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理正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勘察设计行业协同设计的发展背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多国外的设计事务所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的形式进入中国勘察设计市场,同时国内民营性质的中小型设计企业也不断涌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工程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工期要求越来越短、变更越来越频繁,这些难题都给设计企业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和设计人员“单兵作战”的方式已经达到极限,如何提高设计效率、如何提高设计质量成了困扰勘察设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困境,只有通过管理创新、设计创新,不断提升设计院的设计和管理能力,而协同设计是更为科学、有效、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虽然有部分设计院开始应用三维设计技术,但只局限于个别工程、个别专业,如果做到所有项目的各个专业在各个设计阶段(方案、扩初、施工图)都进行三维设计,一方面缺乏成熟的3D设计软件,技术投资大,另一方面设计企业需要有很大程度的设计模式转变,短期内,很难解决设计企业当前发展的燃眉之急。从长远来看,三维设计必然取代二维设计,但替代的过程到底有多长,代价有多大,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因此,对于大多数设计院,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在代价不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二维协同设计,从而快速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作为专门为勘察设计行业服务的软件企业——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不仅着眼于研究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及条件,而且结合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实践应用,提出了基于二维协同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协同设计应用的门槛。该方案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层次为设计企业提供了系列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基本不需要改变设计习惯,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学习和使用的负担,就可以轻松享受到协同设计带来的好处。

企业概览

勘察设计行业内唯一能够提供全方位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软件服务商

设计院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用户最多

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国内最早同时提供协同设计和协同管理

CAD辅助设计——软件产品覆盖面最广

理正在协同设计领域的优势——专业化

建设行业信息化的领头羊

北京理正长期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的专项软件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对整个行业、不同类型的设计院的业务、管理、设计非常熟悉。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先后为近200家勘察设计企业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北京理正是建设部“产业化软件示范基地”,同时还承担、参与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些课题、专题研究工作,是设计院管理信息系统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编制多本与协同设计相关的标准

设计企业进行协同设计建设,应该“标准先行”,这已经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但由于整个行业的协同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整个行业迫切希望得到实实在在的、规范化指导,帮助提高协同设计的应用与控制能力,避免走弯路,北京理正在为广大设计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工作。

北京理正先后主编、参编了多本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其中包括《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有关协同设计的标准。

10多年的专业软件开发经验,掌握核心图形技术

北京理正先后开发了结构系列软件、勘察系列软件、岩土系列软件、建电水系列软件等专业辅助设计软件,是一家拥有10多年CAD图形技术底蕴的企业。北京理正是AutoDesk 公司的AND成员之一,同时还是第一批加入OPENDesign国际联盟,并掌握CAD底层核心技术的软件企业,同时北京理正还是勘察设计行业内唯一一家既从事协同设计、又从事专业软件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企业。

北京理正掌握成熟的图形识别技术、打印技术、条形码技术、比图技术等等,并且熟悉设计人员的思维习惯、画图方式、协作流程,这是其他软件商不具备的优势,更可以为设计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主编三维CAD协同设计数据标准

《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

主编:《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CAD制图标准部分

主编企业管理信息化标准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

丰富的专业经验

北京理正先后承担10多个行业近二百家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实施经验丰富的团队,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与设计单位在业务沟通上无障碍,在项目实施中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控制项目实施的风险,确保项目的实施质量。

一、理正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协助勘察设计企业全面的管理整个项目设计工作全部内容!

理正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理正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是围绕“项目各阶段的管理与设计工作”的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协助勘察设计企业管理整个项目设计工作全部内容:从文件协同到内容协同;从专业间协同到专业内协同;从设计管理到资源成果管理;减少重复设计,提高设计成员沟通与协作效率,大幅改善设计团队的设计效率,全面帮助设计企业提高设计质量、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理正协同设计平台

提升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和管理水平!

2.1 理正协同设计平台

理正协同设计平台着眼于实现设计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解决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以及不同设计层面上的分工合作与交流,从而帮助设计企业全面提升设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协同设计平台为生产设计提供全方位服务!

2.2 理正协同设计平台特点

平台化产品

●可独立部署应用,可维护性强,可升级性强;

●可支持文件协同和内容协同两个层次,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可支持设计项目管理和设、校、审管理。

简单易用

协同工作区可嵌入AutoCAD运行,可与专业CAD软件组合使用,不增加设计人员负担,方便设计人员使用。

2.3 协同设计平台能够带来的价值

通过使用协同设计平台,能够显著提升设计团队的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这种提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容易量化,同时为专业技术深化、设计人员的能力培养、企业知识库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可以快速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提升设计产品质量

从关注出图转向关注设计,实现设计数据的唯一性,相同的设计内容可以重复使用,避免多头表达,可减少错、漏、碰、缺;

下游专业可依据上游专业的设计变化,得到实时的设计图纸更新,改变了以前靠人工传递图纸,了解图纸变化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图纸利用的准确性。

便于图纸标准化

采用统一的CAD制图标准,便于设计文件无障碍地交流,便于设计文件规范化出版。

服务于一线设计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各个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都在统一的协同平台上进行设计工作。设计(或修改)完成的图纸,可以方便地收集到协同设计区,变“单机绘图”为“网络绘图”,提高了各专业间设计效率;

为各专业提供提资文件交换的工作平台,建立资料传递的通道;

实现图纸的版本管理,可利用图纸比较软件,快速找出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

设计内容的改变,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各专业自动、实时地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对工程后期的设计变更可作出快速响应,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于管理者,便于项目的深入管理

