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 6 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寓言的写作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二、教学重难点

1. 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2. 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简介毛驴,教学“驴” ,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

2. 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 标出段的序号。

3. 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三)反馈

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读以下词语: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发抖。

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3)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

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

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

3. 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四)研读文本

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

2.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

如:“哈哈大笑” 、“大声”、“指指点点”

3. 父亲每次听了别人的话,都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生分角色朗读。

4. 理解最后父亲下决心说的话。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

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2)现在父亲终于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快乐乐地回家了。你能带着自己的

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

(3)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

(4)小结:是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5. 练习复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之“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智慧人生 议题:选取一些充满思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学会思考与选择,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几个故事。 3.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和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习惯。3.从故事中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怎么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升入了三年级,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每张试卷上的阅读题都比二年级长了?有的同学轻而易举,有的同学一筹莫展。其实,我们现在做的阅读题并不难,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阅读的方法,好不好?今天这节课和平时的语文课不一样,平时我们一节课只读一篇文章,而这节课我们要读三篇文章,有信心完成任务吗?做好准备开始了! (二)教学过程 首先出示阅读材料一——《父子骑驴》 1.课件:(1)自由阅读短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 (2)再读短文,读通句子。 (3)找出文中谁骑驴的人和别人的看法。 (4)默读短文,不出声音,了解短文讲了什么道理。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1)填表格之前不要慌,读文三遍须记牢。 (2)根据短文来作答,有理有据要完整 (3)先和同桌说,然后全班交流

2.大屏幕出示 《父子骑驴》阅读单 次数谁骑驴别人的看法 第一次父亲父亲狠心 第二次儿子真不孝顺 第三次父子同骑爷俩的心真够狠 第四次谁都不骑爷俩都够蠢 寓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使人人满意 3.小结:是啊,我们了解人物的行为之后,知道他们的问题关键错在哪里,故事的道理就知道了,还能从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二)阅读方法提示: 1、寓言是故事,是故事就有……(故事主角、故事变化),讲故事的目的是……(道理)。 2、请同学们速度稍快的读这两篇故事,看看它们分别写了 什么人的什么事?出示《龟兔赛跑》和《东施效颦》 (三)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单: 《龟兔赛跑》阅读书单 人物乌龟兔子 特点慢慢爬跑得快 结果赢输 寓意只要坚持不懈,最终就会赢得胜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品位作者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情感与态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父亲,能够在生活小事中感受父爱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0 1、出示一组父子温馨照,请生谈一谈,从这组照片中感受了到什么?你能够想象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父子关系如何呢?(围绕幸福、温暖、父子关系和谐融洽即可) 2、再出示一组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照片,并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主选择1——2个,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看了什么? (1)6个词语:混乱血迹瓦砾废墟爆炸颤抖 (2)先读一读这6个词语,再结合这组地震的图片,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 3、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灾难人的感情是脆弱的,人的感情却又是坚强的。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去认识那里的一对感人至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划出本课生字词。5 B 2、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个问题15 在听读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收获了哪些关于地震的信息?收获了哪些关于这对父、子的信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预设一: (1)关于这次地震——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2)关于父亲——在学校的一片废墟里,他不顾爆炸和余震的危险,坚持要把儿子挖出来。因为他和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最终,成功救出了儿子。 (3)关于儿子——在地震中,和同学一起被埋,但是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因为父亲和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在等待中鼓励同学坚持下去,最终他与同学都得救了。 (4)父与子的相通之处在于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引导学生,概括全文P 1)《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同学们的口中慢慢地被讲述出来了,谁能试着来填一填。课文讲述了在()的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的危险,心里想着自己对儿子的承诺——(),他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里救出()的故事。 2)课文讲述了在…… 一位父亲…… 儿子…… 最终…… 三、小结方法 1、生试着总结概括全文的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六要素法,再找出中心句,遵循着这样的顺序,一点点地把文章的脉络理出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一课第二节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材分析】 古往今来,对青春的赞美是个永恒的话题。本节课接着上节课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变化,开始阐释青春期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一目“发展独立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走出对思维独立性的片面认识;第二目“培养批判精神”引导学生要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第三目“开发创造潜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情分析】 跨进中学的大门,学生不仅身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开始追求独立,但是他们对思维独立性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技巧;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他们对创新的理解并不深刻。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对学生思维的健全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意义重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到青春的美好; 掌握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在认识概念时要注意避免其误区; 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会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也是思维的成长,并注重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教学重点】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内涵。 【教学难点】 进行批判时要就事论事、避免针对个人,走出对思维批判性的误区。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发展独立思维 1、思维独立性在增强 2、思维独立性的误区 二、培养批判精神 1、什么是思维的批判性? 2、思维的批判性有什么作用? 3、怎样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三、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蕴含着创造力 2、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3、创造离不开实践 【作业布置】印成卷子下发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细巷中心小学孙石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评价、体会)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灾难中深深的父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是啊,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还可以从哪些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素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案素材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 1.认识8个生字,会写_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_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篇二: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父子骑驴的故事361有一对父子打算进城去赶集外面的天气很热

