N Y Y Y Z E e E e e e =++???+ (30)

在式(4.23)两边同时使用式(4.19)的性质,我们得到

(31)

式(4.24)可以使用均值i Y m 和标准差i Y σ以及相关系数,i j Y Y r 进行计算。

式(4.22)和式(4.24)构成了未知数Z m 和Z σ的方程组。求解这个方程组,并使用Z X λ=,我们最后得到

因此,Wilkinson 方法包括以下两步:使用式(4.22)和式(4.24)来计算

1u ,2u ;

使用被加数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求解式(4.25)所定义的方程组。 5. MATLAB 仿真

5.1 簇的大小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通过给定的爱尔兰的公式,可以估计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区簇的大小对系统容量(以用户数表示)的影响。 假设小区的可用中继信道数从1到100变化,分析话务量与阻塞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爱尔兰B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信道数一定时,流入话务量越大,阻塞率越大;当流入(最大承载)话务量一定时,信道数越多,阻塞率越小;当可接受的阻塞率一定时,信道数越多,话务量越大。因为总信道数一定时,小区的可用信道数为总信道数与簇的大小之比。因此,通过减少簇的大小,可以获得更好的系统容量。

5.2 仿真说明及参数设置

在本仿真中,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假设:

(1)宏蜂窝系统;

(2)阻塞呼叫清除系统;

(3)呼叫到达无记忆,曾被阻塞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发出请求;

(4)无限多个用户;

(5)平均掉了小尺度衰落的影响,仅考虑阴影和路径损耗;

(6)移动台的天线在前向和反向链路上都是全向的;

(7)所有基站的发射都具有相同的功率级;

(8)小区内的用户均匀分布;

(9)位于中央小区和同频小区的移动台处于同一越区(基于同频干扰仅发生在分配了同一信道的越区内的原因)。

相应的,仿真中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此外,需要用户根据其所想要的系统配置进行信息输入。如表2所示。

表1 仿真系统参数设置

表2 用户信息输入

5.3 仿真

以下为基本的网络图:

图8 基本的网络图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班级:信管11302 姓名:王丽健学号:2013066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建立一个优良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6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的建设意见和思路 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 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

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 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 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

操作系统处理器调度算法C++程序

一、先来先服务算法 1.程序简介 先来先服务算法按照作业进入系统后备作业队列的先后次序挑选作业,先进入系统的作业将优先被挑选进入主存,创建用户进程,分配所需资源,然后,移入就绪队列.这是一种非剥夺式调度算法,易于实现,但效率不高.只顾及作业的等候时间,未考虑作业要求服务时间的长短,不利于短作业而优待长作业,不利于I/O繁忙型作业而有利于CPU繁忙型作业.有时为了等待场作业执行结束,短作业的周转时间和带全周转时间将变得很大,从而若干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也变得很大。 2.分析 1.先定义一个数组代表各作业运行的时间,再定义一个数组代表各作业到达系统的时间,注意到达系统的时间以第一个作业为0基础(注意:若各程序都同时到达系统,则到达系统时间都为0)。 2.输入作业数。 3.然后运用循环结构累积作业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4.最后,作业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分别除以作业数即可得到平均作业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3.详细设计 源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a[100],b[100]; double s[100],m[100],T=0,W=0; cout<<"请输入作业数:"<>n; cout<<"请分别输入各作业到达系统的时间:"<>b[i]; } cout<<"请分别输入各作业所运行的时间:"<>a[i];s[0]=0; s[i+1]=s[i]+a[i]; m[i+1]=(s[i+1]-b[i])/a[i]; T=T+s[i+1]-b[i]; W=W+m[i+1]; }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1) 2 系统分析 (1) 2.1系统初步调查 (1) 2.2系统功能调查 (1) 2.2.1商品管理功能 (1) 2.2.2商品数据管理功能 (2) 2.2.3收入与支出功能 (2) 2.2.4 系统管理功能 (2) 2.3系统功能模块图 (3) 3 系统设计 (3) 3.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 3.2数据库设计 (5) 4 详细设计 (7) 4.1启动界面设计 (7) 4.1.1 功能说明 (7) 4.1.2屏幕设计格式 (7) 4.2主窗口设计 (8) 4.2.1功能说明 (8) 4.2.2屏幕设计格式 (8) 4.3商品管理模块的实现 (8) 4.3.1进货添加模块实现 (8) 4.3.2出货添加模块实现 (9) 4.3.3商品供货商信息模块实现 (10) 4.3.4商品信息查询模块实现 (11) 4.4商品数据管理模块实现 (12)

