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执医考试复习过程中,儿科学最让考生头痛的可能就是多如牛毛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等这些计算公式,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混淆。为此,新阳光教育特地将这些计算公式搜集整理成本篇文章,帮助大家更好、更清晰的对比记忆!

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

2~12岁:体重=年龄*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8、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

即 5*(100~110)=500~550

9、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①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②按体表面积: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③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预防医学》新大纲解读

在2013年新大纲变化之后,预防医学作为一个单独学科,与人文综合和基础科目并列组成了基础综合部分的考查内容。2012年预防医学综合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为4%,2013年这一比重增加到5%,根据近年来国内的卫生医疗形势,我们

相信2014年预防医学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还会有所上升。在此,新阳光教育根据2013年大纲变化为考生解读一下预防医学的考试形势,帮助考生快速通过考试!预防医学综合增加内容较多,例如统计学方面新增:

1、Logistic回归分析

①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概念

②logistic回归适用条件

2、生存分析

①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②生存分析的适应条件

3、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处理——体现一个治未病的原则

②疾病早期发现的方法:疾病普查方法、机会性筛检方法

②临床场所疾病筛检的方法与原则

③疾病筛查结果的判读及处理原则

4、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食品添加剂等属于社会热点问题

例:112.某医师拟比较四组人群血型分布(A、B、AB和O型)的差别,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为

A. u检验

B.回归分析

C.秩和检验

D. X2检验

E. t检验

新增回归分析答案:D

例:114.调查发现某高原地区居民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者注意到该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具有高脂肪摄入,低蔬菜、水果摄入的特点,拟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分析饮食习惯与结肠癌的关系,考虑到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最佳研究方法应为

A.生态学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临床试验

答案:C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预防医学在未来的考试中将有可能增加分值,但是考试难度不增加,而且真正的用到统计学公式的题很少,所以新阳光教育建议考生好好复习这部分内容,不要放弃。祝考生朋友顺利通过考试!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新增病例公式有哪些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将在7月份开始,下面分享的内容不管对技能还是笔试都有帮助,针对今年执业医师考试新大纲的要求,本站收集了一些新增病例公式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区分开了新增加的内容里哪些助理医师的不需要考的,由于是挑选出来的一些内容,没有重新排序,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加内容)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三)支气管哮喘(新加内容)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四)肺癌(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

(五)呼吸衰竭(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PaO2<60mmHgⅠ型呼衰

PaO2<60mmHg+PaCO2>50mmHgⅡ型呼衰

pH<7.35 酸中毒

pH>7.35 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六)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新加内容)

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结核中毒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结核中毒症状+抗生素治疗不好转=肺结核

胸廓膨隆+气管偏+语颤减弱+叩浊+呼吸音减弱+心界移位+心界叩不清=胸腔积液体征

结核中毒症状+胸腔积液体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性大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多浆膜腔积液

肺结核病史+心包炎体征=结核性心包炎可能性大

心包炎体征: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心音低钝=心包积液

心尖负性搏动+心脏浊音界不大+心音低钝=缩窄性心包炎

陈旧结核病灶+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泌尿系结核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九)心律失常(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青中年患者+阵发性心慌+突发突止+ECG(QRS波室上型+未见明显P波)=阵发性室上速

(十一)心力衰竭(新加内容)

高血压+呼吸困难(活动后、夜间阵发、端坐呼吸)+肺部干湿啰音+左心扩大=左心衰

水肿(踝水肿、重度水肿、四肢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 +胸腔积液+肝大、肝颈征(+)=右心衰

(十二)心脏瓣膜病(新加内容)

例如: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十三)休克(新加内容)

出血+ P↑、Bp↓+四肢湿冷、脉压变小=失血性休克

P>100次/分+R>20次/分+ Bp90/70mmHg+脉压≤20mmHg=休克早期

青年+上感染症状+急性左心衰+心大=心肌炎

P↑、Bp↓+脉搏细速、四肢发凉=休克体征

左心衰+休克体征=心源性休克

(十四)胃食管反流病(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反流性食管炎

(十五)胃炎(新加内容)

