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地球环境系统分为生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

2、环境系统中环境要素遵循;1)木桶定律;环境要素的平均状况不能决定其环境质量,环境要素之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是决定整体环境质量的限制性因素。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环境整体的性状不同于其组成要素性状之和,环境整体的功能也大于其组成要素功能之和,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使得环境整体的效应发生了质的变化。3)相互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各个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传递变换过程,每个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均有差异,这就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

3,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4、环境问题分为三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过程突变所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第三环境问题;是指由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如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或比例失调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5、地学是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第二章

1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地球大气层顶垂直太阳光束方向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所接受到的太阳光辐射能。

2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

3太阳黑子是指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的许多黑色斑点,是光球表面剧烈旋涡状气流形成的局部强磁场区域,是光球活动的重要标志。

4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征: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最大,卫星少

巨行星:木星,土星,特征:体积和质量最大,平均密度最小,卫星多,有行星环,自身能发出红外辐射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特征:体积,质量,平均,密度,卫星数目都介于前两者之间

5行星轨道运动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6大地水准面:假想的,静止的平均海平面,特征: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

第三章

1大气圈的层结:对流层,平流层,热层,逸散层

2气压梯度力:因气压在空间分布不均而产生一个从高压指向低压的力。科里奥利力:又叫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分量,水平方向分量对地球上任何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惯性离心力与摩擦力。空气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

3水陆风:由于水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沿大湖区域,

其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

山谷风:在山地区域或山麓地区,日出以后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快速增温,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缓慢,故产生了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夜间,山坡因地面长波辐射快速冷却,气温也迅速降低,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缓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

4降水类型:对流雨,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的对流运动,水汽迅速达到饱和而产生对流雨,地形雨,峰面雨

5降雨类型:一,对流雨: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的对流运动,水汽迅速达到饱和而产生对流雨。二,地形雨:暖湿气流在前进中,遇到山地阻碍被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凝结降水。三,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块相接触,暖湿气流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

6天气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某一条件下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是指某地区平均大气状况,是该地区多年常见的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气团是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峰面是指两个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

7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臭氧层耗损,城市小气候,热岛效应

8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其正常本底值且持续时间足以对人体、其他生物及材料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

9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汽和各种颗粒物。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或者在太阳辐射参与下所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组分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0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对大气污染物的作用是输送和冲淡稀释,湍流是空气做不规则运动即风力时大时小的阵性、风向左右无规则摆动。使气体各部分充分混合

第四章

1水圈特点:1)在地球环境系统中水能以液态、固体、气态三相存在,且三相可相互转化,相态转化和运动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2)水是一种可重新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3)水是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重要介质,它携带着热量和物质不断地迁移、转化以至循环,所以水分与热量是地球环境形成与变化的主导因子。4)对流层中天气现象产生皆起因于大气、海洋、陆地上水的存在与变化,水的变化及其运动是地表外营力中的主导因素之一,它对地球环境系统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起重要的作用。5)水是生物圈中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能作用下形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

2天然水不是纯水,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

3地表水循环的意义1)缓解了地表湿度、温度变化的时空梯度,为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2)是地球环境系统中营养循环的传送带。3)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水利资源和水资源。4)是地表环境自净过程的主要机制。5)是自然地理过程主要组成部分。6)许多矿产资源的形成也赖于长期的水分循环。

3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海水发生的周期性涨退现象称为潮汐。洋流或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域水平地或垂直地向

另一个海域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4在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濒临东太平洋的数千公里海域,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一种上层海水异常回暖的现象,称之为厄尔尼诺流。特征:通常在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由于盛行与海岸平行的偏南风,表层水在风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岸流动,为了保持水体平衡,于是深层较冷的海水便涌上来补偿。

5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来源:1)人为向水体排放的固体悬浮物,2)人为向水体排放的有机物和病原体,3)人为向水体排放耗氧有机物4)人为向水体排放重金属元素5)人为向水体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第五章

1韦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有:第一,世界大陆轮廓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第二,根据阿基米得定律,薄而轻的花岗岩质大陆均衡地漂浮外较重的玄武岩质基底上,由于地球自转离心力、日月对地球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导致大陆向两个方向漂移,前者使大陆产生从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这样大陆挤压形成了东西走向的山脉,后者使大陆发生向西运动,在美洲大陆、欧亚大陆之间形成了大西洋;由于受太平洋玄武岩基底的阻挡,在美洲大陆西缘挤压褶皱而形成了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期山脉等,大陆整体向西漂移时东部的残碎片黏滞在基底之上形成与岸平行的岛孤。第三,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群系和地球物理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第四,从古气候、古生物的分布来看,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等地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初期都很相近,到中生代以后则有显著的不同,说明这些大陆原来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才逐渐分开。第五,许多大地测量的数据证明同一地点的经纬度在发生变化,古地磁学研究的结果也证实大陆漂移确实存在。

