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2.饮食习俗的变化:吃的,原来是以粗粮为食,能吃饱就可以,,吃的有营养,原来都是吃地瓜,玉米,现在有大鱼大肉现在不仅讲究吃饱还要吃好可以享用

3.居住习俗的变化:住房,原来都是砖房土房,不结实,不美观,现在有了楼房,别墅,美观大方

4.出行习俗的变化:行,原来都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去某一个地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还可以乘坐火车地铁等先进交通工具

5.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

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中国近代礼仪变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近代礼仪变化 篇一:现代礼仪的发展与变化 现代礼仪的发展与变化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仪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风俗和传统变化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礼仪虽然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但它也毫不例外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发展。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各民族的文化都会互相渗透,尤其是随着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西方的现代礼仪文化逐渐被引入中国。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礼仪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而发生了更文明、更简洁、更实用的变化。笔者就近现代礼仪的发展与变化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礼仪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中华礼仪主要由“礼俗”和“礼制”构成。礼制是国家的礼仪制度,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为统治阶级服务。在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很广,既表现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又涵盖政治法律制度,因此,也成为国家的一种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礼仪无形中被打上了不平等的阶级烙印,直接体现了一定的不平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建立,礼仪与政治体制、法律典章、行政区划等逐步分离,其涵盖的范畴逐渐缩小。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礼仪摒弃了旧社会中体现不平等的旧礼制,去掉了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复杂琐碎的内容。现代礼仪体现的是新型的社会关系和时代风貌,其核心是尊重与友好,一般只有仪式和礼节的含义。 二、礼仪形式的变化 现代社会讲求文明、高效,对人们的礼仪素养要求更高,融汇中西文化,体现民主、平等、尊重,其形式简明、实用、新颖,灵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1.称谓礼仪的变化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它不仅是一个名称,更能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随着社会的发展,称谓发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在古代社会,对身份地位较高的男性称为老爷、先生、大人;女性则是夫人、太太、小姐。民国后,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尧子:同志们,每天坚持进步一丢丢 专题四: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 .近代社会生活:1840—1949:列强侵华,逐步沦为两半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 原因:①列强侵略,西方文明传入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②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奠 定经济基础③历届政府的推动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倡导,民主思想不断传播 表现:①衣:鸦片战争洋布、洋装进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学生装、新式旗袍 (特点:由拘谨、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平民化转变) 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习俗:?????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时期: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1978——至今 (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成立,文革期间左倾错误严重,强调阶级斗争;计划经济体制 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②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1978—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解放思想;民主法治不断健全于发展 ①物质生活?????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住: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②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命题:1.就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就男女关系转变、婚姻习俗角度命题 例1: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B. 妇女地位提高 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例2: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例3 从表中可以看出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

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变化: 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原因: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交通工具方面: 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3)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2.饮食习俗的变化:吃的,原来是以粗粮为食,能吃饱就可以,,吃的有营养,原来都是吃地瓜,玉米,现在有大鱼大肉现在不仅讲究吃饱还要吃好可以享用 3.居住习俗的变化:住房,原来都是砖房土房,不结实,不美观,现在有了楼房,别墅,美观大方 4.出行习俗的变化:行,原来都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去某一个地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还可以乘坐火车地铁等先进交通工具

5.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 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清末中国民俗变迁研究--近代史

