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

作者:姜佑福来源:《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4期摘要:价值观问题的兴起,是西方现代性社会生成的理论后果,是对西方社会古今之变的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努力;价值观领域具体观点的纷争和分歧,本身又是现代性的个人主义和差异性等原则的理论表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价值观,其价值观上的突出意义在于对现代性社会生成和演变的批判性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既有利于“祛”现代性生存方式之“魅”,又有利于“祛”与这种现代性生存方式相适应的种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之“魅”,同时又有利于我们在充分重视现代性世界历史“天命”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制约作用基础上看到中国独特发展道路可能具有的超越一般现代性发展方式的世界历史意义,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充分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价值观领域具体观点的纷争与分歧,是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经典内涵,以及我们在当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在西方,关于“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是随着19世纪后期新康德主义学派的兴起而进入思想史视野的;在中国,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展开的。但无论中外,以“价值哲学”命名的理论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新康德主义所谓“价值哲学”学派的主题和观点,甚至在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学派内部,也已经用“价值”和“价值哲学”的名义对西方思想史和当代哲学问题做出了广泛的探讨;中国学者更是把相关的讨论延伸到了对中国古代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可以说,经过三十年来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或价值观的学术讨论,已经从最初的尝试性探索,争取到了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学科地位。但在笔者看来,大多数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或价值观的讨论,更多地立足于作为部门哲学的价值哲学立场,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部门化的趋势虽然会取得一些理论成果,却容易因此迷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和主旨,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和竞争中所本应具有的理论力量。因此,我认为,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和当代意义,首先还是需要从思想史出发,在理论根基上对价值观问题的由来和旨趣作一番深入的考察。

一、一般价值观问题的由来与旨趣

当前许多学者关于价值观或价值哲学的讨论,往往聚焦于价值本身的属性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价值与存在或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和评价的关系、价值观的一元与多元,以及在某一价值观系统中具体价值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等问题。这些探讨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总的来说是在价值观问题领域内部的细节探讨,缺乏对价值观问题领域本身基本性质的前提性把握。而在笔者看来,从思想史上总体把握价值观问题领域的形成和性质,尤其是把握这一思想史上的变迁和现代性社会生成之间的积极关联,对于在当代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思想史上说,“价值”一词由经济学概念转变为哲学概念,经过了康德、洛采和尼采等人的努力,最后在文德尔班那里达到了充分的自觉。其标志是,价值哲学或对价值的哲学讨论,不仅仅是被视为哲学的重要主题,而是被视为哲学的最新存在形态:“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哲学不再跻身于特殊科学的活动中(心理学现在还属于特殊科学的范围)。哲学既没有雄心根据自己的观点对特殊科学进行再认识,也没有编纂的兴趣去修补从特殊学科的‘普遍成果’中得出的最一般的结构。哲学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关于永恒的、本身有效的那些价值问题,那些价值是一切文化职能和一切特殊生活价值的组织原则。”[1]927

在文德尔班看来,对“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取得上述认识,并将“价值观”问题果断提升到“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及伦理学)之顶端”,实际上是一场持续了几个世纪之

久的文化运动的结果。这场文化运动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和17世纪自然主义形而上学的原子论与单子论为重要背景,在伦理学上全面反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最终口号是尼采的“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估价”。尽管不同思想家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是纷繁多歧的,但主导的文化倾向或问题领域却是高度集中的。这些倾向或领域主要包括:(1)个人主义。“为自然所规定的个人系原始的既与的事实,系简单的自明的事实,一切超越个人的关系都必须以个人作为解释的出发点”。由于“个人”被视为出发点,伦理生活被视为“个人天然本性的附加物”,因而“伦理生活的价值和效用”问题、“诱导人遵循伦理命令的动机”问题以及“伦理命令的有效性的基础”等问题成为伦理学的重要主题。(2)功利主义和世俗主义。伦理学上基本的个人主义倾向,使得“德行与幸福的关系”问题成为反复思考的对象,其结果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被提高到作为伦理功能的价值标准”,以这一原则树立起来的实践哲学体系就是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世俗的功利主义,其根本特征是认为“伦理理想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把对“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关注局限于人类的尘世福利,“精神财富虽然不予拒绝,但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却存在于一个物体、一种关系、一次行为、一个意念可能引起的快乐或痛苦的程度中”。(3)乐观主义和历史主义。与功利主义社会伦理学相对应的,是对人生和世界的“彻底的乐观主义的肯定”——“人生作为发展过程是所有财富的整体。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前进是现实世界的天然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产生了关于“社会关系的幸福价值问题”,亦即关于“公共机关及其历史发展”的价值评价问题,“现存的和在历史上形成的东西又丧失了它的直接效用和天然价值:它应该在批判的意识面前表明自己是正确的,它应该通过它为个人所产生的效益来证明自身的存在权利”[1]689-690,704,912-914。

