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7节空间角与距离高考AB卷理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7节空间角与距离高考AB卷理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7节空间角与距离高考AB卷理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第7节空间角与距离高考AB卷理

【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7

节 空间角与距离高考AB 卷 理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

1.(2014·全国Ⅱ,11)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 =CA =CC 1,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10 B.25 C.3010

D.22

解析 以C 1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BC =CA =CC 1=2,则A (2,0,2),N (1,0,0),M (1,1,0),B (0,2,2),∴AN →

=(-1,0,-2),BM →

=(1,-1,-2),

∴cos 〈AN →,BM →

〉=AN →·BM →|AN →||BM →|=-1+45×6=330=3010,故选C.

答案 C

2.(2013·大纲全国,10)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2

3 B.33

C.23

D.13

解析 设AB =1,则AA 1=2,分别以D 1A 1→、D 1C 1→、D 1D →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D (0,0,2),C 1(0,1,0),B (1,1,2),

C (0,1,2).DB →=(1,1,0),DC 1→

=(0,1,-2), DC →

=(0,1,0),

设n =(x ,y ,z )为平面BDC 1的一个法向量,则 ???

??n ·DB →=0n ·DC 1→=0

即?????x +y =0

y -2z =0,取n =(-2,2,1). 设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为θ 则sin θ=

?

???????n ·DC →|n ||DC →|=23,故选A. 答案 A

3.(2012·全国,19)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

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DC 1

⊥BD .

(1)证明:DC 1⊥BC ;

(2)求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

(1)证明 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 由于D 为AA 1的中点,故DC =DC 1.

又AC =12AA 1,可得DC 21+DC 2=CC 2

1,所以DC 1⊥DC .

而DC 1⊥BD ,DC ∩BD =D ,所以DC 1⊥平面BCD .

BC ?平面BCD ,故DC 1⊥BC .

(2)解 由(1)知BC ⊥DC 1,且BC ⊥CC 1, 则BC ⊥平面ACC 1A 1,

所以CA ,CB ,CC 1两两相互垂直.

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CA →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

由题意知A 1(1,0,2),B (0,1,0),D (1,0,1),C 1(0,0,2). 则A 1D →=(0,0,-1),BD →=(1,-1,1),DC 1→

=(-1,0,1). 设n =(x ,y ,z )是平面A 1B 1BD 的法向量,则 ???

??n ·BD →=0,n ·A 1D →=0,

即?????x -y +z =0,

z =0.可取n =(1,1,0). 同理,设m =(x 1,y 1,z 1)是平面C 1BD 的法向量. 则?????m ·BD →=0,m ·DC 1→=0.即?????x 1-y 1+z 1=0,

-x 1+z 1

=0,

可取m =(1,2,1). 从而cos 〈n ,m 〉=

n ·m |n ||m |=3

2

. 故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为30°.

空间距离

4.(2012·大纲全国,4)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B =2,CC 1=22,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 A.2 B. 3 C. 2

D.1

解析 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OE ,∵AB =2,∴AC =2 2.

又CC 1=22,则AC =CC 1. 作CH ⊥AC 1于点H ,交OE 于点M .

由OE 为△ACC 1的中位线知,

CM ⊥OE ,M 为CH 的中点.

由BD ⊥AC ,EC ⊥BD 知,BD ⊥平面EOC ,∴CM ⊥BD . ∴CM ⊥平面BDE .

∴HM 为直线AC 1到平面BDE 的距离.

又△ACC 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H =2.∴HM =1. 答案 D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

1.(2014·广东,5)已知向量a =(1,0,-1),则下列向量中与a 成60°夹角的是( ) A.(-1,1,0) B.(1,-1,0) C.(0,-1,1)

D.(-1,0,1)

解析 设选项中的向量与a 的夹角为θ,对于选项A ,由于cos θ=1×(-1)+0×1+(-1)×0

12+02+(-1)2×(-1)2+12+0

2

=-12, 此时夹角θ为120°,不满足题意;对于选项B ,由于 cos θ=

1×1+0×(-1)+(-1)×0

12+02+(-1)2×12+(-1)2+02

=1

2, 此时夹角θ为60°,满足题意.故选B. 答案 B

2.(2014·四川,8)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设点P 在线段

CC 1上,直线OP 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取值范围是( )

A.??????33,1

B.??????

63,1 C.??

????63,223 D.????

??

223,1

解析 易证AC 1⊥平面A 1BD ,当点P 在线段CC 1上从C 运动到C 1时,直线OP 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α的变化情况:∠AOA 1→π2→∠C 1OA 1(点P 为线段CC 1的中点时,α=π

2

),由于

sin ∠AOA 1=63,sin ∠C 1OA 1=223>63,sin π2=1,所以sin α的取值范围是[63

,1]. 答案 B

3.(2013·山东,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

4,底面是边长为3的

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5π12 B.π3 C.π4

D.π6

解析 如图所示,由棱柱体积为9

4

,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可求得棱柱的高为 3.设

P 在平面ABC 上射影为O ,则可求得AO 长为1,故AP 长为12+(3)2

=2.故∠PAO =π

3

即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

π3

.

答案 B

4.(2015·四川,14)如图,四边形ABCD 和ADPQ 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 在线段PQ 上,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 与A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AB =1,则AF →=? ??

??1,12,0,

E ? ??

??12

,0,0,

设M (0,y ,1)(0≤y ≤1), 则EM →=? ??

??-12,y ,1,

∴cos θ=-12+1

2y 1+14

14

+y 2

+1=-

1-y

52

·4y 2

+5.