2组成褶皱的多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核心较老的岩层向两侧依次渐新的褶皱为背斜,核心为较新的岩层并向两侧依次渐老的褶皱为向斜。

3化石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被毁坏的硬体部分才容易形成化石2)生物死亡之后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这样才能避免被氧化腐烂或者被其他动物所吞食3)被掩埋的生物遗体必须在较长时间内经过一定的填充4地形是指地表形态及地势高低,包括海拔、坡度、坡形等形态特征;地貌是指地表形态发生、发展、成因及其演化趋势的综合。

5外营力是指由于太阳辐射、重力和日月引力等作用通过大气、水体、生物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营力

6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就叫喀斯特作用

影响因素1)岩性与构造条件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2)地质构造对喀斯特发育的密切关系3)喀斯特作用的水动力条件P161

第六章

1土壤发生层,A层为表土层,B层为心土层,C层为母质层,D层为母岩层

2土壤圈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二是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可以分解和进化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

3土壤生态环境功能:1)土壤肥力,即土壤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方面的功能,2)土壤有调节水体和溶质流动的能力;3)土壤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并解毒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能力;4)土壤能够储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中的养分和其他元素;5)土壤还具有支撑社会经济构架并保护人类文明遗产的能力4土壤自净能力: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

5土壤腐殖质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

6按土壤微生物有机体的组织及其生理特征可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

7土壤退化是指人类干预造成的区域土地生产力下降或植物群落组成向不利方向的变化过程

8土壤质量,又叫土壤健康,是指土壤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动植物健康而不发生土壤退化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9土壤的功能:一,土壤的持续性生产能力二,土壤的环境功能,三,土壤的健康,四,土壤的生态功能P229

10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地表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枢纽,故造成土壤污染物来源也极为广泛,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可将土壤污染划分为:一,水体污染型,二,大气污染型,三,农业污染型,四,固体废物污染型,五,生物污染型

第七章

1最小因子定律:前提,只能用于稳态条件下,必须考虑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耐受性法则,P248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从大气、水体、土壤及其岩石表面进入食物链的物质,又经微生物分解回到环境再次被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再次进入食物链,如此反复进行物质的循环过程。

7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物质的流动是循环式的,二者都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而进行的,这些过程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

8第一环境问题:生命体缺乏某一微量营养元素时,其生长发育就会停滞、异常或不能完成其生命循环的这类问题。第二环境问题:供给生物体的微量营养量超过了其生理过程正常需要量时,即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9当代人类活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P279

10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或移地保护,离体保护

第八章

1、智慧圈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二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三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或负增长阶段。

2、智慧圈的组成包括:以物质生产与消费为特色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规范和优化人类活动方式为特色的宗教与文化子系统、政治与管理子系统。

3、农业生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对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过量化学农药、化肥等可以通过扩散、挥发等多种途径污染大气环境;第二,集中连片的单一农作物能同时释放同种花粉或生物代谢物,造成区域大气环境的花粉污染,再有农作物秸秆分解或人为燃烧也能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第三,在温带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一熟旱作在秋季收割之后,其干燥、裸露、松散的农田表土成为下风向区域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地。(2)农田表面径流和农业退水对区域水体的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用地之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农药和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农业退水等方式形成了对区域水体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集约化养殖场污染。

4、颗粒直径大于10μm的粉尘被称为降尘,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粉尘被称为飘尘(PM10),同PM2.5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称为总悬浮微粒(TSP)。

5、交通业具有以下特点(1)运输业不创造新产品(2)运输业产品的非实体性(3)运输业产品的同一性。

6、能源在地球环境系统的作用:一是维持人群和生物群体正常新陈代谢的生理能量,它主要依靠人群和生物食用食物和水来获得;另一类是维持地球环境系统运动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能量。

7、生物能的使用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1)生物能的使用扰乱了区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2)生物能的过度使用特别是薪材的过度砍伐,导致区域植被覆盖度的降低、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衰竭,从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或者土壤风蚀沙化,也就影响了区域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3)生物能的集中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由于生物能属于初级能源,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杂质,使得薪材和畜粪难以充分燃烧,这样在生物能被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水分在受热的情况下会与杂质、草木灰一起挥发、凝结形成大气颗粒物,造成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

