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 分析阶段汇总试题(答案)

4. 分析阶段汇总试题(答案)

4. 分析阶段汇总试题(答案)
4. 分析阶段汇总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分数:

一、 单选题

1. 某厂生产的产品厚度服从正态分布,厚度的均值为4。某天测得 30 产品样本的厚度的均值为 3.89,欲检验与原来的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则其假设形式是()

A. H0:μ=4;HA:μ≠4

B. H0:μ=4;HA:μ>4

C. H0:μ=4;HA:μ<4

D. H0:μ≠4;HA:μ=4

2.在假设检验中,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

A. 第Ⅰ类错误

B. 第Ⅱ类错误

C. 取伪错误

D. 取真错误

3.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 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

B. 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4.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A. 都有可能成立

B. 都有可能不成立

C. 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须一个成立

D.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

5.在假设检验中,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条件下,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

A. 可以同时减小

B. 可以同时增大

C. 不能同时减小

D. 只能同时增大

6.在假设检验中,对于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

A. 通常是先控制第Ⅰ类错误

B. 通常是先控制第Ⅱ类错误

C. 通常是先放弃第Ⅰ类错误

D. 通常是先放弃第Ⅱ类错误

7.在假设检验中,通常不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法,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

A. 犯第Ⅰ类错误

B. 犯第Ⅱ类错误

C. 犯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

D. 不犯错误

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是指()

A. 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样本观测值的和

B. 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总体观测值的和

C. 不拒绝原假设的检验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D. 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检验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9.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将检验统计量两侧的面积总和定义为 p 值,则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A. P=α/2

B. P<α/2

C. P>α/2

D. P<α

10. 检验一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时所使用的分布为()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卡方分布

D. F分布

11.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12.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

A.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B. 样本标准差

C. 样本方差

D. 总体标准差

13. 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B.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C. 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无关

D. 与样本容量平方根成正比

14. 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卡方分布

D. F分布

15.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 81,总体标准差为 12,总体均值μ的95% 置信区间为()

A. 81±1.97

B. 81±2.35

C. 81±3.15

D. 81±3.52

16. 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该公司的汽车可以保证在 2 年或24000公里内无事故”,但该汽车的一个经销商认为保证“2年”这一项是不必要的,因为汽车车主在 2 年内行驶的平均里程超过 24000公里。假定这位经销商要检验假设 H0:μ=24000,Ha:μ>24000,抽取容量 n=32 个车主的一个随机样本,计算出两年行驶里程的平均值为 24517

公里,样本标准差 s=1866 公里,计算出的检验统计量为()

A. Z= 1.57

B. Z=-1.57

C. Z=2.33

D. Z=-2.33

17. 根据两个随机样本,计算得到样本1的方差为 1.75,样本2的方差为 1.23,要检验两个样本方差是否相等,其检验统计量为()

A. 1.42

B. 1.52

C. 1.62

D. 1.72

18. 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

A. 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

B. 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

C. 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

D. 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分布

19. 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的看法,分别抽取了 150 名男学生和 120 名女学生进行调查,得到下表

男学生 女学生

赞成 45 42

反对 105 78

要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其检验统计量χ2为()

A. 0.763

B. 1.6176

C. 0.3088

D. 1.3088

20. 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各总体的方差是否存在差异

B. 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21. 下图为某六西格玛学员在培训中学习单样本T检验分析的记录笔记,请问以下对于此图解释正确的是?()

A.看图得知,拒绝H O,接受H A

B.看图得知,无法拒绝H O

C.此图仅利用箱线图告知数据的大致分布范围及异常值的确认,无法给出假设检验结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2. 在项目分析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双比例检验来识别不同的操作方法是否影响焊接不良。利用大样本的正态近似性,得出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的拒绝域为{|Z|≥1.96},通过计算得知实际Z=1.25,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H O:P1=P2 H A:P1≠P2 )()

A.Z=1.25<1.96,拒绝H O,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有显著差异

B.Z=1.25<1.96,无法拒绝H O,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有显著差异

C.Z=1.25<1.96,无法拒绝H O,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无显著差异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3. 降低焊接不良的项目团队通过方差分析来识别三种不同的助焊剂对焊接强度的影响是

否显著。分析后方差分析表如下,请问表中空格为?的数值为多少?()

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

助焊剂 3 146.4 48.8 ? 0.047

误差 12 163.5 13.6

合计 15 309.9

A.0.28

B.3.59

C.0.33

D.3.89

24. 采购部目前针对公司引进新的设备进行评估,其中设备生产产品质量评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交由您来进行,为此针对三台设备进行试运行生产产品后获得如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请根据下表回答三台设备的不良率是否有差异?(α=0.05,查得DF=2对应χ20.95=5.691)()

区分 不良数 产量

设备1 45 1678

设备2 39 1500

设备3 21 1400

A.三台设备无显著差异

B.至少有一台设备的不良率与其他两台不同

C.三台设备的不良率都不同

D.以上都不对

25. H公司为一家集团性家电企业,其市场部希望了解华南市场上竞争对手的M公司和H公司同性能产品在用户当中的喜好程度是否一致,故随机抽取了12名消费者进行调查,调查前将产品相关品牌标识进行了清除.对于品牌的挑选次序是随机的,结果5人喜好H品牌,7人喜好M品牌.为分析出消费者更喜欢哪种品牌,以下何种分析方法最为适合?()

A.单比率检验

B.双比率检验

C.符号检验

D.单样本T检验

26. 在某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产品零件间的间隔进行检查,假定间隔分布为对称分布,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对于400个产品,将超过目标值的记为1,低于目标值的记为0,则N1所对应分布参数正确的是?()

A.μ=200,σ=10

B.μ=200,σ=20

C.μ=100,σ=10

D.μ=100,σ=20

27. 在线性回归模型y i=b0+b1X i+ε中,关于b0及b1陈述错误的是?()

A.b0代表回归直线是否穿越原点

B.b1的大小决定了回归直线的倾斜程度

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b1个单位

D.随着b0的增大,则b1也逐渐增大

28. 对于以下拟合线图说明正确的是?()

A.R-sq为26.89%,说明拟合不好,X和Y之间不存在相关

B.从拟合线图的点分布可知,模型存在非线性现象,需尝试拟合高次项模型

C.R-sq为26.89%,说明拟合不好,需增加原因变量再度分析

D.从拟合线图分析可知,模型存在明显线性相关,所得回归方程式可用

29. 某冰箱厂有一个零件由4个不同的供应商负责供货,对该零件的关键特性指标是去锌长度,外检部门每天针对每个供应商抽取20个零件进行测试其关键特性尺寸(连续数据,假设服从正态分布)。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供应商之间的能力有显著不同,但公司领导还想知道4个供应商中任取2个供应商的供货状况(关键特性尺寸)的比较状况,请问他应该选用如下的多重比较方法中的哪种方法?

