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其胞内钙离子动态变化测定

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其胞内钙离子动态变化测定

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其胞内钙离子动态变化测定
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其胞内钙离子动态变化测定

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及其胞内钙

离子动态变化测定

(作者: 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成年SD大鼠心肌单细胞分离方法,并对心肌细胞内Ca2+动态变化进行测定。方法:用改进的Langendoff装置,行大鼠主动脉插管逆向灌流(温度、pH、水质恒定),用混合液(0.6mg/mL胶原酶H+0.06mg/mL蛋白酶+1mg/mL牛血清白蛋白)消化心脏,经3次不同浓度含钙台式液复钙后得到钙稳态心肌细胞;室温静置1?2h后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Ca2+的动态变化。结果:得到70%?90%长杆状活细胞,钙稳态心肌细胞可占40%?60% ; fluo_4 AM负载染色后可记录到典型的诱发钙瞬变。结论:胶原酶和蛋白酶混合液主动脉逆向灌流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钙稳态心肌细胞,可用于心肌细胞内钙信号研究。

【关键词】大鼠心肌细胞细胞分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ardiomyocyte Isolation from Adult SD Rat Heart for Con focal Microscopic In tracellular Ca2+ Imagi ng

[Abstract ]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table method for adult

SD rat sin gle cardiomyocyte isolati on , and the n to determ ine the

in tracellular Ca2+ sig nalli ng by con focal imagi ng. Methods: Rat heart was digested by aorta retrograde perfusion with mixture

[collagenase 11(0.6 mg/mL), pronase(0.06 mg/mL)and bovine serum albumin(1 mg/mL) ] using a modified Langendorff system. The temperature, pH and water quality should be properly con trolled in the process of digested rat heart. Three times of re_calcificati on with differe nt concen trati on of Ca2+ Tyrode soluti on were used to procure calcium homeostasis ven tricular cardiomyocytes. Sin gle cell was used for con focal microscopic Ca2+ imaging after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 2 hours. Results: There were about 70% ~ 90% rod_shaped fresh viable cells, in which 40% ~ 60% were calcium homeostasis cells. In single calcium homeostasis cardiomyocytes calcium transients could be evoked by a stimulator and recorded with an LSM510 con focal microscopic system after in cubati on with fluo_4 AM. Conclusion: Aorta retrograde perfusion with collagenase II and pron ase is a proper method to procure sin gle calcium homeostasis cardiomyocytes from adult SD rat with normal physiological features, and fit for con focal microscopic Ca2+ imagi ng.

[Key Words ] rat; cardiomyocyte; cell isolation; laser scanning con focal microscopy

随着心脏疾病研究的不断发展,具备正常生理功能的单个心肌细胞已成为研究心脏代谢、功能、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基础,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变化是一系列心脏疾病的诱因及病理基

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应用,可使人们对活细胞的多种功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精确的动态分析,其中对心肌细胞内[Ca2+ ]i变化的动态检测即为主要应用之一]1?3 ]。本文主要探讨心肌单细胞的分离方法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fluo_4 AM负载方法检测分离所得心肌细胞内Ca2+的动态变化,为心肌细胞内钙信号研究及其系列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与试剂

实验动物:清洁级成年SD大鼠(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5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300g。主要试剂:胶原酶H(277u/mg,lnvitrogen 公司,美国),蛋白酶(5.8u/mg)、牛磺酸、牛血清白蛋白(BSA)、HEPES(Sigma 公司,美国),fluo_4 AM(Molecular Probes 公司,美国),其余试剂为国产AR试剂。

1.2溶液组成及配制

1.2.1 台式液(mmol/L,用NaOH 调节pH 7.35 ?7.45) NaCl 136.9,KCl 5.4,CaCl2 1,MgCl2 1,NaH2PO4 1,HEPES 10,Taurine 10,D_glucose 11.1

1.2.2 无钙台式液(mmol/L,用NaOH 调节pH 7.35 ?7.45)

NaCI 136.9 , KCI 5.4, MgCI2 1 , NaH2PO4 1, HEPES 10,

Taurine 10, D_glucose 11.1

1.2.3酶液胶原酶H液+蛋白酶液(酶液A):取无钙台式液25mL 加入胶原酶H液15mg、蛋白酶液1.5mg混匀并用0.22呵滤器过滤。胶原酶H液(酶液B):取无钙台式液15mL加入胶原酶H液9mg混匀并用0.22 口滤器过滤。

1.2.4复钙液复钙液A :取无钙台式液加入CaCl2至0.1mmol/L , BSA至1mg/mL。复钙液B :取无钙台式液加入CaCl2 至0.5mmol/L。BSA至1mg/mL。复钙液C :取台式液加入BSA至

1mg/mL。

1.3细胞分离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无菌状态下迅速开胸摘心,并置于4C左右无钙台式液中清洗血污,剪除多余脂肪组织及修剪主动脉长度,立即行主动脉插管(深度不可超过主动脉瓣),将心脏挂于Langendorff装置下,用丝线结扎固定:首先用台式液灌流,可见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排清心房、心室及血管内残留血液,2min 后换无钙台式液灌流,当心脏停止跳动且滴下灌流液体大致为无色后换用酶液A灌流;单向灌流约2min后改为循环灌流20 ~ 30min ;剪下心室(心脏下1/3),在预置含37 C 5?7mL酶液B的三角瓶中剪碎,37 C恒温摇床60次/min摇匀消化5min ;吸取上层细胞悬液,500r/min离心1min。弃上清液后加入复钙液 A 5mL静置复钙15min(使心肌细胞自