饮食不洁或刺激物+腹痛、腹胀+除外其它典型腹部疾病=急性胃炎

(十七)溃疡性结肠炎(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脓血便+消瘦+结肠镜示“全结肠溃疡,多发息肉”=溃结

(十八)肛门、直肠良性病变(新加内容)

肛门疼痛、便血+暗紫色肿物、质硬=血栓性外痔

(十九)肝硬化(新加内容)

中年患者+乙肝病史+蜘蛛痣+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硬化

中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十)胆石病、胆道感染(修改内容)

Charcot三联征+B超(强回声光团)=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二十一)急性胰腺炎(新加内容)

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骤发剧烈上腹痛+后腰背部放射+腹膜刺激征+ WBC ↑+血钙↓+AST↑=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Grey-Turner征(左侧腹青紫斑) 、Cullen征(脐周青紫斑)+ 腹穿(洗肉水样)=急性胰腺炎(出

血坏死型)

(二十二)急腹症(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新加内容)

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 WBC↑、N↑= 急性阑尾炎

阴道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停经史+剧烈腹痛=宫外孕(异位妊娠)

溃疡病史+剑突下突发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可见游离气体=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腹痛、吐、胀、闭+香蕉/液平=肠梗阻

女性+排便后(体位变化)+突发下腹痛+张力较高的囊性肿物=卵巢囊肿蒂扭转

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脓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急性盆腔炎

(二十五)腹外疝(新加内容)

老年男性+腹压增高+右下腹肿物(站立明显,平卧缩小)+进人阴囊=腹股沟斜疝

(二十八)艾滋病(新加内容)

发热、乏力、消瘦+输血史、冶游史+抗HIV(+)=艾滋病

(三十二)尿路梗阻(新加内容)

腰痛,活动后血尿+腰区疼痛+B超+血、尿尿酸升高=尿路结石

50岁以上男性+尿频、排尿困难+B超=前列腺增生

(三十四)紫癜(新加内容)

多部位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ITP

(三十六)甲亢(新加内容)

代谢亢进、多系统兴奋+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眼征+T3、T4升高=甲亢

(三十七)糖尿病(新加内容)

三多一少+血糖升高+并发症状=糖尿病

(三十八)系统性红斑狼疮(新加内容)

青年女性+多系统损害+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SLE

(三十九)类风湿关节炎(新加内容)

多个外周关节受累、对称性关节炎+RF(+)=类风湿关节炎

(四十八)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烦躁不安+肋膈沟+“O”形腿+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五十)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新加内容)

外伤后+红肿热痛+波动感+出脓=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五十一)乳房疾病(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肿瘤)(新加内容)

初次妊娠+乳房胀痛+发热+WBC↑+中性粒细胞↑=急性乳房炎

急性乳房炎+浮动感=脓肿形成

医用物理学公式大全

经过我一上午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个属于医 学院的物理复习大纲 基本概念 理想液体 稳定流动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 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柏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 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雷诺数及判据 η ρvr =Re 四、注意的问题 空气中有大气压 Pa P 5 010013.1?= 水的密度 3kg/m 1000=ρ 空吸与虹吸现象

振动和波 基本概念 振动 简谐振动 谐振动的矢量表示 振幅 初相位 圆频率 周期 波速 波长 频率 v u λ= 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 相位差 同相 反相 波动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波的叠加原理 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简谐振动方程 )cos(?ω+=t A x 2 2 0)( x v tg v x A ω?ω - =+= 谐振动能量 2222 1 21A m kA E ω==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cos[?ω+-=u x t A y 波的强度公式 222 1 ωρuA I = 球面波 21 2211221)(,r r I I r r A A == 惠更斯原理 *波的干涉 )(21212r r -- -=?λ π ??? 干涉加强 2 11212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干涉减弱 2 11212)12()(2A A A k r r -=+=---=?π λ π ??? 三、注意的问题 1、已知初始条件及振动系统性质,求振动方程 (求?=?) 2、已知振动方程,求波动方程 (确定时间上是落后还是超前 ?u x μ ) 3、两振动、波动叠加时,相位差的计算

