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1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就曾围绕着

“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爆发了一场大辩论。1972 年,罗马俱乐部公开发表专著《增长的

极限》,提出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明确地将环境问题及相关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到全球性高度,他们认为,如果以目前的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

。同年 6 月5 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可尔摩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为当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

环境,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1987 年,由联合国授权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92 年6 月,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各国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 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这次会议标志着初

步实现了人类对“发展”认识上质的飞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权威性的定义是 1987 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

人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所述,可持续发展是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

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需求,尤其是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

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

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

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特别指出环境

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

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也涉及到后代

的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同时还涉及经济、文化、

社会、技术及自然环境各个领域。而且,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运行

下去,而是要求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变革。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

概念,它有着极其深刻内涵。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以下几层基本含义:首先,

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要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

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这种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主张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要求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

产方式和多利用、少排放的消费方式,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

环境的压力。最后,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的

普通成员,要学会尊重和善待自然,与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

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和“限制”两方面的含义,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而

没有“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关键是保证发展

的可持续性。为此,在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3.1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公平性。这里说的公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世代之间的

纵向公平性—“代际公平”;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内公平”。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没有公平性,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为了当代人的需求而生产,很少考虑到未来各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与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而资源与环境又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所以实现“代际公平”的关键在于当代人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拥有量的相对稳定。如,在使用再生资源时,应依靠其自然的收入,而不耗竭其“资本”,即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至少达到目前的水平。而在利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时,要尽量节约使用,提高其利用率,而且在逐渐耗尽现有资源之前,必须找到能够替代它们的新资源,保证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的选择空间不被缩小。另外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无损也尤为重要,因为有些环境污染与破坏一经造成,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引发对后代人的不良后果。总之,在发展中要努力实现对资源的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和增长速率,对环境的损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恢复速率。只有这样才能世世代代的发展下去。

“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种平等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当今世界上,国家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在资源占有及消耗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有的发达国家还把一些消耗资源大、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建在贫穷国家,这样既消耗了那里的资源,又污染了那里的环境,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异。为了减少这种差异,创造代内公平。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对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首要任务是抑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主动从技术和资金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以维护“地球村”的整体利益。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要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因为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才能最终摆脱贫困、愚昧和肮脏。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再延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要走尽量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2 合理需求性原则

传统的发展模式所追求的目标只是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不适当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发展模式使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不断地恶化,而可持续发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上明确提出了限制概念,这就是要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来满足,要立足于人的合理需求而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发展和需求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强调人对资源和环境无害的需求,目的是向所有人提供实现满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决不能因满足少数人需要而危害多数人的需求,也不能因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危害后代人的需求。有了这些限制,才能保证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限制看作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区别的根本标志。

3.3 和谐性原则

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的较量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变了人类从属于自然和完全依附自然的地位,但同时,人类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导致的生态破坏又威胁着人类和自然的继续生存与共同进化,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转而成为对抗自然、征服自然的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必须与自然共同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和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否认对自然的对立和暴力,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不仅关心人的福利,还要关心地球上千百万物种的福利,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如果每个人能按和谐性原则安排自己的活动,考虑自已的行为可能对同代人、后代人及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那么人类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使得末来的世界更加美好。

3.4 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因为资源和环境是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条件和限制因

子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资源的需求,在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

的消耗标准。把资源本身视为人类的财富,而不是把资源作为获得财富的手段。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具有空间上的全球性和时间上的无限性,它能使人类发展获得综合和整体的高效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人类需

求的内容和层次将得到不断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超越了现实中的国界、民族、文化、价值

观和意识形态等的束缚,以每个国家、地区或行业、部门在不同时段的协调发展为基础,

使人类在关注自身命运的旗帜下达到空前的统一。

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时候,还要明确的一点是,持续增长不等于持续发展。在现实经

济生活中所说的经济增长是单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而在现行的 GNP 指标中,

既没有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这种重要财富的实际价值,也没有揭示一个国家为经济发

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相反,环境越是污染,资源消耗得越快,GNP 增长也就愈迅

速。因为用于治理污染所花费的大量资金,也累计在 GNP 之内。所以在某些情况下,GNP 的

增长是付出沉重代价的。这说明仅看 GNP 值的增长是不全面的,这中间有一部分是属于无发

展的增长,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可持续发展所指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在内,也包括自然资源的储备及反映生活质

量的教育、健康、住房、安全和环境改善等各项社会指标。所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状况时,不能只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而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点来衡量其发

展水平。

4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过程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任一因素的

变化都将影响它的进程。因此,协调好各因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任务。

4.1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双重彼此矛盾的作用,在资源相对于人口显得丰富时,人口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而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对资源需

求的过度,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因而,人口增加和劳动力过剩又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一个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是一个人口适度的社会。为了获得一个“适度”人口,必须实施