A. Tukey’s整体误差率方法

B. Fisher’s个体误差率方法

C. Dunnett’s整体误差率方法

D. Hsu’s整体误差率方法

30. 现有M、N两种保健品,都声称自己的催眠安神效果最好。随机挑选了300名自愿者参加测试。对每位测试者用投掷硬币决定他们属于甲乙两种测试方法之一。甲方法是:先服用M品牌保健品一周,停用一周,再服用N品牌保健品一周;乙种方法是:先服用N品牌保健品一周,停用一周,再服用M品牌保健品一周。将测试者在测试中的感觉归类为下列表格。为了验证服用M,N两种保健品效果有无显著差异,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M有效M无效

N有效12028

N无效52100

A、拟合优度检验

B、列联表独立性检验

C、符号检验

D、单比率检验

31. 一个部门有30个人,依据以往的出勤纪录,其平均缺席率为20%,现人事部门想要了解该部门缺席率95%的置信区间。某人事助理算出了以下区间,请问正确的是()

A.6% ~ 34%

B. 8% ~ 32%

C.13% ~ 27%

D.17% ~ 23%

32. “降低内胆不良项目组”在项目分析阶段中,利用不同压粘合方式(油压、气压)来观察这两种不同方式是否对胆裂有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分析结果如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备注:胆裂是项目的一个关键指标

A. P值大于0.05,说明不同的压粘合方式对胆裂影响不大;

B. 由于项目组未能进行数据样本量的精确计算,出现P=0.056的情况时,需要明确数据样本量是否足够,再做出判定;

C. 项目没有设定检验比率差值,不能做出判定

D. P值大于0.05,说明不同的压粘合方式对胆裂存在影响;

33. 在某机械加工厂,曲轴的直径存在波动过大的问题。为了分析此问题,项目组随机抽取现场5名工人,让他们都使用自己平时所用的车床,按随机顺序各自分别加工出10根曲轴,然后再每根曲轴的根部随机选取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测量其直径,共得到100个数据。项目组要分析曲轴直径的变异产生原因。根据上述,你认为项目组应该采取哪一种方差分析工具()

A. 一般线性模型

B. 一般多元方差分析

C. 完全嵌套方差分析

D. 平衡多元方差分析

34. 某连锁超市要检验商品销售情况与陈列方式是否相关,随机抽取了300家门市,他们将商品分别以A,B,C工三种方式陈列,并将各门市销售情况以“高”和“低”归成两类。进行了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分析。请补齐分析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

A. a=18.776 b=2

B. a=18.776 b=4

C. a=13.495 b=2

D. a=13.495 b= 4

35. 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是77.3到90.1,那我们可以说?( )

A. 95%的区域小于77.3,大于90.1

B. 在77.3和90.1之间选择任何一个值的概率是95%

C. 均值落在77.3和90.1之间的概率是95%

D. 95%的值落在77.3和90.1之间

36.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我们的推断是?( )

A. 相关系数

B. 当一个值变动时,我们不能预测另外一个变量的值

C. 两个变量同时减少

D. 需要用方差分析决定两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37. 工程部想要了解某种设备的维修时间的分布规律于是收集了30次该种设备的维修时间,通过对样本数据正态性检验发现维修时间不服从正态分布(如下图左图),对数据进行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后再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如下图右图,那么,根据以下的图形,维修时间的90%的预测区间最接近于以下哪个?

A. (7.7, 12.6)

B. (0,23.6)

C. (1.5, 33.7)

D. 信息不足,得不到结论

38.折弯工序中,折弯角度是个关键质量特征。过去一段时间对折弯角度应用了控制图控制,控制结果表明,工序稳定受控的且折弯角度的标准差的估计值为20弧分。由于工厂布局需要,上个月折弯工序挪动的位置并重新安装,为了了解重新安装后的折弯角度的变异性是否

比原来的增大了,收集了20个角度数据并计算出其标准差为26弧分。那么,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A. 重新安装后角度的变异性显著的比原来增大了

B. 重新安装后角度的变异性和原来没有显著差异

C. 信息不足,得不到结论

D. 需要得到重新安装前后的折弯角度平均值信息才能得到结论

39.某快递公司声称其同城快递业务中可以在6个小时内把物品快递至客户手中,为了了解其业务水平,你准备通过抽样来求得其快递时间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并且希望置信区间的宽度不超过30分钟,已知其快递时间的标准差为41分钟,那么你应该抽取多少个样本数据?

A. 29

B. 21

C. 6

D. 8

40.在提升焊接熔深度过程能力改善项目中,通过潜在原因查找及筛选后找到了铝管的缩口尺寸是影响熔深度的关键因子,团队进一步收集数据验证缩口尺寸是否显著影响熔深度,通过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后,发现有一组数据非正态,通过等方差检验后得知两组数据方差相等.请问接下来分析缩口尺寸对熔深度的影响的方法,以下正确的是?(熔深度规格:≥5mm)

A.通过双样本T检验判断缩口尺寸对熔深度的均值的影响

B.通过配对T检验判断缩口尺寸对熔深度的均值的影响

C.通过Mann-Whitney 检验判断缩口尺寸对熔深度的中位数的影响

D.通过双比率检验判断缩口尺寸对熔深度不良率的影响

41. 六西格玛改善其核心是减少变异,通常在减少变异前首先需要去确定变异原因及对应的成分,项目团队为分析ABC三条产线,每天产线各3台磨砂机对应的产品粗糙度,希望得知不同线体,不同机台是否有差异,同时希望得知线体,机台所对应的变异成分,请问以下何种分析最合适?