常用形体体积面积计算公式大全

图形 常用形体的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 尺寸符号 a-棱於-对角 线S-表両积 K-侧表面积 讥h-边长 0-底面对角线的交点 a上川-边畏 力-高 F-JK S积 0 ■底両中线的交点 y-一个组合三角老的両积 左-组合三角形的个数 0-锻底答对角线交点 此凤-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力■底面间更离 。-一个组合梯形的面积 和-组合梯形数 卫-外半径一內 半径 £-柱壁厚度 P-平均半径勺= 内外侧面积 仿积(卩)底面积 (F)表面积(小侧表 面积(仓) /= Q?決h S = 2(c? ? E +a ? % +E ?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捉升口我 夙一球半径 ①巳-底面半径 /腰高 兔-球心o 至帝底圆心q 的距 离 对于抛物线形桶体 y = ^-(2D 2+Dd + -d 2) 15 4 对于回形桶仿 7略(仃+八) a,b,c ■半轴 交 叉 柱 体 卩=加(屮一些 心3-下底边长 上底边长 h_上、下底边距离(高) V = -[(2a +勺加+(2甸诃如 6 =—[ab+(a +(?})(& 十劣十 ? 如 6 、 常用图形求面积公式 图形 尺寸符号 而积(F )表而积(S ) Q ■中间断面直径 H -底直径 I-桶高 ¥ r U :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

流体的流动 一、 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2 稳定流动 3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 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柏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 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3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4 雷诺数及判据 η ρvr = Re

四、注意的问题 空气中有大气压 Pa P 5010013.1?= 水的密度 3 kg/m 1000=ρ 空吸与虹吸现象

振动和波 一、 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波的干涉 )(21212r r -- -=?λ π ??? 干涉加强 2 11212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干涉减弱 2 11212)1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声波 一、基本概念 1 声速u 2 振动速度 声压 声特性阻抗 Z p v A v u Z m m m = ==,,ωρ 3 *声强 声强级 响度 响度级 ) (lg 102210 222 2dB I I L Z p Z p uA I e m == ==ωρ 4 *听阈 痛阈 听阈区域 二、重要公式 1 声波方程 ]2 )(cos[)](cos[πωωρω+- =- =u y t u A p u y t A x 2 *多普勒效应公式 0v V u V u v s o ±= 正负号的确定 : 0远离来确定时,根据相互靠近还是、当≠s o V V 三、注意的问题

常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电如_边長 馬-高 F-底面积 0-底両申銭的交点 卩=FJ — (c -+i H - c) * b+2F 禺="+6+c)*ft ,-一个粗合三箱我的両积 71 -组合三角形的惱 O-锥底备对角護交点 年店-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力L 底面间歴畫 "-一个爼舍梯戒的面积 R-组合梯形数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体积(茁)庭百积(F ) 表面瞅门侧恚面积(鬲) 图形 尺寸符号 d-刘角爲 表 面积 覇-侧表面积 长 方 扩=Q S=6a 2 CS 血为-边拴 0-底面对角线的交点 V = a*h* h S = 2(a ? b 4-(j ? h +i * ft) £l-2Ma+&) 圆 柱 和 空 心 圆 柱 A 管 去-外宰径 —内半径 £-柱壁區度 p -平均半径 心=内外側面祝 B&- $=2滋?/! +2JC £^ E\ = 2/rR ? h 空心言圆柱: F =凤疋7勺=2叭伤 S=X?4F )JU2/I (用-沔 场=2品第卄) 5=n?/ + F

h -盘小高度 怒-毘大高度F-属面举径 尸-廐面半径巾-高卜母爼长 E工-虧面半径巾-高 ”母緩g ■制血+吩2*卩+—!_:cos a 禺F偽十吗) & = + F — ttri y-^^2+ ^+^) 禺■忒迎肝) 卩十押 十试疋■!■/) 球扇r-*e 4宜径 尸■兰直玉■輕:?口」 石6沪 3 6 S =血2 -