8、核能具有以下特点:(1)虽然建设投资较大,但发电运行成本低廉,其经济效益明显(2)核能发电站建设和运行要求的技术水平高、操作管理严格(3)核能发电站对环境的影响较燃煤、燃油电站小,故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4)考虑到全球化石能源枯竭及其综合利用价值,核能必将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能源。

9、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从而实现“最优化的生产、最适度的消费、最少量的废弃”,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清洁生产时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生产方式,它采用生产全过程削减废弃物,达到资源优化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

11、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定义:满足当代需求又不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其中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满足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基本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全面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并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二是限制性,环境中不可更新

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容量均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生产技术水平会延缓或加速这种限制;三是平等性,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分配问题,要求在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社会公平。

12、“B模式”意指以人为本,关注环境与生态,并将经济视为生态系统一部分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第十二章

1. 环境样品采样坚持一下主要原则:(1)采样点的位置应该涵盖整个监测区域的高浓度、中浓度和低浓度3种不同的环境质量等级。(2)将污染源比较集中、人口比较集中、污染物有可能富集的区域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而在那些污染相对较轻的区域布设较少的采样点作为对照样品。(3)超标地区、人群与生物群落受害明显的地区采样点的布设应该在空间和时间上更为密集,而未超标或未见异常的地区采样点则可少一些。

2.扇形布点法即以污染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以烟气流动方向为轴线,在烟气下风向打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地区作为布点范围。

3.在面状污染源区域并且又没有明显的主导风向的大平原区域,常采用发射式或同心圆布点法,即从监测区域中心向四周引出若干条放射线,由中心沿这些放射线向外围等距离间隔地采集样品,以监测区域污染状况或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

4.在河流水体采样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对照断面、监测断面和消减断面进行水体样品采集

环境地学

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以人群为中心和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层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即为人类环境。 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分解为①生态子系统 ②自然资源子系统 ③社会经济子系统 环境问题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①原生环境问题 ②次生环境问题 ③第三环境问题 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及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环境地学的研究方法①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 ②实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 ③数理统计与E-GIS ④遥感技术 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区域都能周期性的接受太阳辐射,从而极大地缓和了地球表面环境变化的时空梯度,为生物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气压、温度、湿度等。同时,地球自转对沿海地区的潮汐涨落具有重要的阻尼和缓和作用。另外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偏向力(科里奥利力)对地球环境系统中的物质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会离开其原来的方向逐渐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会向左偏转。 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决定了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地表的四季变化。地球公转也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同时进行,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按照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状况将地球划分为夜半球和昼半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莫霍洛维奇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外核(利曼界面)地内核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可划归为人类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利用和改造区域环境的活动,如植物的采集和动物的驯化、狩猎与捕鱼、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农田开垦等,以及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城乡聚落的发展、兴修道路和水利设施等。后者主要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恶化现象。人类活动以4种主要方式改变环境,即改变区域环境系统的物质组成、改变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改变区域环境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过程、人为释放能量。

