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5-12-1710:56:49点击:0

摘要:乌兰浩特市为东蒙古革命的摇篮,有着非常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乌兰浩特,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建设和谐乌兰浩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乌兰浩特红色文化的形成历程、现在的发掘和利用以及红色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乌兰浩特红色文化城市建设DOI:

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镇。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乌兰浩特遂成为内蒙古民

用。

派遣

所,?

1938年秋,伪兴安局决定在长春召开蒙民“土地奉上”大会,邀请各旗王公前来参加。内蒙古革命党人研究认为这是一次为民族做好事的机会。会上,博彦满都倡议将“土地奉上”的酬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创办民族教育事业或公益事业,可以成立蒙民厚生会来专门管理此事。在玛尼巴达拉、桑杰扎布、温都苏、萨嘎拉扎布等人的密切配合下,?倡议终于获得通过,蒙民厚生会成立,蒙旗“土地奉上”的“酬金”300万元的一半150万元,主要用于蒙民的公益事业。

1943年7月,内人党负责人哈丰阿号召在日本学习的进步青年,?回到家乡进行秘密的抗日宣传教育工作,?发动更多的各族青年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斗争。1945年7月中旬,王海山、都固尔扎布等8名兴安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友举行秘密会议,?决定以苏蒙军对日出兵为契机举行武装暴动。8月11日黎明,兴安军官学校学生向日寇发起进攻,打死10名日本人。同一天,?该校教导团连长乌力吉陶克套率教导团举行起义,王海峰、__________胡克巴图尔也率骑兵四十六团、步兵三十八团举行起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三)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自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了内蒙古的工作。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目前我党控制热察,发展东北,取得华北优势的方针下,内蒙古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适当地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内蒙古民族本身的解放,?而且能够建立我党我军巩固的后方,以及和苏军取得直接联系的有利地位。

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强调:“我党现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建立这种根据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当时,东蒙古地处西满又处在中共主力的后方,如果东蒙古不稳定,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林彪大部则背腹受敌,一下子东蒙古之乌兰浩特地区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

与此同时,抗战胜利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乌兰浩特恢复了公开活动,并在乌兰浩特成立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这

?胡昭衡任

1947年2月

24日,。

28日,?

这天下午,

中国的诞生。

二、乌兰浩特红色文化的遗存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西迁张家口。在长达18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兴安地区的沦陷到乌兰浩特成为伪满兴安总省公署的所在地;从抗日联军在兴安北部运动到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兴安抗日斗争;?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兴起到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在乌兰浩特地区遗留诸多的历史印痕和红色文化遗存。

(一)历史警示遗存1931年6月,发生在兴安盟察尔森的“中村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导火索之一。关玉衡将军铁骨铮铮,杀了日本间谍中村等人,张国人之威,成为千古名将。目前,有“中村事件”发生地,关玉衡将军办公旧址遗存。1943年10月1日,?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国撤销了兴安东、西、南省的建制,成立兴安总省,这个总省的公署就设在乌兰浩特。从1932年开始,乌兰浩特逐步演变为日本帝国主义控制整个东蒙古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日本关东军在乌兰浩特驻防大批军队,设置许多警、

特、宪机关,修筑机场、铁路、桥梁、营房等军事设施。今天,?这些日本工事和一大批建筑物早已成为断壁残垣,?但是这些断壁残垣无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乌兰浩特的历史见证物,?成为反法西斯战争教育基地,教育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二)抗日斗争胜利遗存1929年共产国际派遣特木尔巴根、朋思克到乌兰浩特地区开展工作,?他们直接发展了哈丰阿、阿思根、那钦双合尔、乌云达赉、桑杰扎布等人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并且领导这些党员展开了秘密工作。其中着名的斗争有:修建成吉思汗庙,建立蒙民厚生会,营救特木尔巴根,领导“八一一”抗日武装起义。同时,抗日联军在扎赉特旗发展武装力量,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以及接受日本关东军第107师团投降的纪念地等。

(三)民族自治运动遗存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浩特地区率先搞起了民族自治运动,从“内外蒙合并”到“独立自治”,到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放弃“内外蒙合并”及“独立自治”,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其中经历了东蒙人民自治政府在葛根庙成立;兴安省和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成立;最后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留存主要遗址有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会址,

