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池配筋计算

水池配筋计算

水池配筋计算
水池配筋计算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

-----------------------------------------------------------------------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水池类型: 无顶盖半地上

长度L=18.300m, 宽度B=8.500m, 高度H=3.850m, 底板底标高=-3.800m

池底厚h3=350mm, 池壁厚t1=350mm,底板外挑长度t2=400m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平面图) (剖面图)

1.2 土水信息

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20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00.00kPa

地下水位标高-1.500m,池内水深3.500m, 池内水重度10.00kN/m3,

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

1.3 荷载信息

活荷载: 地面15.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

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

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

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内外温差10.0度, 弯矩折减系数0.65, 砼线膨胀系数1.00(10-5/°C) 1.4 钢筋砼信息

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5.00kN/m3, 泊松比0.20

保护层厚度(mm): 池壁(内30,外30), 底板(上30,下30)

钢筋级别: HRB335, 裂缝宽度限值: 0.20mm, 配筋调整系数: 1.00

按裂缝控制配筋计算

构造配筋采用混凝土规范GB50010-2002

2 计算内容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2) 抗浮验算

(3) 荷载计算

(4) 内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

(5) 配筋计算

(6) 裂缝验算

(7)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3 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

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

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内部盛水压力.

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

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3.1 地基承载力验算

3.1.1 基底压力计算

(1)水池自重Gc计算

池壁自重G2=1598.62kN

底板自重G3=1554.26kN

水池结构自重Gc=G2+G3=3152.89 kN

(2)池内水重Gw计算

池内水重Gw=4804.80 kN

(3)覆土重量计算

池顶覆土重量Gt1= 0 kN

池顶地下水重量Gs1= 0 kN

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 1026.72 kN

底板外挑地下水重量Gs2= 430.56 kN

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 = Gt1 + Gt2 = 1026.72 kN

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 = Gs1 + Gs2 = 430.56 kN

(4)活荷载作用Gh

地面活荷载作用力Gh2= 331.20 kN

活荷载作用力总和Gh=Gh2=331.20 kN

(5)基底压力Pk

基底面积: A=(L+2×t2)×(B+2×t2)=19.100×9.300 = 177.63 m2

基底压强: Pk=(Gc+Gw+Gt+Gs+Gh)/A

=(3152.89+4804.80+1026.72+430.56+331.20)/177.630= 54.87 kN/m2 3.1.2 结论: Pk=54.87 < fa=100.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2 抗浮验算

抗浮力Gk=Gc+Gt+Gs=3152.89+1026.72+430.56= 4610.17 kN

浮力F=(18.300+2×0.400)×(8.500+2×0.400)×2.300×10.0×1.00

=4085.49 kN

Gk/F=4610.17/4085.49=1.13 > Kf=1.05, 抗浮满足要求。

3.3 荷载计算

3.3.1 池壁荷载计算:

(1)池外荷载:

主动土压力系数Ka= 0.49

侧向土压力荷载组合(kN/m2):

(2)池内底部水压力: 标准值= 35.00 kN/m, 基本组合设计值= 44.45 kN/m

3.3.2 底板荷载计算(池内无水,池外填土):

水池结构自重标准值Gc= 3152.89kN

基础底面以上土重标准值Gt= 1026.72kN

基础底面以上水重标准值Gs= 430.56kN

基础底面以上活载标准值Gh= 331.20kN

水池底板以上全部竖向压力基本组合:

Qb = (3152.89×1.20+1026.72×1.27+430.56×1.27+331.20×1.27×0.90)/177.630 = 33.85kN/m2

水池底板以上全部竖向压力准永久组合:

Qbe = (3152.89+1026.72+430.56×1.00+1.50×155.550×0.40+15.00×22.080×

0.40)/177.630

= 27.23kN/m2

板底均布净反力基本组合:

Q = 33.85-0.350×25.00×1.20

= 23.35 kN/m2

板底均布净反力准永久组合:

Qe = 27.23-0.350×25.00

= 18.48 kN/m2

3.3.3 底板荷载计算(池内有水,池外无土):

水池底板以上全部竖向压力基本组合:

Qb = [3152.89×1.20+(17.600×7.800×3.500)×10.00×1.27]/177.630 = 55.65kN/m2板底均布净反力基本组合:

Q = 55.65-(0.350×25.00×1.20+3.500×10.00×1.27) = 0.70kN/m2水池底板以上全部竖向压力准永久组合:

Qbe = [3152.89+(17.600×7.800×3.500)×10.00]/177.630 = 44.80kN/m2板底均布净反力准永久组合:

Qe = 44.80-(0.350×25.00+3.500×10.00) = 1.05kN/m2

3.4 内力,配筋及裂缝计算

弯矩正负号规则:

池壁: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

底板:上侧受拉为正,下侧受拉为负

荷载组合方式:

1.池外土压力作用(池内无水,池外填土)

2.池内水压力作用(池内有水,池外无土)

3.池壁温湿度作用(池内外温差=池内温度-池外温度)

(3)L侧池壁内力:

计算跨度: Lx= 17.950 m, Ly= 3.500 m , 三边固定,顶边自由

池壁类型: 浅池壁,其它荷载作用下,按竖向单向板计算

温湿度应力按双向板计算

池外土压力作用角隅处弯矩(kN.m/m): 基本组合:-109.23, 准永久组合:-66.82

池内水压力作用角隅处弯矩(kN.m/m): 基本组合:56.63, 准永久组合:44.59

基本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准永久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4)B侧池壁内力:

计算跨度: Lx= 8.150 m, Ly= 3.500 m , 三边固定,顶边自由

池壁类型: 普通池壁,按双向板计算

基本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准永久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5)底板内力:

计算跨度:Lx= 17.950m, Ly= 8.150m , 四边简支+池壁传递弯矩

按单向板计算.

1.池外填土,池内无水时,荷载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基本组合作用弯矩表

准永久组合作用弯矩表

2.池内有水,池外无土时,荷载组合作用弯矩表(kN.m/m)

基本组合作用弯矩表

(6)配筋及裂缝:

配筋计算方法:按单筋受弯构件计算板受拉钢筋.

裂缝计算根据《水池结构规程》附录A公式计算.

按基本组合弯矩计算配筋,按准永久组合弯矩计算裂缝,结果如下:

2

②B侧池壁配筋及裂缝表(弯矩:kN.m/m, 面积:mm/m, 裂缝:mm)

裂缝验算均满足.

3.5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1)池壁: [(L-t1)+(B-t1)]×2×t1×h2

= [(18.300-0.350)+(8.500-0.350)]×2×0.350×3.500 = 63.94 m3 (2)底板: (L+2×t2)×(B+2×t2)×h3

= (18.300+2×0.400)×(8.500+2×0.400)×0.350 = 62.17 m3

(3)水池混凝土总方量 = 63.94+62.17 = 126.12 m3

混凝土配筋计算例题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 4-1a ),板上作用 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 =2kN/m 。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 30mm 厚 (重 力密度为22kN/m 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mn 厚 (重力密度为17kN/m^)。混凝 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熱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 拉钢筋截面面积。 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 1m 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mm <例 图 4-1b ),—般板的保护层厚 15mm 取 a s =20mm 则 h 0=h-a s =8O-2O=6Omm. 2 .计算跨度 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 l o =l n +h=2260+80=2340mm 3 .荷载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 0.03X 22=0.66kN/m 1000 |120 80 £260 234 250 232kN/iYl 例图 4-1(a )、(b )、(c ) 内廊虽然很长, 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 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重力密度为25kN/m 3) 0.08 x 25=2.0kN/m 白灰砂浆粉刷 0.012 x 17=0.204kN/m g k =0.66+2.0+0.204=2.864kN/m 心3+据 =-x 6.232x2 342 =4.265 kN m 8 8 5 .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由附表和表4-2查得: C15 砼: HPB235冈筋: 6 .求x 及A s 值 由式(4-9a )和式(4-8)得: 7 .验算适用条件 ^ = —= 0.181 < A =0 614 弓虬 60 洗 A 和? p 二亠二 ------------- =0.62% >/? ■ = 0.20% * 処 1000x60 心 8 .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 选用 ?@130mm (A s =387mm 2),配筋见例图 4-1d 恒载设计值: 色=#0空=1 2 X2.8S4 3.-432klT/m 活何载设计 值: 夸 龊匕—1.4 x 2.0 — 2.80k±T/u-i 活荷载标准值: q k =2.0kN/m 4.弯矩设计值M (例图4-1c ) —7.3. ctj — 1.00 乙=210N/mm a 1 2x4265000 " 7.2x1000x60 L 2M p - 耳 V 嘶碣 10^5X1000X7.2 ^^ =60 =10.85mm 210

