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玄兆伶,张桂寅,王省芬,马峙英*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为阐明黄萎病菌系对棉花的侵染规律,本研究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感病品种邯208为鉴别寄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鉴定和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接种方法对6个黄萎病菌系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单独接种时6个供试菌系的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V2和V6致病力最强,V1和V3中等,V4和V5最弱。相比之下,混合培养后接种时,除个别菌系组合在邯208上略有增强外,其余菌系组合的致病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而单独培养后混合接种的菌系,尽管其致病力较相应单菌系接种时致病力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接种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流行于棉花种植区的世界性病害。近几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河北省作为中国产棉大省之一,每年均因黄萎病发生而造成严重的棉花产量损失。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1],而研究各菌系之间致病力的差异是鉴别、选育棉花抗病品种的一项基础工作。国内外植物病理学家、遗传育种学家一直致力于不同来源的黄萎病菌系致病性变异、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黄萎病菌“种”的鉴定结果认为国内棉花黄萎病菌均属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6,7]。之后,一些学者针对黄萎病菌致病力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黄萎病菌之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1,7-11]。但由于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目前研究者关于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发生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利用6个棉花黄萎病菌系及其不同组合研究了人工培养条件下菌系间相互作用对致病力的影响,为明确棉花黄萎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提高抗病育种成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系

所用黄萎病菌系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提供(表1)。

表1 供试菌系的名称和组合

Table 1 Different isolate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their combinations

菌系代号Isolate code

菌系组合

Isolate combination

菌系代号

Isolate code

菌系组合

Isolate combination

V1 V1 V10

V4+V6 V2 V2 V11

V2+V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4CCA01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10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086002)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000365)。

作者简介:玄兆伶(1979- ),女,河北省唐山迁安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马峙英(1958- ),男,河北新乐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

研究。E-mail: mzhy@https://www.doczj.com/doc/de18174602.html,

V2+V6 V3 V3 V12

V1+V3 V4 V4 V13

V1+V5 V5 V5 V14

V3+V5 V6 V6 V15

V7 V1+V3 V16 V4+V6

V8 V1+V5 V17 V2+V4

V9 V3+V5 V18 V2+V6 注:V7-V12为两菌系混合培养;V13-V18为两菌系单独培养.

Note: V7-V12 indicated every two isolates were mixedly cultured; V13-V18 indicated every two isolates were respectively cultured.

1.2 鉴别寄主

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陆地棉感病品种邯208作为鉴别寄主。

1.3 棉苗培育

将硫酸脱绒的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泡8 h,25℃下催芽12 h后,选择发芽整齐一致的

种子播于装有蛭石的营养钵中,每个营养钵播2粒种子。在昼温为25~30℃、夜温为15~

20℃的条件下培育棉苗。

1.4 黄萎病菌培养

将冷藏保存的单孢菌系转移至PDA平面培养基中,于25℃培养箱中培养10 d,然后将

菌落打成直径约为7 mm的菌饼。每瓶培养液中接种4块菌饼,以保证菌的浓度一致(V7-V12

混合菌系按组合方式接种菌饼,V13-V18按等量等浓度孢子悬浮液混合),25℃条件下振荡

(110rpm)培养10 d后,用4层纱布过滤,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将孢子浓度调至2×106~

3×106个/ml,现配现用。

1.5 接种方法

采用王省芬等[12]底部定量注菌液法接种。待棉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去掉部分毛根,将

10 ml孢子悬浮液注入底部有孔的塑料营养钵中,然后将其移入铺有一层少量蛭石的瓷盘内,

每个菌系或菌系组合对两个鉴别寄主分别接种。接种后的棉苗置于人工培养室内培养(光照

℃,用空气加湿器调控湿度,定期浇

12 h,光强6 000~7 000 lx,昼温25~26℃,夜温20~22)

Hoagland营养液。

1.6 病情调查和记载

采用石磊岩等[2]棉花苗期5级制进行棉苗黄萎病分级(表2),病情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发病级数×该级株数)÷(最高发病级数总株数)×100。接

种后25 d调查棉苗发病情况,根据鉴别寄主的病情指数分析不同菌系的致病力。

表2 棉花黄萎病鉴定分级标准

Table 2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verticillium wilt in cotton

发病级数Grade 调查标准Standard

0级健株,无病状

1级1~2片子叶发病

2级1片真叶发病

3级2片或2片以上真叶发病或脱落仅剩心叶

4级植株生长点或全株枯死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菌系对鉴别寄主的致病力

根据2个鉴别寄主在单独接种不同菌系后的病情指数(表3)可知,V2致病力最强,V6次之。V2在邯208的病情指数中居第3位,在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最高;V6在邯208的病情指数中最高,在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居第3位。V1和V3致病力中等,V1在邯208的病情指数中居第2位,在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居第4位;V3在邯208的病情指数中居第4位,在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居第2位。V4和V5致病力最弱,V4在邯208和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均居第5位;V5在邯208和冀棉20的病情指数中表现均最低。

表3 6个菌系对2个鉴别寄主的致病力

Table 3 The pathogenecity of 6 isolates in 2 cotton hosts

菌系代号Isolate code 邯208(病情指数)

Han208(DI)

冀棉20(病情指数)

Jimian20(DI)

平均值

Mean

V1 87.0 71.0 79.0

V2 86.5 79.0 82.8

V3 85.6 76.9 81.3

V4 83.3 70.9 77.1

V5 78.0 70.0 74.0

V6 88.5 76.7 82.6 2.2 混合培养菌系间拮抗作用对致病力的影响

在对6个菌系进行两两混合培养并接种鉴别寄主后发现(表4),混合培养的菌系V7、

V8、V9、V10、V11、V12在寄主冀棉20上的致病力均比单菌系致病力弱,且病情指数比

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几个混合培养菌系在寄主邯208上的表现是:V7、V10、V12的致

病力比2个单菌系的致病力弱,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V8的致病力比2个

单菌系致病力强,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高;V9的致病力比V5的致病力强,

但比V3的致病力弱,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V11的致病力比V4的致病力强,

但比V2的致病力弱,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从病情指数差值上来看,所有菌

系组合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弱。

表4 混合培养菌系接种对致病力的影响

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two isolates cultured and inoculated mixedly on pathogenecity

