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讲座稿概述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讲座稿概述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讲座稿概述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讲座稿概述

《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讲座稿

第一部分对早期教育理性认知

导言:对于当今的家长来说,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胜过一切,而对年幼孩子的教育更是非同寻常地加以重视。

早在200多年前,贝多芬就说过:我们不知道有什么职责比培养一个孩子更神圣的了。一百多年以前有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去请教大科学家达尔文她问“先生我的孩子应该何时开始教育”达尔文反问道“你的孩子有多大”那位母亲得意地说“他才两岁半呢”达尔文惋惜地回答“夫人你已经迟了两年半了。”

按照早期教育理论,确实是晚了,因为教育从0岁就应开始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20%到17岁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话,更令人震惊:"婴儿生下来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了。"

早期教育也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如:1993年,新西兰就启动了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3岁前婴儿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在秘鲁,有一个3岁前的娃娃之家工程;甚至在加纳,也有一个以儿童不能等待为题的0-6岁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保证每个美国公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竞争中获得成功,在关于知识经济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头脑启动计划——从生命诞生的第一天就开始的婴儿教育计划。目前,超过70个国家已针对儿童早期发展建立了国家委员会或工作队。

我国在2003年1月27 日国家十部委联合签署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这是我国首次将0—3岁列入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范畴。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和执行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

在2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它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如果在百度搜索(六月初)输入早期教育这个词,有多达24,600,000条有关早期教育的信息;而在中国知网,输入早期教育这个主题,有5415篇文章,可见早期教育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程度。

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被大众了解和接受,人们对教育关注程度提高,早期教育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日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开始了早期教育的探索,各种社会机构从不同侧重点开展工作。早教中心规模逐渐壮大,所标榜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学习内容。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对早教中心的价值表示质疑的声音,开始反思并批评早期教育,事实上,对早期教育的认知和实施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表现为:

1、认知存在非理性,夸大早期教育的作用。长期以来,早期教育领域充斥着许多神话,至于许多科学素养差或别有用心的人传播和制造的各种神话,已经成为社会公害。特别是当这些神话打着科学的幌子出现时,更加容易误导社会大众,成为伪科学的主要来源。它不仅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包医百

病的灵丹妙药一样,绝不存在什么早期教育的“灵丹妙药”。早期教育充斥着广告和谋取金钱利益,不能不说是令人担心和充满遗憾的事。

2、急功近利而迷失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早期教育现在是家长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正是因为这种比较“功利”的想法,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的部分专家曾对我国的早期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专家们“会诊”出了早教四大误区。

误区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其实,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他们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像家长们想像的那么差,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非常强。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以外,他们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一个一个地消失了。

误区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不论上什么班儿,目的就是“拿成绩”。

教育和学习不是一回事,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教育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三把目标定得太高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的肖邦等等。因此,家长们深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再也不会有“大出息”了。

人生的起跑线不止是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孩子要准备好每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一个近期的目标。这个目标看得到,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那个根本就不能理解也看不见的目标。

误区四总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中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误区五将早期教育等同于提早教育

为让自己的孩了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己经成为许多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普遍信条。有些人主张零岁施教,认为孩子学习读写算越早越好,于是尽量提早教学,加强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辅导,限制孩了的游戏和娱乐时间。但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孩了过早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样就加重了孩了的思想负担,使他们活泼开朗的个性受到压抑,这对孩了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误区六将早期教育视为技能型学习

幼儿教育需要德、智、美、体和谐发展,然而日前许多家长存在重视幼儿学习珠心算、弹钢琴等技能,只注意智商的培养,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忽略了孩了健康、语言、情商、运动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不能得到全面发展。适当的生活技能固然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十分必要,但大多幼儿园的特色班为孩了进行技能培养只是家长的需求,违背了孩了生理、心理发

展的规律,这样不仅加重了孩了的负担,还会导致孩子将来缺乏独立思维能力。

早期教育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些,只是这几个误区比较普遍。

3、功利性地误导家长而使早教趋向“成人化”(2012年06月01日中国妇女报)

广东省妇联、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联合发布“早教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影响”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早期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社会上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来自家长自身的认识误区以及社会上一些从事早期教育活动专门机构功利性的误导,必将导致错误的家庭教育,阻碍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该调查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中心课题组承担。课题组主要对广州、佛山、东莞等地5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超过45%的家长曾经带孩子参加过早教,40%的家长通过早教机构获取早期教育信息。

据介绍,课题组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目前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父母在早教中的角色认同存在误差,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应该由幼儿园老师来负责主要的教育责任;把早期教育等同正规教育,将生活和教育完全对立;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急需矫正;存在“成人化”现象,对幼儿缺乏尊重。

调查报告显示,早教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包括:以祖辈和保姆为教养主体,带来科学育儿知识的贫乏;忽视对家长的指导,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不高;早期教育对智力培养的偏重,导致家庭教育内容的有失均衡;将早期教育等同正规教育,导致家庭教育生活性的缺失;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导致家庭教育效果欠佳;早教忽视幼儿的主动性,家庭教育“以成人为中心”。

调查报告指出,对早教认识存在误区的原因是我国教育政策对早期教育认识的影响以及我国早教机构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如何解决早期教育认识误区?调查报告建议,首先,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推进相关法律的实施,加快推进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立法,完善教育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相对对象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其次,加强对早教机构的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督导,发挥引导作用;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强经营监督,发挥监管作用;社会各机构应积极联动,发挥整合作用;高等院校应加强学术研究,发挥支持作用;新闻媒体应加强舆论导向,发挥监督作用。此外,要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念,妥善解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4、被商业异化,早期教育成为片面而畸形的教育

早期教育被商业规则制约,导致其不能按照教育规律运作,出现片面和畸形现象。

(1)收费昂贵、混乱

早教机构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资源相对稀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机构把这项神圣的教育事业当作赚钱的机器。据悉,大城市的早教机构一般每次课时为一小时左右,费用从50元到240元不等,一期(一般是二个月)的费用低的有五、六百,多的达到两、二千元,很多机构还推出季度卡、半年卡和全年卡,有的价格更在万元之上。一些早教机构还利用早教课程,借“智力开发工具”之名推销婴幼儿玩具;还有的早教机构则变相地把昂贵的加盟费转嫁给家长。

(2)课程混乱、超前、功利化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吸引家长的关注,各家早教机构纷纷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特色课程。例如,“右脑开发”、“经典诵读”、“百科输入”、" 3Q课程”、“**音乐启蒙”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某家早教机构发布在网上的“亲子右脑开发班(2一3岁)”课程包括“智力练习”、“职业认识填空”、“除法练习”、“算盘游戏(1到10/从10到1)",“经典诵读”等二十项,课程设置严重超前化、功利化。而多家早教机构号称由“专家”研发的课程方案,事实上往往是从己出版的早教教材、书籍中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拼揍而成。由于缺乏正确理念的引领和

专业知识的支撑,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显得零散、混乱,而这些混乱的课程又对家长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产生不良影响。

(3)编造专家和各种课题组的牌了以吸引生源

很多机构利用家长对早教专业领域的不熟悉编造专家和各种课题组的牌了,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生源,但家长们平时在早教机构里面儿乎见不到所谓的“专家”。另外,很多机构都会冠上“教育部**课题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亲子课题组”、“中国优生优育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委员会”、“家庭教育学会”等来头很大的“牌子”,实际上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