矩形水池力学计算

水池结构计算 2009-08-17 23:19 水池一般由底板和壁板组成,有些水池设有顶板。当平面尺寸较大时,为了减少顶板的跨度,可在水池中设中间支柱 设计要求在水压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池体的各部分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贮存水的渗透量应在允许的范围内;水池的材料应能防腐和抗冻,对水质无影响。 结构计算水池所受的荷载除自重外,还有水压力、土压力和下述各种荷载。在地震区,地震时可能引起自重惯性力、动水压力及动土压力;在寒冷地区,如无防寒措施,有可能产生冰压力。此外,水池内外的温湿度差及季节温湿度差,也在水池中产生温湿度应力。 由正方形板和矩形板组成的钢和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可用有限元法进行较为精确的分析,或采用近似方法计算。矩形水池高宽比大于2的称为深池;小于0.5的称为浅池;介于0.5~2.0之间的称为一般池。深池壁板在高度的中间部分受顶板和底板的影响很小,可按水平框架进行计算;在靠近顶板和底板的某一高度范围内(通常取等于宽度的一半),壁板受顶、底板的影响较大,应按三边支承一边自由的双向板计算;在平面尺寸较小时,深池的底板和顶板可按四边嵌固的板计算。浅池的壁板高度小、宽度大,中间部分受相邻壁板的影响很小,可作为竖直的单向板计算;壁板两侧边部分因受相邻壁板的影响,应按双向板计算。一般池的底板、壁板和顶板都是双向板,当每块板的四边都有支承时,整个水池可看作连续的双向板,各板的边缘弯矩可用双向板的弯矩分配法求得;然后用叠加法求各板的跨中弯矩。在目前所采用的双向板弯矩分配法中,假定矩形板的边缘弯矩是按正弦曲线分布的,这一假定对均布荷载情况比较合理;但对非均布荷载(如作用于壁板上的水压力是三角形的荷载),则有一定的误差。此外,弯矩传递系数还没有反映与板接触的地基的影响。 无论是圆形水池或是矩形水池,作用在底板上的地基反力应按弹性地基理论计算。但当水池的平面尺寸较小时,地基反力可以假定按直线规律变化。 对钢、钢筋混凝土和砖石水池,都应进行强度计算。对池壁较薄的钢水池和钢筋混凝土水池还应验算刚度。当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构件为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时,应进行抗裂度的验算;当构件为受弯、大偏心受拉或大偏心受压时,应进行裂缝开展验算,裂缝的宽度应不大于容许值。除了各种外荷载可能导致裂缝外,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以及温湿度的变化,水池的各部分将发生收缩,当收缩受到基底的约束时,就在构件中引起拉应力而可能出现裂缝。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或减小裂缝的宽度,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②在底板与垫层间设置滑动层,以减少垫层对底板的摩擦力;③采用小直径的变形钢筋;④在施工中采取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温湿度变化。 对半地下式及地下式的水池,当底板处于地下水位之下时,应验算水池的抗浮稳定性。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 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 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 1)上部通长筋=净跨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 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 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 表1-1 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 表1-2 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 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 表1-3 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 ○1轴支座筋6Ф25 4/2 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 ○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 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 ○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 6Ф25 4/2 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 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 上2Ф25=1/3*(7.2-0.45-0.325)*2 下2Ф25=1/4*(7.2-0.45-0.325)*2 ○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 8Ф25 4/4 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 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 1.3架立钢筋 ○1~○34Ф12=(1/3*(7.2-0.45-0.325) +2*0.15)*4 ○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 ○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 ○5~○64Ф12=(1/3*(7.2-0.45-0.325) +2*0.15)*4 1.4腰筋 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 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