病情指数差值 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 病情指数差值 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

V7-V1 -7.4 -4.3 V10-V4 -7.4 -12.2 V7-V3 -6.0 -10.2 V10-V6 -12.6 -18.0 V7-(V1+V3)/2 -6.7 -7.3 V10-(V4+V6)/2 -10.0 -15.1

V8-V1 2.3 -7.0 V11-V2 -7.0 -13.7 V8-V5 11.3 -6.0 V11-V4 3.8 -5.6 V8-(V1+V5)/2 6.8 -6.5 V11-(V2+V4)/2 -5.4 -9.7

V9-V3 -4.6 -18.6 V12-V2 -11.5 -5.0

V9-V5 3.0 -11.7 V12-V6 -13.5 -2.7 V9-(V3+V5)/2 -0.8 -15.2 V12-(V2+V6)/2 -12.5 -3.9

2.3 培养液混合接种对致病力的影响

当将2个菌系培养后等比例混合接种鉴别寄主时,可以看出菌系V13、V14、V15、V16对冀棉20的致病力均比相应组合的2个单菌系致病力强,且病情指数高于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V17的致病力强于V4强但弱于V2,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高;V18的致病力比2个单菌系致病力弱,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在寄主邯208上的表现为V13的致病力比2个单菌系致病力强,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均值高;V14的致病力比V5强但比V1弱,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V15的致病力比V5强但比V3弱,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平均值高;V16的致病力比V4强但比V6弱,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高;V17的致病力比2个单菌系致病力弱,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低;V18的致病力比2个单菌系致病力强,且病情指数比2个单菌系的平均值高。从病情指数差值上来看,培养后混合接种的菌系的致病力与相应的单菌系的致病力相比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有增强的趋势。

表5 培养液混合接种对致病力的影响

Table 5 The influence of two isolates respectively cultured and mixedly inoculated on pathogenecity

病情指数差值 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病情指数差值 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

V13-V1 6.0 15.1 V16-V4 4.2 10.6 V13-V3 7.4 9.2 V16-V6 -1.0 4.8 V13-(V1+V3)/2 6.7 12.2 V16-(V4+V6)/2 1.6 7.7

V14-V1 -7.4 3.0 V17-V2 -3.9 -2.2 V14-V5 1.6 4.0 V17-V4 -0.7 5.9 V14-(V1+V5)/2 -2.9 3.5 V17-(V2+V4)/2 -2.3 1.9

V15-V3 -1.7 4.6 V18-V2 5.2 -4.0 V15-V5 5.9 11.5 V18-V6 3.2 -1.7 V15-(V3+V5)/2 2.1 8.1 V18-(V2+V6)/2 4.2 -2.9

2.4 混合培养菌系和培养后混合接种菌系致病力比较

分析由相同的2个菌系混合培养和培养后混合组成的菌系致病力(表6)可知,在2个鉴别寄主上,混合培养菌系V7、V9、V10、V11、V12比相应的培养后混合组成的菌系V13、V15、V16、V17、V18的致病力均弱,但V8在寄主冀棉20上的致病力比V14弱,在邯208上的致病力比V14强。

表6 混合培养菌系和培养后混合接种菌系致病力比较

Table 6 The pathogenecity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cultured and inoculated methods

病情指数差值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

病情指数差值

The difference of DI

邯208

Han208

冀棉20

Jimian20

V7-V13 -13.4

-19.4 V10-V16 -11.6

-22.8 V8-V14 9.7

-10.0 V11-V17 -3.1

-11.5 V9-V15 -2.9

-23.2 V12-V18 -16.7

-1.0 3 讨论

棉花黄萎病在致病力方面的差异有复杂的成因。其中,因异核现象所引起的基因重组是

导致黄萎病菌致病力差异的主要因素。田黎等[13]研究表明,不同致病力菌株可以通过细胞

融合形成异核体,细胞质因子可以发生相互传递,并引起病菌发生变化。在本研究中混合培

养菌系的致病力比相应的单菌系的致病力弱,且在两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均减弱,说明不

同菌系在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核间有可能相互融合形成异核体,从而使病菌发生变异。而致

病力比相应的单菌系致病力减弱可能是由于混合培养过程中,病菌间相互作用产生了某种抑

制作用所致。

前人研究表明,在棉花病田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黄萎病菌系,且致病力也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在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单一菌系侵染寄主,还是多菌系共同侵染寄主,

目前仍无定论。王克荣等[14]研究表明,不同菌株可以共同侵染同一植株,且不同致病力的

混杂菌株间的相互作用将会掩盖不同菌系本来的致病力和寄主症状的正常表现。本研究中培

养液混合接种时病菌致病力与相应的单菌系接种的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断在黄

萎病菌侵染过程中可能是多菌系共同浸染寄主。

Schnathorst和吴洵耻[15,16]等都证实了在接种一定量的弱毒力菌株后,棉花对强毒力菌系

的抗性明显增强。而本研究中强弱菌系混合接种时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均呈现增强趋势,

该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着差异,可能是接种方法或者病情调查上存在着差异,或者是

与鉴别寄主本身的抗性存在着一定关系。总之,菌系与寄主的相互作用过程很复杂,目前关

于这种交叉保护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对于其如何应用更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马峙英, 李兴红, 孙济中, 等.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寄主抗病性遗传研究进展[J]. 棉花学报, 1996,

8(4):172-176.

[2] 石磊岩, 王波, 文学.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20(3):247-251.

[3] 朱荷琴, 宋小轩, 郭金城. 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安阳菌系致病力分化研究初报[J]. 棉花学报, 1995, 7(3):封

3.

[4] 刘西钊, 陈长永. 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致病力测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8(3):227-230.

[5] 吴献忠, 李凤玲, 郑长英, 等. 山东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J]. 植物保护, 1995, 21(6):2-5.

[6] 张绪振, 张树琴, 陈吉棣, 等.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3):13-18.