如果说个人主义、世俗的功利主义和乐观的历史主义是一般价值观问题兴起的重要文化背景的话,那么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价值哲学恰恰可以说是对这种文化运动可能具有的消极后果所作出的一种回应。所谓消极后果,就是文德尔班透过尼采哲学看到的一种通向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可能性:“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的反抗发展到最高峰,主张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超人的独断意志顶替了‘理性的自主性’,——这就是十九世纪所描述的从康德到尼采的道路”,而“相对论是哲学的解体和死亡”。因此,当文德尔班把哲学的新的存在方式规定为“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时,他特别强调说:“但是哲学描述和阐述这些价值只是为了说明它们的有效性。哲学并不把这些价值当作事实而是当作规范来看待。因此哲学必须把自己的使命当作‘立法’来发扬——但这立法之法不是哲学可随意指令之法,而是哲学所发现和理解的理性之法。”也就是说,哲学将以“文化价值的普遍有效性”为对象,而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要展示“欧洲人用科学的概念表现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判断所形成的过程”,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价值意识如何以特殊经验提供的条件为诱因,以特殊的知识问题为工具,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确实的意识,一步一步地前进”[1]926-928。

时隔近半个世纪之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对“价值”哲学或价值观理论的兴起过程也做了一番深入的探察。其中,和我们的主题密切相关的是这样两个要点。首先,伽达默尔和文德尔班类似,认为“价值这个概念是一种真正的哲学困境的表达”,而这个哲学困境的背景是由西方文化的“共同因素,即现代经验科学在现代人类的生活和意识中所起的作用”所构成的。具体而言,现代经验科学在现代人类生活和意识中所引发的哲学困境乃至于:一方面要求“把对象世界放到其可被人类的计划和劳动加以制作和改变上来解释”,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和控制我们的认识与能力的那些主导性的价值和目的”本身又不是现代科学“所能搞清楚和合理说明的”。由此在哲学意识中形成了所谓科学与人文、或者用康德哲学的术语来说形成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基本张力。其次,伽达默尔认为,“在19世纪由胜利推进的科学思想所指引,随后在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新康德主义中确定下来的”价值问

题,最终还是不得不“退回到康德本身”那里去修正。因为康德的善良意志学说“确立了一个绝对的或内在的价值概念,这个概念构成人的尊严,并赋予人一种自在目的特性”,从而与起源于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以及建立在社会功利主义之上的道德哲学形成重要的对照[2]403-405,408-409。

但在伽达默尔看来,康德所说的“对于一般的理性存在者”有效的“伦理法则”事实上只是“确定了伦理的定言的约束力,而不是确定了其内容”,这种“形式主义”的伦理学遭到了从黑格尔到西美尔及舍勒等思想家的猛烈批判。相反,“始于布伦塔诺而经过了胡塞尔、舍勒、尼古拉·哈特曼的德国价值现象学”则试图把价值哲学建构成“实质的价值伦理学”,并试图将“对自在存在的价值关系的洞见,对具有现象学自明性趋向的价值等级秩序的洞见”同“那种也非盲目,而是由实践理性所澄清的活生生的伦理的强制力”协调一致起来。伽达默尔把这种建构“实质的价值伦理学”的努力称作是,“要重新诠释天主教的德性和善业学说,从而重新诠释‘永恒的哲学’(Philosophia perenis)”。不过,伽达默尔对这些理论努力的实际效果评价并不高。在他看来,“赋予实践理性以内容的一种有生命力的伦理的统一性,在伦理的、民族的和历史的多元主义时代中,确实不存在了”,而“一切实践哲学的局限,但也是它的合法性在于,它不把自身提升为一个高耸云端的价值天空,对万物进行任意的俯视,而是把这样一些自以为是的研究揭露为一种伦理的自我欺骗,最终不是扩大为一种狭隘的伦理,而是对整个伦理的抛弃和摧毁”[2]415,426-427。