消防水池底板计算

消防水池底板计算 6.3x5.3 m跨底板(底板标高-3米): 1.底板内力计算: 水位标高取-1.2m 底板标高-3m 底板厚度0.35m,附加抹灰恒载取1.5kN/㎡ 恒载:gk=0.35x25+1.5 =10.25kN/㎡ 取活荷:qk= 20kN/㎡ 地下水头:3-1.2+0.35=2.15 m 地下水浮力:qk=2.15x10=21.5 kN/㎡ 当按正常荷载控制计算时,面荷载为: qk=10.25+20=30.25kN/㎡ q1=1.35x10.25+0.7x1.4x20=33.4375kN/㎡ q2=1.2x10.25+1.4x20=40.3kN/㎡ 所以q=max(q1,q2)= 40.30 kN/㎡ 当按水浮力控制计算时,面荷载为: qk=21.5-10.25=11.25 kN/㎡ q=1.4x21.5-10.25=19.85 kN/㎡ 按无梁楼盖计算,计算跨度为: 6.3x5.3m 承台等效成正方形柱帽c= 1m (一)水浮力控制配筋计算 按无梁楼盖,采用经验系数法计算得:取大跨度x方向计算 设计值M0x=1/8x{19.85x5.3x[6.3-(2/3)x1]^2}=417.327778472222kN.m 标准值M0xk=1/8x{11.25x5.3x[6.3-(2/3)x1]^2}=236.52078125kN.m (1)中跨弯矩分配如下 柱上板带支座负弯矩 设计值Mx1‘=0.5x417.327778472222= 208.66 kN.m 标准值Mx1k‘=0.5x236.52078125= 118.26 kN.m (2)边跨弯矩分配如下 柱上板带跨中正弯矩 设计值Mx2‘=0.22x417.327778472222= 91.81 kN.m 标准值Mx2k‘=0.22x236.52078125= 52.03 kN.m 2、配筋计算及裂缝验算 (1)柱上板带支座 强度计算:柱上板带支座弯矩设计值Mx1= 208.66 kN.m 1 受弯构件:L-1 1.1 基本资料 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 1.1.2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fc = 14.33N/mm ft = 1.43N/mm 1.1.3 钢筋强度设计值 fy = 360N/mm Es = 200000N/mm 1.1.4 由弯矩设计值 M 求配筋面积 As,弯矩 M = 208.66kN·m 1.1.5 截面尺寸 b×h = 2650*350mm ho = h - as = 350-60 = 290mm

圆形基础钢筋计算间距和根数

9-3 钢筋配料与代换 9-3-1 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 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 (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 3.弯起钢筋斜长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 (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

消防水池底板池壁计算书

五江消防水池底板池壁设计 执行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2015版),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 -----------------------------------------------------------------------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水池类型: 有顶盖半地上 长度L=26.600m, 宽度B=16.600m, 高度H=4.700m, 底板底标高=-2.100m 池底厚h3=400mm, 池壁厚t1=300mm, 池顶板厚h1=150mm,底板外挑长度t2=300m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平面图) (剖面图) 1.2 土水信息 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摩擦角30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400.00kPa 地下水位标高-3.000m,池水深4.150m, 池水重度10.00kN/m3, 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

