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密性试验方法

气密性试验方法

气密性试验方法

4.2.1气密性(总成)

按5.1.11试验方法一,无泄漏量;

试验方法二,气体泄露量<3ml/m。

5.1.1气密性试验(总成)

试验方法一

a)将转向器安装在漏气试验机上,低压:0.1 MPa;高压:0.7 MPa;加压时间:30 s;

平衡时间:15 s;

判定时间:7 s。

b)零部件在0.1 MPa 时的压差为±29.4 Pa,0.7 MPa 时的压差为±58.8 Pa,在0.1 MPa

条件下测试结果不合格时可以进行第二次试验。

试验方法二(负压试验)

将转向机抽真空至-0.98bar,稳定8s后,测量时间为5s时的压力失。

不同场景23G互操作相关参数配置验证测试方案

不同场景23G互操作相关参数配置验证测试方案 一、测试目的 在目前的3G TD-SCDMA网络还不太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下,总是存在一些覆盖空洞和覆盖边缘的场强情况,若在这些区域中现有的GSM网络覆盖较好,那可以选择一些机制使用户在TD覆盖边缘和掉话的前期尽早地进入GSM网络系统中避免掉话现象,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掉话率和提高了用户的感知度,从而GSM成为TD-SCDMA网络的有效补充和辅助手段。 用户刚开机的时候,存在三种可能的网络选择方式:优选3G网络、优选2G网络和无优先级。优选3G网络是现在专家们的一个普遍的共识。从网络负荷角度看,优选3G网络可以有效分担2G网络的负荷,提高3G网络的利用效率。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选网方式对比 具体的,TD/GSM互操作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如下需求: ◆提升感知:在TD网络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利用2G网络进行有益的补充,提升 客户感知度; ◆优先驻留:保证用户优先驻留在TD网络,享受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业务; ◆总体性能最优:在互操作过程中应保证网络总体性能最优化; ◆网络负荷较低:避免频繁的系统间切换和选网操作,减少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和网络 负荷。 ◆23G互操作参数配置的总体策略:在兼顾用户感受的情况下,使TD用户尽可能使 用TD网络资源。 互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原驻留在TD网络的UE,在没有TD覆盖或TD覆盖较弱,且2G信号较好时,UE 重选或切换到2G。当UE回到TD网络覆盖区域且TD信号较为稳定后,将选回 TD网络。 ◆对于语音业务,考虑到话音业务的连续性要求,确保TD到2G切换成功率。对于 数据业务,在保证业务不中断的基础上,尽可能让用户留在TD网络。 ◆异系统重选和切换比系统内的重选和切换要复杂而且对客户影响更大,必须避免过 度频繁的互操作。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GB/T 34657.1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1、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 ,设备采用6U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电压、电流、功率、CC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2、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63A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GB/T 20234.3-2015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S2和不具备S2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L1、N、PE、CP、CC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C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R2、R3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气瓶标准精选(最新)

气瓶标准精选(最新) TSGR0006《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9《TS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1003《TSG R1003—2006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 TSGR4001《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 TSGR5001《TSG R5001-2005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TSGR6004《TSG R6004—2006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 TSGR7002《TSG R7002-2009气瓶型式试验规则》 TSGR7003《TSG R7003-2011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 TSGRF001《TSG RF001-2009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5100《GB5100-2011钢质焊接气瓶》 G5842《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 G6653《GB6653-2008焊接气瓶用钢板和钢带》 G7144《GB/T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 G7512《GB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 G7899《GB/T7899-2006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G8334《GB8334-2011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8335《GB8335-2011气瓶专用螺纹》 G8336《GB/T8336-2011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8337《GB8337-1996气瓶用易熔合金塞》 G8337《GB8337-2011气瓶用易熔合金塞装置》 G9251《GB/T9251-201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9252《GB9252-2001气瓶疲劳试验方法》 G10878《GB/T10878-1999气瓶锥螺纹丝锥》 G10879《GB10879-2009溶解乙炔气瓶阀》 G10878《GB/T10878-2011气瓶锥螺纹丝锥》 G11638《GB11638-2011溶解乙炔气瓶》 G11640《GB11640-2011铝合金无缝气瓶》 G12135《GB/T1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G12137《GB/T12137-2002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13004《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005《GB/T13005-2011气瓶术语》 G13075《GB13075-1999钢制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077《GB13077-200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447《GB13447-2008无缝气瓶用钢坯》 G14087《GB/T14087-2010船用空气瓶安全阀》 G14193《GB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14194《GB14194-200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15380《GB/T15380-2001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 G15382《GB15382-2009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G15383《GB15383-2011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 G15384《GB/T15384-2011气瓶型号命名方法》 G15385《GB/T15385-2011气瓶水压爆破试验方法》 G16410《GB/T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