从文德尔班和伽达默尔的论述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1)他们相当一致地把价值哲学或价值观问题的兴起,看作是现代性社会生活自身发展的理论产物,尽管前者更多地强调了文化和道德观念方面的动因,后者更加突出了现代经验科学的历史作用。(2)价值哲学或价值观问题的根本旨趣,乃在于应对西方社会古今变革所带来的传统伦理与现代道德的疏离以及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实现重新和解的问题。对此,文德尔班寄希望于把价值哲学建成为哲学的当代形态,而伽达默尔则力图使价值哲学成为一种“价值伦理学”,亦即回归于古希腊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不只是去认识善,而且还要共同促进善”[2]427。

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

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如果我们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价值”一词的具体使用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的话,这无疑是一种自缚手脚而又不得要领的做法。上文援引文德尔班和伽达默尔等人的论述,其目的就在于把对价值观问题的基础性讨论同现代社会的兴起联系在一起。如果说一般价值观问题突出地成为当代哲学的中心话题是植根于对西方社会古今之变的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努力的话,那么就此而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有着十分丰富而且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说,由于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对现代社会进行一种批判性理解的理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首先应当在其现代性批判的方面得到澄清。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从社会存在出发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从社会意识出发解释社会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72-73。这个基本原理,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诸价值观之一种,在对现代社会的历史生成与演变的解释上与其他价值观学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这一差别的集中体现,就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现代社会的本质性理解。

按照黑格尔的理解,一部西方历史(亦即黑格尔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生成的历史。从哲学原则上来说,是“自由”理念(或自由原则)从初始概念到现实存在的发展史。其中包含着这样几个关键的环节:(1)智者时期开始觉醒的“反思”要求,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中被确立为“主观自由的原则”(一切存在都必须经过思维的审查)

——在“善”“美”等等理念中反思到“绝对普遍的内容”,同时也就是把“绝对”设定为“主体”,因而黑格尔说“近代的原则便是开始于这个时期——与希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瓦解同时”[4]。(2)以“主观自由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罗马世界,通过斯多噶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怀疑主义等所谓“自我意识”哲学,开始孕育主观自由原则的内在化(一种内心的自由),并在基督教中完成为绝对的自由或内在的普遍性:尽管雅典人和罗马公民都知道自己是自由的,但无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西塞罗以及罗马的立法者都不知道“一个人本身就是自由的,依照他的本质,作为一个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只有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个人的人格和精神才第一次被认作有无限的绝对的价值”[5]。(3)在基督教中培育起来的绝对自由或人格的普遍性原则,只是经过新教改革才真正被彻底化,不仅使人的自由不再依赖于出身、地位和文化程度而且也不再依赖于任何宗教仪式和宗教机构:“在和上帝发生绝对关系的地方,一切外在性都消失了;一切奴役服从也随同这种外在性、这种自我异化消失干净了”[6]379。当然,经过宗教改革彻底化了的自由原则还必须扬弃其纯粹的内在性而在现实中实现,也就是说“法律、伦理、国家制度以及一般地属于精神意识的现实性的东西,都应该成为合理的”。在黑格尔看来,这便是以新教原则为基础的日耳曼民族或者说现代世界的历史使命[6]240,249[7]352-354。

青年马克思一度是黑格尔哲学忠实的追随者,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成员一样,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把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贯彻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使世界(黑格尔)哲学化和使(黑格尔)哲学世界化,这在根本上说是同一件事情。但通过《莱茵报》时期的具体实践,马克思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仅仅由精神原则出发解释世界历史的根本局限。从《莱茵报》退出之后,马克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分析所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8]32

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鲜明地提出,尽管“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应当根据“现实的个人”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或者说他们一定的“生活方式”来研究和理解人们的历史[3]67。可以说,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从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沿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路向所展开的理论努力,其根本主旨就是从“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迁来理解人类的现实历史,尤其是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生成和演变的历史。

