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构成--陈兴良

犯罪构成--陈兴良

犯罪构成--陈兴良
犯罪构成--陈兴良

犯罪构成

-----陈兴良讲座简稿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犯罪构成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我们应当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理解犯罪构成,这也是我所要讲

的贯穿的基本思想。

这里的犯罪构成,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法律的概念,而是个理论的概念。在理论上对于刑事所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的一种概括,我们通常叫做犯罪构成理论或者犯罪构成体系。而在大陆法系国家,通常称为犯罪论体系。我们这里讲的方法论,主要指定罪方法论。而因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犯罪成立的条件的总和,它为司法机关正确的认定犯罪,提供了某种法律的标准,因此犯罪构成和定罪这两种是息

息相关的。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定罪条件总和的静态的意义上,来理解犯罪构成,这是一种思维方法。尤其是一种逻辑的思维方法。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法律对某一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规定了某一种条件。我们在定罪的时候,是按照法律规定的这些条件来认定犯罪。因此定罪的过程不能离开法律的规定。

但是在另一方面,是不是光是有这些法律的规定,或者只是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就能够正确认定犯罪?我认为还是不够的。在认定犯罪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运用法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成立表现,

来对某一个案件事实正确的做出定罪判断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遵循某些逻辑思维方法。这种逻辑思维方法能够保证定罪的准确性,因此,犯罪构成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所会了犯罪条件的理论概括。而且这种理论概括本身,包含着定罪的方法论。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我国现在通行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和大陆法系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做个比较,尤其是从方法论角度做个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通行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当中,存在着一些逻辑上的混乱。而大陆法系的三阶层的犯罪体系,去认定犯罪,本身具有某种方法论的保证。

二、定罪的三个原则

(一)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原则

因此,下面我们对这三个方法论做个具体探讨。首先我们来看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客观的条件和主观条件,这一点在两种犯罪构成体系当中,并没有差别。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先做客观的判断,还是先做主观判断。而恰恰这一点决定了判断的科学性。在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构成要件该当性,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判断,有责性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因此,构成要件本身就要求,在判断的时候,先做客观判断,再做主观判断。

在大陆的刑法理论当中,在古典犯罪论题当中有一个命题,叫做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基于这样的命题,在构成要件里面,主要是做客观的判断。这样一种理论本身所谓的违法是客观的,它本身所包含的含义,看一个人行为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的时候,主要根据他的客观行为来判断,而不能根据他主观的心理。这样一种客观的违法性,具有一种历史进步意义。因为在中世纪的时候,当时盛行的是一种主观归罪,而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作为有罪无罪的根据。使这种刑法称为所谓心情的刑法,由于调整人的精神,用刑法来干涉人的内心。这样一种刑法就是专制的工具。

而因为人的内心如何想,是很难认定的。根据人的内心进行定罪,就会导致主观归罪。就会成为专制的镇压的手段,因此在古典的犯罪论体系当中,就确立了把客观的违法性,在考虑违法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客观的要素。因此,后面有一句话,就是责任主观论。违法客观的责任主观,只有在违法以后,在考虑一个人有没有责任的情况下,再来考虑它的主观要素。这样就奠定了先客观、后主观的基本的逻辑关系。根据当时的犯罪体系的设计,就把构成要件该当性,看作是一个纯客观的,并且是价值无涉的、中性的要素。在违法性里面,做一个价值的判断。在责任里面做主观的判断。

到了后来,人们发现了所谓的主观的违法要素,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行为是否违法,是有客观的要素所决定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个行为是否违法,恰恰是有主观的要素所

决定的。这种主观要素就被称为主观的违法要素。基于这种违法的主观要素,就出现了主观的违法性论。

主观的违法性论并不是对客观的违法性论的否定,我们过去往往存在一种误解,好像主观违法性论就否定了客观违法性论,它实际上是对客观违法性论的补充。它仍然承认,在通常情况下,违法是有客观要素决定的,只是在个别情况下,存在着主观的违法要素。

主观的违法要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刑法中的目的犯,在这种目的犯是一种所谓的把主观的操控要素。如果在某一种犯罪当中,不仅要求有客观的行为、主观的故意。而且要求一种超过的主观要素,就是目的。比如说我国刑法当中的刑法第152条规定,走私淫秽物品,它要求主观上具有传播或者牟利的目的,就是客观上实施了走私淫秽品的行为,主观上具有走私淫秽品的故意,还不能够构成犯罪。还要看主观上有没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特定的目的,走私物品罪仍然不能成立。

在这种情况下,主观上的目的,就成为这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违法要素。这是一个主观的违法要素。主观的违法要素发现以后,因为主观的违法要素,和责任是没有关系的,它和规则是没有关系的。它只能放到违法性当中去考虑,它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构成要素。这样的具有主观的违法要素的发现,就打破了违法是客观的命题。在另外的情况下,违法可能也有主观的。因此,就例外的承认,在构成要件该当性里面,包含着主观的要素。与此同时,随着从心理

责任论,到规范责任论的转变,责任是主观的命题也被打破。因为根据心理责任论,行为人的故意过失,本身就是责任。在考虑有没有责任的时候,就看他有没有故意和过失。

在这种心理责任的情况下,故意过失心理事实,是一种责任要素。但是后来出现了规范责任,规范责任论认为,故意过失本身并不是责任要素,所谓责任要素是指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具有故事或者过失还不一定有责任,还要看有没有违法性认识和期待性可能。而如果虽然有故意过失,但没有违法性认识和期待性可能的,仍然不能归责。这个所谓的期待可能性,就成为一种所谓的客观的责任要素,而责任不在主观的了,也是客观的。规范责任论的出现,就把故意过失这样的心理要素,从责任的领域给排除出去,使它纳入到构成要件里面,这样的构成要件,就包含着客观的构成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素。

在责任里面,它主要讲责任能力和期待可能性、违法性认识等等这样一些规范的责任要素,一种评价要素。而事实的要素和评价要素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客观的构成要件是一个事实要素,这个行为有还是没有,但是违法性是一个评价要素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故意过失是主观的事实要素,而期待可能性、规范性是一个评价要素,是一个责任要素。