[7] 陆家云, 佘长夫, 鞠理红, 等.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分化[J]. 南京农学院学报, 1983(1):36-43.

[8] 王杰, 郭金城, 李为. 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初报[J]. 棉花学报, 1993, 5(1):95-98.

[9] 王清和, 吴洵耻, 潘大陆, 等. 山东省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 (二)生理型的划分[J].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12(1):19-22.

[10] 邓先明, 贺忠秀, 肖建国. 四川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学院学报, 1983, (1):90-94.

[11] 顾本康, 李经仪, 陆迅, 等. 江苏棉花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生物学和致病性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4(4):27-32.

[12] 王省芬, 马峙英. 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J]. 棉花学报, 2002, 14(4):231-233.

[13]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能力的遗传[J]. 菌物系统, 1997, 16(3):197-201.

[14] 王克荣, 魏宏根, 朱丽萍. 大丽轮枝菌混合侵染棉花的研究[J]. 棉花学报, 2001, 13(3):149-152.

[15] SCHNATHORST W C. Life cycle and epidemiology of Verticillium[M].Chapter3 in “Fungal wilt disease of

plants”, edited by Mace M E, Bell A and Beckmam C H, Academic Press, 1981,51-80.

[16] 吴洵耻, 刘波. 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间交叉保护作用的研究(1): 两菌株有效间隔天数的试验[J]. 植物病

理学报, 1987, 17(4):215-218.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solate combination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on pathogenecity

Xuan Zhaoling,Zhang Guiyin, Wang Xingfen, Ma Zhiy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of 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

In the study, tolerant variety Jimian20 and susceptible Han208 were used as identification hosts to determine the pathogenecity of six different isolate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ure and inoculation methods in the growth chamber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infectious rule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 isolat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pathogenic types according to the reaction types on the two cottons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and inoculated respectively. V2 and V6 belonged to severely virulent isolates, V1 and V3 intermediately virulent isolates, and V4 and V5 mildly virulent isolates. Compared to each single component isolate, most of isolate combinations showed weak pathogenecity in Han208 when cultured mixedly prior to inoculation. However, the enhanced pathogenecity was detected among most of the combinations that component isolates were respectively cultured thereafter mixedly inoculated.

Keywords:Cotton;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Pathogenecity

微生物实验报告(棉花黄萎病菌)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 微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人员罗秋兰范欢卢正兴 汤丽刘培 填写时间:2010年12 月22日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制

一、选题背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特别是在新疆,山东等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一些农民更是以种植棉花来养家糊口。用棉花加工而成的产品数不胜数,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棉花。 而在当前,棉花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维管束系统病害,该病原菌分布范围广,可浸染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寄主多达600多种,一旦爆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在全球因黄萎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10亿多美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棉花黄萎病有发展和蔓延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明显,病害在田间表现出多种症状类型. 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防治及抗病育种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进展缓慢。这是因为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利用物理化学手段进行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甚微。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分离、纯化,掌握此病菌的理化性质;通过此次实际操作,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的具体方法以及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三、实验步骤 (一)土壤取样 (二)制备培养基 我们采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成分为:蔗糖5克,磷酸钾 1克,硝酸钠 2克,氯化钾 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亚铁0.01克,蒸馏水1000毫升,克菌丹0.5ppm,PCNB 350ppm,井岗霉素2.5ppm,氯霉素、链霉素、青霉素各250ppm,琼脂少量。在这种培养基上细菌很少生长,V.dahliae 菌落呈黑色,稍凸起,杂菌主要为白色的镰刀菌,但对 V.dahliae 计数影响不大。 (三)高温消毒 将所需要的所有实验用具和所制得的培养基,放入灭菌锅内,进行高温蒸汽灭菌 (四)稀释样品液 将所得到的土壤样品先第一次加入10ML蒸馏水中进行稀释,静置,沉淀,取1ML上清液到另一干净的试管中,加蒸馏水定容至10ML,重复上述步骤4次,得到五种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棉花黄萎病菌系不同组合对致病力影响 玄兆伶,张桂寅,王省芬,马峙英*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为阐明黄萎病菌系对棉花的侵染规律,本研究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感病品种邯208为鉴别寄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鉴定和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接种方法对6个黄萎病菌系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单独接种时6个供试菌系的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V2和V6致病力最强,V1和V3中等,V4和V5最弱。相比之下,混合培养后接种时,除个别菌系组合在邯208上略有增强外,其余菌系组合的致病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而单独培养后混合接种的菌系,尽管其致病力较相应单菌系接种时致病力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接种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流行于棉花种植区的世界性病害。近几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河北省作为中国产棉大省之一,每年均因黄萎病发生而造成严重的棉花产量损失。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1],而研究各菌系之间致病力的差异是鉴别、选育棉花抗病品种的一项基础工作。国内外植物病理学家、遗传育种学家一直致力于不同来源的黄萎病菌系致病性变异、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黄萎病菌“种”的鉴定结果认为国内棉花黄萎病菌均属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6,7]。之后,一些学者针对黄萎病菌致病力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黄萎病菌之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1,7-11]。但由于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目前研究者关于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发生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利用6个棉花黄萎病菌系及其不同组合研究了人工培养条件下菌系间相互作用对致病力的影响,为明确棉花黄萎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提高抗病育种成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系 所用黄萎病菌系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提供(表1)。 表1 供试菌系的名称和组合 Table 1 Different isolate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their combinations 菌系代号Isolate code 菌系组合 Isolate combination 菌系代号 Isolate code 菌系组合 Isolate combination V1 V1 V10 V4+V6 V2 V2 V11 V2+V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4CCA01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10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086002)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000365)。 作者简介:玄兆伶(1979- ),女,河北省唐山迁安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马峙英(1958- ),男,河北新乐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 研究。E-mail: mzhy@https://www.doczj.com/doc/de18174602.html,