早教机构的很多做法反映了经营者不健康、不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那单,儿童成为“顾客”,他们大多以家长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片面迎合家长的需求,却很少考虑儿童发展的真正需求。如刘晓东教授所说“最可恨的是那些教育市场中的投机分了,他们看好教育市场,看到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于是投其所好,炮制各种早期教育方案”于是“伪科学”沉渣泛起,真正的专家缺位。

可以看到的一个事实是,早期教育必须剔除其非理性才能科学地实施早期教育,否则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从学术上去科学梳理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理性认知,矫正早期教育理念和施教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我本次讲座的主题。

一、对早期教育的基本认知

关于早期教育中的“早期”这个概念的认知,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早期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早期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本质上是按照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潜能充分开发和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教育,即早期教育是对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的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训练和保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狭义早期教育是指0-3岁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狭义早期教育通常成为学术上探索研究的重点。

在“早期”这段时间内,儿童处于形体、心理发展快速转变的早期阶段,受到个体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能否为儿童提供适合其心理发展和学习实践的优良内外环境是决定儿童能否发挥其遗传潜质和巨大学习潜力的重要条件。其中早期教育是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存在不可替代的,不可逆转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就是在儿童先天潜质、遗传秉性基础上通过适宜教育刺激使其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对早期教育认识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二、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

脑科学研究的成果,揭示早期教育的重要生理依据是什么。从1903年神经元学说的创立始,脑科学研究己逾百年,虽远未成熟,但自1932年以来,脑神经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共七次摘得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科学家阿尔维德·尔松、保罗格·林加

德、埃里克·坎德尔三人由于在“人类脑神经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同享该年度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随着CT(计算机断层扫),PET(正电子发生断层摄影术)、MRI(核磁共振像)及FMRI(功能性磁共振像)等无创伤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人们对于人脑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开始理解脑的结构及发育规律,了解各脑区的功能、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步确定学习与记忆等人脑高级功能的机制。儿童后天实践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其在各种可控的跟踪实验中逐渐清晰。早期人脑惊人的可塑性和代偿性被许多珍贵的病例予以明证。在这基础上,最新研究成果正在实现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相结合,如与医学、与教育等。教育曾经史多地属于经验学科,但而今因为脑科学的崛起,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将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手中一柄科学的利剑,来化解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难题,澄洁许多传统的模糊认识。

在婴幼儿出生后,大脑已有成百亿的神经元。这些分散的神经细胞必须通过与环境的反复交往后,才能转化成有组织、发生结构性分化的及其功能在新层次上完善的,可以认知、记忆和进行思考等的特定细胞团,进而形成特定功能区。6岁前儿童脑的增殖远较形体增长快,这就是早教的生理基础,其中0-3岁是最重要的早教阶段。

具体而言,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人的影响:

(一)大脑发育的基本过程

大脑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怀孕到婴儿出生。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大脑长数量的阶段。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接近成人。也就是说婴儿从怀孕到出生,大脑细胞的数量就已经长好了。

第二个阶段,人类个体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完成,6个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个月,神经胶质细胞达到成人的70%,3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3~4岁神经髓鞘化基本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像电线的绝缘层,可以使神经元准确传递信息,速度非常快,分工明确,效率也更高。那么刚出生的时候,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非常少,神经纤维也非常短,非常少,到3~4周岁的时候,才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的过程。

神经元表面积的60~80%被突触占领,神经元如果没有突触作连接,就没有价值,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在出生时突触的数量只有50万亿个,到3个月时达到高峰,大概是在10000万亿个,是3岁时的十倍。

(二)大脑发育的影响因素

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

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

很大一部分的神经细胞连接形成于出生后的第一年,这些连接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比如,父母重复的喊孩子的名字,不停的输入同样的声音信息,孩子就会慢慢的在神经网络里记录下这个声音信号,从而和自我联系起来,渐渐的就会对这个信号产生反应。从一出生开始,大脑就开始建立这些对应的联系,来形成习惯、思想、自我意识、记忆之类。

等到儿童3岁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千兆以上的神经连接,是成人大脑数目的两倍,而且这些连接将会一直持续到大约10岁时。从11岁开始,大脑就开始清除部分冗余的连接,使得系统变得更准确,更有效。在这期间,倘若父母帮助孩子接触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就能够促进神经连接的形成和完善。神经元连接的建立是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的,重复的刺激能加强连接的形成,进而形成长期记忆。比如,在父母和孩子讲话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单词和短语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他们大脑的语言中枢功能。

重要启示:怎么做,才能让婴幼儿更聪明

影响智商的二个原因

第一大原因:大脑的营养。

第二大原因:成长的环境。

在怀孕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营养或者其他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婴儿只有100亿个脑细胞,有的则可能有150亿个脑细胞,差异性非常大。脑细胞越多越好,这是发展智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孕妈妈应该注意补充营养,合理胎教,给宝宝多种良好的刺激,以促进宝宝的脑细胞数量增值。

0~3岁的经验对神经网络发育的影响非常重大,对突触的刺激及高频率的使用,都有利于智力发展。出生三个月时,突触的数量非常多,为什么最后只有500万亿个存在下来呢?因为缺乏使用!要运用一些方法使突触活动起来,那么那个突触就能生存下来。如果运用得不够或者使用得不够,突触数量就会比较少。大脑的发展过程需要外界信息的大量输入才能完成,外界信息的输入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输入就发展,不输入就不发展。缺少哪方面的输入,就必然在哪方面得不到发展,长大后这方面会不如别人。

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给宝宝吃鱼肝油、配方奶粉,这些效果肯定是好的。但是不要忽略环境的作用,实际上,环境的作用远胜于营养,它比营养更关键。

(二)脑科学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研究得出的几个重要结论

脑科学的研究揭示出:大脑亦因使用而成长﹐这是儿童脑部发展的重要原则。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首席神经外科医师与神经生理学家科罗梭夫司基Boris N. Klosovskii做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猫分两组﹐一组实验组﹐养在慢速旋转的转台上。一组为控制组﹐与一般饲养无差别。唯一的不同﹐实验组的小猫看到的是一直动着的世界﹐而控制组的小猫则看到一个普通的世界。10至19天后﹐取脑观察﹕实验组小猫的前庭区比控制组小猫的前庭区大22.8-35.0%。显微镜下﹐实验组小猫的脑细胞较大较成熟。令人吃惊的是﹐10-19天的小猫其实还不算真正的长大﹐但他们的脑发育便已有此显着的不同。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克来屈David Krech的实验﹕养两群鼠﹐一群养在感觉被剥夺的环境﹐不太能看﹑听与感觉。另一群养在感觉加强的环境﹐能充分看﹑听与感觉。取脑观察后﹐他说﹕“养在感觉剥夺环境的老鼠的脑子小﹐笨﹐而且发育不佳。养在感觉加强的环境里的老鼠却相反。............这在科学上是无法争辩的﹐因为发生在老鼠身上的事实于人类亦然。”

据医学科学研究,人类约有一百五十亿个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全部完成于胎儿期,平均起来,每天要生产五、六千万个,胎儿诞生后就不会再增加。但是,人出生以后大脑的重量却会增加,出生时重约四百克的大脑,发育到满一岁时已经重达八百克,而一岁以后的成长就慢了下来。这些出生后脑部增加的重量,是来自脑部网状组织的结构或覆盖物的结构。脑细胞和脑细胞之间的联络、网络——突触,突触越深厚、越细致,那么他的智能就越发展。