经过这样的改造以后,到了目的行为论的犯罪体系,虽然仍然保留三阶层的框架,但是它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构成

要件不仅仅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而且包含了主观的构成要件。而有责性已经不包含主观的心理要素,而只是主观的归责要素。但是尽管这样一种调整,但是客观的判断,先于主观判断,这样的基本规则并没有被破坏。故意过失的主观要素,虽然放到构成要件该当性里面去考虑,但是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内部,仍然首先是判断客观的构成要素,在这基础上,再来判断主观的构成要素。

因此,故意过失这样的主观要素,无论是放在构成要件该当性里面,还是放在有责性里面,只要是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这样的原则不改变,放在什么地方都不要紧。实际上,我们看德国刑法学者的教科书,他们对于故意过失,到底放什么地方,实际上很多学者都是不一样的。给我们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就是这三个要件是一样的,但是这个要件里面包含哪些内容是不一样的。就使我们感觉到,这种情况下,我们选哪一个,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说要引入三阶层的犯罪体系,引入哪一个。故意过失到底是放在构成要件里面,还是放在有责性里面。

实际上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只是看到了表面上的似乎很混乱,但是没有看到内在的逻辑上的一致性。不管放在哪里,只要坚持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这个原则,放在什么地方都不要紧,这才能问题的本质。我们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犯罪构成体系表述的混乱当中,看到他们的统一性的一点。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

在我们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当中,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这样的原则,在构成要件的结构当中,是得不到体现的。虽然按照我们通行的排法,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似乎是先客观、后主观。但是这种排列,只是一个表述上的秩序,不是一个逻辑的结构。因此犯罪主体放在第二位,把犯罪思想外化为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客观第三位。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造成对客体侵害,因此犯罪客体放在第四位。

这个就说明,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上的结构上,是体现不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定罪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遵循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这个原则,因此就往往导致混乱。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有个案件涉及到的是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规定,贷款诈骗罪,这个案件的行为,是合法取得贷款以后,采取非法转移财产,拒不归还贷款的行为,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它在取得贷款的时候,手续合法的。但是为了不归还贷款,就采取一种欺骗的手段,将这个财产转移,使他逃避归还贷款的义务。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关于贷款诈骗罪列举了五种行为,其中第五种行为是其他贷款诈骗的方法。前四种方法和这个按进所讲的方法都不符合,关键是否构成第五种其他方法。

这个案件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这样的合法取得贷款以后,通过转移财产方法,拒不返还贷款的行为,认为这个行为是193

条所列举的第五种其他方法。改判成无罪首先要考虑这种行为,是不是第五种方法,如果说这种行为不属于刑法第193条所规定的第五种其他方法,因此不构成诈骗。这样在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在裁判理由上存在交锋,因此得出不同结论。这样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在二审裁判理由里面,它并没有正面的去讨论,这个行为是不是属于刑法第193条第五条规定的其他方法,而是说被告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此为由宣告无罪。我主要想讨论二审裁判的理由。定罪的思维方法,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不是严格按照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如果以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而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可以的,但是首先需要考虑,他的客观行为,你同意一审判决,他属于193条第五条所规定的,其他方法。客观上具备了再来讨论,因为他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不构成犯罪。

但是二审的判决,根本就没有讨论行为本身是不是刑法193条第五项所规定的贷款诈骗其他方法,而直接就说,他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而不构成犯罪。这样就跳过了客观的讨论,直接讨论主观上。就这个案件而言,我认为二审的判决结论是正确的,这个案件应是无罪的。但是之所以无罪,并不是因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属于刑法第193条第五项所规定的贷款诈骗其他方法。因为取得这种合法贷款以后,通过转移财产方法,拒不返还贷款的行为,是不是构成贷款诈骗罪,在理论

上是存在争议的。有些人认为是可以构成贷款诈骗罪,但有些人认为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本来二审的判决,可以就这个问题,来发表很好的意见,做正确论证。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诈骗的部分特征,而诈骗是一种取得性犯罪,必须要通过欺诈的手段,而使陷入错误,而处分错误,而由此而得到财富,这样才是诈骗。但是取得财物的时候是合法的,合法取得财物以后,拒不返还贷款,这种行为不是诈骗行为。如果能做出这样的论证,因为他不具备贷款诈骗的行为,因此他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宣告无罪。如果这样一个判决的话,就能够解决这个法律问题。就能够成为很好的判例。

但是这个案例,在二审的时候,却回避了客观的问题,就直接讨论主观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就表明了,在我们的司法活动当中,它并没有严格的遵循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在有很多案件的讨论当中,都不先去客观的要件,就直接去讨论主观的要件,这样就很容易把一种无罪的行为变成有罪的行为。

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这个行为到底是不是构成犯罪,在德日刑法里面,它都专门有规定,规定了自杀相关罪。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行为,单独是一个罪名,它和杀人罪是不一样的,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罪名。日本刑法里面叫自杀相关罪,而台湾地区刑法称为自杀加工罪。但是在我们的

刑法里面,并没有规定这样一个罪名。在这种情况下,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能不能直接定故意杀人罪,就成为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的刑法教科书,把过去通常都是把这种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看作是杀人,认为是一种杀人行为。但是在论证的时候,为什么这种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是一种杀人行为。在论证的时候,就反映出这种思维的混乱。尤其是没有严格遵循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

而如果严格遵循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在讨论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是不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时候,首先需要讨论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是不是杀人行为,首先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杀人行为,杀人这个人指的是他人,自杀当然不是杀人,教唆自杀、帮助自杀是杀人吗?显然教唆他人自杀,和杀人是不一样的。

在通常情况下,被教唆、被帮助人是一个具有意识自由的人,教唆或者帮助他自杀,这个自杀行为是他本人实施的,因此这种教唆和帮助自杀,和杀人的这种行为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不能直接等同。这样就根据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原则,在构成要件该当行为的环节,就可以把这个行为,从犯罪当中排除出去。