然沉降);弃上清液后加入复钙液B 5mL静置复钙15min ;弃上清液后加入复钙液 C 5mL静置复钙15min ;弃上清液并加入台式液静置室温1?2h后即可负载fluo_4 AM Ca2+荧光染料染色应用于LSM510 META 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arl Zeiss公司,德国)下心肌细胞内Ca2+动态测定。剩余酶解的心室组织残渣可重新加入酶液B重复上述操作。灌流消化过程中维持7.5?10.0kPa的压力]4],所有液体均用0.22 g滤器过滤除菌且用体积分数95%的O2+体积分数5%的CO2混合气体饱和,灌流温度保持在35 C,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30 C。

2结果

2.1心肌单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具备正常生理功能的单个心肌细胞呈长杆状或条柱状或矩形,横纹清晰(图1,封2),且对锥虫蓝拒染。置于台式液中处于静

息状态的即为钙稳态心肌细胞,偶见自发收缩;若持续自发收缩则表示胞内钙稳态失衡,提示细胞处于濒死状态。采用本方法可得40%?60%钙稳态心肌细胞。死亡及损伤严重的细胞呈团块状或可见大量颗粒,并被锥虫蓝染色。

2.2心肌单细胞的钙瞬变

将分离好的心肌细胞与fluo_4 AM [孵育浓度(10?15)也mol/L ]孵育15min,弃上清液去除细胞外Ca2+荧光染料后加入台式

液,孵育好染料的细胞置于共聚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显微镜配置为:波长488nm的氩激光,40倍、1.3NA的油浸镜头;共聚焦成像采用面扫描方式,可得到静息心肌细胞内Ca2+分布图(图1,封2)。在线

扫描方式下,通过触发连接可使SEN_7203型电子刺激器与LSM_510

型共聚焦显微镜同步工作得到心肌细胞的诱发钙瞬变图像(图2,封2): 5]。

3讨论

自Powell等[6]于1976年首先成功分离出单个钙耐受成熟心室肌细胞以来,几十年间研究者一直为提高良好心肌细胞获得率和减低细胞的钙异常而不懈探索。心肌细胞分离的每一步都对最终分离的细胞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实验室温度、Langendorff装置设

定温度、心脏摘取速度、水质、溶液的pH值、酶的活力及浓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都可影响心肌细胞状态,不利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心肌细胞内Ca2+动态变化的测定。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四步法是分离心肌细胞的较好方法①灌流台式液使离体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排除心腔及心脏冠状动脉系统内的残留血液;②灌流无钙台式液以消减心肌细胞间Ca2+依赖的紧密

连接,有助于细胞外基质的解离[7]③灌流酶液A : 8]④停止灌流剪取心室肌组织,剪碎后加入酶液B再次消化5min可使细胞间连接消化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技巧【转】

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研究之中.我们实验室经过长期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新生大鼠鼠龄的选择新 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大量观测表明,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较为理想.其中尤以半日龄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效果最佳. 2消化酶的选择及使用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可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前者因不易获得密度均一的细胞且难控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而较少采用.消化法中常使用的酶有3种:胰蛋白酶、胶原酶I或Ⅱ以及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多与胰蛋白酶或胶原酶联合应用.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且在新生大鼠心肌组织,以胶原I为主,故我们选用胶原酶I.文献报道胶原酶的工作浓度一般在0.6~1 g?L1,我们使用的为0.8 g?L1.胶原酶最好现用现配. 3消化程度的把握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酶消化极为敏感.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分清细胞边界,难以形态学观测.消化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时应注意1)转速一般控制在60~80 r?min1左右.(2)每次消化的时间须结合消化酶浓度确定.(3)将粘附在搅拌子上的心肌组织吹散,使酶液充分接触组织.(4)适宜温度为35~37℃.(5)当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应停止消化. 4接种的细胞密度 心肌细胞接种密度不仅影响细胞间的相互接触,进而影响细胞对肥大刺激的反应,而且影响长期培养细胞的成活率.接种细胞的绝对数量应经精确计算.一般而言,应根据实验的观测目的决定单位面积上的细胞数量.例如,如作形态学观测,六孔板中每孔的接种细胞数量应控制在1×105~2×105个;若需收获心肌细胞作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的观测,则每孔的接种密度可增加到5×105~6×105个. 5细胞的分散度与接种的均匀性 分离出的心肌细胞,在溶液中Ca2+作用下较容易出现集聚现象.因此,在进行差速贴壁前后,均应反复多次地轻柔吹打使心肌细胞成单个分散状态.接种后,应小心使心肌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培养板上,避免细胞向培养孔的中央集聚.此外,可将培养板放入孵箱后用滴管轻轻吹打各孔中央部位2~3次,但应格外注意避免污染. 6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与血清种类的选择 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且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经差速贴壁后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若处理不当,很容易生长成优势细胞.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但是,如果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 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7换液时间 进行心肌细胞形态学观测时,接种密度较低,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为避免成活心肌细胞随换液而被丢弃,应在接种48 h后换液.这样不仅使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BrdU作用时间较长,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确实.此外,去血清后可用ITS和0.1 g ?L1BSA对心肌细胞进行营养支持,对心肌细胞贴壁率与凋亡率均不产生明显影响. 8抗污染措施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图解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图解 庄瑜制作 南京市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胸外科 https://www.doczj.com/doc/de3479404.html,/

