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重庆大学)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实验一:简单程序设计实验

(1)编写一个32 位无符号数除法的程序,要求将存放在NUM1 中的32 位无符号数与存放在NUM2 中的16 位无符号数相除,结果存放在NUM3 和NUM4 中。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NUM1 DD 2A8B7654H

NUM2 DW 5ABCH

NUM3 DW ?

NUM4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 CS:CODE

START: MOV AX,DATA ;数据段寄存器初始化

MOV DS,AX

MOV AX, WORD PTR NUM1

MOV DX, WORD PTR NUM1+2

DIV NUM2

MOV NUM3,AX

MOV NUM4,DX

MOV AH,4CH ;正常返回DOS系统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编写一个拆字程序。要求将存放在ARY 单元的2 位十六进制数X1X2 拆为X1 和X2 两部分,并以0X1 和0X2 的形式分别存入ARY+1 和ARY+2 单元中。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ARY DB 2A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 CS:CODE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SI,OFFSET ARY ;取ARY的偏移地址

MOV AL,[SI] ;取16进制数至AL

MOV BL,AL

AND AL,0F0H ;取16进制数的高四位,即X1

SHR AL,4

MOV [SI+1],AL ;存0X1

MOV AL,BL

AND AL,0FH ;取16进制数的低四位,即X2

MOV [SI+2],AL ;存0X2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二: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1)编写一个字符比较程序,比较3 个无符号字节数A,B,C 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变量K 赋值:

如果3 个数不相等,则K=0;

如果3 个数中有两个相等,则K=1;

如果3 个数都相等,则K=2。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定义待比较数A、B、C,比较结果K

A D

B 20H

B DB 20H

C DB 20H

K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L,A

CMP AL,B ;对A、B进行比较,不相等则转到COMP2

JNE COMP2 ;相等则比较A、C

CMP AL,C

JNE K1 ;A、C不相等则K=1

JMP K2 ;A、C相等则K=2

COMP2: MOV BL,B

CMP BL,C

JE K1 ;对B、C进行比较,相等则K=1

CMP AL,C

JE K1 ;对A、C进行比较,相等则K=1

K0: MOV K,0

JMP EXIT

K1: MOV K,1

JMP EXIT

K2: MOV K,2

EXIT: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编写一个能实现下列表达式的程序:

?N = ?A + B A ≤B

设A,B,C 为小于128 的正整数。

?A ?B +C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A > B

A D

B 22H ;定义A、B、C、N

B DB 10H

C DB 01H

N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L, A

CMP AL, B

JG CALCUL ;A 小于或等于B 则N=A+B

ADD AL,B

JMP EXIT

CALCUL: SUB AL, B

ADC AL, C

EXIT: MOV N, A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三循环程序设计实验

(1)将字符串STRN(以“$”结尾)中的每一个字符均加上偶校验位,并统计有多少个字符因含有奇数个“1”而加上了校验位。统计结果存于N单元中。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 TA SEGMENT

STRN DB 'What$' ;任意定义一个字串,以“$”结尾

COUNT EQU $-STRN

N DB ?

BUF DB COUNT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X, DATA

MOV ES, AX

LEA SI, STRN

LEA DI, BUF

MOV CX, COUNT

MOV AL, 0

LP1: MOV BL, [SI] ;逐个取字符进行判断

AND BL, BL ;自己和自己做与运算

JP NEXT ;根据PF 标志位的变化进行跳转

INC AL

OR BL, 80H

NEXT: MOV [DI], BL

INC SI

INC DI

LOOP LP1

MOV N, AL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在FIRST 开始的一片连续的数据区中存放着100 个数据,编写一个程序,统计第1

个数据…0?之前的数据个数。

程序流程图略。参考源程

序:

DA TA SEGMENT

FIRST DB 10H,24H,34H, 73H,20H,44H,03H,36H,41H ;任取9 个数做演示

COUNT EQU $-FIRST

NUM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L, 0 ;计数值初始为0

MOV CX,COUNT

MOV BX, OFFSET FIRST

LP1: MOV AL, [BX] ;每次取一个数,与0 比较CMP AL, 00H

JNE NEXT

JMP EXIT ;找到0 则退出

NEXT: INC DL ;没找到0 则计数值加1 INC BX

LOOP LP1

EXIT: MOV NUM, DL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四:子程序设计实验

将BUF开始的10个单元中两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ASCII码,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要求码型转换通过子程序HEXASC实现,参数传送采用寄存器传送方式。

程序流程图略。参考源程序:

(1)实现方法一:远过程调用

DA TA SEGMENT

BUF DB 10H,2FH,0D0H,0FEH,33H,0F0H,20H,10H,3DH,0A2H

COUNT EQU $-BUF ;定义任意长度的一段BUF

DA 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设置足够深度的栈区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SI,OFFSET BUF

MOV CX,COUNT

AGAIN: MOV AL,[SI] ;逐个取数

MOV BL,AL

SHR AL,4

AND AL,0FH ;先对高字节部分转换(寄存器AL 传参)

CALL FAR PTR HEXASC ;调用子程序

MOV DL,AL

MOV AH,02H ;显示高字节部分对应的字符

INT 21H

MOV AL,BL

AND AL,0FH ;再对低字节部分转换(寄存器AL 传参)