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α, 则cos α=|cos θ|=

1-y 52

·4y 2

+5=255·1-y 4y 2

+5

, 令t =1-y ,则y =1-t ,∵0≤y ≤1,∴0≤t ≤1, 那么cos α=|cos θ|=255·t

4t 2

-8t +9 =

25

5

t 24t 2

-8t +9=25

5

1

4-8t +9t

2

, 令x =1

t

,∵0≤t ≤1,∴x ≥1,

那么cos α=

25

5

1

4-8x +9x

2,

又∵z =9x 2

-8x +4在[1,+∞)上单增, ∴x =1,z min =5,

此时cos α的最大值=25

15=255·55=25

. 答案 25

5.(2016·四川,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DC =∠PAB =90°,BC =CD =1

2

AD .E 为边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

(1)在平面PAB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

(2)若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在梯形ABCD 中,AB 与CD 不平行.延长AB ,DC ,相交于点M (M ∈平面PAB ),点M 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 由已知,BC ∥ED ,且BC =ED . 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

从而CM ∥EB .又EB ?平面PBE ,CM ?平面PBE . 所以CM ∥平面PBE .

(说明:延长AP 至点N ,使得AP =PN ,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 上任意一点) (2)法一 由已知,CD ⊥PA ,CD ⊥AD ,PA ∩AD =A , 所以CD ⊥平面PAD .从而CD ⊥PD . 所以∠PDA 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 所以∠PDA =45°.

设BC =1,则在Rt △PAD 中,PA =AD =2.

过点A 作AH ⊥CE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PH . 易知PA ⊥平面ABCD ,

从而PA ⊥CE .且PA ∩AH =A ,于是CE ⊥平面PAH .又CE ?平面PCE 所以平面PCE ⊥平面PAH .

过A 作AQ ⊥PH 于Q ,则AQ ⊥平面PCE . 所以∠APH 是PA 与平面PCE 所成的角. 在Rt △AEH 中,∠AEH =45°,AE =1, 所以AH =

22

. 在Rt △PAH 中,PH =PA 2+AH 2

=322

.

所以sin ∠APH =AH PH =1

3

.

法二 由已知,CD ⊥PA ,CD ⊥AD ,PA ∩AD =A , 所以CD ⊥平面PAD .

于是CD ⊥PD .

从而∠PDA 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所以∠PDA =45°. 由PA ⊥AB ,可得PA ⊥平面ABCD . 设BC =1,则在Rt △PAD 中,PA =AD =2.

作Ay ⊥AD ,以A 为原点,以AD →,AP →

的方向分别为x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

则A (0,0,0),P (0,0,2),C (2,1,0),E (1,0,0). 所以PE →=(1,0,-2),EC →=(1,1,0),AP →

=(0,0,2). 设平面P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由?????n ·PE →=0,n ·EC →=0.得?????x -2z =0,

x +y =0.

设x =2,解得n =(2,-2,1). 设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为α,则

sin α=|n ·AP →

||n |·|AP →|=22×22+(-2)2+12=1

3.

所以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

3

.

6.(2016·北京,1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

AB ⊥AD ,AB =1,AD =2,AC =CD = 5.

(1)求证:PD ⊥平面PAB ;

(2)求直线PB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棱PA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若存在,求AM A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证明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 又AB ⊥AD ,AB ?平面ABCD . ∴AB ⊥平面PAD .

∵PD ?平面PAD .∴AB ⊥PD . 又PA ⊥PD ,PA ∩AB =A .

∴PD ⊥平面PAB .

(2)解 取AD 中点O ,连接CO ,PO ,∵PA =PD ,∴PO ⊥AD . 又∵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

∴PO ⊥平面ABCD ,∵CO ?平面ABCD ,∴PO ⊥CO , ∵AC =CD ,∴CO ⊥AD .

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P (0,0,1),B (1,1,0),D (0,-1,0),

C (2,0,0).

则PB →=(1,1,-1),PD →

=(0,-1,-1),

PC →=(2,0,-1).CD →

=(-2,-1,0).

设n =(x 0,y 0,1)为平面PDC 的一个法向量. 由?????n ·PD →=0,n ·PC →=0

得????

?-y 0-1=0,2x 0-1=0,

解得?

????y 0=-1,x 0=1

2.即n =? ????12,-1,1. 设PB 与平面PCD 的夹角为θ.

则sin θ=|cos 〈n ,PB →〉|=?

??

?????n ·PB →|n ||PB →|=?

???

?

???1

2-1-11

4

+1+1×3=33.

(3)解 设M 是棱PA 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 →=λAP →

,因此点M (0,1-λ,λ),

BM →

=(-1,-λ,λ),因为BM ?平面PCD ,所以BM ∥平面PCD ,

当且仅当BM →·n =0,即(-1,-λ,λ)·? ??

??12,-1,1=0,解得λ=14,所以在棱PA 上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此时AM AP =1

4

.

7.(2015·安徽,19)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 1B 1D 1-DCBA ,四边形AA 1B 1B ,ADD 1A 1,ABCD 均为正方形,E 为B 1D 1的中点,过A 1,D ,E 的平面交CD 1于F .

(1)证明:EF ∥B 1C .

(2)求二面角E -A 1D -B 1的余弦值.

(1)证明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 1B 1∥AB ∥DC ,且A 1B 1=AB =DC ,所以四边形A 1B 1CD 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B 1C ∥A 1D ,又A 1D ?面A 1DE ,B 1C ?面A 1DE ,于是B 1C ∥面A 1DE .又B 1C ?面B 1CD 1.面A 1DE ∩面B 1CD 1=EF ,所以EF ∥B 1C .

(2)解 因为四边形AA 1B 1B ,ADD 1A 1,ABCD 均为正方形,所以AA 1⊥AB ,AA 1⊥AD ,AB ⊥AD 且AA 1=AB =AD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

为x 轴,y 轴和z 轴单位正向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点的坐标A (0,0,0),B (1,0,0),D (0,1,0),A 1(0,0,

1),B 1(1,0,1),D 1(0,1,1),而E 点为B 1D 1的中点,所以E 点的坐标为? ??

