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建校以来我们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工作目标,在校长室的领导下,针对学校实际、学生心理特点,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又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在心理辅导工作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几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理论学习为入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几年来我校从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着手,不断增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领导班子与研究骨干抓起,采取理论学习、问题讨论、专题讲座、工作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引起大家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研究和实践打下思想认识基础。与此同时,还引导大家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一系列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全员培训为龙头,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落脚点在教师,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因为教师要面对的是全体中小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敏感、稚嫩、可塑的一颗颗心,因此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

(1)、以行政管理人员为先导。

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起着关键作用。为此,我们通过校务会议、

行政会议加强宣传学习,全体班子成员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意识,有效地指导了工作的开展。

(2)让专兼职教师着力跟进。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骨干,他们不仅有自身素质的提高问题,而且还将承担对全体教师的基础培训任务。我们队伍中有许多老师参加培训,如金丽洁老师还获得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还有我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陈萍莲老师获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奖。我们通过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常识的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基本的学校心理卫生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因而更好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在培训方式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请进来。请有关教育心理学专家来校作讲座,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例如入每学期请区心理专家张惠老师给我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作讲座,还给部分家长作讲座;还请社会心理专家姚坚平给学生讲如何正确面对困难等讲座,还给个别学生作单独咨询和跟踪研究;另外我们还请教师进修学院心理专家何纪民来进行讲座。(2)走出去。没有学习、没有借鉴,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坐井观天,裹足不前,只能导致落后,因而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的机会,创设条件组织有关人员到市区参观学习,还取得了优异成绩。每次学习后老师们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有多位老师在心理设计方案、论文方面获奖。(3)传帮带。对班主任一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参与班级辅导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身心健康的和谐氛围。

三、以多种形式为结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全体参与和个别对待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又使个别学生的各种特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出发,建立了个别辅导模式,以弥补“集体辅导”的不足,为此,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它应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拓展阵地。我们全面分析了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各教育因素,觉得家庭与社会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利用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践研究表明,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横向发展。我校近年来对一、六年级起始班成立家长学校培训班,每学期对家长进行各项培训以及开展一些互动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家长和学校及老师间更好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辅导人员从受辅者的实际出发,协助、引导受辅者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环境和认识未来,学习面对困难和挫折,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增强生活的适应性。其终极目的是使受辅者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品德和才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都是学生,它们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但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渗透,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提高。

四、以阵地建设为手段,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1)、建设心理辅导室。

走进心理辅导室,“敞开你的心扉,让我们做朋友”这句亲切的话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整个咨询室的布置给人一种幽雅、清静而又温馨如家般的感觉。在辅导室醒目处挂有工作人员守则等条例,承诺心理辅导教师对辅导过程的绝对保密性原则,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力求辅导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2)、设置“知心话信箱”。

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恼、学习的烦躁、成长的困惑等问题写在纸上投入信箱中,心理辅导老师每天定时开箱,通过书信、电话及面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探索,排忧解难,这里,我们强调对任何一个问题都给予积极的关注和理解,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及时的疏导,前来咨询的学生很多,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3)、推出每周“赠你一言”专栏。

每周一句充满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信、启迪学生心灵的温馨话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至今已整整坚持了五年。

(4)、开展课外文体拓展大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课外活动,活动内容初中部级以体育项目为主,小学部有专门时间段进行拓展大活动,我们

以“你能行,我也行,我们都能行!”作为活动的口号,开展“我是小擂主”打擂活动,跳绳、踢踺子、集体舞、竹竿舞、猜拳走步、沙包抛接、呼拉圈接力、绳操、溜溜球……传统的、现代的游戏都有。活动采取班主任带队、值周老师监督、体育老师管理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课,根据实际的情况各年级各班级进行轮流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的体育课外活动,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5)、组织主题班会课。

各班级充分利用班会活动课,每月进行一到二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期计划及学生的特点,积极有效的开展活动,进行团体辅导,在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先后进行了“成长中的我”、“我与青春对话”、“我和青春有个约会”、“培养良好的心理”、“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如何交往”、“面向社会”、“抵抗诱惑”、“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如何自我表现调整”、“如何面对考试”、“接除考试心理压力和焦虑”等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6)、进行学科渗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求每一个教师掌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指导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堂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得到了体现。