这一研究的总体成果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着提纲挈领的表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9]马克思在历史方法论上有句名言,“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马克思在历史哲学上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改造。从上述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扼要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哲学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理解:如果人类历史仅仅止步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那么黑格尔关于人类历史是一个现代性“自由”理念展开的过程这一看法就不仅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十分准确和极其深刻的。因为黑格尔所说的以“抽象的自我意识”或“自由”理念作为生存原则的时代,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的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面对“自然”的“人”被抽象为纯粹的思维(认知)主体,“自然”从而被抽象为纯粹思维的“表象”(物性),自然与人的这种双重抽象蕴含着现代文明在物质生活领域的技术活动方式亦即包括资本家和工人在内的一切个人联合起来对“自然”的支配和统治;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领域,“人”被抽象为纯粹意志(对自我同一性或人格的无条件肯定),这种纯粹自我的自身同一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承认是现代法权的“理性”(主体性)依据,而现代法权的具体实现方式意味着“资本”(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作为积累起来的“死劳动”凭借对“纯粹意志”的普遍确认,实行着对“活劳动”(工人、劳动力)的“合理”支配。

因此,要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我们就不能一般地谈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基础的批判,而且要理解黑格尔哲学这种对人和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本身在世界历史上的本质来历及其根本局限。

我们知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对人的唯心主义理解,亦即“人被看成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设定意味着一种绝对唯心主义,也就是说,不仅主体、不仅单个的人,而且包括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被看作是“自我意识而且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环节”。但就是在这里,马克思还盛赞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首次“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尽管“劳动”在黑格尔那里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精神的劳动”,人通过劳动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或“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仅仅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10]317-321。

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要害,并不仅仅在于指证了黑格尔哲学对“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或自我对象化的行动的形式的和抽象的理解”。因为对于“人”的这种“形式的和抽象的理解”决不仅仅是黑格尔个人的偏见,相反,恰恰是现代西方文明生存原则的自觉表达。用马克思的话说,“本身被抽象化和固定化的自我,是作为抽象的利己主义者的人,他被提升到自己的纯粹抽象、被提升到思维的利己主义”[10]333,321。如前所述,直到基督教产生,这种“抽象的利己主义者的人”才真正进入了人们的意识;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以这种“抽象的自我意识”、纯粹思想或“自由”原则作为基本组织方式的社会生活才成为现实。

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的要害更在于,他指证了在黑格尔哲学所表达的现代社会支配性原则的统治之下,始终还存在着一个“思维”或“自由”原则无法彻底扬弃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现实基础,从而指证了上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即暂时性。

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具备并赋有对象性的即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既拥有它的本质的现实的、自然的对象,而它的自我外化又设定一个现实的、却以外在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不属于它的本质的、极其强大的对象世界,这是十分自然的。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捉摸的和神秘莫测的东西。相反的情况倒是神秘莫测的。”

[10]323马克思对人之为人的“对象性的”(以及“物质的”“感性的”“现实的”“自然的”“外在性的”等等)存在方式的强调,至少包含这样两个的基本内涵:(1)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首先是“受动的”,并且“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而“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是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0]325-326,304-305。(2)由于“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也就是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

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0]305。

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就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统一于其中的人类实际生活过程,就是“自然界的和人的通过自身的存在”,亦即“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和“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也便是马克思对“整个所谓世界历史”的全新理解[10]306,310。

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把资本主义时代造就的人与自然的“科技”(知识、思维)关联,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法权”(人格、意志)关联看作是这个经过重新理解的“世界历史”过程的实际内容与最终归宿,那么就只不过是完成了对黑格尔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观念的简单颠倒,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所谓革命性意义也将因此荡然无存。

因此,即使当马克思说“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而人们实际上既可以把“通常的、物质的工业”理解为“上述普遍运动的一部分,正像可以把这个运动本身理解为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样,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10]306,那么仍然有待澄清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乃是一种“异化”时代的观念?以及把“工业”(迄今为止的“劳动”或“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理解为“人的普遍存在”的一部分与把“人的普遍存在”理解为“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其间究竟可能存在怎样的重大差别?