??12,12,1. 设面A 1DE 的法向量n 1=(r 1,s 1,t 1),而该面上向量A 1E →=? ????12,12,0,A 1D →

=(0,1,-1),

由n 1⊥A 1E →

.

n 1⊥A 1D →得r 1,s 1,t 1应满足的方程组?????12r 1+12s 1=0,s 1-t 1=0, (-1,1,1)为其一组解, 所以可取n 1=(-1,1,1).

设面A 1B 1CD 的法向量n 2=(r 2,s 2,t 2),而该面上向量A 1B 1→=(1,0,0),A 1D →

=(0,1,-1),由此同理可得n 2=(0,1,1).

所以结合图形知二面角E -A 1D -B 1的余弦值为|n 1·n 2||n 1|·|n 2|=23×2=6

3

.

8.(2015·重庆,19)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C ⊥平面ABC ,PC =3,∠ACB =π

2

.D ,E 分别

为线段AB ,BC 上的点,且CD =DE =2,CE =2EB =2.

(1)证明:DE ⊥平面PCD ; (2)求二面角A -PD -C 的余弦值.

(1)证明 由PC ⊥平面ABC ,DE ?平面ABC ,故PC ⊥DE .

由CE =2,CD =DE =2得△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CD ⊥DE . 由PC ∩CD =C ,DE 垂直于平面PCD 内两条相交直线,故DE ⊥平面PCD . (2)解 由(1)知,△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E =π

4

,如图,过D 作DF 垂直CE 于F ,易知DF =FC =FE =1,又已知EB =1,故FB =2. 由∠ACB =π2得DF ∥AC ,DF AC =FB BC =2

3,

故AC =32DF =3

2

.

以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A →,CB →,CP →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P (0,0,3),A ? ????32,0,0,E (0,2,0),D (1,1,0),ED →=(1,

-1,0),

DP →=(-1,-1,3),DA →=? ??

??1

2

,-1,0.

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 由n 1·DP →=0,n 1·DA →

=0, 得?????-x 1-y 1+3z 1=0,12x 1-y 1=0,

故可取n 1=(2,1,1).

由(1)可知DE ⊥平面PCD ,故平面PCD 的法向量n 2可取为ED →

,即n 2=(1,-1,0).

从而法向量n1,n2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cos 〈n1,n2〉=

n1·n2

|n1|·|n2|

3

6

故所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为

3

6

.

9.(2015·北京,17)如图,在四棱锥A-EFCB中,△AEF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平面EFCB,EF∥BC,BC=4,EF=2a,∠EBC=∠FCB=60°,O为EF的中点.

(1)求证:AO⊥BE;

(2)求二面角F-AE-B的余弦值;

(3)若BE⊥平面AOC,求a的值.

(1)证明因为△AEF是等边三角形,O为EF的中点,

所以AO⊥EF.

又因为平面AEF⊥平面EFCB.AO?平面AEF,

所以AO⊥平面EFCB.

所以AO⊥BE.

(2)解取BC中点G,连接OG.

由题设知EFCB是等腰梯形,

所以OG⊥EF.

由(1)知AO⊥平面EFCB.

又OG?平面EFCB,

所以OA⊥OG.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E(a,0,0),A(0,0,3a),

B (2,3(2-a ),0),EA →

=(-a ,0,3a ), BE →

=(a -2,3(a -2),0).

设平面AE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EA →=0,n ·BE →=0,即???-ax +3az =0,

(a -2)x +3(a -2)y =0.

令z =1,则x =3,y =-1,于是n =(3,-1,1). 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p =(0,1,0). 所以cos 〈n ,p 〉=n·p |n ||p |=-5

5

.

由题知二面角F -AE -B 为钝角, 所以它的余弦值为-

5

5

. (3)解 因为BE ⊥平面AOC ,所以BE ⊥OC ,即BE →·OC →

=0, 因为BE →

=(a -2,3(a -2),0),

OC →

=(-2,3(2-a ),0),

所以BE →·OC →=-2(a -2)-3(a -2)2

. 由BE →·OC →

=0及0

.

10.(2015·四川,18)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设BC 的中点为M ,GH 的中点为N .

(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 (2)证明:直线MN ∥平面BDH ; (3)求二面角A -EG -M 的余弦值. (1)解 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

(2)证明 连接BD ,设O 为BD 的中点, 因为M ,N 分别是BC ,GH 的中点, 所以OM ∥CD ,且OM =1

2

CD ,

HN ∥CD ,且HN =12

CD ,

所以OM ∥HN ,OM =HN ,

所以MNHO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MN ∥OH , 又MN ?平面BDH ,OH ?平面BDH , 所以MN ∥平面BDH .

(3)解 法一 连接AC ,过M 作MP ⊥AC 于P , 在正方体ABCD -EFGH 中,AC ∥EG ,

所以MP ⊥EG ,过P 作PK ⊥EG 于K ,连接KM , 所以EG ⊥平面PKM ,从而KM ⊥EG , 所以∠PKM 是二面角A -EG -M 的平面角, 设AD =2,则CM =1,PK =2, 在Rt △CMP 中,PM =CM sin 45°=

22

, 在Rt △PKM 中,KM =PK 2+PM 2

=322,

所以cos ∠PKM =PK KM =

22

3

即二面角A -EG -M 的余弦值为22

3

.

法二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H →

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AD =2,则M (1,2,0),G (0,2,2),E (2,0,2),O (1,1,0), 所以,GE →=(2,-2,0),MG →

=(-1,0,2), 设平面EG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y ,z ),

由?????n 1·GE →=0,n 1·MG →=0,?????2x -2y =0,

-x +2z =0,取x =2,得n 1=(2,2,1), 在正方体ABCD -EFGH 中,DO ⊥平面AEGC ,

则可取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DO →

=(1,1,0), 所以cos n 1,n 2 =

n 1·n 2|n 1|·|n 2|=2+2+04+4+1·1+1+0

=22

3,

故二面角A -EG -M 的余弦值为22

3

.

11.(2014·陕西,17)四面体ABCD 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过棱AB 的中点E 作平行于AD ,BC 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BD ,DC ,CA 于点F ,G ,H .