?确立了在

自治路、五一街,还可以用乌兰夫、贾力更、特木尔巴根等红色名人作为街路的名称。其二,在主要街道加设红色景观的指示路标,?红色景观的简介。在路口增设大屏幕,播放红色宣传片,红色宣传标题,在公交车及公交车乘降所,增设红色广告用语,?红色形象宣传栏等等。其三,在主要街道的公共设施、公共照明、公共通讯设施和街口造型上都可以加入红色文化元素。

(三)建筑物与红色文化元素建筑物是一个城市凝固的艺术品,也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文化色彩。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的造型和色彩,?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

所以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中,要把乌市的红色文化考虑进去。尤其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要凸现红色文化元素。如色彩要多考虑红色,造型上多考虑红色圣火、红色都市、军刀和铁骑造型。同时在建筑物装饰上边可以考虑红色文化元素。如,建筑物立面、侧面、边框线条、窗户造型等。在建筑物夜景上边可以考虑红色文化元素。

(四)景观建设与红色文化元素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文化艺术展示窗口。

景观建设的文化内涵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设计创作乌市景观中要考虑红色文化元素。如在城市的东西出口,可考虑建设红色圣火、红色城市、红色之都、红色摇篮、红色铁骑为主题的抽象性城市雕塑。在边缘路口可设计建设一些小型单体红色文化的雕塑。

在其他广场可考虑制作一些与红色故事、红色人物、骑兵一师有关联的小造型。在城市河流边、公园中、山坡上都可以设置一些以红色文化为内容的大小景观。

(五)城市标识与红色文化元素城市标识是一个城市的主题语言,?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所以城市要有一个历史文化融合现代文明的标识。在设计城市标识过程中,要体现红色文化元素,要围绕红色摇篮,红色之都,指挥中心,红色圣火为内容来考虑,?让市民和游人通过对乌市城市标识的理解,?读懂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内涵。城市标识在设计过程中在考虑红色文化元素的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时代特征,__把历史的、红色的、发展的、和谐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e7058890.html, 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对策 作者:高娟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34期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基层党建创新,要求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繁荣“红色文化”。通过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新洲区红色文化 资源的特点,本文拟论述武汉市新洲区红色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形成新洲“红色城市”的新发展格局打下基础。 一、新洲红色文化的基本特点 我们传统的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各种红色革命精神。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武汉市新洲有60%的地域和人口位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仅以新洲区徐古镇为例,就有中共新洲县委会、新洲县军事指挥部旧址、红军伤员护理所旧址、将军山上金盆寨的瞭望台、将军山将军洞遗址等。湖北省民政厅编写的《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集到新洲烈士1828名。 二、新洲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完整。新洲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相当重视,出版了新洲红色文化书籍《红色新洲》,并已成为小学课本。然而,我们在走访了新洲区旅游文化局和史资办,以及查阅了网上和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新洲有关部门对新洲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系统性理论梳理不足;另一方面,在网络上对新洲红色文化相关的简介和新闻资讯不对,在期刊、文献上的研究也较少,所以并形成完整的代表新洲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理论体系。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限。由于新洲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研究体系的缺乏,也影响了新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能做一些浅表性的开发,来到新洲旅游的游客,不能感受到新洲红色文化的内涵。新洲红色文化代表地呈现分散性、单一性和无品牌特色性等特点,增加了新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较为单一和粗放,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发,比如红色影视产业、文艺产业等都没有得到重视和持续投入。 (三)利用网络平台作为宣传途径较少。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少量的网站专门做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场地宣传为主,地区性的红色文化品牌门户网站目前处于空白地带;而且,武汉市新洲区红色文化资源没有整合到一个专属的网络平台,新洲区文化旅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红色文化教案

红色文化教案 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四(二)班宋翠利 一、指导思想 以“寻访红色足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突出立德树人,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和2018年两会胜利召开为契机,带领学生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回顾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第一节课,班会课活动参与对象。 三、活动参与对象 和乐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全体师生。 四、活动安排及方式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观看红色电影;阅读革命传统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全体师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和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环节一:看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通过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形式再现历史,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播放影片《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开国大典》等。老师组织观看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 环节二:缅怀革命先烈,阅读革命故事让学生走进抗日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阅读书目:《革命传统教育故事》、《浴血日照》等。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环节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在同学们缅怀历史的同时,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树立正

