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层次拓展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多层次拓展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多层次拓展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多层次拓展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17-11-14T13:40:55.1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作者:张丽霞[导读]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拓展物理实验形式的研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中学519100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实验教学的有关内容及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教学理念之一,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重要。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只注重成功实验的演示,缺乏成功实验的设计探究以及创新过程;只注重物理实验的课内的探究,而缺乏物理实验课外的开放性探究;只注重物理实验的理论性研究,而缺乏物理实验的移植应用性研究。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同时也割断了理论探究与实验探究的整体关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拓展物理实验形式的研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尤其是多层次的拓展实验。

一、拓展学生实验研究学习的意义

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深化中学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作用;

3.拓展了物理实验探究的时空,做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互补结合;

4.加强了实验理论研究和移植应用的整合功能;

5.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方法。而多层次的拓展探究实验,通过对原有实验进行拓展(改变实验目的要求、改变实验控制条件、改变实验仪器等),提出新的实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对拓展后的新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拓展教材要求的实验,演示教材要求以外的新的实验现象,而学生常对这些新现象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作为教师应及时把握这些良好的教学契机,把探索新物理现象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新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不同层次的拓展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侧重也不同

根据教师在拓展探究中的作用不同和学生在实验中的独立性的程度不同,可以把拓展实验分成三个层次:扩展性的拓展探究,引伸性的拓展探究,创造性的拓展探究。

1.扩展性的拓展探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扩展性拓展探究是在原有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实验的器材,改变实验目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扩展性探究实验的内容相对简单有趣,可独立操作完成,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因此扩展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加深对探究方法、探究过程的认识。

扩展性的探究可把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实践活动延伸到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实施,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积累的巨大的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学生有了施展潜能的平台和环境,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对知识学习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学习的上进心,也能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成功者。

2.引伸性的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精神。

引伸性探究是在原有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控制条件,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深化中学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作用。

在探究“测量灯泡电阻”时,学生发现三次求得的灯泡电阻不同,而且灯泡的电压越大,测得电阻越大。为什么灯泡电阻在不同电压下不同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逐渐提高电压,摸摸灯泡,发现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探究“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学生用酒精灯加热灯泡,记录电压和电流,算出电阻。对比加热前算得的电阻,发现温度越高,灯泡的电阻越大。因此探究“测量灯泡电阻”实验时,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一个变值,没必要求平均值。

引伸性的拓展课题通常在探究常规实验中被学生发现,因此要及时改变条件探究新问题,得到新结论,完善常规探究实验。引伸性的拓展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求实精神,拓展物理实验探究的时空,做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互补结合。