五、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学生的全新的教育活

动,是一种科学性和实践很强的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在研究课题的同时,动员教师也参与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让他们边培训、边实践、边科研,再实践。

除了进行课题研究外,我们还积极引导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撰写有关心理辅导的论文和案例,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特色。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多年来,我校在心理辅导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起始年级家长培训班”、“文体拓展大活动”两大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有不少欠缺之处,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修正、提高,力求使我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 的内容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内容。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那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1.正常的智力。 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如果一个小学生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则属于智力发育不正常,一般认为智商在90;110之间为中等,在110;120之间为偏上,在120;130之间为聪明,在130以上者为天才。相反,当智商在80;90之间为偏下,在80以下为弱智。通常我们会把智商在90以上者都看成是正常。 2.稳定的情绪。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适度的反应。 人的行为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但是,这种差异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正常了。反应敏捷并非反应过敏,反应迟缓不等于无反应。对事物的反应强度应视事物的作用的大小而定。反应异常敏感或异常迟钝都属不健康的表现。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这是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对重大刺激无动于衷,反应微弱也是不正常的现象;而对任何事物都反应强烈,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心惊肉跳,稍有意外就惶惶不可终日,偶遇挫折就无法忍受等,都是心理反应不良的表现。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备健康心理的小学生,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以真诚、谦让的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相反,远离亲友、集体,独来独往,可能意味着开始出现人际关系的失调。与集体总是格格不入,没有友伴,很少与人往来,是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5.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心理和行为经常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特征,如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天真撒娇,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都是不正常的。 6.能够适应学习生活。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

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有哪些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应注意什么?抑郁症学生怎么办?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当下社会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负担,更严重会导致学生抑郁,针对这一现象,今天华大教育为大家分享下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如下: 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 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没有规律,生活懒散,自己的物品总是随意摆放。晚上就寝后,很难入睡(有时会到户外走动),起床却很早。 3、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4、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5、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易走极端。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6、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看别人的物品。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错。读初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溺爱有加。初中以后,其父亲经常外出,难得回家,这种稳定的家庭成员关系被打破。经常单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逐渐变得不愿和父亲交流。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或胡思乱想,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经常以他们为例数落他,责怪他不争气,他慢慢变得话少了。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2、个人成长历程 小S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时成绩中等,无明显心理障碍。从中学开始,由于学习任务加重,他的学习开始成绩下滑,但这时尚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课,尽管注意力已不集中。作业能按时完成,但质量很低。 小S平时极少和老师、同学交往。当有同学惹他的时候,开始忍着,后来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把别人的好东西弄坏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围的人关系搞得很僵。 3、学校教育 小S原校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不允许有学生影响学校教学的现象出现。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抓学习上,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那些成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一、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概述: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2、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校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1)以积极的人的发展为理念。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可能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2)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3)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3、学校心理辅导是以咨询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与技术。(1)它不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而是耐心细致的聆听和诱导。(2)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 4、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内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从积极意义上讲,叫发展性目标,即通过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从消极意义上讲,叫防治性目标,即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辅导应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 5学校心理学辅导的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5、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心理教育的功能是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而心理咨询功能则是以防治性目标为主,发展性目标为辅。 6、人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如焦虑、自卑、多动、攻击等,第二类是各种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孤独症等,第三类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比较强调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结合,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全员参与。 7、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升学压力、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利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8、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的意义:有助于明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助于明确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和内容;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和诊断。 9、心理健康标准的概括(与认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体是指对自己能自知、自控、自律,从而使自己保持无私、宁静、愉快的情绪,积极的思维,充满自尊、自信。2、具有良好的社会应性。3、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以及对挫折的承受力。4、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1、心理健康标准的(概括与)认识、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 2、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 3、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即人心理是知、情、行统整的过程。 4、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2、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经验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临床诊断标准、统计学标准。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帕森斯,1908年在波士顿成立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出版了《选择职业》, 2、三因素理论: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 3、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莘庄镇小学邹烨彬在学校辅导班中, 大多数都是由于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而无法与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孩子学习的地方, 但是每次在我去辅读班活动区域护导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眼神灵活, 但是行为十分古怪甚至偏执的孩子, 经询问辅读班老师后, 得知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障碍而在辅读班学习的。 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辅读班上课呢?这里有些其他什么原因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基本情况 小徐,男, 9岁,辅导班学生。性格上,好动、略有些自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发音不清,经观察发现即使在辅读班里,也经常受到排挤。学习能力不差,对一些游戏、玩具往往一学就会,但是对于学习却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 往往连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写字作业都无法完成。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一对老夫妻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这对老夫妻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又都是聋哑人,所以小徐从小连说话都没有人教,过着“野孩子”一样的生活,随着老夫妻年龄的增大,已经无法承担抚养小徐的重担,于是由莘庄镇镇政府出面, 安排了一位在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小徐的养父及临时监护人,负责照顾小徐的衣食住行。 二、辅导过程 (一情况分析 小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状况,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而且又是被聋哑人抚养长大, 缺乏幼年时期必需的家庭教育, 导致其人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 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下降,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一段很长时间内小徐表现出的“自闭症”症状,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人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过了这个年龄, 哪怕是亲生父