夙-球半径 ①巳-底面半径 S ■ 4nJ -2J &, ■ £戊■矽一4了*彷 V a,b,c-半轴 交 叉 圆 柱 体 球 缺 椭 球 体 A 胎 D-中间斷面苴狂 说 -廐直径 『-桶高 = 2冲丘= ST ⑷-Q 护=佩乃 -町 十山2 y~—(3R^3^+h^ $■2鈕 g= 2fviih 十牙叶 4-^) 卫-風总儒平旳半径 0-同环体平均半径 川-凰环体截面言径 r-回环体茁両半径 .—— 圆 环 体 为-球鎂的高 r- 瑋岐半栓 日-平切厨言径 业=曲面"5^ 球破表面积 用于抛物线我桶徘 卩=竺口“+戊4丄护) 15 4 对于园飛确体 卩皤用十吗

医用物理学公式-大全

医用物理学公式大全 一、基本定律及定理 1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伯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3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 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4 雷诺数及判据 η ρvr = Re (3000)

振动和波 一、 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简谐振动方程 )cos(?ω+=t A x 2 2 0)( x v tg v x A ω?ω -=+= 2 谐振动能量 2222 1 21A m kA E ω== 3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cos[?ω+-=u x t A y 4 波的强度公式 222 1 ωρuA I = 球面波 21 2211221)(,r r I I r r A A == 5 惠更斯原理 6 波的干涉 )(21212r r -- -=? λ π ??? 干涉加强 2 11212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干涉减弱 2 11212)1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声波 一、基本概念 1 声速 u 2 振动速度 声压 声特性阻抗 Z p v A v u Z m m m = ==,,ωρ 3 声强 声强级 响度 响度级 ) (lg 102210 222 2dB I I L Z p Z p uA I e m == ==ωρ 二、重要公式 1 声波方程 ]2 )(cos[)](cos[πωωρω+- =- =u y t u A p u y t A x 2 多普勒效应公式 0v V u V u v s o ±= 正负号的确定 : 0远离来确定时,根据相互靠近还是、当≠s o V V 三、注意的问题 1 两非相干的声波叠加时,声强可简单相加,而声强级不能简单相加 2 标准声强 2120/ 10m w I -=

医用物理学公式汇总

1.连续性方程(equation of continuity ):在定常流动中,同一流管的任一截面处的流体密度、流速和该截面面积的乘积为一常量。 ρ1S 1υ1 =ρ2S 2υ2 或 ρS υ=常量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即ρ1 =ρ2 S 1υ1 = S 2υ2 或 S υ=常量 体积流量(S υ)简称流量(Q ) 2.伯努利方程:只适用于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 3. 雷诺数 由雷诺数判断流动类型 R e <1000时,流体作层流; R e >2000时,流体作湍流; 1000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 A. 春秋战国至两汉 B. 秦至两汉 C. 隋唐 D. 唐朝 E. 宋朝 2. 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的医书是:() A. 《内经》 B. 《千金方》 C. 《颅囟经》 D.《小儿药证直诀》 E.《诸病源候论》 3.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小儿医是:() A. 巫方 B. 巢元方 C. 孙思邈 D. 钱乙 E. 扁鹊 4. 我国什么时候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汉 D. 隋唐 E. 宋元 5. 相传我国第一部儿科著作是:() A. 《小儿药证直诀》 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C. 《颅囟经》 D.《幼幼新书》 E.《小儿病源方论》 6. 我国最早专篇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著作是:() A. 《小儿药证直诀》 B. 《颅囟经》 C. 《小儿用药本草》 D.《诸病源候论》 E.《备急千金要方》 7. 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法则,并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的医家是:() A. 万全 B. 陈飞霞 C. 王肯堂 D. 钱乙 E. 夏禹铸 8. 我国第一部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专著是:() A. 《小儿痘疹方论》 B.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C. 《小儿痘疹袖金方论》 D.《博集稀痘方论》 E.《幼幼新书》 9. 小儿痘疹用温补方药的创始人是:()