父子骑驴的故事(361) 有一对父子打算进城去赶集。外面的天气很热。父亲骑驴,儿子牵着驴走。 一个路人看见这爷俩儿,生气地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驴,让儿子走路。”父亲一听这话,赶快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驴,他牵着驴走。 没走多远,又有一个路人指着儿子,气愤地说:“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父亲年纪大了,不让父亲骑驴,自己却舒服地坐在驴上,让父亲受累。”儿子一听这话,连忙让父亲骑上驴,父子俩一起骑驴往前走。 走了没多远,一个老太婆看见父子俩一起骑着一头驴,非常不满地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瘦驴,怎么能禁得住两个人的重量呢?可怜的驴呀!”父子二人一听,立刻从驴背上下来,谁也不骑了,干脆走路。 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儿,老头儿哈哈大笑起来:“这爷俩都够笨的,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 父子俩一听就傻了眼,呆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国王和王子(383) 有一个国王,他想从五位王子中选出一位来做继承人。但是怎么选择成了难题。他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派一个大臣在河边的一条大道上放了一块大石头,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然后,国王让王子们去送信,王子们只有通过这条路才能把信送到。 王子们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国王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大王子说:“我是爬过去的。”二王子说:“我是划船过去的。”三王子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四王子说:“我是跳过去的。”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国王问他:“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小王子回答。“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国王听了很高兴,宣布这位勇于尝试的小王子继承自己的王位。原来,这块“巨石”是国王特意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

教案父子骑驴

27 父子骑驴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在学文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 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生:课外布置看动画片《父子骑驴》。 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板书设计: 27父子骑驴牵着毛驴 驴孝享指指点点竟然 教学环节: 一、看图揭题解“驴”