2G3G4G互操作简介

2/3/4G互操作简介 一、4G/3G/2G互操作方案示意图 二、2G/3G/4G互操作参数原理简介 1.重选测量启动与门限判决 2/3/4G系统间、E/D/F频点系统内重选首先需要确定优先级。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置的优先级越高,配套参数带来的效果是:终端越容易驻留在该小区。为了确保用户尽量驻留4G,将优先级最高的5、6、7分配给4G,4G中的室外D/F频点和室内E频点可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5、6、7不同优先级,如希望室分尽量多吸收业务,可设置E频点优先级高于D、F,希望控制室分信号外泄,可将D、F频点优先级设置高于E。 重选分两个过程:测量启动判决和重选门限判决 启动条件: ●同频重选,服务小区电平低于SIntraSearch; ●向高优先级的异频/异系统重选,始终进行测量; ●向低优先级的异频/异系统重选,服务小区电平低于SNonIntraSearch。 判决条件: ●同频、同优先级重选,目标小区比服务小区高于某一相对值(Qhyst(服务小区)、Qoffset(目标小区)),则触发重选; ●对高优先级重选,当目标小区高于某绝对门限(ThreshXHigh),则触发重选; ●对低优先级重选,当服务小区低于绝对门限1(ThreshServlow)、目标小区高于绝对门限2(ThreshXlow),则触发重选。

注:4G对低优先级小区的异频重选和异系统重选,启动测量门限(SNonIntraSearch)和服务小区判决门限(ThreshServlow)是同一套参数,同时影响异频和异系统重选,仅依靠不同的目标小区判决门限(ThreshXlow)进行区分,故参数配置需兼顾异频和异系统性能。如:高优先级D频点向低优先级F 频点、3G重选 2 切换测量启动与门限判决 切换策略与重选策略的原理相似。 ■测量启动判决:A1、A2: ◇A1事件:当服务小区电平(或质量,下同)高于某门限,则停止上报测量事件 ◇A2事件:当服务小区电平低于某门限,则开始上报测量事件(与SIntraSearch / SNonIntraSearch 相同) ■切换门限判决:A3、A4、A5,三者选其一: ◇A3事件:当邻区比服务小区高于某一相对值,则触发切换(与同优先级小区重选门限判决相同) ◇A4事件:当邻区高于某绝对门限,则触发切换,(与对高优先级小区重选门限判决相同) ◇A5事件:当服务小区低于绝对门限1、邻区高于绝对门限2,则触发切换,(与对低优先级小区重选门限判决相同) ■A3、A4、A5均可以用于LTE系统内同频、异频判决门限,为确保空闲态和连接态的一致性,在确定两个小区之间的优先级高低后,同频/同优先级切换使用A2+A3,优先级低到高使用A2+A4,优先级高到低使用A2+A5。 3. 重定向测量启动与门限判决 连接态下的2/3/4G系统间互操作叫重定向。 重定向通过RRC release消息携带目标小区信息,UE根据目标小区信息重新发起接入。 4G向2、3G是优先级高向低的重定向,应该使用实现难度更大的A2+B2策略,而不是相对容易实现的A2+B1。 3G向4G是优先级由低向高的重定向,测量始终开启,使用3C事件,如果使用3A,则将服务小区电平门限RSCP设置为小于0,可以达到相同效果。 2G向4G没有重定向,只进行重选。