制作前准备 1.器械:动物呼吸机,开胸制作心梗模型,维持呼吸至关重要。虽然据说某些牛人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是我想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开始时必然要用;况且需要看此说明的人应该没有牛到这个程度。当然,如果你经费异常充足,不在乎死亡成千上万的大鼠也可以。 显微器械,最主要的是针持,大鼠胸腔、心脏均很小,常规器械无法进入胸腔缝扎。其他手术器械以眼科器械为主。 2.动物:应选择成年健康大鼠,耐受性较好。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只动物,包括死亡的大鼠。许多人都知道制作大鼠模型需要多练习,但是练习不是买一大批大鼠,不停地缝扎,然后不停地扔掉死的大鼠;当然,制作心梗模型死亡一些大鼠是很正常的事情。练习的前提是对大鼠解剖及操作过程的熟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先找一份大鼠的解剖图谱,熟悉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同时研究实验流程,熟悉每一个实验步骤。大鼠死亡后,不要急着扔掉,利用它练习每一个你不熟悉的操作步骤,直到熟练为止。 3.实验者:实验者必须具有一种平和的、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制作模型需要时间,尤其是早期,需要耐心、仔细的摸索;必须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地研究。最熟练的制作者做一只大鼠模型也需要30到40分钟的时间,加上准备及扫尾的时间,制作十只模型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你废寝忘食多用用功也可能做到15只左右,这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必然的,你能坚持多久?不熟练的话,一只就要两、三个小时;同时还要看着大鼠在你的手中死亡,这是很揪心的事情。因此,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难耐寂寞者不适合做此实验。 本人系气管切开插管,缝扎LAD制作模型。亦有人经口插管,液氮冷冻制作模型;不在本人讨论范围之内,哪位有经验的话可以传上来,一起讨论。最后祝各位早日成功!!

胞内游离Ca的测定方法

Pluronic F-127 (F127)美国Molecular Probes Inc.产品。 Ultima型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为美国MERIDIAN Instruments Inc 产品。 1. 光源:Ultima型50Mw UV,200Mw Visible 2. 激发波长:351-364nm,488nm,514nm 3. 扫描系统:Ultima为台阶扫描,精度0.1um 目的:监测细胞胞浆中游离钙的动态变化 原理:正常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为0.1 umol/L,胞外钙离子浓度为1.2-1.3mmol/L,相差达10000倍。胞外钙内流和胞内钙库动员形成的钙震荡(钙峰或钙波)在各种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细胞内钙超负荷将造成一系列代谢紊乱,直至细胞坏死或凋亡;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而易见,测定[Ca2┼]i在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研究工作中均具有重要意义。Fluo-3/AM等钙离子荧光染料以脂溶性的乙酰甲氧基酯(AM酯)的形式导入细胞,在胞内水解酶的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酸,与钙离子的结合物在激发光作用下能产生特异的荧光。荧光信号的强弱随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100ug Fluo-3/AM 溶于100ul DMSO中,就是1ug/ul,1mg/ml,1g/L 方法:1.预先用二甲基亚砜(DMSO)将Fluo-3/AM配制为1mmol/L(1g/L)原液,-20oC避光保存。F127用DMSO配制成20%溶液(W/V)。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液将Fluo-3/AM稀释成终浓度为10umol/L,并加入0.1%的Pluronic F-127备用。2.移去培养皿中的原培养液,用PBS液冲洗心肌细胞2遍,加入10umol/L 染料液1ml,置于37oC的CO2孵箱里避光温育30min。 3.将染色后的心肌细胞用PBS液冲洗3遍,加入1mlDMEM液后置于2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区域及层面,用LSCM观察Fluo-3染色的细胞的某一层面的荧光图像。 4.启动LSCM,选择488nm氩离子激光,启动计算机,运行lasersharp2000软件,选择time-course程序,设置扫描间隔时间(30sec)、扫描次数(300次),开始扫描。 5.将数据输入excel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一、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测定 按经典方法,以钙离子敏感的荧光探针Fura-2/AM或Fluo-3/AM来检测细胞内[Ca2+]i。Fura-2的结构类似于四羧酸的Ca2+螯合剂EGTA,能以1:1的比例特异性地与Ca2+结合,与EGTA不同的是Fura-2可发出荧光,并且结合Ca2+后荧光特性有改变,Fura-2及其与Ca2+结合后的复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分别为380 nm和340 nm,这种变化可指示Ca2+的存在及其浓度。Fura-2为一极性很大的酸性化合物,不能进入细胞内,但在其负性基团部位结合上乙酰氧甲酯基后则成为Fura-2/AM。后者脂溶性很强,又消除了负电荷,容易通过细胞膜,随后被细胞内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掉分子中的酯基后又变为Fura-2,与胞浆中的游离Ca2+结合后即可被特定波长的紫外光(340 nm)激发产生荧光。并且,Fura-2与Ca2+解离容易,随着游离Ca2+的增加或减少,其荧光强度便随之变化。因此,Fura-2的荧光强度与[Ca2+]i呈比例关系,据此可以测定[Ca2+]i及其变化(Malgaroli, A., et al., 1987)。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技术基础实验中,与细胞系相比,原代心肌细胞的形态及电生理方面更接近在体细胞,因此,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质量直接关系实验的进程及结果。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离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鼠龄的选择:新生1-3d龄,最好半日龄。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建议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消化酶的选择: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使用(0.4%胶原酶:0.05%胰酶=2:1)。 常用的消化酶有2种: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 3.消化程度的把握: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停止消化。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消化酶极为敏感。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得到单层细胞,不利于观察和后续实验;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的适宜温度为35~37℃。 4.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加入BrdU,更换小牛血清。 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会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会干预心肌细胞的贴壁和增殖,需要尽量去除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可以通过差速贴壁去除大部分成纤维细胞,但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5.培养液pH值:pH范围在7.2~7.4之间。 操作过程: 手持大鼠乳鼠(出生24h内),75%乙醇消毒皮肤,剪开胸部皮肤,再消毒1次,更换手术器械,弯镊提取心脏,置于盛有PBS(1:50双抗)的大皿中; 将心脏表面附着的大血管剪去,剪去心房,放入5ml灭菌离心管中充分剪碎成肉泥状; 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 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8 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 取上清,3000 rpm 5min,铺中皿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记1),剩余沉淀中加入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 重复4的步骤4-5次,直至组织块消化完毕,记(2-5) 放培养箱2到3小时待成纤维细胞贴壁后轻轻吹打培养基,所有的中皿上清移入离心管离心3000 rpm 5min,弃上清,加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以及Brdu(10mM)(1:80),铺中皿培养。 48h换液后可得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搏动状况。