明确并下达专业间的接口任务及时间要求;

监控各专业的提资完成情况;

及时完整的保留各专业间的提资信息,便于责任追溯;

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图纸资料都集中管理,并且有安全、完善的权限管理。

2.4 协同设计平台的部分功能

项目注册

专业和人员配置:

项目负责人创建专业组,为专业组分配具体的设计人员。

工作目录管理:

创建工程协同工作区,对项目文件进行授权,权限包括编辑、浏览等。

专业间协作规则:

确定专业协同时的提资规则。

设计工作界面

>>图纸初始化

依据各专业的图层标准,创建DWG文件。

>>图纸设计

绘制完成的图形文件可以存储到项目文件区,供其它项目组成员查看、利用。

系统自动管理与本文件相关的外部引用和外部参考文件。

>>图层辅助工具

提供设计过程中,其它专业图层的显示、关闭功能。

版本查询

>>提条件图

按照预定义的协作规则,实现DWG文件图层的自动拆分,并将相应的条件图分发到相关专业。

>>协同工作区

集中管理各专业的各种设计文件,可以实现设计过程中的文件的版本管理,可以下载、查看历史版本的文件。

>>图框工具

实现标准的图框插入,图签信息编辑功能。

>>图纸拆分工具

图框自动识别,并将设计文件自动拆分为单张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自动命名,并存放到指定位置。

>>互提监控

系统可自动记录提资过程,供必要时查看。

插入标准图框

三、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

协助企业管理成果文件、积累设计资料。

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打印收集、设计资源管理、查询利用

3.1、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

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是基于北京理正成熟的图形识别技术、拆分技术、打印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并且结合十余年勘察设计行业软件开发经验,以及设计单位对电子图纸不同的管理需求而研发出的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从电子图纸打印出版到电子图纸归档再到电子图纸的查询与利用,给予设计企业全方位的软件辅助,为设计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简便、快速见效的管理方式,协助设计企业完成打印管理、成果文件管理、设计资料积累。

3.2 总体特点

产品化程度高,见效快,可升级性强

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协同设计平台集成应用,产品化程度高,见效快,可升级性强,推出后已经过大量设计院实践检验。

实施的周期短,风险低

该方案实施的周期短,不存在实施风险,可以确保实施一个成功一个。可以快速让设计人员见到使用效果,可以提高设计人员参与信息化的热情和积极性,设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都能受益。

3.3 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带来的实用价值

避免收集电子图纸出现的消耗,自动收集最终版的电子图纸

系统可以在图纸打印的过程中,自动将图纸提取到服务器中,实现图纸的即时收集;可以自动识别记录图纸的相关信息(设计号、项目名称、图纸名称、阶段、专业、图号、设计人等),为收集上来图纸的自动整理奠定基础。

快速自动的进行电子图归档工作

系统大大减少了图纸管理员的工作,建档、归档不再是“持久战”;自动拆分一个DWG 文件中的多张图纸;智能分析图纸内部属性,提取图签信息,自动有序建立图纸归档目录;并可按照项目信息自动规范图纸名称,使用人员根据图名即可辨别出图纸内容。

帮助设计企业进行电子图纸管理,实现电子与纸质图纸一一对应

系统在电子图纸上生成条形码,通过特有的技术自动识别最终版图纸。按照规范的目录自动建立图纸档案库,实现图纸资源的有序管理。对图纸的利用、下载实现安全管理,防止图纸资源流失。

帮助设计人员快速有效的利用电子图纸资源

系统提供了工程名称、阶段、专业、图名、图号等信息多条件组合查询、模糊查询等方式,快速准确的定位图纸,并可同屏多图浏览图纸,大大节省设计人员查找图纸的时间,方便设计人员快速利用图纸资源。提供独立理正图形查看器,帮助设计人员不需要打开CAD 就可查看图纸,自动避免乱码的显示。

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打印收集、设计资源管理、查询利用

结合设计企业电子文件管理现状和管理需要,理正提供的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规范图纸打印过程,实现图纸批量打印,快速自动收集电子图纸,批量智能分析并提取图纸图签信息,自动对图纸进行拆分处理,自动建立图纸目录和图纸库,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方便设计人员快速查询利用图纸资源。

3.4 电子图纸打印管理系统

设计人员在进行电子图纸打印的过程中,系统自动收集所打印的电子图纸。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规范打印管理,以及有效的解决了电子图纸收集难的问题,并为建立图纸库提供了数据依据。

>>规范打印管理:

设计企业可利用系统提供制图标准检查功能,又可对图框、图签、字体、打印样式等信息进行自动检查,规范打印管理,也可通过专职的图纸打印人员进行人工监控打印,通过多种方式有效的规范设计人员打印出图。

>>打印查询统计:

通过理正电子图纸打印系统,可随时查询打印工作状态,打印内容以及打印数量,也可按照项目、部门、人员等各种条件生成打印成本汇总报表。

>>打印收集

通过理正电子图纸打印系统,可轻松完成图纸的打印,又同时完成电子图纸的收集,使得图纸打印、归档同步进行,便于项目图纸及时存档。

>>自动生成条形码

在图纸打印时可自动打印条形码。

条形码是电子图纸的唯一标识,归档人员通过扫描条码信息,找到需归档图纸的版本,提高了电子图纸归档的准确性,实现纸质图纸与电子图纸一一对应。

>>图纸自动识别

对电子图纸的图签信息(项目名称、图纸名称、阶段等)可进行自动识别,提取电子图纸属性信息,为归档管理及查询利用提供便利。

图纸打印、图签信息提取、生成条形码一次完成

打印信息查询与成本汇总

理正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打印收集、设计资源管理、查询利用

3.5 电子设计资源管理系统

电子设计资源管理系统将打印时收集的电子图纸,按照设计院设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存储。方便了设计人员电子设计资源再利用。