气密性的实验方案

煤代气项目甲醇装置凝汽器KC15301气密性试验 方案 1-1 气密性试验方案 1 气密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装置原始开车之前,应进行相应设备及管道的气密试验。气密试验在静设备及管道经过吹扫、清洗、内部检查;运转设备经过单体试车、联动试车正常;填料、催化剂、设备内件均装填或安装完毕;装置的所有设备及管道、阀门均按正常流程安装就位;所有法兰、人孔、封头的螺栓均按正常工作压力要求打紧之后,装置正式开车之前进行。气密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安装质量,确认管道焊缝、法兰连接、阀门等密封点无泄漏,以确保试车的顺利进行。气密试验按正常的操作设计压力的不同分系统进行,试验的压力应为正常设计压力,但不低于0.1MPa 。 气密试验用的气体应为干燥、无尘、无油的常温空气及氮气,不可用有毒的气体或可燃性气体进行气密试验。 就高压系统的气密试验推荐分段进行,即先有低压下试验,并采用无脂肥皂水检查管道焊缝、法兰和有怀疑的部位,再升压试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推荐先在50%的设计压力下实验,消除泄漏后再升压至设计压力试验。系统压力调整到设计压力后,停气源保持半小时,压力不下降为合格,做好记录。 装置的气密试验是在工艺系统吹扫之后,化工试车之前进行气密试验和氮气置换(可以合并进行)。气密试验的目的是清除一些重大泄漏隐患及质量问题,确保一次化工投料成功,开车后也不致因为系统气密性差,法兰、导淋、导压管等连接处发生泄漏而造成停车或其他意外事故。 2 准备工作

1) 确认被试验的系统全部安装完毕,经过压力试验及吹扫清洗合格后按规定装好正式垫片; 2) 准备好试漏所需的工具:滴瓶、肥皂水、小桶、记号笔、试验记录等。 3) 准备好必要的盲板、垫片、四氟胶带及扳手等工具。 4) 安全阀整定合格,处于动作状态。 5) 仪表、调节阀、节流孔板、流量计等安装就位。 6) 试验人员熟悉工艺流程和气密及泄漏率试验方案,并且已接受安全培训。 3 气密原则 1) 升压时应缓慢进行,气密压力不得超过规定限制。 2) 常压系统不做气密试验。 3) 为保护非升压监视用压力表,在升压之前,应关闭仪表导压管。 4) 系统中的孔板差压计,在试验时应将两根引压管线的阀门全开均压。 5) 泄压时应尽可能由低点或死角处的导淋进行排放避免积液。 6)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无关人员应远离现场,谨防事故发生。 7) 气密试验需要按设备、管线的压力等级划分为适当的系统。 8)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管线用阀门隔开,必要时用盲板隔开。 4 变换系统气密性试验

GB17258车用天然气高压气瓶标准

GB17258车用天然气高压气瓶标准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GB17258——1998 Steel cylinders for the on-board of compressed Natural gas as a fuel for vehicles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汽车专用压缩天然气钢瓶(以下简称钢瓶)的型式和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涂敷、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制造公称工作压力为16~20MP(本压力标准均指表压),公称容积为30~120L,工作温度为-50℃~60℃的钢瓶。 按本标准制造的钢瓶,只允许充装符合有关标准的,且经脱水,脱硫和脱轻油处理后,每标准立方米水分含量不超过8mg和硫化氢含量不超过20mg的作为燃料的天然气。 本标准不适用于压缩天然气充气站用的贮气钢瓶,也不适用于复合材料气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22—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223.1—81 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 GB223.2—81 钢铁及合金中硫量的测定 GB223.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223.4—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 GB223.5—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草酸硫酸亚铁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 GB/T223.6—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中和滴定法测定硼量 GB223.7—81 钢铁及狐粉中铁量的测定 GB224—87 钢的脱碳层探度测定法 GB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22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230—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31—9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1979—80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5777—86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7144—86 气瓶颜色标记 GB8163—8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8335—1998 气瓶专用螺纹 GB8336—1998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B/T9251—1997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B9252—88 气瓶疲劳试验方法 GB/T12606—90 钢管及圆钢棒的漏磁探伤方法 GB12137—89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13298—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发电机气密性试验方案