1.3 荷载信息 活荷载: 池顶板2.00kN/m2, 地面10.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 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 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 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外温差10.0度, 弯矩折减系数0.65, 砼线膨胀系数1.00(10-5/°C) 1.4 钢筋砼信息 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6.00kN/m3, 泊松比0.20 保护层厚度(mm): 顶板(上35,下35), 池壁(35,外35), 底板(上35,下50) 钢筋级别: HRB400, 裂缝宽度限值: 0.20mm, 配筋调整系数: 1.00 2 计算容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2) 抗浮验算 (3) 荷载计算 (4) 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 (5) 配筋计算 (6) 裂缝验算 (7)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3 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 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 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部盛水压力. 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 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3.1 地基承载力验算 3.1.1 基底压力计算 (1)水池自重Gc计算 顶板自重G1=1722.08 kN 池壁自重G2=2757.92kN 底板自重G3=4865.54kN 水池结构自重Gc=G1+G2+G3=9345.54 kN (2)池水重Gw计算 池水重Gw=17264.00 kN (3)覆土重量计算 池顶覆土重量Gt1= 0 kN 池顶地下水重量Gs1= 0 kN 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 44.68 kN 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 = Gt1 + Gt2 = 44.68 kN 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 = Gs1 + Gs2 = 0.00 kN (4)活荷载作用Gh 顶板活荷载作用力Gh1= 883.12 kN 地面活荷载作用力Gh2= 262.80 kN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 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 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次梁截面高度取 ,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mm水泥砂浆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 恒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合计; 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h-35mm (一排钢筋) 或 h。=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h-20mm 、h。=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3.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取主梁的梁高,梁宽。 荷载:

消防水池底板池壁计算书 (1)

五江消防水池底板池壁设计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 ----------------------------------------------------------------------- 1 基本资料 几何信息 水池类型: 有顶盖半地上 长度L=, 宽度B=, 高度H=, 底板底标高= 池底厚h3=400mm, 池壁厚t1=300mm, 池顶板厚h1=150mm,底板外挑长度t2=300mm 注:地面标高为±。 (平面图) (剖面图) 土水信息 土天然重度 kN/m3 , 土饱和重度m3, 土内摩擦角30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地下水位标高,池内水深, 池内水重度m3, 浮托力折减系数, 抗浮安全系数Kf= 荷载信息 活荷载: 池顶板m2, 地面m2, 组合值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 其它 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 其它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 地面, 地下水, 温湿度 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内外温差度, 弯矩折减系数, 砼线膨胀系数(10-5/°C) 钢筋砼信息 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m3, 泊松比 保护层厚度(mm): 顶板(上35,下35), 池壁(内35,外35), 底板(上35,下50) 钢筋级别: HRB400, 裂缝宽度限值: , 配筋调整系数: 2 计算内容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2) 抗浮验算 (3) 荷载计算 (4) 内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 (5) 配筋计算 (6) 裂缝验算 (7)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3 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 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 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内部盛水压力. 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 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整理)PKPM设计基础时的参数分析和最小配筋率使用注意事项.

PKPM设计基础时的参数分析和最小配筋率使用注意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问题比较复杂,有以下资料供参考: 1.当独立基础底板厚度有规定:挑出长度与高度比值小于 2.5。因此不能当做一般的卧于地基上的板来看待2.满足1的要求是基础底面反力可以看作是线性的。也就是说不考虑基础底板的弯曲或剪切变形。 3.基础底版有最小配筋要求即10@200,这比原来的8@200已经提高。 4.基础底版是非等厚度板,计算配筋率只能按全面积计算,不能按单位长度计算。 本人认为独立基础底板配筋不用按最小配筋率控制。

JCCAD程序中作了选项,如果输入最小配筋率则会按全截面演算最小配筋率。当进行等强代换后程序还会重新演算最小配筋率。 我院总工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些注意事项 6、对小塔楼的界定应慎重,当塔楼高度对房屋结构适宜高度有影响时,小塔楼应报院结构专业委员会确定 7、施工图涉及到钢网架、电梯及其它设备予留的孔洞、机坑、基础、予埋件等一定要写明:“有关尺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得到设备厂家签字认可方可施工。” 8、砌体结构不允许设转角飘窗。 9、钢结构工程设计必须注明:焊缝质量等级,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 10、砌体工程设计必须注明设计采用的施工质量控