主要内容包含:生成目录结构、权限管理、其它设计资料文件管理与利用。

>>自动生成目录结构

通过自动识别图纸的相关信息(设计号、项目名称、图纸名称、阶段、专业、图号、设计人等),可对收集上来的图纸进行自动分类整理,建立树状企业电子图纸目录结构,成为可供设计人员利用的电子资源。

>>统一的权限管理

通过统一权限体系、统一用户认证、分级授权等权限管理手段,管理者可对设计资料进行系统的权限管理。

电子设计资源管理系统界面

自动生成目录结构

>>其它设计资料文件管理与利用

设计人员根据自身权限对doc、pdf、dwg、jpg、gif等多种格式电子文件进行浏览、下载。

3.6 设计资源查询利用系统

设计人员可以依权限在设计资源查询系统访问企业的设计资源,系统提供了多条件组合查询,模糊查询等高级搜索工具,便于设计人员快速准确的定位到所想要查询的图纸,浏览或利用这些资源。

设计资源查询利用系统界面

四、理正协同工具软件

理正协同工具软件是服务于一线设计人员的。重点为项目团队内部交流沟通、文件备份、图纸校审、图纸签名等具体工作提供便利、减少消耗。每个工具软件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协同平台、电子图纸管理解决方案等组合应用。

4.1 理正图纸分析软件

出于设计习惯,设计人员往往将多幅图纸绘制到一个文件中,在项目完结后进行电子图纸归档工作时,需要手动将每个文件中的图纸一一拆分出来,量大烦琐的同时也很难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

北京理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潜心的分析与总结,给电子图纸的管理、归档带来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思路——理正图纸分析软件,该软件对DWG图纸深入底层分析,自动拆分、提取图纸图签信息,同时可快速建立项目图纸库,使得设计人员,项目秘书或档案人员不再需要进行手工拆分图纸、输入大量的图纸属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处理成千上万张历史电子图纸,从而使设计企业在电子图纸的管理、归档上快速的见到效果。

既可以对新项目图纸批量进行图纸图签信息提取、拆分工作,也可以对历史电子图纸进行批量处理。

可作为图文档管理系统的前处理工具来使用,解决档案人员需要大量重复输入图纸属性信息的问题。

功能特点:

>>图纸智能拆分

软件能够自动识别各版本AutoCAD文件,批量完成电子文件内的图纸拆分工作,摆脱手工拆分的繁杂,最大程度保证了归档图纸的准确性。

系统还具备清除图纸垃圾功能,在分析过程中自动清除垃圾图纸内容,实现图纸保存的规范化,降低存储资源。

图纸拆分界面

>>图纸信息提取

软件能够自动提取每张图纸图签中详尽的信息,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阶段、专业等内容,把图纸管理员从重复、琐碎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成效。

>>图纸智能整理

能按照图纸的信息,依据设计院规定的目录结构层次批量自动进行整理,每张图纸都对应存储在相应的目录下,并可按照项目信息自动规范图纸名称,大大减轻图纸管理员的工作。

图纸信息提取

图库自动整理

4.2 理正图纸比较软件

图纸比较软件用于各专业互提资料、图纸审核。自校对图形时,对先后提交的两个DWG 文件进行图形差异比较,辅助设计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适用所有的dwg和dxf图形文件

适用AutoCAD R14——2008所有版本

软件功能特点:

>> 快速找出图纸差异

深入图形内部识别,分析CAD属性,准确快速比较全图差异、局部差异。

>>图纸叠加直观查看

比较结果叠加查看,了解具体变化情况;

直观查询各平面图轴线、墙线是否重合。

>>比较结果输出位图

比较完毕自动输出图纸差异位图文件,方便传送、传阅和存档,保留图纸差异记录。>>详细查询差异原因

即时查询对象属性,详细了解变化差异的原因,如墙线、轴线的偏移距离。

>>修改图纸内容

可直接引用新图变化之处到本专业设计图纸,提供编辑功能。

>>自动转存CAD版本

直接浏览、比较AutoCAD R14-2008任意版本,自动完整实现版本转存。

>>外部引用应用

自动寻找外部引用路径,直接浏览所有引用的图纸,快速比较引用的图纸。

快速找出两幅图纸的差异之处

两图自动叠加,直观查询差异原因

智能编辑、替换修改前后的底图以及局部变化之处

4.3 理正图纸自动签名软件

在图纸出版前,利用图纸签名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和专业负责人、设、校、审人员一次性地完成全套图纸上的电子签名,图纸自动签名、真实感强,大大减轻了手工签名负担。

图纸批量签名

4.4 理正图纸备份软件

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器硬盘损坏的情况,即便做硬盘数据专业恢复,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不能保证完全恢复。硬盘上项目图纸丢失,对设计人员的损失巨大,尤其是正在进行中设计项目图纸损坏可谓“灾难”。

理正提供图纸备份系统,可定时自动备份电脑中指定位置的所有DWG文件(包括其他类型文件),到服务器指定的位置,保护设计人员的设计成果不丢失。

特点:

* 可实现特定文件类型备份;

* 可定时自动备份文件;

* 后台运行,不影响设计工作。

4.5 理正即时通讯系统

leading easy messenger

理正即时通讯系统具有稳定、安全、可扩展等诸多优点。通过应用理正即时通讯系统,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协作效率。

