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健康与心理健康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大自然赋予人们许多美丽的景色;甜蜜的爱情,浓厚的友情,浓郁的亲情,多彩的事业,快乐的工作……构筑了我们的温馨、幸福的生活。然而,假如失去了健康,这一切都将黯然失色。但凡活着,我们无不衷心祈愿自己和亲人、友人的健康。试想一下,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又怎能离得了健康!从百姓祭天求神消灾除病到帝王寻求长生不老药,从远古时代神农氏为民治病到今日医学的高度发达,无不说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渴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更是对个人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平稳定趁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句话,个体身心健康,乃是人生幸福之源;全民身心健康,乃是国家富强之本。

第一节健康的演变

健康观是人们对健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的健康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一、传统健康观

健康观的演变实际上是人类对健康对立物——疾病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手段不断探索并认识的过程。总的来说,人类的传统健康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神赋说

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年代,人们以自制的简陋工具对抗着来自大自然、来看破飞禽猛兽、来自饥饿寒冷的威胁,死亡随时可能发生。面对雷雨闪电、生老病死,他们一无所知,束手无策。因此,他们认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背后主宰着一切。如疾病是这种神秘的力量对作恶之人的惩罚,要想摆脱疾病,就要征求它的意见。所以当时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求神问卜,一些有效的方法也总以巫术面孔出现。

2.失衡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体内蕴含着某些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平时,它们处于平衡共存的状态,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就出现疾病的症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血液、粘液、黄胆法、黑胆法四种液体,并以四种液体比例的平衡和失衡作为健康与否的标准。古罗马名医盖伦认为体液的败坏是疾病的原因,但他又认为体液之所以发生改变是由于神的意志,这种看法依然未摆脱古代神灵说法的束缚。我国传统医学也早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理论,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去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这说明医学逐渐从巫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3.生物观

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物学、遗传学、细菌学、病理学等的相继形成,加上显微镜等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人们开始从系统、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求导致有机体丧失某些功能、引起疾病变化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形成了健康的生理功能观,并持续影响至今。美国学者鲍斯(Boorse)指出:凡是与健康不一致的都是疾病……健康是正常的功能活动,这里的正常状态是统计学的,功能是生物学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以这种医学标准来评价一个人健康与否,即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就是所谓的健康。

总之,传统观念中人们一直将没有身体疾病称之为健康。健康与不健康、没有疾病与出现疾病成为理所当然的反义词。

二、现代健康观

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的疾病类型和死亡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发现,半个多世纪来人类的死亡原因已由单致病因向多致病因转变,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和医学手段在大量新出现的医学问题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挑战,激烈的竞争,快速的节奏,无不使人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些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对健康的看法及对健康机理的认识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所替代,现代健康观念由此得以确立。

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所谓机能正常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的多种多样性,既有消极与积极、简单与复杂、低级与高级之分,又有生理、心理、社会之别。因此,从现代健康观的角度看,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无疑是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的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对健康的含义作了重申:“朗朗不仅是没有身体产生和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仅仅具备了没有残疾、没有患病、身体结实这样的条件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健康,一个人的完整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由此,保护和增进健康也就不再只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成了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因此,简单地说,健康就等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换言之,一个人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既然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构成,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实质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出过各自不同的看法:

1929年,第三次全美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召开,与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智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主体在这种状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仅是没有疾病。”

精神病学家麦灵格(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与环境想到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即快乐的适应情况。”

我国学者冯忠良等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

以上是学者们力图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什么叫心理健康。此外还有另一种定义方式,即具体描述心理健康所应具备的表现,比如心理学家杰何达(Jahoda)将心理健康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她认为,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也仍可能是一具没有目的的躯壳。这样的人至多只能说是“消极的心理健康”。由此,她提出“积极的心理健康”概念,即不仅没有心理上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这种“积极的心理健康”个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自我认知的态度。能够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体验、感情、行为。

(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努力进取,去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3)统一、安定的人格。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有整体的认识,能有效处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均衡状态。

(4)自我调控能力。在外界的刺激和压力、他人的意志面前,保持自我判断的能力,能够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不会在现实中迷失方向。