环境地学复习资料

环境地学概念: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人—地”中的“地”指的是:地球表面。 地球自转的环境意义: (1)、天球的周日运动; (2)、昼夜的交替; (3)、地球坐标的确定; (4)、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地球公转的环境意义: (1)、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自西向东; (2)、四季变化,太阳的回归运动; (3)、五带的划分;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5)、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 大气层、海洋水层、地壳、地幔、地核 大气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风、云量、大气能见度 湿度及表示方法:反映大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高)。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f=e/E 饱和差(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d=E—e 比湿(q):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空气总质量的比值,q=m湿/m总=0.622e/p 水汽混合比(Υ):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q=m湿/m干=0.622e/(p—e) 露点温度(Td):气压一定,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大气圈的层结: 对流层;(1)、从地面得到热量,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干空气1度每100米)(2)、温度高低不同,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强度随纬度、季节及天气特征的变化而不同 (3)、地面的物质及性状的差异使对流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具有空间不均匀性。 平流层:(臭氧层空洞)水汽含量极少 中间层:高度升高,温度下降强烈的垂直对流,没有云层 热层:没有明显的顶部高度 散逸层: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 气温的水平分布: (1)、全球等温线的总趋势大致与纬线平行 (2)、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密集,即南北温差大;七月份等温线稀疏,即南北温差小;南半球有海洋调节,变化不明显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原理自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 2.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包括稀释、隔离、分离、转化。 3. “三传”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一反”为化学反应过程。 4. 国际单位制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导出单位组成。 5. 以单位时间质量表示时的 6. 7. 有黏性、可压缩的流体、层流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 8. 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分子量的液体均属牛顿型流体。 9. 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两相间传质过程包括气体的吸收、萃取、吸附、膜分离、生物膜反应。 10.环境工程中常遇到的单相中的传质包括流体流过可溶性固体表面、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气固相催化反应。 11. 传质边界层的名义厚度定义为 12. 温度影响流体密度、粘度,进而影响沉降速度。 13. 环境工程领域的过滤中,使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固体颗粒、织物介质、多孔固体介质、多孔膜。 14.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天然颗粒包括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粒等,人工颗粒包括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球等。 15、过滤的主要类型按过滤机理分有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有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离心过滤。 16. 吸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有净化有害气体、回收有用物质、曝气充氧。 17. 吸收过程一般可分解为气相内的传递、相际传递、液相内的传递三个基本步骤。 18. 吸收塔中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有逆流、并流。 19.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硅胶、活性氧化铝、沸石分子筛。 20. 吸附过程有外扩散、内扩散、吸附几个基本步骤。 21. 空间时间是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具有时间的单位,但不是反应时间也不是接触时间,可视为处理与反应器体积相同的物料所需要的时间。 空间速度是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单位为时间的倒数。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几倍于反应器体积的物料,反映了一个反应器的强度。空速越大,反应器的负荷越大。 22.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和状态,反应器可分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理想流反应器分为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mr ,,0,()0.99() A A i A A i c c c c -=-

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

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 1、 环境地学概念: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2、 环境地学分支学科: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海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物理学 3、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 4、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3层。 5、 开普勒三大定律:①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②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向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③行星公转周期T 的平方与行星轨道长半径a 的立方成正比,即: 6、 地球圈层结构表 7、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和人类智慧圈所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也是环境科学、环境地学和地理科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补充30页图2-11) 8、 大气要素:①气温: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C )的换算关系为C=5(F-32)/9或F=32+9C/5。大气的温度一般以百叶箱中干球温度为代表。②气压;③湿度:a 、相对湿度(f )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f=e/E ,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B 、露点(T d )在气压一定的情况下,并保持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使空气

环境地质学课后习题

1、环境地质学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是什么? 答:环境地质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及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各个学科都从自身专业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深入到环境领域,而传统的地质科学也在逐渐延伸着自己的研究领域。 世界地质工作发展整体上也正由以资源勘查为重点的时代进入到更加强调社会化与环境的时代;地质工作部署的重点正逐渐由山脉和盆地转移到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转移到灾害减轻、废物处置、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公众健康等环境领域上来。因此,环境地质工作,尤其是城市环境地质和矿山环境地质已成为当前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推动地质科学发展的重任。 2、人—地关系包括那些内容? 答: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人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什么把系统科学作为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 答:因为概念是科学的基石,先进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现的先导。因此,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必然具有强烈的科学方法论的色彩,以达到多学科的综合及普适性规律认识的目的。所以,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系统。 4、环境地质学重点研究哪些科学问题? 答: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背景(自然与社会)、地质学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地质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探索地质环境问题防范、治理对策,以服务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居环境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四个科学问题,即: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第三讲:崩塌 1、坚硬块状岩体和软弱碎裂岩体崩塌的各自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答:①由厚层坚硬的岩层如灰岩、砂岩、砾岩、花岗岩、闪长岩等构成的斜坡体,岩石强度大,裂隙发育,形成高陡边坡; ②相对软弱的岩层如页岩、泥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强度较小,裂隙细密,岩石常呈碎块,个体稳定性较差,在稍陡的坡面上甚至偶尔的刮风或因人为踩踏,单个块体就会失稳,而形成泻溜。 2、山区和水库区崩塌致灾的差异。 答:1)山崩是在裂隙发育的陡峭斜坡上,失稳的岩土体在重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崩落现象。这种崩塌发现在山区以及具有高陡边坡的地形条件下。 2)库岸崩塌主要是水流冲刷、浸润岩土体、掏空水库坡岸作用造成。多发生在河岸或水库边岸带;在海边因海浪对陡立海岸的冲击掏蚀而破坏,也有可能发生崩塌。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属于地球科学。它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这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地质学分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地质问题和人为环境地质问题,但也有人从狭义的地质环境概念出发,将问题局限于岩石圈。1972年,中国开始探索环境地质学的范围、理论和方法,并建立了研究机构。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系统学科。 研究领域 随着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即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渗、滑坡、沙漠化和各种地方病等表明,地质环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在人们眼中,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仅是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是人类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换言之,特别强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研究领域广泛 ①区域地质环境 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土地整理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如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②地质灾害 为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依据,提出减灾减灾的预防措施。 ③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研究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各种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研究空气、水、土壤和矿物中有益有害元素和致病物质的富集和迁移;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畜健康的关系,预防和控制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从而将某些元素的自然富集或缺乏对人和动物健康和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在一些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④古气候变化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地学课程-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1.什么是环境?试简述不同自然带聚落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环境地学与环境地理学的主要差异。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近百年来人地关系的发展。 4.结合你的学习和观察,试列举实例说明进行区域环境地学研究的主 要方法。 5.在21世纪初期,中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 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环境地学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6.结合相关资料试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 环境的影响。 7.查阅相关地球科学概论和地质学教科书,试简述地球各圈层组成、 特征及其演化。 8.结合天文馆、日食和月食的实际观察,试分析地试述水资源的涵义 及特性?为什么说地球上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9.结合大气圈的知识和你的实践观察,试述中国小资源的时空变化和 主要特征。 10.什么是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过多为什么 能破坏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 11.什么是水体污染过程与自净过程?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主