4.4.1汇总模块实现 (12) 4.4.2商品报表模块实现 (13) 4.5收入与支出实现 (13) 4.5.1收入与支出添加模块实现 (13) 4.5.2收入与支出查询实现 (14) 4.6系统管理的实现 (15) 4.6.1用户管理实现 (15) 5 设计总结 (16) 6 辞 (16) 7 参考文献 (16)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1 前言 1.1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工资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销售管理走向科学化、规化的必要条件;而销售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数据,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销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工作准确无误、快速完成,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提高企业销售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2 系统分析 2.1系统初步调查 系统目标 采用公司现有的软硬件以及科学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建立企业销售管理系统,来实现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应符合公司的商品、部门的管理制度,并达到操作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操作系统之调度算法和死锁中的银行家算法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之调度算法和死锁中的银行家算法习 题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 有三个批处理作业,第一个作业 10:00 到达,需要执行 2 小时;第二个作业在10:10到达,需要执行 1 小时;第三个作业在 10:25 到达,需要执行 25 分钟。分别采用先来先服 务,短作业优先和最高响应比优先三种调度算法,各自的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解: 先来先服务: (结束时间=上一个作业的结束时间+执行时间 周转时间=结束时间-到达时间=等待时间+执行时间) 按到达先后,执行顺序:1->2->3 短作业优先: 1)初始只有作业1,所以先执行作业1,结束时间是12:00,此时有作业2和3; 2)作业3需要时间短,所以先执行; 3)最后执行作业2 最高响应比优先: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既考虑作业的执行时间也考虑作业的等待时间,综合了先来先服务和最短作业优先两种算法的特点。 1)10:00只有作业1到达,所以先执行作业1; 2)12:00时有作业2和3, 作业2:等待时间=12:00-10:10=110m;响应比=1+110/60=2.8; 作业3:等待时间=12:00-10:25=95m,响应比=1+95/25=4.8; 所以先执行作业3 3)执行作业2 2. 在一单道批处理系统中,一组作业的提交时刻和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试计算一下三种 作业调度算法的平均周转时间 T 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W。 ( 1)先来先服务;( 2)短作业优先( 3)高响应比优先 解: 先来先服务: 作业顺序:1,2,3,4 短作业优先: 作业顺序:

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21 基于J2ME-GPR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许立春; 陈勇; 李传之宿迁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2-16 3 156 22 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刘奇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01-18 212 23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可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期刊】厦门科技2010-04-15 114 24 基于MFC和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周山吉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2009-10-01 389 25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蒋友正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03-01 98 26 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马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09-04-01 27 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守辉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期刊】中国科技信息2010-01-01 129 28 V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赵亚娟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2-03 90 29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田崇瑞黑龙江大学【硕士】黑龙江大学2009-11-01 38 30 成都东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赖阳星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10-01 31 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鲁明昆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23 37 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周钦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福建电脑2010-04-25

33 基于UML建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黄小英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期刊】大众科技2009-08-10 192 34 老年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牛伟志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大学2009-10-10 32 35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彭玉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期刊】民营科技2010-09-20 36 基于SSH2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秦衡山东省电力学校【期刊】科技信息2010-01-05 118 37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胡越; 龙辉霞; 张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期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28 131 38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刘岩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期刊】科技信息2010-09-05 147 39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李宝林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3-15 40 软件工程学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究孙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7-20 21 Xu Lichu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J2ME-GPRS; Chen Yo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Suqian College Li Chuan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Suqian College [] Journa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2009-12-16 315622 B/S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Luohe Liu Qifu food [journal]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and maintenance of2010-01-18 212 23 Chen Keying Web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 Xiamen mansion [] 2010-04-15 Journal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 24 based on the MFC and the ACCESS database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Jilin University, master of Jilin University [Zhou Shan]2009-10-01 389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调度算法)

实验1 进程调度算法 一、实验内容 按优先数调度算法实现处理器调度。 二、实验目的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就绪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本实验模拟在单处理器情况下的处理器调度,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处理器调度的工作。 三、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按优先数调度算法实现处理器调度的程序。 (1) 假定系统有五个进程,每一个进程用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代表,进程控制块的格式为: 进程名 指针 要求运行时 间 优先数