简要的回答是,在马克思看来,只要人们的视野仍然局限于黑格尔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亦即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异化”范围内,那么无论是将“工业”理解为“人的普遍存在”的一部分、还是将“人的普遍存在”理解为“工业”或“劳动”的一部分,其间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但是,即使是处在“异化范围”内的工业或劳动以及世界历史也仍然具有其非“异化”的一面,亦即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作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的一面。因此,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正是“工业”或劳动的这个非“异化”的方面,必然冲破其迄今为止的发展所采取的“异化”方式,而使“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失去其“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10]306-307。

进而言之,当“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失去其“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时,人类社会也将扬弃黑格尔以其全部哲学所阐发的“思想”或“自由”原则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并使所谓的“历史终结”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8]3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就在于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从“生活方式”出发理解人类历史的过程中,所赢得的对于现代性社会的历史性生成及其革命性变革前景的根本理解。在这种根本性的理解中,我们不仅可以赋予黑格尔哲学等现代社会的“自我意识”以恰当的理论地位,还可以赋予现代社会本身以恰当的历史地位,并从中把握现代社会价值观冲突的理论与实践根源。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核心内涵的当代意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当代”,有两个基本的内涵:其一是就人类的世界历史意义而言的“当代”,其二是指当下中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经典内涵的当代意义,首先就在于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学说,对我们中国人所身处其中的上述两种“当

代”情境获得理论上的透彻理解。

就前者而言,所谓“当代”,并不是指缺乏本质上的内涵规定的、一般历史编纂学意义上的“现时代”,而是指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视野中的现代性社会,或者说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植根于西方—欧洲思维的世界历史“天命”,亦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展开。参见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海德格尔在上述文章中写道:“哲学之终结显示为一个科学技术世界以及相应于这个世界的社会秩序的可控制的设置的胜利。哲学之终结就意味着植根于西方—欧洲思维的世界文明之开端”;而“思的任务”意味着“思的是这样一种可能性:眼下刚刚发端的世界文明终有一天会克服那种作为人类之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科学—工业之特性”(载《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72、74页。由于《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论述已是众所皆知,这里不再引述)。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已经无数次被人宣布为“过时”的学说,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奋起要为之补充和发展以维持其所谓“当代性”。这两种做法的共同根源都在于,对上述世界历史“天命”的现实性和严峻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解释力和生命力缺乏正确的估价。

如果我们确信,就世界历史而言,人类社会还处在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这些大思想家所描绘的历史进程之中的话,那么,非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黑格尔哲学也没有过时。因为试想一下,今天以现代社会公民自居的人们,有谁不是像黑格尔哲学所阐述的那样理解自己的社会存在的呢?即把自己看着是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一方面,面对自然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行使劳动者的权力;另一方面,面对他人作为“道德”和“法权”的主体维护独立人格的权利。这样两个方面相互支撑,就形成了依靠对自然的技术控制攫取社会权力的生产性“进步强制”(海德格尔语)。这种大家习以为常的“现代人”的自我理解和黑格尔哲学一道“遗忘”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诲:人类面向自然的“权力”和面向他人的“权利”有一个“感性”的“需要”作基础;这种“感性”的“需要”并不是可以由知性“思维”和理性“权利”所任意赋形的“物自身”(哲学上称之为“质料”),而是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自然伸张。正是在感性需要或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属人”性质中,包含着对人类现代性社会生存方式的根本制约,感性需要或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有限性直接针对着现代社会的世俗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感性需要或对象性本质力量的社会性直接针对着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围绕社会权力展开的恶性竞争。“遗忘”感性需要或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有限性,人与物之间的感性“拥有”的关系就为抽象的“占有”所取代(财富因此演变为抽象数字);“遗忘”感性需要或对象性本质力量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实现的“竞争”就变成了彼此压迫的“斗争”。

由此,笔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第一重“当代”意义,就在其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理解。唯有坚持这种批判性的理解,我们才不会把人类的现代性生存方式看作是自然而永恒的社会形态,才不会把与这种生存方式相适应的种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看作是普遍有效的真理。顺便说一句,很多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都犯了这种非历史性亦即非批判性的错误。要知道,尽管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哲学家仿佛都把现代西方主流价值的根基追溯到了“普遍”的“人心”(人性、主体性、理性、纯粹思维、自我意识等等)之上,但这种看似普遍有效的、天经地义的理论主张,其实不过是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现代性生活方式内部的普遍可接受性,并不能抵消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它们的历史性亦即可超越性。因此,如果我们丧失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所持有的这种总体性的批判观点和历史观点,转而陷入对各种现代性具体价值观点的争论、修补或者借鉴的努力中去,就将意味着是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先在的屈从。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事实与价值区分是一般价值观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尽管这个理论基础在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中已经遭到哲学上的有力批判,伽达默尔就曾说过:尽管“价值与事实”的“著名”

