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二力平衡

新人教版二力平衡

新人教版二力平衡
新人教版二力平衡

新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力越大,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载重汽车比自行车惯性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大得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减小,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足球踢出去后继续运动,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E.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F.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4、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5.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6、.坐在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右倾斜,这可能是()

A.汽车正在加速

B.汽车正在减速

C.汽车正在向左拐弯

D.汽车正在向右拐弯

7.轮船在河里匀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则他将落到甲板的()

A.起跳点

B.起跳点前

C.起跳点后

D.无法判断

8、在行驶的汽车上,放有一盆水,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盆中的水将()

A .向车头方向洒出

B .向车尾方向洒出

C .不会洒出

D .可能向各个方向洒出

9.在2005年“国庆黄金周”,小华全家乘火车到上海游玩。因旅途劳顿,在火车上,小华经常要喝水。他把茶杯放在列车内的一个水平桌面上,突然,他发现杯内的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A.10A 11A C 12 A C 13A B C D 1415.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 .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17.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

A B C D 19.

20A C 21.为 .

22.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如图12-5-5所示,当车向前启动时,

气泡将向_____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

具有惯性。

二力平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受力不平衡,匀速竖直上升的直升飞机受力平衡

B.一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一定匀速竖直向上运动.

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D.一个小球重2N,当它以0.5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对小球的水平拉力是2N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同方向的力

2-1下列没有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A.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B.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

C.静止在教室里的桌子

D.从滑梯上加速下滑的小孩

3、质量相等的两只降落伞,甲以3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乙以5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 ( )

A、甲伞受到的阻力大;

B、乙伞受到的阻力大;

C、两只伞受到的阻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个物体()

A.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C.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5.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的各对力中不属于平衡力的是()

A.灯受到的重力与灯对线的拉力

B.灯受到的重力与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灯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D.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与灯线对灯的拉力

6.一个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与地面受到的桶的压力是平衡力

B.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与水桶的重力是平衡力

C.水桶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平衡力

D.水桶对地球的吸引力与水桶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7、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8. 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长征二号”火箭

B. 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9、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

D

10

A.

C.

12

14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5从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此后该氢气球的运动情况是)A.先减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继续匀速下降 D.静止不动

1、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哪一对力能够相互平衡?()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

2、一辆重为5 ×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地面的阻力是5 ×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A 5 ×105牛

B 5 ×104牛

C 4.5 ×105牛

D 5.5 ×105牛

3、下列各物体中,受力不平衡的物体是()

A

C

4

A

B

C

5

A.

B.

C.

D.

6

A

7

A

B

C

D

820

A

C

9

A

C

10

A.

C.

11

A.

C.

12

A.40N

B.60N

C.100N

D.140N

13、一个小球重2N,当它以0.5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对小球的水平拉力是

A.0N

B.0.5N

C.2N

D.无法判定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合集.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第六节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二力平衡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的学习内容。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还不够全面,对物体受到力的理解也还不够准确,在学习过程中,在这方面要注意正确的引导。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或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5、通过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5、6、7、8、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9、10检测目标4的达成。 (4).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3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5的达成。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二力平衡》提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2 二力平衡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在如下图所示的情况中,满足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定滑轮,两重物甲、乙通过细绳绕过A、B与手中纸片的两对角相连, 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在下列实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匀速前进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高速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像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5.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6.如图所示,阿宝站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阿宝受到的重力与阿宝对桌面的压力 B.阿宝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阿宝的支持力 C.阿宝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阿宝的支持力 D.阿宝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 7.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2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2 B.2:5 C.5:3 D.1:1 8.如图,一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在F1、F2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撒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A.8N,水平向右 B.2N,水平向左 C.10N,水平向右 D.0N