清末中国社会民俗变迁研究 摘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社会,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代, 这种变动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 , 而且也反映在婚姻、丧葬、宗教和服饰等方面。在这段动荡的时代里,因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整个中国近代社会风云变幻、新旧交替、西学东渐、新潮泛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 清末、中国社会民俗、变迁 正文: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新旧杂糅”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新旧风俗交织在一起,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新,也未必是完全的旧,往往呈现出中西混杂,新旧并陈的格局。”并且这一变化与国家和社会的发达进步紧密相连,成为了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场变革。 一、清末婚姻制度的变迁。 (一)婚姻形态的变迁。生产力水平较低,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婚姻形态也是多种方式并存。当时最普遍的婚姻形态有早婚、童养婚、买卖婚、包办婚、姑舅表婚、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等等。早婚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到了民国初年,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官方政策的推动,上述婚姻形态在东北地区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青年男女开始追求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这一时期出现两种新的婚姻形式即自由婚和同意婚,这是两种双方在经济、生活、感情等各方面保持均衡,不受外力支配的正常婚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两种婚姻形式渐唱主角。 (二) 传统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男女婚姻自主权有所增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家长制的宗法社会里,婚姻从来不是男女当事人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宗族延续的方式,所谓“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封建家长对子女的婚配完全包办代替,“父母之命”成为几千年男女婚嫁手续的定则。近代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大开,家长独断的主婚权利受到冲击,男女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嫁有了相对自由的权利。传统婚姻的成立,除履行“父母之命”外,还须通过“媒妁之言”。媒妁在婚姻的成立过程中,不仅起到一种中介的作用,而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所谓“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清末民初,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渐次展开,婚姻的媒介形式出现了社会化和公开化的趋向,自由恋爱代替媒妁之言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三)择偶标准的新变化。中国封建社会择偶标准一向以“门当户对”为首要条件,才学与品德在择偶过程中是相对淡薄的,单纯追求爱情往往被视为乱伦之道。清末民初,若干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注重双方才学品德、追求情爱的择偶观及其动向。如上述征婚广告中的“南清志士”要求对方“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等。 (四)文明婚礼的出现。文明婚礼参用中西礼仪,有别于传统婚礼。各地新式婚礼在具体程式上可能不尽相同,但大致情节都相仿,一般程序是:奏乐,司仪员、男宾、女宾、主婚人、介绍人及新郎新娘入席,证婚人宣读证书,各方用印,新郎新娘交换饰物,相对行鞠躬礼,谢证婚人及介绍人,行见亲族礼,行受贤礼,来宾演说,唱文明结婚歌等。其中在1902年天津翰淑琦与张淑德的婚礼,便是全国新式婚礼的嚆矢。婚礼借用河东余宅举行,“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5单元〗之小船创作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知识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①“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止缠足。 知识点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的主流。 (2)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②。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解读]①处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背景。②处体现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史料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③。……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④。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演变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演变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演变是一个多方面的主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等多个方面来看,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本文会就一些关键的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家庭结构变迁 在整体上,近代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庭的结构是由男性为中心的“三纲五常”来支配的。而随着社会变革逐渐深入,以及外部因素的开始影响,整个家庭结构也开始了变化。表面上看来,传统的家庭结构好像还是保持着,但是实际上,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被深刻的颠覆。现代家庭更加强调男女平等,夫妻之间也开始建立起了更加以感情为基础的关系。 二、生活方式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始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变化。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生活方式是以农村生活为主。而近现代中国社会中,这种生活方式逐渐被城市化生活方式所取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包括了工作,娱乐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得生活方式在整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接下来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三、宗教信仰的变化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宗教信仰是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现 代化进程的推进,宗教信仰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降低。作为代替性的信仰和思想形态,新的学术和价值观等开始逐渐出现,逐渐成为取代传统宗教信仰的新思潮。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还有在其生活中参与到传统的宗教活动中,大多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社会生活进行理解和思考。 四、教育及文化的变化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教育和文化都是以家庭和成年人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方 式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效力。现代教育和文化则是以学校和大众传媒为中心,提倡新的价值观,强调知识和人的素质。这些都为发展现代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演变非常复杂,其变化还包括政治,经济,科 技等多个方面。但是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变化都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也尤为关键。这些变化,无疑为中国的逐步崛起提供了可以依赖的文化和制度基础,今天,中国正在向着更为开放与自由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动课堂人民必修2讲解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的变迁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2 疏导引导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概况 1.服饰的变化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并流行开来。 ③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④清代普通女子的着装,满人为长袍,汉人则以上衣下裙为主。 ⑤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式服装受到青睐,中苏关系恶化后趋于过时。 ⑦“文革”时期,国防绿军装受到普遍欢迎;之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的变化 ①四大菜系的长足发展和最终形成,是近百年的事情。 ②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③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3.住宅的变化 ①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石库门是上海近代民居的代表。 ②外国人来华后,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③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4.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婚姻风俗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②丧葬礼俗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③其他风俗变化: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从根本上说,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具体来讲,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近代政府的强大影响以及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2.西式服装在辛亥革命后迅速流行的原因 从穿着的角度讲,清代的服装,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女子以旗袍、袄、褂、裙和披风为主,都长过膝盖,没有腰身,没有曲线;而西装“窄袖革履”,穿着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西装的流行是辛亥革命以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中华民国成立后,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潮流之一,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与此同时,色彩、花纹、质料、款式无不为等级制度所规范的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经过时,满式的鞋帽、服饰已经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成熟的中式服装在民国初年尚未出现,从而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当时的社会思潮角度看,中华民国初年的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而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都直接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史概要: 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

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

图说历史近现代生活习俗的变化

图说历史:近现代生活习俗的变化 照片从1826年发明以来,为人类留下来大量真实地反映时代变迁的珍贵历史信息。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近年来成为高考的热点领域。本人采用相关照片组合比较的办法,对近现代衣、食、住、礼方面的变化,设计了如下探究性习题, 仅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清末男子穿长袍马 褂 图二民国时期穿西装的男子 图三孙中山像图四 1945年重庆会 谈 图五胡锦涛国庆阅兵 材料二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节选自百度百科中的 “中山装”词条