棉花黄萎病怎么治

棉花在幼苗期几乎不会出现、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作的真菌病害。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容易导致整个植株枯死或萎蔫。为害的病原为大丽花轮枝孢和黑白轮枝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种植管理或药剂喷洒以及细菌撒放来防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自然条件下幼苗发病少或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型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发病严重地块惨不忍睹,造成严重减产。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 根据病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苞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天左右病株成为光秆,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 枯斑型:叶片症状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 黄斑型:病菌致病力较弱,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叶片不脱落。在久旱高温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叶部尚未出现症状,植株就突然萎蔫,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成为光秆,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成淡褐色,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症状。

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1.幼苗期。一是病叶边缘退绿发软,呈失水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淡黄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色干枯,维管束明显变色。二是有些病株在苗期不明显,外观看上去正常,但切开棉花横截面,部分木质部和维管束已变成暗褐色。 2.成株期。黄萎病在现蕾期后才逐渐发病,一般在6月下旬,黄萎病病株出现逐渐增多,到七八月份开花结铃期发病达到最高峰。近年来,其症状呈多样化的趋势,常见症状有: ①病株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发展,叶脉间产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斑块,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病叶边缘向上卷曲; ②有时叶片叶脉间出现紫红色失水萎蔫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枯斑甚至整个叶片枯焦,脱落成光秆; ③有时生长在主干上的或侧枝上的叶片大量脱落枯焦后,在病株的茎部或落叶的叶腋里,可长出许多赘芽和枝叶; ④在七八月份,棉花铃期,在盛夏久旱遇暴雨或大水漫灌时,田间有些病株常发生一些急性型黄萎病症状,先是棉叶呈水烫样,继而突然萎垂,逐渐脱落成光秆; ⑤有些黄萎病黄化但植株不矮缩、结铃少;有些黄萎病株变得矮小,几乎不结铃,甚至死亡。折叠 防治方法 恶霉灵又称土菌消,产品为浅黄色晶体,化学名称为3-羟基-5-甲基异恶唑。1970年由日本三井公司提出作为农药使用,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真菌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该产品在世界之所以被公认属无公害农药,是因为它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用它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Cotton Fusarium Wilt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过去曾作为国内重要植物检疫对象,至今在有些省区仍作为植物检疫对象。此病最早于1892年在美国发现,以后随棉种调运而迅速扩散蔓延,目前在世界各主要产棉国均有发生。我国于1934年在江苏南通和上海川沙等县最早发现此病,20世纪70~80年代初期,遍布全国各主要产棉区,并形成严重危害,估计每年因此病损失皮棉200万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大量抗病品种的推广,枯萎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棉区发生仍然较重,其中特别是新疆棉区常造成大片死亡,目前仍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症状

整个生长期均可危害。出苗后即可被侵染发病,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到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田间常表现如下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黄色网纹型:病苗子叶或真叶的叶脉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一定的绿色, 使叶片呈黄色网纹状,最后干枯脱落。成株期也偶尔出现。 黄化型:病株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随后逐渐变褐枯死或脱落。 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紫红型:叶片变紫红色或呈紫红色斑块,以后逐渐萎蔫、枯死、脱落,苗期和成株期 均可出现。 凋萎型:叶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叶片全部或先从一边自下而上萎蔫下垂,不久全株 凋萎死亡。一般在气候急剧变化,阴雨或灌水之后出现较多,是生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高感品种感病后,在生长中后期有时会自植株顶端出现枯死,发生所谓“顶枯型”症状。 矮缩型:早期发生的病株若病程进展比较缓慢,则表现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顶叶常 发生皱缩、畸形、一般并不枯死。矮缩型病株也是成株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现几种症状类型,苗期黄色网纹型、黄化型及紫红型的病株若不死亡都有可能成为皱缩型病株。无论那种症状类型,其病株根、茎维管束均变为黑褐色。 病株不同症状类型的出现,与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一般在适宜发病条件下,特别是在温室内做接种试验,黄色网纹型的症状较多;在田间,气温较低时易出现紫红型;而在气温急剧变化,如阴雨后迅速转晴变暖或灌水后则容易出现黄化型和凋萎型的症状。田间枯萎病通常表现点片死苗和大量枯死,成株期以凋萎和矮缩型最常见。 病原

土壤棉花黄萎病菌分离方法

土壤棉花黄萎病分离方法 方案一、土壤稀释分离法 供试药剂:牛胆盐、链霉素、1%六偏磷酸钠、 供试仪器: 一、培养基制备 马铃薯200g,琼脂17g,葡萄糖g,蒸馏水1000ml,高压灭菌冷却至45℃时,按每100ml 培养基分别加入牛胆盐和链霉素各50mg。 二、土样选择 选取棉花耕作层0~20cm层内土样(此区域内微菌核数量与田间病害发病有密切联系)。 三、分离方法 1、洗涤微菌核取自然风干过筛的病田土样100mg,置盛200ml含有1%六偏磷酸钠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摇动10min后,静止5min,弃去清液,留残渣液20ml于瓶底,连续洗涤5次。将最后一次的20ml残渣液置于培养基上,每皿1ml,均匀涂抹于表面,24℃左右培养10~15d。 2、观察微菌核肉眼从培养皿背面看到菌落时,用蜡笔做出标记,再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鉴定,将显微镜下确认的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移出纯化。 (棉田土壤黄萎病菌微菌核的研究,吕金殿,杨家荣,吉冉中)1990 方案二 真菌、细菌、放线菌、霉菌土壤稀释分离法 供试药剂: 供试仪器:玻璃珠。 1.取土壤 取表层以下5—10cm 处的土样.放入灭菌的袋中备用,或放在4℃冰箱中暂存。 2.制备稀释液,土壤稀释法,(要无菌操作) (1) 制备土壤悬液:称土样0.5g,迅速倒入带玻璃珠的无菌水瓶中(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振荡5—10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为10-2的土壤悬液。 (2) 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2的土壤悬液0.5mL.放入4.5mL无菌水中即为10-3稀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一10-8的稀释液(真菌10-3~10-1)。 注意: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换用1 支移液管,每次吸入土液后,要将移液管插入液面,吹吸 3 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 (微生物实验指导) 方案三、水筛法分离及微菌核计数方法 供试药剂:NaNO ,MgSO4?7H2O,K2HPO4,Fe2(SO4)3?7H2O,KCl,氯霉素,井冈霉 3 素, 五氯硝基苯,克菌丹,1%多聚磷酸钠,0.01%Tergitol—NPX。 供试仪器:组织搅拌器(8000r/min),0.125mm筛网,0.0385mm筛网。 一、制备培养基 棉选一号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主要的病害,也是当前危害棉花最重的病害,二者常混合发生,被称为棉花上的“癌症”,一旦发生难以根除,结果造成严重减产。 一、发病规律 枯萎病子叶期至结铃期均可发病,以5片真叶到蕾铃期发病较重,危害盛期多在现蕾期。气温在20℃时开始发病,25℃-30℃病情受抑制,秋季温度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二次发病高峰。黄萎病发病适宜温度25℃-28℃,较枯萎病高,所以发病高峰出现较枯萎病晚。一般棉花现蕾后开始出现病株,7-9月开花结铃期进入发病高峰。二者在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率都高。沙质酸性土壤和缺钾棉田枯萎病发生较重。大水漫灌或伏期不热、阴雨天多,是黄萎病大发生的有利条件。 二、症状识别 (一)棉花枯萎病为全株性系统侵染病害,常表现为萎蔫、畸形、叶片呈黄色网纹状或变紫变黄,有时表现为急性青枯或节间缩短,植株矮小,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不同环境下表现症状不同,有时一块田同时出现几种症状,但成株期都表现为植株矮化,根茎部导管呈深褐色,剖削根茎可见明显深褐色条纹,自根部到顶端形成一条直线。几种典型的症状如下: 1、黄网型:病株叶片边缘和近叶脉处出现黄色斑块,叶肉保持绿色,形成黄色网纹状。随后,病斑扩大,叶片枯萎脱落。