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开发——以遵义为例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 (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提要: 1.文化资源的概念 2.文化资源的分类 3.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类型 1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有人说,除了自然资源,都是文化资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的前提一一文化,正如爱德华?泰勒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当然,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加了“资源” 一词 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过去时态(时间性)、可资利用(效用性)等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资源可用于指 称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 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在本课程中,我们围绕所关注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理解各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 1.1什么是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和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认为与文化生产或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素材”才是文化资源的核心指向,而这些素材也来自于人类的活动与创造。 人类早期的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如土地、森林、猎物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资源越来越重要,其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通讯手段、社会组织系统等等,都成为了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仅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而且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因此,人类积累的一切创造发明成果,都成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总之,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即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水域等,也包括各类社会资源。其中, 文化就是一种社会 资源,它也同时体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 1.2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资源科学一一综合资源学,区域资源学,部门资源学综合资源学一一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价学,资源工程 与工艺学 ,资源管理学,资源法学 区域资源学 部门资源学一一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学,旅游资源学。 1.3我国的文化资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有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两大源流,每条源流的支脉又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影响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 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几千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展出复杂多样的方式,其间凸现的生活艺术融进了中国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具匠心的巧思。此外,中国地域辽阔,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砖雕、器具、面具、玩具、民居、束IJ绣、服饰、饮食、建筑、园林、风筝、印染等民间文化堪称世界一流。这也是我们的又一大财富。

《南京历史与文化》——4六朝(中)

四、六朝故都(中) 六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一)六朝经济的繁盛 (1)农业 六朝政府大力推行劝农政策,招集流亡,奖励耕垦,兴修水利,减轻赋役,赈济灾民,发展生产。 孙权在建业都城及沿江地区大规模开展屯田,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东晋时,南渡的人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使用粪肥和绿肥,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一时期农作物的品种有了增加。江南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大批北方人的南下,小麦和大豆等北方农作物已经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率又较东吴和东晋时有了很大提高。如与金陵地区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秦淮河,在南朝时多次加以整治,并修建了许多蓄水塘。 (2)手工业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六朝时期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业(麻织业、丝织业、南京云锦等)、冶炼业(设“东冶”、“西冶”和左、右“尚方”等冶官)、造纸业(设“纸官署”)、陶瓷业(设“瓦官”)等。 (3)商业 六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南朝时建康城内外的商业十分发达。城里有4个大的商市,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商市更多,计有大小市集100多个。有些商品甚至形成了单独的市,如纱市、谷市、盐市和蚬市等,连皇宫的后面也有苑市。 南朝的皇室、大族和寺院,也多经营商业和发放高利贷,以牟取厚利。 (4)交通运输与海上贸易 六朝时期,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大力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 在秦淮河的下游也设置了更多的渡口和浮桥,仅仅从现在的通济门附近到石头城这一段,就设置了24座浮桥,称为“浮航”。其中最重要的是都城正南面的朱雀航、竹格航、骠骑航和丹阳航4座。这些浮航平时用船只相连作成浮桥,一旦发生军事行动,就断舟撤航,隔绝两岸交通。 位于东海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也与南朝有着密切往来。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来建康的使者络绎不绝,曾带回中国的诗书、画师和腰弩等。日本使者还带回南朝的丝织工和缝纫工,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 (二)六朝科技的发展 六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科技、文化、艺术硕果累累,在取得的成就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六朝的自然科学,继承秦汉时期的成就,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批科技成就。 (1)天文学与数学 天文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历法的改进上。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宋、齐时代的祖

红色文化

①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潍坊,潍坊医学院,2007. 红色文化 摘要: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上却出现了荒漠,那些有理想、有信仰和奉献精神的人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而此时“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刚好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且从社会实践效应看,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战争中成就了中华民族为自立而苦苦追寻解放道路的红色精神,而且超越时空的满足了和平年代人们各方面的精神需求,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精神 道德建设 文化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伊始便已客观地存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由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世界文化实现交融、提炼、升华而成的。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故红色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在当今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的这一特定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涌动,此时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人民群众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尤为重要,而红色文化恰好可作为一种正确、积极和有用的文化观念来引导人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一、红色文化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红色文化热再度兴起,红色旅游、红色经典影视、红歌会等含有革命年代独特内涵的红色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①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 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遥远的未来,其价值内涵不容忽视。 1、红色物质文化——红色旅游 红色物质文化一般指实物,例如那些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战争等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亲身感受的实体不仅吸引人们前去参观感受,更吸引当地政府部门依次为依托以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以经济发展振兴红色文化产业,于是红色旅游便应运而生。