从出生到三岁时期的3年中,孩子大脑的联络已经完成60%,完成了一大半,每一岁增加近20%。但是三岁以后,却开始变慢而减缓速度,每一岁成长约10%,到6岁就要完成至80%。从6岁至8岁这一阶段,发育速度又再减慢,每年成长5%,8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所以0—3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这一时期婴儿的智识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当家长们能在此时期给予婴儿天才所必备的精神营养和正确的教育,孩子就极有可能获得强势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对人脑发育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如美国底特律市韦恩州立大学儿科神经生物学家哈利·丘加尼教授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婴儿大脑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婴儿脑部的各个区域在出生后一个接一个地活跃起来,又一个接一个地互相联系着。就像入夜的城市,一家又一家地亮起了电灯,一盏又一盏的电灯连成一大片的那样壮观。这就为我们证实人生头三年的经历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婴幼儿大脑高级神经网络的构建

近百年来,科学家们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对人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人最初几年里大脑的发育与其机能发展,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复杂联系的、有良好回旋路线的神经网络加深了认识。

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完全具备了控制生命的功能,但高级神经网络却刚刚开始发展。婴儿大脑里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将不断地产生脑神经细胞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第一个月里就能增长二十倍。

然而,脑神经细胞的联系是通过各种图像、声音、语言、表情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早期经验而获得和增强的。

当小婴儿注视着某一物体(如杯子)的时候,婴儿眼睛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与视觉皮层的另一个神经细胞联系起来,所看到的杯子的影像,将在婴儿的大脑中刻下永久的记忆;如果在婴儿看着杯子,又听到“杯子”这两个声音时,耳朵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会产生一种大脑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将“杯子” 这两个音的电子信号传输到大脑听觉皮层的另一个神经细胞,如此反复多次后,婴儿的这一组神经细胞就永远地把“杯子”这两个音记录下来;与此同时,婴儿大脑视觉区记录“杯子”影像的脑神经细胞和大脑听觉区记录“杯子”声音的脑神经细胞也会建立起一个信息传递的通道,以后在相关的情景中婴儿的大脑就能产生有机的联系

了。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大脑有“用则进,废则退”的原理。认为产生于不同时间、在大脑不同区域的脑神经细胞联系,既能形成也会退化。大脑内不断地受到刺激的神经细胞有着很强的反映性,它们以形成可回旋的神经网络来反映着一个人早期所接触过的、外部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况。未能得到早期经验强化的神经细胞就会消失,得到早期经验的强化的神经细胞则能成为永久性的联系。

婴幼儿早期的各种生活经验,如能不断地为其提供丰富的感知各种事物的机会,大脑内能较好地进行复杂联系的、有回旋路线的神经网络就不断地形成,这将是婴幼儿一生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2、婴幼儿大脑发展的重要阶段

正是由于婴幼儿在其不断的看、听、说和运动、触摸等早期经验中建构起高级神经网络,使婴幼儿大脑中视觉、听觉、语言和运动等不同的区域,得以胜任其日后的发展。但是,脑部高级神经网络的建构是有一定期限的,不同区域的脑神经网络有着不同的构建期,并会在不同的时期达到成熟。因而,婴幼儿在其早期的生活经验中不同的年龄对各种事物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即我们经常说的“学习关键期”,它能帮助婴幼儿不同区域的脑神经网络的发育与成长。

研究表明:听觉、视觉、简单词汇、情绪控制、人际关系等能力的习得在0~2岁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视觉皮层的脑神经网络联系,在3个月时达到最高峰,大脑开始对视觉进行微调,婴儿的眼睛能聚焦在某一物体上,也就是说婴儿开始看清东西了。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科学家利用高科技“头发网罩”,结合电脑游戏进行的一项观察婴儿大脑活动的新研究显示,婴儿7~8个月时能在大脑中把一个视觉对象的不同特征归结起来,组成完整的形状的能力,说明他们的双眼能“立体”地将看到的东西传送到大脑中,视觉能力的发展关键过程就发生在1岁前的婴儿时期。

婴幼儿口头语言、对事物的认识、对数学——逻辑的感知在1~3岁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喜欢模仿成人的发音、学习词汇和语句,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主动地与人交流,总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而书面语言、第二语言、音乐、四肢协调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等在3~5岁时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人的大脑的构建和发育,有自己的时间表,在婴幼儿各种学习的关键时期给予最好的、最丰富的、最适宜的刺激,他们能通过富有弹性的神经系统,非常出色地以“直观记忆的图像式学习”,如同摄像机一样能把他所看到的、听见的、接触过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有回路的高级大脑神经网络。而随着婴幼儿大脑发育的不断成熟,这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会逐渐地降低。

我们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正是因为婴幼儿大脑发育过程中有最佳敏感期的特点,从一出生就对其施行适宜的刺激,在他们生长最初的几年里,建立起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高级大脑神经网络,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婴幼儿心智发展与其大脑发育的同步性

人的心智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人类自己的发展。科学家们不管是从生理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竟都发现了婴幼儿心智发展与其大脑发育的“同步性”这一规律。

科学家发现,婴儿时期大脑形态的发育会影响和制约其机能的发展。

新生婴儿的大脑重量为350克~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6个月时婴儿的大脑重量为700克~800克,是成人脑重的50%;1岁时婴儿的大脑重量为800克~900克,是成人脑重的60%;2岁时婴幼儿的大脑重量为1050克~1150克,是成人脑重的75%;3岁时婴幼儿的大脑重量已达1150克~1200克,是成人脑重的80%;4~5岁幼儿的大脑重量发育开始变

慢,直到14、15岁时才与成人的脑重基本相同,达1400克。单从脑重的变化速度看,婴幼儿大脑发育是先快后慢的,4岁前是人的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其17岁时的智力水平是100%的话,那么他在4岁时的智力水平就已达到50%,再4~8岁之间其智力水平可发展30%,在8~17岁之间其智力水平再发展20%。尽管有人对这种理论还有异议,但它至今仍对心理学、教育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足以说明人在4岁前成熟的智力水平发展已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是在4岁以后的十几年里去完成的。这里也可以看到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也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通过以上人的大脑发育和人的智能发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心智的发展与其大脑的发育是同步的。这一“同步性”规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信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人们进行心智活动的基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影响了其心智发展的速度。

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里的发育速度惊人,应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与大脑的潜能开发,给婴幼儿的大脑提供最需要的营养——即及时的、适宜的、丰富的刺激,使婴幼儿能更好地发展。

我们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正是基于婴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脑潜能开发的需要,利用婴幼儿身边的事物,对他们进行“怡情”、“博采”、“长才”“增智”的全面教育,让婴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应有的、全方位的、反复的锻炼,使大脑中相应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络更加活跃,形成良好的、畅通无阻的大脑信息传递通道和反应回路。

4、大脑的分工与合作

近年来,科学家对人的大脑机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大脑两半球分工说”是20世纪最盛行的脑功能理论。认为大脑的显著特征是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是有分工的,这种分工使其主管着不同的肢体活动、行为方式和心理过程。

具体地说:人脑的左半球是理性的脑,是语言的脑,是阅读、记忆、书写和逻辑思维的脑,负责抽象思维、推理运算和概念整理等;人脑的右半球是感性的脑,有创意的脑,专门负责形象的学习、图形的识别、空间知觉、音乐、美术等综合性活动。

大脑两半球只是在分工上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而且是相对的。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对不同的外界刺激所传来的不同信息,是通过交互的方式而联系起来的,并互相发生作用,这种联系和作用可能在大脑的同一个区域中发生,也可能在不同的区域中发生。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协调的、统一的指挥中心。