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如何?研究水体自净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12.球与月球的运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3.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学习和自己的观察,试从化学元素和不同能量形 态等方面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狩猎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大气污染源有哪几种?比较分析乡村与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异同? 15.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同气候类型区对颗粒物的治理方式有哪些? 16.治理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那些? 17.汽车尾气污染与其他气态污染的异同?常用的治理方式有哪几种? 18.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能 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19.酸雨的主要类型是哪些?它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危害? 20.如何认识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臭氧层空洞的存在会带来什么后果? 21.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22.试简述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板块构造体系,地球的内部圈 层及特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岩石圈、软流圈。 23.了解岩石圈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地壳的矿物等概念及常见矿物 的识别、三大岩石的基本概念、沉积作用与沉积岩石、岩浆活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及常见三大岩石类型的识别。 24.结合你的野外观察试简述外力地质作用如风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 环境监测的要紧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 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什么缘故还承诺制订和执行地点排放标准?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各是什么? 简述环境监测进展趋势。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50m 的河流为例,讲明如何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设三种断面:对比断面,操纵断面和削减断面。【3分】 对比断面设一个,设在河流进入都市和工业区往常的地点,躲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区;操纵断面数目视都市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公布情形而定,一样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削减断面一个,一样设在都市和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河段上。【3分】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的布设,可依水面宽度,按下表规定设置。 水面宽垂线数 <50m 一条(中泓垂线) 50-100m 二条(左右近岸明显水流处) 100-1000m 三条(左,中,右) >1500m 至少要设置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 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可按照水深按下表设置 水深采样点数 <5m 一点(水面下0..3-0.5m处) 5-10m 二点(水面下0..3-0.5m,河床以上0..5m 处) 10-50m 三点(水面下0..3-0.5m,1/2水深,河底以上0.5m处) >50m 酌情增加 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什么缘故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何谓真色和表色?水的色度通常指什么?如何样按照水质污染情形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方法?什么缘故? 简述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的差不多原理,并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7、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要紧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要紧不同之处? 20、如何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讲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如何样排除干扰?

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环境地学实习 实习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1001班 姓名学号: 2011年11月1日

实习时间:2011.10.19——2011.10.20 实习地点:青岛崂山仰口(10.19)及马山地质公园(10.20) 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实习过程 1青岛崂山仰口 我们于19日上午8点由学校集体乘车至崂山仰口开始了一天的实习。 1.1地理概况 【山脉成因】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

《环境地学》教学大纲

《环境地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对矿物学、岩石学以及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基本知识的学习,为学习土壤学、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使学生了解地球环境及其变化特点,掌握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并防治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培养利用环境地质学知识解决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问题的能力。最后,学习应用地质学原理、从地质演变过程入手来分析地质环境及其变化规律。在实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识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类型。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介绍环境地学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环境地学的学科地位、环境地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环境地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学习《环境地学》的意义和《环境地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球的基本特征 1. 形态特点:形状、大小、质量、密度等 2. 物理性质:重力、地热、地电、地磁等 第二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第三节地球的物质组成 1. 地壳的化学成分 2. 地幔的化学成分 3. 地核的化学成分 本章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分界面;2)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区别。 第三章矿物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晶体结构 1. 晶体结构单元