关于20XX县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20XX县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范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在众多调查者中,%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在3000-4000元之间,%在4000-5000元范围内,仅有%在5000元以上。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还很不高,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有待提高。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的农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还不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继续落实还中央关于“三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是人才引进难、流失易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固有人

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事编制权掌握在人事劳动部门手里,致使人才引进和流动困难。这种现象在 *** 市民办专业艺术团队中特别明显。 *** 剧团由于编制问题难解决,工资待遇不高,近些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而且很难引进相关 *** 人才,特别是不灵活的人才活动机制,加大了建立一支高素质且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难度。 (一)概况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柑桔产业。抢抓“双低”改造机遇,以沮河流域的洋坪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橘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大力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到20XX年,水果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柑桔面积8万亩,总产达到5万吨以上,产值达2亿元。 崇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赣南著名的老区县。崇义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崇义这块土地上战斗、工作、生活过,他们领导根据地人民取得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分解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 2009-03-12 19:22 江阴,简称澄,古名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板块,东经120°16’,北纬31°53’,南望太湖,北滨长江,是自吴淞口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古城。江阴,有着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和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文物遗存丰富,历史建筑成片,街区风貌依旧,古城布局完好;是著名的江防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中国民乐之乡和崇文重教之地。2000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突出贡献奖”。200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阴尊重历史原貌,注重整体保护,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一)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源远流长。其人文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江阴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置延陵乡为毗陵县,并划出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因地处暨湖以北,乃名暨阳乡,此为江阴设行政建置元始。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毗陵郡。暨阳乡升为暨阳县,建县治于莫城,江阴始有县级建置。梁景帝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并迁城于君山之阳、

大江之阴,故名江阴。自此,江阴之名沿用至今,城址亦未再迁移,已有1450余年。 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夺梁王位,封梁王萧方智为江阴王,于江阴郡建江阴国,隋开皇九年(589),陈灭,江阴国除;唐,武德三年(620),置暨州,领江阴、利城、暨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废暨州,复江阴县。会昌四年(844),升为望县。 五代十国之南唐升元年间(937-942),置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为江阴路,置总管府。二十八年(1291)秋,改江阴路为江阴州,属常州路,旋升上州,属江浙路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即吴王位,将江阴州改名连洋州,未几复称江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四月,降州为县,属常州府。及至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 (二)城址变迁 江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滨江古城。位于江阴城郊的佘城古遗址,距今3800余年,至今四周城墙清晰,尤以南城墙保存最好,高出地面近8米。考古专家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佘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城的出现,是青铜时代长江下游第一古城。”其后江阴城址随行政建置变化而变迁。据宋《太平寰宇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汉将莫宠为抵御海寇筑暨阳城,又名莫城,为江阴县城之始,现莫城旧址尚存于江阴周庄镇境内。五代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在长江南岸君山南麓筑新城,占地约600余亩,即今老城区中山公园周围,为现江阴城之始。随后历代都有扩