A. 一般线性模型

B. 单因素方差分析

C. 平衡方差分析

D. 完全嵌套方差分析

42. 某地区汽车防冻液的销售量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追尾数量成正比关系,由此可知( )

A. 防冻液销量是影响汽车追尾的关键因子

B. 防冻液销量和汽车追尾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不是影响汽车追尾的因子

C. 可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防冻液销量和汽车追尾的回归模型,从而控制防冻液销量达到有效减少汽车追尾的目的

D. 因为两者成正比,要达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汽车追尾,最好就是禁止防冻液的销售

43. 某公司的六西格玛项目中要验证某个因子对Y的显著影响,该因子有两个水平,收集了该因子每个水平30个数据,但做正态性检验,发现数据非正态,则应该( )

A.直接使用双样本t进行分析

B.先检验是否等方差,再使用双样本t进行分析

C. 将造成非正态的点全部删掉,使得数据正态后在进行双样本t检验

D. 使用非参数方法进行检验

44. 某公司的六西格玛项目中要验证某个因子对Y的显著影响,该因子有两个水平A和B,收集了该因子每个水平30个数据,每组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进行等方差检验结果如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F检验的结果P值大于0.05,则说明两组数据等方差

B.因F检验的结果P值大于0.05,则说明两组数据方差有显著差异

C.从箱线图上看两组数据的箱线图有显著差异,则说明两组数据方差有显著差异

D.等方差检验的结果对于均值检验没有显著影响,可不必进行此类判断

45. 为验证因子A和B两个计量型因子之间的关系,六西格玛项目团队选择相关分析来分析两个因子间的关系,项目团队收集了各30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相关系数为-0.0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子A和因子B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B.因子A和因子B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不排除因子A与因子B存在曲线关系

C.因子A和因子B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因子A和因子B之间存在二次相关关系

46. 按照牛体长、肚围与牛体重建立的回归方程,我们可以求出当牛的体长为180cm,肚围为240cm 时,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牛的体重应当在( ) 。

A. 367.691

B. [180 240]

C. [364.400, 370.983]

D. [361.810, 373.572]

47.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B. 内侧虚线表示置信区间,表示X 取无数多个值时,Y 的均值的95%置信区间 C. 外侧虚线表示置信区间,表示X 取无数多个值时,Y 的均值的95%置信区间

D. 内侧虚线表示预测区间,表示X 取一个值时,Y 值95%的置信区间

48. 为比较用来做鞋子后跟的两种材料的质量,选取了15名男子,每人穿一双新鞋,其中一只是用材料A 做后跟的,另一只是用材料B 做后跟的,其厚度都是10mm。过了一个月后再测厚度,得如下数据,试问两种材料是否一样耐穿?应采用何种检验方法( )

A. 双样本T

B. 双比率

C. 双方差

D. 配对T

49. 现已知因子A 有3个水平,在试验中每一个水平下进行4次重复试验,并求得因子与误差平方和分别为85.46,35.58==e A S S 。在给定05.0=α的水平上因子A 的显著性质为( )。

A.显著的 B.不显著的

C.总是显著的 D.总是不显著的

50. 现有3台机器生产同规格的铝合金薄板,其厚度分别服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从3台机器上各取5块铝合金薄板测其厚度,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求得F=32.92,查F 分布表知在α=0.05时的临界值为3.89,则结论是( ) A.3台机器生产的薄板厚度在显著水平0.95上有显著差异

B.3台机器生产的薄板厚度在显著水平0.95上无显著差异 C.3台机器生产的薄板厚度在显著水平0.05上有显著差异 D.3台机器生产的薄板厚度在显著水平0.05上无显著差异

51. 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A 有4个水平,各水平下的重复试验数分别为8,5,7,6。根据试验结果已算得因子A 的平方和53.167=A S ,误差平方和17.337=e S 。由此可算得统计量F 的值为( ) A.2.73 B.5.23 C.3.64 D.6.30

52. 下列哪项不能用来检测类别变量?

A. T 检验

B. 百分比

C. 比例

D. Chi-square tests

53. 一项旨在研究新的服务流程的客户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如下,这结果选取对比的是目前采用的服务流程结果的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程度 新服务流程的反应数现有服务流程的反应数卓越的 180 743 非常好 118 454 好 53 278 一般 8 56 不好 10 36 没感觉

2

16

评估以上数据的正确方法是?

A.利用二项分布去比较两者比例

B.将这些结果用P-Chart表现出来

C.Chi-square分析

D.将以上数据转换为比例后用群组的BAR图显示出来 54. 以下对假设检验的说明中最不准确的是? A. 假设检验中将实际问题转换成统计问题来验证 B. 假设检验将母集团的数据作为实施对象

C. 为了检验所设定的假设,考虑判断基准(有意水准)

D. 假设检验中不能作出100%正确的保障

E. 55. 根据右面的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 A. 正线性相关关系 B. 负线性相关关系 C. 非线性关系 D. 函数关系

56.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57. 根据最小二乘法,直线回归方程是使( )

A. ()最小=?∑2

?i i

y

y

B.

()最小=?∑i i

y

y

? C.

()最小=?∑2

y i

i y

D.

()最小

=

?

∑i

i

y y

58. 设自变量的个数为5,样本数为20。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的自由度为()

A. 20

B. 15

C. 14

D. 18

59.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 t 检验表明回归系数不显著,则意味着()

A. 整个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B. 整个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

C. 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D. 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60. 对于临床医学中,新药的效果的验证,应采用()

A. 双样本均值相等性检验

B. 配对均值检验

C. F 检验

D. 方差分析

61. 在进行比例检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比例值不变,检验的结果不会变

B. 当变化抽样数量,即使比例值不变,检验的结果有可能不相同

C. 比例检验的原理近似使用泊松分布检验的原理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多选题

1. 某项目团队在研究漆层厚度的相关因子时,使用多变异图得到如下结果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第1条生产线的下午比上午的厚度大

B. 第2条生产线的下午比上午的厚度小

C. 第1条生产线的厚度受日期因素影响显著

D. 第2条生产线的厚度受日期因素影响显著

2. 从两个总体中分别抽取 n1=7和n2 = 6的两个独立随机样本,经计算得到下列方差分析

表:

差异源 SS Df MS F

组间 7.50 1 7.5 3.15

组内 A 11 B

总计 33.69 12

表中“A”“B”单元格内的结果是()

A. 26.19

B. 25.19

C. 2.38

D. 3.38

3. “降低内胆不良项目组”的内胆厚度是一个项目关键指标,团队通过M阶段之后进行项目分析阶段,认为内胆板材厚度与加热瓦温度设定有密切关系,需要收集数据进行验证,团队收集数据之后,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图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值<0.05,说明加热瓦温度是重要因子;

B. R-Sq=45.3%,说明需要过程中存在一些未知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排除;

C. 从残差图来看,无异常

D. 分析结果可信,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的结果去拟合温度和厚度的回归方程

4.汽车电池极片的重量是个关键质量特征,而极片的重量受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悬浮液的搅拌方式的影响,有两种的搅拌方式:水平搅拌和垂直搅拌。现分别对两种搅拌方式进行了实验收集了30个极片重量的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箱线图分析如下,那么从箱线图可得到以下哪些结论?