青铜峡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发电机气密性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2012-10-29

1.目的 通过向发电机内部充入额定压力为0.31Mp的空气,测量规定时间内泄漏的空气量,通过折算得出氢气的泄漏量,检测发电机的密封性能是否满足发电机厂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2.范围 本技术仅适用于青铜峡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及组大修中的#1发电机。 3.引用标准 《300—350MW汽轮发电机使用说明书》上海发电机厂 4.试验条件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投运正常; 发电机润滑油系统投运正常;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投运正常; 发电机氢气冷却器投运正常; 发电机各温度测量元件投运正常; 发电机端盖及各人孔已封闭; 发电机盘车投运正常。 5.技术方案 投运发电机润滑油系统; 投运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投运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 投运发电机氢气冷却器; 投运发电机盘车; 向发电机内充入0.1Mp压缩空气,观察气压是否泄漏; 安排检修人员对发电机进行检查,使用肥皂水对发电机各个密封面进行检查是否有泄漏; 有泄漏将对查找出来的泄漏点进行处理,无泄漏将压缩空气的压力缓慢提高至额定氢压0.31Mp,并维持1—2小时; 在发电机内空气压力为额定氢压0.31Mp时,再一次进行泄漏点检查,无漏

点时可以开始试验并记录; 记录表格见附表,要求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 按要求因进行24小时气密性试验,此次我们试验时间12小时,按照厂家计 算公式进行折算; 6. 计算公式及标准 计算公式 完整公式 ΔVH ——24小时漏氢量(m3/d) H ——测试持续时间(h) V ——发电机充氢容积(m3) P1、P2——测试起始、结束时机内氢气压力(Mpa ) t 1、t2——测试起始、结束时内氢气平均温度(℃) B1、B2――测试起始、结束时发电机周围的大气压力(Mpa ) d m t B P t B P H V V H /),273273( 703203 2 221 11++- ++?? =?

气瓶定期检验规定

气瓶定期检验规定 各类气瓶的检验周期 各类气瓶定期检验周期,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1、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2年检验一次; 2、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3、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5年检验一次;超过20年的,第2年检验一次; 4、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 5、溶解乙炔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和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对于不同性质气体的划分,应当按国家标准压缩气体分类进行。由于有些气体的腐蚀性与是否含水等条件有关,因此,应特别注意使用条件。检验周期是按正常条件确定的,如果使用条件或周围环境有特殊情况,则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因此,上述规定是不得超过。有的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允许检验周期规定的短些。库存和停用的气瓶,如保管不当会对气瓶造成更大的损伤,因此,在超过一个检验周期时,启用前要先进行检验。 (二)气瓶检验前准备工作的规定 检验气瓶前,应对气瓶进行处理。达到下列要求方可检验:1、在确认气瓶内气体压力降为零后,方可卸下瓶阀(压力为零,

指的是表压为零); 2、毒性、易燃气体气瓶内的残留气体应回收,不得向大气排放; 3、易燃气体气瓶须经置换,液化石油气钢瓶须经蒸汽吹扫,达到规定的要求,否则,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4、液化石油气钢瓶须经蒸汽吹扫,是因为国内液化石油气中含有重组份气体,有些类似沥青的粘性物质沾在气瓶壁上,由于这类物质的挥发很慢,往往气瓶经放置后,瓶内的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仍可达到爆炸极限。用冷水浸泡是无法将这些粘性物质从瓶内除掉的,只能用蒸汽吹扫才能除去。 (三)气瓶定期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评定的规定 气瓶定期检验,必须逐只进行。各类气瓶定期检验的项目和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即:GB 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0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5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6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7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规定。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规定打铳检验钢印。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气瓶应判废。少数判废的、尚有使用价值的气瓶,允许改装后降压使用。判废是相对于原设计条件而言的,不符合原设计条件,但尚能符合较低的条件,可以不报废,而允许改装后降压使用。如已报废的气瓶,就不再允许进入气瓶使用领域了。这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而确定的原则。 (四)气瓶报废处理的规定