(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善于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存。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事实上,尽管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琳琅满目,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以上的例举中找出它们的若干共同点:其一,基本上都承认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二,大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其三,都把适应(尤其是社会适应)良好看作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或重要特征;其四,都强调心理健康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基于此共同点,我们可以对已有的心理健康定义进行整合并重新做出这样的界定:所谓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其最终的规定性是个体与其存在的内外环境能保持一种正常或良好的适应。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本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它来表示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是指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心理健康的实质也可以说就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可以认为,适应就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显性表现来看,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的适应状态;就隐性机制来看,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心理功能不断发挥与调节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含义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因而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些共同的认识。

(一)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看法

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学者都曾发表过不尽相同的看法。

马斯洛和密特曼(Maslow & 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

(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

(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

(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

(5)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

(6)精神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五快”、“三良”。“五快”指食得快、便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国学者佐斌把中国传统文化隐含的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②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③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④正确认识周围环境;⑤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⑥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叶一舵认为,既然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种适应(如前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具体地说,从个体横向适应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标准应分为心理适应(自我适应)标准和社会适应标准;从个体纵向适应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标准应分为生存适应标准和发展适应标准,这两个维度共同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结构。如图15-1所示:

从以上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众多表述中可以看出,要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确切的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在临床医学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不存在一套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判断标准。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即使使用某种测量工具进行检测,也不可能像生理指标那么客观、准确。因此,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判断标准都只是一种相对的标准。

当前,常用的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计学标准。指利用统计方法确定心理健康常模,与常模相近则为正常,偏离常模愈远,异常愈严重。例如,周步城修订的MHT 量表,用100道测试题评定被试在学习焦虑发展适应 心理适应 (自我适应) 社会适应 生存适应 图15-1 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适应)结构

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指标上的状态。每个分项以标准分8分为临界点,总量表的临界值是64。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在某项指标上的得分超过8,说明他在该项指标上存在着问题。而如果总得分超过64,则表示他在所有的项目都存在问题。

(2)社会学标准。以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生活,能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一个能符合社会生活基本要求、行为被社会所接受的人,才能在社会中与大多数人交往,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正常的关系。

(3)医学标准。这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心理障碍的典型症状作出概括和归纳后,以是否存在致病因素或异常症状作为参考依据来划分心理健康与否的一种判断标准。比如,在医学上有对各种身心疾病的生理症状的描述,这些症状有的可经由精神病医生凭借临床经验观察所得,也有的靠医疗仪器检测得出。凡符合某一身心疾病的病症者,就会被认为心理不正常。

(4)心理学标准。这是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判断一个人的心理上状况。我们知道,同一发展阶段的人具有该阶段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就是他们所具有的共性,也正是这种共性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把握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规律性。持这种判断标准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能和同龄人相答,就说明他的心理发展出现了问题,即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明确并且重视以下两个问题:

1.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指与学习直接相关的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但包括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包括个体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之外又对智力活动起着推动作用的一切心理要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如此,心理各要素组成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每个人的心理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既然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那么这种状态肯定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一时的心理不适,不能证明一个人心理的不健康。其实,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健康和不健康在这两个状态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同样,我们也应当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简单地把人截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部分。特别是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阶段性与暂时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有些甚至是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这种问题随着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自然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三)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认为,从学生的“具体表现”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衡量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从测验角度看,智商在70以上属于智力正常。但就心理健康的要求而言,学生的智商应在90以上,至少应不低于80。当然,判断一个人智力是否正常,单凭量化的手段是不够的。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应该具备较强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看待周围的各种事物,在认识

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持有客观的态度,能适应现实和未来的生活。换言之,从经验角度看,学生只要能正常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智力就是正常的。

第二,保持良好的情绪。这里所谓的良好情绪,指的是一种适度的、平衡的情绪。即表现出与客观情境和年龄相符合的情绪;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能够采取积极的方法摆脱消极情绪,自我控制情绪,保持稳定、平衡、快乐的主流情绪。

第三,人际关系和谐。在与人交往时,能够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人他人;表现出真诚、尊重、理解和接纳;具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一个人保持与他人和环境的和谐一致,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改善同他人的关系,建设稳定向上的人际氛围的愿望。