人口控制。

当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达到最大,这

时的人口数量为“适度”人口。而一个区域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不降低地区未来发展能力的

情况下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总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但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增长

速度快,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诸因素中特别突出的因素。为摆脱贫困,

使国家走向富强,中央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还将继续控制人口。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适度”人口均在

十亿以下,而最大人口容量约为 16 亿,若超过 18 亿以上,将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破坏性的

影响。因此,要在中国获得“适度”人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中华民族长远利益之所在。

4.2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是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四种主要资源,

它们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

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一位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可持续发展。农业,工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或者阶层等等都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也是战略支柱性的产业,更要倡导可持续发展。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指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 态意识。 这里所说的环境效应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的行为所导致的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效果,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绝大部分原因都是人为造成的,如果提高人们对于环境效益的认识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是可观的。同时要强化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社会相互作用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我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社会中很多群体并没有得到旅游企业的重视,像大学生以及老年人还有在家忙碌却渴望出去旅游的家庭主妇们,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如果可以开发针对这些群体的项目,可以更好地促进旅游公平。还有在旅游收入分配方面也存在不公平现象,在职的导游都没有能够维持生计的工资,完全依靠游客购物获得提成。这对于游客和导游来说都不公平,导游付出了辛劳却不能有稳定的收入,游客出去游玩本想享受放松却一直被逼着购物,造成旅游行业的恶性循环。如果可以改变现状,对于旅游的公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一步。还有在旅游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在我抱团旅行社的时候发现许多消费者在都没有和旅行社签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而旅行社也没有提醒消费者及时签订合同,这对于许多不了解行业规则的消费者来说并不公平,在游玩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会处于不利地位,这方面想要改善的话需要政府、企业、广告媒体进行大量的宣传。最后在旅游规划方面也有许多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地域方面,这一点对于山西来说格外明显,“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有着古老又华丽的文明,但因为地域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各种发展计划都轮不到

可持续发展概论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绿色消费: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

形态。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型社会: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循环型社会,是以3R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旅游业也毫不示弱的跃居经济发展的前位,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旅游业也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自然有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如今这个发展势如破竹的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虽然我本身对可持续发展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和把握,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定义,我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科学合理有效有质的发展,要既能满足当代人又能满足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在旅游经济方面的可持续,要想发展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必须保证旅游业的生态发展,生态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我本人是云南人,现在我就从自己对自己省会的粗略认识来思考一下云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云南省成为了旅游大省,但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代价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在云南省很多地区由于旅游业的高度开发、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超负荷,景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已影响到了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目前云南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云南省由于本身位于西南边陲,离经济发展的东南沿海较远,在经济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距,因此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改善、创新的过程。其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战结束后,在三次科技革命完成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口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1962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发表,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首次将环境污染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震惊了全球。随后,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认为防止世界大系统崩溃则必须放慢经济增长及停止人口膨胀。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

足的问题,不仅发达国家要对环境资源问题负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资源的减少,尤其是工业化生产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的重要性。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专家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 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 , 第一次较明确地表述了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思想。在该大纲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不能将“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概念混为一谈。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莱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道路,人们寻求的不只是局部地区的短暂发展, 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该报告也给出了公众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1990 年,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 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 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 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页码) 1.旅游业…………………………………………………… …………………(页码) 2.现代旅游…………………………………………………… …………………(页码) 3.旅游资源……………………………………………………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页码) 5.旅游开发…………………………………………………… …………………(页码) 6.旅游规划…………………………………………………… …………………(页码) 7.旅游保护……………………………………………………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页码)

可持续发展概论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 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绿色消费: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低碳: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经济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 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生态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在资源投入、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所谓循环型社会,: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社会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是以3R 绿色消费的理念。一个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该国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和智力、技术等条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环境承载力: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1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全面、科学的分析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影响因素,才能真正的认识旅游开发的作用。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第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在开发和运营的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就业的限制性及季节性较强对就业的影响意义重大。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是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但是,旅游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开发条件尚不具备,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会从多方面导致通货膨胀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经济人的影响。 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资源危

可持续发展概论

可持续发展概论 我的家乡在淄博。淄博的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依靠淄博市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发展条件,投资建立了山东铝厂、新华制药和齐鲁石化等一大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基础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支柱,新兴产品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淄博也成为了著名的“陶瓷之都”、“石化之都”和“丝绸之乡”。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淄博依靠粗放式的发展换来了经济的增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淄博经济已受到来自土地、环保等多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源地的过度开采和水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淄博市主要矿产资源,如煤炭、铝土、陶土等开发逐步进入衰退期,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危机。 二是原材料、初加工的产业体系,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对煤、电、油等能源消耗量大。 三是固体废弃物处理任务艰巨,建筑垃圾及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的矛盾十分突出。 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缓解淄博市资源供需矛盾。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和节约型消费。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和第三产业。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导企业树立新的资源观,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加大产业链的伸延开发,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要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及生活垃圾处理厂,加大固体废物的污染处理。 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