新国标GBT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 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2 部分:车辆》已经于 2018 年 5 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 GB/T 34657.1 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 1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 交流充 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 ACTE-2240H ,设备采用 6U 标准 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 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 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CC 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 电压、电流、功率、 CC 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 2、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 63A 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 GB/T 20234.3-2015 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 S2 和不具备 S2 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 L1、N 、 PE 、 CP 、CC 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 CC 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 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 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 R2、R3 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防水性检测方法(气密性测试方法)

气密性测试的方法 气密性测试又称为密封性测试或者防水测试。现在很多产品要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或者安全性考虑都会做气密性测试。 目前气密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检测,还有一种是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用水检测的方法就是:把产品的密封口堵住,把产品直接放在水中,从产品的充气孔里充入气体,观测产品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气泡冒出,就说明产品有泄漏,冒泡越多,气泡越大,说明泄漏量越大。 这种用水检测产品密封性的方法比较直观,而且可以观测到产品的漏点。这种检测方法的缺点是测试过的产品需要晾干,从测试到晾干,测试单个产品的时间比较长;有的电子类产品进水会受到损害,这样产品不仅泄露而且内部电子元件进水受到损害,加重的修复的难度。所以很多公司在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已经不用这种方法了。 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利用工装夹具把产品密封住,压缩空气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进入到测试产品的内部或者模具的内部。气密性检测仪的传感器实时感应气体的变化,最后气密性检测仪通过显示屏显示出产品是OK还是NG. 这种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优点比较多:首先它是一种无损检测,因为检测介质是空气,空气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其次因为空气分子比水分子更小,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操作比较简单,测试过程快捷。这种气密性检测仪已经在很多厂家广泛应用并且得到客户肯定。 当然了这种气密性检测仪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检测到漏点。科技是无止境的,希望再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研发出更好的气密性检测仪。 深圳海瑞思科技专做气密性检测11年,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气密性检测设备。已有3000多套气密性检测设备在位客户产品的气密性和防水功能保驾护航。

管道气密性试验方案

管道气密性试验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管道气密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2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介 (1) 1.2 气密试验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 气密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2) 4 气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 5 气密试验 (3) 5.1一般规定 (3) 5.2气密试验 (4) 5.3气密试验合格标准 (5) 6 质量保证措施 (5) 6.1管道气密小组 (5) 6.2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6) 7安全保证措施 (6) 7.1安全目标 (6) 7.2安全保证体系 (7) 7.3主要安全控制措施 (7) 8 劳动力安排 (9) 9 施工措施用料 (9) 10 安全应急预案 (10) 10.1应急机构及职责 (10) 10.2 风险分析 (12) 10.3应急措施 (13) 11 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 (14) 12 管道气密试验系统划分 (16) 12.1 管道气密系统划分原则 (16) 3 2020年4月19日

12.2 管道气密系统划分 (16) 4 2020年4月19日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煤气化装置附属单元管道安装工程主要包含氮气压缩机安装工程、装置区管廊安装工程、澄清单元安装工程、酸碱站安装工程、灰库安装工程、柴油罐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 为保证气化各装置的顺利开车投用,管道在投用前必须进行气密试验。为保证工艺系统气密试验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1.2 气密试验目的 1)气密泄漏试验是原始开车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装置全部安 装完成以后,经“三查四定”将所有不符合设计施工图的部位及缺陷全部处理,并经水压试验合格、空气吹扫完毕、水冲洗以后进行。 2)经过气密试验,检查设备、管道的气密性,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有泄 漏现象的过程,并确定其在正常操作压力下的安全性,消除因密封性差造成泄漏而引起的停车事故的发生,确保装置投料后长周期运行。 3)由于气密试验时其它专业可能仍在施工,安全工作特别重要。气密试 验工作存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协调和与其它单位的协作,在施工组织上要统筹兼顾,确保气密试验工作安全地顺利进行。 2 编制依据 1)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煤气化装置管道设计文件 1 2020年4月19日

