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第2章考试题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第2章考试题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第2章考试题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第2章考试题

《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第二章考试题

适用班级:考试时间:45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1.集装箱长、宽、高的外部尺寸分别是:40英尺、8英尺、9.5英尺,这种集装箱是( )。

A.1A

B.1AAA

C.1C

D.1B

2.国际海运集装箱按用途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集装箱,其中“OT”代表( )。

A.干货箱

B.超高箱

C.开顶箱

D.框架箱

3.LCL--FCL货物交接的运输条款包括( )。

A.CY-- CY

B.CY—DOOR

C.CFS-- CY

D.CY--CFS

4.以下术语中,( )是典型的集装箱租赁合同条款。

A.ETA

B.ETB

C.ETC

D.ETD

5.集装箱箱号“COSU 800121固”中,最后一位的“5”为( )。

A.箱主序号

B.箱型代号

C.核对数

D.航次代码

判断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1分,计5分)

1.S.O.C箱通常没有箱主代号。( )

2.海运集装箱货物交接的主要方式是CY--CY。( )

3.在国际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冷藏货物装箱期间,承运人无需负责保持冷藏装置的正常运转,以达到装载冷藏货所要求的温度。( )

4.在集装箱运输中,“TEU”和“FEU”二者在集装箱船的载箱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允许装载的货物重量和体积等方面都按照两倍关系来进行计算。( )

5.在单航次租箱中,如果交箱地的租箱市场行情高于还箱地的行情,则租箱人除须按约定支付租金外,还须额外支付提箱费和还箱费。( )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3分,计15分)

1.货主或委托货代到码头堆场提空箱时,通常与堆场业务人员一起对集装箱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集装箱外部是否有损伤、变形、破口等异样

B.集装箱箱门能否做270。开启

C.箱内是否清洁

D.附件是否齐全2.通常海运集装箱有三种租赁形式,包括( )。

A.航次期租

B.定期租赁

C.程租

D.活期租赁

3.通常,对集装箱的检查应包括( )等方面。

A.外部检查

B.内部检查

C.箱门检查

D.清洁检查

4.散装集装箱主要用于运输( )等货物。

A.豆类

B.谷物

C.树脂

D.服装

5.在集装箱核对号计算中箱主代码字母的等效数字中,不包括( )。

A.11

B.12

C.22

D.23

问答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第1、2小题12分,第4、5题各10分,第3题15分,第6题11分,计70分)

1.请简述用于海上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试简述“整箱货”与“拼箱货”的基本概念,并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一集装箱端门上的标记如下图所示,请注明图中划线部分内容(对应①----⑩)分别为哪种标记。

4.选择集装箱应考虑什么因素?

5.集装箱检查应考虑几个方面?

6.简述集装箱的租赁方式。

CAD级考试样题

2011版本CAD 2级考试样题 一、单选题: 1、在图形中对一处图案填充建立一个块的属性,该属性包含“对象”类别字段,则该属性不包括图案填充的哪项信息?(C) A、面积 B、角度 C、比例 D、间距 2、当为样条曲线插入字段时,不可以选择下列哪种特性(D) A、阶数 B、起点切矢量 C、端点切矢量 D、材质 3、下列变量中哪一个的功能是:控制当光标悬停在支持夹点提示的动态块和自定义对象的夹点上时夹点提示的显示。(C) A、GRIPHOT B、GTAUTO C、GRIPTIPS D、ANGDIR

4、如图所示的对象编组,其中编组“111”包含左边的三个圆对象,当选择其中一个圆时,其他两个圆将发生什么变化(B) A、选中 B、不选中 C、不一定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5、下面图形中偏移后图形属性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 A、多段线 B、椭圆弧 C、椭圆 D、样条曲线 6、下列关于动态块的制作的顺序正确的是:(A) A、绘制几何图形——添加参数——添加动作 B、添加参数——添加动作——绘制几何图形 C、添加参数——绘制几何图形——添加动作 D、绘制几何图形——添加动作——添加参数 7、使用join命令合并椭圆弧时,合并的方向是?(A) A、从源对象逆时针合并圆弧 B、从源对象顺时针合并圆弧 C、从目标对象逆时针合并圆弧 D、从目标对象顺时针合并圆弧 8、关于自动约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相切对象必须共用同一交点