制等级。(一般采用B级)。 11、砌体结构不宜设置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12、砌体结构楼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一般不超过5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总楼层中。 二.结构计算 13、结构整体计算总体信息的取值: (1)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结构取27,若取25,对于剪力墙需输入双面粉层荷载。(2)地下室层数,取实际地下室层数,当含有地下室计算时,不指定地下室层数是不对的,请审核人把关 (3)计算振型数,取3的倍数,高层建筑应至少取9个,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应不少于15个,对多塔结构不应少于塔数×9。计算时要检查Cmass-x及

顶板、底板计算以及配筋原则

顶板(无梁楼盖)计算以及配筋原则 说明:该原则仅适用采用SLABCAD软件计算无梁楼盖的相关问题,包括人防与非人防顶板。 一、计算参数的确定 1、单元最大边长(亦即网格划分长度,mm):取1000mm(超大地下室顶板可以放宽到1200mm) 2、楼板类型:板柱楼板 3、采用的单元:板弯曲单元(只算板的面外弯剪) 4、单元形成之后不可漏掉计算板。如果出现漏板现象,解决办法如下:返回PMCAD,并且在漏板处增加虚梁。 5、板顶设计弯矩调整系数:取1.0 7、板底设计弯矩放大系数:取1.0 8、无梁楼盖的板在特殊定义里定义为弹性板6. 二、计算结果读取原则 说明:计算结果读取原则已经向PKPM官方技术支持沟通,如下读取结果原则可行,一旦采用SLABCAD进行计算分析,必须采用SLABCAD计算结果。 1、柱帽部分(以X方向面筋为例,Y方向同理)

直接读取X方向上边与下边六个值的均值,亦即:21.22、28.21、24.44、20.17、25.97、20.16此六个数值的均值,为23.36 2、柱上板带底筋 直接读取柱上板带范围内均值,亦即:13.46、14.38、11.55、11.05、11.46、11.02此六个数值的均值,为:12.15 注:不可取该范围内的任何最大值!

三、配筋原则. 说明:均采用最小配筋率进行钢筋通长配置。 1、当柱帽处附加钢筋直径不大(直径小于等于16)时,不推荐采用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开配置钢筋的原则进行配筋。采用钢筋通长配置的方法进行配筋原则:按照最小配筋率双层双向配置,不足处附加钢筋。(适用于非人防无梁楼盖) 2、当柱帽处附加钢筋直径较大(与通长筋相差三个及三个规格以上)时,可以采用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分开配置钢筋。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用的钢筋直径与间距不能够一味图方便而能够包络住所有配筋要求,进而造成浪费。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1、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柱的截面尺寸为700×700,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计算条件见表1和表2 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 厚度 柱保护层 厚度 抗震等级连接方式钢筋类型锚固长度 C30 25 30 三级抗震对焊普通钢筋按 03G101-1图集及 表2 直径 6 8 10 20 22 25 单根钢筋 理论重量 (kg/m) 0.222 0.395 0.617 2.47 2.98 3.85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量值

保留三位小数。 2、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1,共计5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1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l平法施工图

3、某6m长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见下图),试计算各型号钢筋下料长度。

4、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5、某框架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试计算该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图)。

6、试编制下图所示5根梁的钢筋配料单。 各种钢筋的线重量如下:10(0.617kg/m);12(0.888kg/m); 25(3.853kg/m)。

7、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配料单。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 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 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 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及规定 第六册水池结构设计指南 (共八册)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院 二○○五年七月