而能促进婴幼儿的大脑神经细胞的联系,促进大脑两半球形成互相协调统一功能的各种环境、人物、事物,以及婴幼儿与生活中的人、事、物交往等早期经验,正是婴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也正是新时期要求我们教育为婴幼儿准备的,包括早期的情感经验、社交经验、智慧发展在内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当今医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人脑细胞的联结网络,脑在个体发育中的不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人的脑发育与人的心智发展的同步性,以及大脑的分工与合作的协调性等秘密,给我们进行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很大的启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脑科学的研究同时也证明了婴幼儿不同的生活经验所确立的脑神经联系网络是不同的,没有两个婴幼儿会拥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因此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大脑组织结构。所以,我们所面对的婴幼儿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他们有自己的行为理由、有自己的活动方式、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的人。婴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的,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这不仅是一种量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婴幼儿自身的质的变化。

今天,我们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就应从婴幼儿的生活出发,构建一种对婴幼儿有意

义的、真实的、开放的、自然生态的课程,提供多种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积极的、多样性的、富有营养的、充满刺激的、能产生交互作用的活动环境,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婴幼儿进行“量”的学习,并通过有意义的学习,实现婴幼儿“质”的发展,体现全面性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早期教育的心理基础:关键期

(一)关键期的由来

人类心理学发展关键期的研究是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开始的。他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他发现,小鹅在刚出生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伦兹时,就跟洛伦兹走,并把他当成“母亲”。可是后来,洛伦兹又发现,如果在出生的20个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的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印刻”形成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洛伦兹因为“关键期”理论的提出和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奖。

重要的是,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在小鹅身上发生,许多的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行都有这种“关键期现象”,如猫的视觉敏感期:猫出生后4—5天,是猫获得形状和色视觉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将猫的眼睛缝上,让光照不进去,结果以后打开时,小猫就不能获得形状和色视觉,变成盲猫;另一动物实验证明,小鸡追逐母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孵出后4天之内,在这个时期,如果将小鸡与母鸡分开,小鸡就永远不会有追逐母鸡的能力。

并且在人类身上也有有类似的现象。当把动物实验引申到早期儿童发展教育研究中时,现代科学家发现,人的智力、能力、习惯的发展,“关键期”同样存在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也把它称为“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

有下面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案例一

“狼孩”卡玛拉姐妹在狼的抚养下长大,被带回到人类社会时,姐姐约8岁,妹妹约1岁半。科学家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让她们改掉狼的生活习性。妹妹虽然在两个月后说出了“不”字,但一年后就死去了。姐姐经过3年的培训才能用脚走路,直到17岁时死去,智商也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

案例二

日本士兵横井庄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在东南亚大森林,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完全遗忘了人的一切习惯和语言。但是,获救后仅仅通过28天的训练,他就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重新适应了人类的生活。

案例三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士的婴儿早期隔离实验。他把孤儿院里的一批新生儿放在与世隔绝的暗室里生活,除了给食物外,不给任何的外界刺激,一段时间后,这些小孩脑功能逐渐衰退,直至痴呆,这项残无人道的实验被迫停止后,大多数孩子不能恢复到正常智力水平。

案例四:

李鸣果等在1997年报告了他们在1983年发现的一个“猪孩”,这个“猪孩”在9岁时才被发现,他们经过14年的精心教育和训练,这个“猪孩”的智商有一定的提高(IQ从39提高到64)。

这些案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关键期的重要性。前者表明,在关键期,一个人正常的发展一旦受阻,将会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障碍,这种障碍有时是很难甚至不可弥补的;后者则表明,只要不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日后的发展即使出现障碍,也会很快克服困难并恢复正常。总的来说,成长的关键期,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人类的关键期

在洛伦兹后,人们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类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等行为)的“关键期”的研究中。于是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关键期,又叫敏感期、临界年龄、最佳年龄、关键年龄等。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例如:幼儿5岁以前是人类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全面发展的时期。如果在5岁以前,幼儿缺乏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或接触,这个幼儿将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了,印度“狼孩”几乎无法学会人类的语言就是一个充分的例证。

关键期的存在是人的大脑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如果在某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相应的脑组织就会得到理想的发展,如果错过了一些脑功能和脑结构的关键期的相应训练,会使一些脑组织造成长期难以有效弥补的发育不足。这将带来脑功能的发展局限,外在表现为人的一些能力和行为发展不足落后。在0-6岁,人本身存在着很多关键期,例如:(0-6岁)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1. 5-4岁),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若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你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你培养他细致认真的好时机。2-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活泼好动,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还要强调小肌肉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不仅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培养是在(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还有书写敏感期是在(3.5-4.5岁) 4.5-5.5岁)文化敏感期是在(6-9岁)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培育,有一些能力就象语言能力一样就会很差或消失。

关键期对于大脑中的某些区域来讲,如果本质上的刺激没有发生在一个特定时期(称关键期),这个区域的功能就会丧失,而且无法再重新获得。例如,当一个新生儿睁开眼睛开始观看外界时,他的大脑中与视觉功能相关的神经细胞开始互相连接。这时他的眼睛没有真正具备视觉功能,只是将外部信息传递给相应的神经细胞。这对于婴儿学习将外界刺激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在视觉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起连接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婴儿一出生就被蒙住眼睛,或者是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而无法看见物体,那么在他大脑中与视觉有关的神经细胞就不会进行正常的发育。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即使将来白内障被清除,这个孩子还是无法获得视力。当婴儿能够开始辨别各种形状,例如一张熟悉的面孔,神经细胞之间新的连接就会形成。那些对于理解当前任务不是十分必要的连接会被删除,同时那些最必要、有效的连接会得到加强,尤其是大脑中对于记忆和学习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那些区域。神经连接的改造和新神经连接的形成必须伴随着接触、掌握新技能而出现。在孩子出生的两三年中,有成千上万这种学习新技能的时刻出现,如学习爬、走,说出第一个词、第一个句子,伸手拿东西,握住勺子,学会分辨熟悉的亲人和陌生人等。在婴儿出生后几年里,整合大脑的各个部分,使之适应儿童世界的工作有关重大的意义。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形成了关于那些部分需要优先发育的目录,这也是一个大脑发展计划。这个计划表明,在婴儿能够分辨面孔和表情之前,他的视觉功能应该已经发展得很好。如果大脑的各部分功能和活跃性没有按照发展计划时间表来进行发育,删除程序就会开始清除那些还没有发育的无用的细胞。在这以后,如果神经

系统想再次发展那些功能,就会困难得多,甚至不可能。

在发育的关键期,当大脑的一种功能受到损害,其他一些功能可以实现部分弥补,但无法完全取代受损部分,实现其全部功能。例如,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他的听觉和触觉功能会得到加强。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孩子确定方位,向他提供周围的信息。但是触觉和听觉永远不会变成视觉,无法完全弥补视觉上的先天残疾。对于失去某种能力的孩子来说,其他能力的超常发展是对损失的一种弥补。但是这种超常能力发展在错过了发育关键期后就会再出现,成年后也不会出现。