但是我们在教科书里面,在讨论教唆或者帮助自杀行为,为什么构成杀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逻辑是首先考虑,这种行为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做了一个定性的分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考虑死亡结果,和你的教唆和帮助是有直接关系

的。这样首先对这个行为进行定性,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样考虑具备哪些条件,这样一种思维方法,是后面我所要讲的,就关系到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的关系。

我们先说实质判断,这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再来找要件。既然是具有社会危害性了,我们就已经先入为主了,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然后再来找说主观上知道他要死亡,在客观上还要去教唆帮助他,他主观上就具有杀人的故意。然后再把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等同于杀人。是这样一种逻辑的判断过程。

所以在表述当中,经常有这样一句话,对自杀人的死亡,是一种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的,所以他主观上是有杀人故意的。正因为有榨取故意,所以教唆帮助自杀行为是杀人行为。但是这样的逻辑过程完全是混乱的。怎么能够对于这个死亡结果,是希望和放任,就具有了杀人的故意。

杀人的故意是以杀人行为为前提的,这个行为在客观上是一个杀人行为,在这个前提之下,当杀人行为是主观上对于死亡结果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支配下死的,才能说是杀人。但是杀人故意是以杀人行为作为逻辑前提的,如果没有杀人行为,怎么可能有杀人故意呢?因此,把被教唆、被帮助人死亡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主观心理状态,根本就不是杀人的故意。但是我们为什么容易把这种主观性准备混同于杀人故意呢?就是因为我们先做主观的判断,然后再做

客观的判断。结果就导致把一个无罪的行为当作有罪来处理,这种状况很多。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是严格的按照客观的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来定罪,就容易造成定性上的错误,就容易把无罪的行为变成犯罪。这样的结论显然是能够成为。

:(二)形式判断先于实质判断原则

人家一张很有名的画,价值几十万,你把这张画撕掉,是一个物理性的毁坏。但是这个画没撕掉,在上面泼点墨,就使这个画被污染了,就不是一张有价值的画了,也是财产受到毁坏。

或者像有些人所说的,一锅鲜汤里面,加了一颗老鼠屎。还有,你在那吃饭,遇见了一个乞丐,他把脏兮兮的手往你碗里面一抓,他没拿走,但是你一看脏手抓过就不吃了,最后他就拿去吃了。这样物理性没有被破坏,但是使财产价值丧失,对于我来说,丧失了,我不能当饭吃了,他可以吃,我不能吃了。

我的财产受到损坏,可以这样来说,毁坏能不能再做进一步的拓展,比如说像有些人所说的,有一种所谓的效能丧失说,有的比较广义的毁坏的理解,诸如把他人鸟笼里的小鸟,把门打开鸟飞到天上去了,这是不是毁坏,有的人说这是毁坏,我是小鸟的主人,这个鸟不在我控制之下了,但是有人说这不是毁坏,鸟不是还在天上

吗,这怎么能是毁坏呢?还有人把人家金戒指丢到海里面,是不是毁坏?金戒指在大海里面沉着,但是我没有了。

但是能不能把导致他人丧失的行为,都界定为毁坏。有的人甚至说把他人财产藏起来,使他人找不着,这也是毁坏。如果这样的话,毁坏的含义就会无限扩张,使他丧失定型性,越来越实质化。

前几年在浙江温州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邻居之间吵架,一方要报复另一方。因为当地村里面,是大量的生产钮扣。钮扣数量很大,几十万个、几百万个,有不同的质地,有塑料的、有铜的,有不同颜色的、有半成品、成品,各种各样的。结果他就跑到人家院子里面,把人家10多麻袋的不同的钮扣倒带地上,一搅和,再把这个钮扣分捡起来,要花3万块钱,检察人员就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就

被告人起诉,说故意毁坏财物。

这个行为是一个故意毁坏财物行为吗?这个钮扣都是好好的,无非是搅和在了一起。像这样的理解,逐渐的就使毁坏财物的行为,就变成了一个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他人财产受到损失了,就是毁坏。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突破了毁坏刑法用语的,语义的变节。

因为毁坏财物罪并不是一个使他人财产受损失的罪,只有当你采取毁坏这种方法,使他人财产受损失,才能定这个罪。如果

你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了,但是这个行为不是毁坏,同样不能定这个罪。但是我们在理论上有些人无限扩大解释,像是突破了毁坏这个词

的意义。

我们再回到这个案件当中来,潜入他人的股票账号,高买低卖,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是不是毁坏。我们法官在裁判理由里面,一上来又对毁坏做一个实质判断。毁坏财物的本质,是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但是这句话对不对?使他人受到财产损失,确实是毁坏的应有之意,但是所有的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的行为,都是毁坏吗?

这是一个形式判断。

法官的这个思维,当然是先做实质判断。然后再来讨论高买低卖的行为是不是构成毁坏。因为他已经把毁坏本质界定为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在这个案件当中,通过高买低卖的方法操作股票,是不是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了,确实是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这个行为就符合了毁坏的本质特征。因此就构成了毁坏财物罪。这个逻辑也是把实质的行为来主导,用实质的判断来代替形式判断。因此就导致对这样一种,法律本来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结果做一个犯罪来处

理。

因此在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的关系上,在我们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的体系当中,也最混乱。在我们的司法活动当中,在定罪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基本的倾向,就是首先做实质判断,由于实质判断

的强势地位、主导地位,就使得形式判断变得可有可无。因而罪刑法

定原则就得不到遵守。

因为不受形式判断限制的实质判断,就是直接导致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因为形式判断是罪刑法定的应有之意,形式判断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在形式判断以后,再来做实质判断,这样就会把那些,虽然具有形式特征,但是它不具有形式上的法定侵害性的行为,再从犯罪当中排除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实质判断,是具有出罪的功能。而先做实质判断,这种实质判断就具有入罪功能。就会取代形式判断,使形式判断变得可有可无。所以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