(1)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

(2)求直线AB 与平面EFGH 夹角θ的正弦值. (1)证明 由该四面体的三视图可知,

BD ⊥DC ,BD ⊥AD ,AD ⊥DC ,BD =DC =2,AD =1.

由题设,BC ∥平面EFGH , 平面EFGH ∩平面BDC =FG , 平面EFGH ∩平面ABC =EH , ∴BC ∥FG ,BC ∥EH ,∴FG ∥EH . 同理EF ∥AD ,HG ∥AD ,∴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又∵AD ⊥DC ,AD ⊥BD ,∴AD ⊥平面BDC ,

∴AD ⊥BC ,∴EF ⊥FG , ∴四边形EFGH 是矩形.

(2)解 法一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0,0,1),

B (2,0,0),

C (0,2,0),

DA →=(0,0,1),BC →=(-2,2,0),BA →

=(-2,0,1).

设平面EFGH 的法向量n =(x ,y ,z ), ∵EF ∥AD ,FG ∥BC ,∴n ·DA →=0,n ·BC →

=0,

得?

????z =0,-2x +2y =0,取n =(1,1,0), ∴sin θ=|cos 〈BA →,n 〉|=

?????

???BA →·n |BA →||n |=25×2=105. 法二 建立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D (0,0,0),A (0,0,1),B (2,0,0),C (0,2,0),

∵E 是AB 的中点,∴F ,G 分别为BD ,DC 的中点,得

E (1,0,1

2

),F (1,0,0),G (0,1,0).

∴FE →=? ????0,0,12,FG →=(-1,1,0),BA →

=(-2,0,1).

设平面EFGH 的法向量n =(x ,y ,z ), 则n ·FE →=0,n ·FG →

=0,

得 ?????12z =0,-x +y =0,

取n =(1,1,0), ∴sin θ=|cos 〈BA →,n 〉|=

?????

???BA →·n |BA →||n |=25×2=105. 12.(2014·天津,1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AB ,AB ∥DC ,AD =

DC =AP =2,AB =1,点E 为棱PC 的中点.

13.(2013·湖南,19)如图,在直棱柱ABCD-A1B1C1D1中,AD∥BC,∠BAD=90°,AC⊥BD,BC=1,AD=AA1=3.

(1)证明:AC⊥B1D;

(2)求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

法一(1)证明如图,因为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AC⊥BB1.

又AC⊥BD,BB1∩BD=B,所以AC⊥平面BB1D.

而B1D?平面BB1D,所以AC⊥B1D.

(2)解因为B1C1∥AD,所以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等于直线AD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记为θ).

如图,连接A1D,因为棱柱ABCD-A1B1C1D1是直棱柱,且∠B1A1D1=∠BAD=90°,所以A1B1⊥平面ADD1A1.

从而A1B1⊥AD1.

又AD=AA1=3,所以四边形ADD1A1是正方形,

于是A1D⊥AD1.

故AD1⊥平面A1B1D,于是AD1⊥B1D.

由(1)知,AC⊥B1D,所以B1D⊥平面ACD1.

故∠ADB1=90°-θ.

在直角梯形ABCD中,因为AC⊥BD,

所以∠BAC=∠ADB.

从而Rt△ABC∽Rt△DAB,

AB DA =BC AB

. 即AB =DA ·BC = 3.

连接AB 1,易知△AB 1D 是直角三角形, 且B 1D 2

=BB 2

1+BD 2

=BB 2

1+AB 2

+AD 2

=21, 即B 1D =21.

在Rt △AB 1D 中,cos ∠ADB 1=

AD B 1D =321

=217, 即cos(90°-θ)=

217.从而sin θ=217

. 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1

7

. 法二 (1)证明 易知,AB ,AD ,AA 1两两垂直.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t ,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 (0,0,0),B (t ,0,0),B 1(t ,0,3),C (t ,1,0),C 1(t ,1,3),D (0,3,0),D 1(0,3,3).

从而B 1D →=(-t ,3,-3),AC →=(t ,1,0),BD →

=(-t ,3,0).

因为AC ⊥BD ,所以AC →·BD →=-t 2

+3+0=0.解得t =3或t =-3(舍去). 于是B 1D →=(-3,3,-3),AC →

=(3,1,0). 因为AC →·B 1D →

=-3+3+0=0, 所以AC →⊥B 1D →

,即AC ⊥B 1D .

(2)解 由(1)知,AD 1→=(0,3,3),AC →

=(3,1,0),

B 1

C 1→

=(0,1,0).

设n =(x ,y ,z )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 则?????n ·AC →=0,n ·AD 1→=0,即???3x +y =0,

3y +3z =0.

令x =1,则n =(1,-3,3). 设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为θ,则

sin θ=|cos 〈n ,B 1C 1→

〉|=?

???????n ·B 1C 1→|n |·|B 1C 1→|=37=217.

空间距离

14.(2014·江西,10)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1,AD =7,AA 1=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E (4,3,12),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第i -1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L i (i =2,3,4),L 1=AE ,将线段L 1,L 2,L 3,L 4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

解析 根据反射的对称性,质点是在过A ,E ,A 1的平面内运动.因为711<3

4

,所以过A 、E ,

A 1作长方体的截面AA 1NM 如图所示.