2. 晶体类型 第三节矿物的化学成分 1. 矿物化学式 2. 矿物中的水 3. 类质同象 4. 同质异象 第四节矿物的形态 1. 单晶 2. 双晶 3. 集合体 第五节矿物的物理性质 1. 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发光性 2. 力学性质:硬度、解理、形变、比重 3. 其它性质:磁性、放射性、可塑性等 第六节矿物分类 1. 成因类型 2. 工业分类 3. 综合分类

环境学基础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环境学基础》 主讲教师: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让我们反思重塑人与自然关系,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寻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依托现实,思索未来,为未来人留下良好的生存空间,时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一、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环境伦理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人为因素引起,是指在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思维决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行为。因此,在人类文明转型的背景中反思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寻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是当今社会必须做出的正确抉择。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力量,更需要环境伦理的约束力。环境伦理,就是在以人类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度

内,人的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它要依靠信念和社会舆论,运用伦理道德原则规范人的利益需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宗旨。 二、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现代工业文明以前的阶段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一边享受着自然带给的优厚条件,依附于自然而生存,而另一边去在自然条件下与其他的物种进行残酷的竞争。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都市文明对森林产生的破坏。另外,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同时进而改造自然,制造出自然本身不复存在的物品,导致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这仅是于一定范围内。最为特殊和典型的实例应该是位于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 原住民最先迁徙到复活节岛时,这里是一片乐土。他们的食物来源是太平洋里的鱼类,相对于小小复活节岛上的那点人类,太平洋的渔业资源可以理解为是无限的,因此,他们衣食无忧,像在桃源仙境一样快乐的生活着。但是,居民们下海捕鱼,必须用岛上的树木做独木舟,开始人口少的时候倒没什么,随着岛上人口逐渐增多,树木的生长速度开始跟不上人类的砍伐速度了——另外据推测,复活节岛居民繁荣的年代很可能也砍伐了大量树木用于树立巨石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森林资源耗竭的速度。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砍光了岛上最后一棵树木,在这一过程中,显然也吃光了不用独木舟就能捕到的近岛鱼类,最后困死孤岛。 (二)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业化阶段。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业化阶段的迅速崛起,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关系逐渐明显化。企业家往往以追求资本积累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前提,将自然界看作无限度开发且可以利用的资源,并把生产后的废弃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这大大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自然界遭受到了来自人类的破坏,那么作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

第一章 在环境科学中所讲的环境也称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以人群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层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即为人类环境。 从环境地学研究的角度,可以将地球环境系统分解为生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在这个系统中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遵循以下规律: 木桶定律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 相互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 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环境地学并不是研究人-地系统的全面性质,而只研究自然环境作用于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反馈的那部分内容。 环境地学研究的起步必须立足于坚实的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结合室内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资料,运用综合比较研究法和相关分析研究法,才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角度把握环境系统过程与功能时空分异规律。 图片中子解的常识:叠层石,由古老的蓝绿藻和沉积物所形成, 1800Ma;三叶虫,兴盛于寒武纪,5亿年;恐龙兴盛于珠罗纪、白垩纪,绝灭于第三纪开始 0.65亿年。 第二章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 按照2006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新的定义,太阳系中共计有八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最新的行星定义,原来的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在广阔的恒星世界中,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壮年星。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黑子是指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黑色斑点,是光球表面剧烈旋涡

