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84468

案例分析84468

案例分析84468
案例分析84468

案例分析1、H公司有一批羊毛待售,4月2日公司销售部以信件的形式向某市第一纺织厂发出要约,将羊毛的数量、质量、价格等主要条款做了规定,约定若发生争议将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并特别注明希望在15日内得到答复。但由于工作人员疏忽,信件没有说明要约的起算日期,信件的落款也没有写日期。 4月4日公司人员将信件投出,4月17日纺织厂收到信件。恰巧纺织厂急需一批羊毛,第二天即拍发电报请其准备尽快发货。邮局于4月19日送达H公司。不料H公司却在4月18日由于未收到纺织厂的回信,已将羊毛卖给另一纺织厂。第一纺织厂几次催货未果,向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H公司赔偿其损失。试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答:该案例中,H公司的行为符合构成发盘的条件,属于发盘行为。发盘既是商业行为也是法律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H公司失误,没有说明发盘的生效日期。此时,应按公约规定,发盘生效日期采用到达主义原则。按此原则,发盘在纺织厂受到信件的17日起生效,有效期为4月17日至5月1日。纺织厂的回复在有效期内。所以,此项发盘对H公司有约束力,H公司应按发盘内容向纺织厂提供货物。而不能以18日未收到信件为由拒绝提供货物。所以,H公司应当赔偿纺织厂的损失。此案例说明,为避免争端,发盘时应明确注明发盘的有效日期。

案例2、我某公司于5月20日以电传发盘,并规定“限5月25日复到”。国外客户于5月23日复电至我方,要求将即期信用证改为远期见票后30天。我公司正在研究中,次日又接到对方当天发来的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我5月20日的发盘。问此笔交易是否达成?

答:本案例中,外国客户5月23日的复电:要求将即期信用证改为远期见票后30天,属于实质上变更发盘的条件,构成还盘行为。一方的发盘经对方还盘后即失去效力,因此,我某公司5月20日的发盘已经失效。国外客户于5月24日的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我5月20日的发盘,这一接受行为没有法律效力。我公司有权拒绝不与其达成交易。但是,如果双方都有达成交易的意向,我方公司也可以接受,达成此笔交易。

案例3、香港某中间商A,就某商品以电传方式邀请我方发盘,我方于6月8日向A方发盘并限6月15日复到有效。12日我方收到美国B商人按我方发盘条件开来的信用证,同时收到中间商A的来电称:“你8日发盘已转美国B商”。经查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猛涨,于是我方将信用证退回开证银行,再按新价直接向美商B发盘,而美商B以信用证于发盘有效期内到达为由,拒绝接受新价并要求我方按原价发货,否则将追究我方的责任。问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我方的发盘是针对中间商A的。在发盘有效期内,若我方未收到A方的受盘通知,而是来电称已将发盘转交给B商,这在行动上证明A商不接受发盘。发盘实效。公约规定,发盘必须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我方向A发盘,而不是B。即使B接受并开来信用证也是无效的。我方与B商之间没有发盘与接受的关系,B商要求是不合理的,无权追究我方责任。

案例4、6月5日我国A公司向美国B公司寄去订货单一份,要求对方在6月20日前将接受送达A公司。该订货单于6月12日邮至B公司,B公司6月20日以航空特快专递发出接受通知。事后当B公司催促A公司尽早开立信用证,A公司否认与B公司有合同关系。问按《公约》的规定,A公司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我认为A公司主张成立。因为A公司行为构成发盘,但发盘的有效期是在6月20号前,而B 公司在6月20号当天发出接受通知。属于逾期的接受。《公约》认为逾期接受是原则上是无效的,不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是发盘人而毫无迟延的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而A公司为发出通知,其用行动表明发盘已失效,逾期接受无效。二者无合同关系,所以A 公司的主张成立。

案例5、我方A公司向美国旧金山B公司发盘某商品100公吨,每公吨2400美元CIF旧金山,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收到信用证后2个月内交货,限3日内答复。第二天收到B公司回电称“Accept your offer shipment immediately”(接受你方发盘,立即装运),A 公司未予答复。又过2天,B公司通过旧金山银行开来即期信用证,注明“Shipment immediately”,当时该货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A公司以合同并未达成为由拒绝交货,并立即将信用证退回,于是双方发生争议。试分析此案例

答:在本案例中,A公司向B公司发盘,虽然B公司回电称接受发盘,但是还附带条件立即装运。这是对发盘条件的不完全同意,因此构成了还盘。还盘即使对发盘的拒绝,也是收盘人以发盘人的地位所提出的新发盘。而A 公司未予答复,可能也是鉴于当时货物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而不想卖给B公司。A公司用行动表示不接受B公司的发盘,所以B公司的发盘失效,发盘法律效力消失意味着发盘人不再受元发盘的约束。所以即便B开来信用证也是没用的,A公司与B公司之间没有达成协议,没有发货的必要,其行为不受B公司发盘的约束。

案例6、我某公司于4月15日向外商A发盘,限20日复到我方,外商于17日上午发出电传,但该电传达在传递中延误,21日才到达我方。我公司以对方答复逾期为由,不予置理。当时该货物的市价已上涨,我公司遂以较高价格于22日将货物售予外商B。25日外商A 来电称:信用证已开出,要求我方尽早装运。我方立即复电外商A:接受逾期,合同不成立。分析合同是否成立?

答:我认为本案例中合同成立。因为法律上称如果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问题使接受通知超过发盘的有效期为“逾期的接受”。《公约》认为逾期接受原则上是无效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其中之一就是如果再有逾期接受的信件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书面文件表明在传递正常能够及时到达发盘人的情况下寄出的,那么这项逾期接受仍具有接受的效力,除非发盘人毫不迟延的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受盘人,认为该发盘失效。在本案例中外商的电传在传递中延误,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逾期的接受,而我方未立即回复是否是接受该发盘,这是我方的错误,合同是成立的。

案例7、我某公司就某商品的进口事宜与国外客户进行洽谈,经过双方多次的往来函电,最终使交易达成,但未签定正式书面合同。根据双方的往来函电表明,对方应于2001年12月前向我方提供商品,而直至2002年1月,对方仍未向我方提供商品。我方曾多次要求对方履行合约,对方却以未签定正式书面合同为由否认合同已达成。问:双方的交易是否已达成?为什么?

答:双方的交易已经达成。因为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其他形式三种。所谓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当面谈判或通过电话等方式达成协议而订立的合同。在本案例中,虽然我某公司未与外商签订书面合同,但是双当往来的函电可以证明,

双方的交易已经达成,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受法律约束

案例8、我某公司与外商洽商进口某商品一批,经往来电传洽谈,已谈妥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但我方在电传中表明交易于签定确认书时生效。事后对方将草拟的合同条款交我方确认,但因有关条款的措辞尚需研究,故我方未及时给对方答复。不久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对方电催我方开立信用证,而我方以合同未成立为由拒绝开证。问:我方的做法是否有理?为什么?

答:我方的做法合理。因为合同成立的条件中有两条是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意思真实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在本案例中虽然没有签合同,但我方电传表示交易签订确认书时生效,确认书在法律上与进出口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我方因为条款措辞尚需研究,未及时给对方答复,这在行动上表明不同意签订确认书,即不同意该交易的达成。而且我方表明交易于签订确认书市生效,而我方未签订确认书,合同未成立,交易无效我方做法合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