A. 水平搅拌条件下的极片重量的变异性比垂直搅拌条件下的大

B. 水平搅拌条件下的极片重量的平均值比垂直搅拌条件下的小

C. 水平搅拌条件下的极片重量呈右偏分布

D. 垂直搅拌条件下的极片重量呈正态分布

5. 在六西格玛改善项目过程中,当我们找到潜在原因后,需要针对潜在原因验证是否属于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以使用,对于以下选项中,符合根本原因验证的选项是?

A. 利用ANOV A来验证三种供应商的药水对线路板PCB的孔壁粗糙度(um)的影响是否显著

B. 利用双样本T检验三种喷枪对应的喷粉厚度(mm)是否有显著差异.

C. 利用双比率检验验证过滤器堵塞是否造成底片异物不良的根本原因

D. 为了验证电路板基板裁切残留异物是否影响短路不良,针对短路不良产品中的异物进行成分分析,然后同基板裁切残留异物成分进行对比分析

6. 当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 应该选用非参数方法作为检验工具,

A. 数据非连续

B. 方差不相等

C. 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

D. 数据非离散

7. 某公司的六西格玛项目在分析过程中,需要验证温度因子对重量的影响是否显著,根据生产实际,将温度因子设定在20℃、22℃、24℃、26℃4中水平,收集各温度水平设置下重量的数据各15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单因子方差分析: 20℃, 22℃, 24℃, 26℃

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

因子 3 12.847 4.282 14.43 0.000

误差 56 16.617 0.297

合计 59 29.464

S = 0.5447 R-Sq = 43.60% R-Sq(调整) = 40.58%

平均值(基于合并标准差)的单组 95% 置信区间

水平 N 平均值 标准差 -------+---------+---------+---------+--

20℃ 15 6.9340 0.5954 (-----*----)

22℃ 15 7.2731 0.5097 (----*-----)

24℃ 15 7.5178 0.5067 (----*-----)

26℃ 15 8.1970 0.5620 (-----*-----)

-------+---------+---------+---------+--

7.00 7.50 8.00 8.50

合并标准差 = 0.5447

A.方差分析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温度因子显著影响重量

B.方差分析的P值小于0.05,则不能说明温度因子显著影响重量

C.从平均值的单组95%置信区间图示判断,20℃与24℃有显著差异、22℃与26%有显著差

异、24℃与26℃有显著差异、20℃与26℃有显著差异

D.温度因子各两水平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需要通过多重比较进行判断

8. 某公司共有3条(A、B、C)不同的生产线生产相同的产品,该公司六西格玛团队在研究产品的不良率,收集了近3个月3条生产线的不良品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产线 良品数 不良数

A 277 23

B 585 15

C 450 20

通过卡方检验,得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方检验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3条生产线的不良率没有显著差异

B.卡方检验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3条生产线的不良率有显著差异

C.A生产线的卡方贡献为8.352相对较大且A生产线的不良率较高,则说明A生产线显著

高于其他至少一条生产线

D.B生产线的卡方贡献为4.259相对较大且B生产线的不良率较低,则说明B生产线显著

低于其他至少一条生产线

9. 为验证因子A和B两个计量型因子之间的关系,六西格玛项目团队选择相关分析来分析两个因子间的关系,项目团队收集了各30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相关系数为-0.9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子A和因子B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B.因子A和因子B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

C.因子A和因子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无法判断因子A和因子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0. 某公司项目团队已知因子A和因子B会影响响应变量Y,为找到这3者间的关系,项目团队收集了15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回归分析: Y 与 因子A,因子B

回归方程为

Y = 2.66 + 21.6 因子A - 0.0268 因子B

自变量 系数 系数标准误 T P

常量 2.656 1.023 2.60 0.023

因子A 21.595 3.243 6.66 0.000

因子B -0.02677 0.01162 -2.30 0.040

S = 0.0366800 R-Sq = 87.9% R-Sq(调整) = 85.9%

方差分析

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

回归 2 0.117645 0.058823 43.72 0.000

残差误差 12 0.016145 0.001345

合计 14 0.133790

来源 自由度 Seq SS

因子A 1 0.110511

因子B 1 0.007134

A.该回归模型显著

B.该回归模型不显著

C.该回归模型能解释Y 85.9%的变化

D.因子A的系数绝对值大于因子B的系数绝对值,则说明因子A比因子B重要

11.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用于检查回归方程中X的正态性

B. ②是用于检查回归方程中残差的正态性

C. ③是用于检查回归方程中X取不同值时残差的方差齐次性

D. ④是用于检查残差的独立性

12. 某厂想考察G、H、K三个供应商所提供的A产品的质量水平状况,以A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零件强度”进行抽样检查,分别抽取10件产品进行测量,如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决策,下列关于方差分析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子为G、H、K

B. 指标为“零件强度”

C. 因子水平数为10

D. 误差的自由度为27

13. 提高某化工产品的产量,需要寻找最好的反应温度与反应压力的配合,为此选取如下水平:因子A(反应温度)有三个水平 60,70,80;因子B(反应压力)有三个水平2,2.5,

3;在每个A i B j条件下各进行两次试验,共18个大小不一的数据,试问从方差分析的思想来看数据的总波动应该包括( )

A. 因子A(反应温度)水平不同造成的波动

B. 因子B(反应压力)水平不同造成的波动

C. 因子A(反应温度)与因子B(反应压力)交互作用所造成的波动

D. 随机误差所造成的波动

14. 下面关于卡方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方检定需要数据为正态分布;

B.数据样本量没有严格要求;

C.卡方检定告诉我们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还是相互独立;

D.卡方值是根据自由度与期望值及观察值计算得出。

15.设有4组容量相同的样本数据,即 n=8,相关系数分布为:r1=0.65,r2=0.74,r3=0.42,r4=0.89,若显著性水平为0.05,那些相关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