设点A 关于平面A 1B 1C 1D 1的对称点为A ′,易知它在z 轴上,且A ′A 1=AA 1=12,连接A ′E 并延长交平面ABCD 于点E 1,因为A 1E =5,所以AE 1=10,且E 1到AB ,AD 的距离分别为6,8,即E 1(8,6,0),而它在线段AM 上,从而知L 1=AE =EE 1=L 2;事实上,只需要在AA 1NM 内,过E 1作AE 的平行线交MN 于点E 2,再过E 2作E 1E 的平行线交A 1N 于点E 3,可知EE 1>E 2E 3=L 4>E 1E 2=L 3,故L 1=L 2>L 4>L 3,故选C. 答案 C

15.(2013·北京,1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过E 点作EE 1垂直底面A 1B 1C 1D 1,交B 1C 1于点E 1,

连接D 1E 1,过P 点作PH 垂直于底面A 1B 1C 1D 1,交D 1E 1于点H ,P 点到直线CC 1的距离就是C 1H , 故当C 1H 垂直于D 1E 1时,P 点到直线CC 1距离最小, 此时,在Rt △D 1C 1E 1中,C 1H ⊥D 1E 1,

D 1

E 1·C 1H =C 1D 1·C 1E 1,∴C 1H =

25

25

5

. 答案

25

5

16.(2015·江苏,2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 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BC =∠BAD =π

2

,PA =AD =2,AB =BC =1.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P 所成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 解 以{AB →,AD →,AP →

}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各点的坐标为B (1,0,0),C (1,1,0),D (0,2,0),P (0,0,2).

(1)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AD →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AD →=(0,2,0).因为PC →

=(1,1,-2),PD →

=(0,2,-2).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共80分,每小题4分) 1,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n个部分,n的取值为() A,4;B,4,6;C,4,6,7 ;D,4,6,7,8。 2,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a?α、b?α;B,a?α、b∥α;C,a⊥α、b⊥α;D,a?α、b⊥α。 3,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a、b外的任意一点,则() A,过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平行;B,过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C,过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相交;D,过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都异面。 4,与空间不共面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个 A,3 ;B,5 ;C,7;D,4。 5,有空间四点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必有三点共线;B,至少有三点共线;C,必有三点不共线;D,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过直线外两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可有()个 A,0;B,1;C,无数;D,涵盖上三种情况。 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为n边形,则() A,3≤n≤6 ;B,2≤n≤5 ;C,n=4;D,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a、b为异面直线,那么() A,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a、b;B,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平行;C,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垂直于a、b;D,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垂直。 9,a、b为异面直线,p为空间不在a、b上的一点,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过点p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②过点p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都相交;③

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④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⑤过点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 A ,1; B ,2; C ,3; D ,4。 10,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80°,p 为空间中的一定点,过点p 作与a 、b 所成角为40° 的直线有( )条 A ,2; B ,3; C ,4; D ,6。 11,P 是△ABC 外的一点,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PA=1、PB=2、PC=3,则△ABC 的 面积为( )平方单位 A ,25; B ,611; C ,27; D ,2 9。 12,空间四个排名两两相交,以其交线的个数为元素构成的集合是( ) A ,{2,3,4}; B ,{1,2,3,}; C ,{1,3,5}; D ,{1,4,6}。 13,空间四边形ABCD 的各边与对角线的长都是1,点P 在AB 上移动 ,点Q 在CD 上移 动,点P 到点Q 的最短距离是( ) A ,21; B ,22; C ,23; D ,4 3。 14,在△ABC 中,AB=AC=5,BC=6,PA ⊥平面ABC ,PA=8,则P 到BC 的距离是( ) A ,45; B ,43; C ,25; D ,23。 15,已知m ,n 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若m 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m ⊥α;②若m 垂直于梯形的两腰,则m 垂直于梯形所 在的平面;③若n ∥α,m ?α,则n ∥m ;④若α∥β,m ?α,n ⊥β,则n ⊥m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有一棱长为1的立方体,按任意方向正投影,其投影最大面积为( )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4.3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对点训练理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三角函数 4.3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 求值对点训练 理 1.sin20°cos10°-cos160°sin10°=( ) A .-3 2 B.32 C .-12 D.12 答案 D 解析 原式=sin20°cos10°+cos20°sin10°=sin(20°+10°)=1 2. 2.化简 cos40° cos25°1-sin40° =( ) A .1 B. 3 C. 2 D .2 答案 C 解析 原式 = cos 220°-sin 220° cos25° sin 220°-2sin20°cos20°+cos 220° = cos 220°-sin 220°cos25° cos20°-sin20° = 2sin65°cos25°=2cos25° cos25° = 2. 3.已知向量a =? ????sin ? ????α+π6,1,b =(4,4cos α-3),若a ⊥b ,则sin ? ????α+4π3=( ) A .-3 4 B .-14 C.34 D.14 答案 B 解析 ∵a ⊥b ,

∴a ·b =4sin ? ?? ?? α+π6+4cos α-3 =2 3sin α+6cos α- 3 =43sin ? ???? α+π3-3=0, ∴sin ? ????α+π3=14 . ∴sin ? ????α+4π3=-sin ? ?? ??α+π3=-14. 4.已知tan α=-2,tan(α+β)=1 7,则tan β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tan β=tan[(α+β)-α]= tan α+β-tan α 1+tan α+βtan α = 1 7+2 1- 27 =3. 5.sin15°+sin75°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62 解析 解法一:sin15°+sin75°=sin(45°-30°)+sin(45°+30°)=2sin45°·cos30°=62 . 解法二:sin15°+sin75°=sin15°+cos15° = 2sin(45°+15°)= 2sin60°=6 2 . 6.已知函数y =cos x 与y =sin(2x +φ)(0≤φ≤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π 3的交 点,则φ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π6 解析 显然交点为? ?? ?? π3,12,

2020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23题

2020高考数学之立体几何解答題23題 一.解答题(共23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ADNM是矩形,平面ADNM⊥平面ABCD,∠DAB=60°,AD=2,AM=1,E为AB的中点. (Ⅰ)求证:AN∥平面MEC; (Ⅱ)在线段AM上是否存在点P,使二面角P﹣EC﹣D的大小为?若存在,求出AP的长h;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三棱柱中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为棱AC的中点,侧面A1ACC1为边长为2 的菱形,AC⊥CB,BC=1. (Ⅰ)证明:AC1⊥平面A1BC; (Ⅱ)求二面角B﹣A1C﹣B1的大小.