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

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初步建立起学校心理咨询室环境与硬件设备 (二)建立完整的心理咨询(辅导)管理制度 (三)初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工作(宣传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专题讲座、专项辅导、个别咨询、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委员培训、班主任培训、心理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手语舞蹈培训、心理剧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策划与实施等、专业教师在职学习培训与参观交流等) 二、硬件建设(相当于五间专门的心理辅导室) (一)综合性心理咨询室(要封闭隔音,确保保密性,为重点建设项目,最好一步到位,马上体现上专业性,领导高度重视特性) 1、新电脑一套(3500元):22寸液晶屏幕,刻录机,音响主要用于心理建档与网络学习、沟通、网站论坛建设与维护;能上网。配套心理测试软件一套2800元(后附有参考资料)。 2、彩色喷墨打印机一台(500元)(空光碟与打印纸若干) 3、书桌一个,椅子两个(200元) 4、躺式放松床一个(主要用于音乐放松,催眠等) 5、资料柜一个(主要用于存放心理档案与常用心理专业书籍)(300 元) 6、彩色(绿、蓝色)窗帘 7、彩色沙发一套(或两个,成直角摆放)(1200元布艺类,夏天可上置入垫子)(可参考相关图片) 8、小茶几一个,上摆放小花篮,纸筒 9、墙上挂上若干心理挂图 10、空调机一部(1500元)

11、 咨询室里预留空间存放沙盘与沙具(约 16000元) (二) 宣泄室(具体可以到广西大学心理宣泄室参观学习) 1、 悬挂武术散打专用沙袋(300元) 2、 站立式不倒翁沙袋(300元)(广西大学有,可咨询) 3、 拳击手套两幅 4、 飞镖一幅,挂墙上,气球若干 5、 墙上挂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报板,放木框 6、 墙可涂成冷色(蓝色) (三) 心理书籍阅读室(可兼作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室) 1、 心理杂志 2、 心理报纸 3、 心理科普读物(目前出版社、书店有很多) 4、 大书桌两张,椅子若干 5、 电视机一台(1000元),音响一套 6、 新式DVD —台(300元) 7、 基本团体辅导设备(如在白纸、彩色笔、绳子等各种团辅材料) 口 nJ An 沙 盘 沙盘 柜 沙 盘 柜 沙盘柜 放 松 床 来访者 茶几 0 桌 、