B、垂直对象必须共用同一交点 C、平滑对象必须共用同一交点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使用Scale命令缩放图形时,在提示输入比例时,输入r,然后指定缩放的参照长度分别为1、2,则缩放后的比例值为?(A) A、2 B、1 C、0.5 D、4 10、关于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夹点有三种状态:未选中、选中和悬停 B、选中直线端部夹点后在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复制”可复制出一条和其长度、方向一样的直线 C、选中圆象限点的夹点后在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旋转”可以此点旋转该圆 D、选中圆中心点的夹点后在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旋转”则此圆不会发生如何变化 11、绘制如图所示图形,五边形内切5个相等圆,五边形左右两端点间距离为85,求五边形减去5个圆的面积。(C) A、1934.4616 B、1934.4617 C、1934.4618 D、1934.4619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卷(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对于A 2+3B2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 C.v(A2)=0.4 mol/(L·min) D.无法判断 解析:A项由v(AB3)=0.5mol/(L·min)可推出v(A2)=0.25 mol/(L·min);B项由v(B2)=0.6mol/(L·min),可得v(A2)=0.2 mol/(L·min),由此可知表示反应最快的是C项。 答案:C 2.(2009·杭州高二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解题时明确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是变量不再发生变化。特别注意A的状态为固体。由于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

相等,在刚性容器中整个反应过程中压强不变,故A 、D 错;由于A 为固体,气体的质量在反应中会发生变化,直到达平衡状态,ρ=m V ,由于V 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平衡前后会发生变化,不变时即达到平衡,B 对;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均可表明达到平衡状态,C 对。 答案:BC 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答案:C 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 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 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 2与水的反应)(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测试题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化简AC -u u u r BD +u u u r CD -u u u r AB u u u r 得( ) A .A B u u u r B .DA C .BC D .0r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则相等的向量是( ) A. AD →与CB → B. OB →与OD → C. AC →与BD → D. AO →与OC → 3.某人先位移向量a r :“向东走5 km ”,接着再位移向量b r :“向西走3 km ”,则a b +r r 表示( ) A .向东走2 km B .向西走2 km C .向东走8 km D .向西走8 km 4.如果△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4,6), (2,1)B -,(4,1)C -,则重心的坐标是 ( ) A.(2,1) B.(2,2) C.(1,2) D.(2,4) 5.若AB →=(2,4),AC →=(1,3),则BC →=( ) A .(1,1) B .(-1,-1) C .(3,7) D .(-3,-7) 6.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的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A.1e r =(0,0),2e u u r =(1,-2) B. 1e r =(-1,2),2e u u r =(5,7) C. 1e r =(3,5),2e u u r =(6,10) D. 1e r =(2,-3),2e u u r =(21,-4 3) 7. O 是ΔABC 所在的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0,则ΔABC 的形 状一定为(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8.已知12,5||,3||=?==b a b a 且,则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为( ) A . 512 B .3 C .4 D .5

CAD等级考试试题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1、设置AUTOCAD图形边界的命令是。 A、GRID B、SNAP和GRID C、LIMITS D、OPTIONS 知识点:1.1 2、在“创建图纸集”向导中,图纸集可以创建。 A.从图纸集样例B.从现有图形文件C.从图形样板文件D.A和B 知识点:1.1 3、将绘制的图形保存为样板文件的文件名为。 A *.dwg B *.dxf C *.dwt D *.dwf 知识点:1.3 4、AUTOCAD的坐标体系包括世界坐标系和。 A、绝对坐标系 B、平面坐标系 C、相对坐标系 D、用户坐标系 知识点:2.1 5、若图面已有一点A (2,2) ,要输入另一点B (4,4) ,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A、4,4 B、2,2 C、4,4 D、2<45 知识点:2.2 6、移动圆对象,使其圆心移动到直线中点,需要应用。 A、正交 B、捕捉 C、栅格 D、对象捕捉 知识点:2.3 7、在输入一条长度为200的直线时,命令行出现了创建零长度的提示信息,并在某点绘制了一条长度为0的直线,这种情 况可能造成的原因是。 A、坐标数据输入的优先级设置为“键盘输入” B、坐标数据输入的优先级设置为“对象捕捉” C、坐标数据输入的优先级设置为“键盘输入,脚本例外” D、“Windows标准加速键”被关闭 知识点:3.4 8、在AutoCAD 2008中,用CIRCLE命令在一个三角形中画一内接圆,在提示3P/2P/TTR