3.创造性的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探究是在原有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提出新的探究课题,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起着辅助和指导作用,这种探究活动属于真正高层次的拓展研究,侧重提高学生独立创新精神。因此在探究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查阅和读取信息的能力。如果遇到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教师事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开拓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学生从这种成功的拓展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经过这种创造性的拓展探究,学生的问题来自实际,实验验证理论,加强了学生的实验理论研究和移植应用的整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总之,拓展性的探究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拓展实验分层次有目的的探究,充分体现和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精神。物理实验要真正体现“分层拓展探讨”的实验教学思路,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物理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发挥独特的功能。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纸板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及目的(相互垂直,用于验证三线共面). 3.光路的确定(描出两点,连接并标出方向). 4.纸板可以折转的作用(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反射光线沿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射出(光路可逆). 6.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①避免实验结论的特殊性和偶然性;②验证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7.实验结论(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2.实验仪器的选取.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透明,易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用来确定像的位置、对比物像的大小关系); (3)选用较薄的玻璃板(避免出现较明显的重影现象);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距和物距); (5)用方格纸代替白纸的好处(测量像距和物距更方便). 3.实验环境暗一些(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更明显). 4.平面镜的放置(垂直于水平桌面,否则像与物无法重合). 5.用光屏无法承接到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6.多次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7.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像等大;②物距等于像距;③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④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⑤所成的像为虚像).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2.凸透镜焦距的判断(①定义法;②成等大实像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 3.刻度尺的读数. 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6.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的方法(缓慢地多次前后移动光屏,并不断比较光屏上像的“清晰程度”,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 7.像的位置因蜡烛烧短而变高后的调整方法(①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将蜡烛向上移动;③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下移动). 8.光路可逆性的应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互换,等同于物体和光屏互换位置,若互换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互换后仍然能够呈现清晰的像). 9.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的好处(所成像比较稳定,且更容易比较大小). 10.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始终无法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原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 11.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仍然能够成像,且仍然是完整的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12.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加远视镜片、近视镜片后的成像情况(远视镜片为凸透镜,近视镜片为凹透镜,加远视镜片后相当于减小了凸透镜的焦距,加近视镜片后相当于增大了凸透镜的焦距). 四、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只改变压力的大小,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压力大小相同). 3.转换法的应用(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保证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 5.运动速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速度大小不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初中物理实验室介绍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物理实验室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物理实验室建成于2006年5月,其中实验室有两个,分别为物理实验室1和物理实验室2,面积均为77.23平米,仪器室(兼作准备室)有两个,分别为仪器室1和仪器室2,面积均为33.01平米。物理实验室1为电学实验室,设实验电源型实验桌。物理实验室2为光学和力学实验室,学生桌设电源,配有多媒体设备和信息网络口。各室照明设施齐全,各室均配备灭火装置,讲台均设公用水嘴、水池,各室于2006年9月投入使用。 我校为4轨制,实验按照省颁二类标准配备,各种实验仪器、设备能保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要求。物理教师兼职实验员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 学期初,我们认真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并将学生实验安排上墙公布,平时我们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45个)和学生分组实验(88个),二类实验的开出率均达100%。教师能做好演示实验记录,学生能做好分组实验记录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使用“信息系统”后,及时做好各种信息的登录工作。学期末能将各种纸质材料整理并分类装订成册。 实验室管理各种规章制度齐全并上墙公布,各种账册齐全,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登入“分类账”;玻璃仪器等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破旧仪器及时申请报废,并接受财务监督。做到定期盘点,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总账、分类账的账、卡、物相符率达100%。 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并根据不同要求做好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严格执行仪器借还制度,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实验时所产生的废物,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整理

观察沸腾实验: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 是; 图A 图B 图C 图D 图 E 图F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 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②。 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二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 甲乙 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里,王大海进行了如下操作: (1)①把两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L 1和L 2 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 灯泡发光(如图甲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压表,分别测量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 (2)①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另一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乙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入表二. 请你评估: (1)表一的测量结果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2)表二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 (3)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_______ (4)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是 _ (2)你的结论 是 ; (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 电压。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 A B C 3.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有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这项工作。 2、教学仪器、药品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仪器的存放按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科学存放。对贵重仪器必须重点保管,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实验室教学仪器要建立完善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等,帐物相符,各种资料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教师上实验课所需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填好实验记录册,用后及时归还。 5、教学仪器借用、领取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和报废,都要按规定处理。 6、对于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模范地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修技术,保持仪器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3、每学期清点仪器一次。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 4、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5、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注意安全、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7、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药品的教育。

中学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

中学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 作者:张晓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4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这样,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不能让物理实验教学仅仅停留在黑板上,但如何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密切关注,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探究实验的多元化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不应该要求不同学生完成同样过程的任务。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得到真正体现。在具体的物理实验课中,要注重实验器材选择多样化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实验变量多样化处理,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挥主体作用。物理实验过程中,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常常与多个因素有关系,因此,控制变量法是物理研究常用方法之一。由于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实验本身难易度也不同,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同时研究完所有的问题。所以,教师在一节实验课上,就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学生的实验活动,根据学生实际,通过采用控制变量法,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完成。 二、培养学生互助互爱,把合作权利和方法交给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提醒学生纠正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方式,随时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及时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间合作的积极性。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学生的分工问题就完全放给学生自己来做。实际上,让学生讨论分工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应观察什么?记录哪些数据?实验仪器的使用等,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将研究方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促使自己的思维模式逐步地向科学的思维模式转变,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中学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我运用最多的主要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法和归纳法。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究 往往越新奇的实验,学生越想亲自尝试。因此,在抓好物理教学演示实验的同时,应努力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设计性实验选题时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