CALL FAR PTR HEXASC ;调用子程序

MOV DL,AL

MOV AH,02H ;显示低字节部分对应的字符

INT 21H

MOV DL,20H

MOV AH,02H ;显示空格

INT 21H

INC SI

LOOP AGAIN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CODEB SEGMENT

ASSUME CS:CODEB

HEXASC PROC FAR

CMP AL,09H ;判断是不是数字

JA HEXATOF ;是字母则转到HEXATOF

ADD AL,30H ;是数字则对应到数字的ASCII 码

JMP ENDHEX

HEXATOF:ADD AL,37H ;是字母则对应到字母的ASCII 码ENDHEX: RET

HEXASC E NDP

CODEB ENDS

END START

(2)实现方法二:近过程调用

DA TA SEGMENT

BUF DB 10H,2FH,0D0H,0FEH,33H,0F0H,20H,10H,3DH,0A2H

COUNT EQU $-BUF ;定义任意长度的一段BUF

DA 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设置足够深度的栈区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SI,OFFSET BUF

MOV CX,COUNT

AGAIN: MOV AL,[SI] ;逐个取数

MOV BL,AL

SHR AL,4

AND AL,0FH ;先对高字节部分做转换

CALL HEXASC

MOV DL,AL ;显示高字节部分对应的字符

MOV AH,02H

INT 21H

MOV AL,BL

AND AL,0FH ;再对低字节部分做转换

CALL HEXASC

MOV DL,AL ;显示低字节部分对应的字符

MOV AH,02H

INT 21H

MOV DL,20H ;显示空格

MOV AH,02H

INT 21H

INC SI ;继续循环或退出

LOOP AGAIN

MOV AH,4CH

INT 21H

HEXASC PROC NEAR

CMP AL,09H

JA HEXATOF

ADD AL,30H

JMP ENDHEX

HEXATOF:ADD AL,37H

ENDHEX: RET

HEXASC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五:DOS 中断调用实验

(1)如果从键盘上依次输入的是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则输出“RIGHT”标记后结束程序,否则输出标记“ERROR”后转向原出错处重做。试编程实现该功能。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 TA SEGMENT

MSG DB 0AH,0DH,'RIGHT',0AH,0DH,'$'

WRN DB 0AH,0DH,'ERROR',0AH,0D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AGAIN: MOV AH,01H ;等待用户输入1 个字符并显示INT 21H

CMP AL,39H

JA EMSG

CMP AL,30H

JB EMSG ;判断输入是否是数字,不是则报错

MOV AH,01H ;等待用户输入1 个字符并显示

INT 21H

CMP AL,'A'

JB EMSG

CMP AL,'Z' ;判断输入是否是大写字母,不是则继续

JB EXIT ;判断是不是小写字母

CMP AL,'a'

JB EMSG

CMP AL,'z'

JB EXIT ;不是字母则报错,是字母则转到EXIT

EMSG: LEA DX,WRN

MOV AH,09H

INT 21H

JMP AGAIN

EXIT: MOV DX,OFFSET MSG

MOV AH,09H ;显示“RIGHT”并退出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编写一程序分类统计字符个数:即接收键入的一串字符(字符个数不超过50个,该字符串用回车作为结束),并按数字、字母和其它字符分类计数,然后将结果存入digit、letter 和other 3个存储单元中,并显示结果。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 TA SEGMENT

MSG1 DB 0AH, 0DH, 'Number of digit:',20H,'$'

MSG2 DB 0AH, 0DH, 'Number of letters:', 20H,'$'

MSG3 DB 0AH, 0DH, 'Number of other characters:', 20H, '$'

BUF DB 50

DB 0

DB 50 DUP(?) ;设置足够深的栈区

DIGIT DB ?

LETTER DB ?

OTHER DB ?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H,0AH ;等待用户输入字符串并显示

MOV DX,OFFSET BUF

INT 21H

MOV SI, OFFSET BUF

MOV CL,[SI+1]

MOV CH,00H

MOV AL,00H

MOV AH,00H

MOV BH,00H

AGAIN: MOV BL,[SI+2]

CMP BL,30H

JB OTH ;ASCII 码小于30H 则归类为“其它”

CMP BL,3AH

MOV LETTER, BH MOV OTHER, AL

MOV DX, OFFSET MSG1 MOV AH,09H INT 21H

MOV AL, DIGIT CALL DISP

;显示“数字”有多少个

MOV DX, OFFSET MSG2 MOV AH,09H INT 21H

MOV AL, LETTER CALL DISP

;显示“字母”有多少个

MOV DX, OFFSET MSG3 MOV AH,09H INT 21H

MOV AL, OTHER CALL DISP

;显示“其它”有多少个

MOV AH,4CH INT 21H

JB DIG

;ASCII 码大于等于 30H 小于 3AH 则归类为“数字” CMP BL,41H JB OTH

;ASCII 码大于等于 3AH 小于 41H 则归类为“其它” CMP BL,5BH JB LET

;ASCII 码大于等于 41H 小于 5BH 则归类为“字母” CMP BL,61H JB OTH

;ASCII 码大于等于 5BH 小于 61H 则归类为“其它” CMP BL,7BH JB LET

;ASCII 码大于等于 61H 小于 7BH 则归类为“字母”