险的。

就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这个关系而言,形式判断必须要先于实质判断。这样的方法,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当中,它是通过构成要件的逻辑关系,这种结构给固定下来,不管构成要件怎么调整,怎么合并,怎么构成要件的实质和、犯罪论的实质和,但是形式要件先于实质要件。这样一个原则是不变的,构成要件怎么排列都没有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二个原则。

犯罪构成四要素

犯罪构成四要素: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主体→谁侵害; 客体→权益被侵害; 主观方面→故意/过失; 客观方面→如何被侵害。 举例说明一下:甲14周岁,精神正常,因乙不让其抄作业,打算将乙杀了,并想要将其杀死以泄私愤,准备了刀,甲对乙捅了数刀致乙当场死亡。 主体:已满14周岁,精神正常的自然人甲→甲侵害 客体:乙的生命权利→乙的生命权利被侵害; 主观方面:因乙不让其抄作业,为泄私愤→故意; 客观方面:非法剥夺了乙的生命→有剥夺乙生命权利的行为,剥夺乙的生命是非法的。 所谓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认为,犯罪构成之共同要件应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大要素。 它们互相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犯罪的构成都必然包含此四大要素,缺一即排除犯罪的成立。四要素的内容,简要分叙如下—— 一、犯罪客体:所谓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占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社会关系构成侵害的客观之外在的特征或表现,具体要件方面,通常认为包含有: 1.危害行为:即在行为人的意识或意志支配下速实施危害于社会的身体行动与静止。关于危害行为的方式,一般区别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表现,其中对于由不作为的方式实现的犯罪,刑法理论亦分纯正不作为犯及不纯正不作为犯两类。 2.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之犯罪行为对于直接客体造成损害之客观事实而言。 3.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依据通行的“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区分理论”,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因果规律,当某种行为,在一定得条件下,必然不可避免的引起某种结果,该行为与结果之间应被认定存在的因果关系。换言之,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原因,就会出现同样的结果时,即具有所谓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相反的,与上述必然因果关系相对立,彼此间存在辩证关系的,为偶然性的因果关系,系指某种行为虽引起某种结果,但此结果在发展中却与另外的行为或事件相竞合,合乎规律的产生另一种结果,意即偶然的与另一因果过程交错,则先前的行为并非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原因,最终结果对于先前的行为来说,未必同样发生,故行为与结果间只具有偶然结果关系。足堪成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因果关系,仅限于前述之必然因果关系而言。 4.其它:包括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及方法(手段)等。在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为特定犯罪的构成必备因素者。 三、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中自然人犯罪主体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实施,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

论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论犯罪故意的要素 杨松明 摘要:犯罪故意属犯罪构成部分,是主观心态的一方面。一般而言,各国刑法均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包含两个方面,一为认识因素,一为意志因素。根据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不同组合,理论上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划分。直接故意的组合形式包含可能性认识与希望态度、必然性认识与希望态度;间接故意的组合模式包含可能性认识与放任态度、必然性认识与放任态度。学界关于故意的构成要素,存在着认识说、希望说与容认说的三种区分。通过对犯罪故意构成要素的阐述,能够得出清晰界定犯罪主体主观心态的重要性的目的。充分合理解释犯罪故意,有利于完善犯罪构成理论;有利于司法实务解决如何定罪的问题。 关键词:犯罪故意,构成要素,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1、引言 人的行为被评价为危害行为,其现实依据便是造成了损害——有形损害和无形损害,也就是我们理论意义上所涉及的法益。然而,并非所有的危害人行为都会受到惩罚,那么在何种程度上,危害行为要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呢?那么让我们来看首要的根据就是实施这一危害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换句话来说,没有主观罪过的危害行为成立罪的问题是不合理的。正是基于这一点,精神病患者在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不论其行为造成多大客观危害,追究其刑事责任都是荒谬的。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与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必须要达到国家的认可程度,才能认定其已经具备主观罪过的可能性。故意是犯罪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追究主观故意的心态有助于避免客观归罪的可能性,实现归罪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局面。如此来看,有必要对犯罪故意进行充分完整地阐释。 2、国内外相关研究