第四,意志标准。自觉性、果断性、顽强和坚定不懈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经形成,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一个意志健全的人,肯定会自觉寻求自身最大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行为反应协调。表现为对不同刺激的适度反应,不会过于激烈或过于冷漠。还表现为所作出的反应符合年龄特征。人在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都会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是其适应现实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多数学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明确提出,应把“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作为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依据这一标准,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适应)的潜力两个维度。而从叶一舵的“二维适应论”观点来看,由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在理解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时还必须明确:在心理(自我)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和发展适应,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横向的心理(自我)适应和纵向的发展适应。此两者分别从横向层面和纵向层面表征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质,它们相互交叉、统一,始终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各种适应的比重要求是不同的。譬如,对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纵向上)生存适应就十分重要;对大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横向上)社会适应则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我们认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事实上并不可能也无必要确定一套详尽而“精确”的标准。教师在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可以将上述标准作为必要的参照标准,但同时应持有以下几点认识:①其一,学生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应避免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也不能以某一或某些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全貌做出评定。其二,学生的有些问题表现是状态性的,有些是属于特质性的。由于现有的许多心理健康测试都是检测状态性的,因此应避免将状态性的问题转化为特质性的问题。其三,不要轻易给学生下“异常”的判定。学生的有些表现是属于“成长中的适应问题”,如青春期的逆反行为,并非心理异常。其四,如前所述,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教师在以“常模”审视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时,也不要忽视学生某些“个性”存在的合理性。

第三节学生心理问题与学生心理健康机理

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各影响因素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又是怎样的呢?

一、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中国妇女报》曾根据调查结果,把中小学生目前的烦恼归结为八大类:家长不能理解我,家长总不让我玩,老师偏心,我没有知心朋友,我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获得课外知识,爸爸经常打我。当然,这是从青少年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烦恼,而有些行为问题,他们自己本身并未意识到。总而言之,当前中小学生的烦恼相对集中于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意识、行为问题等方面。

1.学习困难

引起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能力的缺陷。这种表现一般由生理原因引起,部分可能因心理原因百导致暂时性的能力缺失。

学习困难的另一种表现是自信心不足。有的学生很想取得学业上的成就,却一直未能取得好成绩,慢慢地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认定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儿。也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突然下降,骤然受到打击,于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动摇,结果造成了学习困难的心理障碍。

学习困难的第三表现是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性,不能全面地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及时补缺补漏,或不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或不善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导致一错再错等。这些同学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整埋头苦读,成绩却总是不够理想。

学习困难的最后一种表现,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与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有关。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当,比如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读书不够重视甚至是轻视;学校错误引导,比如学校经常要求学生“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使学生造成了学习只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而已,没用的人才会拼命念书,有本事的人,花钱照样可以升学的错误想法等,都是导致学习态度偏差的原因。

2.人际关系障碍

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交往等,无论哪一种关系处理得不好都会引起冲突,使双方陷入紧张的关系中,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引起上述四种人际间关系障碍的原因有:教师处理问题不当,如过于粗暴、简单、态度生硬、立场不公等;家长教育方式偏差,家庭成员间不善于沟通,家庭变故,特殊家庭等家庭因素;个体的个性、情绪因素,如自私、冷漠、情绪波动太大以及对异性交往的不恰当认识(要么过于敏感,要么过于抗拒)等,都可能造成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紧张。

3.自我意识偏颇

所有自卑、自负、自我中心,孤独、妒忌等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都属于自我意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健康问题(包括生理缺陷、身心各种疾病)、家庭教养问题和学校环境所造成的。

4.行为障碍

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

(1)不良动作习惯。如挤眼,吐舌头,咬指甲,脸部抽搐等。原因可能是生理或心理问题引起的行为偏异。

(2)退缩性行为:如厌学、退学、欺瞒、倦怠等。学校适应不良、家庭因素、个体身心问题都可能成为退缩性行为的起因。

(3)攻击性行为:如破坏、攻击、斗殴甚至犯罪。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是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4)特殊行为问题,如过度追星、耍酷、爱慕虚荣、迷恋游戏机等。社会风气影响、青春期自我表现心理、攀比心理等特殊行为的原因。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学生心理健康的产生、维持与发展,涉及众多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如果我们“把心理健康看作整个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能时,就必须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实际上,从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看,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不外乎归属两个系统:即个体系统和社会系统。下面就从个体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方面说明学习心理健康的形成变化机理。