《环境地学》教学大纲

《环境地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环境学、生态学等基础课程。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地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等基础知识,地学基础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动向,能够应用所学本课程的知识简单分析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能绘制地形图、专业地图等。 二、基本要求: 1.掌握与地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名词。 2.熟悉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内外力对岩石圈运动的影响。 3.掌握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运动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4.掌握天气系统的各个专业名词。 5.掌握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运动和补给。 6.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7.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形成规律和土壤类型分布。 8.熟悉地球表层系统的自然区划及地域分异。 9.掌握地图绘制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 1 绪论 要求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当代学科以及环境地学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宇宙中的地球 要求学生了解宇宙和天体、太阳和太阳系、地球的年龄和演化、地球的运动,以更宏观的角度从宇宙、太阳系来介绍地球;基本掌握地球的结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充分认识到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3 岩石圈 要求学生了解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力作用下的地壳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下的岩石圈物质运动,掌握一些现象的成因,会识别主要的矿物。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区分主要的矿物,分析各种灾害的成因。 4 大气圈 要求学生了解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气温的变化、大气水分的状态及产物、大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掌握大气的结构、地面和大气辐射、大气增温和冷却的原因、地方气候与小气候、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充分认识地方小气候的形成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5水圈 要求学生了解水的分布、水分循环、水量平衡,海洋的构造和形态结构、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潮汐、海流与洋流,河系的形成及基本特征、河流的水情要素、河流水量补给、河流径流,湖泊的分类、湖水的运动、水库、沼泽,地下水的储存状态、地下水按储藏条件的分类、地下水的运动,天然水化学以及地球上和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6土壤圈 要求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形态、环境特性,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掌握土壤污染机理以及防治。 7自然区划 在介绍各圈层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球表层整体和各圈层相互联系的角度,阐明地球表层环境的地域分异和规律、并介绍自然区划、地球表层系统。要求学生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地球表层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掌握自然区划。 8 地图与遥感 本章主要介绍地图定义、特性和组成要素及应用遥感技术绘制地图和进行地质勘测。要求学生了解地图的分类和组成要素,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特点和阅读步骤;掌握地图的特征,地形图的绘制。 四、学时分配:

环境学基础(第二版)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3.环境产生发展三阶段:⑴早期破坏,从人类出现到18c60s,以刀耕火种和狩猎为主,主要问题是生态退化。 ⑵近代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开始至20c80s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工业发展,环境问题严重。 ⑶当代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开始,主要表现在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环境变暖。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 1.气候变化:定义1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定义2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2.气候变化危害:⑴全球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冰川消融,人类的水源告急⑵极端气候,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等⑶粮食减产,因为变暖所导致的干旱、缺水等都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⑷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洋灾害⑸物种灭绝(6)威胁人类健康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对水生系统的影响 4.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霜雾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 6.酸雨形成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so2,大气中的氨,天气,酸性颗粒物及其缓冲能力 7.酸雨的危害:⑴酸雨对人体的危害,支气管炎,肺病,呼吸道疾病,⑵对水域生物的危害,水域酸化可导致鱼类血液与组织失去营养盐分,水域酸化导致水生植物死亡⑶对陆生植物的危害,叶生植物枯萎死亡破坏土壤结构,间接影响树木生长⑷对土壤危害,破坏土壤营养结构,土壤微量重金属可能被溶解⑸对建筑物的危害,容易受腐蚀 8.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9.POPs特点: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放大性,半发挥性和长距离迁移性,高毒性 10.POPs危害:⑴内分泌干扰⑵免疫毒性⑶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⑷致癌性⑸其它毒性 第三章资源与环境 1.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2.自然资源特征:⑴多用性。可提供多种用途⑵有限性。⑶区域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和严格的区域性⑷整体性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适用于环境科学专业] 第一部分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环境监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环境监测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要先行,环境监测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 环境监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监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环境中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布点采样方法、预处理技术及重要监测指标的分析技术;掌握制订监测方案的方法;掌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环境自动监测、生物监测、遥感遥测等最新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前沿。通过学习环境监测,培养学生解决环境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为该课程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特别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环境监测对象和目的。这部分内容,是对“环境监测”这门学科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包括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标准的概念及分类、制订原则。 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分析方法、环境标准物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的表述方法,为以后各环境要素的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做好铺垫和准备。

环境地质学考试重点(经典)