府文化概述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利用“广府文化”资源 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有突出地位,华夏文明,炎黄始创。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剌史部近400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广信(今封开、梧州)亦成为最早的广府首府,岭南古都。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历史悠久,对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的学习非常重要。 一、在实践课中让学生了解广府语系: 广府民系,即为广府人,广东人中狭义的广府民系是指口语中的“广府人”即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粤式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及世界所有地区,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汉语族群。 二、在实践课中让学生了解广府民居: 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跟粤东的客家建筑、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民居一般为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的平面形式。广府风格的古民居通常是一个家庭几人至数十人居住。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中生活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广府民居--西关大屋。不过新近重拍的彩色版《七十二家房客》居然找不到适合的西关大屋作为拍摄场地。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其次就是依据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体现出的防潮、防晒的特点;还有就是大量吸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除此之外,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点,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耳屋是粤西特有的建筑。明清两代,只要有了钱,发了财,就会建造一所镬耳屋来显示其富有与气量。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三、在实践课中让学生了解广府地域: 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 四、在实践课中让学生了解广府节俗婚嫁: 在节日习俗上,既有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广州,有除夕花市。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至今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番禺的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发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盘古王母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内容多与祭祀本地神仙以及发财致富、出航平安等主题有关。反映了广东风俗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品格。婚姻习俗上,旧时既接受了汉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城乡,还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风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遗风,女子出嫁后,除了年节、庆贺、吊唁等红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男家,而长住娘家。后者是一些女子为了独立谋生和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而宣布自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乌兰浩特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5-12-17 10:56:49 点击:0 摘要:乌兰浩特市为东蒙古革命的摇篮,有着非常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乌兰浩特,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建设和谐乌兰浩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乌兰浩特红色文化的形成历程、现在的发掘和利用以及红色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乌兰浩特红色文化城市建设DOI: 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镇。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乌兰浩特遂成为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的指挥中心,牧区民主改革的实验基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之地。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东蒙古革命根据的艰难曲折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壮举,见证了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和内蒙古的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这座红色的城市到处都是红色的印痕和遗存。保护、发掘和利用这些红色遗存,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注入红色文化元素,这对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特色,弘扬城市精神,扩大城市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乌兰浩特红色文化的形成(一)东北抗日联军丛世和在兴安地区的抗日活动1939年初,由于日军的大扫荡,使抗日斗争变得更加艰难。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共党员丛世和受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第3支队队长王明贵的指令,回到扎赉特旗发展抗日组织,在扎赉特旗建立秘密联络点。后被汉奸刘景兰出卖,丛世和在泰来县城内逮捕。抓捕丛世和后日寇立即对他的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搜捕。在扎赉特旗等地先后抓捕70余人。丛世和被捕后,日军宪兵队对丛世和施用了各种刑罚,进行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但他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没有透露党和抗日部队的任何机密。面对丛世和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穷凶极恶的日本宪兵队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于1943年3月26日将丛世和杀害,时年49岁。同期被捕的付海军、李春和、包忠信等13名共产党员和抗日战士,也分别被判处7———15年徒刑,其他被捕人员,除少数人被释放外,有的死在监狱,有的下落不明。新中国成立后,汉奸刘景兰被我部抓获,后经审讯被处决血祭英灵。 (二)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东蒙古抗日斗争1929年之后,共产国际根据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现状和内蒙古革命的需要,派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特木尔巴根、朋思克等人回内蒙古东部区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九一八”以后,日寇利用民族矛盾,指使、蒙奸甘珠尔扎布及少数蒙古族上层组建自治军,企图以此控制东蒙古地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内蒙古革命党人博彦满都、哈丰阿、乌力吉敖其尔、特木尔巴根等打入了自治军,其目的要把这支民族武装掌握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手中。当时,乌兰浩特依然是内蒙古东部地区抗日活动十分活跃的地方。 1936年,内人党党员乌力吉敖其尔将共产国际拨给的一部电台,设在内蒙古东部。起初把电台放在长春的内人党党员那苏图。后来派人去王爷庙找乌云达赉等革命党人,拟将电台设在王爷庙(乌兰浩特市),但两次在王爷庙勘踏地点因为没找到适当场所,电台仍存放在那苏图家。后因叛徒出卖,那苏图被捕,虽被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透露组织的真实情况。 1938年秋,伪兴安局决定在长春召开蒙民“土地奉上”大会,邀请各旗王公前来参加。内蒙古革命党人研究认为这是一次为民族做好事的机会。会上,博彦满都倡议将“土地奉上”的酬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创办民族教育事业或公益事业,可以成立蒙民厚生会来专门管理此事。在玛尼巴达拉、桑杰扎布、温都苏、

南京文化历史

南京文化遗产 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在历年的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对南京文化遗产考察的题目也是屡有出现,下面列出的是部分南京市文化遗产,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内容,请广大考编学员识记。 物质文化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址 目前,南京正与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福州等8个城市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京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分为两大类:一是航海相关遗存,如都城城址、造船厂遗址;二是文化与文明交流产物,如宗教建筑、航海家府邸和墓葬、外国人墓地等。南京最后进入申报材料的12个现存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点为:天妃宫、静海寺、郑和宝船厂遗址、石头城、郑和府邸旧址、净觉寺、大报恩寺遗址、道场寺遗址、浡泥国王墓、明代都城遗址、洪保墓、郑和墓。 天妃宫实践于明永乐五年(1407),史称龙江天妃宫。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所感应所致,奏请朝廷赐建。郑和在以后的六次下西洋出航前和回归后,都专程前往龙江天妃宫祭祀妈祖,每年妈祖诞辰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民间有感庙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静海寺位于南京狮子山南麓,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航海家郑和等人下西洋凯旋归来而敕建,并赐额“静海”,意为四海平静。