OTH: INC AL ;“其它”计数器加 1

DIG:

JMP ENDLP INC AH

;“数字”计数器加 1

LET:

JMP ENDLP INC BH

;“字母”计数器加 1 ENDLP: INC SI

LOOP AGAIN

;继续循环

MOV DIGIT, AH

;统计各类个数

MOV AH,00H

MOV DH,0AH

DIV DH

MOV CH,AH

ADD AL, 30H

MOV DL, AL

MOV AH, 02H

INT 21H

ADD CH,30H

MOV DL, CH

MOV AH, 02H

INT 21H

RET

DISP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六:扩展定时器/计数器接口实验

(1)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编写初始化程序,观察其输出OUT0信号的波形。修改计数初值,观察OUT0信号的变化情况。硬件连接方法:8254计数器0的CLK0端接规则的脉冲输入(频率自选),OUT0接示波器的正极;示波器负极接地。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DB 100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X,20FH ;写入计数器0的控制字

MOV AL,00010110B

OUT DX,AL

MOV DX,20CH ;写入计数器0的计数初值

MOV AL,05H

OUT DX,A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将计数器1和计数器0级联起来,二者均工作于方式3,编写初始化程序,观察OUT1 和OUT0信号的波形,说明二者的关系。修改计数初值,观察OUT0和OUT1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硬件连接方法:8254计数器1的CLK1端接规则的脉冲输入(频率自选),OUT1接8254计数器0的CLK0,计数器0的输出OUT0接示波器正极;示波器负极接地。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DATA SEGMENT

DB 100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X,20FH

MOV AL,00010110B ;写入计数器0的控制字

OUT DX,AL

MOV DX,20CH ;写入计数器0的计数初值

MOV AL,05H

OUT DX,AL

MOV DX,20FH

MOV AL,01010110B ;写入计数器1的控制字

OUT DX,AL

MOV DX,20DH ;写入计数器1的计数初值

MOV AL,02H

OUT DX,A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七: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255A 简单编程实验

(1)利用8255A 的B 口输出控制两组发光二级管L1,L3,L5,L7 和L2,L4,L6,L8 亮灭交替变化。

分析:

按照题目要求,当8255A 的B 口输出为01010101B(55H)时,发光二极管L1,L3,L5,L7 会被点亮,当8255A 的B 口输出为10101010B (0AAH)时,发光二极管L2,L4,L6,L8 会被点亮。因此,通过延时改变8255A 的B 口输出,即可实现两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交替变化。由于LED 随时出于准备好的状态,因此8255A 的B 口可工作于方式0 输出,其它端口未使用,无需考虑。因此,8255A 的方式控制字为:10000000B(80H)。

硬件连接方法:

8255A 的B 口PB0~PB7 分别连接L1~L8。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486

DATA SEGMENT

PORTA DW 208H ;8255A端口A地址

PORTB DW 209H ;8255A端口B地址

PORTC DW 20AH ;8255A端口C地址

PORT_CTR DW 20BH ;8255A控制端口地址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1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X, PORT_CTR MOV AL, 10000000B ;8255A初始化;控制字

OUT DX, AL

MOV DX, PORTB

MOV AL, 00H

OUT DX, AL

;8255A端口B清零,LED初始化(全灭)

LP0:MOV BL, 01010101B MOV AL, BL

OUT DX, AL

CALL DELAY

NOT AL

MOV BL, AL

MOV AH, 01H ;调用BIOS的16H功能判断键盘是否有输入

INT 16H

JNZ EXIT

JMP LP0

EXIT: MOV AH, 4CH

INT 21H

DELAY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可通过修改NOP指令数量改变延时时间) MOV ECX, 0FFFFFFFH

LP2: NOP

LOOPD LP2

RET

DELAY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2)利用8255A 的A 口读入8 个开关K1~K8 的状态,当只有K1 合上时,L1~L8 显示00000001B;当只有K1 和K2 合上时,L1~L8 显示00000010B;当只有K1,K2 和K3 合上时,L1~L8 显示00000011B;当只有K1,K2,K3 和K4 合上时,L1~L8 显示00000100B;… 直到所有开关合上时,L1~L8 显示00001000B,并结束程序的运行。发光二极管的状态通过8255A 的B 口进行控制。

分析:

按照题目要求,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读取8255A 的B 口状态,并根据查询的结果给A 口送出相应数据,A 口工作在方式0 的输入状态,B 口工作在方式0 输出状态,C 口不需要考虑,所以8255A 的方式控制字为:10010000B)

硬件连接方法:

(1)8255A 的A 口PA0~PA7 对应连接K1~K8;

(2)8255A 的B 口PB0~PB7 对应连接L1~L8;

源代码:

DATA SEGMENT

LIST DB 01H, 03H, 07H, 0FH, 1FH, 3FH, 7FH, 0FFH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1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X, 20BH ;8255A初始化

MOV AL, 10010000B

OUT DX, AL

MOV DX, 209H ;8255A的B口清零,LED初始化(全灭)