分离、“尤其主宰着西南的新康德主义并且对一些社会科学(马克斯·韦伯)具有影响。目前的讨论表明,在今天所达到的反思水平上,特别是在‘事实’概念经历了知识论的、诠释学的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去独断性之后,这种分离逐渐站不住脚了”(参见伽达默尔《价值的存在论问题》,载冯平主编《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心灵主义路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03页)。但迄今为止仍为一般人普遍接受并为国内许多学者津津乐道,其既不能在理论上看到这一学说的内在局限、更不能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看到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根源,不能理解马克思对自然科学和一般价值哲学都同样秉持的抽象性或唯心主义方向的批判。

此外,我们说历史唯物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当代”意义,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内涵,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的特殊意义。毋庸讳言,自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向现代西方文明学习的过程中。尽管这个过程有一个由被动不断向主动转变的方面,但总体来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及日益深入参与的全球化过程,始终受到一个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世界历史格局的支配。而如前所述,这一格局意味着起源于欧洲的现代性主导原则或世界历史“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开展。不从根本上把握这种世界历史天命对中国发展的制约作用,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性。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就是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野中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就是既要把握上述世界历史“天命”对中国发展的制约作用,又充分相信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可能具有的超越一般现代性发展方式的世界历史意义;既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诉求并不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唯一内容。归根到底,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任务是在非常独特的传统、国情和社会状况中展开的,并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定向,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继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11],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肯定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12]。这些表述,可以说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意味着,中国自近代遭遇现代西方文明的挑战以来在文化上所面临的“古今中西之争”被认为已经得到基本解决,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被认定为中华民族经受社会生活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结合的锻炼”(黑格尔语)之后所形成的新道统。

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亦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涵,首先应当避免制造“经典”与“现实”的外在对立。实际上,只有把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内在地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充分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能力抵御现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部坚持作为价值观之一种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内涵,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现代性批判特征,保持其终极指向不仅是现代性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国民财富的累积,而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换句话说,并不止于资产阶级意义上的政治解放和市民社会的培育,而是以人类解放和真正形成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根本目标。由此我们才能说,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以及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要实现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绝不仅仅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模仿、追赶甚或屈从,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在自己独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冯平.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心灵主义路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4,63.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1.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没事常看看教学教材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没 事常看看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 心,没事常看看 导读: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没事常看看 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2、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4、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5、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6、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7、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 1、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2、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8、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1、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2、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 3、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并因此充分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破烂分三类: 1、不用的东西——会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 2、还在用的东西——一滩混乱的淤泥 3、充满回忆的东西——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堆积的破烂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 9、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10、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伟人的著作,也会被列于考题内容,尤其是在马哲的复习过程中,下面是2014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三),小编提前祝愿2014考生们有大未来,考出好成绩!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家、法的角度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此,马恩先后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开始唯物主义转向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还是主要对国家、法与宗教的批判,从而建立自己的唯物主义。 本段话的首句非常之著名。前半句中“批判的武器”指的是以前及现在的哲学等人文社科理论思想等,而“武器的批判”指的是无产阶级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及改造,是现实的一系列运动,指的是对现实的认识与改造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批判主体的无产阶级及社会运动。后半句指出物质和意识各自对社会的作用。指出正确的意识变为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运动的巨大作用。与本句话相关联的知识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意识与物质关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等知识点。 13. 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吸引力法则》经典语录

《吸引力法则》经典语录 2014-05-23汇聚智慧 1.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2.我想什么,我就能得到什么! 3.宇宙中最强有力的法则就是吸引力法则。 4.同类相吸。 5.思想变成实物。