目录 一.材料 (2) 二.水、土压力计算 (3) 三.侧壁内力计算 (4) 四.底板内力计算 (6) 五.配筋计算 (9) 六.裂缝宽度验算 (9) 七.侧壁、底板厚度拟定 (10) 八.抗浮验算 (11) 九.工况组合 (11) 十.构造要求 (11) 十一.按强度及裂缝宽度控制的最大弯矩值(附表三) (14) 十二.例题 (26) 编制:李绪华 审核:孙衍法 编程:覃嘉仕

钢铁厂的设计中会经常遇到水池,无论是炼铁、炼钢,还是轧钢,都存在水池。因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导致设计方法较为离散。结合《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对水池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一定的统一。 一.材料 1.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严寒和寒冷地区不低于C30。 2.抗渗等级,根据最大作用水头与砼厚度的比值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S6即可满足要求。 3.抗冻等级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3℃的地区,外露的钢筋砼构筑物的砼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按下表采用: 砼抗冻等级Fi系指龄期为28d的砼试件,在进行相应要求冻融循环总次数i次作用,其强度降低不大于25%,重量损失不超过5%。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中查取。如: 北京-℃天津-℃ 通化-℃石家庄-℃ 承德-℃西安-℃ 太原-℃本溪-℃ 兰州-℃银川-℃ 基本上除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不需要考虑砼抗冻要求。 二.水、土压力计算 1.水压力 按季节最高水位计算水压力,勘察报告中一般提出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可根据勘察的季节及水位变化幅度确定计算水位,准永久值系数为。 2.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系数K a可按1/3,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取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有效重度,可按10 kN/m3,准永久值系数为。 3.地面堆积荷载(作用于水池侧面) 无特殊情况时,地面堆积荷载取10 kN/m2,准永久值系数为。 4.汽车荷载(作用于水池侧面) 等代均布荷载见下表,准永久值系数为0。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原理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单筋截面计算题和答案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 4.3.1 选择题 1. 梁的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箍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 箍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C 主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 主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正确答案A 2. 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时混凝土达到其() A 实际抗拉强度 B 抗拉标准强度 C 抗拉设计强度 D 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正确答案D 3. 一般来讲提高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最经济有效方法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C 增大梁宽 D 增大梁高正确答案D 4. 增大受拉钢筋配筋率不能改变梁的() A 极限弯矩 B 钢筋屈服时的弯矩 C 开裂弯矩 D 受压区高度 正确答案C , 5. 不能作为单筋矩形梁适筋条件的是() A x ≤ x b Bξ≤ξb C αs≤αs,max D M>αs,maxα1f c bh20 正确答案D 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A 受拉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 B 受拉钢筋屈服随后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 C 破坏前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不超过设计限值 D 受拉钢筋屈服恰好与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正确答案B ' 7.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 A 梁达到最大承载力 B 离最大承载力较远 C 接近最大承载力 D 承载力开始下降 正确答案C 8.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其确定的原则为()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 矩形面积f c x等于曲线面积 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等于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β1 。

D 试验结果 正确答案A 9.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它们的破坏性质是() A 都属于塑性破坏 B 都属于脆性破坏 C 适筋梁、超筋梁属脆性破坏少筋梁属塑性破坏 D 适筋梁属塑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脆性破坏 正确答案D 。 10.图示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强度相同配筋率不同其极限受弯承载力M u大小按图编号依次排列为 A a<b <c <d B a>b>c>d C a=b <c <d D a <b<c =d 正确答案 D 11.下列表述()为错误 A 第一类T形梁应满足M≤α1 f c b f’h f’ (h0-’)、 B 验算第一类T形梁最小配筋率(ρ≥ρmin )时用ρ=A s/bh计算 C 验算第二类T形梁最大配筋率(ρ≥ρmax)时用ρ=A s2/bh0计算 D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梁在进行抗剪计算时若V=<时,应验算最小配筋率正确答案C 12.设计工字形截面梁当ξ>ξb时应() A 配置受压钢筋A' s B 增大受拉翼缘尺寸b f C增大受拉钢筋用量 D 提高受拉钢筋强度 正确答案A … 13.在双筋梁的设计中x<0说明() A 少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 受压钢筋不屈服 D 受拉钢筋不屈服 正确答案C 14.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A 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B 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 只能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D 能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塔吊基础配筋计算