钙离子成像

钙离子成像 一、实验目的 钙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份,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中,正常人体的钙占体重的1.5%-2.0%。在人体中的含量居第五位。钙离子与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收缩以及凝血过程等生理过程都有重要关系,因此钙离子的检测对人体了解相关的生理活动非常的重要。 二、实验仪器 硬件设备: ? 1.Olympus 倒置显微镜 IX71 ? 2. TILL单光仪 ? 3.EM-CCD(HAMAMATSU C9100) ? https://www.doczj.com/doc/de3479404.html,puter 软件模块:SimplePCI 6.5 三、实验原理 测量钙离子的合成指示剂分为单波长激发指示剂、双波长激发指示剂和双波长发射指示剂3种。 ①波长激发指示剂:Quin-2 是第1代荧光指示剂,在340 nm处激发,505nm处可观察到结合Ca2+的发射峰强度的增加。用于测定静息状态或接近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Ca2+的浓度,无法检测 1μM以上的Ca2+浓度 ②双波长激发指示剂:Fura-2 Fura-2是第2代荧光指示剂,当介质中无钙时,Fura-2的激发峰为380nm;当与钙结合后,激发峰向短波方向移至340nm,所以采用激发比例荧光测量。进入细胞的Fura-2随时间推移将泄漏到细胞外,所以应尽量缩短测定时间。 ③双波长发射指示剂:Indo-1 Indo-1为单波长激发(340nm)和双波长发射(405和506nm)指示剂,其优点与

Fura-2相同。Indo-1已经在流式细胞研究中广泛使用。测量340nm和380nm激发下的发射荧光强度: F 340和F 380 →R= F 340 / F 380 校准 [Ca2+] i =K d (R-R min )/(R max -R)(nmol/L) R max 是加入0.1%的TritonX-100破坏细胞膜后所得到的最大荧光强度比值; R min 为加入5μM的螯合剂EGTA后测得的最小荧光强度比值。K d 为Fura-2与钙离 子反应的解离常数,大小为224nmol/L. 四、实验结果

心肌细胞2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综述 【摘要】 :目的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应用广泛,但 是心肌细胞成活率、 搏动率, 纯化率过低仍是本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之处。 本文 探讨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下总结。 【关键词】乳鼠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1.新生大鼠鼠龄的选择 乳鼠心肌细胞随年龄的增长,其增殖分化能力亦有变化,如在新生3d内,具有部分增殖能力,而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具备增殖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鼠龄时,尽量选择出生时间短的乳鼠,这样的心肌细胞成活率及贴壁率较高,所以选择新生1~3d均可,最好为半日龄的大鼠更为理想。 2.消化酶的选择使用分离组织常用的消化液有胰蛋白、胶原酶和透明质酸,如依地酸二钠(EDTA),其作用是利于组织块分散为单个细胞,利于细胞的贴壁生长。消化液的浓度、消化能力、消化的时间、温度对组织离散效果影响较大,甚至会损伤细胞,导致培养细胞状态不佳,失去贴壁生长能力,增加心肌细胞死亡率。其中胰蛋白酶的消化力较强,常用浓度为0·05~0·50%,在37℃、PH8·0条件下作用最强,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因此,有学者认为“单纯应用胰蛋白酶消化对细胞的存活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1],而TDTA作为一种化学螯合剂,价格低、毒性小,对细胞有一定的离散作用。所以,选用胰蛋白酶与EDTA联合应用,可降低细胞损害,具有更好的消化分离效果。另外,胶原酶作用较温和,通过水解细胞间胶原蛋白来实现离散组织的目的,对细胞的损伤较小,也是理想的细胞分离液,针对心肌细胞间含有不同胶原酶类型,可联合使用Ⅰ型胶原酶和