环境地质学考试参考 1.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组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物质世界或自然界。 2.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社会环境。 3.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及地质环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生物效应问题(地方病等);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为不均等。 4.1962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我国70年代末“环境十年”,80年代末“减灾十年”,90年代末“能源十年”。 5.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首先要以地质环境的研究为基础,其次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最后环境地质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6.生态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义: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P7) 7.地质环境:是指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又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岩石圈。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环境地质则无空间概念。(P9) 8.自然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1)在自然界某一行为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自然界中完全不同的行为作用可能导致相似的特征现象;(3)盲目地遵循“均变法则”或“递变法则”而导致的误解。 9.环境的负效应,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必然表现。表现方式不同:超采—地表形变(坍塌,沉降)表现程度不同;表现时间不同:短期,长期认识意识与手段的差别水坝建设;具有异位特点:地下水污染,与水的流动性有关;具有连锁性: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农业漫灌-土壤盐渍化-肥力降低-农业成本提高。10.地质环境具有开放与封闭的两重性:开放性指的是系统与外界存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封闭性则是指体系与外界没有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1.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理论上讲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即用了一次之后,可以更新再被利用。水、土壤、动物、植物(包括森林、草场)、微生物等等。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同,有些较快,有些较慢。不可更新资源是指储量有限,能被用尽的资源。形成极其缓慢,有的需要数千年,有的需要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矿物是不可更新资源,例如,大多数岩石、泥炭、煤、石油、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12.地质循环:地球(表层)物质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中形成、运动与转化的过程。构造循环和水文循环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次循环。 13.造岩矿物仅有六种: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是地壳岩石的主要组成。 14.八种元素构成了岩石重量的98%: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15.根据决定矿物特征和出现的阴离子或阴离子团,矿物通常分为八类:硫化物类、氧化物类、卤化物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磷酸盐类、自然元素类。 16.岩石是指除了水、沉积物、土壤和有机物以外的地球组成物。分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17.影响岩石强度的五个因素:力的类型与大小、岩石类型、围岩压力、温度和时间。 18.因大气、地表作用力而使岩石强度衰变的作用为风化作用。这个作用可以使地球表层的固体岩石发生物理崩解和化学分解。 19.风化作用的物理化学分类: 物理风化:(1)应力释放:开挖岩石围岩或盖层导致岩石剥离;(2)晶体生长:如一些盐类矿物;(3)植物生长:根系发育产生膨胀压力;(4)昼夜温差变化可引起岩石内部物质膨胀与收缩;(5)冰楔作用:岩石缝隙中水结冰可以对围岩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局部岩石破裂。 化学风化:包括有机体的生物化学作用,它可以破坏岩石结构,降低矿物密度,增加岩石溶解能力,主要化学反应有:(1)氧化作用;(2)水化作用;(3)水解作用;(4)碳酸盐化。

环境监测试题A卷

《环境监测》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环境优先污染物: 二、填空题 1.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______ 、_____ 、______ 。 2. 我国环保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六类”环保标准为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两级”环保标准为______ 、_____。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分为______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的单位是______。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是指______,第二类污染物是指______。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______级,______类地区,一类区一般执行______级标准,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单位为______。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一、基本概念: 1. 水体自净 2. 瞬时水样 3. 混合水样 4. 综合水样 5. 溶解氧 6. 离子色谱法

7. 化学需氧量 8. 氨氮 9. 高锰酸盐指数 10. 生化需氧量 11. TOC 12. 挥发酚 13. 特定有机物 14. 底质 二、填空题 1. 水体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为:对调查研究结果和资料综合分析,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______、可控性、______,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 2.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______、出水区、深水区、______、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4.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______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______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5. 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______次;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______次,采样时间为______、______、平水期,每期采样2次。 6.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m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____m;当水深______ m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7. 江河水系水样采样点位,水面宽为50-100m时,设____条垂线,位置分别为____。 8. 冷藏或冷冻法保存水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地理学题

一.判断题(对下列一些说法,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划“√”;你认为错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降低而增大。() 2.城市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充分改造过的人工环境。() 3.我国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计,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4.臭氧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电离层。() 5.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 6.形成烟雾型大气污染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温度高。() 7.两噪声的声压级均为69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69.3分贝。() 8.引起骨痛病的重金属污染物是Hg。() 9.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水的总体。() 10.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群落多样性。() 11.中国人口问题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年龄结构呈老龄化。() 12.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大气颗粒物污染。() 13.导致温室效应最为明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14.环境科学道德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 15.有机氯农药易于富集在动物的骨骼中。() 16.“环境状态”“环境容量”可列入资源范畴。() 17.藻类→甲壳虫→小鱼→大鱼这种食物链属捕食性食物链。() 18.导致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是多氯联苯。() 19.铅、镉、汞元素可随食物链富集。()

20.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贝,从而使机体中富集了铬。()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在以下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是[ ] A. 水资源 B. 铁矿 C. 石油 D. 古生物化石 2.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如果人类只能获取地球上植物总产量的1%,那么地球只能养活[ ] A.80亿人 B. 100亿人 C. 500亿人 D. 800亿人 3.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而划分的大气圈层,自地球表面各层依次为[ ] A.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 C.对流层、平流层、过渡层、逸散层 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 4.稳定人口的主要措施是[ ] A. 发展生产 B. 降低总和生育率 C. 提高人口素质 D. 优生优育 5.世界上公害事件中,哪一类的污染事故最多[ ] A.水污染事故B.食品污染事故 C.土壤污染事故D.大气污染事故 6.可适用于人类饮用的淡水和河流的水量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到[ ] A.1% B.2% C.3% D.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