3.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B⊥AD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120°. (I)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II)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4.在正三棱锥P﹣ABC中,底面正△ABC的中心为O,D是PA的中点,PO=AB=2,求PB与平面BDC所成角的正弦值.

5.如图,正三棱锥O﹣ABC的三条侧棱OA、OB、OC两两垂直,且长度均为2.E、F分别是AB、AC的中点,H是EF的中点,过EF作平面与侧棱OA、OB、OC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于A1、B1、C1,已知. (1)求证:B1C1⊥平面OAH; (2)求二面角O﹣A1B1﹣C1的大小. 6.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是公共的斜边,且AD=,BD=CD=1,另一个侧面是正三角形. (1)求证:AD⊥BC. (2)求二面角B﹣AC﹣D的大小. (3)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ED与面BCD成30°角?若存在,确定E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科)练习题

A B C D P 《立体几何》专题 练习题 1.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P 、Q 分别为A 1C 1与EF 、AC 与BD 的交点, (1)求证:D 、B 、F 、E 四点共面; (2)若A 1C 与面DBFE 交于点R ,求证:P 、Q 、R 三点共线 2.已知直线a 、b 异面,平面α过a 且平行于b ,平面β过b 且平行于a ,求证:α∥β. 3.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FG 4=AB 1=BC 3=BE ,4=CF ,若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求EF 和点G 的坐标; ②求异面直线EF 与AD 所成的角; ③求点C 到截面AEFG 的距离. 4.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 PC ⊥平面ABC ,PC=AC=2,AB=BC ,D 是PB 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 (I) 求证:AB ⊥平面PCB ; (II) 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二面角C-PA-B 的余弦值. 5.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 (2)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6. 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点M 在侧棱1BB 上. P Q F E D 1C 1B 1A 1D C B A F E C B y Z x G D A

(Ⅰ)若P 为AC 的中点,M 为BB 1的中点,求证BP//平面AMC 1; (Ⅱ)若AM 与平面11AA CC 所成角为30ο,试求BM 的长. 7. 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PA =AB =1,BC =2. (1)求证:平面PDC ⊥平面PAD ; (2)若E 是PD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 与PC 所成角的余弦值; 8. 已知: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 a ,AA 1 = 2a . D 是侧棱BB 1的中点.求证: (Ⅰ)求证:平面ADC 1⊥平面ACC 1A 1; (Ⅱ)求平面ADC 1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9. 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且60DAB ∠=,1AD AA =F 为 棱1BB 的中点,M 为线段1AC 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MF //平面ABCD ; (Ⅱ)求证:直线MF ⊥平面11ACC A ; (Ⅲ)求平面1AF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0. 棱长是1的正方体,P 、Q 分别是棱AB 、CC 1上的内分点,满足 21==QC CQ PB AP . P A B C D E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一) 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 2PD AB ==,点,,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 (1)求证:EF PA ⊥; (2)求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 2.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角三棱柱ADE BCF -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组合而成,AF AD ⊥,2AE AD ==.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FE ; (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h ,使得二面角C AF P --的余弦值是 22 .

3.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是 面积为ADC ∠为锐角,M为PB的中点. (Ⅰ)求证:PD∥面ACM. (Ⅱ)求证:PA⊥CD. (Ⅲ)求三棱锥P ABCD -的体积. 4.如图,四棱锥S ABCD -满足SA⊥面ABCD,90 DAB ABC ∠=∠=?.SA AB BC a ===,2 AD a =. (Ⅰ)求证:面SAB⊥面SAD. (Ⅱ)求证:CD⊥面SAC. S B A D M C B A P D

5.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测棱PD ⊥底面ABCD ,PD DC =,点E 是 B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F . (Ⅰ)求证:平面PCD ⊥平面PBC . (Ⅱ)求证:PB ⊥平面EFD . 6.在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AB AC ⊥,设1AB 中点为D ,1A C 中点为E . (Ⅰ)求证:DE ∥平面11BCC B . (Ⅱ)求证:平面11ABB A ⊥平面11ACC A . E D A B C C 1 B 1 A 1 D A B C E F P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专题

空间图形的计算与证明 一、近几年高考试卷部分立几试题 1、(全国 8)正六棱柱 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 底面边长为 1, 侧棱长为 2 ,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 E 1D 与 BC 1 所成的角是 ( ) A 、90° B 、60° C 、45° D 、30° [评注]主要考查正六棱柱的性质,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2、(全国 18)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 1,而且 平面 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 M 在 AC 上移动,点 N 在 BF C 上移动,若 CM=NB=a(0

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 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 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评注]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概念,以及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02全国文22)(一)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2)中,并作简要说明。 (3) (1)(2) (二)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三)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单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643 π B .8316π π+ C .28π D .8216π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计算体积,即可. 【详解】 结合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得到 故体积22221183242231633V r h r l πππππ=?+?=?+??=+,故选B . 【点睛】 本道题考查了三视图还原直观图,考查了组合体体积计算方法,难度中等. 2.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3,1AB AD AA ===,而对角线1A B 上存 在一点P ,使得1AP D P +取得最小值,则此最小值为( )

A .7 B .3 C .1+3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把面1AA B 绕1A B 旋转至面1BA M 使其与对角面11A BCD 在同一平面上,连接1MD 并求出,就 是最小值. 【详解】 把面1AA B 绕1A B 旋转至面1BA M 使其与对角面11A BCD 在同一平面上,连接1MD .1MD 就是1||||AP D P +的最小值, Q ||||3AB AD ==,1||1AA =,∴0113tan 3,60AA B AA B ∠==∴∠=. 所以11=90+60=150MA D ∠o o o 221111111113 2cos 13223()72 MD A D A M A D A M MA D ∴=+-∠=+-??-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考查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常通过转化,转化为在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是中档题. 3.已知圆锥SC 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且圆锥SC 的底面直径、体积分别与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体积相等,则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 ). A 10 B .3:1 C .2:1 D 102 【答案】A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