学校心理辅导方法

学校心理辅导方法 一、心理指导法二、心灵陶冶法 三、心理激励法四、反马太效应法 五、心理控制法六、面谈咨询法 七、电话咨询法八、心理训练法 一、心理指导法 心理指导法是以心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受导者进行说理教育。心理指导法和德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法相似但不相同,德育中的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是突出了心理理论指导的特点,强调论心理之理,通过心理理论的科普教育,提高受导者的心理认识水平,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人说,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心理健康教育法的运用,重要的是要把心理科学的真理性转化为说理的力量,使受导者心悦诚服。中国古语说: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说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运用心理理论说服人,要力求说得透彻,明了,生动,还要注意因人施理。 二、心灵陶冶法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师爱和创造各种富有情感教育的因素以陶冶学生心灵的方法。俗话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会运用心灵陶冶法是很有益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要用好这个方法,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创造具有心灵陶冶作用的主导诱因。这种主导诱因包括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情感作用和为学生有意识地创造陶冶情境。具体说,有陶冶作用的因素有,教师的人格力量,群体生活的气氛、作风、传统,集体对个人的关心爱护帮助以及一些富有陶冶作用的课程,如美育、体育等。心灵陶冶

方法是一种具有心理暗示效应的教育方法。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中无意识支配人的行为的潜力是无穷的。心理暗示效应就是要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发挥人脑接受影响的潜能,从这方面来认识心灵陶冶方法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这种方法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 陶冶,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具有久远的历史的。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的斯涛大卫就创造了"陶冶制",阐明了陶冶的概念。他引用了《圣经》里的一句格言作为论据并书写在学校的墙壁上:"陶冶儿童,宜依其所当行之路径陶冶之,迨其年长,方不至离弃之矣。"斯涛大卫强调的是运用形式陶冶培养学生的思想观点,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实质陶冶的观点,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把人类文化财富,即科学知识、道德价值和美学内容等灌输到人的心灵中去的过程。我国古代传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就有实质陶冶的教育因素。 运用心灵陶冶的方法,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人格感化力量,要用自己的修养、人品、对学生的挚爱和期望来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得到进取的力量。这是说,教师要以自己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热爱学生的崇高情感为陶冶诱因。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看重这种教育影响力的,因为一个具有高度素养,热爱学生而又为学生所爱的教师,他对学生的心灵感化作用,是任何书本,声像教材代替不了的。他在与学生的共同生活中,会给学生以心理的明示或暗示,感染学生向教师"看齐"。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得多么巧妙也罢,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的真正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使自己有一个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心理激励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虽然道理讲得很清楚,但学生就是缺少做的勇气,有的学生甚至会向老师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求自己认识和行为的合理化。对这样的问题,采用设置心理目标,用心理激励的方法进行教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最新资料推 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责任之一。 新修改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根据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篇一 学生姓名:xxx 班级:四年级辅导老师:xx 时间:x月xx日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xxx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xxx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xxx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

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xxx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xxx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xxx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2014-12-04 菲立思英语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从家中的“中心”地位变成学生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接触中形成了人际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担任保育工作所接小学生从家里到学校,接触的人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在教授知识和相互协作中,会因魅力出众而倍受小学生的关注。一般以为,小学生只有在11-12岁以后才有真正的逻辑思维,固然这一观点夸大了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但至少说明在缺乏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生理发展的制约,小学生对老师或有特长的同学较轻易产生敬佩与模仿,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幼稚,脑发育的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教育时间,对事物的价值观尚未形成系统,爱憎观不能完全达到社会要求,因此,这种敬佩与模仿会变成盲目崇拜。实践也证实,很多教唆犯正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唆青少年犯罪。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建立和发展良好辅导关系的方法、观察和反映的方法、影响的方法。(一)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良好的关系是辅导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应尽快让来访者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和接纳,使随后的辅导工作能