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的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通过物理实验对中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引起中学物理教师对实验的高度重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力培养 针对中学物理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在该学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物理实验从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知识与能力的高度结合。用好物理实验,将会在以下能力的培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现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能力,这自然不同于简单地看。 人们天天在观察,但观察的结果和能力却各不相同。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每次实验的观察目的和重点。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和具有连续性的现象应提前做好准备。例如,空气的膨胀对外做功,电流使保险丝熔断,水的沸腾,萘的熔化等。二是要求严格,注意观察得全面、细致、准确、敏锐。要让学生学会看“门

道”,在观察中思考各物理现象间的联系。如果说电流磁场的发现来自奥斯特的敏锐,那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则是几代科学家长期研究和全面、细致观察的结果。三是要鼓励学生随时观察,养成好的观察习惯,而且要多质疑,像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一样,多提出一些“荒诞不经”的问题。 二、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一种对观察所得信息初步加工的能力,通过思维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的概念、规律。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的环节。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即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其余都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了深刻的思维才可能透析物理现象,从中找出其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然而,这种学生如果其他思维品质缺乏的话,就会变得爱钻牛角尖,抱定问题不放松,却不能放开问题去考察其他因素,找出解决的途径。这就是所谓的集中思维,往往是片面的,也是行不通的。与之相反,发散思维过强的人,即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表现过强者,其思绪常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能发现许多问题,得出许多结论,但最终却忘了自己在干什么。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物理实验考试的18个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考试的18个实验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 __________有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5)整理器材。 4.分析与论证: (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千克。 (2)数据记录: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物理试题 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三.操作要求 1. 检查器材。 2. 记录总质量。 3. 测盐水的体积。 4. 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 计算盐水的密度。 6. 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量筒的最大刻度值,量筒的最小刻度值 。 2. 记录数据:

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 物理试题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6.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实验记录 1.记录数据: 2.图像: 五.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有关,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六.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物理试题4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定值电阻三个(阻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10Ω)。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填“成正比”、“成反比”)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超强)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 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 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4.实验表格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

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不用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1.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方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12.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13.为什么要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装置时,应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 2.甲乙两个小组同时做此实验,结果甲组队员发现所用时间比乙组长,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a减少水的质量 b提升水的初温 c加盖子 3.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 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 气泡压强变小。 4.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处和晶体熔化过 程相同) 5.按图9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点是_100℃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仪器

基本实验仪器 1、刻度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作用:。 (2)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②;③。使用过程中:①;②; ③;④。 2、温度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5、单位:; 6、特殊值的规定:(1); (2);(3)。7、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②; 使用过程中:①;②;③; 3、体温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5、单位:; 6、正确使用:①;②。 4、天平: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使用注意点::①;②;5、量筒或量杯: 1、作用:; 2、放置:。 3、量程:; 4、分度值:; 5、单位换算:。 6、刻度特点:; 7、视线:; 8、使用时装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含义:①; ②;6、弹簧测力计: 1、作用:。 2、原理:。 3、结构:。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压强计: 1、作用:; 2、结构:; 3、大小表示:。 8、气压计: 种类:(1);(2)。 各自的优点: 各自的缺点: 9、密度计: 1、作用:。 2、原理:。 3、刻度特点:。 4、读数:; 10、电流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④。 11、电压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 12、滑动变阻器 1、原理:; 2、作用:。 3、结构:。 4、标值的含义:; ; 5、正确使用:; 6、使用的注意点:①;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例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功、电热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大小的因素等等实验,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例如,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都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三、转换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放热多。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利用软细绳测量地图上铁路线上的长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系的实验中,用乒乓球的振动放大和转换音叉的振动;利用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等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利用磁场的吸铁性来研究磁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等,都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试题(卷)精选1