A. 钱乙 B. 董汲 C. 陈文中 D. 刘锡 E. 曾世荣 10. 汇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是:() A. 《幼幼新书》 B. 《活幼心书》 C. 《活幼心法》 D.《全幼心鉴》 E.《幼科发挥》 11. 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与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的蓍作是:() A. 《幼幼新书》 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C. 《活幼心书》 D.《小儿病源方论》 E.《幼科指南》 12.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起于:()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E. 清代 13. 《幼幼集成》的作者是:() A. 万全 B. 王肯堂 C. 夏禹铸 D. 陈飞霞 E. 沈金鳌 14.“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A.《脉经》 B.《诸病源候沦》 C.《颅囟经》 D.《温病条辨》 E.《山海经》 15. 首创小儿”纯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小儿则》 E.《温病条辨?解儿难》 16.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A .钱乙 B .扁鹊 C .巢元方 D .张仲景 E .薛己 17.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A .吴鞠通 B .陈复正 C .万全 D .薛已 E .扁鹊 18. 痘疹用温补学派的创始人是() A.钱乙 B.董汲 C.陈文中 D.曾世荣 E.张琰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指的是:()

图形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 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 b 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 b)h/2 =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儿科学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儿科学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m。研究对象是胎儿至青春期(18岁)的儿童。研究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儿科学研究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近年来儿科学完成了从单纯临床儿科到儿童医学(广义儿科学)的历史演变。儿童医学不再是以成人医学为主的医学架构中的一个小小的年龄分支,它是以生长发育为主线的生命过程的医学。 1国外儿科学专业新进展

上世纪医学领域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等高科技成果相继呈现,展示了人类科研思路的发展和方法学上的开拓进取,也预示新世纪儿科学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当前儿科学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也迎来了深化、提升、发展的大好局面。保障儿童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是全社会对儿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儿科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 新诊断技术的涌现 代组学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基础医学生物学科给医学诊断领域带来新的曙光。进入新世纪,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遗传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对儿科领域疑难杂症的诊断更加深入,成为儿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生物学的整体复杂性以及基因构成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对这些交互作用的理解已经不能单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水平去揭示。关注生物分子之间途径及网络的动态变化和关系的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或整体系统生物学(global systems biology),则通过研究DNA、RNA、蛋白质和代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各种生物信息,从全局反映遗传背景和所处环境对生物个体的作用

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3)

第三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病原体及临床表现 1.主要病原体 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感染多为继发。 2.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较大,与年龄、感染病原体和机体抵抗力有关。轻症病例仅有鼻部症状;重症病例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如中耳炎、风湿热、心包炎、骨髓炎等疾病。上感分为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小儿感冒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寒、热、暑、湿、燥等。小儿肺常不足,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外邪易于乘虚侵人而发为感冒。外邪客于肺卫,导致卫阳受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喷嚏及咳嗽等症。因此,小儿感冒的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病变部位主要在肺,亦常累及肝、脾等脏。 治疗原则: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解表、清热解毒。治疗兼证,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 ①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流涎、咽痛等。体检时可见咽部红肿,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约1周左右。 ②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好发于春夏季,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体检时可见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2周。 常见兼夹证(夹痰、夹滞、夹惊)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常见兼夹证的中医病因病机 1.夹痰 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 2.夹滞 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有饮食不节,致乳食停积,阻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为感冒夹滞。 3.夹惊 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心肝,易致心神不安,睡卧不宁,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 治疗原则 (1)夹痰 偏于风寒者,治以辛温解表,宣肺化痰;偏于风热者,治以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医用物理学公式总结-精品推荐

三 流体的流动 一、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2 稳定流动 3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 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伯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 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 4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3 空吸与虹吸现象 4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四 振动 一、基本概念 1 振动 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 2 振幅 初相位 相位 圆频率 周期