1、师出示“父子骑驴图” 师: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这对父子和驴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识记“驴” 认识“驴”这种动物,注意正音。 师再出示“炉”的图片:“驴”与“炉”是一对形近字,怎么区分它们?再组词区别“护”。 3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抽读字词,找出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多音字“便” (2)分段读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义,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说说父子都是怎么骑驴的?有哪几个人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 2、学生交流、概括小结。 老先生、老太太、年轻母亲、小孩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教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 不堪、血迹、混乱、颤抖”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 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三分钟说话:以“父爱”为主题。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的三分钟说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甜蜜和幸福,请看大屏幕。(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画面)2.看了地震画面,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屏幕中的词语来说,(出示词语:可先让生读读),谁能用这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地震中的情形?可用1个、2个或3个词来说一说。(指名)。3、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的一个真实画面,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非常了不起的父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是对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力的训练。在上课时让学生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更为口语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这节课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是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关于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谁收集到了?(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1)请把书翻到92页,谁来读一下单元导读?(指名)这一单元主要是想要教会我们怎样的学习方法?(指名说一说) 师: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更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的字和词掌握的怎样呢?我们来检查一下(指名读、齐读)。去掉生字你还认识它吗?(开火车读一读)仔细观察,这些字中什么结构的字最多?那个字最难记?我们怎样记住它?那个字最难写?(指名说一说),下面我们就来学写字(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难写字进行讲解、范写) (3)生书写,教师巡视,提示写字的正确姿势。 (4)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疑问吗?(请举手的学生来提问,师相机写出问题。)请学生们自己从中选出一个认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潜心默读课文,并做好批注。【设计意图】在初读中认识生字、读好词语促进学生的再读感受,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更是深入再读课文的动力。 三、检察反馈,初入情境 1.指名汇报自己解决的问题,当学生汇报父亲了不起时,教师随机提问父亲为什么了不起?你从第几段中看出来的?你能读读吗?此时此刻,面对废墟下的儿子,父亲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指名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痛?(撕心裂肺)正是这种心痛,所以才有了那撕心裂肺的呐喊,(齐读父亲的话)谁能把这种那撕心裂肺的痛读出来?(指名读)。 2.是什么让这位跪在地上的父亲转而坚定地又向废墟中走去?找出父亲的话,把他勾画出来。(教师板书、生齐读) 3、你还从那个段落中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12段)谁来读读?(课件出示:他挖了12小时、24小时. . .. ..)从这一系列的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艰难、时间的漫长)你能读出艰难的挖

父子骑驴练习题

《父子骑驴》同步训练题 一、生字之花开满园.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迎( ) 骑( ) 狠( ) 腿( ) 仰( ) 倚( ) 恨( ) 退( ) 三、句子魔术室. 1.有对父子做完生意,牵着一头毛驴从城里回来.(缩句) 2.爸爸走路。(扩句) 四、字典小博士.查字典再选择字义填空. “孝’’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第五笔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 字义为:①孝顺;②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③丧服。 1.孝子贤孙( ) 2.守孝( ) 3.孝服( ) 五、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最后父亲下定决心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

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主见——( ) 休息——( ) 2.“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你赞成他的这种做法吗? 六、快乐阅读。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有关生长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害怕长大!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jiē jié)来,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宁.(nìng níng) 愿呆在土里。” 第二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zā zhā)根,还要出人头 地,让茎叶随风 摇摆,感受春光的温暖,分享晨露.(lù l?u)滴落花辩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结果,第一颗种 子,第二颗种 子。 1.给文中加点的字择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泥土 ( )的茎叶 ( )的春天 ( )的种子 3.两颗种子对待“关于生长”的话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第一颗种子认为 第二颗种子认为 4.想一想,两颗种子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7 《动物笑谈》 教案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笑谈》是2016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的四篇文章都与动物有关,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动物、认识动物,不仅让读者对生命多一份体验,更能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尤其是《动物笑谈》一文,对动物满怀爱意的他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所谓的尊严去照顾它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实验探索中,这也正是他能获得诺贝尔殊荣,并成为动物行为学家的根本原因。【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了解动物的一些习性。 2、学习默读,圈点勾画,提取相关信息。 3、看到动物的聪明可爱,感受到劳伦兹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和对事业的痴迷,激励学生做一个智慧而又了不起的人。 【重难点】:如何做一个智慧而又了不起的人。 突破方法:1、文本分析,通过对课文中劳伦兹的表现和心态,让学生看到他对动物的热爱,对工作的专注与痴迷,而且他对于旁人异样