MOV AL, 00H

OUT DX, AL

L0: MOV DX, 208H ;读8255A的A口,获得开关状态IN AL, DX

MOV BL, 00H

MOV CX, 8

MOV SI, OFFSET LIST

L1: INC BL

CMP AL, [SI]

JZ FIND

INC SI

LOOP L1

JMP L0

FIND:MOV AL, BL

MOV DX, 209H ;当前开关状态为表中所列状态之一;显示LED状态

OUT DX, AL

CMP AL, 08H

JNZ L0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DATA SEGMENT

PORT0 DW 20CH;8254计数器0端口地址

PORT1 DW 20DH;8254计数器1端口地址

PORT2 DW 20EH;8254计数器2端口地址

PORT3 DW 20FH;8254控制寄存器端口地址

PORTA DW 208H;8255A的A口端口地址

PORTB DW 209H;8255A的B口端口地址

PORTC DW 20AH;8255A的C口端口地址

DATA PORT_CTR DW 20BH

ENDS

;8255A的控制寄存器端口地址实验八: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255A 综合应用实验

(1)利用8254计数器0、计数器1和8255A的B口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定时控制,让8个发光二极管每隔1s从左到右依次点亮。(要求计数器1的时钟脉冲频率为250kHz)。

分析: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利用8254进行定时1s控制,定时到后,改变8255A的B口输出。

以利用中断的方式实现,8254定时到时向CPU申请中断,CPU相应中断后在中断程序中改变8255A的B口输出。由于题目要求8254的输入脉冲频率为250kHz,所以需要级联计数器1和计数器0实现1s

定时(参考程序中利用计数器1进行20ms定时,计数器0进行50次计数,计数次数到时由OUT0 向CPU申请中断)。8255A的B口控制LED,可工作在方式0输出,A口未使用,为了选通实验板上的中断输入C口的PC7须输出低电平,因此C口的高四位工作在方式0输出。综合上述要求,8254和8255A的初始化参数为:

8254计数器1的计数初值为:N=20ms/4μs=5000D;方式控制字为:01110100B (74H) 8254计数器0的计数初值为:N=50D;方式控制字为:00010100B (14H)

8255A的方式控制字:10000000B (80H);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00001110B (0EH)(使PC7复位,允许8254的OUT0中断到达系统8259的IRQ3端)

此外,利用中断方式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还需要设置系统8259芯片的中断屏蔽字和系统存储器中的中断向量表(修改中断类型号为0BH的中断向量)。

硬件连接方法:

(1)250kHz脉冲输出接8254的CLK1,OUT1接CLK0,OUT0接IRQ;

(2)8255A的B口PB0~PB7对应连接L1~L8。

程序流程图略。

参考源程序:

STACK1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0)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ES:DATA, SS:STACK1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AL, 80H ; 8255初始化, B口方式0输出,C口高4位输出

MOV DX, PORT_CTR

OUT DX, AL

MOV AL, 0EH ;PC7清零,允许8254中断到IRQ3

OUT DX, AL

MOV AL, 00H ;发光二极管初始化(全灭)

MOV DX, PORTB

OUT DX, AL

MOV AX, 350BH ;保存系统原有0BH号中断的中断向量至堆栈

INT 21H

PUSH ES

PUSH BX

MOV AX, SEG INTPROC

MOV DS, AX

MOV DX, OFFSET INTPROC

MOV AX, 250BH ;将程序要求的中断向量写入

INT 21H

IN AL, 21H ;设置8259的IMR寄存器,允许IRQ3中断

AND AL, 0F7H

OUT 21H, AL

STI ;开中断,CPU可以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

MOV DX, PORT3 ;8254计数器0初始化

MOV AL, 14H

OUT DX, AL

MOV DX, PORT0 ;计数器0写入计数初值50D

MOV AL, 50D

OUT DX, AL

MOV DX, PORT3 ;8254计数器1初始化

MOV AL, 74H

OUT DX, AL

MOV DX, PORT1 ;计数器1写入计数初值5000D

MOV AX, 5000D

OUT DX, AL

MOV AL, AH

OUT DX, AL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封面与格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小组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3年4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 (1) 1.1 设计任务说明(二级标题) (1) 1.1.1 设计题目(三级标题) (1) 1.1.2 相关说明 (1) 1.2 设计目的 (1) 第二章设计方案 (1) 第三章设计计算过程 (2) 3.1 变速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2) 3.1.1 中心距的确定 (2) 3.1.2 轴向尺寸的确定 (3) 第四章心得体会 (4) 参考文献 (4) 计算说明书格式说明 (5)

第一章设计目的1.1 设计任务说明(二级标题) 1.1.1 设计题目(三级标题) 1.1.2 相关说明 1.2 设计目的 第二章设计方案

第三章设计计算过程 中心距的确定3.1 变速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3.1.1 中心距的确定 变速器简图如图3.1所示。 初选中心距时,可根据下述经验公式: 3 max1 A e g A K T iη =(3-1) 式中:A——变速器中心距(mm); A K——中心距系数,对轿车,8.9~9.3 A K=,对货车, 8.69.6 A K= ,对多档 主变速器,9.511 A K= ; max e T——发动机最大转矩(N m ); 1 i——变速器一挡传动比; g η——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根据设计要求可知, max 2400 e T N m = , 1 6.540 i=,故: 3 max1 A e g A K T iη = () 32400 6. 8.6~9.540 696% =?? ? 212.42237.11mm = 初选215 A mm =。 初选 215 A mm =