刺激作用因为大脑神经网络的调整能够使婴儿在出生的头几个月或头几年里,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那么丰富多变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变化的环境会减少神经细胞与大脑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数量,而富有刺激的环境则会增加神经连接的数量。这两种情形对于今后的发育都会产生影响,这也是丰富多变的环境对婴儿的后期发育更为有利的原因。给孩子刺激的意思,不是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给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让他将来成为音乐家。婴儿需要的刺激不仅应该包括学习各种新事物,还包括各种感官体验以及与看护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早期同成人相处时所形成的神经网络有关系。儿童和父母之间那种牢固、持久的爱的关系,通过多种心理和行为方式被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儿童生理上的成长发育来表现,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应激来表现。并不是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可以向孩子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温暖的、持久的养育可以有多种形式,而且包括父母在内的很多人都能够做到。使大脑发育处于最佳水平的刺激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当你患了流行感冒,或者是请其他不熟悉的人暂时来照看孩子,那么在这些天里出现的不同寻常刺激,不会显著地减少孩子大脑中的神经连接。此外,儿童所能接受、吸收的刺激是有限的。儿童也像成人一样,需要时间去消化他刚经历过的体验。如果给孩子太多的刺激,不仅无法增强大脑的活动性,还会使孩子感到难以承受。由于不能吸收太多的刺激,当刺激过多时,孩子的大脑会相应地停止吸收。另一方面,当大脑做好了接受刺激的准备时,它又会帮助孩子去寻找更多的刺激。

孩子所能承受的刺激数量会随着他的成长有所变化。一个喧闹的家庭聚会对于仅有3个月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因为他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可以全部处理这些刺激的程度。他就会不停地哭泣,或者是沉沉睡去。但是对于已经有12个月大的孩子来说,亲戚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情形就不会对他造成困扰,这时的他已经开始学习说话了。他的大脑已经发育到了可以吸收复杂信息、更安全或者更熟悉的人。总体来讲,他已经能够控制周围环境中的刺激。

景象和声音:新生儿的玩具

新生儿还无法控制玩具。他甚至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仍在积累周围世界带给他的各种感觉体验。这意味着,倾听有趣的声音和观看有趣的景象是他所需要的娱乐方式,而且这些刺激有利于加快大脑的发育。最能引起婴儿兴趣的声音是他父母亲的声音。最能引起儿童兴趣的景象就是他父母说话、微笑、大笑时的各种表情。在孩子出生后的两个月里,父母要尽可能多地陪在孩子身边,向他介绍你自己和这个世界。当你你无法和新生儿在一起时,还有另一种方法带给孩子娱乐刺激。新生儿有着很好的听力,播放音乐或者歌曲都会让他们感到愉快。但他们的视力还不是很敏锐:距离面部一英尺是他们观看物体的最佳距离。他们更易于观察那些缓慢移动的物体,或者是颜色对比强烈、鲜艳的物体,尤其是黄色配深蓝、紫罗兰、黑色的那些物体。许多公司都出售可以挂在婴儿床边的音乐风铃,它的下摆会随着微风摇摆,还会发出音乐。你也可以用彩纸、丝带和金属薄片自制音乐风铃。你要记住婴儿还不能抬起他的头,所以无法看到经过头顶上方移动的物体。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婴儿都看向他们的前方。在决定你的移动位置或者是其他刺激物的位置时,要考虑到以上细节,但也要注意孩子的喜好。3个月大的婴儿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四肢。他们在空气中舒展身体,挥舞

手臂和双腿,在在床上来回翻身,这时他已经能够把头抬起来了。这一时期他最喜欢的玩具是自己的双手。为了给抓握物体做准备,他们时而握紧时而张开手指,或者是用一只手去抓另一只手,或者是晃动手指尖,或者是用手去抚摸自己的脸。他们会伸手去拿视线内的玩具,通常需要几次努力才能抓到玩具。这是手、眼配合的第一步,是最早的运动技能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最佳玩具是那些在孩子面前摇晃、碰撞时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一些是电动的,另一些则是像拨浪鼓一样很容易就发出响声的传统玩具。但是,因为婴儿力气不足,技能也还不够熟练,那些柔软的、可挤压的玩具也很适合孩子的小手去探索。

对于3个月大的婴儿而言,他所具有的那一点点熟练性是危险的,当他伸手去拿远处的玩具时,会陷入困境,这种事情可能会比你想像的更早发生。孩子是会移动的。如果在靠近婴儿床的地方挂着或摆放有玩具,最好把它们移到孩子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这时孩子的视觉和对头的控制能力都有所提高,使得他能够观察经过头顶上方移动的物体。将玩具挂在婴儿床上方、栏杆上,或者椅子上,是件冒险的事情;婴儿去拿玩具的时候可能会卡在栏杆中间受伤或被扼死。但是,将玩具逐个绑在栏杆上面对于防止危险发生还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当你将孩子放在堆满玩具的桌子上,他会立即去抓他喜欢的玩具。由于他对运动的控制还不是很完善,几乎是在拿到玩具后就又把玩具扔到地上。(这与后来出现的,孩子进行的有目的地扔东西的游戏是不同的。)这时孩子需要你帮助他重新得到玩具,如果玩具上面系着绳子,你就不必弯腰去寻找孩子扔的那些玩具了。

(三)婴幼儿的敏感期

如何充分把握和运用敏感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职责。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

1、语言敏感期

0—6岁是婴幼儿的语言敏感期。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婴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这是因为婴儿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婴儿一般在两岁左右开始说话,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时期

2、秩序感敏感期

2-4岁是婴幼儿的秩序感敏感期。孩子需要有一个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和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他就会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能对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

6岁是婴幼儿的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时

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促进孩子的感官更加敏锐,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教师和家长可以准备多样的感官材料,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感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是婴幼儿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成人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那么,此时正是成人培养孩子具有事无巨细、思维缜密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

0--6岁是婴幼儿的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是最活泼好动的时期,成人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见大脑分布图、左右脑分工图。)

6、社会规范敏感期

2.5—6岁是婴幼儿的社会规范敏感期。2.5岁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对结交朋友与群体活动产生兴趣。这时成人应教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与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此外,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年龄,进干食物一个月后,就能伸手抓东西,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婴儿就可能拒绝咀嚼从口中吐出食物。

关键期对人的成长来说,如同炼钢工人掌握火候一样,错过出炉的温度再出炉就是废钢,关键期就是最重要的温度。对于塑造孩子来说,它又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坨,再改变可就困难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用科学的教养方式陪伴孩子渡过成长的关键期。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中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和准则。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广大青少年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第一,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第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和使命将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儿童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学校组织给同学们上法制课,通过听讲课、受警示、学法律,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一点一滴积累,持之以恒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争做一名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当前,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学生犯罪问题,仍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我用几个案例,说明一个道理: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应该在德、智、体各方面健康成长。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旦被受害者起诉,将根据情节轻重,最高刑期高达5年。