Calculation for tower crane foundation 塔式起重机基础计算书

Contents目录 1. Design basis设计依据 (1) 2. Stability calculation稳定性验算 (2) 3. Force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内力及钢筋计算 (4)

1. Design basis设计依据 1. Design rules for tower cranes(GB/T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 2. Compi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ower crane(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3.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 Operation manual of Tower Crane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 Stability calculation稳定性验算 1.Contents计算内容 Calculate foundation base on GB/T13752-1992: 依据GB/T1375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计算: 1)Calculate on work status and non-work status respectively;按塔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 载荷分别进行基础计算; 2)Checking anti-overturning stability and ground compressive stress;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及地 面压应力验算; Calculation diagram计算简图 Basic parameters基本参数 1.1.1 Anti-overturn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e = (Mv + Fh × h) / (Fv + Fg) ≤ b / 4

水池计算书

矩形水池设计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 钢筋: E - HRB400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水池类型: 有顶盖半地上 长度L=7.750m, 宽度B=14.300m, 高度H=6.350m, 底板底标高=-1.850m 池底厚h3=350mm, 池壁厚t1=300mm, 池顶板厚h1=150mm,底板外挑长度t2=350m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平面图) (剖面图) 1.2 土水信息 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30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10.00kPa 地下水位标高-2.000m,池内水深5.000m, 池内水重度10.00kN/m3, 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 1.3 荷载信息 活荷载: 池顶板1.50kN/m2, 地面10.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 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 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 活载调整系数: 其它1.00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 不考虑温湿度作用. 1.4 钢筋砼信息 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5.00kN/m3, 泊松比0.20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表2-11箍筋弯钩增加长度取值 2.5.2变截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变截面构件箍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Ld-Lcn-1 ,如图2-31: 图2-31变截面构件箍筋 式中Ld为箍筋的最大高度;Lc为箍筋的最小高度;n为箍筋个数,=sa +1;s为最长箍筋和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为箍筋间距。 二、圆形构件钢筋 A、按弦长布置:先很需要下式计算钢筋所在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就得钢筋长度,如图2-32: 图2-32圆形构件钢筋 说明:(a)单数间距(b)双数间距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1)2 ;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2 ; 式中Li为第i根(从圆心向两边计算)钢筋所在的弦长;a为钢筋间距;n为钢筋根数,等于Da -1(D为圆直径);i为从圆心向两边计算的序号数。 B、按圆形布置:采用比例方法求每根钢筋的圆直径,再乘圆周率算得钢筋长度。如下图2-33。 三、曲线构件钢筋 A、曲线钢筋长度,根据曲线形状不同,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圆曲线钢筋的长度,可用圆心角θ与圆半径R直接算出或通过弦长L与矢高h查表得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中“施工常用数据”),如图2-34示。 抛物线钢筋的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L=(1+8h2/3l 2)l,式中l为抛物线的水平投影长度,h 为抛物线的矢高。 图2-34抛物线钢筋长度 其他曲线状钢筋的长度,可用渐近法计算,即分段按直线计,用勾股定理求得每段长度,然后汇总。 如图3-35,设曲线方程式y=f,沿水平方向分段,每段长度为l(经常取为0.5m),求已知x 值时的相应y,然后计算每段长度,例如,第三段长度为2(y3-y2)2+ l 2 。 图2-35曲线钢筋长度 B、曲线构件箍筋高度,根据已知曲线方程式求解。先根据箍筋的间距确定x值,代入曲线方程式求y值,然后计算该处的梁高h=H-y,再扣除上下保护层厚度,即得箍筋高度。 对于非常复杂的构件,用数学方法很难计算钢筋长度时,可以用“放足尺”(1:1)或放小样(1:5)方法计算钢筋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