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考——地球内力和外力.doc

高中地理必考——地球内力和外力.doc

高中地理必考——地球内力和外力

一、内力作用1、定义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源。

2、表现形式

(1)快速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的速度特别快,例如火山喷发、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图1 火山喷发

(2)缓慢

有些内力活动比较缓慢,不容易被人察觉,会慢慢的随着时间,使得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例如地壳运动、岩石的变质作用等。

图2 海陆变迁

其中,地壳运动可以按照运动方向分为两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岩层平行于地球表面而运动,会使得岩层发生水平位移而弯曲变形,常常形成断裂带,或者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指岩层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即上升或者下降,它会使得岩层发生隆起或者凹陷,形成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总的来说,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二、外力作用1、定义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 (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 (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 (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四:先学过程: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

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 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 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km,两地纬度相差N度,其距离为 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两者经度差为N度,则两地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2.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3.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反。 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第6页基础过关)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直线距离约为( ) A.4 200千米B.5 900千米 C.7 200千米D.8 200千米 八.课后作业:(课时冲关) (平行班完成必做,快班完成选做,尖子班可适度选做高考题) 必做:1-7 选做:10.11.12 九.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

高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习题

经纬网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赤道的长度。 二、纬线和经线: 3、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4、经纬线的特征比较: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纬线圆不相等东西方向 经线半圆相等南北方向 三、纬度和经度 5、赤道是0度纬线,是最长的纬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用代号“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代号“S”表示,从赤道向南北各有90度。 6、纬度变化规律是: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0°——30°是低_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 7、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代号“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代号“W”表示。经度变化规律是: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 四、半球的划分 8、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9、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与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0、在地球仪上画经纬网的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例3、如图,如果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为(0°,130°W),且F点在G点的西北方向,则H 点的地理坐标为() A(23.5°S,40°E)B(23.5°N,40°W)C(23.5°S,140°E)D(23.5°N,140°E) 读世界某国家地理位置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国的半球位置是()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教材分析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教材分析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教材分析 1.(1)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地球仪有什么用处?;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你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吗?;你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3)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球的形状和重要性;(4)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地球的知识,形状和重要性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教学目标新课程实施后,出现了以“三维”来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现象。所谓“三维”,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来拟定的教学目标,称为“三维教学目标”,或直接称为“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 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 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 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 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卷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单项选择题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浙江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无法比较 4.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读下图,回答5~6题。 5.在①点东南方向的是( ) A.④B.② C.③D.⑤ 6.从①到②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 ) A.先向西南后西北 B.先向东南后东北 C.先向正南后正北 D.一直向东南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 C.东南方D.西北方

8.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为( ) A.4200千米B.5200千米 C.72000千米D.8200千米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9~10题。 9.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的( ) A.b点B.c点 C.d点D.e点 10.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向西南D.由东向西 12.图示区域(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13.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甲地以地轴、赤道和地心为对称轴(或中心)的对称点。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沿最短航线以每小时1110千米速度飞往乙,飞行方向是________,其飞行时间____________2小时(>、=或<)。 14.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 答案 1.D根据题干信息知乙地位于(30°N,135°W),据此读图可得出结论。 2.C在读出四地地理位置的前提下,结合已有知识确定答案。 3.B4.B第3题,①②③区域经度差、纬度差相同。①②区域南北半球相反,但纬度相

高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堂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解析:②、⑥、⑧的地理位置分别是(110°W,10°S)、(135°E,70°N)、(100°W,50°N)。 答案:B 2.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 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 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 解析:运用劣弧定向法,②点在④点的东南方向、⑤点在⑥点的正北方向、⑦点在⑧点的西北方向。 答案:A (2017·太原五中考试)右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B.6日9时 C.6日21时D.7日9时

4.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S 线为晨线 B .B C 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 .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 .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解析:第3题,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 为晨昏线,所以D 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 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 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 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第4题,BC 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 项错;AS 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 线以西90°,D 地的地方时是18点,AS 线是昏线,A 项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 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 ,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 项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 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 ,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 项正确。 答案:3.C 4.D 5.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 、B 两地均处在3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 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A 、B 、C 、N 四点: ①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②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图中NCS ︵ 线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从B 水平运动到N 的物体会向________(东或西)偏转。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 (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 .一半多 B .少于一半 C .恰好一半 D .没有任何地方 解析:第(1)题,北极星的倾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第(2)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处处相等,即A =B =C >N ;自转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得出C >A =B >N 。第(3)题,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判断NCS ︵ 线为晨线,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第(4)题,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表示二分日的光照图。此时NCS ︵ 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则0°经线时间(即国际标准时)为8时,北京时间为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第(5)题,北京时间为16时,则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20°W ――→东 180°,占全球的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学生回答) 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整理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⑴麦哲伦环球航行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经纬度与距离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两地距离相差约111KM,越向两极,相邻两经线间距离越短纬度相差1°,两地之间距离相差约111KM 低、中、高、纬的划分: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地区,60°——90°为高纬地区。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导学案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李嗣林审核人:梁世斌上课时间:第1-2周 第一节地球 一、【学习目标】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一、预习导学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2.经度和纬度