1.个体自我系统

个体是心理健康的承载者和实现者。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本体(主体)一方,

个体因素无疑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自我系统自然是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机制中的枢纽与核心。在这个系统的众多因子中,相对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的学生个体生物遗传及生理健康状况。众所周知,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活动必须建立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之上。首先,虽然人的心理活动不能遗传,但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生物遗传因素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脑与神经的机能不仅直接构成个体心理发生的生物学基础,而且其机能状态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功能水平的发挥。其次,生理实体作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第一性),往往“会成为一种被感知的对象而被感知”。换言之,个体会经常按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生理性实体状况进行评估,其所产生的体验与感受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状况,从而使第一性也具有了影响(转化为)第二性的功能。如青春期学生因体像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就是典型的例证。再次,精神医学家花了数年的时间研究发现,心理失调常常与身体的不健康有关。事实上,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一些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是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有关的。

二是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及隐性的思想意识状况。知识、经验是人类认识主客观世界的重要“凭借物”,也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起诠释之用的重要工具。因此,个体知识、经验体系状况尤其是对自身、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状况,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教育实践及临床经验已经证实,有相当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或心理障碍是与其认知曲解或认识偏差有关的。这同时意味着,并非所有的知识、经验都一定有助或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作用的性质与方向最终取决于学生个体隐性的思想意识状况。换言之,只有以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建起来的知识经验体系,才能对外部世界的错综复杂的信息实施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吸收与屏蔽。也只有这样的知识经验体系及思想意识,才能成为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内部导向。

三是具有信息加工及心理调节功能的工具性心理认知能力。在个体众多的工具性认知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元认知。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论述的,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的功能状态,而个体适应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受主体自我意识的支配,都需要借助自我监控系统的作用才能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是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还是生存适应、发展适应,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在其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对认知的一种心理监控功能的元认知,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无疑起着不可或缺的“过滤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在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与其自我意识的缺陷特别是元认知能力及性质有关的。正是个体具有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心理认知能力,才使个体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素,我们可以把这种工具性心理认知能力特别是自我认识和元认知看成是造成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主体控制阀”。

四是学生个体的人格特质。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其影响程度甚至影响性质可能完全不同。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症的发病基础。正是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是状态性的,也是物质性的。

2.社会系统

如果说个体因素是个体心理健康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那么由社会系统所诱发的因素则是个体心理健康发生变化的外在原因。从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来看,这些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教育环境与行为。学校教育是个体既高效又规范地完成社会化的最主要的途径。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因子,如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无数的教育实践业已证明,好的学校教育会产生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

生直接而深刻的积极影响;反之,不好的学校教育也会“制造”出不少的负性精神产物,从而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至极端行为,往往可以从学校教育环境与行为甚至个别教师的言行中找到直接“证据”。可见,学校作为专门为学生成长所营造的一种“中观环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并负有何等重要的责任。

(2)社会的精神存在及其运动。“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重成因的结果,轴心却是文化”。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往往造就了特定社会的价值导向及群体的思维方式,并以此左右着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世界,进而影响每个成员的心理健康。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文化矛盾和价值冲撞,容易造成社会成员的心理冲突。社会转型时期个体及至群体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便是明证。同时,社会范围内人们的言行表现、人际关系作为社会文化物质的一部分,更是反映于个体的心理世界,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显然,学生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群体,无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接受社会的精神存在及其运动对他们的影响。因此,我们或许真的应该认同这样的说法:“文化为我们的心理困顿设下了框框,我们在这个框框里取得心理的失衡与平衡”。

(3)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是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中的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特别是家庭中的文化物质如教子观念、态度、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都会烙上深刻的印迹。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因亲子关系的亲密性、早期性和长期性而凸显其在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都表明了家庭中的良性文化物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种机制同样可以在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中一再得到证实。

以上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事实上,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角度看,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中,个体自我因素构成心理健康的自助系统,而社会因素则构成心理健康的他助系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赖于这两个系统各自的功能状况以及系统间交互作用的性质(参见图15–2)。

生物遗传素质 生理健康状况 工具性心理认知能力 已有知识经验状况

个体的人格特质 学校教育环境与行为 社会存在及其运动 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 图15–2 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发展的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机理,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现实中的学生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这一机制,只有中性意义上的机制,因为无论是个体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至于在个体身上究竟表现为何种结果,因学生主本状态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后天习得的结果。换言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学生自身固有潜能实现的结果,而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与经验,再不断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继而在反复的适应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