必严。 相信通过整治,淄博的环境会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大幅度提升,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练习 题有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 一、填空题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高层次性、参与性 2、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保护原则、原则、原则 3、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 B文化旅游 C参与性旅游 D修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年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四、多项选择题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 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五、判断正误 1、()生态旅游以其对旅游资源无破坏、对环境无影响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关注,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生态旅游要求不准触及的形式保护环境和资源 3、()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方式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4、()生态旅游资源和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完全重合。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统计,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根据本届所学知识分析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 2、严格管理双赢 3、自然人文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和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四、多项选择题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注重身心的放松,精神上的释放。而旅游则是放松我们的最好方式。现阶段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发展理论,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如此,那究竟什么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呢?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盲目利用、景区的破坏和污染、旅游景区的超负荷接待。而对于这些问题我想主要是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短视行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 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1、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偏差。低投入,高产出论既导致旅游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又误导引发了一哄而上办旅游的现象,使旅游企业界出现了“散、小、差、弱、低”的局面,走上了一条低层次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了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2、“非耗竭性消费”论误导了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整体环境的退化。3、社会行为者的行为误差。旅游发展追求速度,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发展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热衷于放肆的促销手段,单一化的经营竞争。过度的基础设施使用,无计划的市场拓展,贪婪地追求高额利润,忽视客观条件,资源的保护,游客的利益。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环境意识淡薄,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经营者素质偏低,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旅游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人们想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态景区,是一种自然的美,不是人工改造加入大量现代化设施的风景。就像现在很多旅游景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都设有观光缆车甚至是电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的纯天然。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山和坐缆车上山两者的体会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要的就是亲自去体会亲自去感受的那种激情。 要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国内旅游界曾一度流行“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说法,影响着旅游开发决策者和建设者的思想。人们之所以会把旅游业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旅游资源消耗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从而忽视或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其实,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规划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专业素养,提高其对资源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完整理解,才能引导现代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未来状态的科学设计,要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与旅游行业的跨行业特点和公众参与性,要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系统性原则出发,它不仅要求对旅游功能系统结构、要素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还要对其依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又要考虑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更要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区域或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形成“大旅游”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七章 旅游影响

第四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1.《我们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模式 2.《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统统、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求,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碍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安定与调和、协调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5年4月西班牙 核心:代际公平增进理解加强意识 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使当地环境质量和游客经历感受下降的前提下,所能吸纳游客参观的最大能力。 物质环境承载力、设施用地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 2.政府、旅游者、开发商三者的关系 复习题 ◆动动脑

1.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安定? 3.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4.2004年年底,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试分析“红色之旅”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 5.在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方面,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动动嘴 1.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其经济合宜过重依赖旅游业。你是赞成或反对这种观点?为什么? ◆动动手 查阅资料,就“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 国家旅游局将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年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财务管理09级1班的,很高兴能够进入决赛继续与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是限于对吃饱穿暖的要求,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的演讲将分四个板块来进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认识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文化特点为目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所不同。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传统的旅游与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而生态旅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二者经常互为补充。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促进文化繁荣。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总体来说,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以商业经济收益为次要考虑。但若一保护区内有一完整的管理架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生态旅游投资在基础建设的费用较少,其经济收益仍是可比美于传统旅游,收到保护、教育及发展经济之效。 了解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后,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来看看传统旅游所带来的生态污染。夏日是海滩旅游的高峰期,大家从左上角的图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的狂欢。但是大家也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幅图,人们同样也在一个垃圾堆中狂欢,并且,当人群散去,留给大自然的是什么?是满目的狼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海边垃圾场,这样的场景真是令人扼腕!当如此美丽的苏州园林竟包围着这样一个浑浊不堪的湖塘,我们心中怎生美感?当河道干涸成这样纵横捭阖的泥沙地,我们这些高尚的人们怎能说出“智者乐水”这样的浪漫词汇?旅游者们为何就非得把生态破坏的如此严重,然后再可怜地向自然求饶,费力地去清理,去收拾自己铸成的恶果?面对旅游带来的如此严重的生态破坏,我们必须找到应对的措施,于是生态旅游就应运而生了。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三个板块,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思想和成效。生态旅游的思想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自国家旅游局将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中国多个旅游地区都开展了生态旅游的计划,例如三亚、九寨沟等都举行了大型活动来庆祝生态旅游的开展,一些地方还专门培训了专业的导游去带领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在这期间,许多地方都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使环境污染问题有了大幅的改善,同时也引领了一种更加健康的旅游方式。你看,当人们旅游的时候与自然和谐相处了,人们在旅游中获得快乐将比之前海滩上拥挤的人群有大的多吧。而且,人们在这样快乐的旅行之余,还能够领会到当地的文化,并且可以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生态旅游还带动了许多农村的发展,因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人们对当地的了解,农村的许多产业得以走出去,并且,近年农村也大力发展农家乐,为农民和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有这么多的好处,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它让人们在快乐的旅游之后不用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严峻(突显)。突出表现为资源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粗放式管理等。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旅游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到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即使是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不景气时,旅游业也并未受到重创与打击,发展势头依然良好。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旅游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者先导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时期。 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以海外入境游为主导。其特点是,我国旅游业尚未被确定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接待工作的开展仍带有较多的政治色彩。(二)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也逐渐地开始选择旅游这种娱乐方式,旅游开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为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并行发展。(三)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全面发展时期。 1997年至今。1997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时期,我国旅游业业务经营基本格局再次出现新的变化,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业务的分工也做出了新的调整。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状态: (一)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广。但总的来说任处于一种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改善交通、增辟新的景点、美化环境、修建不同规格的酒店等。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旅游业带来了重要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通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两个舞台,我国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高科技信息化广泛应用于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旅游业经营管理手段、思维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途径,并可以满足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三、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旅游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 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这是很多景区存在的致命性硬伤。而管理的不完善进一步威胁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财务管理09级1班的,很高兴能够进入决赛继续与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是限于对吃饱穿暖的要求,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的演讲将分四个板块来进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认识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文化特点为目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所不同。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传统的旅游与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而生态旅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二者经常互为补充。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