有限元程序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有限元程序设计 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年级2010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有限元程序设计。 2.独立选择计算算例,并能通过算例判断程序的正确性。 3.独立完成程序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理论公式、程序框图、程序本 体、计算算例,算例结果分析、结论等。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复习掌握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单元有限元方法 的计算流程,以及单元刚度矩阵、等效节点载荷、节点应变、节点应力 和高斯积分等的计算公式。 3.用Fortran语言编写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 单元的有限元程序。 4.在Visual Fortran 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中完成有限元程序的编辑和调试 工作。 5.利用编写的有限元程序,计算算例,分析计算结果。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王勖成,有限单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O.C. Zienkiewicz, R. L. Tayl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ition,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Limited, 2000。 3.张汝清,董明,结构计算程序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第1周星期一上午:教师讲解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要求和任务安 排。 2.第1周星期一至星期二完成程序框图设计。 3.第1周星期三至第2周星期四完成程序设计。 4.第2周星期五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6 月 6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07 月 03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重庆大学操作系统全英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XX大学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A) 考 试 注 意 事 项 考试时间年月日考试 课程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满分 得分 阅卷 教师 一.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Generally speaking, which one is not the major concern for a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following four options?( D ) A.Manage the computer B.Manage the system resources C.Design and apply the interface between user's program and computer hardware system D.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complier 2.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batch system is ( C ) A.CPU utilization is low B.Can not concurrent https://www.doczj.com/doc/de14875091.html,ck of interaction

D.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3.A process transforms from waiting state to ready state is caused by the ( B ) A.Interrupt event B.Process scheduling C.Create a process for a program D.Waiting for some events 4.The concurrent process is refers to ( C ) A.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parallel B.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order C.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the same time D.The process can not be interrupted 5.In multi-process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public variables, the processes should be mutually exclusive access to critical areas. The so-called critical area is ( D ) A.A buffer B.A date area C.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D.A program 6.The orderly us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strategy can destroy the conditio n ( D ) to avoid deadlock. A.Mutual exclusive B.Hold and wait C.No preemption D.Circular wait https://www.doczj.com/doc/de14875091.html,er's applications use the system resources to complete its operation by the support and services of ( C ) A.clicking the mouse B.Keyboard command C.System call D.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8.There are four jobs arriv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execution time of each job is 2h. Now they run on one processor at single channel,then the average turnaround time is ( B ) A.1h B.5h C.2.5h D.8h 9.Among the job scheduling algorithms, ( B ) is related to the job's estimated running time. A.FCFS scheduling algorithm

重庆大学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第一条装订 课程设计装订顺序为: (1)封面(学校统一规定) (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学校统一封面扉页内的要求没有这项规定,我们不要求) (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摘要及关键词(仅对论文)(课程设计不要求此项)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词,并出现在摘要中。 (5)正文 (6)结论(仅对论文) (7)注解(尾注或夹注)(可选项)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编号排列。各类文献的标注格式如下: 著作:[序号]著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 著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刊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图纸应与计算书分开装订。 第二条论文(计算书)格式 论文(或计算书)手写、打印均可,需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纸张大小A4,上下左右各留20mm页边距。手写时用黑或蓝墨水工整书写;打印:行距均采用固定值,设定值20磅,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宋体,小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大标题使用四号黑体,章节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居中。页眉按“作者姓名:XXXXXX(课程设计题目)”注写,页脚居中,用于标页码。如: 第三条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字数要求:一周不少于3000字;二周不少于4000字;三周及以上不少于5000字。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根据规范化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审查工作。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学生可以限期(一般不超过学生提交课程设计的时间两天)整改,过时若仍不合格则不评定其课程设计成绩。

重庆地区建筑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报批稿2017年度)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 技术规定 (2017年版)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一七年六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有关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市城乡建委《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编写任务的通知》(渝建〔2017〕116号)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对重庆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人防专篇、装配式建筑专篇、建筑信息模型专篇等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指导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设计院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 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机三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重庆渝海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向渊明谢自强汤启明薛尚铃周爱农王仁华 秦岚张珂张冯秋熊联波蒋煜徐革 张红川徐梅肖佑坤戴辉自康骏肖国泓 周莲石理平龚曼琳吴胜达周显毅杨越 来武清赵华徐诗童徐海张胜强贺刚 黎明孙曼莉汪洋杨勇张鹏童愚 易小期游红王卫民李全闫兴旺胡宗 郭凯生付佳珊张政伟刘贤凯万里鹏周海鹰 张文正芦子奕万芸陈山泉曾虹静熊卫东 张元刚何学荣罗宏伟程振宇余周张冬 梁拥军王渝杨繁艾松马骁焦振宇 刘四明 审查专家:段晓丹郑灿营黄萍李英军刘正荣张陆润李玲赵启林冯建平刘小梅吴欣陈泽嘉