室内布局:主人的命理宜忌风水

很多人在装修和布置房间的时候,不太重视风水、五行的基本常识,结果导致霉运连连,家宅不安。等到你感觉不对了,找人来看发觉布局有问题的时候,装修格局已经形成,要改变它,则必须打破原设计,劳民伤财。所以我主张要在装修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风水方面的宜忌和主人命理上的五行需求,这样才不会花冤枉钱,也才能家安人和、事业顺畅。 但是,要找人从风水布局角度指导装修,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找高人,必须找懂得命理学的高人。现在很多风水师不修命理,只按照风水书里传授的知识来“指导”主人,这是很不全面的,有的布局其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一个好的风水局,适合A人,并不一定适合B 人,我住进去吉祥顺意,别人住进去也许凶多吉少。风水学的基本原理也来自五行,不研究命理的“大师”是根本不可能实践和体察五行之精髓奥妙的。不深刻理解五行,就不能正确运用五行,也就谈不上正确的风水使用观了。 不研究主人命理,怎知主人的风水宜忌?可见,很多风水师不学命理,却到处为人指点风水,我认为是十分荒唐的! 当然,风水中许多固定的程式也还是不能变的。比如卫生间位置的宜忌。古代没有卫生间,只有厕所,厕所是臭气熏天之所,故古人在阳宅建设中非常注重厕所的位置,要求将其摆在凶位,以镇住凶煞。在乡村,厕所一般远离阳宅。现代阳宅的卫生间越来越讲究,卫生间的现代化设施越来越完备,功能也日渐增多,集厕所、洗澡、洁净等功能于一体。有了抽水马桶,臭气是基本上没有了,但卫生间毕竟是排秽藏垢之所,与其他功能区不可同日而语。卫生间不能设在阳宅的中心位置和房屋建筑中轴线后方。中心位置名叫中宫,必须保持洁净空敞。中轴线后方为来龙之方,在此位有导电性强的污秽之水流动,将严重干扰阳宅的地气场。长期住在这种房子里,或药石不断,或患上难于治愈的怪病,或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破才损丁。再比如床位的宜忌。床,是人睡觉休息之所。床的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睡眠的质量,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极大。床不宜对门、对柱,不宜对屋角,不宜对镜,不宜骑梁;床后不可有井,不可有神位、香火,床下不宜摆放杂物,床头要靠实墙。床与卧室门之间同样按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方法论生克。门生床、门床比和为吉,门克床,阴阳配合为凶。床生门、克门阴阳失调不吉。 研究主人命理,结合主人五行喜、忌,参考风水布局要点来完成适宜一个人或一家人的完美风水布局方案,才是量身定做的合理方法。如颜色之宜忌。现在,城市阳宅特别注重内部装潢,房屋更加美观、豪华。房屋内部使用颜色和家具颜色要注意与宅主的用神、喜神相一致,并注意五行的流转有情。颜色具有鲜明的五行属性,紫色、红色属火,黄色属土,红黄属暖色调;绿色属木,黑色属水,深兰色、白色属金,属冷色调。房屋装修采用的颜色应以浅色为主,注意色彩的协调,不能用深兰色、黑色,四柱用神属水的,只能以黑色家具做为配合。四柱用神属木者,以淡绿色窗帘配合。 风水布局,关系家宅能不能助益主人,不可轻易托付,需要具备比较系统的周易知识的专家,才能正确掌握和使用。转自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de7330713.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e7330713.html,/JiaJu/1145.html 扩展阅读:《周易》之摘树叶占卜法 https://www.doczj.com/doc/de7330713.html,/SuanMing/653.html 缅甸首都外人禁入因风水比仰光好 https://www.doczj.com/doc/de7330713.html,/SuanMing/1156.html 摆设好运与禁忌空调 https://www.doczj.com/doc/de7330713.html,/ZhuangXiu/1151.html

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的通知

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的通知 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的通知范文一 各系、各班级: 为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及安全防范意识,根据“树立法治观念,提升安全意识、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 育活动安排,我院拟邀请校内外专家给大家开设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5月7日下午14:00—16:00 地点:T301 主题:1、“依法治国”----思政部马波副教授14:00-14:50 2、高校校园安全--从化公安局15:00-16:00 参加人员:要求非毕业班每个班级派2名代表参加 学生处 20XX年5月 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的通知范文二 为了增强我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尤其是提高我校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营造文明、平安、和 谐的校园育人环境,淳安县育才学校特别邀请到千岛湖镇城区派出 所鲍所长于11月14日下午在学校小操场,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一场 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鲍所长重点为大家讲解通讯诈骗案件的几种常见手法,比如电话诈骗、冒充熟人诈骗、中奖信息诈骗、事先录制QQ视频, 诈骗QQ好友钱款等诈骗手法,并例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诈骗的案例。讲座上,鲍所长通过剖析几起典型的诈骗案例,生动形象的揭示了 骗子行骗的常用伎俩,同时也细致地分析了人们上当受骗的原因。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到不贪心、不轻信,遇到类似诈骗要冷静处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此外,鲍所长就校园暴力、毒品防范等问题向我校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用一些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用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解 读了在学生中发生的一个个案例,告诫同学们引以为戒,增强法制 观念,提高法律的意识,做遵守法律的公民。还为同学们介绍了遵 纪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以及 自我防范和保障生命安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 实用性。 在鲍所长的精彩解说之后,胡校长根据我校校情,就“懂法、守法、护法”三个层次为本次讲座做了补充,将讲座再次推向高潮。 本次讲座最后在陈副校长的精要的总结后落下帷幕。 通过讲座,我校学生进一步增强了法律观念,明白了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怎样预防犯罪,明白了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学生表示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积极参加法制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 氛围。整堂讲座使师生们受益匪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的通知范文三 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推进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6月15日下午,银杏乡综治办副主任熊春辉、司 法所所长陈淑霞,食品药监所干事马瑞丽一行到中川学校开展法制 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上,司法所所长陈淑霞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细致地分析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从不良行为是未成年违法 犯罪的前兆;网瘾、早恋、意气用事要不得;法制观念不强,学生也 会犯罪;维权不依法,警惕“有理”变“犯罪”四个方面对全体师生 进行了教育培训。食药监所干事马瑞丽运用饮料、牛奶、饼干、油 盐酱醋等实物,形象、生动、直观地向师生们介绍了食品安全的基 本概念、食品消费中存在的误区、“三无”食品、“QS”标志辨别

96个安全生产小知识概述解读

96个安全生产小知识 1.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没有物质危险和精神恐慌而使人处于自由的状态。 2.什么叫事故? 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3.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4.什么叫把三违? 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对违反劳动纪律。 5.什么叫三不伤害原则?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6.什么叫四不放过原则? 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事故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8.什么叫轻伤?

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9.什么叫重伤? 答: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规范、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日。 10.什么叫责任事故? 答: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11.什么叫非责任事故? 答: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的事故,或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故。 12.什么叫破坏事故? 答: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13.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能否按工伤事故处理? 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部门的调查,确认系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职工伤亡事故处理。 14.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什么? 答: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15.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急原则是? 答: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法律知识讲座活动方案

法制教育讲座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制素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学生的法制观念;坚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以法治教,以法治校,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工作目标 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让每名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彻底铲除学生中违法乱纪行为。 三、具体措施 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知识讲座。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重点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反复讨论,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 四、活动安排 1、时间:2015年月日星期一(待定) 2、地点: 3、活动主讲:(待定)

五、教育步骤及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及自己所拥有的权利。通过法律常识的教育,接下来就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规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要让学生知道自尊、自律、自强的含义。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中奋发向上的态度。辨别是非能力是一个判断对错、合法违法等情况的基本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不接受外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自我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必须要通过多方的比较、判断、分析等训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015年月日

法律知识讲座 主持词

法律知识讲座主持词 会议主持词是会议主持者主持会议时使用的带有指挥性、引导性的讲话。一般大型或正规的会议都要有会议主持词,所以其使用频率较高。主持词和其他公文一样,也有其特点,有其特有的写作套路,不熟悉它,不掌握它的写作规律,就难以得心应手,更难达极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法律知识讲座主持词,供大家参考借鉴。 法律知识讲座主持词(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为了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制意识,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今天利用早读课,政教处举行法制教育讲座。下面请我校法制辅导员、政教处沙永主任为我们做报告。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沙永主任的报告结合咱们学校学生特点,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自觉守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