特点(内部网络使用)

项目组多人同时进行讨论、对话;

文件、文件夹收发;

查看联系人在线状态信息;

与管理信息系统、协同设计集成应用消息通知,待办事务提醒、待办事务处理;

当联系人联机时,新消息将主动推到联系人桌面,

联系人立即获取相应待办事务与文件信息;

支持手机短信,可以向部门、小组成员群发。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分析与设计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系统分析与设计 1

概述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 本意为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 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化、无纸化办公, 可方便的生成统计报表等。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 本意为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 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 基于工作流的概念, 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 高效地协同工作; 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 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 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OA软件解决企业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增加企业的可控性、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的基本问题。范围涉及日常行政管理、各种事项的审批、办公资源的管理、多人多部门的协同办公、以及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传递。能够概括的说, OA软件跨越了生产、销售、财务等具体的业务范畴, 更集中关注于企业日常办公的效率和可控性, 是企业提高整体运转能力不可缺少的软件工具。 系统作用 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单位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最大限度的发挥所有资源的作用, 并用系统

的观点, 在整个系统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来发挥各个资源的作用, 使资源的运作产生协同效用。因此可经过协同办公系统打造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本协同办公系统的主要作用为: 1、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 2、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 3、文档管理的自动化。 4、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5、行政日常事务处理。 6、安全机制的可靠性。 本系统旨在加速单位信息化进程,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面向单位服务。建立单位内部信息交流的快速通道, 以共享信息资源。强化部门业务管理, 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单位信息的快速上传下达, 促进协同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为各级领导及业务人员提供辅助办公和决策服务。 1、本系统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降低管理和 办公成本, 改进办公环境和条件, 提高办公管理和决策的自 动化和科学化水平。 2、以人为中心, 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共享资源、规范流程、 推动执行的目的。帮助用户节省办公费用, 减少中间环节, 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整体效率, 促进管理进步。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编号: 版本:1.0

变更记录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4 1.2................................................... 建设意义5 2项目需求分析. (5) 3系统设计 (6) 3.1................................................... 设计原则6 3.1.1先进性、成熟性 6 3.1.2实用性 6 3.1.3标准性 6 3.1.4可扩展性和互连性 6 3.1.5稳定性 6 3.1.6安全性 6 3.1.7灵活性、易用性 7 3.1.8经济性 7 3.2................................................... 整体设计8 3.2.1架构设计 8 3.2.2技术关键点 9 3.2.3工作流引擎 9 3.2.4基于XML数据支持 9 3.2.5系统标准 9 3.2.6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系统 10 3.2.7信息知识资源管理 10 3.2.8整合现有应用系统 11

4系统建设方案 (11) 4.1...............................................内部办公系统12 4.1.1内部新闻 12 4.1.2内部论坛 12 4.1.3最新待办 12 4.1.4公文收发 13 4.1.5通知公告 15 4.1.6内部邮件 15 4.1.7流程流转 16 4.1.8短信提醒 21 4.1.9工资信息 22 4.2...............................................外部系统应用22 4.2.1基础信息查询 22 4.2.2成绩查询 22 4.2.3互动交流 22 4.2.4家长申请 23 4.2.5校长信箱 23 4.3...............................................手机WAP应用23 4.3.1新闻公告 23 4.3.2流程审批 23 4.3.3成绩单查询 23

企业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分类号TP315.69 单位代码 密级学号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企业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 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毕业设计(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摘要 摘要 OA系统的英文全称为:Office Automation System,意为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大量信息快速传递和处理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中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应用系统。 本系统采用EXTJS框架以及Java语言实现。包括六个模块,分别为系统配置、组织人事、电子政务、在线交流、应用管理和退出系统,在系统设计中设计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权限,能够实现企业日常办公的用户管理、日志管理、考勤管理、在线交流等基本功能。 该办公系统的实现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之上的,业务活动或工作过程相互衔接、自动进行、逐级传递,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高效办公、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决策科学。 关键词:OA、工作流、EXTJS

ABSTRACT ABSTRACT English full name is the OA System,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the meaning of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is fas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to a lo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ervice system. This system adopts the EXTJS framework and Java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dopts B/S mode structure. Consists of six modules, system configuration, respectively, the organization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e-government and exit system, the system design for administrators and ordinary users in the design of two kinds of rights, to achieve enterprise daily office user management, log management, attendance management, the basic function such as online commun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ffic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orkflow and join each other business activities or work process, automatically, step by step, the system can realiz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application of office, resource sharing, collaborative work,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OA、workflow、EXTJS

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4) 第二章项目总体设计 (4) 2.1.建设目标 (4) 2.2.建设内容 (5) 第三章详细设计方案 (5) 3.1.协同办公系统建设 (5) 3.1.1.办公门户 (5) 3.1.2.公文处理系统 (6) 3.1.2.1.发文管理 (6) 3.1.2.2.收文管理 (7) 3.1.2.3.签报管理 (8) 3.1.3.信息发布系统 (8) 3.1.4.工作流程系统 (10) 3.1.5.督查督办系统 (11) 3.1.6.日常办公系统 (12) 3.1.6.1.会议管理 (12) 3.1.6.2.值班管理 (13) 3.1.6.3.领导日程安排 (13) 3.1.6.4.内部邮件 (13) 3.1.6.5.短信平台 (13) 3.1.6.6.内部论坛 (13) 3.1.7.电子签章 (14) 3.2.档案管理 (14) 3.3.移动办公系统 (14) 3.3.1.移动办公 (14) 3.3.2.运维服务 (15) 3.3.3.协同办公系统建设 (15) 第四章安全防护 (18) 4.1 软件防护 (18) 4.1.1安全设计 (18) 4.1.2编码安全 (21) 4.1.3数据加密 (21) 4.1.4安全测试 (22)