下,应采用的最佳 方式是。 A、2P方式 B、TTR方式

C、3P方式 D、先手工计算好圆心坐标、半径、用圆心、半径方式 知识点:4.2 9、在AutoCAD 2008中绘制正多边形时,下列方式错误的是。 A、内接正多边形 B、外切正多边形 C、确定边长方式 D、确定圆心、正多边形点的方式 知识点:4.3 10、下列编辑工具中,不能实现“改变位置”功能的是。 A、移动 B、比例 C、旋转 D、阵列 知识点:5.4 11、在修改编辑时,只以采用交叉多边形窗口选取的编辑命令是。 A、拉长 B、延伸 C、比例 D、拉伸 知识点:5.5 12、拉伸命令“stretch”拉伸对象时,不能。 A、把圆拉伸为椭圆 B、把正方形拉伸成长方形 C、移动对象特殊点 D、整体移动对象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 .利用潮汐能发电 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 = +131KJ/mol ,CO(g)+1/2O 2(g)==CO 2(g);△H = -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 =-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6.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 A (g )+ B(g) 2 C (g );△H <0 B. 2 A (g )+ B(g) 2 C (g ); △H >0 C. 2A + B 2 C ;△H <0 D. 2C 2 A +B ;△H <0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 2 3 H 2 (g) =NH 3(g) ;ΔH =-46.19kJ ·mol —1 21H 2(g)+ 21 Cl 2(g)=HCl (g) ;ΔH =-92.36kJ ·mol —1 21I 2(g)+ 2 1 H 2 (g) =HI (g) ;ΔH =+25.96kJ ·mol —1 A. HCl>NH 3>HI B.HI > HCl > NH 3 C.HCl> HI > NH 3 D.NH 3> HI > HC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9.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 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11.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 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 2 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低 高 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2 A (g) + B(g) 2 C (g)

第二章测试题

1.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物质现象。(错) [10分] 2.理想是多方面的,按照内容进行划分,可分为(ABCD )。[多选题] [10分] A 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政治理想 3..理想是多方面的,按照时间来进行划分,可分为(CD )。 [多选题] [10分] A个人理想 B社会理想 C近期理想 D远期理想 4.理想的特征有(ABC )。[多选题] [10分] A理想具有超越性 B理想具有实践性 C理想具有时代性 D理想具有多样性 5.信念是理想、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判断对错] [10分] 6.信念的特征有( AC )。[多选题] A信念具有执着性。 B信念具有超前性。 C信念具有多样性。 D信念具有时代性。

7.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对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的意义有(ABC )。[多选题] [10分] A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B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C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D增强实践才干 8.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原因有(ABD )。[多选题] [10分] A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马克思主义具有正确性。 D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9.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做到正确认识(BCD )。[多选题] [10分] A理想信念是一个实践问题 B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C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D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0.青年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要做到( ABD )。[多选题] [10分]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为人民服务 D立志须躬行

2016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2016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 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 (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 /L C.0.45mol/L D.0.55mol /L 3.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

8.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 O2(g) 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 100 mL 6 mol·L-1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碳酸钠溶液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钠溶液 10.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H <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两条曲线,X是表示NO2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前10 min内用v(N2O4)表示的化

国际商务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②Cross-Cultural Business