状态 其中,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假设五个进程的进程名分别为P1,P2,P3,P4,P5。 指针——按优先数的大小把五个进程连成队列,用指针指出下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的首地址,最后一个进程中的指针为“0”。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需要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优先数——赋予进程的优先数,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大的进程先执行。 状态——可假设有两种状态,“就绪”状态和“结束”状态。五个进程的初始状态都为“就绪”,用“R”表示,当一个进程运行结束后,它的状态为“结束”,用“E”表示。 (2) 在每次运行你所设计的处理器调度程序之前,为每个进程任意确定它的“优先数”和“要求运行时间”。 (3) 为了调度方便,把五个进程按给定的优先数从大到小连成队列。用一单元指出队首进程,用指针指出队列的连接情况。例: 队首标志 K2

1P1 K 2 P2 K 3 P3 K 4 P4 K 5 P5 0 K4K5K3K1 2 3 1 2 4 1 5 3 4 2 R R R R R PC B1 PC B2 PC B3 PC B4 PC B5 (4) 处理器调度总是选队首进程运行。采用动态改变优先数的办法,进程每运行一次优先数就减“1”。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处理器调度,所以,对被选中的进程并不实际的启动运行,而是执行: 优先数-1 要求运行时间-1 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 提醒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系统中,当一个进程被选中运行时,必须恢复进程的现场,让它占有处理器运行,直到出现等待事件或运行结束。在这里省去了这些工作。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迁移技术研究_王刚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30, No.5, 2013 研究与设计 微型电脑应用 2013年第30卷第5期 ?1? 文章编号:1007-757X(2013)05-0001-03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迁移技术研究 王 刚,王 冬,李 文,李光亚 摘 要:数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和核心,是机构稳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信息系统数据量成几何级数增加,特别是在当前大数据环境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情况下,海量数据迁移是企业解决存储空间不足、新老系统切换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等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业务约束条件下,快速、正确、完整地实现海量数据迁移,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继承性,是一个关键研究课题。从海量数据管理的角度,阐述了海量数据迁移方法,比较了不同数据迁移的方案特点。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迁移;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Data Mig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d on Big Data Environment Wang Gang 1, Wang Dong 2, Li Wen 3, Li Guangya 2 (https://www.doczj.com/doc/de899102.html,rmation Center of Shanghai Municipal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Shanghai200051, China; 2.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Shanghai201112, China; 3.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201600, China) Abstract: The data is the core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the basis of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continuous of business, a geometric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by the information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current data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assive data migration is a real problem. With the business constraints, the massive data migration is a key research topic,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assive data management, elaborated a massive data migration me-thod,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ata migration program. Key words: Big Data; Data Migration; Storage 0 引言 数据一直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一方面,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覆盖面的扩大,管理和服务精细化层度的深入,集中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在不断应运而生,各行各业都先后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其数据量正成几何级增长,有的甚至可以达到TB 级或PB 级。另一方面,新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操作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需要通过软件升级或者硬件更新的方式来实现,因而在新老系统的切换或升级改造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数据迁 移。吕帅[1] 等人从分级存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混合存储环境下的数据价值评估模型和迁移过程控制理论,提出了数据价 值的精确判定。徐燕[2] 等人利用编程基础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系统间的数据迁移,提出了数据迁移的抽取、转换和载入3个过程。李喆[3]等从项目管理和方法论角度描述了企业级数据迁移的过程。张玺[4]针对数据从磁盘到磁带的数据迁移问题,提出了并行文件处理方式。丛慧刚[5]等人,从元数据角度,提出了数据迁移中元数据对映射模式体系,对采用源数据驱动ETL 引擎进行功能实现。这些研究都是根据具体工程中数据迁移这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针对数据迁移整体管理缺少研究。本文结合某特大 型城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迁移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对可能需要大数据迁移的驱动因素和在数据迁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类风险点进行了汇总分析,根据这些风险对数据迁移的各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述,最后针对实际工作给出了实际应用。 1 数据迁移驱动分析 1) 新老系统切换需要: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 企业业务连续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当信息系统更新或者新老系统切换时,需要对老系统的数据进行整理,抽取,并按照新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数据规则进行迁移,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2) 搬迁或数据中心合并需求:很多政府政策上的指导 引发了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数据分布的改变。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是美国的金融监管法案 (Ring-Fencing Senario),这个法案要求所有的银行把数据通过几个步骤和高危投资业务进行隔离。而这些步骤会涉及大量的结构性数据(数据库)和非结构性数据(金融交易的图像存档)的迁移。 3) 性能提升需求:由于业务的发展,企业规模的变大, —————————————— 基金项目: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1043-003-004-05);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1YS205)和上海市高校“085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 刚(1974-)男,上海市,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安全管理,上海, 200051 王 冬(1972-)男,上海市,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挖掘,上海,200051 李 文(1972-)女,上海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和数据挖掘,上海,200051 李光亚(1973-)男,上海市,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上海,200051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1 系统概述 (4) 1.1 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4) 1.2 开发环境介绍 (4) 2 系统分析 (5) 2.1可行性分析 (5) 2.1.1技术可行性分析 (5) 2.1.2市场可行性分析 (5) 2.2系统需求分析 (5) 2.2.1需求获取模式 (6) 2.2.2性能要求 (6) 2.2.3数据要求 (6) 3 系统概要设计 (8) 3.1系统整体设计 (8) 3.1.1系统结构设计 (8) 3.1.2系统模块结构 (8) 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11) 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3.4 数据库结构设计 (13) 4 系统详细设计 (15) 4.1登录验证模块 (15) 4.2后台管理员模块 (16) 4.3前台售货员模块 (23) 5 系统测试 (30) 6 总结与展望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超市管理系统现在已是超市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的信息对于超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超市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描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系统的整体情况,该系统由基础信息管理、采购信息管理、库存信息管理、柜存信息管理、销售管理和数据库维护等六大模块组成。同时,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描述。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简化商品销售及商品管理的工作量,提高超市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方便超市人员的管理,满足与用户及时沟通需要。 关键词:超市管理;采购;库存;柜存;销售