够在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顺利完成,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关系本身的治疗功能。1.初步建立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鼓起勇气站在辅导老师面前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忧和疑虑的,这时候,辅导老师的态度是否热情,语气是否温和,表情是否关切,是能否迅速化解学生的紧张,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辅导员可以先和来访学生握手,亲切地叫其名字,给予热情的问候和简单的寒暄,然后再询问其来访目的。在会谈过程中,不妨将保密性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自然地告诉学生,打消他的顾虑。另外,辅导室里温馨宁静的环境布置,辅导员自然放松的坐姿,也都能使来访者产生安全感。 2.深入关系的建立研究表面,影响辅导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辅导者对来访者的态度特质,以及这些态度特质是否得到合适的表达。辅导员主要透过个人中心疗法中的平等、同感理解、真诚关怀和无条件接纳等态度及其具体的表达技术与来访者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1)平等。保持态度的态度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基础,也是充分表达其他态度的前提条件。保持平等的态度要求辅导老师不以专家、老师、长者自居,能意识到咨访双方都有接受和拒绝、反驳和批评、选择和放弃的权利和自由,以自己的平等心态和平等意识让来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表达自由,达到平等、轻松、无门槛的沟通。(2)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

关于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布置及开放

关于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布置及开放 1. 心理辅导室的布置: 心理咨询室的装饰装修布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要首先考虑让咨询对象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易于保守秘密。心理咨询室一般应光线柔和、色调和谐、淡雅温馨,不必追求心理咨询室的豪华。 配置要求 (一)房子要求: 1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间,最好选在较为宁静之处,如有、外两间连为一体则更好,外为候询室为谈话室。若没有,可用屏风等隔开。(学校心理咨询室应设在学生便于访问的地方。为了防止噪音,最好避免与音乐室、体育场所较近的地方,也不应与校长室,政教处过近,最好选择学生经常出入的图书阅览室附近) (二)房间布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设施,但应特别加以用心的是咨询

室一定要保持环境幽雅、宁静,应使学生松弛,有安全感,放心地倾诉。咨询室的布置可在如下几方而特别留意。 1)咨询室的整体氛围要宁静,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房间布置不要太复杂,要注意少在房间布置有锐角型的东西以及干脆的直线。 2)采光,通风条件要好,最好冬暖夏凉,咨询室要给人以明朗、愉快的感觉。整个房间色调宜淡雅柔和,灯具、窗帘及办公用品以浅色为宜。不必太过豪华,产生距离感、沉重感。 3)咨询室可适当地用鲜花、图画装饰环境(最好山水风景画,也可以用一些心理图片,最好不用油画,个人感觉太满了,有压抑感),给学生以休息,安定的感觉。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布置要有童趣和玩具以及比较高雅的装饰画或儿童画。 4)小揭示版,板架、图书等应便于学生阅读。 5)学生的位置应避免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设施要好。(可用屏风、布帘。要不要关门的问题。一般应关门,但不能锁门,特别是女同学,造成不安全感。来访者自己有一个手势。门外:请进、辅导中) 6) 墙上配置来访者须知,辅导员守则(具体)等。 7) 面谈室不易过大。(8—10平米)室还应配置沙发或椅子(不一定要沙发。皮制较单薄的椅子,椅背低但稳当、舒服。90度角左右,不应面对面。因为这样的位置关系会给人一种对立的感觉。特别是会加重那些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怀着不安与焦虑的心情第一次来心

学校心理辅导常用技术(三)