Sample Test 1 ________ ________ is(are is(are is(are) the set of values, beliefs, ) the set of values, beliefs, rules, and institutions held by a specific group of people. A) Customs B) Rituals C) Culture D) Aesthetics

Sample Test 2 The belief that one's own ethnic group or cultur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others is referred to as ________. A) cultural dominance B) cultural diffusion C) cultural literacy D) ethnocentricity

Sample Test 3 People who view other cultures in terms of their own are said to be ________. A) geocentric B) culturally sensitive C) ethnocentric D) geocentric

Sample Test 4 Detailed knowledge about a culture that enables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within it is called ________. A) cultural literacy B) social mobility C) cultural diffusion D) aesthetics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中级CAD绘图员考试试题(八套试题,附样图).

中级CAD 绘图员考试标准试题 第一单元文件的操作 1-1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120×90,0层颜色为红色(RED)。 2.保存:将完成的模板图形以KSCAD1-1.DWT为文件名保存在#SubPath# 中。请关闭autocad应用软件后再点击进入下一题。 1-2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1200×900,加载线型为acad_iso03w100,设此线型为当前线型,设置合理的线型比例。 2.保存:将完成的模板图形以KSCAD1-2.DWT为文件名保存在#SubPath# 中。请关闭autocad应用软件后再点击进入下一题。 1-3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4200×2900,网格(grid)点距为100。 2.保存:将完成的模板图形以KSCAD1-3.DWT为文件名保存在#SubPath# 中。请关闭autocad应用软件后再点击进入下一题。 1-4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4200×2900,光标捕捉(snap)间距为100,并打开光标捕捉。 2.保存:将完成的模板图形以KSCAD1-4.DWT为文件名保存在#SubPath# 中。请关闭autocad应用软件后再点击进入下一题。 1-5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4200×2900,设置单位为Meters,长度、角度单位精确度为小数点后3位。 2.保存:将完成的模板图形以KSCAD1-5.DWT为文件名保存在#SubPath# 中。请关闭autocad应用软件后再点击进入下一题。 1-9说明:机械类和建筑类(通用) 【操作要求】 1.建立新文件:运行AutoCAD软件,建立新模板文件,模板的图形范围是5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17ⅹ3分=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mol·L-1·s-1 B.v(B)=mol·L-1·s-1 C.v(C)=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 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mol B. mol C. mol D.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的是 A.氯化钠在水中电离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下(P1<P2),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 7.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8.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分×20=50分) 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 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 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 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 带季风气候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 2.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B.4C.5D.6 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 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a?α,b?αB.a?α,b∥α C.a⊥α,b⊥αD.a?α,b⊥α 6.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③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 ④若a⊥b,b⊥c,则a∥c. A.4B.3C.2D.1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EF⊥AA1;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a∥b,则α∥β D.若a⊥α,b⊥β,α⊥β,则a⊥b 9.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n∥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

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 (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3.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4.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放出氧气50 mL, 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 A.10 B.25 C.50 D.250 5.C+CO 22CO;Δ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Δ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 变化是(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 6.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 是( ) A.①B.②C.③D.④ 7.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8.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 O 2 (g)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 100 mL 6 mol·L-1 H 2SO 4 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 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碳酸钠溶液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钠溶液

电工学第二章测验题

《电子技术》第二章测验卷 (满分100分,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题,共54分) 1.电路中发生瞬态过程的条件是()。 A.有换路,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B.有换路,电路中有耗能元件 C.有换路,有电源 D.有电源,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2.电容元件是()元件。 A.线性元件 B.储能元件 C.耗能元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当线性电感元件中的电流增大时,磁场能量增大,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储藏起来。 A.磁场能 B.电场能 C.电能 D.功率 4.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t值取决于() A.激励信号和电路初始状态 B. 激励信号和电路稳定状态 C.电路参数 D.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5.以下4个元件,耗能元件为() A.电阻元件 B.电源元件 C.电感元件 D.电容元件 6.下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V 12 V 6 A.2s B.4s C.1s D.0.5s 7.在换路瞬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电流必然跃变 B.电容电流不能跃变 C.电感电压必然跃变 D.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8.下图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定状态,在0=t 时刻发生换路,即开关S 闭合,则换路后 电容电压初始值为()。 Ω 122 R - + S U A.6V B.-6V C.18V D.-12V 9.电路如下图所示,原电路已达到稳态,在开关S 断开时,电感L 上通过的电流为()。 10F 10μ A.6A B.2A C.0A D.4A 10.电路如下图所示,原电路已达到稳态,在开关S 断开时,电容C 两端的电压为()。 10V - + F 10μ A.按指数规律增加