3 振动能量 4 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垂直方向同频率) 5 相位差 同相 反相 二、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简谐振动方程 )cos(?ω+=t A x 2 2 0)( x v tg v x A ω?ω -=+= 2 简谐振动能量 2222 1 21A m kA E ω== 三、注意的问题 1 已知初始条件及振动系统性质,求振动方程 (求?=?) 2 两振动叠加时,相位差的计算 五 波 一、基本概念 1 波速 波长 频率 v u λ= 2 波动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及其物理意义cos[()] cos() x y A t u y A t kx ωφωφ=- +=-+ 3 波的叠加原理 4 声速u 5 振动速度 声压 声特性阻抗 Z p v A v u Z m m m = == ,,ωρ 6 声强 声强级 响度 响度级 ) (lg 102210 222 2dB I I L Z p Z p uA I e m == ==ωρ

(完整版)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大全

公式大全 一、平面图形 1、三角形 面积: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 S=√[p(p-a)(p-b)(p-c)] =(1/4)√[(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 * absinC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S=(a+b+c)r/2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S=abc/4R (6).根据三角函数求面积: S= absinC/2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为外切圆半径。 周长:l=a+b+c 2、圆 面积:S=π*R^2 =π*D^2/4 = l^2/4π(D:直径,l:周长) 周长:l=2πR =πD 3、扇形 面积:S=nπ*R^2/360 =aR^2 (n:为扇形的圆心角,a:扇形的圆心角弧度制) 周长:l=nπR/180+2R =aR+2R 4、椭圆 面积:S=abπ 5、正方形 面积:S=a^2 周长:l=4a 6、长方形 面积:S=ab 周长:l=2(a+b) 7、平行四边形 面积:S=ah =absinx(a:为底,h:为高,b:是a的邻边,x:是a、b边的夹角) 周长:l=2(a+b)

8、菱形 适用于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另还有: 面积:S=ab (a、b为两对角线的长) 周长:l=4x (x为边长) 9、梯形 面积:S=(a+b)h/2 (a,b 为上下底,h 为高) 等腰梯形面积:S=csinA(a+b)/2 (c 为腰,A 是锐角底角) 10、圆环 面积:S=(R^2-r^2)π(R 外圆半径,r 内圆半径) 11、弧与弓形 弧长:l=nπR/180=aR(n:为弧所对的圆心角,a:弧度制) 弓形面积: i,圆上割下的弓形 (1)当弓形弧是劣弧时,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2)当弓形弧是优弧时,S弓形=S扇形+S三角形. ii,抛物弓形 以割线为底,以平行于底的切线的切点为顶点的内接三角形的3/4 二、立体图形 1、球表面积:S=4*π*R^2 体积:V=4πR^3/3 2、正方体表面积:S=6a^2 体积:V=a^3 3、长方体表面积:S=2(ab+bc+ac) 体积:V=abc 4、棱柱体积:V=Sh (S:为底面积,h:高) 6、圆柱表面积:S=2πRh+πR^2 (R:底面圆的半径,h:侧面高) 体积:V=Sh (S:为底面积,h:高) =πR^2 h 7、圆锥、棱锥 圆锥的表面积:S=πRh+πR^2(R:底面圆的半径,h:侧面长) 圆锥、棱锥的体积:V=Sh/3 (S:为底面积,h:高) 8、棱台 设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1、S2,高为h, 体积:V=(1/3)[S1+√(S1S2)+S2] ×h(√表示平方根) 9、圆台体积:V=[S+S′+√(SS′)]h÷3=πh(R^2+Rr+r^2)/3 (-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大全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大全 一、全(表)面积(含侧面积) 1、柱体 ①棱柱 ②圆柱 2、锥体 ①棱锥: ②圆锥: 3、台体 ①棱台: ②圆台: 4、球体 ①球: ②球冠:略 ③球缺:略 二、体积 1、柱体 ①棱柱 ②圆柱 2、锥体 ①棱锥 ②圆锥