重庆大学教务网之信管系统简介

关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报告重庆大学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xx工程学院 班级:xxx班 学号:xxxx 姓名:xxxx 2015年3月16日

1.重庆大学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学生教学信息,于是在网上开设教务,也就是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专门对学生教学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 重庆大学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有新旧两个,现在一般都使用新教务系统。旧教务在1999年全面启用,满足了教学的各种需求。后来由于更多需求设计了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2.重庆大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2.1老信息管理系统 下图是重庆大学老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页面。 按照R.N.Anthony提出的三级管理系统模型的思想,任一组织或者企业的管理功能都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计划层、管理工作层和作业管理层,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高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或改变组织的总目标,确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各自资源,以及获取、使用和分配这些资源的政策;中层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上述目标及所拥有的资源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及进度,并组织基层部分取实现;基层则就是按照上述计划取实现和执行日常具体的管理工作了。 下图是个人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由学生个人的学号密码登录进去。 按照这种思想,分析重大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点类似。我认为所谓的高层也就是这个结构的第一级,比如计划与课表;中层就是这个计划与课表下面的学

生选课、学生专业计划查看、学生所选学分查询,是结构上的第二级;基层就是上面某个中层的具体体现,是结构的第三级,比如学生所选学分查询下面的本学年学分核对修改、学分修改申请查看、以往学年所修学分情况和学分修改操作说明。往往最基层是最具体的体现,我们直接接触使用并完成我们预期希望的就是通过基层。这种思想就是是信息管理系统的纵向结构。 而横向结构的体现不是很明显,不利于各种资源信息的收集和统一管理。为了达到新的要求和目标于是就开发了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2.2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下图是重庆大学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页面。 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纵向结构更加突出和明显,比如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这些子系统。 与老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新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更多功能。 1.个人信息查询 学生课表、学生成绩、学生选课等等都是跟老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差不多,个人登录页面都可以查询。查看学生成绩,各科成绩,学生个人课表,选课,培养计划等信息。 2.实验教学查询 新的系统增加了实验教学这个子系统,一目了然,跟实验有关的信息在这个子系统中可以实现。单独将实验信息分开出来,让实验信息容易管理。其中在实验信息中最主要是课表的查询,实验课的时间以此系统的信息为准。 3.机构信息查询 机构为教务性质,里面的信息为教务成员等信息。 4.招生信息查询 为了做好更好的宣传效果,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将招生信息添加进去,让不是本校的学生可以查看此类信息。 5.最新通知查询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 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 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r 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 为200mA,应并联一只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③某次试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 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 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 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 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 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 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 的原因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测量次数12345678 电压表V读数U/V 5.26 5.16 5.04 4.94 4.83 4.71 4.59 4.46改装表A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60【答案】(2)①1.0 ②如图所示③ 1.66 充分利用测得的数据④CD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重庆大学网教作业答案-计算机基础 ( 第3次 )

第3次作业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如何打开计算器。 2.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复制与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 3.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如何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4. 在PowerPoint中,怎样在幻灯片播放的时候做标记? 5. 请简述PowerPoint 2010中进入幻灯片母版的方法。 6. 请简述睡眠与休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7. 在PowerPoint中,幻灯片放映时怎么实现排练计时? 8.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如何打开计算器。 9. 请简述进入幻灯片母版的方法。 10.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实现? 11. 请简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12. 简述CPU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13. 请简述计算机木马的防治措施。 14. 请简述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15. 简述在Windows 7中,何处可以找到系统还原向导。 16. 请简述Excel的主要功能。 17. 请简述操作系统的工作任务。 18. 请简述如何在Excel 2010中插入公式与函数? 19. 请简述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 20. 在Excel中,请简述添加或删除水平分页线的方法。 答案: 一、简答题(100分,共 20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 解题方案: 参见Windows XP操作系统计算器应用程序相关内容。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一、使用菜单操作;二、利用快捷菜单操作;三、用鼠标拖动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