Ⅱ型胶原酶。且要知道的是在新生大鼠心肌组织,以胶原I为主,故我们选用胶原酶I,文献报道胶原酶的工作浓度一般在0。61 g·L-1,我们使用的为0。8 g·L-1。胶原酶最好现用现配。 3.污染防治 虽然污染本身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减轻其产生的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如做好实验室、超净台、实验器械及实验用液的消毒灭菌工作,个人要身着消毒衣帽,佩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操作时,酒精灯火焰烧灼消毒器械,避免培养用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环境,禁止吸管接触培养液瓶口等。防止微生物污染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的种类不同,其抗生范围也不尽相同,但多数针对细菌感染为主,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需要指出的是,抗生素的抗生范围有限,且污染发生具有隐匿性,出现后往往后果严重,所以抗生素仍不能替代无菌操作,而且过度的强调抗生素的作用,会使实验者淡化甚至忽视无菌操作,滥用也会导致产生耐药菌,因此,只有无菌操作才是防止细胞污染的最好手段 除了以上说的无菌操作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获取心脏时避免剪破消化道,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在剑突上一肋处入剪,这样做不涉及腹腔,也就减少了污染机会。(2)如条件允许,应避免乳鼠心肌细胞与其他细胞在同一孵箱内共同培养,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3)对于培养心肌细胞的观察、照相每次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既会导致培养液pH改变,又能增加污染机率。 4.心肌细胞纯化 在心肌细胞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且生长迅速, 比心肌细胞更早贴壁,如不加以控制,常可生长为优势细胞。细胞纯化方法有很多因此,目前,常用化学试剂抑制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来抑制其生长,而化学试剂势必对培养细胞生长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依据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贴壁时间不同的原理做差速分离, 成了广泛采用的纯化方法,其优点是对目的细胞影响小,经比较,结果显示差速贴壁在60min、90min时最为理想 方法简便,纯化率较高,可达到95%以上。经差速贴壁后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若处理不当,很容易生长成优势细胞。因此再加上化学试剂抑制,加入分裂抑制剂(如丝裂霉素c) ,有时在培养早期如入溴脱氧脲苷,或加入不利非心肌细胞生长的成分(如谷氨酰胺)。如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

常见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建立方法对比

常见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建立方法对比 心肌梗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90%以上的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而在中国,近年来心肌梗塞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名患者,现存至少200万名患者。 为了更好地筛选有效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物并研究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实验人员常以大鼠、兔和实验用小型猪来建立标准化的心肌梗塞模型。相对于其他动物,大鼠有许多优势: 1.大鼠的品系纯正,组内差异较少; 2.大鼠饲养成本低,造模前后管理较容易; 3.大鼠的冠脉系统侧支循环比较少,结扎后易出现一个比较固定的缺血区,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造模的成功率; 4.大鼠心肌梗塞模型手术较小,单人就能操作。 下面我们将就较常见的几种大鼠心梗造模方法来进行一一详细介绍。 a.传统冠状动脉结扎法 冠状动脉结扎是最常选用的大鼠心肌梗塞造模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大鼠用氯氨酮麻醉后接上小动物呼吸机,经左侧第4肋间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打开胸腔并剪开心包膜,挤压出心脏,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之间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于分支的起点处约1~2mm),用Ⅱ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心电

图,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示心肌梗塞造模成功。然后迅速将心脏放回胸腔,随即缝合胸腔及皮肤。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操作与手术动物相同,术后给予庆大霉素局部处理。 b.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法 除冠状动脉结扎法之外,药物注射法也常用于大鼠的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将大鼠用1%的戊巴比妥钠20~25mg/kg体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麻醉,直接按5mg/kg 体重,皮下注射4%异丙基肾上腺素(ISO),或直接将药物注入腹腔均可造模,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8天,可造成心梗、心衰、冠状动脉痉挛。一般在注射后4-8周发病。 c.反复冷冻法 沿大鼠胸骨左缘前外侧第4肋间进入胸腔打开,充分暴露心脏,用浸过液氮的直径6mm铜棒充分接触左室游离壁,持续时间5s/次,随即闭合胸腔,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后,按分组情况再次原位反复共3、5次或8次进行心肌冷冻损伤。 这三种大鼠的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方法各有优缺点,通过对这三种方法所建立疾病类型、手术实验技术要求、实验室仪器要求、术后死亡率及造模稳定性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对比总结了这三种造模方法(如表1所示)。 表1.三种心肌梗塞造模方法对比 模型类型造模类型实验技能要求仪器要求死亡率造模稳定性 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急性心梗高需要小动物 呼吸机 较高高 冷冻法急性心梗较高需要小动物 呼吸机 较高低 药物注射法慢性心梗低无要求低较高从上表可见,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与冷冻法类似,均会造成大鼠的急性心肌

原子吸收法对钙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对钙的测定 摘要:探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钙的方法。钙单元素检测范围在0~5μg/ml浓度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 0.99942);相对标准偏差为1.59%~2.19%,加标回收率95.13%~96.28%。结论:该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操作快速简洁等优点。适合开展大批量检测工作,可为食品中钙的含量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calcium in food by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range of calcium single-element detection is in 0~5μg/ml concentration, and the standard curve linear relationship is good,(r=0.99942);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s for ca is 1.59%~2.19%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ies of samples for ca is 95.13%~96.2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results of the testing method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is method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low detection limit, good reproducibility, high-precision, high-rate, simple and fast opera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testing for high-volume work can provide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alcium determination.