4.2 移动办公安全 (22) 4.2.1客户端安全 (22) 4.2.2传输安全 (23) 第五章实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第一阶段建设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一阶段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一阶段建设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一阶段建设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一阶段预算费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一阶建设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第二阶段阶段建设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二阶段建设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二阶段建设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二阶段硬件支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二阶建设周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友U8+设计制造协同解决方案

产业链协同热点方案 ——从生产到设计制造协同 引言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看待设计制造协同 我们以价值链的思想看一个企业,企业就是一个输入材料,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执行者。企业在完成这些过程的同时就成为一个价值增值器。那么,企业的价值增值发生在哪些环节呢?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四大部分:产品研发、制造和交付、供应链、客户。由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划分为以下四种: 核心 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1 中国制造业企业核心能力目前还是成本优势,但必然要从成本优势逐步过渡到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从单一核心能力到复合核心能力,否则无法和跨国公司长期竞争。 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信息化! ?设计信息化与制造信息化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范围都落地在设计信息化(也叫技术信息化)和制造信息化(也叫管理信息化)两大领域。

设计信息化主要是指以PDM为代表的技术信息化系统。其关键价值在于它可以不断将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持续积累和输出,为企业创造有形价值。PDM(产品数据管理)就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部件信息、结构配置、文件、CAD 档案、审批信息等)和过程的技术。它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 制造信息化主要是指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其根本意义在于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整合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并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ERP (企业资源计划)就是解决企业的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问题,是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管理控制、经营决策的管理平台。 ?设计信息化和制造信息化分离带来的问题 利用PDM实现研发过程及研发数据的管理,提升企业产品设计能力! 利用ERP实现企业经营及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然而,PDM和ERP独立运作,没有实现协同,企业的信息化全局仍存在问题: 1.PDM中设计的产品设计数据,还需要在ERP中重新输入,重复录入的工作量大。 2.一旦录入有错误,对生产、采购等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产品结构和工艺设计的问题和缺陷,不能及时反馈到设计部门进 行修正,阻碍了设计的持续完善。 4.生产部门图省事,仅根据生产环节的情况更改了产品BOM和工艺,而没有从PDM 的源头进行变更控制,造成设计版本的混乱,给后续产品设计、升级带来问题。 5.产品升级或新品设计时,设计部门无法及时从ERP系统中获取相关物料的关键信息, 无法有效缩短设计周期,还容易造成设计和生产的偏离。 ?从生产到设计制造协同——协同的力量! ERP和PDM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整个经营业务处理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共享PDM和ERP之间的信息,实现两者的有效集成,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战略以及客户满意度,实施交付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利用PDM和ERP整合应用打通从设计到制造的数据通路及业务流程,最终实现设计制造协同,使信息化效益最大化,从而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设计中有制造,制造中有设计!

OA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OA办公系统建设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决定实施OA办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前,首先需对我矿的具体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要保证系统有一定的扩展能力,方便我矿以后上ERP、华表系统等数据分析系统等。通过不断的完善其功能来满足我矿的实际需求,摆脱办公停留在纸张的传统模式,提高办公效率、压缩办公耗材的投入费用,现我矿各科室都配备有计算机,极大的满足了我们实施OA办公的基础,剩下的工作将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满足我矿实际需求的OA办公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达到精细化,同时将建立一套数字化的资料管理系统,管理主要目的:管人、管物、管财: 主要要求: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可扩张、功能完善(手工签章、公共资料库、个人资料库、报告计划流程走向、内部E-mail等等)

要求:1、系统具有审批文件需手机短信提醒功能(只针对审批公文),支持iPhone、iPad、Android智能终端,支持多种分辨率的客 户端设备,支持个人、团队、单位的组织协作和业务协作多种模式 2、系统应该具有手工签字、手工签章功能,个人章、公章 都需要进行加密保护,需要密码才能进行签章功能。(可进行制作电 子版本,也可进行公章扫描后录入OA办公系统)

3、OA系统分公文审批功能是指公文审批是需要领导签章、并分级审批 4、系统应具有远程办公能力,如领导出差在外,也能实时审批文件。 5、系统应具有流程审批功能,针对各个科室,各位矿领导分工进行设计流程,结合我矿的实际环境、管理模式来进行设计审批流程。 6、系统内部具有内部通讯录功能、邮件到达短信提示功能。 7、系统的安装模式要简单化,最好采用B/S构架,打开浏览器就可以操作。 8、对于审批文件有手机短信提醒,方便领导人第一时间公文审批。 9、OA办公系统分为两个模块,第一内部邮件系统,针对不需要审批的文件,需要群发的文件,采用内部邮件进行发送,第二审批流程系统,针对需要进行走流程,领导人审批的文件、报告等群。两个模块在您登陆OA系统时都能看到,但是两个模块相对独立,就是说相当于隔离起来。 11、系统应该具有个人网盘储存空间。(网盘内的资料在只能