刘凤科5-犯罪构成要素分类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 核心内容: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除此之外,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还有哪些分类?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记述(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不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不存在障碍。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即这些用语的含义是需要解释才得适用的,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大致可分为三类: a.法律的评价要素。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 b.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入户抢劫中的“户”,例如,乞丐在桥洞下的住宅、牧民的账篷、渔民的渔船。 c.价值的评价要素。猥亵、淫秽物品等。 d.“量”的评价要素。如“数额较大”、“严重残疾”、“情节严重” 2、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正面的表明犯罪成立的要素。 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反面的否定犯罪成立的要素。 因为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例如刑法389条第三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特别提示】注意区分小计的构成要素和重庆、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前者是不成立犯罪的条件,后者是成立犯罪、但存在从宽处罚的清洁,因此只是处罚原则的规定。 3、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外在的、客观面的要素,例如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等。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要素,例如故意过失、目的、动机等。 4、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是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犯罪概念是要解决“什么是犯罪”的问题,也就是指犯罪的一般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罪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放火罪等等的具体概念。 外国学者和立法对于犯罪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如大致地加以归纳,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和混合概念三类。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犯罪的形式概念,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总的来说,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 犯罪的实质概念,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或者说,是想说明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理由。 真正科学地阐明犯罪的实质概念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精辟地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这是关于犯罪的经典论述。这段论述既深刻又简练地指出了犯罪的阶级实质及其产生的条件,阐明了犯罪与现行统治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属犯罪的阶级本质就在于: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犯罪是一种反抗“统治关系”的斗争。所谓“统治关系”,是指一种阶级压迫关系,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建立或认可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一种法律秩序。 其次,犯罪是“孤立的个人”进行的反抗行为。所谓“孤立的个人”,是指某一社会统治秩序下单个的社会成员,既有敌对阶级的,也有本阶级内部的。“孤立的个人”之所以反抗现行统治关系,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政治性的,如意图推翻现行统治,建立新的统治;有的则可能是非政治性的,如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要求和利益而实施犯罪。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 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犯罪的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合而为一,既指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又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个定义是对我国社会上形形色色犯罪所作的科学概括,是我们认定犯罪、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基本依据。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犯罪这种行为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即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民当家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之关系新解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之关系新解 从主观方面来说,共同犯罪的构成形态从古至今应该是: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过失犯罪→混合共同犯罪。至于单位与个人构成的混合型共同犯罪,除了犯罪主体是混合的以外,同时,必然涉及到更为复杂、深层的单位中“责任人员”的主观心态与单位外自然人主观心态的混合问题。此外,笔者认为,这种新型共同犯罪中所展示出来的混合罪过,才是实实在在的混合罪过。 笔者认为抢劫罪属于复合的结果加重犯,其构造模式=想象竞合犯+结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基本犯与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而结合犯则指的是基本犯与故意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 传统刑法立法秉承的基本理念是“以故意犯罪为原则,以过失犯罪为例外”,但现代刑事立法中,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关系密切、互为依存,既有交叉关系,也有并存关系,还有竞合关系。本文以单位犯罪、渎职型犯罪以及结果加重犯等为例,分别阐述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特殊关系,以期在一个新的视野下科学地把握过失犯罪内部构造及其地位、作用,对进一步完善刑法立法、丰富刑法理论有所裨益。 一、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交叉关系—以单位犯罪为视角 (一)单位犯罪是整体犯罪与个体犯罪的有机统一 笔者认为,单位犯罪的首要特征当属有机整体的单位犯罪与参与人员个体犯罪所形成的双层犯罪构造的有机统一体。正因为如此,当没有规定单位犯罪时才有理由以自然人犯罪论处。笔者前些年曾撰文论述单位犯罪的整体性问题,后来,逐步认识到单位犯罪具有双重性特征。也就是说,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单位犯罪首先是整体性的“单位犯罪”,因此,以前对单位犯罪整体性所作的论证仍然成立。同时,在单位犯罪中,有关责任人员(以故意犯罪为例,下同)各自又是一个独立的犯罪主体,其在实施单位犯罪的大目标与前提之下有意(少数为过失)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可责难性,只不过这种可责难性与单位整体犯罪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而已。事实上,单位犯罪中的整体犯罪与个别犯罪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且是现实而具体的。质言之,单位犯罪具体表征为单一犯罪与共同犯罪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就单位犯罪本身来看,是一个整体犯罪,一个由各个要素所构成的单一的犯罪实在,或曰一个单纯之罪;另一方面,就叠加为犯罪单位幕后的自然人而言,其各自仍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其实施单位犯罪整体行为时的心态,不外乎现行法律规定的且早已成为通说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有识过失、无识过失的四种罪过心态及无罪过心态。据此,加工于单位犯罪中的相关自然人就可以分成三类:其一是故意犯罪者,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内;其二是“过失犯罪”者;其三是不为犯罪者。从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责任人员的主观心态无论是故意抑或是过失,均无不可。但从司法实践中来看,原则上把持过失心态的“责任人员”排除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射程之外。这样,对于绝大多数故意的单位犯罪来说,至少从司法实践的结果来看,其责任人员自身的犯罪也属于故意犯罪,且与单位犯罪的罪名是相同的,因此,从相对独立性层面来审视单位故意犯罪中的责任人员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新型共犯关系。其实,从共同犯罪发展的路径与逻辑来看,单位犯罪中出现的故意与过失同时存在的现象,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只不过,理论的归纳与提升往往滞后于现实。翻开立法史观之,就会发现犯罪化走过了这样一组路径:A.故意犯罪结果犯→故意犯罪危险犯→故意犯罪行为犯→故意犯罪举动犯;B.过失犯罪结果犯→过失犯罪危险犯;C.故意犯罪共同犯→?→??。从以上路径可以看出,这个“?”就是共同过失犯罪,换言之,犯罪化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共同过失犯罪。而“??”就是“混合的共同犯罪”,即“故意+过失”的新型共同犯罪。 (二)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之间的新型共犯关系 根据单位犯罪的特征与内部构造模式,单位故意犯罪中的自然人责任人员之间实质上属

浅论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浅论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犯罪的情况最容易判断,在此不举例说明。用公式表明即为“必然发生+希望发生”。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人这种结果的发生。用公式表明即为“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有三: (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地顽强地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它的本意。在放任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积极追求或是努力阻止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对直接故意来说,其行为性质与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上有相应的行为,即构成特定的故意犯罪,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只是在那些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于未遂形态的标志。对间接故意而言,特定的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一直,都包含在其本意中,因而要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仅有行文而无危害结果时,尚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此种犯罪(包括其未遂形态),只有发生了特定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的犯罪,即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简洁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 结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氧化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即为:间接故意。 首先,李某的私拉电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他为防止人偷花而这样做,主观上并不是要致白某于死地。主观上并不希望白某死亡,这就不构成直接故意。 其次,李某抱着要是有人偷花就会触电,没有人来偷花就不会造成任何人伤亡的心态。对白某的触电是放任的态度。放任一旦有人偷花,便会触电的情形发生。因此,李某的心态是间接故意。 案例二:甲于某日晚酒后无照驾驶一辆面的在三门峡市拉客。当行至黄河路中段时,他发现车前方一人因醉酒躺在路边。当时黄河路这在整修,路面较窄,甲为省事,认为车底盘较高,轮距宽度也够,便驾车从醉酒者脚部向头部跨过。