6.改变了思想,就改变了命运! 7.所有美好的思想都是强有力的,所有负面的思想都是脆弱无力。 8.主宰心灵的方法:静心!静心的力量极为强大! 9.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我能完全立刻控制我的思想! 10.用持续的思想召唤!事情的起因永远都是思想! 11.感觉要好!增加对事物的渴望和感觉。 12.你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13.思想与爱的融合,形成了吸引力法则不可抗拒的力量 14.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爱的感觉是最高的频率,如果能爱所有的事物和人,你的生命必将转变! 15.充满爱的思想----天下无敌! 16.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你的目标相关联! 17.一旦你真正主宰你的思想和感觉,你就是你自己现实的创造者! 18.这个精彩非凡的宇宙能带给我们所有美好的事物,并暗中协助我们成就每一件事! 19.宇宙的声音:“你的愿望,就是我的指令。 20.要求-----相信-----接收! 21.养成要求的习惯------决不动摇的相信-----开心的接收! 22.“受到启发的行动”毫不费力,在做接收的动作,感觉棒极了! 23.宇宙喜欢快速行动,不要拖延,不要猜测,立即行动! 24.心想事成,有求必应。

25.强效的方法:感恩!感恩能转变你的能量,改变你的想法! 26.感恩的力量胜过其他一切。 27.为你已经拥有和想要拥有的事物感 28.感恩什么就会得到更多什么,感恩越多,得到越多! 29.感恩感觉视觉化看得见。 30.“我说不出这股力量是什么,我知道它存在。” 31.“想象力就是一切,它是生命将发生之事的预览。” 32.“成功来自于内在,而非外在。” 33.“我是吸引钱的磁铁,我爱钱,钱也爱我,我每天都在接收钱 34.“给予”是把更多金钱带进你生命最强效的方法。 35.用爱和尊重对待自己和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爱和尊重! 36.赢得人际关系:欣赏别人!不要抱怨! 37.焦点集中在爱上,就会有更多爱和喜悦回到你身上! 38.所有的压力都是由一个负面的思想开始的! 39.爱和感恩可以解除所有的负面性,并消除任何疾病! 40.笑,是最佳的良药!笑的时候可以释放所有的消极和疾病!41.每个不愉快的思想,都是放进身体里的坏东西。 42.任何事物,专注它,就是在创造它! 43.富足的方法:想着富足,看着富足,感觉富足,相信富足!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句整理(三) 考研政治越来注重综合考察,题目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原著虽非考研学生必须要看的东西,但如果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经典段落,无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博研堂考研政治保过专家纪老师就为大家整理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谅中的一些段落,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没事常看看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没事常看看 导读: 《断舍离》经典语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没事常看看 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2、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4、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5、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6、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7、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

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1、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2、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8、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1、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2、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3、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并因此充分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破烂分三类:1、不用的东西——会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2、还在用的东西——一滩混乱的淤泥3、充满回忆的东西——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堆积的破烂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 9、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10、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11、就拿断舍离来说,首先出现的是断与舍这种自我肯定、恢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紫雨老师经典语录 吸引力法则

紫雨老师 经典语录 这里的学习紫雨老师经典语录摘录自[自然法则狂热者大厅]紫雨老 师与自然法则学员们交流时的精彩语录 整理:四叶草 版权:紫雨老师 版本号:1.0 build 20080530

前 言 四叶草 日期 :2008‐5‐30

我学习自然法则有好几个月了。在整个学习自然法则的过程 中,我对自己的人生观点有所改变。而且,心灵经历了一次很大 的解构重组。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对人生这课题是多么的左右为 难、漂浮不定和充满无力感。这段左右为难的日子困了自己二十 多年,以至于自己失去了对未来的方向。 一向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我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 情都顺从他们的指示。他们说一我不敢说二。因为我以往的经验 告诉我:违逆他们的意思的话,一定会受到非常严厉的责罚。这 也是我自己非常抗拒的,我时常都告诉自己说:“听话照做就好 ,不然就会被骂了!”从小学要参加什么课外活动、中学四年级 要选修什么科、中五毕业之后要继续深造还是出来工作,都已经 被父母内定了。 还记得中五毕业时,我想继续升上中六。但最后我还是服从了 父母的安排,到私立学院去就读电脑高级文凭的课程。用了大概 两年半,就出来社会工作。令我最困扰的时刻其实就是找工作和 应征的时刻。当时的我总是有一种很强烈的“不够” 的感觉——经验不够、学历不够;这个不够,那个不够。。。诸多限制!这 种匮乏的感觉一直维持了三个月,最后才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 刚开始时,我对这份工作感觉还蛮不错。但是随着心境的改变 ,我渐渐对这份工作感到压力。会有压力是因为开始意识到