Tekla与Staad.pro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1.安装Tekla软件. 2.安装软件. 3.Tekla与Staad软件接口信息(支持版本) HD TEKLA 1 Linking Tekla Structures with Analysis & Design software Latest information on the status of our links with different Analysis & Design vendors are presented in the docurrient1Status_A&D.pdf'. For a general description an how Tekla Structures can be used and integrated with A&D systems, please down load the document N How to use Tekla Structures for Analysis & Design" SDVdm? versions 2005, 2006, 2007 Tekla Structures integrates with the standalone STAAD.Pro. 1Read the instructions on "Using Tekla Structures and Standalone STAAD.Pro" 2Run Tekla Structures ~ STAAD.Pro link installation (77 Mb) 接口程序年编写的接口程序,官方免费提供),机器中已经安装的tekla和 staad软件建立接口. 4.Tekla中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模型及荷载组. 5?将分析模型导入>据规范利用tekla中已经存在的基本荷载工况做荷载组合-> 力学分析-> 优化截面. 6?将中的优化截面和杆件内力信息导入Tekla中。完成设计工作。

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方案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引言 (3) 第一部分企业面临的信息化问题 (3)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4) 二、企业面临的问题 (6) 第二部分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理念与解决方案 (8) 一、协同办公理念与发展的背景 (8) 二、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9) 三、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9) 第三部分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10) 一、管理系统首页 (10) 二、日常办公 (11) 三、人力资源管理 (12) 四、行政后勤管理 (13) 五、个人助理 (14) 六、系统配置 (14) 七、工作流程管理 (15) 第四部分协同办公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及安全性 (16) 一、软件环境 (16) 二、硬件环境 (17) 三、系统安全性 (17) 第五部分培训与服务 (18) 一、管理系统实施方法 (19) 二、服务 (20)

引言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客户需求变换不定的信息时代,企业不仅需要依靠降低产品的成本和提高响应速度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更需要不断地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深化协同工作以获取成功。协同生产、协同设计、协同办公、协同政务……“协同”的概念的产生及其基于此思想设计的系统的应用将推动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基于“协同”的思想,将企业的内外资源,包括企业内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供应商、分销商、服务提供商、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使企业变成一个电子化的内外部协同工作的组织。协同办公管理系统超出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它以企业内外资源的“协同”和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以电子商务、OA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的综合实现模式,以高度共享、有序、集成和个性化的信息,高效和规范的电子化业务流程,强大的分析统计以及灵活的自定义功能,获得对组织准确的宏观和微观上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升商业智能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拥有卓越的产品,坚实的技术支持,专业的咨询服务和丰富的实施经验。我们以贴切客户需求和体系化的解决方案、科学规范和细致周密的项目实施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系统应用保障。 协同办公系统为您创造一个集成的办公环境并实现例如:☆各种工作流程处理的自动化和处理过程的监控;

OA权限管理设计的实现

OA权限管理设计的实现 任何系统都离不开权限的管理,有一个好的权限管理模块,不仅使我们的系统操作自如,管理方便,也为系统添加亮点。 不同职责的人员,对于系统操作的权限应该是不同的。优秀的业务系统,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可以对“组”进行权限分配。对于一个大企业的业务系统来说,如果要求管理员为其下员工逐一分配系统操作权限的话,是件耗时且不够方便的事情。所以,系统中就提出了对“组”进行操作的概念,将权限一致的人员编入同一组,然后对该组进行权限分配。 权限管理系统应该是可扩展的。它应该可以加入到任何带有权限管理功能的系统中。就像是组件一样的可以被不断的重用,而不是每开发一套管理系统,就要针对权限管理部分进行重新开发。 满足业务系统中的功能权限。传统业务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权限管理,其一是功能权限的管理,而另外一种则是资源权限的管理,在不同系统之间,功能权限是可以重用的,而资源权限则不能。 针对OA系统的特点,权限说明: 权限 在系统中,权限通过模块+动作来产生,模块就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可能对应一个菜单,动作也就是整个模块中(在B/S系统中也就是一个页面的所有操作,比如“浏览、添加、修改、删除”等)。将模块与之组合可以产生此模块下的所有权限。 权限组 为了更方便的权限的管理,另将一个模块下的所有权限组合一起,组成一个“权限组”,也就是一个模块管理权限,包括所有基本权限操作。比如一个权限组(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浏览、添加、删除、修改、审核等操作权限,一个权限组也是一个权限。 角色 权限的集合,角色与角色之间属于平级关系,可以将基本权限或权限组添加到一个角色中,用于方便权限的分配。 用户组 将某一类型的人、具有相同特征人组合一起的集合体。通过对组授予权限(角色),快速使一类人具有相同的权限,来简化对用户授予权限的繁琐性、耗时性。用户组的划分,可以按职位、项目或其它来实现。用户可以属于某一个组或多个组。 通过给某个人赋予权限,有4种方式(参考飞思办公系统) A.通过职位 a)在职位中,职位成员的权限继承当前所在职位的权限,对于下级职位拥有的权限 不可继承。

互联网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及门户集成系统 技术方案 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10) 第2章项目需求 (11) 2.1 项目背景 (11) 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确定的原则: (11) 二、市应用系统建设目录 (11) (一)需要新建的应用系统71个 (11) 31、民政局4个 (18) 33、商务局1个 (18) 34、环保局1个 (18) (二)需要迁移或整合的应用系统22个 (19) 5、审计局1个 (19) 6、招商局1个 (19) 7、劳动局1个 (20) (三)2007省开发延伸到市的应用系统15个 (20) 12、视频会议系统 (21) 14、育龄妇女管理系统 (21) 三、2007年需迁移整合及启动建设的应用系统目录(55个) (21) 2.2 建设目标和建设容 (26) 2.3 技术要求 (26) 2.4 需求分析 (27) 1.1.1 系统规模 (27) 1.1.2 系统作用 (28) 1.1.3 功能要求 (28) 2.4.1.1 公务员办公系统的基本功能 (28)

