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3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2)通过对泌尿系统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三、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分析法探究法谈话法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田世国获奖时的片段,他之所以成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其震撼人心之处在于捐肾救母,那肾有什么样的作用与尿的形成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尿的形成和排出。
(多媒体展示片段)(二)新课探知:1、泌尿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到62页的内容看看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和肾脏的图形)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样的功能?(1)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
师: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液是在肾脏中形成的,血液有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离开肾脏。
那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2、尿的形成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察肾脏的结构以及肾单位的组成课件,小组讨论后并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课件展示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图)见图(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哪里?(2)肾脏是由哪些结构组成?(3)每一个肾单位是又哪些部分组成的?(4)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球”?师:回答得很好,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的实质是一个血管球。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目标: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3、从病症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泌尿系统模型、肾单位结构挂图、尿液形成课件、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的资料收集或制作尿的形成的flash 动画。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 排泄和排遗 排泄的途径: 排汗、排尿、呼吸思考排粪便和排尿的不同,区分排泄和排遗。
思考排泄的途径。
简介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介绍排泄的概念。
由问题:排粪是不是排泄?引出排遗的概念。
引导学生说出排泄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和模型,思考: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展示挂图和模型,以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和模型,获得有用信息。
肾脏的过滤作用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到实验模拟的是肾脏的过滤作用。
简单叙述血液经肾脏的过滤后,成分有何变化。
提供实验用品,介绍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模拟的现象。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观察挂图 资料分析,自主学习,提高获得信息的能力。
通过资料推测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
人的每一个肾都含有100万个犹如“过滤工厂”的肾单位。
挂图展示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获得有用信息。
尿液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动画,归纳出尿的形成过程。
提供flash动画,引导学生描述尿的形成过程,适当补充。
尿的排出过程温故而知新,对照泌尿系统的挂图总结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推测出尿的排出过程。
2017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1.2《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1.2《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1.2《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尿的形成与排出》一、教学目的: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形成有关的结构特点;3、说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四、教学用具:课件、人体躯干和内脏模型、肾单位模型、新鲜猪肾、解剖盘、解剖器(7件装)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安排一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物.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问:排泄都有哪些途径呢?答:1、皮肤(汗液的形式);2、呼吸系统(气体的形式);3、泌尿系统(尿的形式)。
在这三个排泄途径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废物是人体最主要的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懂得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人体有八大系统,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因此,要了解尿的形成,就必须先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
(板书)一、泌尿系统的组成请看大屏幕(在屏幕演示、然后讲解)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一个器官能完成一定的功能,必然有它特有的结构相适应,否则,怎么不是在心脏形成尿液呢?那么,肾脏是具有哪些结构特点,使它能形成尿液呢?(板书)二、肾脏1、位置(出示人体躯干和内脏模型)2、功能(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尿液的场所)3、结构(实物投影仪下解剖、观察新鲜的猪肾,大屏幕演示)皮质(毛细血管丰富、颜色深)髓质(颜色浅)肾盂(漏斗状)4、基本单位:肾单位(100多万个肾单位/肾)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边指示大屏幕上肾单位图,边讲解)肾小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
1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
成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因为:
(1)学生对排泄的概念常常有不确切的认识。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体得知排便、排尿都是排
泄,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若学习了人体生理卫生还不能扭转这个错误认识,不
懂排泄的正确含义,本章的学习就失败了。故排泄的概念是重点。
(2)肾脏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基础,尿液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本章的主题是排泄,主要介绍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故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是重点。
2、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因为:
(1)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
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
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为尿液的形成打好基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难度更大。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
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
有难度。
教法与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七年级下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问好动,但形象思维优于
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优于理性思维,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这些特征对教
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者已学习了血液循环的知识,为学习尿的形成做好了铺垫。同时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有
关尿液形成的常识,但非常肤浅,且遇到的问题似乎更多,如其具体过程如何,血尿是怎样
形成的,尿毒症为何要换肾等。教师利用这些学生想知道又不能解决的问题创设情景,激发
2
学习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法学法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
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
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田世国的事迹感动了世人,他成为了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捐肾救母有何感人?
肾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二) 新课讲授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人体泌尿系统”图片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
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归纳:
肾——形成尿液
泌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统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尿的形成
(1)形成尿液的器官——肾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题。
1、肾单位有哪些部分组成?
2、肾小球是如何形成的?
3、肾小囊在哪里?和什么相连?
4、肾小管外面有什么,从哪里来的,又汇集到哪里?
5、肾小管和什么相连?
(2)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1:(投影出示尿液化验单)各位同学生病看医生,有时医生会让你去做尿液检查。拿
到化验单,医生才会下诊断书,这是为什么?这张化验单你看得明白吗?想学吗?
活动2:资料分析
3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并
讨论
1、上表中, 是血浆, 是原尿, 是尿液。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3、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小结:(1)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吸收作用。
(2)尿液的组成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现在有谁能读懂化验单吗?
生活连接:
(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
部位发生了病变?(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
(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
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4:小组讨论血液是怎样进出肾单位的?尿液的形成和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该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人体的各个系统是互相存在的。
3、尿的排出
①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学习尿的排出路径。
身边事: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②了解排尿的意义。
请同学在学习了尿的形成和排出以后,来谈一谈田世国捐肾为母的故事为何感人?
4、排泄和排遗。
尿液中所含的成分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对人体有害无利,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就
是排泄,那么人体还有其他途径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吗?
重点:区分排泄和排遗。
教学反思
就宏观而言,泌尿系统的组成是学生熟知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但微
1.80
0.03 0.03
尿素
1.10 0.10 0.10
无机盐
0.00 0.10 0.10
葡萄糖
0.00 0.03 8.00
蛋白质
96 98 90
水
C (克/100毫升) B (克/100毫升) A(克/100毫升) 主要成分
4
观上,具体到肾单位,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因此教师注意适时出示挂图,设置问题让学
生思考。尿的形成过程距离生活常识较远,因此教师不急于阐述尿液形成的完整过程,而是
以点连线,先以资料分析使学生比较出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不同,归纳肾单位各部分的
作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表述出尿液形成的过程。就能力训练而言,本
节用多种方式(挂图、模型、实验、flash动画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引
导学生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