2013年国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7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 .(2013年新课标1(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8cm 将一个 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 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2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 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 B .若//αβm α?n β?则//m n C .若m n ⊥m α?n β?则αβ⊥ D .若m α⊥//m n //n β则αβ⊥ 3 .(2013年上海市春季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 之比为( ) A .1:2 B .1:4 C .1:8 D .1:16 4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正四棱柱 1111ABCD A B C D -12AA AB =则CD 与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5 .(2013年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6 .(2013年湖北卷(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到下由四个简单几何 体组成其体积分别记为1V 2V 3V 4V 上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旋转体下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多面体则有( ) A .1243V V V V <<< B .1324V V V V <<< C .2134V V V V <<< D .2314V V V V <<< 7 .(2013年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 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 B 8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 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2021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专题

专题0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选择填空题历年考题细目表 题型年份考点试题位置 单选题2019 表面积与体积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8 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8 表面积与体积2018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7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7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6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6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6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 用2016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5 表面积与体积2015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5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5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4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4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3 表面积与体积2013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3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3年新课标1理科08 单选题2012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2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2 表面积与体积2012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1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1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0 表面积与体积2010年新课标1理科10 填空题2017 表面积与体积2017年新课标1理科16 填空题2011 表面积与体积2011年新课标1理科15 填空题2010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0年新课标1理科14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1.【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在球O的球面上,P A=PB=PC,△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 A,AB的中点,∠CEF=90°,则球O的体积为() A.8πB.4πC.2πD.π 2.【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 0,{ n AB n PB ?=?=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 m 0, { PB BC ?=?= 可取m=(0,-1,3-) 27 cos ,7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 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2019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之立体几何(原卷版)

专题04 立体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2.【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 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3.【2019年高考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3)是 A.158 B.162 C.182 D.324

4.【2019年高考浙江卷】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 B .β<α,β<γ C .β<α,γ<α D .α<β,γ<β 5.【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ACB=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 BC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 6.【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 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7.【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 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 =BC =AA =,,3D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 g/cm 3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数】某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去掉一个四棱柱所得,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如果网 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2007年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题

2007年高考“立体几何”题 1.(全国Ⅰ) 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 则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15 B . 25 C . 3 5 D . 45 解:如图,连接BC 1,A 1C 1,∠A 1BC 1是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的角,设AB=a ,AA 1=2a ,∴ A 1B=C 1B=5a , A 1C 1=2a ,∠A 1BC 1的余弦值为4 5 ,选D 。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 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EDF=90°,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B=2,则该三角形 的斜边EF 上的中线DG=3. ∴ 斜边EF 的长为23。 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一: (Ⅰ)作SO BC ⊥,垂足为O ,连结AO ,由侧面SBC ⊥底面ABCD , 得SO ⊥底面ABCD . 因为SA SB =,所以AO BO =, 又45ABC =∠,故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 BO ⊥, 由三垂线定理,得SA BC ⊥. (Ⅱ)由(Ⅰ)知SA BC ⊥,依题设AD BC ∥, 1 A A B 1B 1A 1D 1C C D C 1A C F A D B C A S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详细计划及资料推荐_考前复习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详细计划及资料推荐_考前复习 高三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一轮复习(至2017年元旦前后):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能力训练;2.二轮复习(从一轮结束至三模结束):固化与应用,优化思维模式;3.考前冲刺(考前一个月):巩固已知,调整状态。 一轮复习特点:时间长,任务重,此特点与《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吻合;学生易懈怠、易迷茫、易焦虑。 一轮复习数学资料:一轮复习讲义、教材(10本)、章节测试、08年——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天利38套模拟试题、2013年高考真题。 一轮复习着重从知识、方法、能力、技巧四方面入手,为实现二轮复习“数学思想统领学习”的目标做下坚实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跟随老师的讲解及时整理记忆,与原有知识结构实现对接,实现知识与方法的零死角;能力的提升需要自己细致扎实的练习与思考,基础能力:总结反思、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学科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技巧是从勤勉的实践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是反复感知与应用后沉淀下的极其实用的小绝招,每个个体总结的技巧是不尽一致的。 一轮复习思路千百种,现仅从“如何搭配练习册及试卷的应用”的角度对一轮复习大致框架加以论述: 1. 无论复习哪一学科,都要有一个系统的练习过程,认准一本复习资料加以练习不放松。课堂上,按照拟好的“主线”进行复习,“函数、几何、概率统计、运算、算法、数学应用”六条主线将课标内容纵横交织,打破资料章节顺序,优化组合串讲课标所要求考点。 2. 新课标精神的直接体现就是教材,重读教材意义重大。要读初学时未关注的细节,要关注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教材上练习题不必每道必做,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挑出一些必做题。我将依照教材内容组织一张练习卷,尽可能检验出大家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及理解的深度。 3. 必备的章节模拟训练是不可少的,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来个小测验,及时对所学有一个检验,也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多回头看看。章节测试所用试题由我为大家提供,在每个章末测试一张卷,限时训练,之后,学生再进行局部弥补性练习。 4. 前几年的高考题就是最好的模拟题,去年暑假始,我们已着手做“分类汇编”,一轮复习时,紧跟模块复习完成“分类汇编”上尚未完成的任务,并且从做过的试题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也是必须面对的任务。 5. 一轮复习战线过长,不对过往重点知识加以多次循环则不能识其本质。天利38套的应用:每周每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写一套模拟题,每周日晚上“就题论题,不举一反三”。目的:化整为零,保持新鲜感,给学生以充分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计划进行20周,余下的试卷由学生自行处理。 6. 不能急于完成“2013年高考真题”,我们可以使其发挥更大利用价值。将这19套真题作为一个研究平台,我们要逐一细致分析试卷的规律性。从哪些角度分析?分析什么内容?如何利用分析结论?这些都会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条理,使我们的表达更清晰。

2021-2022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导练测 第八章 立体几何阶段测试(十)理 新人教A版