第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子系统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维持总系统的良性运行,既要不断更新各子系统自身的观念、内容和方法以保持其健康活力,又要加强各子系统间的交互活动,协调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有助于正向运行的内外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第03章在线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第03章在线测试 《心理健康教育》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21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的是:( ) A、人的本性是恶的 B、积极向上、追求个人的发展的 C、富有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 D、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 2、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活动模式是:( ) A、互助—他助—自助 B、他助—互助—自助 C、自助—互助—他助 D、互助—自助—他助 3、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考察实践形式的有:( ) A、团队活动 B、访问 C、公益劳动 D、学农 4、创造性和智力两者之间匹配容易出现矛盾和情感不健全的匹配形式是:( ) A、高创造性——高智力 B、高创造性——低智力 C、低创造性——高智力 D、低创造性——低智力 5、春游、秋游的心理活动课程实践形式属于:( ) A、社会实践 B、社会服务 C、社会考察 D、社会活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确定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目标及意图的原则有那些:( ) A、超前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创新性原则 E、可操作性的原则 2、下列属于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方法的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自我反省法 D、角色扮演法 E、训练法 3、学习辅导主要包括:( ) A、学习能力辅导 B、学习动机辅导 C、学习情绪辅导 D、学习个性辅导 E、学习行为辅导 4、英国的Guilford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 ) A、流畅性 B、精密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E、新颖性 5、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变化突出表现在:( ) A、智力获得了巨大发展 B、自我意识高涨 C、人际交往方面 D、两性关系的微妙变化 E、情绪情感方面的变化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掌握知识。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一遍地作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焦虑障碍类型。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强迫症 C.创伤后应激症 D.恐怖障碍 4、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多疑 B.焦虑 C.心神不安 D.情绪低落 5、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无缘由地害怕 B.恒久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迁移性害怕 6、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雨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抑郁症 C.依赖型人格障碍 D.反社会型人格按涵盖 7、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时()。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艾里斯 8、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时()。 A.桑代克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巴甫洛夫 9、()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强化 C.行为训练 D.行为矫正 10、首创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雅各布斯 B.沃尔特 C.艾里斯 D.桑代克 11、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景的恐惧,如怕蛇、怕狗、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 A.广场恐惧症 B.高空恐惧症 C.特殊恐惧症 D.社交恐惧症 12、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兴奋,以致久久无法入睡,这种失眠成为()。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13、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缺钱焦虑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师大版)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导学:历经十几年的学业打拼,终于跨入大学校门,此刻你会发现:一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开启了另一段新的人生里程。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再次启程,努力打拼,积极进取的动力来自哪里?是什么支撑你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适应和发展是大学期间成长的两大主题。初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是适应。这是今后开启任何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初次与原生家庭分离……生活几乎进入全新的模式,需要在很长时间内,耗费一些精力让自己尽快了解和接受方方面面的变化,尝试新的方法,有效应对各种新问题。良好适应之后才能尽快进入发展期。发展意味着能与所处环境相融合,良性互动;找到适合自身、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成长方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实自己,塑造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增长经验,成就理想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章的学习目标。 认识大健康观,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幸福人生的必要因素。从生物—医学、心理—行为、社会—文化三大视角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全面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学会使用心理健康的标准,评估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自觉维护心理健康,主动提升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1.大健康观 1.1“理想人生” 1.2 幸福人生的要素 幸福感可以理解为,能使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以及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的行为模式采纳过程。 汇总很多人对“幸福人生”的解读,抽取出三个基要因素:健康(身心)、工作(或事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核心),用一组数字表示: 1 0 0。 第一个“0”代表工作 第二个“0”代表家庭 “1”代表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假如工作和家庭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若没有前边的“1”,人生不仅谈不上圆满,你上交的这份“幸福人生”的答卷也只能是“0”分。没有了健康,后边的两个零将失去意义。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教师中心原则 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做()。 A.轶事记录 B.评定量表 C.档案袋法 D.项目检核表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5.()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6.人格障碍是()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 B.后天教养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

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9.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课堂焦虑 D.考试焦虑 10.学习困难综合症在()比较多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A.过分依赖, B.吸烟 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设计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设计Standard teaching design of infant mental hea lth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的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一)动作发展 婴幼儿的动作包括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刚出生的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的动作反射。婴儿应会吮吸塞入口中的奶头,转向触接嘴角的物体,握紧放在手掌上的东西。满20天时,俯卧着的婴儿应可把头平举起来;足月时,婴儿凭借自身的力量应可移动所躺的位置;4个月时,婴儿借助支撑应可坐1分钟;9个月时,婴儿应能独自坐起

