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新颖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新颖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新颖排版)
重庆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2018新颖排版)

市构造纲要图说明书

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二○○二年八月

市1∶50万地质系列图

编纂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后蜀

副主任委员:汪小昆

委员:黎力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总编辑:黎力

副总编:安云袁兴平

图幅负责:朱永琴吴时兴

容简介

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岭地槽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经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基底形成阶段、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及侏罗纪——第四纪陆改造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扬子准地台划分为台坳、上扬子台坳、大巴山台缘三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四个三级构造单元和八个四级构造单元。其褶皱基底由青白口系板溪群组成,南华系——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台地型建造序列,晚三叠世以来发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盖层除北缘部分为印支褶皱,渝东南为燕山褶皱外,其余大部分均为喜马拉雅褶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台区的断块、表层扭动。各构造单元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各具特征,渝东南为北北东向城垛状褶皱,渝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其余大部分地区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

岭地槽褶皱系仅划分为北大巴山冒地槽二级构造单元,以青白口系龙潭河组组成褶皱基底,南华纪——寒武纪以冒地槽型沉积为主。地壳运动以印支运动为主,构造形迹多表现为北西向复合构造。

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2)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原则 (2)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2)

第二章构造单元划分其及基本特征 (5)

第一节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原则 (5)

第二节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5)

第三章深、大断裂及基底断裂 (26)

第一节深、大断裂 (26)

第二节基底断裂及隐伏断裂 (26)

第四章新构造运动 (28)

第一节升降运动 (28)

第二节活动断裂及地震 (28)

第五章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29)

第一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地台 (29)

第二节南华纪—三叠纪槽台分野阶段 (29)

第三节侏罗纪—第四纪陆改造阶段 (30)

前言

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省、省接壤,南接黔北,西与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省分界。地理坐标: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1′~32°12′,面积8.2万平方公里。

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中、西部属丘陵地貌,北、东、南为边缘中、低山区。区水系发育,气候湿润温和,交通方便。

本说明书及图件是在参考、利用、综合研究《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区和周边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截止1999年)的基础上编制的。

根据区构造形态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划分了以城巴断裂带为界的扬子准地台和岭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在扬子准地台中以沙市隐伏断裂和七曜山基底断裂为界划分出了大巴山台缘坳陷、台坳、上扬子台坳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同时根据各Ⅱ级构造单元中

的不同构造形态又划分出了四个Ⅲ级构造单元及八个Ⅳ级构造单元。在岭地槽褶皱系中,仅存一个北大巴山冒地槽Ⅱ级构造单元。

其总的构造面貌为:渝东北(沙市隐伏断裂以北)构造线多为北西向,褶皱由北往南其强度和密度均逐渐减弱,由紧闭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到开阔褶皱,轴面由倾斜到直立,逆冲断层多发育于背斜核部,其规模从北往南亦逐渐减弱到不发育,据区域资料及专题研究成果,其构造形态定型为印支褶皱造山运动,构造层在城巴断裂带以北为南华系代安河组—寒武系八仙组,以南为南华系明月组—三叠系;渝东南(七曜山基底断裂南东)为北北东向背向斜等宽的城垛状褶皱,断裂较为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质,酉阳、黔江一带的上白垩统组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以老地层之上,表明该区构造形态定型为燕山期的褶皱造山运动;渝西(华蓥山断裂以西)小部为舒缓背斜、穹隆与向斜,这与川中威远—龙女寺古隆起有关,其余大部分地区(华蓥山断裂与七曜山基底断裂之间)则表现为北北东—北东向高窄背斜与宽缓向斜构成的隔挡式褶皱,主要是在燕山期及以老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形态基础上,经过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改造而形成现在的构造面貌。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抬升、表层扭动及断裂活动。

本说明书及图件重点突出了区各构造单元及其主要构造形迹特征,同时对新构造运动、构造—沉积演化史作了简要的描述。

本说明书采用多旋回槽台说并参考现代构造学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论编写。

第一章构造旋回及构造层划分

第一节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原则

构造旋回是通过对某褶皱带的角度不整合来确定的。褶皱幕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不太长的地质时期,这一时期就是所谓的褶皱期或造山期。同时褶皱幕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即地壳既有较长宁静期(造陆或升降运动),又有较短促的活动期(造山或褶皱运动)。宁静期和活动期的交替,表现了地壳构造不断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构造层是褶皱带一定发展阶段的建造或构造岩石组合,是构造旋回的物质表现。构造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不整合建造差异、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等。构造层根据平行不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相及岩石组合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亚构造层。

根据以上原则,构造旋回及构造层的划分如表1。

第二节构造旋回及基本特征

1、晋宁旋回

该旋回主要形成褶皱基底,组成褶皱基底的沉积建造为:a 发育在古陆部的冒地槽沉积如板溪群;

b 发育在古陆核边缘的优地槽沉积如龙潭河组。分布于秀山附近的板溪群与上覆南华系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板溪群为变质岩,而上覆岩石则为未变质沉积岩。而渝东北分布于城口的龙潭河组及上覆南华系虽均具变质作用,但两者的沉积建造类型有明显差异,且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可见角度不整合接触。

2、澄江旋回

在岭褶皱系南缘,澄江运动主要表现为沿扬子陆块边缘的断陷,除晚南华世末局部上升外,全区以沉陷为主。

在扬子准地台上,澄江运动不属于褶皱运动畴,多以块断显示其特色。

3、加里东旋回

台区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及陆源砂泥质沉积,其建造系列为藻礁碳酸盐建造——远硅质建造——异地碳酸盐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

北大巴山冒地槽褶皱带以城巴断裂带与扬子准地台的大巴山陷褶束相邻。加里东旋回没有造山运动,此期沉积物主要由震旦系和寒武系组成。震旦系为炭质板岩、灰岩、硅质岩;寒武系为远硅质建造、陆源碳酸盐建造、碎屑岩建造。各系间均为整合接触,普遍遭受区域动力变质,并有广泛的辉长岩、辉绿岩脉侵位。

4、华力西旋回

华力西旋回上限为中二叠世末,仍属造陆运动性质,此期的构造继承了加里东期构造格局,但其隆升围较加里东期广,因此缺失地层较多,泥盆系、石炭系在区大部分地区缺失,局部有零星出露。

5、印支旋回

印支旋回时限为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台区印支运动分为两幕。早幕表现为须家河组(香溪组)沉积前的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晚幕表现为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角度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与相邻槽区的主要褶皱回返时期基本同步,是台缘坳陷的主要褶皱运动,台区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印支旋回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形成了中生代陆相盆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