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促进文化繁荣。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总体来说,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以商业经济收益为次要考虑。但若一保护区内有一完整的管理架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生态旅游投资在基础建设的费用较少,其经济收益仍是可比美于传统旅游,收到保护、教育及发展经济之效。 了解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后,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来看看传统旅游所带来的生态污染。夏日是海滩旅游的高峰期,大家从左上角的图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的狂欢。但是大家也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幅图,人们同样也在一个垃圾堆中狂欢,并且,当人群散去,留给大自然的是什么?是满目的狼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海边垃圾场,这样的场景真是令人扼腕!当如此美丽的苏州园林竟包围着这样一个浑浊不堪的湖塘,我们心中怎生美感?当河道干涸成这样纵横捭阖的泥沙地,我们这些高尚的人们怎能说出“智者乐水”这样的浪漫词汇?旅游者们为何就非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财务管理09级1班的,很高兴能够进入决赛继续 与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是限 于对吃饱穿暖的要求,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可 以看到,我今天的演讲将分四个板块来进行。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认识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文化特点 为目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 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 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 游与传统旅游有所不同。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 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传统的旅游与 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而生态旅 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 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二 者经常互为补充。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 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 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经过精心设计 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 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 促进文化繁荣。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 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总体来说,生 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 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以商业经济收益为次要考虑。但若 一保护区内有一完整的管理架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生态 旅游投资在基础建设的费用较少,其经济收益仍是可比美于传统旅游,收到保护、教育及发展经济之效。 了解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后,我们进入第二板块,来看看 传统旅游所带来的生态污染。夏日是海滩旅游的高峰期,大家从左 上角的图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的狂欢。但是大家也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幅图,人们同样也在一个垃圾堆中狂欢,并且,当人群散去,留给大自然的是什么?是满目的狼籍,是

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1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就曾围绕着“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爆发了一场大辩论。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开发表专著《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明确地将环境问题及相关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到全球性高度,他们认为,如果以目前的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同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可尔摩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为当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1987年,由联合国授权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各国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这次会议标志着初步实现了人类对“发展”认识上质的飞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权威性的定义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所述,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需求,尤其是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也涉及到后代的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同时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技术及自然环境各个领域。而且,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运行下去,而是要求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变革。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有着极其深刻内涵。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以下几层基本含义:首先,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要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这种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主张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要求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多利用、少排放的消费方式,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最后,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要学会尊重和善待自然,与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和“限制”两方面的含义,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而没有“限制”,就不可能持续。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关键是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在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3.1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公平性。这里说的公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代际公平”;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内公平”。实现“代际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历程概述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野生动物基金协会(WWF)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文件中首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该报告中不仅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还围绕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系统性的阐述,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成为了在所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最被人们认可且影响深远的一个,此后学者们对可持续的定义多数都是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 1981年,美籍学者布朗(LesterR.Brown)在其着作《建设一个发展 的社会》中写到“通过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保护资源基础与开发高效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 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使得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付诸行动,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同年,中国政府当局也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其编制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被正式纳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