LNG气瓶检验检测内容及要求

LNG气瓶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编制:陈森 审核:潘秋琛 批准:李培民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枣庄盛通天然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16年04月18日

目录 1.1资料审查与记录 1.1.1审查 1.1.2记录 1.2外观检查 1.3内部检查 1.4安全附件及阀门检查 1.5气密性试验 1.6静态日蒸发率测试 1.7夹层抽真空、漏率检测及静态蒸发率测试1.8检验记录、检验结论和报告

LNG气瓶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资料审查、外观检查、内部检查、安全附件及阀门检验、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日静态蒸发率测试、漏率测量,必要时需对气瓶进行抽真空处理。 1.1 资料审查与记录 1.1.1 审查 对气瓶的技术档案资料进行审查,首次检验时,审核气瓶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使用说明书等,非首次检验时审查历次检验报告以及运行记录和充装记录等信息。 1.1.2 记录 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登记内容包括制造国别、制造厂名称或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工作压力、充装介质、公称容积、有效容积、最大充装量、净重、上次检验日期。未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的厂商制造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和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使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对首次检验的气瓶应逐只称重,称重结果应与气瓶铭牌上的净重基本一致。对于瓶内介质不明、阀门无法开启的气瓶,安全附件失效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1.2 外观检查 清除气瓶外表面沾有妨碍检查的灰尘及污物,最好进行表面抛光处理,

OpenStack互操作认证方法及内容

1. openStack互操作性认证内容 DefCore(OpenStack CoreDefinition)是OpenStack 董事会在2014 年11 月提出的一个项目,即认定厂商的部署为合法OpenStack 的最基本的功能。OpenStack 希望基于这一项目实现不同OpenStack 商业解决方案之间的互操作性。OpenStack 的云计算运营商可以选择在其云计算部署许多其它部件,但它们都必须通过测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功能。 根据OpenStack 官方网站显示,OpenStack 互操作性测试包括三项不同的官方许可程序,包含OpenStack 软件的产品都可以申请运行这些程序,通过者就可以获得“OpenStack Powered”官方标识。 三项官方的许可程序分别是, ●OpenStack Powered Platform ●OpenStack Powered Compute ●OpenStack Powered Object Storage。 其中,OpenStack Powered Platform 的测试结合了OpenStack Powered Compute 和OpenStack Powered Object Storage 的技术要求。 2. 互操作性测试工具- Refstack Refstack 是一个工具集用于OpenStack 云之间的互操作性测试。它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器和客户端。Refstack 服务器通过API 收集来自私有云和公有云供应商的互操作性的测试数据,使用UI 展现用户上传的数据并查看前面提到的DefCore 定义的基本功能的测试结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

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做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 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米接缝,漏光不大于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的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行漏光应做密封处理。 B、漏风测试仪检测法: 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风管漏风测试,并做记录,风管必须经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管道气密性试验方案

目录 一、工程简介 二、编制说明 三、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四、试压流程 五、试压前准备条件 六、施工机具 七、气压试验 八、安全要求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北方联合电力呼和浩特热电厂2*350MW烟气脱销工程,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研究所总承包,北京峰业电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二、编制说明 2.1氨气管道气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已安装好的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也对承载管架及基础进行考验,以保证正常运行使用,他是检察管道质量的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脱硝工程氨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和系统调试前对管道及其附件进行试压,检察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为最后的设备的单机试运和系统调试创造条件。 2.2氨气管道气密性试验是为了防止采用水压试验后,管道内谁排不干净,或管道内湿度太大,导致氨溶于水后对管道由腐蚀性。下面所说管道为氨气管道 三、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3.1脱硝管道安装图 3.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3.3工业金属管道压力试验规范-------DD—SPC-TS-PI-0203-Rev0