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1.动物与仪器 1.1实验动物:选择出生第2 d的SD乳鼠,雌雄不拘。 1.2主要仪器与试剂:二氧化碳培养箱,Olympus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恒温磁力搅拌器;DMEM 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D-Hank′s 液、溴脱氧尿核苷、小鼠抗大鼠Sarcomerie actin 单抗;山羊抗小鼠IgG。 2.方法 2.1心肌细胞的分离:取第2 d的SD乳鼠,无菌条件下开胸取心尖部,用预冷的D-Hank′s 液洗涤3遍,将心脏剪成约1mm3大小;用0.0625%的胰酶在37℃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消化心肌组织,消化过程中采用分次消化时间(5min×5次,6min×5次,7min×5次,8min×5次),第一次消化后自然沉淀并弃上清,以后自然沉淀后取上清;每次分离的上清液加等量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轻轻吹打制成细胞悬液,1 000 r/min离心10 min,重复3次。 2.2心肌细胞的培养:细胞悬液放CO2培养箱培养90min后,采用差速贴壁分离技术,吸收培养瓶中的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0×105细胞/mL,将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板中,前3 d滴入Brdu使其终浓度为0.1mmol/L,并继续培养;24h后换液,以后隔日换液。 2.3心肌细胞搏动率的观察: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第1 d至第7 d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形态变化,并摄像记录自发搏动频率。随机计数培养至第4 d的心肌细胞的搏动率。细胞搏动率(%)=搏动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2.4心肌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取相同量的0.4%台盼蓝液与细胞悬液混匀后再取适量混合液滴于细胞计数板上,随机取10个高倍(20×)视野计数4个大格中的细胞总数及未染成蓝色的活细胞数,计数10次,取平均值。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2.5心肌细胞纯度的鉴定:取培养72 h后心肌细胞进行纯度鉴定,用横纹肌肌动蛋白(a actin)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用SABC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一抗的阴性对照。随机取10个高倍(20×)视野计数阳性细胞及细胞总数。阳性细胞率=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技术

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技术(TCT)及临床意义 一,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技术)研究发展背景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Cytologic Test TCT),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检查系统处理技术诞生于1991年美国等国家,率先应用于妇科细胞学检查,国内从2001年开始作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使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被称之为一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革命。 TCT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脱落细胞制片假阴性率高、丢失细胞率高(80%)和涂片质量差等技术难题,使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达95%以上,为脱落细胞学诊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过去该技术需要国外的制片机、细胞保存液等,它的价格昂贵,在国内也只能是一些大医院才能开展该项目,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则比较缓慢。后来国内的一些厂家研发了半自动的离心法制片机,并自主研发了细胞保存液,大大地降低了薄层液基细胞的制片成本,从而使该项技术易于被广大基层医院所接受并且进行推广使用。目前,它已成为筛查宫颈癌最好的推荐方法之一,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诊断依据,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检验技术。 二,产品作用原理: 通过采集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获得脱落细胞后浸入液基细胞处理试剂中进行处理,试剂中的裂解成分能对红细胞进行裂解,去除红细胞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同时试剂中的固定成分能保存固定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等有价值的细胞;并使包裹在黏液中的有效细胞充分分离出来,防止有价值细胞的丢失。将有效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最后通过过滤离心方法清除黏液对制片的干扰,制成脱落细胞薄片。可用HE染色、巴氏染色或其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使细胞着色,再通过人工观察分析来检查阴道或宫颈的细胞形态,诊断子宫颈癌及其癌的前期变化、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三,主要开展的检查项目: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胸腹水脱落细胞检查、尿沉渣检查、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支气管刷片细胞检查。特别适用于所有的女性的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四,TCT优点: 1、保存液试剂盒有裂解红细胞功能,能快速裂解采集样品中的红细胞,裂解能力强,裂解更完全,能去除血液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2、试剂盒含有细胞固定剂成分,能快速对样品中的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等有检验价值的细胞进行固定保存,防止有效细胞发生自溶。经试剂盒固定保存的细胞,细胞形态完好,能保持样品采集时细胞的原始形态,不会发生膨胀、固缩等形态变化,保证检验对有效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3、试剂盒对粘液具有稀释作用,能分离出大量包埋在粘液中的有效细胞。使更多有检验价值的细胞被保存下来,提供充足的细胞数量,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提供保证;同时,处理后的样品经低速离心过滤后能彻底清除样本中的粘液,有效防止粘液对样品检验结果的干扰。 4、处理过的样本经过低速离心后可制成均匀单层的细胞薄片,达到检验要求。 5、、经试剂盒处理的脱落细胞对生物染色剂具有亲和性,有利于生物染色剂着色,为诊断工作提供了方便。 6、、试剂盒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大大节省了制备样品标本的时间,同时克服了传统检查方法的不足。 五,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相关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名妇女死于这种疾病。近年筛查发现,发达国家发病率明显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我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世界的1/3,可见改善卫生状况,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探讨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探讨1 邵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周苏宁邵建华(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摘要探讨培养Wister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可靠方法。采用心肌组织块差别消化结合化学纯化的培养方法,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透射电镜、台盼篮、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心肌细胞生长情况及纯度。结果细胞生长迅速、自行搏动,细胞形态完整,细胞内肌丝、线粒体清晰;细胞成活率达94.6%;肌动蛋白(HHF35)经S-P法胞浆呈现棕褐色阳性表达,纯度达96.4%。表明该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生长迅速、活性好、纯度高。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培养;大鼠 Explore a method of neonatal rat myocardial cells in culture ZHOU Suning, SHAO Jianhua. Medical colle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21,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a reliable method of neonatal rat myocardial cells in culture. The plots of myocardial tissue from neonatal Wister rat were cultured and purified with the method of differential enzyme and 5-Bromodeoxyuridine-treatment.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E stains, Trypan blue stains, immunohistochemical test were determined to identification the cell. The results of myocardial cells grow rapidity, automaticity, shape intact, the cell of filament and mitochondria clearly. The cell viability was up to 94.6% by Trypan blue stains. The cell purity was up to 96.4% by Actin (HHF35)of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nction method. This method of myocardial cells in culture was grown up rapidity, lively well, high purity. Key words Myocardial Cells; Culture; Rat 随着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心肌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快速、理想的心肌细胞培养是深入研究的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心肌细胞的培养取24h内Wister大鼠,在其心脏跳动时将心脏取下,小心剪取心室组织,用冰PBS液清洗干净后,将组织反复剪成0.5~1mm3的小块,加2~3滴细胞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后分次吸取组织块悬液,将其均匀排在75ml培养瓶底壁上,轻轻翻转培养瓶,加入含150ml/L胎牛血清、0.1mmol/L 5-溴脱氧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的高糖DMEM 3ml培养液,做好标记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30~40min后,待组织块略干能贴于瓶壁上,再缓慢、轻轻地将培养瓶翻转,使培养液浸泡组织块,继续静止培养。每天小心取出培养瓶置于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h后就可见组织块周边有细胞伸出,1天后周围爬满细胞,3~4天后多数连接成片,可进行传代,用吸管轻吹组织块使其脱落移出,加入0.1%胰蛋白酶1ml,放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约3~5min后部分细胞呈圆形,在瓶上做好标记,弃去胰 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Q99C03)