的眼光毫不在意,反而能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表述出来。2、资料助读,关于“疯子”的言论,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到这个被常人当做贬义词的词语的真正内涵,但太多人还是会在实际生活中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于不敢尝试。那么《父子骑驴》的寓言故事则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太关注别人看法的可笑的、可悲的下场。以警示人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从而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成为一个智慧而又了不起的人,就得无畏别人的言论,专注地忠诚于自己内心所热爱的事业。 【教学方法】 教法:高屋建瓴问题引领法、材料补充点化法、寓言故事讲述点拨法。学法:朗读、默读、跳读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圈点勾画和要点笔记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你想成为一个智慧而又了不起的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智慧而又了不起的人呢? 二、作家作品: 1、幻灯片出示: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尼可拉斯·庭伯根称他为“动物行为学之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授课者 李国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杉、矶、混、昔、墟、曼、爆、砾”8个生字;会写“杉、矶、混、昔、墟、曼、疾、爆、砾、砸、颤”11个生字。 (二)技能目标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五、教学准备 生:查阅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以及震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师:查阅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搜集相关的照片; 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生:自读导语,交流体会。 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请大家在班级上进行展示。 生: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自由表述他们对地震及其危害的认识。 师:(教师展示地震的相关影响资料) 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认识生字和新词;并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自悟,寻找问题的答案。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们的看法。(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引导学生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生:根据自学进行全班交流,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思考题)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 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 师:进行巡视,适时解决简单问题。 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请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说出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谈一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领悟到的。 (四)再读课文,读出感受 师:请你们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 (五)写生字。 指名学生板书难写的生字,师生互评。 (六)预留作业,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排一出话剧; 由学生小结收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7课《父子骑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7课《父子骑驴》教案 导读:教材简析: 《父子骑驴》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包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文章所包含的为人处事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父子骑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故事?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比如前几天我们学习的《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你还知道哪些?……

2、那么这篇寓言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课。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父子俩在回家的途中都遇到了哪些人?并用不同符号勾画出这些人说话。(出示课件) 2、指名回答,父子俩回家途中遇到了哪些人? 3、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三、精读课文 1、交流老先生说的话 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老先生说的话自由读一遍,哪位同学愿意把老先生说的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父子俩牵着驴,一位老先生看见了哈哈大笑说:——————) (1)什么样的笑才是哈哈大笑?生表演哈哈大笑。 (2)、老先生看见了父子俩牵着毛驴,为什么会哈哈大笑呢?(他笑父子二人太笨,有驴不骑,竟然牵着走) (3)、你认为他这种笑是一种什么笑?(嘲笑)你怎样理解“竟然”? (4)、老先生觉得父子二人怎么做才是在他意料之中呢?(人骑着驴走) 小结:老先生觉得,驴就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能牵着驴走,应该骑着驴走。而现在呢?却是父子牵着驴走,出乎老先生的意料,所以老先生嘲笑他们父子俩太笨。 (5)、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生活中的一则实例,让学生谈感受。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位母亲买菜回家,突然看见自己三岁的儿子正从自家五楼的阳台上摔下来。这位母亲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来,消防队员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位母亲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跑过去,这位母

亲却接不住一个沙包。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 了不起的母亲瞬间爆发了超常的爱的力量,避免了惨祸的发生,拯救了孩子。1994年,在洛杉矶的巨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二、回忆巩固,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课件展示:洛杉矶地震图片。 三、品读课文,深入情景。 1.在这样的大地震中,父子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了不起)师板书。 2.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做好批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小组间先交流一下你们各自的体会。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1)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有救火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他们怎么劝说的?他们不帮助父亲,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怎样的大地震? 对他人的劝说,父亲回应了这样三句话: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父亲的三句话都是差不多的

父子骑驴教案

父子骑驴教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父子骑驴 桐寨铺镇赵中铺小学刘晓闯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理解“指指点点”“竟然”“发抖”“主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不同人都父子的不同看法。 3、能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4、对文本语言进行重组的基础上,讲故事。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运用文中词语和句子讲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文章所包含“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为人处事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

2、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初读课文。 1、自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标出段的序号。 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反馈。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 读以下词语: 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发抖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 3、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