二力平衡初中物理说课教案

二力平衡 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五节《二力平衡》。平衡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美,物体的平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和教学过程两大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更为高中学习多力平衡以及力矩的平衡做铺垫,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2)对教材的处理 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将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它的前面是力、力的测量、重力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后面是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 ◇关于平衡状态的概念,本教材是直接给出。但是生活经验和直觉告诉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平衡,而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是平衡状态却没有这种认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得出静平衡,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发现受平衡力的物体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完善平衡的概念。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好奇心,将书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打了八个孔,学生用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两个受力点,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增强了实验的全面性。 ◇课本中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平衡状态的受力情况没有探究,为了帮助学生能直观理解,我增加了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匀速提升钩码的实验,会对平衡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识。 通过探究和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下册《二力平衡》知识点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下册《二力平衡》知识点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两力平衡的条件: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课后练习 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一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为65g,降落伞的质量为5g.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竖直下降,在此过程中人和伞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 A.650N B.65Nc.700ND.70N 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体育课上常有爬绳索和爬滑杆两种运动.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赛看谁爬杆爬的快.两人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爬绳和小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B小华爬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若小华和小明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人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些 D小明爬绳时自身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D2.c3.c4.A

初中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10.2二力平衡 基础知识训练 1.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它所受重力为G ,对桌面压力为F ,桌面对文具盒支持力为N ,则上述的几个力中,互相平衡的两个力是 . (题型一) 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 __的条件可知,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______的大小相等,因此可间接地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题型二) 3.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1200N .当起重机以2m/s 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 ;当起重机以5m/s 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 ,拉力的方向为 ;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 . (题型二) 4.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题型一) A .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 .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 .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 .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5.如图10-1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5kg ,用10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说法哪种正确:( ) (题型二) A .物体受到向左49N 的摩擦力 B .物体受到向左10N 的摩擦力 C .物体受到向右10N 的摩擦力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零 6.一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 ,降落伞的质量为5kg 。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竖直下降,在此过程中人和伞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取g=10N/kg )( ) (题型二) A .650N B .65N C .700N D .70N 7.如图10-14所示,用F=150N 的水平力把重50N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当物体静止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题型二) A .0N B .50N C .150N D .200N 8.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此时( ) (题型二) 图10-13 F 图10-14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2二力平衡练习题.doc

二力平衡练习题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状态或 几个力是。 2.通过探究可以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并且。 3.室内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 用力;灯绳对灯的拉力和是一对平衡力。状态,我们就说这 如果大小 是一对相互作 、 4.用测力计吊着小球,小球静止时,所用的拉力为12N。用测力计拉着小球匀速上升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N ;当小球匀速下降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N 。 5.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D.车处于静止状态,它可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6.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 .B.C. D . 第 6 题图 7.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A.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F D.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8.用 50N 的水平力,把重15N 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如图所示, 则此时墙对木块的压力是( ) 第 8 题图 A .50N B. 15N C. 65N D. 35N 1.杂技运动员甲倒立且用单手支撑在运动员乙的手上,当运动员甲静止时,甲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必须。如果支持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他就要坠落。如果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不在,他就要倾倒。 2.地面上有一只水桶,水桶重的将200N。一个人用170N ,水桶所受的合力是 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水桶,则水桶 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如果受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C.物体受到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 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 4.重 8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是12N。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要的水平拉力是() A .12N B . 68N C. 80N D. 92N 5.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N 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都突然变为20N,则物体() A .运动的速度将减小B.仍作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比原来小 C.仍以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将停止运动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7.如图是一个不用轴支承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线圈产生的磁场使金属球的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磁力,从而实 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A .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第7题图8.空降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人受到的空气阻力)() A.人和伞受到的重力等于空气阻力 B.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C.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D.人受到的重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 第 8 题图 9.如图所示,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请画出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第 9 题图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案(最新整理)

二力平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举例说明。

例: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并说明: 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们称该两个力也为平衡力,此时就是我们说的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 板书 1] 第二节、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 板书 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 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教案 人教版