来,借助支撑可站起来;10个月时,婴儿应能用手和膝爬行;11个月时应能独自站立;12个月时应能由别人拉着走;13个月时应能独立行走;18个月时应能独自爬楼梯。到两岁时,幼儿应能从地板上拾起一个物体而不跌倒,并能奔跑和向后走。 (二)语言发展 新生儿最初的语言是哭声。一个新生儿应能通过哭声,向成人表达其饥饿、排泄、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大约从第4个月起,婴儿应开始咿呀学语,把声母和韵母连结成一串音节,并且不管其父母操的是什么语言,他们说出的似乎都可能是一种“世界通用语”,即mama、baba、dada、gagaga等。到接近第12个月时,婴儿一般应可理解性地使用“妈妈”——一个含义丰富的词,同时也是句子。到18个月左右,婴儿应能说出双词句,如“妈妈水”、“吃蛋蛋”等。从第18个月到24个月,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有迅速的发展。他们将开始使用由3个词或3个以上词组成的短语或句子。这时,他们的词汇量应从约20个迅速扩大到300个以上。就在两到3岁的期间,幼儿(从满1岁起到6岁止,习惯上称为幼儿)应具有使用各种基本类型句子的能力。在3到6岁,幼儿语言的发展将进入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迅速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他的语音应迅速变得准确,而且,在没有任何人专门教授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掌握母语的语法,并操一口地道的母语。

(完整版)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疏导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疏导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与途径 3、熟知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辅导技术 技能目标 1、对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诊断 2、利用心理辅导技术与方法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可操作性 发展性渗透性辅导原则 个性与社会化相适应 认知辅导与行 为训练相结合 以游戏为载体 家园同步辅导 (认知偏差问题辅导 情绪障碍问题辅导 创设良好的环境 辅 导 途 径 学 前 儿 童 心 理 健 康 辅 导 常 见 心 理 问 题 辅 导 人格缺陷问题辅导 行为不当问题辅导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是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逐步发展其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应对其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疏导和矫正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这远比让其发展到成人之后再进行干预的效果更好。要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可操作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确保心理健康辅导的切实可行。具体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游戏性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能使学前儿童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到充分发挥,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良好载体。 2、趣味性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长,所以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为其提供舒适、明亮的辅导场所和丰富、新颖的辅导玩具,激发他们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兴趣,促进其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机能,以达到延缓疲劳出现的效果。另外,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具有新颖性,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和生动有趣的谈话中获得身心成长,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体协作意识,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3、安全型学前儿童的器官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好奇、好动、好模仿,以及其生活经验不足,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常做出力所不能及的判断和行为动作。(刘建恒,2008)因此,在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保障障学前儿童的人身安全,避免其受到伤害。 、发展性原则 1、适应学前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注重个体差异性

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导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初期。在这一时期,人心理发展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一)动作发展 婴幼儿动作包括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刚出生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动作反射。婴儿应会吮吸塞入口中奶头,转向触接嘴角物体,握紧放在手掌上东西。满20天时,俯卧着婴儿应可把头平举起来;足月时,婴儿凭借自身力量应可移动所躺位置;4个月时,婴儿借助支撑应可坐1分钟;9个月时,婴儿应能独自坐起来,借助支撑可站起来;10个月时,婴儿应能用手和膝爬行;11个月时应能独自站立;12个月时应能由别人拉着走;13个月时应能独立行走;18个月时应能独自爬楼梯。到两岁时,幼儿应能从地板上拾起一个物体而不跌倒,并能奔跑和向后走。 (二)语言发展 新生儿最初语言是哭声。一个新生儿应能通过哭声,向成人表达其饥饿、排泄、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大约从第4个月起,婴儿应开始咿呀学语,把声母和韵母连结成一串音节,并且不管其父母操是什么语言,他们说出似乎都可能是一种“世界通用语”,即mama、baba、dada、gagaga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讲解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教师中心原则 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做(。 A.轶事记录 B.评定量表 C.档案袋法 D.项目检核表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D.雅各布松 5.(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6.人格障碍是(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 B.后天教养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9.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课堂焦虑 D.考试焦虑 10.学习困难综合症在(比较多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A.过分依赖, B.吸烟 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沃尔朴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5.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心理健康的特征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谈到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理想”的标志,每个儿童都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以下几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一)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为大家所公认的是,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维力为核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心理健康的儿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乐观。当心里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时,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四)行为统一和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得有了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 (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海曙现代教育专家提出: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诚实等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表现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开朗、愉快,乐观;态度积极主动;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注意力能集中;睡眠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一章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教学教案 第一章健康“心”观念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掌握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2.了解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识别如何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并能从中进行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3.了解身心一体的健康理念,意识到健心&健身的重要性,掌握健心&健身的具体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 3课时 授课序号:S01-S03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教学难点:家庭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 五、参考教材 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学过程 (一)S01:心理健康导论 1.案例引入 张帅:男,19岁,大二,计算机专业,话剧社成员。