多发生在湿度较大棉田。 2、黄化型:叶片部分或全部变黄,网纹不明显,并逐渐萎蔫死亡。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 3、紫化型:叶片部分或全部变暗紫色,与遭受冻害的棉苗相似。多发生在低温环境和盐碱地。 4、青枯型:全株或半边叶片急性青枯死亡,但叶片在短期内仍能保持绿色。多发生在天气急剧变化,特别是雨后天晴时易出现。 5、皱缩型:叶色深绿、皱缩、增厚,轻病株能存活,重病株叶片萎蔫干枯脱落,提前枯死。 (二)棉花黄萎病为系统侵染病害,分为枯斑型和落叶型(光杆型)。 1、枯斑型:感病初期,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淡黄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褪绿变黄色,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叶片变厚发脆。随后,病斑边缘至中心颜色逐渐加深,但靠近主脉处不褪色,呈黄色掌状斑纹,主脉及附近保持绿色,叶肉变厚,叶片向下卷曲,后期叶片焦枯,由下而上脱落。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枯焦破碎,脱落成光杆。病株一般不矮缩,可少量结铃,但早期发病重的植株较矮小。 2、落叶型:在夏天久旱遇暴雨或大水漫灌之后,病叶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大片褪绿萎蔫,叶色由淡黄色急速变为黄褐色至紫褐色,叶缘向背面卷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和果枝顶端变褐

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也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从1891年美国首次发现到如今,已遍布世界各主要产棉区。我国于1935年在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传入,后随棉种调运不断扩大。1973年普查,全国枯、黄萎病发生面积36.98万hm2,占统计棉田的10%;1977年发展为57.24万hm2,占统计棉田的12.12%;1979年增至71.17万hm2 ,占统计棉田的18.2%;1982年扩展到148.2万hm2,占当年植棉面积的31.26%;其中纯黄萎病田面积13万hm2,占病田面积的8.7%;截止20世纪80年代末,棉花黄萎病已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县(市)。进入90年代,黄萎病扩展速度更快,尤其1993、1995和1996年连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大发生,有些重病田病株率高达80%~90%,并出现成片病株落叶成光秆的棉田,损失相当严重。据估计,我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面积每年大约为266.7万hm2,占全国植棉面积的一半,重病田133.3万hm2,每年损失皮棉约为200万担。黄萎病为害棉花造成的损失程度因症状类型、发病早晚及受害程度而不同,现蕾开花期发病损失率可达70.9%~88.8%;盛花期发病损失率为41.6%~48.6%,落叶型和急性萎蔫型黄萎病株易死亡,损失更重;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我国棉花持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症状

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发生,开花结铃期达高峰。其症状主要分为如下类型。 普通型:病株症状自下而上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缘和叶脉间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 病斑逐渐扩大,从病斑边缘至中心的颜色逐渐加深,而靠近主脉处仍保持绿色,呈“褐色掌状斑驳”,随后变色部位的叶缘和斑驳组织逐渐枯焦,呈现“花西瓜皮”症状;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脱落、蕾铃稀少,后期常在茎基部或落叶的叶腋处长出细小新枝。开花结铃期,有时在灌水或中量以上降雨之后在病株叶片主脉间产生水浸状退绿斑块,较快变成黄褐色枯斑或青枯,出现急性失水萎蔫型症状,但植株上枯死叶、蕾多悬挂并不很快脱落。 落叶型:这种类型症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都已发现,危害十分严重。主要特 点是顶叶向下卷曲褪绿、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蔫落叶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可全部落光,后植株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 上述不同症状的黄萎病株,其根、茎维管束均变为褐色,但较枯萎病变色浅。 由此可见,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是:枯萎病发病早,出苗后即可发生,现蕾期达发病高峰;黄萎病发病较晚,一般在现蕾期才开始发生,花铃期达高峰。枯萎病症状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黄萎病的症状则一般由下而上逐渐向上发展,不形成顶枯症。枯萎病常引起植株明显矮化、枯死;黄萎病一般不产生严重矮化和早期死亡。枯萎病叶脉可变黄,呈黄色网纹症;黄萎病没有叶脉变黄的症状。枯萎病维管束变色较深,黄萎病维管束变色较浅。 维管束变色是鉴定田间棉株是否发生枯、黄萎病的最可靠方法,也是区分枯、黄萎病与红(黄)叶枯病等生理病害的重要标志,所以对其怀疑时,可剖开茎杆或掰下空枝(或叶柄)检查维管束是否变色。另外,在枯、黄萎病混生病田还可经常看到黄萎病和枯萎病发生在同一棉株上,称为同株混生型病株。以枯萎病为主的混生型病株,主茎及果枝节间缩短,株型常丛生矮化,病株大部分叶片皱缩变小,叶色变深或呈现黄色网纹的典型枯萎症状,但在病株中下部叶片叶脉间呈现黄色掌状斑驳或掌状枯斑的典型黄萎病症状。以黄萎病为主的混生型病株,大部分叶片呈现块状斑驳或掌状枯斑的典型黄萎病症状。但顶端叶片皱缩、叶色加深,有时个别叶片也呈现黄色网纹的典型枯萎症状。 病原 学名:世界上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菌有2个种,即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它们都属于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真菌。两种菌的主要区别是:大丽轮枝菌形成各种形状的黑色微菌核,而黑白轮枝菌产生黑色休眠菌丝。大丽轮枝菌在30℃下能生长,而黑白轮枝菌则不能生长。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基部是透明的,而黑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基部暗色。这一特点在寄主组织上明显,而人工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