A.r

1

B.r

2

C.r

3

D.r

4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I (下) 基本知识问答 1指出下列情况中各会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采取什么方法避免? 答:(1)砝码被腐蚀: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2) 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 (3) 天平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4)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5) 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通过做空白试验消除。 (6)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偶然误差。 (7) 某人对终点颜色的观察偏深或偏浅:系统误差中的主观误差,通过严格训练,提高操作水平。 (8) 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9) 移液管移液后管尖残留量稍有不同:偶然误差。 (10) 灼烧SiO2沉淀时温度不到1000C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答: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仪器误差和主观误差。方法误差可 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消除;试剂误差可通过空白试验进行消除;仪器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来消除;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操作水平予以避免。 3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何区别?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怎样衡量准确度与精密度? 答: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再现性,而准确度则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精密度高不一 定准确度高,而准确度高,必然需要精密度也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 低,说明测定结果不可靠,也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土0.2mg,如果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称量 1.000g时,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答: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4% 0.0500 称取试样的质量为1.0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02% 1.000 这些数值说明对同一仪器来说,所称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土0.02mL ,如果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 2.50mL ,读数的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去25.00mL ,相对误差又是多少?相对误差的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0.02 答: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mL,相对误差为:E1 100% °8% 2.50 0.02 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0mL ,相对误差为:E2 亦亦100% °.08%这说明使用滴定管时,滴定所用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6 化验室常用的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通常采用何种浓度表示方式?如何配制? 答: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常采用质量浓度表示。有的指示剂用量较少,可以质量浓度的分倍数表示。由于它们对浓度的准确度要求不高,所以配制十分方便,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放入烧杯中以适量溶剂溶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 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 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 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 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 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 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注:我们书上只要求小于0.5 mg)s酸 碱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注意事项: 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 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 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不需要。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24分2分/空) 1、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2、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应用_右__手食指堵住管口。 4、标定EDTA溶液时,若控制pH=5,常选用___XO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若控 制pH=10,常选用_EBT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5.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滴定接近终点时, 应控制半滴加入,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是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滴定管取下视线应与__欲读刻度线平行。__。 6.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7.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2,若以此NaOH 溶液滴定H3PO4至第二个计量点, 则H3PO4的分析结果将偏高。 二、判断题:(8分2分/题) 1.测定水的硬度时,需要对Ca、Mg进行分别定量。(×)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3.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4.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三、简答:(68分)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14分)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为什么不计滴定体积?能否用不知道准确浓度的Zn2+溶液滴定?实验中使用的EDTA需不需要标定?(15分) 答: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的是置换滴定法,只要计量从AlY-中置换出的EDTA,而不需要对与Al3+反应后过量的EDTA计量,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滴定置换出的EDTA不行。 实验中使用的EDTA不需要标定。 3.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14分) 1) 准确称取0.6克待测定样品,溶解,定溶到100.0ml; 2) 移取25.00mlHCl溶液,用0.1mol·L_1标准溶液滴定。 答:1)分析天平,100ml容量瓶。 2)25ml移液管,50ml碱式滴定管。 4.有一碱液,可能含有NaOH、Na 2CO 3 或NaHCO 3 ,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 今用盐酸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盐酸体积为V 1 ;当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继续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HCl体积为V 2 ,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15分) (1)V 1=0;(2)V 2 =0;(3)V 1 >V 2 ;(4)V 1 <V 2 ;(5)V 1 =V 2 。 答:(1)V 1=0:存在NaHCO 3 (2)V 2 =0:存在NaOH (3)V 1>V 2 :存在NaOH和Na 2 CO 3 (4)V 1 <V 2 存在Na 2 CO 3 和NaHCO 3 (5)V 1=V 2 存在Na 2 CO 3 5.简述KMnO4溶液的配制方法。(10分) 称取计算量固体KMnO4于计算量体积水中,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1h,冷却后,用微孔玻璃漏斗(3号或4号)过滤。滤液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将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3天后过滤备用。

《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刘约权-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习题解答2009 年春 第12 章电位分析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P216 1.什么是电位分析法?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答: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物质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法称为电位分析法。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做指示电极的电位分析,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2.何谓电位分析中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金属基电极和膜电极有何区别? 答:电化学中把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并能反映出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电极电位恒定,不受溶液组成或电流流动方向变化影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金属基电极的敏感膜是由离子交换型的刚性基质玻璃熔融烧制而成的。膜电极的敏感膜一般是由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能导电的金属难溶盐经加压或拉制而成的单晶、多晶或混晶活性膜。 4. 何谓TISAB 溶液?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测定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对测定离子不干扰的惰性电解质及适量的pH 缓冲剂和一定的掩蔽剂,构成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 其作用有:恒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液接电位 5. 25 ℃时,用pH=4.00 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 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814V ,那么在c(HAc)=1.00 ×10-3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此电池的电动势为多少?(KHAc=1.8 ×10-5, 设aH+=[H+]) 解:∵E1= φ(+)-- φ(-)= φ(+ )-(K-0.0592pH1 )

E2= φ(+)-- φ(-)= φ(+ )-(K-0.0592pH2 ) ∴E2- E1= E2-0.814=0.0592(pH2- pH1) ∴E2=0.814+0.0592(-lg √Kc-4.00)=0.806 (V) 6 .25 ℃时,用pH=5.21 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 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209V ,若用四种试液分别代替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分别为① 0.064V ;② 0.329V ;③ 0.510V ;④ 0.677V ,试求各试液的pH和H+活度 解:( 1)ΔE1=0.064-0.209=0.0592(pH1-pHs) ∵pHs=5.21 ∴pH1=2.76 aH+=1.74 ×10-3 mol?L-1 (2)ΔE2=0.329-0.209=0.0592(pH2-pHs) ∵pHs=5.21 ∴pH2=7.24 aH+=5.75 ×10-8 mol?L-1 (3)ΔE3=0.510-0.209=0.0592(pH3-pHs) ∵pHs=5.21 ∴pH3=10.29 aH+=5.10 ×10-11 mol?L-1 (4)ΔE4=0.677-0.209=0.0592(pH4-pHs) ∵pHs=5.21 ∴pH4=13.12 aH+=7.60 ×10-14 mol?L-1 7.25℃时,电池:“镁离子电极|Mg2+ (a=1.8 ×10-3mol?L-1 )║饱和甘汞电极” 的电动势为0.411V ,用含Mg2+ 试液代替已知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39V ,试求试液中的pMg 值。 解:∵E2- E1= ( 0.0592/2 ) pMg+ (0.0592/2 )lg(1.8 ×10-3) 0.439-0.411= ( 0.0592/2 )pMg-0.0813 ∴ pMg=3.69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 考生:考试总分:100分考生选择题总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1.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B )。 A.对 B.错 2.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C ) A.量筒和烧杯 B.容量瓶和烧杯 C.锥形瓶和烧杯 D.容量瓶和锥形瓶 3.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B ) A.程量快速 B.减少玛瑙刀的磨损 C.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D.减少天平梁的弯曲 4.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中,基准物质的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 B )。 A.对 B.错 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A )。 A.对 B.错 6.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7314的是( C ): A.0.73146 B.0.731349 C.0.73145 D.0.731451

7.配制碘溶液时应先将碘溶于较浓的KI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A )。 A.对 B.错 8.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A )。 A.对 B.错 9.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B )。 A.对 B.错 10.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11.配制EDTA标准溶液用自来水,在直接滴定中将使测定结果( A ) A.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D.大小不确定 12.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可以保存几天后继续使用( B )。 A.对 B.错 13.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A )。 A.HCl(AR) B.HCl(GR) C.HCl(LR) D.HCl(CP) 14.在实验室中浓碱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A )。 A.对 B.错 15.滴定管中装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即可读数,并应使滴定管保持垂直状态( B )。 A.对 B.错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总结