2.4.1.2 对的功能要求 (29) 2.4.1.3 与中国门户的互动 (29) 2.4.1.4 事务管理系统 (29) 2.4.1.5 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系统集成的要求 (29) 第3章总体方案设计 (31) 3.1 设计思路 (31) 3.2 系统总体架构 (31) 1.1.4 业务体系结构 (31) 3.2.1.1 与中国门户的互动 (32) 3.2.1.2 与应用支撑平台的关系 (32) 3.2.1.3 与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关系 (33) 3.2.1.4 与省、县区、部门办公系统的关系 (33) 1.1.5 系统总体框架 (34) 3.3 技术路线选择 (35) 3.4 技术体系结构 (35) 1.1.6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35) 1.1.7 三层结构 (36) 1.1.8 中间件技术 (37) 1.1.9 J2EE体系 (39) 1.1.10 XML 40 1.1.11 Web Services (41) 1.1.12 采用Portal技术 (42) 3.4.1.1 门户的概念 (42) 3.4.1.2 门户建设原则 (42) 3.5 系统管理模式 (43) 1.1.13 用户与权限管理模式 (44) 1.1.14 统一用户和组织机构管理 (44) 1.1.15 权限管理 (45) 3.5.1.1 分级权限管理 (46) 1.1.16 日志管理 (46) 1.1.17 备份管理 (47) 1.1.18 IP安全控制 (47) 3.6 网络安全保障设计 (47) 1.1.19 利用防火墙解决安全域划分域边界控制问题 (48) 1)自适应的网络接入模式 (48) 2)状态包过滤 (48) 3)NAT地址转换 (48) 4)预定义代理和自定义代理 (49)

办公OA系统建设方案7.12

办公OA系统建设方案 北京云族佳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1 ................................................................................................................... 项目简介2 1.1 ....................................................................................................................... 项目名称 2 1.2 ....................................................................................................................... 项目背景 2 1.3 ................................................................................................................ 项目建设意义 2 2 ................................................................................................................... 建设单位3 3 ................................................................................................................... 建设依据3 4 ................................................................................................................... 系统设计3 4.1 ....................................................................................................................... 设计原则 3 4.2 ....................................................................................................................... 设计目标 5 4.3 ....................................................................................................................... 总体技术 5 4.4 ....................................................................................................................... 视觉设计 6 4.5 ....................................................................................................................... 功能设计 8 5 ............................................................................................................. 安全体系设计15 5.1 ....................................................................................................................... 病毒防护 15 5.2 ............................................................................................................ 数据库故障防范 16

OA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O A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目录 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程序系统的结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数据库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公文管理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会议管理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用车管理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7消息管理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8个人事务管理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概述: 传统的PDM/PLM系统只是解决了对数据的存储、管理及访问等问题,而且其数据管理粒度只到文件这个层面,不能真正的“理解”产品数据,缺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设计人员的支持。ENOVIA VPLM能与设计应用工具(如CATIA等)紧密集成以对设计数据提供深入的管理;能够深入理解设计数据(比如结构件和电气管路间的位置关系等),提供设计协同能力,使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就能及时和其它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协调,在早期就发现各种潜在的设计问题。 正是由于ENOVIA VPLM能充分“理解”CATIA数据的内在涵义,使得ENOVIA VPLM 解决方案在以下几方面为CATIA工程师管理设计过程中数据提供其特有的帮助: ■一体化的设计/管理环境 ■为设计人员提供配置的上下文环境进行设计 ■支持关联产品设计 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比如飞机、造船、汽车等,“基于传统PDM协调设计模式”正在向通过VPLM实现的“基于上下文设计流程(Design in Context Process)”的演变。 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首先需要遵循在线设计、关联设计和并行设计基本协同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同时需要考虑MBD数据表达、三维设计质量校审以及分包设计和制造等新的技术和业务形态要求。

安托通过十余年在航空行业成功实施ENOVIA VPLM协同设计平台的经验,总结出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配置的上下文环境下设计 ■配置的产品数据使工程人员从一开始就基于正确的技术状态数据进行设计 ■通过多配置、区域、属性、技术包等多种数据过滤手段,极大简化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 ■上下文环境是指零部件设计时所处的环境。统一设计上下文使得所有的协同过程都基于统一、一致的产品信息 ■通过一致的上下文,明确了设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进行影响性分析和关联设计 (2)关联设计 ■支持在线的TOP-DOWN关联设计,从由底向上设计转变为由上向下的设计模式。 ■建立骨架模型的分层结构,最大化知识获取和重用,全面管理CATIA V5丰富的链接和设计经验知识。

OA企业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OA企业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一、OA协同办公系统的作用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除了生产控制之外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的集合。对于单位的领导来说,OA 是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OA是信息管理系统;而对于普通管理者来说,OA又是业务处理系统。OA能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的工作。 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工作流系统,员工不用拿着各种文件、申请、单据(比如:公文会签、计划日志、用款报销等工作流程审批)在各部门之间跑来跑去,等候审批、签字、盖章,这些工作都可在网络上进行。一些处理弹性大而不易规范的工作流程也可变得井然有序。同时由于系统设定的工作流程是可以变更的,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不合理的环节,为企业流程的重组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 节省运营成本: OA平台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办公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及表格印刷费用;工作审批流程的规范可为员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甚至可以大幅降低电话费及差旅费用。 消除信息孤岛、资源孤岛: OA协同办公平台的协同性可以彻底消除由于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不一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管理分散,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等因素形成的一个个“信息孤岛”、“资源孤岛”。 实现知识传播: 实现企业对其最重要资产――知识的高效管理、积累沉淀、传播、应用。完全摆脱人员流动造成的知识的流失。 提高企业竞争力、凝聚力: 员工与上级沟通很方便,信息反馈畅通,为发挥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提供了舞台。无疑,企事业的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将大大增强。 页脚内容1