3、台体 ①棱台 ②圆台 4、球体 ①球: ②球冠:略 ③球缺:略 说明:棱锥、棱台计算侧面积时使用侧面的斜高计算;而圆锥、圆台的侧面积计算时使用母线计算。 三、拓展提高 1、祖暅原理:(祖暅:祖冲之的儿子)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如果它们在任意高度上的平行截面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最早推导出球体体积的祖冲之父子便是运用这个原理实现的。 2、阿基米德原理:(圆柱容球) 圆柱容球原理:在一个高和底面直径都是的圆柱形容器内装一个最大的球体,则该球体的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分析:圆柱体积: 圆柱侧面积: 因此:球体体积: 球体表面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如图) += 即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同直径的球体积之和 3、台体体积公式 公式: 证明:如图过台体的上下两底面中心连线的纵切面为梯形。 延长两侧棱相交于一点。 设台体上底面积为,下底面积为 高为。 易知:∽,设, 则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即:(相似比等于面积比的算术平方根) 整理得: 又因为台体的体积=大锥体体积—小锥体体积 ∴ 代入:得: 即: ∴ 4、球体体积公式推导 分析:将半球平行分成相同高度的若干层(),越大,每一层越近似于圆柱,时,每一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圆柱。这些圆柱的高为,则:每个圆柱的体积= 半球的体积等于这些圆柱的体积之和。 ……

关于医用物理学公式大全

经过我一上午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个属于医学院的 物理复习大纲 一、 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2 稳定流动 3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 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柏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 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3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4 雷诺数及判据 η ρvr = Re 四、注意的问题 空气中有大气压 Pa P 5010013.1?= 水的密度 3 kg/m 1000=ρ 空吸与虹吸现象

振动和波 一、 基本概念 1 振动 简谐振动 谐振动的矢量表示 2 振幅 初相位 圆频率 周期 3 波速 波长 频率 v u λ= 4 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 5 相位差 同相 反相 6 波动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7 波的叠加原理 二、 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简谐振动方程 )cos( ?ω+=t A x 2 谐振动能量 2222 1 21A m kA E ω==

3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cos[?ω+- =u x t A y 4 波的强度公式 222 1 ωρuA I = 球面波 21 2211221)(,r r I I r r A A == 5 惠更斯原理 6 *波的干涉 )(21212r r -- -=?λ π ??? 干涉加强 2 11212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干涉减弱 2 11212)12()(2A A A k r r -=+=---=?π λ π ??? 三、注意的问题 1、已知初始条件及振动系统性质,求振动方程 (求?=?) 2、已知振动方程,求波动方程 (确定时间上是落后还是超前 ?u x μ ) 3、两振动、波动叠加时,相位差的计算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

流体的流动 一、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2 稳定流动 3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 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 211v s v s Q sv == 2 *柏努利方程 2 2 2212112 2 121 2 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3 实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 1()21( 22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4 雷诺数及判据 η ρvr =Re 四、注意的问题 空气中有大气压 Pa P 5 010013.1?= 水的密度 3kg/m 1000=ρ 空吸与虹吸现象

振动和波 一、基本概念 1 振动 简谐振动 谐振动的矢量表示 2 振幅 初相位 圆频率 周期 3 波速 波长 频率 v u λ= 4 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 5 相位差 同相 反相 6 波动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7 波的叠加原理 二、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简谐振动方程 )cos(?ω+=t A x 2 2 0)( x v tg v x A ω?ω - =+= 2 谐振动能量 2222 1 21A m kA E ω== 3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cos[?ω+-=u x t A y 4 波的强度公式 222 1 ωρuA I = 球面波 21 2211221)(,r r I I r r A A == 5 惠更斯原理 6 *波的干涉 )(21212r r -- -=?λ π ??? 干涉加强 2 112122)(2A A A k r r +==---=?π λ π ??? 干涉减弱 2 11212)12()(2A A A k r r -=+=---=?π λ π ??? 三、注意的问题 1、已知初始条件及振动系统性质,求振动方程 (求?=?) 2、已知振动方程,求波动方程 (确定时间上是落后还是超前 ?u x )

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大全 周长: 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X2 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X4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圆周率×半径×2 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容积:容器若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S=6a×a(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公式:V=a×a×a(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S=2×(ab+bc+ac)((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X宽X高 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宽+高)X4 正方体体积:Va×b×c(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棱长X12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或S=2π*r*r+2π*r*h(2×π×半径×半径+2×π×半径×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或V=π *r*r*h(π×半径×半径×高)] 圆锥体积:V=S底×h÷3(底面积×高÷3)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X棱长X棱长 通用体积公式:底面积X高 截面积X长