1.如果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时可用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 如果以 甲基橙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 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钙体积变大,结果偏大. 2.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多元酸能否用NaoH溶液滴定 答:看你要滴总酸还是分步滴定了.总酸肯定能滴,分步滴定的话要看这些酸的几个解离常数之间有没有差10的三次方以上. 3.Na2C2O4能否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答:不行.Na2C2O4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不易获得组分固定的晶体(都会带有数量不定的结晶水) 4.若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属于那类滴定?咋选择指示剂 答:酸碱滴定,指示剂可以选择酚酞,甲基橙,甲基红等。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般选择甲基橙 5.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二氧化碳,为什么? 答: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将同时被滴定. 1. 在中和标准钙溶液中的盐酸时,能否用酚酞代替甲基红来指示?为什么? 答:不能。在缓冲剂NH3-NH4Cl环境下,pH=10,酚酞显红色,会干扰EBT由红色变为蓝色时的终点观察。而甲基红此时显黄色,可以被红色和蓝色掩盖,不会影响终点观察。 2. 简述Mg—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 答:这是因为:测定钙(镁)等离子时,常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而Ca2+与EBT的反应显色不如Mg2+与EBT的反应显色敏锐(变色易观察)。所以测定时,常加入Mg2+-EDTA,这样,在含Ca2+的溶液中加了Mg2+-EDTA后,由于Ca2+-EDTA的稳定性比Mg2+-EDTA强,所以,Mg2+-EDTA中的微量Mg2+能被Ca2+取代出来,而Mg2+与铬黑T的稳定性又大于Ca2+与铬黑T的,所以,最终是Mg2+与铬黑T显色了,终点时,就变成了Mg2+与铬黑T 之间的变色了,更敏锐了。 3. 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控制PH,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指示剂显色也与PH有关。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1. 本实验中最好采用哪种基准物质来标定EDTA,为什么? 答:用碳酸钙,水硬度的分析是指水中钙镁的总量,基准物质与被测物质一致,相同的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_第二版-刘约权-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2009年春 第12章电位分析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P216 1.什么是电位分析法?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答: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物质活度或 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法称为电位分析法。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做指示电极的电位分析,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2.何谓电位分析中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金属基电极和膜电极有何区别? 答:电化学中把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并能反映出待测离子 活度或浓度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电极电位恒定,不受溶液组成或电流流动方向变化 影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金属基电极的敏感膜是由离子交换型的刚性基质玻璃熔融烧制而成的。膜电极的敏感 膜一般是由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能导电的金属难溶盐经加压或拉制而成的单晶、多 晶或混晶活性膜。 4. 何谓TISAB溶液?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测定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对测定离子不干扰的惰性电解质及适量的pH缓冲剂和一定的掩蔽剂,构成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其作用有:恒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液接电位。 5. 25℃时,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814V,那么在c(HAc)=1.00×10-3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此电池的电动势为多少?(KHAc=1.8×10-5,设aH+=[H+]) 解:∵E1=φ(+)--φ(-)=φ(+)-(K-0.0592pH1) E2=φ(+)--φ(-)=φ(+)-(K-0.0592pH2)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汇总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标定盐酸溶液浓度除了用Na 2CO 3 以外,还可以用哪几种基准物质为什么HCl 标准溶液配制后,一般要经过标定 答:可用硼酸。因为盐酸是瓶装的,在量取的时候是用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所以浓度无法确定,一定要经过基准物质标定。 2.用Na 2CO 3 标定HCl溶液时,为什么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能否改用酚酞作指示 剂 答:用酸性溶液滴定碱性溶液时,如盐酸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突跃区间是(~),终点是酸性的所以选甲基橙(颜色由黄色到橙色(PH≈)。不能改用酚酞,因为不利于滴定重点的观察。 3.盛放Na 2CO 3 的锥形瓶是否需要预先烘干加入的水量是否需要准确 答:不需要烘干,加入的水不需要准确,加水只是起到溶解碳酸钠的作用而已,无需定量。 4.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做第二份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而继续往下滴定第二份为什么 答:不可以,滴定误差主要来源与读数误差,这样的操作方法会出现4次读数,比正常的方法多了两次读数误差。 混合碱的滴定 1、测定某一混合碱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0、V2=0等五种情况,说明各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答:若V1=0说明只有NaHCO3; 若V2=0说明只有NaOH; 若V1=V2说明只有Na2C03; 若V1V2说明是Na2CO3和NaOH混合碱。 2、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用操作溶液润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 答:滴定管和移液管属于量器,本身已经考虑了挂壁液滴体积可能带来的误差,因此在不洁净或者不能保证完全洁净的情况下处于避免杂质防止污染的考虑可用待测溶液润洗,烧杯和锥形瓶属于容器,如果用待测溶液润洗,可能因为容器壁上挂有未知体积的待测液而影响滴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试题

填空题 1、0.1 mol?L-1的NaH2PO4(pH1)和NH4H2PO4(pH2)两种溶液的pH关系是()。 2、强酸滴定弱碱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3、浓度均为1.0 mol?L-1的HCl滴定NaOH溶液突跃范围是pH=3.3~10.7,当溶 液改为0.01 mol?L-1时,其滴定突跃范围是pH=()。 4、欲配pH=4.50缓冲溶液500ml,需冰HAc(pKa=4.75)()mL,NaAc·3H2O (M=126.0)()g。 5、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时,其螯合物比一般为()。 6、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是,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子个数是()。 7、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8、条件稳定常数的定义式是K MY′=()。 9、酸效应系数的定义式是αY(H) =()。 10、符合Lambert—Beer′Law的Fe3+—磺基水杨酸显色体系,当Fe3+浓度由C 变为3C时,A将();ε将()。 11、光度法用溶剂做参比液时,测得某试液的透光度为10%;若参比液换为透光 度为20%的标准溶液,其它条件不变,则试液的透光度则为()。 12、在Fe3+存在时,用EDTA测定Ca2+、Mg2+,要消除的Fe3+干扰,最简便的 方法是()。 13、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指示剂为()等。 1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大约是()个pH单位。 1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pKa的关系是()。 16、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In的关系是()。 17、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H3·H2O时,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耗用 HCl体积分别以V甲和V酚表示,则V甲和V酚的关系是()。 18、空白试验可以消除试剂、溶剂和器皿等引入的杂质所造成的()。 19、对照试验是检查()的有效方法。 20、722型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 答案 1、pH1>pH2 2、甲基红 3、pH5.3~8.7 4、 5、1∶1 6、6 7、降低 8、 9、 10、增大;不变11、50% 12、配位掩蔽法13、MnO4-—Mn2+ 14、2 15、pH= pK HIn±1 16、pH7.1~9.1 17、V甲>V酚 18、系统误差19、系统误差20、卤钨灯 判断题 ()1、试样不均匀会引起随机误差。 ()2、样品定容是溶剂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不会引起随机误差。 ()3、仪器示值不稳会引起随机误差。 ()4、容器未洗干净会引起随机误差。 ()5、校准测量仪器可减小系统误差。