重庆大学网教作业答案-计算机基础 ( 第2次 )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写字板”是一个使用简单,但功能强大的 ______ 处理程序。 A. 文字 B. 图像 C. 音频 D. 视频 2. 在Windows 7中,可以使用桌面上的 ______ 来浏览或查看系统提供的所有软、硬件资源。 A. 我的电脑 B. 回收站 C. 公文包 D. 网上邻居 3. 在Mirosoft Word 2010中,用户可以通过”开始”菜单中的 ______ 命令 打开”文档搜索”导航。 A. 搜索 B. 替换 C. 选择 D. 属性 4. Microsoft Office是 ______ 公司推出的办公自动化组件。 A. Microsoft B. Oracle C. IBM D. Google 5. 在多媒体技术中所说的媒体是指 ______ A. 磁盘 B. 光盘 C. 信息 D. 信 息的表现形式 6. 在Word中,当多个文档打开时.关于保存这些文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 用”文件”菜单的”保存”命令,只能保存活动文档 B. 用”文 件”菜单的”保存”命令,可以重命名保存所有文档 C. 用”文件”菜单的” 保存”命令,可一次性保存所有打开的文档 D. 用”文件”另存为”全部保 存”命令保存所有打开的文档 7. 信息技术是 ______ 的产物,在应用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A. 计算机技术发展 B. 网络技术发展 C. 通讯技术发展 D. 以上三种综合发展 8.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快捷键 ______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到回收站。 A. Home B. Delete C. Backspace D. Esc 9. Microsoft Office 2010办公自动化组件是基于 ______ 界面的所见即所得 的自动化应用软件。 A. 命令行 B. 字符型 C. 图形 D. 3D 10. 面不属于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______ 。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 整性 D. 正确性 11.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与 移动操作 ______ 。 A. 鼠标 B. 快捷键 C. 菜单 D. 以上全部 12. 常用鼠标包括 ______ A. 机械鼠标 B. 光学鼠标 C. 光学机械鼠标 D. 以上都是 13. 制造第三代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 ______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集成电路 D. 光纤 14. 在Internet中,搜索引擎其实也是一个 ______ 。 A. 网站 B. 操作系统 C. 域名服务器 D. 硬件设备 15. 在Word中,可使用设计菜单中的“边框”命令中的“边框和底纹”,可以设置______。 A. 边框 B. 底纹 C. 页面边框 D. 以上全部 16. 一个Excel文档由若干个 ______ 组成。 A. 公式 B. 表 C. 单元格 D. 图 17. 要想接入Internet网,必须遵循 ______ 协议。 A. SNMP B. TCP/IP C. NETBIOS D. PPP 18. Windows 7操作系统中,利用快捷键 ______ 可以将文件或文件夹彻底删除。 A. Delete B. Shift + Delete C. Esc D. Shift + Esc 19.

重庆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班)】考试要点

1、计算机构成原理(冯·诺依曼结构):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冯.诺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2、三总线: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递存储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的地址信息,信息传送是单向的),数据总线DB(用于CPU与内存、CPU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输数据),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递各种控制和应答信号) 3、字长的参数意义: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能够一次处理的二进制位数。该指标反映CPU内部预算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4、主频的参数意义:CPU的时钟频率,也是CPU的工作频率,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5、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简要概括为三点: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②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③指令和数据都放在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命令。 6、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见P12图1.3。 ①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实现记忆功能)、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并转化为机内信息存储)、输出设备(将机内信息转化为便于识别、处理和使用的字符、图形输出显示)。 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用于控制、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和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而开发的软件程序)组成。 7、计算机的层次结构:P13图1.4。 8、计算机的硬件组成:P12图1.3。主要包括主板、CPU、存储器、总线、I/0接口、I/0设备等。 9、ROM与RAM的区别:ROM为只读存储器,CPU对它只取不存。ROM中的信息一般由制造商写入并做固化处理,即使断电ROM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RAM为随机存储器,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时可写入或读取信息 10、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码(指明指令要进行什么操作)和地址码(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位置)组成【【。 11、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指令系统描述了CPU的基本功能,一台计算机的指令越多、越丰富,则该计算机的功能就越强。不同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拥有的指令种类和数目是不同的。 12、计算机逻辑运算:以二进制数为基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与(AND)”、“或(OR)”、“非(NOT)”运算三种,其他的逻辑运算都可由这三种推出。

重庆大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采矿工程系 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性质 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了《矿山压力》、《固体矿床开采》、《井巷工程》等理论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采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实习的目的 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了解煤矿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发展情况,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矿山实践的理性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进一步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并为今后学习《矿井开采设计及优化》、《通风与安全》等后续课程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实习的要求 1、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 2、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3、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4、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并绘制有关插图,及时消化实习内容。 5、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大学生良好的形象,爱护学校和集体的名誉。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地面参观和听取矿方报告次数不得少于5次。 四、实习的方法、内容 根据实习的具体内容采用井下和地面参观学习,约请矿领导、井领导及技术主管(主任工程师)、采掘、机电、通风等工程技术人员讲课、指导及实习带队

重庆大学混凝土设计原理复习试题。

重庆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综合练习--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3.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为弹性系数。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C.85%)作为条件屈服点。 6.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经济性) 7.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B.风荷载) 8.(A.荷载标准值)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9.当结构或构件出现(B.I、III)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I.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II.构件挠度超过允许的限值III.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IV.构件裂缝宽度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 10.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A.第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1.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D.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12.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D.屈服下限)为依据的。 13.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C.第II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4.在T形梁的截面设计计算中,满足下列条件()则为第二类T形梁。 15.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的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则这种梁称为(平衡配筋梁)。 16.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A.I、III)I.II. III.IV. 17.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的物理意义是(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18.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D.剪压破坏)为依据的。 19.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规定最小配箍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A.斜拉破坏)的发生。 20.为了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的原因在于防止(C.斜压破坏)的发生。21.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2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C.长细比)有关。 23.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区别在于(B.受拉区的钢筋是否屈服)。 24.以下破坏形式属延性破坏的是(A.大偏压破坏)。 25.计算偏心受压构件,当()时,构件确定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26.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D.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27.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A.受拉钢筋)。 28.进行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目的是(A.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29.受拉钢筋配置适当的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截面(C.有受压区)。 30.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拉力(C.仅由钢筋)承担。 31.其它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关系是(A.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宽度越大)。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