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构成则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阐明犯罪的结构及成立要件,为正确认定犯罪提供具体规格和标准。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法律教\\育网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的主客观统一性 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构成坚持主观与客观要件的统一性。任何犯罪都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的行为,而主观罪过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主观罪过不通过危害行为等客观要件表现出来,或者客观行为不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的,均不能成立犯罪。因此犯罪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缺乏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的客观要件不能成立;缺乏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的主观要件也不能成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直接体现并贯彻了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定罪原则。 (二)犯罪构成的社会危害性的一致性 任何一种犯罪,都可以表现出许多事实特征,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能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有的事实可能是侦破犯罪事实的重要线索,或者认定犯罪的证据但对确定行为能否构成犯罪并不发生影响,因此不能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实际上,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构成。凡是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事实特征理所当然地必须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否则对犯罪的成立是没有意义的。能否体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是衡量某一事实特征能否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客观标准。 (三)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犯罪是既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所谓刑事违法性,即指行为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性质。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犯罪构成要件,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我国刑法一般条文对一般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了规定,结合总则与分则的规定,便能从总体上正确得出我国的犯罪构成具有法定性特征的结论。 (四)犯罪的构成重要性:

犯罪故意和过失13个疑难问题

(干货)关于犯罪故意和过失的13个疑难问题 刑法第14条、15条、16条规定了犯罪的主观方面,即故意和过失,没有故意和过失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据此,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及其结果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但希望发生。 如,提供农药由丈夫自行服下后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导致丈夫中毒身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刑事审判参考》第746号案例) 其中,明知行为及其结果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是认识因素,希望发生是意志因素。意志因素的判断在实践中问题不是太大,主要是认识因素,表现在: 1.对行为手段的认识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如,甲雇佣乙伤害丙,明确告知乙,只要使丙受伤住院即可。后,乙驾车在人员众多的公共场所,横冲直撞,致丙重伤。此时,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那甲构成何罪? 甲追求丙受伤住院,对乙的行为手段并无限制。因此,乙采取的手段在甲的容许之内。甲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对行为程度的认识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如,甲雇佣乙殴打丙,只是说“去把丙打一顿”。结果,乙用力过猛,把丙打死了。此时,乙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那甲构成何罪? 甲雇佣乙殴打丙,构成故意伤害罪没问题。问题是,甲是否要对丙的死亡承担责任。由于甲并未明确“别把人给打死了”,丙的死亡在甲的容许之内。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换言之,雇凶伤害案件中,对于“搞定”、“教训一顿”、“摆平”、“整他一顿”等模糊授意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这种概括性的授意,实际的危害后果完全取决于实行行为的具体实施状况,致人轻伤、重伤甚至死亡的结果都可能发生,都是因为雇凶者的授意所引起的,均可涵盖在雇凶者的授意范围之内。因此,除非受雇者的实行行为明显超出雇

犯罪构成要件

论刑法中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体系及整个刑法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由资产阶级刑法学家首先提出并创立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专制的历史性产物。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一、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查究程序”或称“纠问手续”,其构成要件只有诉讼上的意义。直到19世纪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施鸠别尔才明确把犯罪构成作为刑事实体法上的概念来使用。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初,德国学家贝林格首先提出了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使构成要件上升为刑法总论的概念。贝林格主张犯罪论体系应有三部分组成,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认为构成要件是“犯罪类型的轮廓”,构成要件是确定可罚行为的基础。并认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是犯罪成立的第一要件,同时犯罪还必须具备违法性及有责任诸要件。迈耶尔的犯罪理论体系继承了贝林格的犯罪理论体系的框架。但迈耶尔与贝林格的观点还有不同,他认为有些场合下,违法性是由主观要素所决定的,所以存在有主观的违法要素。梅次凯尔提出了由行为、不法和责任组成的犯罪体系,梅次凯尔把构成要件符合性论和违法性论合二为一构建成不法论。而小野清一郎赞同传统的又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犯罪论体系,但是,他认为构成要件既是违法的类型,也是有责类型。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构成要件理论则普遍认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是成立犯罪的三个条件,故构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即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原则上具有违法性;构成要件不仅包括客观的、记述的要素,而且包括主观的、规范的要素。 二、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以英、美为代表的犯罪构成体系,具有双层次性的特点。英美刑法的犯罪构成分为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要件是指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这种意义包含在犯罪定义之中。犯罪定义之外的责任要件是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通过合法抗辩事由体现出来。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是犯罪本体要件。要成立犯罪,除应具有犯罪本体要件外,还必须排除合法辩护的可能,即具备责任充足条件。在理论结构上,

故意犯罪的分类有哪些

故意犯罪的分类有哪些 摘要:故意犯罪的分类有哪些?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本文介绍故意犯罪的两种基本分类以及其特征。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其中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道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这种行为发生;而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道行为会发生社会危害,但是放任这种行为,不采取措施制止。 一、故意犯罪的分类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 (一)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中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即要危害结果发生,一旦危害结果没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心愿的。 (二)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档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 档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rime constitu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犯罪构成的基本构造论文文献综述文档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一、对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没在及时制定系统的刑法,因此在法律结构中不存在犯罪构成的法律概念。但是,当我国刑法理论几乎全面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刑法理论体系时,犯罪构成就成了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因此,犯罪构成是以理论概念、理论体系形式出现在我国的刑法理论领域的,我国的刑法学者也是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犯罪构成进行研究探讨,并且努力使之法定化。但是,1979年7月1日制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在明确规定犯罪概念、犯罪特征的同时,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构成的要领,只是在刑法分则条文的结构中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我国刑法学者称之为“法定的具体犯罪构成”。与此同时,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也成为犯罪构成理论的通说,但近些年来四要件学说的缺陷日益暴露,自