希望同学们在不断加强守法的自觉性,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努力增强素质和才干,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报告会到此结束。 法律知识讲座主持词(二) 各位领导、姐妹们: 今年是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我县各级妇女干部群众学法用法水平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县妇联决定组织举办这次全县妇女干部法制讲座。 这次讲座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提高我县广大妇女学法、用法、护法的能力,维护和巩固我县城乡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成果,为我县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县法院年轻的女法官姜琼为我们授课。姜琼同志虽然年纪不大,却是我县法院的优秀人才,她潜心研究法学理论,并有开庭审判的实际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我们对姜琼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请姜琼同志为我们授课。大家欢迎。

安全生产学习知识介绍材料内容

安全生产知识试题 1、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第一的含义是什么?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必须把保护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禁止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3、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将一切不安全因素在生产之前加以排除,禁止在有事故隐患的前提下从事任何生产活动。 4、职工的安全职责有那些? 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装置或设施而造成的事故负责: (1)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互相监督。 (2)关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3)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三不伤害”。 (4)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作好设备的保养和作业环境的整洁工作。 (5)发现不安全情况和发生事故时,要迅速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 (6)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在无安全保障的作业条件下操作。 5、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什么?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高跟鞋 6、危险作业的范围指那些? (1)高处作业;(2)动火作业;(3)密闭空间作业;其他具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 7、安全生产“五同时”是什么? 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8、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有那些? 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危险的环境;四是较差的管理。 9、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 (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是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 10、人的不安全行为有那些? 一是由于安全意识差而做的有意的行为或错误的行为;二是由于人的大脑对信息处理不

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讲稿

法律基础知识专题讲座讲稿 <1>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我是乌鲁木齐鼎信旭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是该所的合伙人之一··)。作为贵公司的法律顾问,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大家能与我一同轻松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 <2>咱们言归正传,先来看一些今天讲座会涉及到那些方面的法律知识。今天,咱们要讨论九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法学理论,其次是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还有劳动合同法,大家看我的这个表格,在民法下面,还有几个分支,当然民法并不是仅仅包括这几个方面,我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些我认为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在我的表格里,合同法是属于民法的,那劳动合同法不也是讲合同吗?为什么就不属于民法呢?对于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法学理论中就能找到答案。那么下面咱们就第法学理论的学习吧。 <3>在法学理论这一节中,咱们会见到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系,中国现代法制化进程这样几个词语。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4>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部门法所指的同类法律,不包括国际法,如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它仅指国内法。不包括已经失效的法,它仅指现行法;也不包括将要制定但尚未制定的法律,它仅指已经颁布生效的法律。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上分这几个门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 部门法或法律部门具有自己的特征。首先,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是统一的,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协调的。其次,各个部门法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它们各自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每一个法律部门都调整一定的社会现象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刑法调整国家社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法调整的是市场经济下商主体和商行为之间的关系;民事诉讼法调整民事诉讼活动和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劳动法部门等等;第三,法律部门是基本确定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在一法律部门确定后,会持续保持相对一段时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

青少年法律知识专题讲座

青少年法律知识专题讲座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 青少年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3、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某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5、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有: 1、暴力伤害――最常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2、“拗分”是近几年来在问题青少年群体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犯罪形式。在学生担心的“校园暴力”中,“拗分”排在了最前面的位臵。 所谓“拗分”就是校外闲散青少年和校内高年级的同学直接向青少年索要财物,这种现象最常发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者假期里。电脑房、游戏机房也是“拗分”经常发生的地方。更让人担心的是,不少学生小的时候有被人“拗分”的经历,到了高年级自己就变成对师弟师妹“拗分”了。这就是从被害者变成害人者甚至犯罪分子了。 3、盗劫――青少年犯罪又一常见形式 偷窃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偷地或者趁人不备窃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违法行为。是青少年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常见行为。任其发展会成为习惯,甚至导致犯罪,很容易扩展并发展为其他类型的犯罪。 4、其他严重不良行为:吸烟、饮酒的;阅读、观看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逃学、夜不归宿的;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吸食、注射毒品的等。 二、遵守法规纪律,抵制违法犯罪,学会正确应对不法侵害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体会篇1 七月份,我校请来了市教育局法制科的赵科长对全校老师作法制教育讲座。 在我校普法教育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教育局以及我校的中心工作,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能力。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有多深,决心就有多大。我认为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具体应该做到:一是依法治国有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二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特别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时代的要求. 三是自身建设有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

策者,也是学校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水平和班风的形成, 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益,对教师的素质提高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四是学生家长有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学生家长既要求学校依法治校,同时也要求教师合理管理好班级和学生.据统计,在上访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时家长告学校,老师的案件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说明教师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法要突出重点。我重点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以及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内容.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正确理解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明确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班级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学法用法过程中,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在用法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

法律知识讲座心得 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面满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得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飘零! 法律仿佛是一张无形的网,看似虚若无物,无声无影,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一个邪恶的念头刚刚闪过,法律无形的双手便悄悄地靠近,当法律有大网在你身后展开,这就说明你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为了帮助我们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组织了各班开展了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我们班由李莎同学主持的这次讲座活动,由她给同学们演讲这次的法律知识,而后勤工作由班委负责。 这次的演讲主题是: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李莎同学那生动的演讲,引起了我的思考,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 现在,青少年的犯罪情况越来越多,现在中国一年就有两万多个。听到这儿,我不禁感叹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呀!如果青少年就不把“法”看在眼里,那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少年强则中国强啊!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初中生较多,这是为什么?因为初中生一般是住读,没有了家长的监督,老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你,所以,自觉性就松懈了,再加上有的坏学生还影响

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所以,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了,其次,初中生的压力没有高中生大,有时间玩,有时间上网吧,网络也有些不健康的东西,好奇心使劲促使自己去看,可换来的,却是犯罪之路。更让人心寒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残忍,从小偷小摸,到拿刀恐吓,最后还杀人放火!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80%与网络游戏有关!是啊,现在的游戏大多是打打杀杀,一不留神,就会沉入“泥潭”之中。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老师要求大家远离“网游”的原因吧。 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骂人,打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待在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强,很容易受就到外界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了不轨之路。有的后来竟发展到了结伙抢劫!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不是又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吗?我们正处在花样的年华,诗样的年龄,谁愿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过本该非常美好的日子呢?

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明

深圳图书馆开展普法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余胜吴丽娟 深圳图书馆广东深圳 518036 [摘要]开展普法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实现其社会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总结深圳图书馆开展普法服务的实践和做法,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普法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深圳图书馆普法服务公共图书馆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与众多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一样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的社会职责。近年来,深圳图书馆以“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明”为己任,在法律文献资源建设、宣传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为政府和科研机构提供法律文献信息参考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公共图书馆开展普法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赞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 1.1 创办“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 2007年4月,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普法办公室、市司法局联合创办“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活动。该项活动以培养公民法治精神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开展法制宣传,精心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法律问题开展讲座,如两税合