佳琪:女,18岁,大一,中文专业,正应聘话剧社社员。佳琪上大学以前是个超级学霸,一心只知道用功读书。 上了大学后,佳琪听师兄师姐们说以后进入社会只凭学习好是不行的,要踊跃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思来想去,她选择了一个自己想尝试的社团——话剧社。 佳琪和张帅在面试中第一次相遇。佳琪长相清秀,性格开朗。在面试中,张帅向佳琪提了很多问题,她毫不紧张,对答如流,最终进了话剧社。自从佳琪进了话剧社之后,张帅就对她格外关注,逐渐产生好感,十分想在佳琪面前好好表现,但是话剧排演的时候,只要佳琪在他就经常忘词。有一次张帅明明晚上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到排练的时候又搞错了,惹得台上的人一阵爆笑。张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帅纳闷——我英俊潇洒、出口成章,怎么见到佳琪就变得愚钝了呢,面对几百人的演讲我都不紧张,怎么在佳琪面前就词不达意呢?张帅开始觉得自己不正常了。 张帅一紧张就词不达意,这还算好的,张帅的同学小刚,每当心情不好或者紧张的时候,他就会买东西,宿舍里堆满了他买的电子产品和衣服等,这些东西足够宿舍几个人用4年的了。同是话剧社的小美,一紧张就想吃东西。有一次,在话剧社的大型表演前,小美很紧张,拉张帅去吃东西,好家伙,一顿吃了2碗面条、3个烧饼,比张帅胃口还大。 小刚和小美都是张帅眼中的奇人,张帅觉得他们不正常,但又说不上怎么不正常。 教师通过以上案例引入:什么是正常、不正常,进而为心理健康的概念做铺垫。 2.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1989)健康不仅包括强健的体魄,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患上心理疾病,更可视为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可以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世界卫生组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 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 号))“。 健康新理念: ①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相对的状态,而不是指“十全十美”; ②心理健康是人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异常心理或行为的偶尔出现以及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11春学前教育(本科) 1134001200586 郑庆娜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积淀不够深厚、专门的师资力量缺乏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得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创设环境、加强师资建设和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近年来幼儿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各种现象、问题困惑和挑战也随之出现。当前,在关注幼儿智力发展的同时,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围绕着幼儿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对之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中所针对的主要是3至6岁的孩子。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2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主要是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来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儿童心理机能的开发与发展。即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逐步发展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要消除因后天环境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心理适应的能力,进一步促使儿童潜能的开发。3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围绕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来确定的,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 首先,面向全体幼儿实施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方式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整体素质的发展,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行为,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的重点,也是 1刘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17-128. 2方成智,许新赞. 关注幼儿心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3. 3姚本先,邓明.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4(1):

泛雅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章标准答案

.- 1 【单选题】 通俗地说,心理健康是指在同等环境下、()的人。 ?A、更坚强 ?B、更快乐 ?C、生活水平更高 ?D、活得更久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国际心理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体现在()个方面。 ?A、4 ?B、3 ?C、7 ?D、6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心理健康意味着没有任何消极情绪。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心理不健康就代表有精神病,需要打针吃药。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 ()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十标准。