在目前种植技术条件下,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新方法 棉花是我们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棉花枯黄萎病是威胁其产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棉田长期连作,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探索和不断总结,积累了些经验,种植抗耐病品种;贯彻科学的施肥观念,平衡、足量、及时的补充全营养元素及滴灌杀菌是防止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重要农艺措施。彻底执行这些措施的棉田基本没有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 一.目前棉花枯黄萎病的情况 棉花枯黄萎病,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抗病性表现有差异。如内地不少抗病品种引到新疆不一定抗病。 2、棉花多7月初发病,6月上中旬就看到病株,7月上中旬成片死亡,8、9月份一片枯焦。致病性增强,不少耐病性较强品种相继变得感病与病菌的致病性变异有关,与品种混杂或退化也有关。已为棉花生产的严重限制因素。 3、一旦病重,苗期死亡30%以上,8月份调查发病率85%以上,水旱轮作也只能管3年,第一年基本无病,第二年发病很轻,第三年就开始严重发生。主要与常年连作和桔杆还田有关。 二.棉花枯黄萎病的病菌致病机制 枯黄萎病菌导致棉花致萎的原因有二种解释:其一,导管堵塞学说,因病菌繁殖,特别是分泌的酶类降解了导管内壁的中胶层和原果胶物质,堵塞了导管而引起导管堵塞而致萎;其二,致病毒素学说,该菌可产生致萎毒素镰刀菌酸和轮枝菌素,由于毒素的毒害作用引起致萎。

三.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1、棉花枯黄萎病的侵染循环 棉种带菌侵入后,菌体就在土壤中残留,近距离传播主要是耕地、灌水、秸秆粉碎还田、使用未腐熟的土杂肥等;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菌种籽,棉籽饼、棉籽壳。以初侵染为主,主要为苗期。 2、棉花枯黄萎病流行的时间动态 在棉花生长期,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一般在苗期。8月中下旬后,温度转凉,病情回升,进入第二个高峰期。 3、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新疆棉花枯萎病发病与气温关系密切。发病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都相对偏低,分别为20℃和24℃左右。这主要与地膜植棉有关。一般30 ℃左右就发生“高温病症”。若品种感病,苗期气候温暖,水较多,则第一高峰期来临早,常引起苗期大量死苗。 四、棉花枯黄萎病发生与肥料和用量的关系 1、单纯施氮、磷、钾都有促进发病的作用,尤其单纯施尿素更是发病率极高;平衡施肥有减轻发病的趋势,一般N、P、K比例适当且充足、配以滴灌杀菌及中微量元素肥能明显减轻或控制棉花枯黄萎病发生。 2、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防治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最佳药剂及其方法

须保持在15℃以下。如有异常现象,尽快采取翻堆或通风降温等措施。袋装棉子须堆垛成行,行间留走道,如堆放面积大,应设置通风蔑笼。 棉子入库前,首先应对仓库全面检查,确定仓库门窗关闭是否灵活,隔热和密封效果是否完好,监控仓库温、湿度的仪表是否能正常工作等。其次是清仓和消毒。清仓和消毒是防止品种混杂和病虫孳生的基础。清仓不仅将仓内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杂质、垃圾等全部清除,还要清理仓具、输送管道以及铲除仓外的杂草等。空仓消毒可用敌百虫或敌敌畏等处理。 我国地域广大,贮藏方式应因地制宜。华北地区冬春季温度较低,棉子水分在12%以下,已适宜较长时间保管,贮藏方式可以用露天围囤散装堆藏;冬季气温过低,须在外围加一层保护套,以防四周及表面棉子受冻。水分在12%~13%以上的棉子要注意经常性的测温工作,以防发热变质。如水分超过13%以上,则必须重新晾晒,使水分降低后,才能入库。棉子要降低水分,不宜采用人工加温机械烘干法,以免引起棉纤维燃烧。 华中、华南地区,温湿度较高,必须有相应的仓库设备,采用散装堆藏法。安全水分要求达到11%以下,堆放时不宜压实,仓内须有通风降温设备,在贮藏期间,保持种温不超过15℃。 3包衣棉子的贮藏方法 由于用剩下的包衣种子带有剧毒农药,无法转商,只能深埋处理,既浪费种子,又会污染环境。 根据研究,只要认真做好安全贮藏,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仍能基本保持原有水平,翌年仍能使用,既节约种子,又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包衣棉子的越年保存是很有意义的。 包衣棉子的贮藏应注意以下特点和方法: 3.1脱绒包衣棉种易于在夏秋两季吸潮、发热、降低发芽率。因此,必须降低水分,并防湿包装,堆成通风垛,在种垛上、中、下各处均匀放置温度计,掌握温度的变化情况。高温潮湿季节须每天检测1次,棉子温度须保持在20℃以下。如有异常,迅即采取倒仓或通风降温等措施,最好放入低温库保存,以确保种子安全越夏。 3.2脱绒包衣棉子种皮脆、薄、机械损伤多,如压力一大,往往出现种皮破裂的情况。因此,仓贮中袋装种子高度不应超过2m。 3.3包衣棉种带有剧毒,会发出刺激性气味,仓内不应贮藏其他种子。同时,应注意人身安全,以防中毒。 ●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最佳药剂及其方法 邢光耀 (聊城大学农学院,山东252000)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由于棉花对黄萎病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棉花的2~6片真叶期,而其发病的主要时期是在棉花现蕾后,所以一旦发病就很难进行防治。根据近年来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以下药剂防治措施: 1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 对没包衣的种子可用占种子量0.8%的50%的多菌灵WP(或30%的苗菌敌WP,或70%的甲基托布津WP)或者用占种子量0.2%的20%的三唑酮(粉锈宁)EC{或12.5%烯唑醇(速保力)WP 或10%的苯醚甲环唑(斯高、金麦客)W G}拌种,每100kg种子用水2~3kg。 2苗期防治 由于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的侵入主要是在棉花收稿日期:20062102252~6片真叶期,所以棉花苗期用药主要是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在棉花2~6片真叶期可用800倍的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70%的恶霉灵WP2000倍液,也可使用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80%的绿亨2号700~8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30%的苗菌敌WP800倍液、50%的多菌灵WP600倍液)混合喷雾,不但可较好地防治棉花黄萎病,而且对棉花苗期病害也有很好的作用。注意不要单独使用棉花专用型的天达2116,否则会造成棉苗卷叶。 3蕾铃期防治 在棉花黄萎病的发病初期,可选用枯萎克星500倍液、黄腐酸盐600倍液、70%的恶霉灵WP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对发病的棉株灌根2~3次,200~250mL;同时可任选一种以上杀菌剂+稀释800倍的天达2116+1~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每隔7~10天一次,不但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也可兼治棉花后期早衰及棉红(黄)叶枯病。 ● ? 7 1 ?