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试题精选 第一组试题:(每位选手都有100分的基础分) 1.(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有两问,答对了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满分60分。) (1)实验员的展演有两处操作错误,请将错误简单写在答题卡上。(限时40秒钟)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经。 错误1:实验前未对游标卡尺进行调零; 错误2:读数前未固定游标上的螺母。(事先未固定螺母即读数:19.1mm) (2)讲台上(或屏幕上)是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在玻璃板前后各竖直放置一段相同长度的蜡烛A和B,前面蜡烛A是点燃的,请在答题卡上简单回答以下问题(限时20秒钟): ①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都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是什么原因?玻璃与桌面不垂直;不合理。 ②解决了上面问题后,找出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位置,并分别测出A的物距为80cm,A的像距为80.1 cm,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平面镜成像中,像距与物距相等”,这是否合理? (3)讲台上(或屏幕上)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请问(限时20秒钟):

①为效果更好,图中的直导线应该() A.南北方向放置 B.东西方向放置 ②为了使学生观察清楚,通电后磁针能静止在通电直导线该处合磁场的位置,电路中应该串联1个() A.“2A,50Ω”的滑动变阻器 B.“12V,50W的灯泡” 2.(共2个小题,每答对一问加10分,答错一问扣10分,满分90分。最好屏幕出示,以便控制时间。)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约8Ω电阻的阻值。请观察实验员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过程,将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找出来。(在竖直放置的示教板上演示;答题限时3分钟。) 错误1: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或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应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错误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错误3:滑动变阻器不应将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 错误4:电压表不应与串联的电源与开关并联; 错误5:电压表不应选用大量程。 (2)某同学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请观察实验员测量圆柱体密度的实验操作过程,并将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找出来。(答题限时2分钟。) 错误1:天平横梁未调平衡,即开始测量; 错误2:应该用镊子移动游码; 错误3:横梁稳定在水平位置或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再读数。(圆柱体的质量错误读数:83.7克)

初中物理三大类型实验题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三大类型实验题解题技巧 第一类型:测量型实验 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实验: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 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五种实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时具有相应的实验原理: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实验原理是v=s/t,⑵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

F·S及二力平衡,⑷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格外注意。 第二类型:探究型实验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所以现行各种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 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⑼探究物质比热容,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⒀探究电流热效应,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实验包括新课改以来物理课外读物上设计的探究活动和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其中最常见的有: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一: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要学好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学好物理课,首先要重视各学科的横向关联作用,比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就直接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在物理课中有目的迁移应用就是物理学习中的计算能力。第二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要重视在群体学习过程中树立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要自我培养良好的独立作业能力。第四要重视探索自己学习道路上的未知领域,学会科学的探索,严谨的分析是打开未知领域之门的金钥匙。 下面就如何学好初二物理提出几项建议: 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初二物理课要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对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有一连串的问号,并且很想知道答案。这并不难,随着学习进程每个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关键是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对!当然是做后者。开学初,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各学科的课本,初二的学生手中自然就会比初一时多出我们需要的《物理》课本。打开课本,同学们的某些浅显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会通过课前看物理课本而了解上物理课时老师要讲的内容,知道上物理课时,针对所学环节听什么,使学习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通过课中随着老师的引导看物理课本,达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通过课后看物理课本,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同学们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你们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你们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这是解答物理简述题的语言之源。在我们学习了一些可用数学表达式书写的物理规律之后,同学们会在物理课本中阅读到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这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很好地阅读、细心地反复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良好培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对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提高,书写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2.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濮阳市华龙区第五中学物理组宗自岭2014年10月,我们物理课题组在区教研室刘素红老师指导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进行了第一阶段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近半年多的有效训练,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过程 1、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近几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试题逐步增大出题分值,出题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特别是今年“中招实验操作考试”分值由原来的15分增加到了30分,更加强调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这一课题在此形式下意义巨大,值得去认真研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教学仪器设备充足。特别是近两年市里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实验仪器改造”,该校物理实验仪器已经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拥有两个实验室。完全能够完成初中物理各类的演示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他们的学生基础普遍差,但班级学生人数少,方便展开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同时,农村学生普遍喜欢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强,对实验有着强烈