操作系统作业二

1 填空题 1 若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策略,作业单道串行运行时的调度次序为J1,J3,J2 ,平均周转时间= 8 。 2.进程间通信的类型有:基于内存通信、基于文件通信、基于网络通信和基于报文传递通信。 3.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得到优先调度。 4.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徐振兴 摘要:随着现代高校的学生日益增多,高校的信息管理越来越复杂。以前 的管理模式很快就适应不了现在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基于此,开发一个针对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变得有必要,此系统可以让所有的管理学校信息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 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现状 高校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绩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易于出错且具有一定保密性的业务。特别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信息管理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全由手工完成,耗时巨大,效率却很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信息信息管理更应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开发一套适合学校专业设置的计算机化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以尽可能的方便用户使用为宗旨,还要尽可能的实用。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数据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现已开发设计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中,有些系统仍需较多的人工干预及用户操作,有些系统的人机界面不是很好,有些系统则出现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较好地运行,而子系统之间却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性差的情况。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界面风格上也相差甚远。这样,给软件系统的

商品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商品管理系统(销售)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一五年5月3日

目录 摘要........................................................... III 1概述 . (1) 1.1引言 (1) 1.2研究背景 (1) 1.3研究意义 (1) 1.4 SQL Server 2008简介 (2) 1.5 https://www.doczj.com/doc/de899102.html,简介 (2) 2分析主要技术 (4) 2.1现行业务介绍 (4) 2.2新系统业务流程图 (4) 2.3可行性分析 (5) 2.3.1技术可行性 (5) 2.3.2经济可行性 (6) 3数据库设计 (7) 3.1数据字典 (7) 3.1.1数据元素卡 (7) 3.1.2数据流卡 (9) 3.1.3数据处理流卡 (11) 3.1.4数据存储卡 (11) 3.2数据流图 (12) 4系统设计 (17) 4.1系统结构设计 (17) 4.1.1系统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系统模块图 (17) 5 系统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主要模块介绍 (22) 5.1.1商品入库模块 (22) 5.1.2供应商查询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商品查询模块 (26) 5.1.4商品销售模块 (27) 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2)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00224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Java 的人事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许耀辉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42班 学号201011002240 系(部)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董西广(讲师) 完成时间2014年3月4日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人事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极其容易出错,设计一种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应用,包括人事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考勤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个人简历信息管理等基本应用,设计的人事管理涉及MySQL数据库的操作,Eclipse以及jdbc数据库的连接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Java/MySQL/Eclipse/人事管理 1 引言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的竞争,一个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或许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本次论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借助学校和个人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系统设计思路。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 2.1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外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容