《进城》教案

绘本《进城》教案 郭寨小学申刚 一、作品解析: 1.有设计感黑白画风、民间寓言故事、传统文化底蕴,三者完美结合的原创作品; 2.父子赶驴进城的每一个场景都有传统故事的人物串场演出,身份符合情景需要,贴切幽默; 3.内容丰富、富含哲理,适宜反复阅读品味。 二、作品简介: 在这讲求题材创新的潮流中,作者却选择了读者耳熟能详的“父子骑驴”的故事来演绎,从传统出发并展现新意,蕴藏着作者的匠心。 作者以中国文学著作上的一些角色来扮演父子在进城途中所遇到的路人,这些角色分别从各自的特质来指责这对父子。首先是孙悟空上场,再是林黛玉,唱大戏的花脸是张飞,路旁的队伍是“老鼠娶亲”,而一群路人就是八仙,之后父子模仿壮汉——武松扛虎,掉进池塘里,起身见到的钓鱼老翁则是姜太公。

作者本身也有点像是故事中的主角,在经过一番犹疑之后,他安排了渔翁钓鱼来对照自己的领悟。 本书画面热闹、有层次,故事本身已相当引人入胜,但对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了然于书中“画中话”的个中含义和幽默感,读来更是兴趣盎然。 三、故事导读: 小虎儿和老爹在进城路上最早遇见的小男孩儿,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手持芭蕉扇,嘴里吃着人参果,在与父子的交谈间,芭蕉扇已由小变大,呼应了《西游记》里孙悟空路阻火焰山、求取芭蕉扇和收服牛魔王的故事情节,人参果树下则隐藏着猪八戒和牛魔王。孙悟空调皮捣蛋又好享福,所以他骂父子愚笨,有驴不骑,不懂享受…… 小虎儿和老爹巧遇的第二位人物,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林黛玉葬花,感叹花开花谢,她清瘦柔弱,指责父子不懂得怜惜孩儿。 小虎儿和老爹巧遇的第三位人物,是京剧《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张飞奉军师诸葛亮之命,率兵镇守芦花荡,以助刘备渡江,拦阻周瑜率领的追兵。唱大戏的花脸重视传统忠孝节义,指责骑在驴背上的儿子不懂得孝敬父亲。

地震中的父子情教案

地震中的父子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聆听了名师陈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她是这样落实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的。 [案例] 一、激情导入 以猜谜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引入课文 完成单元导语、解决小问题 三、分析课文 师: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简练的主要内容,这有点难,我们想想:把握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方法? 生:把握中心句 师:板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写谁在干什么? 师: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一件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边说边板书: 起因经过结果 抓住关键词句 知道这个方法,我们去实践一下。你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画关键词句,串联起来,就是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生:默读,画找关键词句。 师:我采用提问法,写了谁?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带着这个思考去画。 师:巡堂, 师:可以说,这是课文的最主要的内容,当然,中间部分可不可以简练一点呢? 分角色朗读 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怎么评价这对父与子 找到了不起在哪

父子骑驴读后感范文

父子骑驴读后感范文 [父子骑驴读后感] 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做事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想法,有可能他们的想法是错的,要判断别人的想法是对是错,要吸取别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父子骑驴读后感,读后感《父子骑驴读后感》。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父子骑驴》说课稿 土场中心小学唐艳红 一、教材与学情 1.教材简析 《父子骑驴》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智慧人生”为主题,选取一些充满思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学会思考与选择,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父子骑驴》是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在民间传说《抬驴》的基础上改编的,讲的是一对父子,不管是儿子骑驴,还是父亲骑驴,

甚至父子一起骑驴,都遭到了不同路人的指责,最终父亲懂得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他们刚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习,在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上还存在困难。所以,教学时,我注重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 (一)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把“体会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和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把“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初步培养自主意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主要采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朗读形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详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细巷中心小学孙石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 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评价、体会)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从刚才的演讲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今

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灾难中深深的父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 是啊,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势不可挡。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 句子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昔日的欢声笑语,如今已变为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惨烈的变化。孙老师这有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的图片,同学们来看一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