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那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41%聚砹·嘧霉胺按8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将41%聚砹·嘧霉胺按600~800倍液稀释,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早十点前或下午五点后苗床浇灌;对病株稀释600~800倍进行灌根,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左右用药1次,大家知道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 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

及带菌种肥的调运成为新病区主要初侵染源,有病棉田中耕、浇水、农事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棉花种子内部和外部均可携带枯萎病菌,主要是短绒带菌,硫酸脱绒后,带菌率迅速下降,一般不到0.1%,但对病区扩展仍起重要作用。[3]田间病株的枝叶残屑遇有湿度大的条件长出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侵染四周的健株。该菌可在种子内外存活5~8个月,病株残体内存活0.5~3年,无残体时可在棉田土壤中腐生6~10年。病菌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及微菌核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产生菌丝,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表皮或根毛侵入,在棉株内扩展,进入维管束组织后,在导管中产生分生孢子,向上扩展到茎、枝、叶柄、棉铃的柄及种子上,造成叶片或叶脉变色、组织坏死、棉株萎蔫。 介绍的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枯萎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棉花枯_黄萎病研究进展

第5期2010年10月石河子科技 中图分类号:S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99(2010)10-0007-03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危害棉花维管组织的两种真菌类病害,在全国棉区均有分布,它们通过病原菌堵塞导管、产生毒素等多种形式危害棉株。在棉花生长前期可造成死苗,中后期引起蕾铃脱落,导致产量、品质严重下降。由于这两种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种子、土壤、水流和病残体传播,因此传播速度极快,同时,又因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常年存活,能够在棉花的各个生育期入侵发病,故防治很困难。化学防治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效果较差。水旱轮作虽然可有效抑制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或耕作制度的影响,这一技术很难得到普遍推广。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才是目前在棉花生产上控制棉花枯、黄萎病危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而筛选枯萎病抗源并研究其抗性遗传规律,对抗病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1发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萎病发病早,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现蕾前后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植株的维管束颜色较深,常矮化枯死。发病症状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的叶肉保持绿色,叶脉变成黄色。(2)黄化型。在黄色网纹的基础上,叶肉失去绿色,子叶和真叶的局部或全部呈鲜黄色。(3)紫红型。温度偏低时,子叶或真叶呈现紫红色。(4)青枯型。在多雨转晴时,叶片突然萎蔫,全株青枯干死。(5)皱缩型。真叶变厚,叶色浓绿、皱缩不平 棉花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黄萎病发病较晚,一般现蕾期开始发病,花铃期为发病高峰,发病植株的维管束变色较浅,一般不会矮化枯死。植株感病时,多在中下部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并逐渐向上发展,不会形成“顶枯症”。发病初期叶片边缘或主脉之间呈现淡黄色不规则斑块,但叶脉不变黄,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成褐色干枯。 2棉花枯萎病的致萎机制 对于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一种看法是:病株导管因菌丝体与小孢子的大量繁殖而堵塞,水分和养分输导发生困难,果胶物质同时被多酚氧化,使导管变褐;另一种看法是病菌产生的毒素破坏叶肉细胞原生质膜的透性,使植株吸水发生困难,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植株失绿枯黄。棉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对棉花有致萎作用。但就镰刀菌酸在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多年来不同研究者持不同观点。一种认为病原菌产生的镰刀菌酸的量和致病力强弱呈正相关关系,另一种认为镰刀菌酸在植物病害发展中并无重要意义,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与其产生的镰刀菌酸的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仇元等[1]认为枯萎菌不同菌株培养滤液的致萎力存在一定差异;王纯利等[2]、王贺祥等[3]研究认为镰刀菌酸是枯萎病菌产生的一种非寄主特异性致病毒素,其产量极不稳定,且与致病力强弱无关。国内外学者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毒素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之,导致棉花发生萎蔫的因素很多,应该综合考虑病原侵入棉花后,病 棉花枯、黄萎病研究进展 (新疆兵团农八师148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莫索湾,832048)李吉琴摘要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危害棉花维管组织的两种真菌类病害,在全国棉区均有分布,它们通过病原菌堵塞导管、产生毒素等多种形式危害棉株。本文论述了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致萎机制、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规律,最后提出抗病育种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 -7