四、试压流程 试压用临时材料,工用机具准备→提交试压方案并获得批准→技术交底→试压管道检查→试压安全措施检查→管道气压试验→拆除试验用的临时设施。 五、试压前准备条件 5.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除油漆、保温及允许预留的焊口、阀门、支架外,都已按照图纸施工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5.2试验范围内的管道焊接无损检验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 5.3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涂刷油漆和保温。 5.4管道支吊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临时堵板,支吊架牢固可靠。 5.5实验用的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5.6符合压力试验的气体已备齐。 5.7待试管道与无关管道已用盲板,或其他措施隔离。 5.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仪表元件等不参加压力试验的元件一拆除或隔离。 5.9实验方案通过批准,参加试验人员都接受了技术交底。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课程名称:网络测试技术 所在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任课教师:戴尔晗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3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3.1 实验目的 ●理解一致性实验和互操作实验的测试配置。 ●理解一致性实验和互操作实验的测试过程。 3.2 实验环境 本仿真实验的计算机来仿真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实验环境由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仿真的测试拓扑如图3.1所示。 图3.1 测试拓扑 3.3 实验内容及其规划 计算机运行从站程序和主站程序,根据从站的一致性声明,从主站程序上输入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流发送给从站程序,从站接收到测试流后回应主站,由主站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具体的测试项要包含针对读线圈的如下一致性测试:

具体的测试项还要包含针对除读线圈之外若干个功能不支持测试: 3.4 实验步骤 通常,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设置、测试运行、测试结果保存与分析。 1.测试环境的搭建和测试设置 运行从站程序如图3.2。 图3.2 从站运行程序图 在图3.2上修改主站IP 地址和从站的MODBUS 地址。

运行主站程序如图3.3。 图3.3 主站运行程序图 2.从站配置 从站的一致性声明的功能实现如下:

3.运行测试 (1)启动测试过程 在主站程序的发送内容内输入发送内容后,添加CRC校验,然后点击发送按钮。 a.填充位测试 b.无效线圈数量测试 c.无效线圈地址测试

d.广播模式测试 e.错误地址测试 f.校验错误测试 g.功能不支持测试1

钢瓶检测规范

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西固热电厂 特殊消防IG541气体钢瓶检测招标 技术规范 批准: 审核: 初审: 编制: 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西固热电厂设备部 2016年9月2日 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西固热电厂 特殊消防IG541气体钢瓶检测招标技术规范 一、总则 1、本规范书提出该特殊消防IG541气体钢瓶检测项目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检测项目外观检查,音响检查,内部检查,瓶口螺纹,重量与容积测定,水压试验,瓶阀检验,气密性试验。检测前,应挨个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登记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厂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实际容积,实际重量,上次检验日期。 2、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投标方应提供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的施工技术标准。 4、投标方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投标方须在报名后第三个工作日联系招标方索取钢瓶技术参数,及时对投标文件进行补充。

6、投标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规范性文件,国家和部颁标准、规范,电力行业标准、规范、地方性文件进行了检测,并出具符合国家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规定正规报告 7、投标方提供“三证”以外,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且取得公安部认定《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书》、《气瓶充装许可证》、《特种设备检测机构证》、《危险化学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提供3年内至少有实施过与本招标检测相类似业绩,并提供三个以上。 8、本投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9、在今后合同谈判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文件、信函等必须使用中文,如果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以中文为准。 10、未尽事宜,由双方进行协商确认。 二、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招标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规范的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标准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替换《压力容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行政法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R0004-2009 三、项目概况 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西固热电厂2×330MW机组采用单元制,配套特种消防气体灭火系统(即洁净气体IG541),IG541钢瓶灭火系统位于机组米平台气体钢瓶房间存储,分2组排列,每组54个90L钢瓶,原钢瓶为中安集团消防器材,特种消防钢瓶设备随机组于2009年3月安装至今,未进行过IG541气体钢瓶检测。依据我国消防法2000年颁发的气瓶检测监察规程中德第69条有以下规定,盛装一般性气体的气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