的兴趣。所以更加便于开展课题研究。 2、研究的过程 A、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 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强了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根据方案的 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负责理论研 究的老师李彦君进行撰写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B、行动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4日, (1)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2)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好探究实验教学;即怎样把传统的学生实验如何向学生探究实验的转变;找到在实验中影响探究实验教学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并想办法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

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教程文件

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摘要】物理实验既能让学生把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认为在我们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实验探究优势,尤其对初涉物理的初中生应加大实验探究教学力度,加强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关键词】观察能力实验探究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利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物理问题总是从观察、实验入手,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最后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形成物理理论。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利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应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 一、培养学生物理观察思考能力

观察是研究问题的基础,我们要注重观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注意这些现象的产生及引起变化的条件,思考它们变化的原因。观察是研究物理的入门向导,没有观察就抓不住现象,就不可能发现规律,深入了解研究物理规律。例如,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从观察礼堂吊灯的摆动中提出问题,认识了摆的等时性。生活中有大量可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如对萘加热熔化过程,先是温度不断上升,等到一定时间虽然继续加热,但温度为什么保持不变;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为什么会向上飘起呢等。所以说我们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了解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所以在具体物理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坚持细心,有目的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表现为对物理实验探究及现象的浓厚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对实验探究现象,自然现象的观察中来,培养他们自觉、有目的、细心、持久的观察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做活各种实验探究(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参与实验探究)尽可能为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营造出生活的物理情景,例如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习中[案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本演示取一只小杯子,灌入水,把一根小塑料管A插入水中,然后利用另一根塑料管B对准A管露在水面外的管口处,向B管中吹气,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他们通过现象的观察了解物理知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指导学生有目的观察,深入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留意写物理观察日记,写物理日记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物理教育】初中物理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 2017-03-15让物理变简单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 1力学 基础性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2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kg/m?3?。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 【实验步骤】 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实验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 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仪器

基本实验仪器 1、刻度尺: (1)作用: 。 (2)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 ;② ;③ 。 使用过程中:① ;② ; ③ ;④ 。 2、温度计: 1、作用: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5、单位: ; 6、特殊值的规定:(1) ; (2) ;(3) 。 7、正确使用:使用前观察:① ;② ; 使用过程中:① ;② ; ③ ; 3、体温计: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5、单位: ; 6、正确使用:① ;② 。 4、天平: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 ;分度值: ; 6、正确使用:① ; ② ; ③ ; 7、使用注意点::① ; ② ; 5、量筒或量杯: 1、作用: ; 2、放置: 。 3、量程: ; 4、分度值: ; 5、单位换算: 。 6、刻度特点: ; 7、视线: ; 8、使用时装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含义:① ; ② ;6、弹簧测力计: 1、作用: 。 2、原理: 。 3、结构: 。

4、量程:;分度值:; 6、正确使用:①;②;③; 7、压强计: 1、作用:; 2、结构:; 3、大小表示:。 8、气压计: 种类:(1);(2)。 各自的优点: 各自的缺点: 9、密度计: 1、作用:。 2、原理:。 3、刻度特点:。 4、读数:; 10、电流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④。 11、电压表: 1、作用:。 2、量程及分度值:; ; 3、正确读数:。 4、正确使用:①;②;③; 12、滑动变阻器 1、原理:; 2、作用:。 3、结构:。 4、标值的含义:; ; 5、正确使用:; 6、使用的注意点:①;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 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上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标准答案】(1)D和E (2)CABD (3)实验一: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三: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四: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 【典例探究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00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6 6 时间/min 0 2 4 12 14 20 24 28 32 3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0 1 2 3 4 5 6 7 8 8 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相同”或“不相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和表2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