学校心理辅导常用技术(三) 三、理性——情绪疗法 1、方法介绍 理性情绪理论(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又译作合理情绪疗法)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倡导的一种认知疗法。其基本思想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倾向,那些非理性的东西表现为非理性思维,也就是不合理思维,正是它引发了个体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也就是说,心理障碍或异常主要是由错误观念导致的。因此,个体要学会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抛弃非理性的观念,并学习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观念取而代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走向健康。 艾利斯早年曾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并将之运用于婚姻和家庭咨询与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他出于对精神分析法疗程过长、疗效缓慢、干预者过于被动等情形的不满,遂着手对其加以改造,在引入有关行为学习理论后,终于创建出一种更强调干预者的主动性和指导作用的独特的干预体系,即合理情绪疗法。其基本原理可简称为ABC理论。 ABC理论是艾利斯解释个体心理障碍的基本理论。其核心要点是:个体最终形成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即C,Consequences)其实并不是由某一外在诱发性事件(即A,Activating evehts)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 B,Beliefs)引起的。以往,人们总习惯于认为某一外在诱发性事件(A)引发了一个人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C)。但艾利斯的ABC理论则指出,某个外部事件确实可能是问题的诱发因素,但最主要和根本的原因却不是该诱发性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对该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实际左右其情绪和行为反应。也就是说,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会导致情绪性后果,但这一结果的性质却是由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念系统决定的。 范例:同是高考失败的甲、乙两人,因对该事件的认识不一样,两人的心境会截然不同。甲想到,这确实是一个失败,因而感到失望和难过。但是人又不可能事事成功、事事如愿,自己尽了全力而没有如愿,只有再好好读书和复习,下次再试一下。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要进了大学才可成材的。甲在难过之余,会努力查找失败的原因,并重新努力。而且可以设想,甲不会把高考视为孤注一掷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五里岗学校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X 性别:女年龄:16 年级:初三 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 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1) 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 (2) 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 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 (1) 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 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 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1、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指导,是指教育者依据现代学习理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兴趣指导;学习习惯指导;和应试心理指导五个方面。 2、智力训练。 智力也称智能,一般认为,智力是指个体聪明的程度。发展学生智力是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核心任务,这是由智力本身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智力不仅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领域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使学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 第二,第二,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第三,第三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 第四,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 第五,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 3、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导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 4、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特征,对个性心理的其他特征和倾向起支配作用,决定着个人活动的方向。 5、耐挫有力培养。 所谓耐挫能力,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抗挫折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6、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众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度、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 7、性心理健康教育。 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保持和增进性健康的教育。 8、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本身及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 时代的进步与社的发展,给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当前的学校教育已远远超越了知识学习的范畴,学生在校学习不仅应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也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学校心理辅导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由心理咨询教师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给予解答和帮助。即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 一、名称的确定 学校心理咨询室不同于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室,它针对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的名称能够易于接受。如可取名为心理辅导室、心理聊天室、心语室等。 二、辅导室的布置 (一)选址 学校心理辅导室的选址一般有如下要求:安静隔音、明亮舒适、便于来访但出入不明显。首先,心理辅导室要选在环境幽雅清静的地方,为了防止噪音,最好避开音乐室、体育场、食堂、学生宿舍、主干道等场所。其次,心理辅导室要选在明亮舒适的地方。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窗外视野较开阔。建筑物或房间周围最好有绿色植物,如果透过辅导室的窗户能看到则更佳。要避免选择那些阴暗、压抑的角落作为心理辅导室。最后,心理辅导室要选

在便于来访但出入不明显的地方。位置不要太远离教学区、宿舍区、办公区,要使学生想来访的时候,比较容易到达。如果太偏僻,虽然安静,但不易来访,无形中就有了距离和阻隔,这种阻隔不仅是空间上的,而且也是心理上的。在保证便于来访的同时,又要使出入不太明显,否则,会增加来访者的压力。特别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对心理辅导的认识还不深入,对他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害怕别人的议论和误解,因此,不太愿意让老师、同学看到自己出入心理辅导室。我们在选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心理因素,不要选在人来人往、一览无余的地方,也不要离校长室、教师办公室太近。有的心理辅导室设在校长室旁边,固然有利于校长监控,但学生可能会望而生畏了。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设在图书馆、阅览室附近,这样形成一种很好的文化氛围,又不至于过分嘈杂,有助于学生调适自己的心态。 在场地布局上,要能满足心理辅导室的多种功能,特别是基本功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个别辅导室不宜太大,否则会阻碍咨询关系的建立,也不可过小,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如果有多间房,个别辅导室不宜设在进门的第一间,而要选在稍微隐蔽和安静一些的房间。来访者的位置应避开门窗方向,避免让来访者与突然到来的外人照面,避免在门窗外就能清楚地看见来访者。(二)辅导室的布置 在室内布置上,不同房间因为功能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在总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紧握我的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他们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他们把帮助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按照小队集合,一个小队为一组,两个同桌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怎样做才能配合得更好,更默契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一下。” (7)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游戏活动。但这次活动允许引导者开口说话,提示、引导被助者越过各种障碍,到达终点。 3.讨论。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两次活动,哪次更顺利?为什么?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游戏是做完了,但是我们从这个游戏中所获得的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