附件3: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 为进一步统一、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利用、交流、传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 1.1毕业设计(论文)是作者作为毕业与申请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设计或研究成果,应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1.2毕业设计(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1.3毕业设计(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打印或用钢笔、黑色签字笔(有特殊要求的可用铅笔)手写完成。主体部分字数: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少于1.5万字,部分特殊专业不得少于0.5万字,其他专业一般不少于1.0万字。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应正确、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2 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设计或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70页以上的用双面打印,7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左对齐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左页居中为“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设计或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2.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可用罗马字母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凡打印的设计或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 编写格式 3.1设计或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见5.2.1)。 3.2设计或论文的构成(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见4.1) 中文题名页(见4.2) 英文题名页(见4.2)

重庆大学自动化计控课程设计(初稿)

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方波信号发生器频率漂移及跟踪校正控制(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 学院、专业: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 年级:2008级 小组人数:4人 下发日期:2011年9月19日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二O一一年九月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方波信号发生器频率漂移及跟踪校正控制(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 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专业年级2008 (1)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用单片机产生一个一定频率的方波;在按下漂移按键后人为给一个频率漂移;在按下频率控制按键后PID控制发挥作用并纠正频率漂移。 2)要求能实时显示(LED或LCD)频率值。 3)要求在10秒内PID算法纠正频率漂移。 (2)实现方法 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实现(限≤4人选做)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硬件设计:要求完成控制系统框图;绘制完整的控制系统电原理图;说明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和参数;在Proteus仿真平台上进行系统组成,对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优、缺点和使用场合。分析和论述系统采用的主要单元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软件设计:要求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完成方波信号发生器频率漂移及跟踪校正控制的程序设计(如:系统初始化;主程序;A/D转换;D/A转换;标度变换;显示与键盘管理;控制算法;输出等)。 3)对设计控制系统进行系统联调。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按统一论文格式、统一报告纸和报告的各要素【封面、任务书、目录、摘要、序言、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总体思路、设计步骤、原理分析和相关知识的引用等)、总结、各组员心得体会、参考书及附录(包括系统框图、程序流程图、电原理图和程序原代码)】进行编写,字数要求不少于4000字,要求设计报告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黄勤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单片微型计算机机与接口技术》李群芳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控制技术》王建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2011年9月19日熟悉设计任务和要求。 (2)2011年9月20日确定设计方案。 (3)2011年9月21日硬件调试。 (4)2011年9月22日软件及系统调试。 (5)2011年9月23日设计答辩。 任务下达日期 2011年 9月 19 日完成日期 2011年 9 月 24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3。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重庆大学课程设计用纸

课程设计装订顺序为: (1)封面(学校统一规定) (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摘要及关键词(仅对论文)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词,并出现在摘要中。 (5)正文 (6)结论(仅对论文) (7)注解(尾注或夹注)(可选项)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编号排列。各类文献的标注格式如下: 著作:[序号]著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 著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刊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摘要

1 概述 1.1 任务要求 设计一个直流到三相交流输出的逆变电压源。直流侧为为350Vdc,通过三相PWM 控制,交流侧输出三相PWM电压,其正弦的基波分量的相电压幅值分别为202V,150V,和100V。 ⑴PWM at 10kHz开关频率,用SIMULINK或其Sympowersystems工具包仿真; ⑵电压源输出202V相电压幅值时,用R-L负载,仿真两个工作点:30KW,功率因数1.0;和20kVA,功率因数0.7; ⑶在以上的两个工作点下,仿真逆变器DC-link ripple current(display两个工频周期的波形),使用Sympowersystems的FFT功能分析直流侧的电流的各次分量,进一步讨论DC-link ripple current与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关系,以此为依据选型DC capacitor(吸收直流侧纹波电流)。 1.2 电压型逆变电路简介 与整流相对应,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称为逆变。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即交流侧接有电源时,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连接时,称为无源逆变。又逆变电路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种: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它们也分别被称为电压源型逆变电路和电流源型逆变电路。其中,电压源型逆变电路有以下主要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 1.3 PWM简介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分,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如果把这些脉冲序列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

重庆大学工程地质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0 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0 分) 1.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上游、中游和下游。 2.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 3.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 化。 4.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三类。 5.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6.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律排列可分为晶体和非晶质 体两类。 7.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8.地质年代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9.从地质作用来看,可以将垭口归纳为构造型垭口、剥蚀型垭口和 剥蚀一堆积型垭口三个基本类型。 10.山岭地貌具有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1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2.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13.山坡是山岭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按山坡的纵向轮廓分类,山坡可分 为直线形坡、凸形坡、凹形坡和阶梯形坡。 14.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和新近堆积土。 15.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宽和变弯。 16.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 用。 17.按高程,平原可分为高原、高平原、低平原和洼地。 18.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 动。 19.地貌基本要素包括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 20.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种。 2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 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22.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 23.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4.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利石、高岭石、蒙托石。 25.岩土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26.河流沉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27.通常所指的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28.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 要类型 29.按河谷走向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将河谷分为背斜谷、向斜谷、单斜谷、断层谷四种。 30.一个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可能普遍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 31.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勘察可划 分为三个等级。 32.河流流水对风化物的搬运方式有浮运、推移、溶运三种。 33.岩浆岩按照SiO2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34.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