新型均相Fura-2 钙流检测实验(Molecular Devices)

FLIPR TETRA高通量实时荧光成像分析系统应用系列(3) Fura-2QBT?钙流试剂盒: 新型均相Fura-2钙流检测实验 Fura-2染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在细胞成像、GPCR介导的细胞内钙流、以及离子通道激活等实验中检测钙动员的重要工具。这种比值法检测染料通过计算结合和未结合两种状态之间的荧光强度比值,有助于纠正由于染料添加或细胞铺板造成的误差。然而,传统的Fura-2染料必须要进行缓冲液清洗,从而对于每一个实验来说都提高孔间差异性并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且增加操作复杂性。Molecular Devices?推出的Fura-2 QB T?钙流试剂盒是基于专利的信号湮灭技术,含有比值法检测的Fura-2钙离子指示剂,提供均相实验体系并减小细胞基础的差异性, 从而通过在检测前去除细胞清洗步骤间接增加通量。另外, Fura-2 QB T?钙流试剂盒是在紫外光谱处激发,最大程度使得研究者可以减少488nm 激发的化合物荧光信号的干扰。 实验原理 Fura-2 AM是一种钙离子敏感染料,在340 nm和380 nm被激发,发射波长是510 nm。染料结合了钙离子后其吸收波长从380nm转移到340nm。图1显示了钙离子结合Fura-2后340/510nm发射的信号(绿)的增加,而380/510 nm发射的信号(橙)下降。计算两种发射的信号比值(插图)来检测用于拟合量效曲线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后的信号效应。Fura-2 QBT?钙流实验准备 本次实验中使用的是小规格的Fura-2 QB T?钙 流试剂盒(PN #R8197)。染料重悬在含有20 mM HEPES的Hank’s平衡盐溶液(HBSS)。丙磺 舒(PBX)在需要时加入,用以抑制染料被转移 出细胞内。贴别的CHO M1细胞或HeLa细胞实 验前过夜种在黑壁底透的384孔板中,在试验时 从培养箱中取出。含有Fura-2 QBT染料或者其 它染料的25μL缓冲液加入到每个孔中,同时孔 中需含有25μL缓冲液或培养基。加载了Fura-2 QB T?钙流试剂(PN #R8197)或BD比值法钙 流试剂(#644243)的细胞记录板在37°C、5% CO2孵育一小时。为便于对比,采用了传统的 Fura-2清洗方法。 特点 基于信号湮灭技 术,获得更大信号 窗口 免洗和比值法信号 检测使得实验差异 性降至最低 免洗步骤节省了时 间和实验成本 FURA-2 QBT钙流实验的比值法分析(图 1)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酶消化法(0. 1 %的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依次消化)、程序冷冻后机械分离法(4℃30min,-20℃30min,-80℃30min,-196℃冻存)、酒精和多聚甲醛固定后机械分离法分离心肌组织获取单个心肌细胞悬液。光镜观察, 结合形态学和台盼蓝染色评价心肌细胞。结果: 用三种方法新分离的活性心肌细胞比率约70 %~80 % 、杆状、横纹清晰。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以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良好的分离。 【关键词】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分离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isolating adult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Methods: The method of enzyme digestion(0.1% trypsin and 0.1% collagenase by turns) or mechanical method: mechanical isolation after procedure cryoapplication(4℃30min,-20℃30min,-80℃30min,freeze and keep under-196℃) or mechanical isolation after alcohol and paraform fixation was used to isolate cardiac muscular tissues and obtain single cardiomyocyte suspension. The cardiomyocytes were morphologically observed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and evaluated through trypan blue dying. Results: Viability of freshly isolated adult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which were rod shaped with clear cross striations,was 70%~80%. Conclusion: Adult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can be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A等位基因是最近新建立的方法,与原有的分型技术相比,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和突破。流式细胞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准确度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流式细胞术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同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FCM),即流式细胞术,是以流式细胞仪作为检测手段,以免疫荧光技术作为主要标记方法的一门先进的分析技术。该方法用免疫磁珠作为载体,在同一微孔内进行反应,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杂交信号和区分探针的种类。本技术使用的免疫磁珠具有一定的特性,磁珠可利用颜色进行标识[1]。当免疫磁珠上两种颜色混合的比例不同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即可区分定义为不同种类的免疫磁珠,目前两种颜色的组合在流式细胞仪上最多可区分成为100种不同的免疫磁珠。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 收集近3年本院治疗的30例患者,对30例患者行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受检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7岁,患者平均年龄39岁。 2 检测方法 2.1 采用特定的免疫磁珠作为载体,将已知序列特异性探针(SSO)固定在免疫磁珠上,每一种特异性探针固定在已知颜色比例的免疫磁珠上。由于免疫磁珠上颜色比例的不同,在流式细胞仪红色激光束下可进行区分,根据事先设计的标记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可确认特定颜色比例免疫磁珠上携带的特异性探针的种类,从而达到将探针区分的目的。 2.2利用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目的DNA进行扩增,将PCR扩增产物与免疫磁珠上的序列特异性探针(SSO)在同一孔内进行特异性杂交,再加入荧光显色剂,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绿色激光束检测杂交信号,红色激光束区分探针的种类,利用软件分析杂交结果得出样本HLA基因型别。 3 方法学评价该方法与PCR-SSO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技术上有重大的突破。本方法灵敏度非常高,