身所存在的矛盾已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因此已很难全盘接受四要构成理论,刑法学者纷纷对传统四要件理论的缺陷和矛盾进行了批露。陈兴良教授在《刑法学关键问题》一书中观点鲜明地讲到,目前从苏俄引进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对定罪精细化的要求,并致力把把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向犯罪理论体系改造。刘生荣教授在他所著的《犯罪构成原理》一书中也旗帜鲜明地讲到,在四要件中,犯罪主体作为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是不合适的,不仅违背了主体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与刑事立法的规定不符。而问题更大的是犯罪客体,在此书中他花了大量篇幅对犯罪客体理论所具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对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了抨击,由此可看出他对传统四要件理论的态度是否定的。刘宪权教授、杨兴培教授也从犯罪客体、犯罪主体以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传统四要件理论进行了批判,这在他们所著的《刑法学专论》中体现出来。另外张明楷教授、何秉松教授等许多刑法学者也对传统四要件构成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批判。总体上来讲,我国刑法界对传统犯罪四要件构成理论所持态度都是否定的。 二、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之区分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之间的判断往往容易产生分歧,要从认识因素、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等多方面出发,全面分析被告人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案情】 曾龙祥聘请了被告人梁贵芳、李朝会做保姆,梁贵芳负责照顾被害人曾令浩(曾龙祥之子,案发时2岁),李朝会主要负责家务。 2009年1月3日17时,梁贵芳到厨房做饭,让李朝会临时照看曾令浩。李朝会在照看曾令浩时,曾令浩伸手欲拿一个桂圆(有核)吃,李朝会顺手将桂圆剥皮后喂给曾令浩,曾令浩吃下桂圆后,痛苦难耐,李朝会见状,立即告知梁贵芳,并问梁贵芳桂圆是否有核,梁贵芳告诉李朝会桂圆有核,李朝会惊慌失措。二人见曾令浩脸色不对,立即将曾令浩送往小区附近的药房求助。在去药房的途中,李朝会害怕承担责任,遂提议让梁贵芳一起隐瞒小孩被带核桂圆卡住咽喉的真相,梁贵芳听后默然不答。曾令浩被带到药房后,药房工作人员帮助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候过程中,药房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众询问曾令浩病因,李朝会、梁贵芳隐瞒了曾令浩被带核桂圆卡住咽喉的事实。梁贵芳随后返回曾令浩家中查找曾令浩父母电话,李朝会陪同120急救人员送曾令浩前往医院,120急救医护人员向李朝会询问曾令浩是否吃过什么东西时,李朝会继续隐瞒曾令浩被带核桂圆卡住咽喉的事实。医护人员遂采取了心肺复苏术、面部给氧等急救措施,并将曾令浩立即送往医院。医院对曾令浩实施了3小时急救,期间多次询问李朝会,儿童可曾吃过什么东西,李朝会均回答没有。直到晚21时,医生发现曾令浩咽喉中有异物,将其取出,22点30分,曾令浩因异物吸入、窒息、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裁判】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朝会、梁贵芳身为看护幼儿曾令浩的保姆,在预见到曾令浩被带核的桂圆卡住咽喉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将其送往医院,但因错误判断医疗救护效果,轻信可以避免死亡后果的发生,并在此主观过错支配下,向相关救护人员隐瞒曾令浩被带核的桂圆卡住咽喉的真相,延误治疗时机,以致发生曾令浩死亡的后果。因此,二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应予以处罚。 被告人李朝会、梁贵芳到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朝会向梁贵芳提议隐瞒真相,且在群众和医护人员先后询问曾令浩是否进食异物时,多次予以否认;被告人梁贵芳在群众询问时,附和李朝会隐瞒真相,其主观恶性及行为危害性小于李朝会,在对梁贵芳量刑时可相对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朝会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梁贵芳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一审宣判后,二被告人均服判息诉。 【评析】 本案系因一颗桂圆引发的纠纷,对于李朝会和梁贵芳犯罪的主观状态,合议庭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意见认为,李朝会为犯罪故意。李朝会向曾令浩喂食带核的桂圆,导致曾令浩被桂圆核卡住咽喉,因此,李朝会负有尽全力对曾令浩进行救助的义务,如果李朝会尽全力施救后仍然造成曾令浩救助无效导致死亡的后果,则可以考虑曾令浩之死为意外事件。而事实上,李朝会在药店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多次询问之下,隐瞒曾令浩被桂圆核卡住咽喉的真实情况。甚至于在医院救护过程中,曾令浩被卡三个小时以后,李

论犯罪及犯罪构成之若干基础问题

论犯罪与犯罪构成之若干基础问题 佚名犯罪与犯罪构成,在刑法学理论中,无论是在中国刑法学还是在外国刑法学,都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其内容和相关资料都比较烦杂,本文以犯罪和犯罪构成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有关犯罪概念、本质、特征与定义、与犯罪构成关系,构成要件理论的历史沿革、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若干基础问题。概念、本质、特征与定义等都是哲学和逻辑学的内容,因此,本文将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来研究上述问题,使之能够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关于犯罪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 (一)关于“概念”的理解 任何事物都具有诸多性质,与其它事物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这些性质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统称为该事物的属性。“事物所具有的诸多属性,其中能够决定该类是该类的属性叫该类的本质,而不能够决定该类是该类的属性则叫非本质属性。”[1](P134)“什么是概念?概念就是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具有该类本质属性的个别对象的反映。”[1](P134)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们通过实践,在获得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认识到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具有该类本质属性的个别对象,也就是将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具有该类共性的个别对象反映到人脑中,就形成了该事物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则概念也是发展变化的——由较初级的(反映事物比较表层的)、较片面的概念认识发展到较深刻的、较全面的概念认识。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在客观对象、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条件都处于某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同一侧面所形成的概念却具有相对的确定性。”[1](P137)因此,关于中国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同样具有不断发展变化且又相对稳定的特征。

过失犯罪的概念及认定

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摘要::犯罪过失作为犯罪主观罪过形态之一,并非仅仅是犯罪故意的补充,而具有其自身的价值蕴涵,需要重新研究其内涵与意义。对不同类型的犯罪过失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对犯罪过失的全面认识。犯罪过失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主要有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单纯过失与业务过失、通常过失与重大过失、危险过失与实害过失、法律过失与事实过失、积极过失与消极过失以及纯正过失与非纯正过失几组类型。 关键词: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种类疏忽大意过于自信过失 一、我国刑法中的概念和种类 根据刑法第15条第1款的规定,所谓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根据本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 第二款是关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为的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 二、过失犯罪的认定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定