(1)中山装与长袍马褂相比,有何异同点? (2)中山装与西装比较,有何异同点? (3)上述比较,表明中山装有何特点? (4)孙中山以后的国共两党的领导人为什么在重大场合习惯穿中山装? 参考答案:(1)同:衣领袖口严谨;异:中山装更容易穿戴,行动便捷等。(2)同:都是长裤、长袖、纽扣闭合、有衣兜;合身方便等。异:西装领口敞开、中山装领口紧合。等。(3)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4)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先驱,意思是继承中山先生的衣钵 2.观察下面两幅老照片,回答问题: 图六晚清旗袍图七民国改良旗袍 (1)与晚清时比,旗袍到民国时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晚清旗袍宽松肥大,包裹严谨;布料厚重,装饰繁琐。民国改良旗袍开省收腰,露腿露臂,表现女性的曲线和体态;质地轻薄平滑、装饰简约等。(2)辛亥革命尤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特别妇女思想的解放,西方文化尤其服饰的闯入并与中国传统服饰的融合。 3.观察下面照片,回答问题: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 点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 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 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 村”、“花园”、“别墅”、“公寓”等。(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 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 入国际潮流。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 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 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1)变化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 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 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 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 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 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 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风俗等的变迁【讲稿】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风俗等的变迁【讲稿】 第一篇: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风俗等的变迁【讲稿】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风俗等的变迁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变迁的表现(衣食住行用)、特征、原因及影响。 2、中国近现代精神生活的变迁: 社会习俗和大众传媒(文化娱乐)的变迁。近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鸦片战争后(1840-1911年); 辛亥革命后(1912-1949年)。 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2、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3、近代以来出现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 4、近代以来报刊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服饰: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清代官服: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辛亥

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渐多。新中国成立后,列宁装成为建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装由封闭走向开放。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子:宽松肥大→旗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中西方服装并存。 精神追求: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发展、个性和文明。 社会习俗 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国内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3、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4、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及其影响; 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2)表现: ①婚嫁习俗的变迁: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 ③其它社会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公历、社交礼仪: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1、内因: A、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外国经济入侵,自然经济瓦解、建国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 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年第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 ? ? 以近代福州为例 林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 摘要:开埠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福州的社会风俗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文章从西方物资文明输入 与衣食住行习俗的变化,社会变革对风俗的影响,宗教与社会风俗的演变,传统陋俗的改变等方面探讨这一时期 福州社会风俗面貌。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讨近代社会风俗演变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社会 风俗变迁、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国家政权的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社会风俗;变迁;福州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社会风俗的演变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变更、经济发展和社会观念与价值取 向的更新,推动了传承性极强的风俗习惯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迁之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动摇,经济基础的 变化导致传统习俗的嬗变,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人,中西文化发生碰撞,形成富有现代 意味的风俗,也影响着市民的心态和生活观念,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风俗。 一 、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化 福州处于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中介地位,开埠之后,西方文明中首先被市民接受的是物质 文明,福州市民的衣着、饮食等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的趋势,洋货出现在人们的常生活中。 、服饰的变化 开埠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选择西式服饰。闽海关每年都大 量进口用来制作西服的各种布料以及帽子、洋袜、皮鞋等物品。洋布有棉织品,包括灰洋纱布、漂 白洋纱布、十字布、斜纹布;有毛织品,包括英制毛羽纱、粗呢、中呢、细呢、西班牙条纹呢以及粗 毛呢等。”洋纱、洋布虽然不如土布结实,但因其花样繁多、样式新颖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进人民国,社会的变革使等级服饰制度走向衰亡。福州男装有长衫马褂、中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 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开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 影响逐渐增强。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习俗领域的变化。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开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 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表达。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3.重要影响

论近代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变化

论近代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变化 第一篇:论近代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变化 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变化 1840年以后,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随西方势力入侵而移植到中国。受西方的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人们日常生活中开始涌现出许多新风尚、新习俗、新方式和新工具,它对我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近代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和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下面,本文将从服饰、饮食、居住、出行、礼仪、婚丧六个具体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服饰的变化 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在民国时期,中山装是国民革命的象征。许多爱国人士目睹大量进口西装和呢绒,使中国白银不计其数地外流,他们呼吁提倡国货,希望把易服与保护国货结合。中山装由孙中山设计,前襟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五个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两个倒笔架形的胸袋,则表示革命要依靠知识分子。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