2021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导练测 第八章 立体几何阶段测试(十)理 新人教A 版 一、选择题 1.空间中四点可确定的平面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1个或4个或无数个 答案 D 解析 当这四点共线时,可确定无数个平面;当这四点不共线且共面时,可确定一个平面;当这四点不共面时,其中任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此时可确定4个平面. 2.一个长方体被一个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 B .4 C .2 D .1 答案 C 解析 根据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平放的三棱柱;它的底面三角形的面积为S 底面=1 2×2×1=1,棱柱高为h =2,∴棱柱的体积为S 棱柱=S 底面·h =1×2=2. 3.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的两条边平行于一个平面,则第三边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B .平面α∥平面β,a ?α,过β内的一点B 有唯一的一条直线b ,使b ∥a C .α∥β,γ∥δ,α、β、γ、δ所成的交线为a 、b 、c 、d ,则a ∥b ∥c ∥d D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D 解析A正确,三角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若三角形两边平行于一个平面,而它所在的平面与这个平面平行,故第三边平行于这个平面;B正确,两平面平行,一面中的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平面内的一点与这条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已知平面交于一条直线,过该点在这个平面内只有这条直线与a平行;C正确,利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平行判断即可确定C是正确的;D错误,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这两个平面可能是相交平面,故应选D. 4.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且DA⊥平面ABC,则△ABC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作AE⊥BD,交BD于E, ∵平面ABD⊥平面BCD, ∴AE⊥平面BCD,BC?平面BCD,∴AE⊥BC, 而DA⊥平面ABC,BC?平面ABC,∴DA⊥BC, 又∵AE∩AD=A,∴BC⊥平面ABD, 而AB?平面ABD,∴BC⊥AB, 即△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 5.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C⊥BC,D为侧棱PC上的一点,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4-1所示,则此多面体的表面积是() 图4-1 A.22 B.24- C.22+ D.20+ 2.如图4-2,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的是某组合体的三视图,则该组合体的体积 是() 图4-2 A.+π B.+π C.4+π D.+π 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所有顶点均在球O的表面上,E,F,G分别为AB,AD,AA1的中点,若平面EFG截球O所得圆的半径为,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 A. B. C.3 D.2 4. [数学文化题]如图4-3为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鲁班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六根完全相同的正四棱柱分成三组,经90°榫卯起来.现有一鲁班锁的正四棱柱 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欲将其放入球形容器内(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若球形容器的表 面积的最小值为56π,则正四棱柱的高为()

A. B.2 C.6 D.2 5. [数学文化题]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明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前222年),其中沙漏就是古代利用机械原理设计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流到下部容器.如图4-4所示,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形容器组成,圆锥形容器的底面圆的直径和高均为8 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形容器高度的(细管长度忽略不计).若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则此圆锥形沙堆的高为() 图4-4 A.2 cm B.cm C.cm D.cm 6.如图4-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B,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M,N分别为 AA1,A1C1的中点,则直线MN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图4-5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7.若侧面积为8π的圆柱有一外接球O,则当球O的体积取得最小值时,圆柱的表面积 为. 8.如图4-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作以A为顶点,分别以AB,AD,AA1为轴,底面圆半径为r(0

【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测试题_立体几何(文科)

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素质测试题 立体几何(文科) 班别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评价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题设计:隆光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以下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 1.(10全国Ⅱ)与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三条棱 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 2.(09福建)设,m 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12,l l 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 A. 1////m l βα且 B. 12////m l l 且n C. ////m n ββ且 D. 2////m n l β且 3.(08四川)直线l α?平面,经过α外一点A 与l α、都成30?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4.(08宁夏)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 l ,点A ∈α,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m ∥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m B. AC ⊥m C. AB ∥β D. AC ⊥β 5.(10湖北)用a 、b 、c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y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b ⊥c ,则a ⊥c ;③若a ∥y ,b ∥y ,则a ∥b ; ④若a ⊥y ,b ⊥y ,则a ∥b .其中真命题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6.(10新课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a 、a 、a ,其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 为( ) A.3πa 2 B.6πa 2 C.12πa 2 D. 24πa 2 7.(08全国Ⅱ)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3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60,则该棱锥的体积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含答案

(一)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 的球面上,且6,23AB BC ==,则棱锥 O ABCD -的体积为 。 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 ,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一) 1.D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 n AB n PB ?=?=u u u r u u u r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m 0,{ PB BC ?=?=u u u r u u u r 可取m=(0,-1,3-) 27 cos ,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二)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 C 2 3 D 6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u u u v u u u v 的最 小值为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浙江版)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8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知能训练

§8.8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A组基础题组 1.(2016超级中学原创预测卷十,18,15分)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一个顶点为B(0,-1),且右焦点到直线x-y+3=0的距离为 2.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P1,P2是椭圆C上不同的两点,P1P2⊥x轴,圆E过P1,P2,且椭圆C上任意一点都不在圆E 内,则称圆E为该椭圆的一个内切圆.试问:椭圆C是否存在过左焦点F的内切圆?若存在,求出圆心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015浙江新高考研究卷一(镇海中学),18)设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C上存在点M,使·=0. (1)设直线y=x+2与椭圆的一个公共点为P,若|PF1|+|PF2|取得最小值,求此时椭圆的方程; (2)对于(1)中的椭圆,是否存在斜率为k(k≠0)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B的垂直平分线过椭圆的下顶点?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2015北京,19,14分)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P(0,1)和点A(m,n)(m≠0)都在椭圆C上,直线PA交x轴于点M. (1)求椭圆C的方程,并求点M的坐标(用m,n表示); (2)设O为原点,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直线PB交x轴于点N.问: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OQM=∠ONQ?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2014安徽,19,13分)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E1:y2=2p1x(p1>0)和E2:y2=2p2x(p2>0),过原点O 的两条直线l1和l2,l1与E1,E2分别交于A1,A2两点,l2与E1,E2分别交于B1,B2两点. (1)证明:A1B1∥A2B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