3.经纬网与地理坐标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 经线向东至东经 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 经线向西至东经 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三)、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 二、案例探究1:定位 以常见经纬网图来理解经纬网的组成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 点为(23°26′N,70°E),B 点为(23°26′N,135°W),C 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0180 90 90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E W

1170.中图初中地理七上《1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 (1)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地球和地球仪(附答案)

专项训练:地球与地球仪 一、单选题 1.关于点(10°S,15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 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 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北回归线 D. 北极圈 3.与东经3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 150°E B. 150°W C. 30°N D. 30°S 4.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 () A. B. C. D. 5.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 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C. 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 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 6.在地球仪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 A. 0°向西至20°W B. 0°向东至20°E C. 180°向东至160°W D. 0°向东至100°E

7.首次实现了绕地球一周,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A. 魏格纳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D. 迪亚士 8.读经纬网简图,下列关于图中阴影部分所处半球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跨东西半球 D. 北半球 9.中纬度的纬度范围是指() A. 0°~30° B. 23.5°~66.5° C. 30°~60° D. 60°~90° 10.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 A. 赤道 B. 北极圈 C. 南极点 D. 北回归线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11-13题 11.图中②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 60°N,170°E B. 60°N,170°W C. 60°S,170°E D. 60°S,170°W 12.图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正北方向 1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地位于南寒带 B. 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 ③地位于南半球 D. ④地位于西半球 14.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正确的是() A. 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地球与地球仪作业

课时作业(一) 地球与地球仪 一、单项选择题 (2017·沈阳市高二检测)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解析: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答案:C 2.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解析: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俯视地球,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答案:A 读经纬网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各纬线所跨经度相等,因此纬度越低的纬线,其长度越长;③为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 答案:C 4.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解析:甲从G点向北行,当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向北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因此他没法回到原出发地点;乙从G点向东行,可以绕地球一圈后回到原出发点。 答案:D 5.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 B.G点 C.H点 D.K点 解析:图中位于东半球的有K、H点,位于北半球的有E、K点,位于低纬度的有K、G、H点,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K点,故选D项。 答案:D (2017·西安中学高二检测)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6~7题。 6.该岛位于北京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 答案:D 7.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 A.180千米 B.1 800千米 C.400千米 D.4 000千米 解析: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图中北极圈到北纬70°的间距,大致估算即可。 答案:B (2017·衡水中学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8~10题。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1.1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本初子午线 (北纬) (南纬)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通河富林学校蔡晓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经线以东是:() A东经B西经 C 北纬D南纬 2.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南极点B北极点C赤道D本次初子午线3.一个经线圈是由多少条经线组成的:()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 4.本初子午线是指:()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0°纬线 D 20°W经线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以下哪组经线圈() ^ A 180°经线和0°经线 B 20°E和160°W C 20°W 和160°E D 90°E和90°W 5.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B子午线C 0°经线D赤道 6.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 D.北极的纬度是90°S 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 D.所有经线都不相交 8.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东北方 B.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9.关于甲地(西经15°W,23°N)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两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北温带 D.有阳光直射现象

10.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 A.23.5°N,160°E B. °N,160°E ,180° D. °N,20°W 11.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 ~ C西经20°,纬度0°D东经180°,纬度0° 12.地球的形状是:()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方 13.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14.下列关于经纬度和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每一根纬线都是和赤道平行的圆B北纬90°就是北极点 C每一根经线都是连接两的大圆圈D赤道的纬度是0° .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北纬90°为北极②南纬90°为南极③0°纬线就是本初子午线④0°经线就是赤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点的经纬度位置是()A.西经2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C.经度180°,纬度90°D.经度0°,纬度90° 17.在地球仪上,经度30°、纬度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8.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个经线的经度是() A.东经64°B.西经64°C.西经116°D.0°19.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中国版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半球。 4.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纬度的划分。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自制投影片、经纬仪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板书)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看图)看地球卫星照片(课本封底彩页)指出地球形状是球体。 (出示投影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讲述)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很多自然现象表明了

地球表面是圆的,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球状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想一想)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 (出示投影片:人们从海边观察船从远处驶来或船离岸远去的现象)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地球是个球体,但它是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呢? (看图)看《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谈话)地球半径是否等长?(结论:不等长,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所以,地球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 (板书)2.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讲述)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计算)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40030千米≈4万千米 (讲述)地球的体积非常庞大,人们难以真正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展示地球仪)讲述地球仪上各种颜色、符号和文字的含义。 (转动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南北两极。 (黑板绘图)说明地球自转时是绕着地轴旋转的。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提问)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结论:没有,是假想的)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正确方法:面对地球仪,让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作逆时针转动。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讲述)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