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1.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课程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3.课程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块调用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子模块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数据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抓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6.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7.程序使用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8.程序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构数据库的数据迁移

1.前言: 现在市场上数据库众多,根据2007年度的统计,Oracle仍然以45%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随着DB2 V9,SQL Server 2005的相继成熟以及mysql在web 2.0的强势,各个数据库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同样的数据库之间的迁移也就不可避免,下面简单描述数据库迁移的一些要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为什么迁移? ?为了统一平台,方便开发和管理维护 各个DB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异,复杂的系统需要比较高的维护能力,对开发,维护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在一些数据整合上非常复杂,整合不同的数据库数据需要很大工作量。?原来的数据库已经不能负担系统压力,需要scale up 应用初始的设计架构没有考虑到发展以后的规模,导致用户和数据几何倍数上升后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对运营和维护造成很大困难。 ?成本考虑,为了降低成本 原来的数据库ORACLE,TERADATA等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过于庞大,维护费用过高。可以用费用相对较低的mysql,sql server代替。 ?新的前端应用程序强制要求(如ERP软件) 系统整合,由于厂商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台写死,造成只能迁移现有的数据。 ?构建数据仓库 金融保险行业,跨国的大型制造业等数据库类型过多,构建数据仓库需要单一的数据库,需要迁移异构数据库到一个平台。 3.如何迁移? ?迁移工具 1.BI工具,如informatica,datastage,OWB等通过ODBC,JDBC或者数据库自身的ETL 工具进行数据的转移。使用比较方便,不过由于价格一般较贵,对于非BI和数据仓库的数据迁移意义不大。 2.通过开发人员编写简单的java,c程序完成迁移,速度较慢,但是使用方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适用于对数据库结构相当了解并且不熟悉数据库其他的迁移工具情况下使用。 3.各个数据库自带的工具,如Oracle新推出的migration benchmark,DB2的MTK,SQL SERVER的DTS和2005中重新整合的intergrate service。 4.数据库本身的unload,load工具。每个数据库几乎都有文本的导出导入,如oracle的sqlldr,DB2的load,imp/exp,sql server的bcp,bulk insert,mysql的select into txt等等,一般都通过特殊的API实现,故速度相对其他的普通工具要大大加快。但是对使用者的数据库知识要求较高(如索引维护,日志模式,表结构,约束等)。适合比较大型和较有难度的数据迁移,缺点是由于各个数据库数据类型的不同,可能需要修改表结构。 ?迁移人员 1.需要由非常了解应用业务和程序开发的人员,配合经验丰富的数据库维护人员一起完成,以达到数据迁移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运转良好,数据在迁移过程中不丢失出错。 ?迁移对现在业务的影响 1.如果业务为24*7则需要反复试验以取得最佳的策略使得停机时间最短 2.新系统上线后需要做好业务数据的监控,保证应用程序处理数据的正确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参考文献读后感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参考文献读后感 班级:08信管1班 姓名:王飞鹏 学号:0865138114 成绩:

《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读后感 现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管理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本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盈利的一大保证。读完《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我认为作者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大量商品的采购、销售、存储等管理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目前很大一部分的小企业对商品的进销存管理还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的管理方法,而手工记账对商品的库存、销售、剩余库存不能及时、准时进行统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现有的管理环境下,部分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购单、销售单采用人工填写,既浪费时间有容易出错,而且不能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 2.库存采用人工记账方式,清点库存无从下手,无法随时掌握最正确的存货情况; 3.不能及时提供一个最准确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就以解决目前小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利用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商品的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满足小企业的商品信息管理。文章首先提到了信息管理系统,我在这就不多做介绍了。接下来文章介绍了SQL Server2000开发数据库的方法和好处,我想作为一名一直学习和使用这门语言的大四学生,我也不多做介绍。 本文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怎么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以及使用这门语言建立数据库的好处。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读后感,主要就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我也做了不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使用了许多次的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只是觉得这样建立的数据库比较好,比较实用,但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要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为什么使用这门语言来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等等?这篇文章从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构建、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实例的讲解,对我们以后的数据库开发起到了一个讲解的作用。对我们以后在数据库的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地方都考虑到了,这完全是一篇很不错的利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的参考文章,虽然我们有一些这样的经验,但是我还是想把阅读的感想拿来说说。 利用这门语言开发设计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各项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小企业中存在的无法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节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