.- ?A、1984 ?B、1985 ?C、1986 ?D、1990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在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标准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 ?A、暗示性 ?B、自信心 ?C、心理活动强度 ?D、环境适应能力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单选题】 哪一项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A、智力正常 ?B、人际关系和谐 ?C、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D、周期节律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唯一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判断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判断题】 异常心理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3 【判断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状态。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对立的双方。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之内。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判断题】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固定不变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2 【判断题】 好学乐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伤心的原因,了解帮助和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心。2.知道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不再难过,变得快乐。 具体分析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我一共安排了三个环节,简单朴素,来源于生活。活动的开始,我以老师自身的不开心导入,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平时孩子们也觉察到了我的“难言之隐”,都会主动来关心我,于是我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不愉快的情绪中,接着由老师转入幼儿这一主体,我抓取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活动掠影,看看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的情景,使幼儿有一种切身的感受,感知自己不开心的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与同伴共同商量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或伤心的事情,学习调节情绪,寻找快乐。最后,分组自由游戏,通过多种渠道发泄不愉快的情绪,把活动推入高潮,在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传递快乐、享受快乐,放飞快乐中自然结束。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的情绪共鸣。 1、(教师捂着脸,痛苦的表情)引起幼儿的好奇。(幼儿有些骚动,还没有稳定好情绪。) 2、老师最近牙齿好痛,今天脸都肿起来了,怎么办呀?(幼儿都有生活经验,知道牙痛应该看医生去,因此孩子们都建议我去看医生。) 3、现在我好痛,心里很不开心,你们快来帮我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来帮助我,我想以此来打开幼儿的思路。) 分析:这是以老师的亲身感受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绪共鸣。幼儿相对很兴奋,我在还没有稳定好幼儿情绪的前提下开始了活动,因此一开始幼儿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我身上,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也很单一,看医生是最多的,只有个别孩子想到可以帮我揉一揉,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幼儿上来亲手帮我揉揉,想以此机会来打开幼儿的思路,想想看除了请医生帮忙以外,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办法让老师开心起来?由于我的引导语不够明确,幼儿的办法很局限。 (二)排解不开心情绪,寻找快乐。 1、由老师的不开心引出幼儿的不开心。 老师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你们有吗?我们小朋友会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呢? 2、(播放幻灯片)看看谁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为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屏幕上,他们在看到自己和同伴在活动中的掠影时,都显得很激动,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让幻灯片里的主人公来讲讲自己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她)变开心起来。

教师资格考证大纲《教育学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⑧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所列的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三是动机缺失。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三)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森田疗法,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反应"。 (四)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六)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七)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八)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 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 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并不断前进。 ③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 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 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 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 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 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

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 心全面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 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 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 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 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 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 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 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 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 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 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 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 乐于助人;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 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3.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惩罚法与自我控制法 4.治疗恐惧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暴露与阻止反应法 C.森田疗法 D.认知行为疗法 5.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即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 B.处罚法 C.自我控制法 D.行为塑造法 6.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帕创立的,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和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的一种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是()。 A.全身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强化训练 7.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学生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是()。 A.认知疗法 B.行为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头脑风暴法 8.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全身松弛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 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 9.()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是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趋向成熟。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0.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1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亍()。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1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15.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泛雅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章答案

1 【单选题】 通俗地说,心理健康是指在同等环境下、()的人。 ?A、更坚强 ?B、更快乐 ?C、生活水平更高 ?D、活得更久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国际心理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体现在()个方面。 ?A、4 ?B、3 ?C、7 ?D、6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心理健康意味着没有任何消极情绪。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心理不健康就代表有精神病,需要打针吃药。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 ()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十标准。

?A、1984 ?B、1985 ?C、1986 ?D、1990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在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标准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A、暗示性 ?B、自信心 ?C、心理活动强度 ?D、环境适应能力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单选题】 哪一项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A、智力正常 ?B、人际关系和谐 ?C、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D、周期节律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唯一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判断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判断题】 异常心理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3 【判断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状态。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对立的双方。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之内。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判断题】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固定不变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2 【判断题】 好学乐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五大领域)

太和镇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案(部分) 语言活动:高兴和生气 班级:月亮二班执教老师:柯丽云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 ——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4)为别人想一想 5)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四、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五、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六、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第十一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 (4)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5)具有健全的人格。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如下四点: 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4、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生物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病菌、病毒感染、 3、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二)社会环境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三)个体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压力最大的“趋—避式冲突”。 2、特殊的人格特征。 3)中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1、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 2、中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4)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措施) 教育应注意: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2、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整的技能;3、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