表面积的变化要会人折。 长方体或正方体被锯开后,一次会增加两个面;反之,两个相同,体或长方体拼在一起,一次 会减少两个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要牢记。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大全)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大全 一、 全(表)面积(含侧面积) 1、 柱体 ① 棱柱 ② 圆柱 2、 锥体 ① 棱锥:h c S ‘ 底棱锥侧2 1= ② 圆锥:l c S 底圆锥侧2 1 = 3、 台体 ① 棱台:h c c S ) (2 1 ‘下底上底棱台侧+= ② 圆台:l c c S )(2 1 下底上底棱台侧+= 4、 球体 ① 球:r S 24π=球 ② 球冠:略 ③ 球缺:略 二、 体积 1、 柱体 ① 棱柱 ② 圆柱 2、 锥体 ① 棱锥 ② 圆锥

3、 ① 棱台 ② 圆台 4、 球体 ① 球: r V 33 4 π=球 ② 球冠:略 ③ 球缺:略 说明:棱锥、棱台计算侧面积时使用侧面的斜高h ' 计算;而圆锥、圆台的侧面积计算时使用母线l 计算。 三、 拓展提高 1、 祖暅原理:(祖暅:祖冲之的儿子)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如果它们在任意高度上的平行截面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最早推导出球体体积的祖冲之父子便是运用这个原理实现的。 2、 阿基米德原理:(圆柱容球) 圆柱容球原理:在一个高和底面直径都是r 2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一个最大的 球体,则该球体的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3 2 。

分析:圆柱体积:r r h S V r 3 222)(ππ=?==圆柱 圆柱侧面积:r h c S r r 2 42)2(ππ=?==圆柱侧 因此:球体体积:r r V 333 423 2ππ=?=球 球体表面积:r S 24π=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如图) + = 即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同直径的球体积之和 3、 台体体积公式 公式: )(31 S S S S h V 下下 上 上 台++= 证明:如图过台体的上下两底面中心连线的纵切面为梯形ABCD 。 延长两侧棱相交于一点P 。 设台体上底面积为S 上,下底面积为S 下高为h 。 易知:PDC ?∽PAB ?,设h PE 1=, 则h h PF +=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PF PE AB CD =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墙基槽长度以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各种体积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V=a3 长方体a-长 b-宽 c-高S=2(ab+ac+bc) V=abc 棱柱S-底面积 h-高V=Sh 棱锥S-底面积 h-高V=Sh/3

医用物理学公式大全之欧阳家百创编

经过我一上午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个属于 医学院的物理复习大纲 一、 欧阳家百(2021.03.07) 二、 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2 稳定流动 3 层流与湍流 流量 流阻粘度 二、基本定律及定理 1 *连续性方程 2211v s v s Q sv == 2 *柏努利方程2 2 2212112 2121 21gh v p gh v p E gh v p ρρρρρρ++=++=++ 3 *泊肃叶定律 l P P r Q R P Q ηπ8)(214-= ?= 4 牛顿粘滞定律 dx dv s F η = 三、重要结果及结论 1 小孔流速问题 h g v ?=2 2 测速、测流量问题 (皮托管,汾丘里管) 3 实 际流体的能量损耗 )21()21( 22 22121112gh v p gh v p E ρρρρ++-++ =?

4 雷诺数及判据 ηρvr = Re 四、注意的问题 空气中有大气压 Pa P 5 010013.1?= 水的密度 3kg/m 1000=ρ 空吸与虹吸现象 振动和波 一、基本概念 1 振动 简谐振动 谐振动的矢量表示 2 振幅 初相位 圆频率 周期 3 波速 波长 频率 v u λ= 4 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 5 相位差 同相 反相 6 波动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7 波的叠加原理 二、基本规律及重要公式 1 *简谐振动方程)cos( ?ω+=t A x 2 谐振动能量 22221 21A m kA E ω== 3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cos[?ω+-=u x t A y 4 波的强度公式 2221 ωρuA I = 球面波 21 2211221)(,r r I I r r A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