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1、保护无病区。做好检疫工作,严防病区扩大。 2、选用抗病品种。高抗品种有新陆中2号。抗病品种有辽棉5号,辽棉10号,辽棉7号,中棉9号,中棉12号、19号,中棉99号,中3723,中8004,中8010,晋68—420、86—4、86一12,晋棉21号、16号,湘棉16,鄂抗棉3号,临66610等。耐病品种有晋无2031、中棉18号、晋无252、鲁343等。在黄萎病、枯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耐)黄萎病、枯萎病的品种。如陕1155,辽棉5号,辽棉7号,中棉12号(381),豫棉4号,冀棉15号,中棉17号,中棉16号等。 3、实行大面积轮作。提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尤其是与水稻轮作,效果最为明显。 4、铲除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对病株超过0.2%的棉田采取人工拔除病株,挖除病土,或选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尔马林、90%~95%棉隆粉剂等进行土壤熏蒸或消毒。一般在6~7月发病高峰期以病株为中心,每m2内打深为20cm的孔25个,每孔中灌入氯化苦5ml共125ml,边灌边覆土踏实、泼水,防其蒸发,再用粗二二乳剂120倍液或含氨16%以上的氨水1:9溶液5L进行铲除,可消灭病点中的枯黄萎病菌,一般每m2病点灌药液45L。也可用90%~95%棉隆每667m2用有效成分3.6kg处理土壤。9~10月第二发病高峰期,均匀注入氯化苦原液90ml,能收到显著效果。对病株在0.2%~5%的轻病田主要采用种植无病、抗病或耐病品种

基础上,采取无病土精加工棉种育苗移栽,可控制该病发生;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耐病能力,清除病残体。病株在5%以上的重病田,主要靠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及轮作等有效途径。近年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发病初期、盛期各灌1次,每株灌对好的药液50~l00ml,防效80%~90%。 5、棉种消毒处理。取比重为1.8上下的浓硫酸放入砂锅等容器中加热到110~120℃,按1:10的比例慢慢倒入棉籽中,边倒边搅拌,等棉籽上茸毛全部焦黑时,用清水充分洗净,然后再用80%的抗菌剂402,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5~3倍加热至55~60℃后浸泡棉籽30分钟,可有效地杀灭棉种内、外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病菌。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g溶在25ml的10%稀盐酸中,对水975ml,再加0.39平平加(棉纺用渗透剂,也可用海欧牌洗涤剂替代)配成1000ml药液,再按每5kg棉种用药液17.5~20kg于室温下浸种24小时。还可把多菌灵配成0.3%悬浮剂于室温下浸种14小时。 6、保健栽培。减少辛硫磷、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用药次数及浓度,防止棉株受药害降低自身抗病力。不要偏施、过施氮肥,做好氮磷钾配合施用,注意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使棉田土温较高,但湿度不宜过大,忌大水漫灌,可减少发病。 7、生物防治。放线菌对大丽轮枝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细菌中Bacillus和Pseudomonas的某些种能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菌丝散发。木霉菌THchoderma lignorum对大丽轮枝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可用以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而减轻发病。

棉花黄萎病调查

棉花黄萎病普查技术和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两种毁灭性的棉花病害, 严重地威胁棉花生产。这两种病菌一经侵入, 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并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目前, 还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和种子消毒措施, 不勇根除, 因而已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为了进一步摸清病杏在新疆的分布与为害, 从而制定防治对策, 根据一九六五 年全国棉花枯萎、黄萎病学术会议精神, 结合各地经验及有关资料, 综合整理成普查技术和方法, 供各地参考使用。 一、疚状栽别 1 . 黄萎病 (1) 黄斑型: 初发病时, 植株下部叶片开始现淡色斑驳, 撕扩大呈淡黄色, 不规则或掌状,叶绿稍向上卷, 很少干枯。茎部维管束变揭色。 (2) 枯斑型: 初发病时, 叶片与黄斑型相似, 但病斑较多, 扩大后连接成不规则的片状; 有时出现在病斑前, 呈现非生理特性的紫色斑驳, 然后变成淡黄色、黄色以至黄揭色而干枯。叶上呈掌状枯斑, 叶绿卷曲向_上, 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 茎部维管束变褐色。 (3) 早期严重发病植株: 有时全株叶片完圣枯萎和脱落, 或株顶仅留少数小叶, 多数无蕾铃, 剖茎检查时见维管束严重变褐色。 2.枯萎病 (1) 网纹型: 幼苗子叶或具叶叶脏变黄, 呈网状, 叶肉仍为绿色而清晰, 维管束呈褐色。 (2) 半边黄型: 发病植株上一边枝叶呈黄色, 继即干枯; 另一边枝叶生长正常, 仍为缘色。有时在一张叶片上亦有同样表现。总之, 植株咸染枯萎病后, 有的植株节间缩短拐曲, 株型多较矮小, 叶_ L 沿叶服两侧肿皱凹凸不平, 或出现紫色, 有时网纹不明显。顶部叶片迅速萎蔫, 全株凋萎, 似及呈网纹状或半边黄。 二、稠查方法 1.铜查针划: 调查前, 根据调查范围, 制定工作计划、路线和步骤, 并根据各地不同清况, 提出具体要求。 2.稠查时期: 棍花出苗后至现蕾盛期以前, 主要调查枯萎病; 盛花期至结铃后期, 主要调查黄萎病, 结合调查枯萎病。自治区各地自然条件悬殊较大, 各地应权据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作出适当安排。 3.稠查方法: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以仲子、病林残体、土壤带菌传捕致病, 特别是通过种子而远距离传播。病害发生时, 田间呈点片出现, 在田lbl 选点抽查不能正确地反映田间发病情况。发病较轻的棉田, 可能因选点不当, 使病株漏网, 造成后患。权据一九六五年全国机花枯萎、黄萎病会议精神, 应作到块块 查、株株查。 (各级的穗数×相应级的代表数值)的总和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株数×发病最高级的代表数值 Ⅰ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4以下 Ⅱ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4-1/3; Ⅲ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1/2-3/4; Ⅳ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数的3/4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