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点P(3,-6),Q(-5,2),R的纵坐标为-9,且P、Q、R三点共线,则R点的横坐标为()。 A、-9 B、-6 C、9 D、6 2.已知=(2,3), b=(-4,7),则在b上的投影为()。 A、B、C、D、 3.设点A(1,2),B(3,5),将向量按向量=(-1,-1)平移后得 向量为()。 A、(2,3) B、(1,2) C、(3,4) D、(4,7)4.若(a+b+c)(b+c-a)=3bc,且sinA=sinBcosC,那么Δ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5.已知| |=4, |b|=3, 与b的夹角为60°,则| +b|等于()。A、B、C、D、 6.已知O、A、B为平面上三点,点C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2,则()。 A、B、 C、D、 7.O是Δ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条件,则点O是ΔABC的()。 A、重心 B、垂心 C、内心 D、外心8.设、b、均为平面内任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则下列4个命题:(1)( ·b)2= 2·b2(2)| +b|≥| -b| (3)| +b|2=( +b)2

(4)(b ) -( a )b 与 不一定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9.在ΔABC 中,A=60°,b=1, ,则 等 于( )。 A 、 B 、 C 、 D 、 10.设 、b 不共线,则关于x 的方程 x 2+b x+ =0的解的情况是( )。 A 、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B 、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 C 、至多有两个实数解 D 、可能有无数个实数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C=22,则CA AB =_________ 12.已知ABCDEF 为正六边形,且AC =a ,AD =b ,则用a ,b 表示AB 为______. 13.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 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 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14.如果向量 与b 的夹角为θ,那么我们称 ×b 为向量 与b 的“向量积”, ×b 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 ×b |=| ||b |sin θ,如果| |=3, |b |=2, ·b =-2,则| ×b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15.已知向量 = , 求向量b ,使|b |=2| |,并且 与b 的夹角 为 。(10分)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令狐文艳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0.8 mol/(L·s) D.υ(D)=1 mol/(L·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 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

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第二章线性表测试题

第二章测试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线性表是( A )。 A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B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 C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D一个无序序列,不能为空。 2.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C)。 A便于随机存取 B花费的存储空间较顺序存储少 C便于插入和删除 D数据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相同 3.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最后一个元素,则采用( D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4.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B )。 A.head==NULL; B.head->next==NULL; C.head->next==head; D.head!=NULL; 5.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s结点,则执行(C )。 A.s->next=p->next;p->next=s; B.p->next=s->next;s->next=p; C.q->next=s;s->next=p; D.p->next=s; s->next=q;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给定有n个结点的向量,建立一个单链表的时间复杂度_______。建立一个有序单链表的时间复杂度_______。 2.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其值等于x结点时,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需平均比较_____个结点。 3.在一个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向前移动____个元素。 4.当对一个线性表经常进行存取操作,而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则采用_____存储结构为宜。相反,当经常进行的是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则采用_______存储结构为宜。5.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操作都是等概率的。插入一个元素时平均要移动表中的个元素。 三、算法设计题(每小题25分) 1.设有一个用向量表示的线性表L,要求写出一个将该表逆置的过程,允许在原表的存储空间外再增加一个附加的工作单元。 2.已知两个整数集合A和B,它们的元素分别依元素值递增有序存放在两个单链表HA 和HB中,编写一个函数求出这两个集合的并集C,并要求集合C的链表的结点仍依元素值递增有序存放。(注意:并集不是归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