一、劳资纠纷、信访、婚姻继承、证券交易、交通安全等。每场讲座均邀请法律界知名专家、学者面向广大读者进行讲解,读者免费参与,深受市民喜爱。讲座每月举办1-2场,场场均座无虚席。“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开办三年多来,共举办讲座44场,参与读者10000多人次。“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已成为深圳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品牌之一,成为深圳市民学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的一个平台。北京大学包万超教授认为“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是“中国法律宣传形式重大的制度创新”,《光明日报》将其誉为“一所没有围墙的法律大学”。 1.2 开展“法律文献推介暨法律义务咨询活动” 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深圳图书馆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向读者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009年12月,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普法办、深圳市律师协会联合举办了“法律文献推介暨法律义务咨询活动”。深圳市律师协会推荐的8名资深律师现场咨询、解答了150多名读者的法律问题;活动组织了《深圳图书馆法律专题文献与服务介绍》展览、“现场教您查法条”、《法律专题文献利用指南》幻灯片播放、法律专题文献书目推荐等活动,吸引了600多名读者的热情参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和称赞。此项活动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图书馆与市普法办、市律师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将法律文献推介与法律义务咨询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旨在鼓励广大市民了解法律文献利用知识,掌握查找法律文献信息的技能,积极主动地学法、用法,依法维权。2010年3月,“法律文献推介暨法律义务咨询活动”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知识分享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一、法律的作用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a\现在的社会几乎各个方面都涉及到法律规定,大到国家主席等国家机关的设立,小到婚姻家庭,无论是公民个人的行为,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活动,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规范。 b\法律就像铁轨规范着火车的运行,像河岸规范着河水的流动。 c\法律是武器,可以维护自己和别人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公司外部经营风险的防范 1、什么是合同?什么是经济合同? 协议就是双方或多方对某一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如两人决定上广场。经济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对对某项经济活动达成在一致意见。比如我们公司卖药品给某个公司。通过联系、讨价还价等达成一致买卖意见,双方都同意了,这样就使合同成立了。合同有书面合同。口头合同,还有其他形式的合同。签订了合同就要按照合同办,用法律词语说就是履行合同,签合同和履行合同不是一回事,是两回事。签订合同时有技巧,有好多问题要注意,履行合同也是这样,也要注意好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签订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2、签订合同要注意的内容条款?

合同标的要明确,数量、品名、质量要填写好; 履约时间及履约方式(送货还是接货、履行地点、收货方收到货物后的验收及付款方式、时间等)要明确; 违约责任要明确; 合同的签名和盖章—防止欺诈。签名要当面。载明对方的实际名称(不能错字漏字)、住址、身份证、联系电话、工商登记号。 3、在买卖合同中的恶意履行。 签订了一份内容齐备、详尽完善的合同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风险,在实际履行中有可能出现恶意履行的情况,一般有:a.借口产品质量差而拒付货款;b.产品有质量问题而故意不告知;c.在发生多交货时不予通知;d.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对恶意履行的防范。 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在订立合同时如能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的减少合同风险。如,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三、公司法及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公司内部管理风险的防范 1、公司的概念、性质: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安全中心学校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等各方面应注意和了解的问题。 作为各位同学,每个人都是令人羡慕不已的花季少年,如何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大好光阴,正确对待社会和人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在学校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进一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值得在座的我们同学们进行认真思考。 近年来,在司法机关(办案流程: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嫌疑人),检察机关代国家作为公诉人,即原告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开庭后进行审判定罪)办理的犯罪案件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也有不少就是我们学生,他们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就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满义气、暴力等不该有的思想,发生纠纷以后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武力等手段,最终导致双方聚集多人在一起相互斗殴,有的进行寻衅滋事(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有的为了个人享乐进行盗窃(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等犯罪,从而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败坏校园风气,他们的行为在给社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使自己和家庭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一、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 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以为这件坏事太小而去做。《治安管理处罚法》(解释法律范围,宪法母法、法律交通安全法、行政法规(互动:温家宝)、部门规章等,)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怎么样过马路? 说到这个问题,有的同学一定会感到可笑,“别逗了,走路谁不会呀!”这里讲的“走路”是讲过交通路口时应该何时走,如何走。 常言道:“马路是虎口,大意祸临头。”有的小朋友在马路上玩耍、游戏,甚至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这正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马路是虎口。说一个例子,南京小学二年级学生王诚就是在"虎口"失去了一条腿,留下惨痛的教训。 一天傍晚,王诚瞒着爸爸妈妈溜出家门找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小朋友在前跑,王诚在后追,不知不觉中跑到了一个交叉路口。被追的小朋友怕被捉住当“俘虏”,就飞快奔到了马路对面。王诚一心想追上他,也急急地冲过马路。就在这时,一辆货车驶来,司机发现了他们,虽然马上猛踩刹车,但由于距离太近,货车右后轮仍然碰到了王诚的双腿,他倒下了,鲜血流了一地。后来王诚虽被及时送到了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当天夜里,医生们作出了截除他右腿的决定,如不这样做,一旦伤口恶化,性命也难保。王诚虽然活了下来,但右腿却失去了,从此,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块蹦蹦跳跳地玩啦!可见,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啊!这里有一首交通法规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 交通法规是个宝,自觉遵守要记牢。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起步准备好。 先观左,再看右,安全保证很重要。 警察叔叔来指挥,伸臂抬腕车辆停; 左臂伸直右臂弯,车辆缓缓向左行; 右臂伸直左臂弯,左边车辆可通行; 行人要走斑马线,一切行动听指挥。 除怎样过马路外,还有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还有携带管制刀具,到了学校拿出来炫耀,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

20101222安全生产知识提纲

安全生产知识提纲 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 1.安全生产工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的工作。 2.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称之为人身安全。 3.造成危害人的安全与健康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的因素和人为 因素两大类。 4.由于管理者的失职或事物造成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决定错误等造成事故,这类事 故的形成是属于人为因素。 5.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有关安全生 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多为强制性标准。 6.《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禁止性;三是义务性;四是明确的行政责 任;五是严密的法律责任。 7.《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 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8.《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特别强调从业人员的权利包括在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中,都要载 明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 9.“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生产法》中确定下来 的。 10.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金字塔理论的分析,重伤或死亡事故:轻伤或微伤事故:无伤害事故 的比率关系是1:29:300。 11.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生命一旦丧失是不可复生的。因此,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把维 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2.“群众参与监督”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作有监督职责,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 13.生产经营单位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因此对新进单位的从业人员要 认真地做好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第二章从业人员有关权益的保障 1.保障从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 2.从业人员患职业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3.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后,生产经营单位有责任保护事故现场。 4.应该将工伤认定与工伤责任区分开来。 5.从业人员有自残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汇编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 1. “安全”就是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2.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 “事故隐患”泛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 4. “危险性”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二元函数; 5.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工伤事故分为20类; 6. “预防为主”: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7. 管理系统“六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 8. 运用系统的原则: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闭; 9.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能级、激励; 10.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技术、教育、法制)、本质安全化; 11. 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的应用; 12. 利用能级原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13. “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的应用; 14. 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5. 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16.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17.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因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18. 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是一种主观判断,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系统安全理论中; 19. 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或有毒物质转移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0. 事故致因理论中的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 21. 事故预防: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安全生产“五要素”:文化、法制、责任、科技、投入; 23. 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 24.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人员: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 25.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投入、督促检查、消除隐患、应急预案、报告事故; 2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27.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的下达):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由厂长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28.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9.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及负责人、开工和竣工的日期、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30. 安全培训教育:一、高危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48h,再培训16h;二、其他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32h,再培训12h;三、高危行业新从业人员:72h,再培训20h;四、其他单位新从业人员:24h; 31. 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 “三同时”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33.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大中型项目、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别和高度爆炸危险场所、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极度危害)和Ⅱ级(高度危害)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其他; 34. 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阶段委托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检验;

学校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讲话稿

学校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讲话稿 柳树口派出所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可以再一次来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法律知识。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可是大家是否有能分辨得清楚呢?而且往往这种不健康的东西更具有诱惑力,大家是否有毅力可以克服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呢?大家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 一言一行部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耍弄清楚的问题。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中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己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责任。《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

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己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小,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贡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部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末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同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发生在2002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冉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己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再给同学们讲一个2002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马鞍山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