在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时,应当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而不能站在事后的立场进行判断;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也不能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是不道德或一般违法行为,就认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并不是先判断行为人是否疏忽大意,而是先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如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就说明行为人疏忽大意了。因此,认定疏忽大意过失的关键是确定应当预见的前提与应当预见的内容。 1、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显然是一种预见义务,这种义务既包括法律、法令、职务与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所确定的义务,还有日常生活准则所提出的义务。国家只是要求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所以,预见义务以预见可能为前提。而预见可能因人而异,需要具体确定。 在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时,应当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与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时的客观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有些行为人,按其知能水平来说,能够预见危险程度高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不能预见危险程度低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有些行为人,在一般条件下能够预见某种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却不能预见某种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概说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二、犯罪构成和犯罪构成理论之间的区别: 作为犯罪规格、标准的犯罪构成,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属性,有法律效力,其表现形式是法律规定,或者是对法律规定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在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属于社会制度范畴。而犯罪构成是一种学说,是关于制定、说明和运用犯罪构成的理论。 三、犯罪构成的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或称“总和”、“有机整体”) 任何犯罪都包括一系列要件,这些要件的总和就形成了某种犯罪的犯罪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要件之间互不相干、互不联系,只是机械地相加在一起,而是指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之间彼此联系,共同形成了犯罪构成的有机统一体:1)任何要件脱离了这一整体,都将不再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2)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要件,其他要件也将失去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意义,因而犯罪构成的整体也就不复存在了。 2.犯罪的构成要件,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 犯罪所必须的那些事实特征。 3.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是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的。

四、犯罪构成要件 (一)国外犯罪构成要件概述 1.大陆法系“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1)构成要件该当性:行为符合刑法关于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规定,包括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 主观要素主要指犯罪故意、目的犯中的犯罪目的、倾向犯中的倾向这些要素,客观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状况、行为本身、行为结果等要素 2)违法性:如果行为具有刑法上规定或者法秩序所认可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则该行为不属于犯罪,这种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定事由和自救行为、义务冲突等超法规的违法性阻却事由。 3)有责性:指由于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而且能够对该行为进行道义上的谴责。某一行为构成犯罪,除该行为该当构成要件并且属于违法行为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有责性包括如下要素:a.责任能力b.责任故意和责任过失c.期待可能性 2.英美法系“双层次犯罪构成体系” 1)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要件:主要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犯罪行为是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犯罪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犯罪行为指犯罪心理意外的一切犯罪要件,包括狭义上的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情节等。狭义上的犯罪行为指有意识的行为,它由行为和意识构成。犯罪意图是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分为四种:a. 蓄意b.明知c.轻率d.疏忽 2)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英美法系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即合法抗辩事由,又称免责理由。合法抗辩的内容有:未成年、错误、精神病、醉态、被迫行为、警察圈套、安乐死、

【VIP专享】犯罪故意过失习题

犯罪故意过失习题 ID(1824): 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 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C 评析:考察知识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主观形态解析: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如果行为人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现的,这种情形就称为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注意不能把作为和不作为的划分与故意和过失的划分相混淆。作为和不作为是危害行为在客观上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故意和过失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主观心理态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决不能认为作为都是故意,不作为都是过失。实际上,作为和不作为都是既有故意,也有过失。例如,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都可以由作为方式实现,也都可以由不作为方式实现。 ID(1825): 请问下列关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说法正确的是 A.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代 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为直接故意 B. 丈夫和太太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就往太太的被窝里放一眼镜毒蛇,孩子睡在旁边距离较远的一张床”,结果毒蛇不仅咬死了太太,还咬死了孩子,问丈夫对孩子的死亡所持态度是直接故意 C. 贾某持枪要射杀尹某的贵狗,尹某不让,而且用自己的身体加以遮挡,贾某非常生气,喝令尹某躲开,尹某就是不让开。贾某就朝狗射击,击中了尹某,尹某受了重伤。贾某对尹某的重伤后果的犯罪态度是直接故意 D. 两个蜘蛛人(高楼清洁工)拴在一根缆绳上,在20层高楼搽玻璃,一罪犯只仇恨其中一人甲而已,另一个蜘蛛人乙罪犯从来没见过,但他砍断了缆绳、导致两个蜘蛛人甲乙都摔死,罪犯对另一个蜘蛛人乙的摔死所持态度是直接故意 正确答案:A,C,D 评析:考察知识点: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解析:如何判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标准,有一个简单扼要的公式:第一步顺序:看行为人是否意识到危害结果必然会发生(假如是,就直接定直接故意)第二步顺序:再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持何种态度,是期盼还是放任。(假如是期盼就定直接故意,是放任就定间接 故意。注意:假如按照第一步,你已经判断出——“行为人肯定能意识到危害结果必然会发生”,就不要 再走第二步啦,直接定直接故意就可以啦。本例里,黄某是知道“单位值班室必然有人值班的,而且放火绝对能致使值班室内的人烧死!”这就足够了,不要走第二步了,定直接故意。再如“丈夫往太太的被窝里放一眼镜毒蛇,孩子睡在旁边较远的一张床”,结果毒蛇不仅咬死了太太,还咬死了孩子,问丈夫对孩 子的死亡持何种态度?分析:第一步顺序:看行为人是否意识到——“毒蛇能咬死孩子的危害结果是否必然会发生?”(这里看来未必会发生)那么再走第二步顺序:再看丈夫对咬死的孩子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何 种态度,是期盼还是放任。(假如是放任就定间接故意。)根据题意大致可以判断定间接故意,“一罪犯砍 断两个蜘蛛人的一根缆绳”、“贾某持枪要射杀尹某的贵狗”也是类似的问题,定直接故意。综上,只有“被窝里放毒蛇“这个案例定间接故意,其他都是直接故意。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de6041438.html,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两大犯罪类型,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定罪量刑,惩治犯罪。那么,你知道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赢了网的小编为你讲解“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犯罪 《刑法》第15条第一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刑法将过失犯罪明确的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定性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 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 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 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 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