第六节二力平衡 (一)教学目标: 1.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

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 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 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 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教学用具 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一把剪刀。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0分) 1.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答案:D 解题思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足球不受力时也可以运动,并且是匀速直线运动。故该选项错误。 B: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总是静止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故该选项错误。 D:足球踢出时,有一个速度,之后由于足球具有惯性,想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会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A:由图象可知,路程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此图象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B:由图象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变,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C:由图象可知,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即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此图象可以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错误。 D:由图象可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一直在增大,即物体一直在做加速运动,故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3.珍稀动物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l500~3300m的森林中,我们在收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时,看到金丝猴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丝猴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B.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题思路: 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的思路: ①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②由运动状态推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若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这里使用方法②。 金丝猴静止倒挂在树枝上,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由受力分析可得,它受到重力和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正确。 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故B、C选项错误。A选项说法错误。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2019xx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2019xx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分类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不同点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②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①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②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共同点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②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以上这些是查字典物理网编辑整理的一些信息,还有很多栏目信息正在一步一步的跟进,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相关栏目。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篇一:八年级物理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8.2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是解决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 循的规律问题,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 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一规律。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没有以定律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司空 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与通过实 验总结出的二力平衡进行比较,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教学重点 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二力平衡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 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 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导入 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吊灯的运动状态怎样? 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状态如何?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如何? 苹果静止在桌面上,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问题与思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吊灯、书、小汽车、苹果和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还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知识要点: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3.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二力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2、作出猜想:提示:可从力的三要素考虑 3、设计实验:想想看实验要分几次完成呢?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中必须采用的方法。 4、进行实验: 5、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小结: 例题与练习: 1、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2、某人体重为400牛,站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他受到和,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并且在和 3、一个茶杯放在桌子上静止不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人教版物理《二力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8.2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让学生领略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设施 钩码、细绳、小卡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长塑料板一块、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指名学生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教师:片中的吊灯、轮船、跳伞运动员、潜水艇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才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这是否和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呢? 3.讨论并提出猜想。

4.师: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请你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来探究。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一)平衡状态 其实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这涉及到力的平衡问题。物体虽然受到力,但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1.探究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分四步进行) (1)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砝码多的一方运动。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静止不动(平衡状态)。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大小相等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2)用手按住卡片不动,把两端的砝码挂在同一侧,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受力方向运动。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b.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方向相反才能静止。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卡片静止,用手旋转卡片至某一角度,使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可以看到:卡片旋转,不能平衡。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c.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可能静止。 (4)用剪刀把卡片剪成两块小卡片,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两卡片都不能静止。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d.“二力平衡”指的是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2.学生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3.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受两个力而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哪两个力平衡。 4.回放引入⑴中,请学生分析直升机跳伞员、充气船、运动员、杯子受到的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出物体受到平衡力的示意图。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专题练习(含答案)(最新整理)

二力平衡课后练习 题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保持或状态。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⑴自由下落的苹果 ⑵加速上升的火箭 ⑶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⑷减速行驶的机车 ⑸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题二: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与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与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 N。 题三:⑴载有20t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匀速向西行驶,汽车水平牵引力是2.5×104 N,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N,方向。 ⑵一辆重为1.5×104N的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N。 ⑶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______ (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 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_____f (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_____。 题四: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⑴乙图代表小明的圆点A ,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⑵小明在沿绳匀速下滑,其沿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滑、沿杆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杆,f滑____f杆(选填“>”,“=”,“<”); ⑶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

题五: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离实现“嫦娥登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A.与速度方向相同 B.与速度方向相反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题六:小明用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150N 题七: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纸片放手后,观察其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C.方向是否相反 D.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初中物理专题二力平衡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 基础训练 1.下列不属于平衡力的条件的是( ) A.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D.大小相等 2.图l2—6—1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3.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 4.抛出去的篮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球的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B.球的重力和球受到的摩擦力 C.球的重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 D.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5.如图l2-6-2,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 A.大于0.005牛 B.等于0.005牛 C.小于0.005牛 D.不断增加 6.体检时.当你静止站在体重计上,你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你受到的重力和你对体重计的压力 B.体重计受到的重力和体重计对你的支持力 C.你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受到的支持力 D.体重计对你的支持力和你受到的重力 7.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8.某同学沿水平方向用30N的力推一辆车匀速向东运动,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 N,方 向向。 9.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与该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与该 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10.如图l2—6—3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l2—6—4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来改变F l和F2的大 小。 (3)保持F l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l2—6—5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 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 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能力提升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12—6—6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专题讲解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5: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 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 运动状态改变 【例1】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 130N F=和25N F=,则 1 F和2F的合力为()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 C.一定是3N或5N D.可能是2N或8N 【例2】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B.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反D.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例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重力 【例4】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平台上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推力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保存]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答案:相等;同一直线 解析:小车原来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处在平衡状态。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时,小车开始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当保持其他不变,只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即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小车开始转动,这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车静止时(2)钩码个数(3)转动 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F1和F2等于水平桌面左右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桌面两端都挂了两个钩码,钩码的重力相等,F1和F2也就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2)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的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转动。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A 解析:(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一剪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