现代仪器分析 第二版 刘约权 课后习题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现代仪器分析习题解答20xx年春 第12章电位分析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P216 1.什么是电位分析法?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答: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物质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法称为电位分析法。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做指示电极的电位分析,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2.何谓电位分析中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金属基电极和膜电极有 何区别? 答:电化学中把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并能反映出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电极电位恒定,不受溶液组成或电流流动方向变化影响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金属基电极的敏感膜是由离子交换型的刚性基质玻璃熔融烧制而成的。膜电极的敏感膜一般是由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能导电的金属难溶盐经加压或拉制而成的单晶、多晶或混晶活性膜。 4. 何谓TISAB溶液?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测定溶液中加入大量的、对测定离子不干扰的惰性电解质及适量的pH缓冲剂和一定的掩蔽剂,构成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其作用有:恒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稳定 液接电位。

5. 25℃时,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814V,那么在c(HAc)=1.00×10-3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此电池的电动势为多少?(KHAc=1.8×10-5,设aH+=[H+]) 解:∵E1=φ(+)--φ(-)=φ(+)-(K-0.0592pH1) E2=φ(+)--φ(-)=φ(+)-(K-0.0592pH2) 1 / 15 ∴E2- E1= E2-0.814=0.0592(pH2- pH1) ∴E2=0.814+0.0592(-lg√Kc-4.00)=0.806(V) 6.25℃时,用pH=5.21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209V,若用四种试液分别代替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分别为①0.064V;②0.329V;③0.510V; ④0.677V,试求各试液的pH和H+活度 解:(1)ΔE1=0.064-0.209=0.0592(pH1-pHs) ∵pHs=5.21 ∴pH1=2.76 aH+=1.74×10-3 mol?L-1 (2)ΔE2=0.329-0.209=0.0592(pH2-pHs) ∵pHs=5.21 ∴pH2=7.24 aH+=5.75×10-8 mol?L-1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分析化学实验理论考试

分析化学实验考试要点 滴定分析仪器与基本操作 1.滴定管酸式:装酸、中性、氧化性物质HCI,AgNO3,KMnO4,K2Cr2O7 碱式:装碱、非氧化性物质NaOH,Na2S2O3 (1)检查酸式:活塞转动是否灵活?漏水?涂凡士林碱式:胶管老化?漏水?更换胶管、玻璃珠 (2)洗涤自来水-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 (3)装滴定剂摇匀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4)排气泡,调零并记录初始读数 (5)滴定酸式:勿顶活塞,防漏液用手腕摇动锥形瓶碱式:挤压玻璃珠偏上部位,防气泡。近终点 时,要“半滴”操作-冲洗 (6)观察颜色变化和读数滴定管垂直,视线与刻度平行,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2、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渍凡士林和试漏;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和试漏。滴定管中灌水至最高标线,10 分钟后观察是否漏水。若有滴漏,酸式滴定管须重新涂油;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3移液管洗涤:自来水-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润洗润洗润洗润洗2~3次移液-放液(容器倾斜30o-沿器壁垂直放液-停15秒)

5.分析用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石英亚沸蒸馏水、去离子后又蒸馏的水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 a、空气晾干,叫又风干。 b、烤干:将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烘烤(不停转动仪器,使其受热均匀)。适用于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的干燥。 c、烘干:将仪器放在金属托盘上置于烘箱中,控制温度在105℃左右烘干。但不能用于精密度高的容量仪器的烘干 d、吹干:用电吹风吹干。 常用洗涤剂 a、铬酸洗液K2Cr2O7-H2SO4:10g K2Cr2O7 +20mL水-加热搅拌溶解-冷却-慢慢加入200mL浓硫酸-贮存于玻璃瓶中。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对有机物、油污等的去污能力特别强。有效:暗红色;失效:绿色。 b、合成洗涤剂、稀HCI、NaOH-KMnO4 ,乙醇-稀HCI ,NaOH/乙醇溶液(去有机物,效果较好) (二、)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实验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安全如发生意外事故可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烫伤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溶液揩洗灼烧处,再擦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受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推荐)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注:由于在一级、二级纯度的水中,难于测定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 值范围不做规定;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1.1.1 蒸馏水 通过蒸馏方法、除去水中非挥发性杂质而得到的纯水称为蒸馏水。同是蒸馏所得纯水,其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用玻璃蒸馏器蒸馏所得的水含有Na+和SiO2-等离子;而用铜蒸馏器所制得的纯水则可能含有Cu+离子。 1.1.2 去离子水

利用离子交换剂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杂质所得的纯水,称之为离子交换水或“去离子水”。未进行处理的去离子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使用时应注意。 1.1.3 纯水质量的检验 纯水的质量检验指标很多,分析化学实验室主要对实验用水的电阻率、酸碱度、钙镁离子、氯离子的含量等进行检测。 1.电阻率:选用适合测定纯水的电导率仪 (最小量程为0.02μS·cm-1)测定(见表1.1)。 2.酸碱度:要求pH值为6~7。检验方法如下: ① 简易法: 取2支试管,各加待测水样10 ml,其中一支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应不显红色;另一支试管加5滴0.1% 溴麝香草酚蓝(溴百里酚蓝)不显蓝色为合要求。 ② 仪器法: 用酸度计测量与大气相平衡的纯水的pH值,在6~7为合格。 3.钙镁离子:取50 ml待测水样,加入pH=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液1 ml和少许铬黑T(EBT)指示剂,不显红色(应显纯蓝色)。 4.氯离子:取10 ml待测水样,用2滴1 mol·L-1HNO3酸化,然后加入2滴10 g·L-1 AgNO3溶液,摇匀后不浑浊为合要求。 化学分析法中,除络合滴定必须用去离子水外,其它方法均可采用蒸馏水。分析实验用的纯水必须注意保持纯净、避免污染。通常采用以聚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载实验用纯水。 1.2 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根据所做试验的具体情况,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级别的试剂,在既能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试剂应合理保存,避免沾污和变质。 1.2.1 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思考题: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 直接滴定法? +的K a=5.6 ×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 答:因NH 4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 基红作指示剂? 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 剂,用NaOH 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 值为 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铵盐 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 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 4HCO 3 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答:NH4HCO3 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 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 3 - 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HCl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1