自己 所喜欢的工作类型,与自己的天赋秉性并不相符。同事们对公司 的批评和责备声浪越来越大,导致我也跟着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很 强烈的抗拒感。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断舍离经典语录100条

断舍离经典语录100条 断舍离经典语录100条第1段: 1.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 2.如果不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得不到根治。 3.在研究物品是否应当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4.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我,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5.“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并且对物品的爱惜之情,要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力。 6.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我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我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7.对人类来说,比起生存需要来,归属认同等需要更为强烈。 8.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我否定自卑的能量。 9.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10.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我是否需要来确定的人才够强大。 11.觉得多长时间属于”此刻”都能够,是每个人的自由;可是必须要有对自我而言最适宜的”此刻”。要是能在

实施断舍离期间,发现最适宜自我的”此刻”,那自然是最好可是了。 12.根本没有必要消除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我感到异样的原因,所以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剩余的压力了。 13.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4.把物品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15.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6.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头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 17.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8.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19.断舍离会遏制人类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20.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并且“我要不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八人生观和价值观 贺丹 一、专题备考引擎 1.考向预测:2011年备考要注意运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和 集体主义的知识说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说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理,说明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 2.考向储备:本专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合理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通过对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探究,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立足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同时以此为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3.复习策略:本专题核心内容在如何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复习时,可以从人生观与价值观两条线展开,先从理论着手,进而掌握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命题选用的“情景” 多为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当前弘扬的社会精神,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注意联系新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尤其要关注本年度出现的如抗震英雄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分析人生真正价值的内涵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提高运用能力,如人生价值的实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多进行概括总结,总结出答题套路,例如只要在材料中看到关注民生之类的,那历史唯物主义道理一定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观点。 二、专题网络构建 三、重点要点探究 1.价值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两个符合”) →现阶段应该提倡和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2.人生价值观: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要求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分为静态:人与社会的 关系;动态: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崇高的理想 3.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同人民群众的实 践想结合→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两个统一,达到两种境界 4.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 (2)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哲学常识》第一课中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六课中的“价值观”,第七课中的“人生价值观、人生观”和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都列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

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励志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1、一个人变强大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2、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生活能够漂泊,能够孤独,但灵魂必须有所归依。 4、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准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如果说我懂得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6、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7、年轻是一种资源,但不努力就浪费了。 8、多数的错失,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 9、生活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要懂得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10、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 【搞笑的一句话经典语录】 1、一见钟情,钟的不是情,是脸。 2、我吸烟的理由很简单:我爷爷吸烟,我爸爸也吸烟,轮到我不能断了香火。 3、因为你的“对不起”我决定和你“没关系”

4、世上只有骗子是真心的,因为他是真心骗你的 5、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 6、最有魅力的人是康师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泡他 7、如果肚子疼痛时,就在腿上扎一刀,那么你的肚子就不疼了! 8、为了祖国下一代,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9、可恨的不是小三,而是经不住小三诱惑的小瘪三 10、唐僧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耍猴的 【以下是一句话经典语录150句】 【1】:有时候能够因为一句话让所有的感情崩塌有时候也能够 因为一句话让所有误会烟消云散 【2】: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 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3】: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 【4】:一句话欢喜,一句话泪流,都是你。 【5】:什么是母爱,一句话:有妈在。--母亲节时最动人的一 句话 【6】:在模糊的世界里--我忘了最初的一句话,也不知道最后 一句话。 【7】: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 是你的气度,能不能让你容下是我的本事人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他 人的一句话就能左右自己,让自己活出潇洒自我。

断舍离经典语录

断舍离经典语录 导读:1、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己。 2、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3、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4、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达到了“断”。 5、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6、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7、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8、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9、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10、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11、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12、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 13、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14、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15、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合适自己的品味"。 16、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曾经历过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己麻木不仁。 17、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