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西部长江之滨鼓楼区中保村范围,这里曾经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数百艘宝船,目前仍留有3个长达四百米的作塘(造船船坞)。宝船厂遗址公园以作塘遗址为中心,建有郑和下西洋碑廊、雕塑群、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等景观和设施,全景式的再现了当年宝船厂的盛况。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路龙蟠里石头城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城。作为从东吴到南朝的都城,当时外国船只到中国或者中国船只出海,都停靠在石头城下面的一个码头。那时,现在的河西地区还是滚滚长江。现在,这处已成为石头城遗址公园。 郑和府邸旧址位于太平路马府街(现马府街小学)。据《金陵志地录》记载:“郑和本姓马,家于此。”太平天国前尚存房屋七十二间,后悔于战乱。如今,在马府新村的今天又一块鉴于1990年的郑和府邸遗址纪念亭和纪念石碑。 净觉寺位于今南京升州路,始建于元,系伊斯兰教徒活动场所,宣德五年被火焚。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前奏请重建,并由郑和子孙后代居守,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大报恩寺遗址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赐封该塔为“第一塔”。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明清两代,大报恩寺在大藏经的编撰、雕刻、印刷领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道场寺遗址,今南京永红造纸厂南面,晨光机械厂大院内老洋楼一片。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文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印证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载,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籍烈士就达25万之多。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其一。其二,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三是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文明传承价值功能。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就是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 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毛泽东思想之后,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疑,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 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们对那段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敬仰那些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人们在红色旅游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是美的,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旅游者在愉悦中感受山河之美,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近年来,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概念表述不一。而且现有的概念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片面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我们的研究观点,以便求教于同仁,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为构建我国的红色资源学科体系,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一、准确界定“红色资源”概念的重要性对“红色资源”概念如何界定,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红色资源”的认识。界定不一样,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也就会不一样。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不一样,人们对“红色资源”的认识也就会不一样。进而,影响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认真研究红色资源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深入了解红色资源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作用与意义,准确把握红色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与功能。而要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就成了最基础的任务。概念是指对一个事物本质属性的一般性概括,对概念的准确界定是开展学科理论研究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比作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根”的话,“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关系到红色资源本质、功能等“枝叶”的成长,最终决定着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这个“果”。如果这个“根”没有培育好,它的“枝叶”也就不可能枝繁叶茂,它的“果”也就不可能硕果累累。由此可见,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开展红色资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是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 2.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促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开展红色资源研究的最终归宿。而对“红色资源”概念的准确界定则是做好开发利用的前提,只有准确地界定红色资源,才能在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科学的把握,防止在“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朱小理,胡松,杨宇光(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摘要:准确界定“红色资源”的概念,是构建红色资源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纵观学术界现有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理论成果,主要存在对“红色资源”的内涵主体认识不统一,对“红色资源”的时间外延有争议,对“红色资源”的核心词把握不科学以及没有突出“转化”在“红色资源”概念界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原始社会概况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距今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经能够制造石器和骨器,最重大的发明是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距今约五六千年,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其以在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所以,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种,是世界目前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还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最先发明打井技术。 距今约四五千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此时父权确立,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些堪称时代代表的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女娲和伏羲传说是“蛇身人首”,兄妹互为夫妻的,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也表明我们先辈经历了辈行婚的血缘家庭阶段。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伏羲还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了中华文字、文明的萌芽。神农氏(炎帝)教人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等等,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黄帝、炎帝战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传说黄帝还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同时缧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说明中华远古文明达到全盛阶段。黄帝(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文明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所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此后,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他们都是通过部落联盟民族推选(“禅让制”)的方式担任首领的。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和周,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由产生到全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到统一国家体制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备的时代。 夏商周三代,青铜冶炼铸造业十分发达,因而被称为“青铜时代”。相传大禹曾用青铜铸造九个大鼎,象征他统治下的九州。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代的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甲骨文,它对推动社会交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甘石星经》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战国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之分,《黄帝内经》、《扁鹊内经》全面总结了当时的医学成就;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中国的工程技术已处于当时世界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XX高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就XX高邮如何立足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特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文章对高邮城市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周边城市资源,寻找合作,拓展旅游产品;四是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搜寻特色,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邮旅游开发 Mining thoroughly advantages of city cultural resource, Advanc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reg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oyou,Jiangsu Content summary: This article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exploring a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istent with Gaoyou situation, by how Gaoyou bases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