(1)V1=0 V 2>0(2)V1>0 V2=0(3)V1>V 2(4)V 10 时,组成为:HCO 3 ②V1>0 V 2=0 时,组成为:OH - 2-+ OH- ③V1>V 2时,组成为:CO3 - +CO 32- ④V1

现代仪器分析(老师有要求的书本上的习题答案)

电位分析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P216 6.25℃时,用pH=5.21的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池:“玻璃电极|H+(a=X mol·L-1)║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动势为0.209V,若用四种试液分别代替标准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分别为①0.064V;②0.329V;③0.510V;④0.677V,试求各试液的pH和H+活度 解:(1)ΔE 1=0.064-0.209=0.0592(pH 1 -pH s ) ∵pH s =5.21 ∴pH 1 =2.76 a H+=1.74×10-3 mol·L-1(2)ΔE2=0.329-0.209=0.0592(pH2-pH s) ∵pH s =5.21 ∴pH 2 =7.24 a H+=5.75×10-8 mol·L-1 (3)ΔE 3=0.510-0.209=0.0592(pH 3 -pH s ) ∵pH s =5.21 ∴pH 3 =10.29 a H+=5.10×10-11 mol·L-1 (4)ΔE4=0.677-0.209=0.0592(pH4-pH s) ∵pH s =5.21 ∴pH 4 =13.12 a H+=7.60×10-14 mol·L-1 第9题不会做,找不到答案,会做的赶紧说一下。 分离分析法导论P261 2.塔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色谱理论有什么贡献?它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答:塔板理论把整个色谱柱比拟为一座分馏塔,把色谱的分离过程比拟为分馏过程,直接引用分馏过程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处理色谱分离过程。 塔板理论形象地描述了某一物质在柱内进行多次分配的运动过程,n越大,H越小,柱效能越高,分离得越好。定性地给出了塔板数及塔板高度的概念。 塔板理论的不足之处:某些基本假设不严格,如组分在纵向上的扩散被忽略了、分配系数与浓度的关系被忽略了、分配平稳被假设为瞬时达到的等。因此,塔板理论不能解释在不同的流速下塔板数不同这一实验现象,也不能说明色谱峰为什么会展宽及不能解决如何提高柱效能的问题。 3.速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色谱理论有什么贡献?与塔板理论相比,有何进展? 答:速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范第姆特方程式:H=A+B/μ +Cμ 对色谱理论的贡献:综合考虑了组分分子的纵向分子扩散和组分分子在两相间的传质过程等因素。 与塔板理论相比,速率理论解释了色谱操作条件如何影响分离效果及如何提高柱效能。 4.何谓分离度,它的表达式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分离度? 答:分离度是指相邻两色谱峰的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宽度平均值之比。 表达式:R= t R2-t R1 1/2(Y1+Y2)

刘约权仪器分析资料报告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 1.1 容提要 1.1.1 基本概念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状态和结构的科学。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进行分析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在关系为基础,并借助于比较复杂或特殊的现代仪器,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 准确度——指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常用相对误差E r 来描述,其值越小,准确度越高。 100%r x E μ μ -= ? 式中,x 为样品多次测定的平均值;μ为真值(或标准值)。 精密度——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偏差——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用来衡量精密度的高低。为了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以测量结果的平均偏差d 和相对平均偏差r d 表示。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i d ,用该测量值i x 与其算术平均值x 之差来表示。 i i d x x =- 12...n d d d d n +++= 100%r d d x =? 标准偏差 S = 相对标准偏差——指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r S 或RSD 表示: 100%r S S x = ?

灵敏度——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只待测组分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所引起测定信号值的变化程度,以b 表示。 d d (d ) x b c m = =信号变化量浓度(质量)变化量或 检出限——即检出下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可以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以D 表示。 03/D S b = 标准曲线——是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测定)信号的关系曲线。 一元线性回归法——把反映物质浓度c 仪器响应信号的测量值A 之间关系的一组相关的分析数据,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A a bc =+)表示出来的方法,其中: a A bc =-,121()()()n i i i n i i c c A A b c c ==--=-∑∑ 11,n n i i i i c A c A n n ==? ? ? ?== ? ?? ? ∑∑ 式中,b 为回归系数,即回归直线的斜率;a 为直线的截距;c 为浓度(或含量)的平均值;A 为响应信号测量值的平均值。 相关系数——是标准溶液浓度所对应的响应信号测量值A 与浓度c 之间线性关系好坏程度的统计参数,通常以相关系数γ来表征。 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不均匀的待测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待测物质的分析样品的过程。 样品的制备——样品得粉碎、混匀、缩分的过程,称为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提取——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样品中不同成分从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提取。 样品的消解——把难溶或难解离的化合物的待测样品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物质称为样品的消解。 样品的纯化——在测定之前,除掉样品中杂质的操作。 样品的浓缩——在测定前出去过多的溶剂,提高待测组分浓度的过程称为浓缩。

分析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 1、实验课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领会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应积极思考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作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研究其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3、对不熟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听从老师的教导,切不可随意动手。 4、实验台保持清洁,爱护公物。 5、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实验现象的记录。不能凭主观意愿删去自己不喜欢的数据,更不能更改数据。若记错了,在错的数据上划上一道杠线,再将对的记录。 6、操作结束后整理工作台等。

7、实验结束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和回答 思考题,及时总结做好实验的要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误差分析。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 1、机械洗涤(烧杯、表面皿、试剂瓶、锥 形瓶、量筒)用刷子刷干净。 2、洗液洗涤(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 用洗涤剂洗净。 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吸收池,一般采用酸洗液洗涤。 注意:无论上述哪种方法洗涤器皿,最后都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荡洗三次。 干净的标准:洗净的器皿在水流出后,内壁应均匀的润上一薄层水,若器壁仍挂有水珠,说明未洗净必须重洗。 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一、所有的分析数据,应当根据仪器的测量误差,只保留一位不定数字。 常用的如:质量:0.000X g;四位有效数字。体积:0.0X ml;两位有效数字。 PH:0.0X;两位有效数字。 电位:0.000X;四位有效数字。 吸光度:0.00X;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天平和称量 主要技术指标 1、最大称量(100-200g); 2、分度值(不同的天平分度值不同)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调整水平; (2)称量前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 (3)校准(按说明书) (4)称量:按下显示屏的开关键,待显示稳定的零点后,将物品放在秤盘上,关上防风门,显示稳定后即可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