Removed_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制备详细图解

模型的背景,心肌缺血模型分全心缺血和左心室缺血两种,全心缺血主要靠注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等),左心室缺血主要靠手术对动物的冠状动脉左降支进行紧扎实现。由于左心室缺血对临床的意义更大,所以研究心肌缺血药物时这个模型是必须的。 (1)术前12小时给动物禁食 (2)将动物注射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 (3)用笔型静脉置留针进行气管插管,插好后可用手术刀柄靠近气管,如果见气雾,就证明成功,连接动物呼吸机,参数为:呼吸频率85;呼吸比1:1;潮气量为18ml (4)胸部被毛、酒精棉消毒,在胸部左侧3~4肋间剪开皮肤,如图1 (5)分离肌肉露出肋骨,切口位置有两块肌肉,胸浅肌和胸深肌,注意按照肌肉的纹路分离可以避免将肌肉扯烂,如图2

(6)在第三根肋骨下用止血钳将肌肉分离开,然后左手用止血钳挑住肋骨,右手持剪刀剪开第三根肋骨,如图3

(7)用止血钳将剪断的肋骨夹住掰开,放入开睑器,用止血钳剥离心包膜,如图4

(8)用止血钳将胸腺(心脏上面白的像脂肪一样的东西)夹住拉出,如图5 (9)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间穿6~0号线,拉紧丝线,形成心肌缺血,观察线扎紧的部位上下大约2mm范围的心肌是发白色的,如图6

(10)闭合胸腔,注意将胸腔内的空气挤出(这点非常关键,这个模型最容易失败导致大鼠死亡的就是这个地方),对肌肉和皮进行缝合,挤空气的手法如图7

(11)结扎术后6小时可进行TTC染色:将大鼠脱颈处死,打开胸腔,将心脏剪下,用生理盐水将心脏清洗干净并排出心脏内的淤血,沿冠状沟将心房切除留下心室,用刀片将心脏切成1mm厚的切片,放入0.1%的TTC磷酸盐缓冲液(pH 7.4)37℃水浴7~10分钟,取出切片用生理盐水冲洗数次,观察结果。非梗死区因脱氢酶还原TTC而呈红色,梗死区因脱氢酶流失而呈白色,将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分离并分别称重,梗死范围以梗死心肌占缺血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表示。下图是染色的结果,图8 结扎位置,梗死的地方其实肉眼大致能看出,和其他地方相比发白,图9:

钙离子测定

用荧光测定法,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反映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细胞内钙离子检测方法。根据激发光的波长不同,可以将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用的荧光染料分为紫外光激发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和可见光激发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其中,紫外光激发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有Fura 2、lndo-1、Bis-fura、Ouin-2、Fura-4 F、Fura-5F、Fura-6F、Benzothiaza-1、Benzoth. Iaza-2、BTC等;可见光激发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有FIno-3、Fluo-4、Fluo-5N、Rhod-5N、X-rhod-5N 、Calcium Green-1 、Calcium Green-2、Calcium Orange、Calcium Crimson、Fura Red等。Fluo-3具有Kd值较高、可见光激发、监测背景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荧光监测的指示剂[9]。Fluo-3/AM在与钙结合后表现为荧光强度的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愈高,荧光愈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愈低,荧光愈弱[10]。以往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来完成,但缺点是LSCM扫描采集速度慢,对培养器皿要求特殊,且价格高昂,检测成本高,对细胞伤害大。为降低长时间采集对样品造成的损伤,作者应用高灵敏度的流式细胞仪和流式细胞技术相结合,以纯化的T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选择Fluo-3/AM负载细胞,成功获得了实时监测并分析受到外界信号刺激时细胞内Ca2+ 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刺激信号的加入和时间的变化,Fluo-3/AM负载的T淋巴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呈现动态变化。该方法能简单快速、可直接动态实时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信号,为研究细胞内的Ca2+浓度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水母发光蛋白(AEQ)广泛应用于Ca2+信号监测领域己有近40年。AEQ是由一个22KDa大小的可结合Ca2+的脱辅基发光蛋白和辅基腔肠素(CTZ)组成的,在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