OA办公自动化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OA办公自动化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 1.1编写目的 OA办公自动化系统详细设计是设计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OA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要设计书基础上,对概要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设计功能模块的部细节,包括算法和详细数据结构,为编写源代码提供必要的说明。 概要设计解决了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问题,包括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划分、模块功能和模块间的联系等。详细设计则要解决如何实现各个模块的部功能,即模块设计。具体的说,模块设计就是要为已经产生的OA办公自动化各子系统设计详细的算法。但这并不等同于系统实现阶段用具体的语言编码,它只是对实现细节作精确的描述,这样编码阶段就可以将详细设计中对功能实现的描述,直接翻译、转化为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1.2背景 为了能跟上现代社会社会生活中高效率的工作节奏,根据企业需求编写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1.3定义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管理软件 Vsual Studio 2005: 开发工具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本意为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OA从最初的以大规模采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标志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志的现阶段,对企业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质量管理与CAD一体化集成(协同设计系统)建设方案

1协同设计系统建设意义 1.1建设背景 传统设计管理模式下,延期、返工、变更等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普遍性存在,这不仅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还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影响当下进度、质量、成本的因素有很多,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大

1.2建设目标 精诚协作-构建交流平台,改变单兵模式,生产全程信息化管理,减少了错漏碰缺,提升设计质量; 避免返工-上游专业发生变化自动通知下游专业,避免差错与无谓返工; 集中管理-将散落的资源自动收集起来形成权威过程与成果库; 安全共享-图档资料、知识资源、涉密资料分别单独存储,没有权限的用户无法检索到,图档资料根据权限只能在线浏览,无法下载、拷贝、修改; 质量管理-实现设—校—审全程带图电子化管理,杜绝ISO贯彻两张皮; 过程追踪-图纸版本随校审统一管理,实现电子化圈阅审图与图纸历史追溯; 远程办公-笔记本/平板/手机/4G上网,领导出差照常办公,不耽误院内生产工作; 提高效率-自动电子签名,自动图纸比较,自动图纸分析提取图名,自动图纸质量检查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效率; 提升管理-工时进度生产过程中动态采集,项目真实情况一目了然; 建立设计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企业领导/设计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计进展状况、调阅设计图纸(含草图)、查阅办理过程、掌握实时的设计进度信息、质量信息以及标准规范执行的情况。 协同设计平台定位:建立以数据为中心,以“流程+事务”驱动的生产模式。

“协同设计平台”是面向设计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套软件产品,它以设计项目为管理单元、以设计标准为前提、以设计流程为核心,严格控制设计成果的设计、修改、批阅、 校审、出版、签章(盖章)、归档、分享与利用的全过程,达到精细化生产管理的目标。 2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2.1支持分布式部署 大型的集团公司一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协同设计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即在集团总部服务器部署主文件服务器,在异地的分公司也部署从文件服务器,在不同公司的人员登录协同设计系统的时候,将根据人员所在地来自动调整访问文件服务器的位置。另外系统采用C/S与B/S架构的混合模式,结合屏幕校审、数字签名等技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各分支机构与总部间的异地协 同设计。同时,通过集中—分散同步处理技术,保证了异地协同过程中文件的上传

OA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OA办公自动化系统说明

1.前言 产品介绍 随着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推广,使得Internet/Intranet正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工具。凭借Microsoft、UNIX等系统平台上的开发经验,成功地推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平台的企业级网络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Office Assistant 变成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该软件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完全基于Internet/Intranet平台,针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流程,设计而成的一套方便、稳定、实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其友好的界面、严谨的管理结构,充分担当起了机构中各个管理层的各项工作,不仅是企事业单位员工工作中的优秀助手,同时更是帮助有关领导做出英明决策的左右手。她使最复杂、繁琐的办公室事务变得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办公助手采用纯WEB技术,即:在客户端不必安装专用代码,系统功能全部在服务器端集中实现和管理,系统维护升级难度和工作量明显降低,真正做到客户端零维护,使系统可用性和易维护性与传统方式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系统设计使各模块可独立存在;整个软件易拆分,易组装,灵活方便;良好的系统开放能力和可扩展性,同时可根据各个不同企事业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其业务模块。 1.1. 产品特点 1、可定制:组织机构、表单格式、工作流程、访问权限、打印格式、统计等全面提供自定义 ◆组织机构 对组织机构进行设置,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设置,以及各部门、各岗位职能的描述。组织机构是系统进行工作管理和权限分配的基础。 ◆表单定制 管理员可根据本单位业务需求,定义出各种格式的表单,提供给各个子系统应用。 ◆流程定制 管理员无需编程便能快捷地定义出符合本单位需求的各项工作流程,自定义项目丰富,可很好地满足组织中各种工作处理的需要。流程定制包括:流程定义、环节定义和流向定义三个步骤: [流程定义]:对每个流程的名称、类别、管理者、归档方式和归档数据库,以及可以应用该流程创建新工作的人员等基本属性进行定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